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給一篇《美麗的聲音》的觀後感
咚咚,咚咚,生命之樂敲響了。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最動聽的聲音。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聆聽生命行走的聲音,聆聽生命跳動的聲音……
——題記
貝多芬的生命之章
翻開貝多芬的生命之樂,這是他用自己的一生普及成的一首曲子,你能從中感受到他的不甘,他的憤怒,他的悲傷,和他用痛苦換取來的歡樂。全場歡樂的音樂,正如他的人生一樣在不停的跳動。
在他知道自己有一天將會失去這世界上唯一能永遠陪伴自己的音樂時,他絕望了,可是他很快便再次振作了起來。在維也納舉行的《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空前的成功。情況之熱烈,幾乎含有暴動的性質。他的心在這一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膨脹,音樂將他的血管燃燒至沸騰。
但是世界永遠不會根據人的意志來運轉。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終於咽下最後一口氣,原因是肝病。在他臨終前突然風雪交加,雷聲隆隆,似乎連上天也在為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去世而哀悼。
貝多芬的一生,是苦難的,但卻也是最幸福的。因為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的奮鬥了,雖然最後天不遂人願,但是他那激昂的鬥志卻永遠的留在了我們的心弦之上。
輕輕的將書合上,靜靜的思考著。貝多芬在生命將要終結時那不甘的眼神,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想他這樣一個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的人尚能如此,我們這些幸福的人們卻每天都在抱怨著,總是覺得上天對我們不公,要不就是在祈禱著,希望能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機會。可是誰又為那些殘疾人想過,他們每一天都在努力著,都在奮斗著,從不肯放棄自己。
在看完這一本書的那一刻,我決定了,我一定要像貝多芬一樣,努力的去奮斗,為的不是別的,只為我們心中同樣的不甘,同樣的不願這樣放棄,我一定要勇敢努力的創造出一片屬於我自己的天地,不管在成功路上我將遇到多麼大的困難,我都不會放棄,因為我相信「凡是不懈努力的人,不怕困難的人,便一定能才成功」
⑵ 《落雪的和聲》讀後感是什麼
《落雪的和聲》是詩人李迎春五易其稿創作的一首三千餘行的長篇政治抒情詩,它用縱橫捭
闔的氣勢,現黨為改變中國命運永不停止探索的初心與使命。詩人仰望古田會議的光芒,歷史與
事件在他的長詩中變得更加柔和,以最快的速度交代前後的歷史事件,諸多歷史事件上升為詩的
語境,解決了詩與史的融合問題。從而實現了以文學的形式對偉大事件的致敬。黨史、軍史在長
詩中得到凝練的表達、充分的書寫詩人用「革命者來」「家書」「日記」「理想」四則「戰士的詩篇」,寫出個人的成長、求
索和追求真理的歷程,抒發出戰爭年月平凡個體的心聲,與英雄的境界相互呼應。這種個人的歷
練成長與追求,融入大歷史,又為詩歌的抒情增添了層次,顯示出復調的效果。
⑶ 夏日和聲讀後感200字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自己讀文章讀書的感覺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寫讀後感最好是實際寫自己的感悟。
當人們讀到一則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會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而產生一些感觸、聯想和體會,把這些感受行之於文,便是讀後感.讀後感寫作訓練是把範文講讀和寫作訓練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綜合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
下面就從讀後感的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讀是基礎.讀後感包括「讀和感」兩個部分.「讀」是「感」的基礎,「感」因「讀」而觸發,沒有「讀」也就無所謂「感」,所以讀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讀原作,准確全面地把握原作寫作意圖和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意義,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原作恰當的引述.為下面的「感」醞釀情感,使「感」有堅定的基礎,這樣不但有助於立論的確立,而且本身就是為立論服務的一個有力的論據.離開了對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讀後感就成了空中樓閣,而缺乏高度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寫作時往往陷入對原文冗長的復述而喧賓奪主,對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則是學生寫讀後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這里的感,既不是離開原文的空發議論,也不是對原作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觀念的啟迪下產生的新的觀念,是心靈的閃光,是認識的飛躍.一般地說,讀後感的「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通過對原文思想的進一步闡發,來表現作者認識的深化.
