『壹』 從心理學的角寫十二公民觀後感
當12名陪審團成員剛剛走進會場的時候,估計除了帶有特殊使命的8號陪審員(就是何冰飾演的角色),其餘各位都並沒有將這場討論當回事。他們或主動或被迫來到這里,只希望迅速達成一致,趕緊散夥各回各家。
正如人際心理學所講:我們永遠無法直接觀察另一個人的內部狀態,也永遠不知道真實的對方是什麼,我們對他人的理解,反應了我們對自己內部體驗的理解。有限的證詞和背景資料,無法還原真實的弒父嫌疑人的全部,所以,其激發出的陪審員們對富二代的分析,多多少少承載了他們自己的人生經驗。
或許正因為如此,當討論持續深入,參與者越來越多捲入個人經驗的時候,對案情的討論,彷彿成為對各自陪審員人生經驗的討論,因此出現更多的推己及人,甚至情緒沖突。
比如,當11:1的局勢僵持不下,第一個站出來對何冰表示支持的急診科醫生。他不贊同無罪的觀點,但是卻贊同何冰的態度,因為,面對工作當中遇到腦死亡的病人,生命雖然已經不可逆,但要同意家屬放棄治療的建議,仍然覺得非常艱難,所以覺得應該尊重生命。
比如,第一個改變投票傾向的空巢老人,他改變想法是因為對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了么?並不是,而是早年自己和父母被打成右派天天遭批鬥搞得不想活下去的經歷被喚醒,想起曾經站出來鼓勵他的人,由此推及:如果富二代真的沒罪,只要有人站出來說一句話,他就有可能活。
比如,那個長著黑社會的臉說話很少卻很沖的陪審員,一度情緒激動,因為他曾經因為冤判在監獄中度過一年半的時光。一個人被判了八年,到一年六個月的時候和你說你是被冤枉的,一年半什麼概念?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誰管你冤不冤,你畢竟是蹲過大牢的人,有嘴都說不清楚。所以他堅信,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對於當事人就是一萬的影響。
比如,當陪審團陷入對證人證詞的質疑,也有人跳出來表達對老頭的理解。老頭並不是想要說謊,只是為了得到重視,因為它第一次被人拜訪,第一次上電視,他知道有人在拍他,他說話緊張,這個瘸腿老頭,之前從來沒人注意,沒人關心。所以當面對鏡頭的時候,他不能不說話,他得說,他得站起來,並且得讓自己相信自己說的話。
如果說這幾個陪審員的自我暴露或多或少和案情本身還有點關系,你會發現那個大學保安和小賣部老闆的交鋒,彷彿和剩下的人完全沒有關系,處理的都是從外面帶進的「個人恩怨」。作為小賣部的老闆,不僅需要無條件支持學校的各種有道理沒道理的要求,還要在學校內部和保安鬥智斗勇,一切為了生計,憋屈了一輩子。他說:動不動就讓我配合,誰配合過我呀?我說的話你們聽得見嗎,全都聽不見!
而從始至終,以毒舌和難搞的形象貫穿始終的3號陪審員(韓童生),與其說他是在表達對富二代的控訴,不如說是在表達對自己的父子關系的哀嘆,「我不管他爹是一什麼樣的人,他是遺棄了自己的孩子,不遇到天大的難處誰會捨得把自己的親兒子給扔了?你們有人問過這當爹的一句嗎?就算一個人曾經犯過罪,就不能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嗎?我兒子十六歲那年和我吵過一架,我動手了,打那時候起,六年沒回來,一個電話沒有」,所以,起早貪黑的辛苦不知道是為了啥。
最後,他們達成了一致,而投票的場景,已經泣不成聲,走出模擬法庭,我們看到了他們和自己的和解,比如,父親和孩子相擁,保安為小賣部老闆扶起倒地的車子……
可以說,審判的游戲已經結束,但當陪審團們從房間里走出來的時候,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已經不一樣,因為曾經內心的傷痛得以釋放,而曾經的創傷,也因為經歷了審判過程中的抽絲剝繭,完成了壓抑情緒的釋放和對過去的替代性彌補,從而,他們自己的生命會得到升華。
或許,這並不是一場補考,而是一場生命的饋贈……
『貳』 《十二公民》600字影評怎麼寫
學生時代看《十二怒漢》之前,讀過大篇溢美之詞,看完倒有點不過如此的感覺,好是好,但似乎沒那麼神。這次抱著「翻拍能有多厲害,中國又沒陪審團」的心態,《十二公民》讓我大大吃了一驚。論品質,像看完一部精彩的動作片一樣酷爽,而回味有限,大致是四星,之所以給足滿分,就像片里的諸位「陪審員」一開始那樣,是體驗超出了預期,把感性經歷當做了判定標准。此外還有種新鮮感,英美劇的法庭戲看多了,而一群中國人為了這個唇槍舌戰,的確是首見,算是一種沒有特效的電影奇觀吧。
劇作的本土化並不是簡單的照搬,這也可以理解,國情不同,但主創挑戰而非模擬經典的努力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案件的大量細節和話劇式的故事格局,不少微妙之處都做了改頭換面,連整個故事前提,也成為一群家長的齊聚,賦予他們一個共同的價值觀交集。有影評指出,這樣的身份設定是硬傷,因為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長很難聚到一塊,不如改成學生自行拉來親戚熟人更妥當,說的固然在理,但如此一來就失去了上述共性,很多以情動人的「在座各位的孩子……」(請無視乾爹)就無從發揮。多位陪審員反復強調,他們是為了孩子,才來這么一場假戲真做的討論,若不是家長,這個最強的動機支撐就垮了。
