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答:看了《摔跤吧爸爸》讓我感悟很深,從電影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夢想的不懈追求和對女兒無私的愛。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國家冠軍摔跤手因為摔跤給他帶來了榮譽卻無法帶來金錢,迫於生計,不得不屈服給現實。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在他漸漸衰老的時候,他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獲得一塊奧運金牌。即使他的孩子都是女孩,他也不斷地訓練她們,這個過程他承受著所有人的冷嘲熱諷,默默前行。最終,他的女兒們也都成為了國家冠軍。
本以為影片到此結束,卻發現這位父親的理想比這更遠大,他希望女兒們都是世界冠軍。但女兒不再繼續聽話,因此連續輸了幾場比賽,才發現父親是對的。接下來她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最終成為世界冠軍。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即使有再多阻礙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只要堅持夢想、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就像影片里的父親,為了他的夢想、為了他的女兒,承受著幾乎令他喘不過氣的壓力,但總能想辦法克服這些。
我們要學習他們,以他們為榜樣,告訴自己——為了目標、為了夢想去奮斗!堅持下去,就能成功!為自己加油!
學會堅韌、學會不忘初心,學會為了夢想而拼搏、去奮斗,永不放棄!這樣,我們才會走向夢想,推開成功的大門。勇於向一切阻礙自己前進的事物發出挑戰,戰勝他們!
『貳』 摔跤吧爸爸 電影的觀後感,要求400字
影片一開始就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貧困的小村落,擁有金牌夢的前摔跤手爸爸,4個女兒,這樣的組合,讓我在那位父親表示要把女兒培養成摔跤手時,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更別提他們用跑步代替專業訓練,用麥地當訓練場地了。我就如同村子裡的人一樣,覺得他瘋了,這是痴人說夢。
『叄』 摔跤吧爸爸的觀後感三百到五百個字
昨晚,我們看了一部最近很火的電影,叫《摔跤吧爸爸》。影片講述了一位父親克服著種種困難和嘲諷,將兩個女兒培養成摔跤手,並為印度奪了第一塊摔跤國際金牌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就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貧困的小村落,擁有金牌夢的前摔跤手爸爸,4個女兒,這樣的組合,讓我在那位父親表示要把女兒培養成摔跤手時,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更別提他們用跑步代替專業訓練,用麥地當訓練場地了。我就如同村子裡的人一樣,覺得他瘋了,這是痴人說夢。
但故事的進展讓我大跌眼鏡,從一開始的抵觸到後來的主動,從一開始的瘦弱到後來的強壯,從一開始在男孩面前不堪一擊到後來打敗男摔跤手。兩個女孩一步一個腳印,用實力扭轉了所有人的看法,包括我的。我心想,或許真的可能。
但Geeta在國際比賽上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屏幕外的我深深惋惜,心想這顆沒有升起的星可能要提前墜落。所幸她及時找到了方向,在爸爸的幫助下順利找回狀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直到那場最終的比賽到來了。還有十幾秒,記分牌上的數字是5:1,Geeta是1。這個數字彷彿擊碎了一切,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要在十幾秒內拿5分,我想,這次是真的不可能了。但是Geeta不這樣想,那個彩虹 ......
『肆』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後感
印度女權的艱難覺醒
文/夢里詩書
如果你不能站在印度現實的社會背景去看《摔跤吧!爸爸》,那麼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狹隘腐朽的作品,甚至對電影的成功嗤之以鼻。但作為一部印度電影來說,這卻又是一部將女權與夢想賦予了豐滿形態的佳作。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需要觀眾以印度現實的社會角度去看待的電影,不然你對一個父親逼迫兩個女孩成為摔跤手的殘酷展開,就會有著「何不食肉糜」的質問。其實在電影伊始面對執著要男孩的父親,面對一心渴望自己孩子繼承自己未完成夢想的做法,我一度也認為這會是一部尤為淺顯帶有局限性的套路之作,但恰恰以女孩為視角的摔跤之路,賦予了電影全然不同的意味。
首先我們要了解電影所處的社會背景是什麼?這個背景即是印度男尊女卑根深蒂固的觀念,也是印度未成年婚姻,甚至是童婚習以為常的現實,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很多女生的女權意識尚不談何覺醒,便以早早的嫁為了人妻,而這一點即在這部電影中有所體現,也成為了兩個女孩女權意識得以覺醒的契機,同時我們反觀阿米爾·汗所飾演的嚴父,其即有著發現女兒天賦在先,後又有一年之約為期,對兩個女孩的引導和尊重於此中早已是昭然若揭。
所以當你能了解印度種種的現實問題,帶著一定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其實不難發現,這是一部即沒有父權更無從談何彰顯男權的作品,電影有的是對一個印度底層社會的真實寫照,有的是一位父親不畏印度傳統觀念,將兩個本就擁有摔跤天賦的女孩培養成世界冠軍的勵志燃情,有的反而是對女權意識的發蒙啟蔽,而這一切在絕大多數時候又是以親情為紐帶的銜接,使電影在女權與勵志之外,也讓人得見於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父女真情。