⑷ 剛把電影版洛麗塔看完,有看過的朋友嗎可否分享下你的觀後感。。。
「世界上最黑暗的領域,只有當文學的光照進去的時候,才能漸漸地透出光亮,才變得可被認知。描寫黑暗的世界是一個寫作者的責任,也需要有莫大的勇氣。」如此,納博科夫是勇敢的,因為他為我們帶來了《洛麗塔》。
—題記
「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洛一麗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
就像亨伯特見到洛麗塔的第一眼就決定住下來一樣,這樣短促有力而又深情款款的開篇,足以吸引我看下去。
隨著亨伯特輕輕念出那充滿魔力的三個字:洛一麗一塔,
口裡像咬破沾著露水的紅色櫻桃,有淡淡酸甜盪漾開來。
那時她正趴在草坪上看一本畫冊,翹起的腳丫顫動著;身上不時被轉過來的灑水噴頭澆到,
濕透的衣服在身上勾勒出業已長成的青春曲線,金色的陽光透過樹枝的縫隙,溫柔的落在她的身上,
蜂蜜樣的肩膀,綢子一樣柔嫩的脊背,栗色的頭發。
她忽然抬起頭來,對他回眸一笑,露出了矯正牙齒的牙箍。一派燦爛純真。
「Beautiful ! It』s beautiful !!!」不由要同他一起感嘆,感嘆純真,
更感嘆隱匿於純真背後「輕佻女童尖酸的優雅,極為病苦地充滿慾望。」
我是不贊同把單純把「洛麗塔」定義為「戀童」或者「亂倫」所謂性變態題材的。
亨伯特和洛麗塔並沒有血緣關系,如果不是為接近洛麗塔,他也成不了她的繼父身份。
而「戀童」從概念上是指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的畸愛。而對於未成年人,概念上是從生理年齡上劃分的。
這種劃分的科學依據很難明確。
舉例說我國刑法規定「14周歲以下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時期。」,可我們很難說14周歲的少年和15,16周歲的少年在心理和生理上有多大的差別。
有點扯遠了。
想說的是,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文明裡,是非對錯的定義有著天壤之別。
如果亨伯特和洛麗塔身居同時代不同的社會部群里,
比如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就被視為成人的少數民族的部群里,
這是否還會引起人們形同罪惡畸戀的對待呢?
又扯遠了。亦別誤解我支持什麼不畸之愛。我不是支持更不是倡導。
我要表明的只是,
人性是復雜的。人的情感亦是復雜的。
有些情感在道德規范下未必是道德的,但既然存在就說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就不是人們憑單純去抹殺就消除的。
就像薩德描寫的虐戀和勞倫斯關於婚外戀的創作一樣,曾一度被禁止掩藏,但他們所描述的這一切終究是客觀世界的客觀存在,惟有正視,思索,才能客觀的認知。
再回到「洛麗塔」。
我之所以不認為亨伯特有「戀童」癖,是因為他並不是對所有的未成年美麗少女都有覬覦之心。
若是如此,相信這部電影或者小說也絕不會感動這么多人,且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在看完影片或者小說之後,感受到的是一種深刻真誠,又糾纏在愛情和罪惡感里不能自拔的痛苦之愛。是一個依託在成年人的外表下的少年之愛。
無疑,亨伯特從生理年齡和生活閱歷上都足以稱為一個中年男人。可他的愛情之心並沒有隨著年齡同步成長。自從少年時代的初戀,那個青春明媚的少女阿娜貝爾因病死去後,他的愛情就被阻隔在那個時候,阻擋了他以後歲月里任何其他浪漫韻事的發生。直到他遇到洛麗塔。那個一樣透著清純和明媚的少女,愛情的心才開始復甦。
甚至我們很難說,單從愛情的角度,少年之心的成年男人亨伯特和青春少女的洛麗塔,誰比誰更成熟。
有一種女孩是純潔天使和誘惑小魔鬼的化身。而那種骨子裡自帶的誘惑性感,甚至連那女孩自己都未必知道。比如洛麗塔。
「你必須是一個藝術家,一個狂人,一個無限憂郁的造物,你的慾望是冒著熱毒的氣泡,你詭譎的堅毅里有一股超肉慾的火焰永遠通紅,為了立刻辯認出,通過難以形容的特徵——輪廓象貓一樣的臉頰,柔軟的四肢,還有其它一些使溫柔的眼淚感到失望和羞愧的標志,我不能羅列下去——在所有孩子中辨認出那個銷魂奪魄的小鬼人精;她末被他們發現,自己對自己神奇的力量也一無所知。」