前幾年在天涯看到一個貼,說是不要再自稱老百姓了,我們是國家的公民,要享有公民權利雲雲,但公民到底需要承擔何種責任,帖子里吵成一團也沒說出個所以然。《十二公民》強調了公民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向我們示範公民的重要義務之一,就是積極、客觀地參與公共事務,並且不因個人的情感左右妨礙客觀判斷,這也是西方陪審團制度賴以維系的前提。當然,這場示範最終仍要落足到主旋律上來,由一位最終揭曉是檢察官的成員來挑頭和維持,並且在片尾打出冤案昭雪的字幕,表明偉光正的法律工作者和沒有陪審團的中國法律足夠主持公道,不過這並無損於影片的示範價值,而且主旋律的私貨也夾的毫不拙劣,頗有點正能量效應。
大概看到一半的時候,我有個很強烈的感覺,這片在普及合理懷疑的法理之外,還有一層使命,就是促進社會階層之間的和解。每位陪審員都代表了一個特定的人群,而人人心裡都藏著疙瘩,一開始禮讓三分,一團和氣,故事節奏也較緩,等到討論關鍵證據,頓時觀念碰撞激烈,處處針尖對麥芒。這群人包含了巨富、中產、公務員和底層混混等,社會階層跨度大,價值觀分歧明顯,社交交集小,平日里做酒肉朋友互相傾訴的機會幾乎為零,難得的機會齊聚一堂,開誠布公,交流三觀,抹平偏見,消除心魔。影片採用了一種客觀的立場,個人記憶可能對履行公民責任感有所助益,如曾被打成右派的老人,也可能構成阻撓,例如那父子不合的出租司機。他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個人原因,做出有罪與否的判斷,但最終都回歸了理性。植入大量社會時代話題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對「乾爹」、富二代的仇視,對外地打工者的歧視,最終都被理性壓倒,委婉地對大眾的有色眼鏡做出批判。按照普法路線,故事應該定格在司機舉起的手就結束,而影片又加了一段人人互助互愛的五講四美宣傳片,也是對和解主題的體現。
拋開那些強調法理、揭示社會面貌的部分,這也是一部相當好看引人的商業片,很多特效大片到了文戲就讓人昏昏欲睡,而《十二公民》能從頭至尾使人保持興奮。從這個角度來看,比花大錢看3D大片更值。只要你不是太懶得動腦,這里頭獲得的智力愉悅,一點也不比那些懸疑經典差。只是現如今,大部分觀眾已經習慣了只為巨星和巨額投資買票,該片的商業前景註定無法樂觀。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去看一看,在這個時代,一部翻拍經典又受制諸多的中國電影,能拍成這樣已是殊為不易了。
『叄』 寫一篇電影《十二公民》(中國)觀後感800~1000字
觀《十二公民》
一、對待證據要有吹毛求疵的態度。任何證據都要經過詳實的推敲論證,形成證據鏈。案中關鍵證人有被害者樓下的老人以及窗戶對面的女子。一個憑借「聽覺」,一個憑借「視覺」讓眾人都堅信是富二代殺死了其父親,但通過8號陪審員的推敲發現,其實作為上了年紀的老人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樓上經常有父子爭吵聲)斷定死者就是富二代所殺,窗戶對面的女子也是在沒有戴眼鏡的情況下只是根據模糊的音像而草率斷定是富二代所為。他們在作證時也許並未想到,這種「言之鑿鑿」的證據如果被法官採信將意味著什麼,這就告誡法官,在審查證據的時候,要多考慮證據可能與事實不符的情況。
二、要用理性的思維對待案件。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對同一件事的評價就會存在差別。法官在裁判案件的時候應盡量做到憑借事實與法律判案,不受個人情感左右。劇中十二個人,每個人都從事不同的行業,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剛開始之所以有11個人都判定富二代有罪,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們的感性認識,他們對證人的話毫無懷疑。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嚴重的仇富心理,他們認為富二代就是不學無術,特別是在一個父親坐過牢,繼父一夜暴富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更是什麼事都可能做的出來。撇開證據不談,他們內心就已經預存了偏見。作為法官,在認定案件事實時,如果不能堅持理性判斷,那麼又會造成多少冤假錯案。