電影最後根據字幕我們知道,這個本自真實的故事,在印度也真的開始改變了更多印度女生原本既定的命運,所以這樣一部作品哪裡是談什麼父權,只是用一種印度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在一個國家堅若磐石的傳統觀念中,讓女權意識見縫插針的得以著艱難的覺醒。
『伍』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400字
最近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上映。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摔跤手爸爸打破性別歧視的藩籬,把自己的女兒訓練成摔跤冠軍的故事。電影剛上映,就獲得了爆棚的口碑,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2。
不過,今天想說它,並不僅僅因為它可以給你帶來接近3個小時起伏愉悅的感受,而是因為這個故事所傳遞的訊息。「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而改編,講述一個來自小村莊的女孩子Geeta,通過多年的努力改變了印度體育摔跤項目的歷史記錄,她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印度文化中對女子的束縛。在她之後,有更多的女孩子開始參加摔跤這項運動,有更多的印度女孩子因為她獲得了額外的可能性。
在Geeta決賽前的那一夜她爸爸對她說:
「如果你明天贏了,並非自己獨享勝利,有幾百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女孩跟你一起得勝,所有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們、那些被迫做繁瑣家務的女孩們、那些被嫁出去生兒育女的女孩們,明天你不僅跟澳洲選手比賽,還是跟這些輕視女子的人比賽!」
網上有許多對電影里這位爸爸嚴苛教育的抨擊:抨擊他為了自己心中放不下的夢想逼著女兒訓練,跑步剪發摔跤,絲毫不顧及他們自己的意志,摧毀了他們作為小女孩的童年。可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突然就明白了:在你小的時候,你還不能夠懂得,一個來自小地方的女孩子,它的人生究竟有多少種不一樣的可能?答案:微乎其微。
父母的嚴格要求,是有他們的原因的。唯有從小的嚴格,由外向內的嚴格,才能為你的以後帶來一些可能性,盡管這樣的嚴格會承受許多的不被理解,盡管這樣的嚴格會耗費掉好多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密與理解,父母為了你今後的那一絲絲可能,被子女乃至社會誤解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知道未來的你肯定會感激當時那個嚴格的父母,等你羽翼豐滿、足夠強大、有了跟命運抗爭的資本,可以隨心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隨波逐流、不為了生活而生活的時候,那種自由、那種高度、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那種多一種可能的選擇,將是你人生的一抹新色。
『陸』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500-600)字感謝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看完這部電影後,聽到了身邊朋友對《摔跤吧爸爸》有關父親的爭議。比起用印度的慘淡現實來為之辯解,我倒覺得不如坦然承認電影里他的所作所為確實有其局限性和不完美,但這絲毫無損於他的抗爭的偉大。演員阿米爾汗也解釋了父親的進步性,不在於是否強迫孩子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在於意識到女兒也能有所成就。而且還是最大的成就。
最讓我感受到這一點的是父親送女兒來到大學後,低聲下氣地請求教練多關照一下吉塔,因為他相信她能為印度贏得金牌,而教練只把這看做笑料,因為之前從未有人做到過。很難說這有多麼震撼。這就相當於你以優異的競賽成績從農村考上了清華物理系,當年沒錢念不起書的你爸跑到院領導辦公室用一口方言說,老師啊我真的相信我閨女能為中國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堅信女兒有著不可思議的潛能,並為之面臨著全世界的不理解。而讓他與那些痴心妄想的人不同的是,他也一直在用「世界冠軍的父親」的標准來要求自己,親身去與偏見和物質條件的睏乏斗爭,為女兒贏得那一個個來之不易的可能性。無論女兒是在輝煌還是低谷,他對她的信任從來都沒有變過。
這種精神放到中國也是稀缺的。社會對傑出女性的判斷標准總是不同於而且往往是低於男性的,比方說:「女孩就不要做太辛苦的工作了,漂漂亮亮就行。」「你以後能有個穩定的工作能養活自己就好。」「早點結婚,過了三十歲你就不值錢了。」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聲音是:「女孩子也要能吃苦。」「就算數理化很難,你也不能隨便放棄。」「如果你想成為一流的科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工程師/程序員/老師/醫生/創業者,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支持你。」「不要拘泥於瑣事,多想想大事。」「不要放棄你的夢想。」
——你也可以成就最輝煌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