無疑,亨伯特是敏感的,藝術的,狂熱的,憂郁的,因為他辨認出,洛麗塔就是這樣的魅惑小精靈。天真揉和著誘惑。
事實上,我們從書里或者從電影里也無數次可以感受到這一點------
她晾曬衣服後故意從他腿上踏過去;
穿著睡衣出現在他面前,說被打字機吵醒;
把膨化食品穿在手指上一個個吃掉,喝牛奶留下一嘴牛奶泡沫;
送早餐時候光腳踩在他的腳上;
她利用小孩的身份公然觸碰他敏感的部位;
她去住寄宿學校之前,飛跑回來吻別他。。。。。。
要命的是,她這些公然的挑逗都可以唐而皇之,張揚大膽。然後看著他的緊張局促而狡猾嘻笑。因為,她是未成年少女。
而常理上,若有人說一個未成年少女在旅店裡勾引了中年男人,有人相信么?而事實上,一如他所陳述的那樣,他們的第一次交歡,竟是她主動「教導」他的。而他,甚至不是她的第一個。
當然,這樣的交歡亦是他想像了多個夜晚的。他愛她。愛她的身體並靈魂。一個成年人外表之下的少年人對少女的愛。少年般純粹,熱切,痴迷。
甚至,他未必比她成熟。在愛情的一開始,他就是緊張的,不安的,受控的。
雖然她時時任性,肆意而為,對他喜怒無常,他仍覺得是生活在天堂里。因為,他—愛—她!
如果可以,他想永遠和她相伴過只屬於他們的生活。然而洛,卻相反,則是使出渾身解數吸引一切能為其生活軌跡作證的人。奎爾第,就是其中一個。
他們經歷了長久的旅行後在他任教的小鎮住下來。她要有她正常的生活,一個十四歲少女的生活:上學,交朋友,演戲。他緊張擔心,阻止她和別的男性交往,她知道他愛她,害怕失去她,所以她盡可操縱掌握他們之間的一切。性已不再是新鮮好奇的刺激,而成了她索取金錢和滿足要求的威脅。
她愛他么?他說,「對她來說,我不是她的情人,不是個有魅力的人,不是知己,甚至根本不是人,而只是兩隻眼睛或是一隻肌肉發達的腳。」她不愛他,或許從來都沒有愛過,而最初的挑逗和誘惑,都只是出於一種新鮮好奇而已。
她把每次交歡後所得的錢積攢下來,有一天逃離了他。
他一如所有痛失所愛的人,瘋狂的找尋她的蹤跡,可一無所獲。直到三年後,收到了她的來信。一封要錢的信。
當他再次見到他的洛麗塔時,她已是個大腹便便的孕婦,臉上長了斑點,舉止邋遢,生活窘迫。
――「我望著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愛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樣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樣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萬般柔情,便湧上心頭。。。。。。」
是這樣柔軟熱烈痴迷的情感。柔軟的要落下淚來。
如果你都相信這是「亂倫」「戀童」的話,那麼也請別懷疑這樣的柔情是愛情吧!拋開道德觀,如果我們只關注愛所包含的迷戀、依賴、付出和熱切,他們和我們所認識的愛有什麼不同嗎?沒有!
讓人心痛的是,她拒絕和他一起走,她甚至說出她從來就沒有愛過他。即使愛過人,她愛的也是曾經與之偷歡,因她拒絕拍攝裸照而把她趕走的奎爾第,那個同樣是中年的男人。
他是那樣的渴望著她,渴望著她的愛情和身體。但當他聽到這些,當他看到她接過錢時因為感激要吻他的時候,他痛的哭出來,推開了她伸過來的手。「不!你一碰我,我便死。」
他痛恨那個曾獲取了洛麗塔愛情的男人。痛恨那個獲得了洛的愛,卻傷害了洛的男人。他槍殺了奎爾第。
汽車在公路上歪歪扭扭的賓士著。身後是警笛的鳴叫聲。他的手上在滴著血,心裡亦是。
車子在高高的斜坡頂上停下來。遠處的村莊里傳來兒童的歡笑聲。他站在這高高的斜坡頂上,傾聽那微微的音樂般的震顫,傾聽那輕輕的嗡嗡聲中間或迸出的歡叫聲,然後他明白,那刺痛他的心肺的、令人絕望的東西並不是洛麗塔不在他的身邊,而是她的聲音再不在那和聲里了。
心瞬間痛沉下去。。。。。。
每個社會每個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道德標准。人需要它的保護,來維持社會的秩序,維持人類的尊嚴。而也因為這些人們自己制定的標准和秩序,使得某些客觀存在的人類情感必須隱秘在黑暗世界不見天日。只是那些隱秘在黑暗世界的情感是不是也是需要尊重的呢。
回顧《洛麗塔》從早期的禁版禁映到一躍成為為影響世界的100部文學名著之一,而作者納博科夫又憑此書被稱為「第一流的藝術家,一位具有偉大傳統的著作家……」這些歷史的變遷,是否說明了什麼呢?