三、任何一件錯案對當事人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應避免冤假錯案。劇中給我震撼最深的莫過於五號陪審員的一句話:「萬分之一的錯誤對當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一個錯案對他人來說可能無所謂,但對當事人來說那將是毀滅性的,即使有遭一日被平反,被冤者回到社會同樣會遭到異樣的眼光,也會嚴重消弱司法的公信力,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在《論司法》中所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是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審判則是把水源破壞了。」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當下,作為法律人我們不僅要用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案件,同時也要擔起普法的重擔,加大法制宣傳,提高群眾法律素養,讓正義以看得見的形式得以實現。
『肆』 12公民觀後感
前天看完了電影《十二公民》,感覺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過這種能讓人花時間思考的影片了,影片中,十二位陪審團的成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數學老師,有的士司機,有房地產的老闆,有學校門口賣雜貨的,有做保安的,這樣一個群體,組成的陪審團,在辯論中,各自都從自己的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匝一看,應該是公正公平的判決方式。但是,電影一開始,就冾如現實中一樣,表現出社會底層人員思考問題簡單,對生命的冷漠,甚至把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力,當成兒戲,花一小時去辯論是浪費時間。辯論開始,是十一比一的這樣一個局面,判定被告有罪。但是在8號陪審員抽絲剝剪的方式下,一條一條的將各種證據找出疑點,一條一條的反駁,最終以12票通過,判定被告無罪。
電影結束,留給觀眾的, 是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從電影中我卻感到一個更令人不安的想法,那就是這種西方式的大陪審團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首先,組成陪審團的人員是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文化層次,也是各不相同。那麼,在陪審團辯論中,那些思考不嚴謹、想法不周全的陪審團人員,可以直接被駁倒,直至忽略。最後留下的,就只能聽見社會精英的聲音。在辯論當中,社會精英們可以指鹿為馬,把白說成黑,因為剩下的人,根本不夠成辯論桌上的對手。最後,那個被告,是否有罪,就成了某些社會精英的意識形態當中的觀點,可以翻雲覆雨。其次,那些暴戾的犯罪分子,在被社會精英們翻雲覆雨的辯論後,重新走入社會,又成為了這個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但這卻已經超出了社會精英考慮的范疇,社會精英們只是考慮辯論桌上的勝負。
這部電影,留給我的,想法很混亂,如何才能找到個正確的辦法,毫無頭緒。也許這正是導演們留給觀影者的問題。
『伍』 如何評價電影《十二公民》
《十二公民》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充實的內容和緊湊的結構帶來強烈的戲劇張力,讓人覺得編劇有話要說,有情懷不得不表達。
雖然改編自美國1957年著名電影《十二怒漢》,但其本土化做得非常地道,完全從北京市井文化中生長出來。盡管借鑒了原著的結構框架,但內容講的的的確確是中國社會原汁原味的話題,從不同背景里走出來的人因其特有的立場和偏見而產生矛盾沖突。
整個故事只在一個場景里展開:十二名背景不同的司法學院學生家長聚集在一個室內場所,圍著桌子坐下,為學生們組織的模擬法庭所審理的一件司法案扮演陪審員,針對案情進行討論,根據陪審團的結果來決定學生們是否通過本次英美法的補考。
演員神一般的演技更在狹小的空間里把有理由的矛盾沖突發揮到淋漓盡致,兩個小時的時間讓人目不轉睛,即便盯著單一的場所也不覺得無聊,而分析案情時,窗外天氣由晴轉雷陣雨再轉晴的過程,也完美配合了十二個人之間的關系由客氣到緊張到意見達成統一的轉變。分析案情時,在人物敘述案發現場的情形時,火車轟鳴聲和腳步聲,多重音效的自然配合顯得簡潔而有力。
『陸』 電影(十二公民)1800字觀後感
影評都是每個人看完之後最深的感觸,不是自己的要來何用?去豆瓣吧,那裡很多「影評人」
『柒』 電影《十二公民》影評,十二公民好看嗎
看過了國產片《十二公民》,毫不誇張地說,本片絕對可以排進年度華語電影前五甚至前三名!從電影技法上說,還有些不足之處,但戴著枷鎖跳舞能如此出色,已經讓人贊嘆不已。本片台詞極好,自然緊湊,毫無絕大部分華語電影浮泛做作之病。韓童生老師在本片里表演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