愛是來自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表達。因其真切而可愛。如同中文繁體的「愛 」字和簡體的「愛」字,無論有「心」無「心」,那都是「愛」!只是,在現行道德體系的范疇內,有些「愛」成了與生俱來的原罪。
影片最早被翻譯成《一樹梨花壓海棠》,典出蘇軾對好友張先的調侃。張先年逾80,娶一18歲美貌少女為妾,蘇軾遂作詩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個翻譯先讓人聯想到周星星的無厘頭喜劇片,和影片的基調完全不搭,還是喜歡《洛麗塔》這個譯名:
「洛一麗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
⑸ 電影《音樂之聲》觀後感,200字 有劇情和觀想
《音樂之聲》中眾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觀眾沉醉,茱莉·安德魯斯像出谷黃鶯般高亢亮麗的開嗓、和阿爾卑斯山廣袤的自然景觀水乳交融地搭配在一起,成為了一開場就令觀眾醍醐灌頂的記憶標簽。
《音樂之聲》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修女瑪利亞,著名的阿爾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氣候,七個活潑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都打動了世界各地觀眾們的心。
(5)和聲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音樂之聲》演員表
1、朱莉·安德魯斯飾演瑪麗亞
1935年10月1日出生於英國薩里郡。英國女演員、歌手、舞蹈家及戲劇導演,同時也是多部暢銷兒童讀物的作者,聯合國婦女開發基金會的「親善大使」。1954年,首次登台百老匯演出《The Boy Friend》,獲得了世界戲劇獎。
2、克里斯托弗·普盧默飾演馮·特拉普
1929年12月13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演員、製作人,1958年,他出現在電視電影小月亮的阿爾班與朱莉·哈里斯,他接受了他的第一個艾美獎提名。他還出現了哈里斯在1958年的電視改編的心聲淚影了托瓦赫爾默哈里斯的諾拉在電視版的易卜生玩偶之家。
⑹ 大家有好一點的韓國電影《和聲》的影評嗎真的好感人~
來自三國奇緣 (迅雷看看)
太感人了,感情描述的很細膩,喜歡這種慢慢品味內心的感覺~~~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一所女子監獄合唱團里發生的故事。 女犯人貞慧在獄中生下了兒子珉宇。這個來之不易的小生命對貞慧的意義重大,然而,監獄畢竟不是養育孩子的地方,等到珉宇長到18個月,監獄勢必要為他找到一個收養家庭,這對貞慧來說心酸且無奈。監獄的女官方科長一向對犯人持有偏見,但小珉宇的出現令這個慣常冰冷的女人也為之心動,並未孩子操持了周歲紀念。但8個月後,貞慧仍要面對和兒子分離的時刻。 某日,監獄內舉行了合唱團的表演,深受感動的貞慧向獄長提議,組織一個由犯人組成的合唱團,充實大家的精神生活。於是,獄長同意了貞慧的建議,並承諾她,如果她可以成功組建合唱團,她可以和兒子共同外出 .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861627/#reviews這個網址是豆瓣網的影評 可以慢慢看
作者:隋唐婧 發表日期:2010-10-29 20:59:00
(天涯論壇)
窗外忽然下起大雨,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
電影《和聲》,觀看完畢。心情淡淡的,
影片的感覺彷彿經典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那般。
當然裡面的配樂遠遠不及放牛班的春天,
但是女犯人的境遇與那些沒人管教的孩子們有相似之處。
同樣不受人待見,是一群猶如生長在角落裡的苔蘚。
是一群被世界遺忘的人。是一群被世界所擯棄的人。
當母親渴望看到女兒,而女兒卻選擇逃避。母女之間相互糾結。
誰是誰非已不重要。
當母親渴望給予兒子母愛。卻只能趴在玻璃後面痛苦的注視
是什麼緣由造成現在的局面,已不重要。
當母親渴望女兒的回信抑或探望,而女兒選擇了冷漠回應。
心靈的哀傷,心底的吶喊,那些已不重要。
當一群女犯人,圍坐一圈,像天真無邪的小朋友般,扭捏著做著自我介紹,
那一刻,是影片最打動人的地方,
明明身為女人,心裡都有一顆地雷!都很脆弱,卻使用暴力,相互傷害,
打開心扉的剎那,她們:只不過是一群大號的貓,是需要關愛的弱勢群體。
她們同是天涯淪落人。所以她們集體啜泣。
請問,那一刻她們打動你了嗎?
萬事萬物終有結局,或好或壞,總有它的最終宿命。
我們生活在制度之下,我們是人不是神。終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德高望重的指揮要去奔赴她自己的路了,監獄走廊里:默默地走,和聲相伴。
她回眸一望,影片戛然而止。
影片結束,心中只有一句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她:特指所有,所有的女犯人們)
⑺ 誰有韓國電影《和聲》的觀後感,急需!請朋友們幫忙!謝啦!
《和聲》觀後感
監獄是一個封閉而敏感的地方,關押著各種類型的特殊群體——罪犯,社會各界對其的了解程度甚是局限。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和聲》電影的推出,給社會公眾展現了監獄的真實一面,從一個嶄新的角度來接觸和理解「罪犯」這一個原始的印象,看到了真善美的人性,改變了原所賦予了這一特殊群體的罪惡的定義。《和聲》電影,通過一個新生兒誕生後的18個月的時光,充分挖掘出各個服刑人員對「新生物」的喜愛和關心的柔和一面;通過音樂的藝術魅力,吸引了老少服刑人員投入到合唱團的集體學習中,從中找到人性的正確歸途,覺悟了過去的種種錯誤的做法,並樹立了新的人生動向,為今後的改造和重出社會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礎。
通過《和聲》電影的觀看,讓我感觸的比較深的觀點——「社會應該對「服刑人員」給予一個客觀而正確的定義,不能用罪惡醜陋詞性來以偏概全地覆蓋所有群體,而是正視了其中具有真善美群體的存在,以一個地位平等、值得尊重的形象來引導他們改造,並為重出社會的發展空間留有一席之地」。不能否認的是,在目前的社會中,社會公眾對於監獄還是所謂的罪犯的涉及,都有點談虎色變的誇張效應,特別是對於有脫逃事件的發生,社會更是引起一片嘩然的躁動。他們是危險的,他們是罪惡的,他們是可恨的,各種各種的評價,在社會空間中流傳。但是,當我們站在服刑人員的角度來看待時,默默聽聞著這些是非評價時,又是怎樣的一種感受,縱然心中有多少個悔恨的糾結,多少個新生道路的想法,可是在這樣的一種外界壓力下,又能叫他們怎樣以一種積極奮進的心態來接受改造,走好新生的道路?古語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生走錯了一步,選擇了錯誤的人生坐標,以致走進了監獄的改造封閉圈,這並不是說他們都是喪失了人性的一面,這並不是說他們都是罪惡魔鬼的化身,這並不是說他們從此以後都只能沿著錯誤的道路永遠走下去,而是說他們可以讓我們原諒的,可以在新生的道路上開始新的生活,可以在犯錯之後更有意識地避免了更大的錯誤。
通過《和聲》電影,讓我感觸較深的另外一點是,站在監獄人民警察的角度,應該如何管教和開化服刑人員。居處於監獄這樣一個封閉的圍牆內,監獄人民警察是管制和教育服刑人員的主體,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工作方法是否科學起到關鍵的作用。在《和聲》的電影中,藉助音樂藝術的魅力,採取合唱團的集體合作組織方式,用藝術來凈化他們的心靈,通過和諧的旋律來喚起他們心中的真善美一面,達到了積極而完美的效應。這種教育手段是一種新創舉,監獄人民警察可以借鑒其中,對於服刑人員的開化方式,不拘泥於傳統,而結合工作實際,開創新思路,開展新的活動方式,豐富和完善監獄工作體系。
監獄,是集中多樣化服刑人員的封閉區域,對於這樣的一個特殊空間,我們不應該只是把它當做火山口一樣來強制守護,而是在充分保障其安全的基礎上,把它變成一個犯過錯後的新生起點,從這里走出來的是一個充滿積極向上的新生命,投入到社會也是大家庭中正常的一員,平等的地位,公平的待遇。誤入歧途只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繞個彎,依舊回到人生正常的軌道!
⑻ 邁克爾-傑克遜《THIS IS IT》電影觀後感
[邁克爾-傑克遜《THIS IS IT》電影觀後感]傑克遜走了後的這些日子,作為一名他的喜愛者來說,從當初的難以置信,到陷入深深的悲痛,再到後來的面對現實!就像是做了一場很長很長的夢似的,一覺醒來,留給我們的是對他更加無比的喜愛,以及他突然離開我們所帶來的無比遺憾!懷著一種很復雜的心情,和女友以及朋友們相約一起買了票,走進放映廳,人很少,我們找了最好的幾個位置坐了下來,邁克爾-傑克遜《THIS IS IT》電影觀後感。片頭過後,電影開始了,巨星就是巨星,華麗的開場一下子就把我震撼住了!影片所用的鏡頭都是傑克遜在准備自己的謝幕演唱會《THIS IS IT》的排練畫面,全新的編曲風格使我的聽覺神經得到前所未有的享受!現場氣勢磅礴的舞美燈光效果,更讓我看到想要跳起來!就是這樣!沒錯的,這就是傑克遜想要的,這也是所有喜愛他的歌迷所想要的。一首首經典的歌曲,配合他招牌式的舞蹈動作,在排練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也是全力投入,傑克遜在排練過程中,會很自然的感到哪裡做的還不夠到位,哪裡的配樂聲音大了或是小了等等,他都會馬上停下來,告訴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他是怎樣的想法,應該怎麼做,然後達到共識,最終再重新來一遍,效果還真是不一樣,真的比之前要更加完美!片中還有對現場導演,樂隊,音樂總監,和聲組以及伴舞等主要成員做了專訪,每個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傑克遜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了,他對他的音樂非常了解,包括每一個音符,所以他們要做到盡善盡美!."他對音樂的認真態度,是源於他熱愛這個舞台,他熱愛生命,熱愛和平,關注地球和環保,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多面的傑克遜,他的做人超出了很多明星的境界,他沒有多餘的做作,他只是做了他喜歡做的事情,對他的非議我不想多提,觀後感《邁克爾-傑克遜《THIS IS IT》電影觀後感》。其實,在電影開場的時候,心裡那種對傑克遜走後的遺憾更加的強烈了,因為我看到了一個演唱會排練都是這么的精彩!我相信如果他沒有離開我們,這場演唱會將是百年的經典,我更相信他本人也會帶著微笑離開他用盡半生打造的傳奇舞台!他已經做到了,也許結果本來就是這樣的,能夠看到他為了最後的演出所做出的辛苦排練,我們應該知足了,一個50歲的老人,強忍著全身的劇痛,我們是該知足了!在一首《THIS IS IT》主題曲中,電影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尾聲,畫面永遠停留在了傑克遜雙手張開,頭微側面對著天空的鏡頭,電影院中的燈光終開啟,我知道真的結束了!我看懂了,傑克遜教會了我對音樂的一種理解與信念,教會了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教會了我對身邊一切美好事物的珍惜,也許還教會了我很多很多.衷心希望傑克遜能夠在天堂繼續他的傳奇與輝煌!願上帝保佑!〔邁克爾-傑克遜《THIS IS IT》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⑼ 《音樂之聲》 電影的觀後感
音樂與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洩,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音樂之聲》是部音樂劇,瑪利亞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對自由的一鍾嚮往,對,是自由,雖然起初她自己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自由,是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之一,我認為。
修道院是修身養性的地方,有點雷同於中國的道觀和寺廟,但它實質上是對人性的一種束縛,規矩甚多。瑪利亞顯然不屬於那種地方,她熱愛自由,喜歡奔跑於廣闊的草地上,喜歡象小鳥一樣地唱歌。她的這種行為是不被修道院里眾人理解的,所以她感到迷茫,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應該向上帝懺悔,幸好院長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是個值得尊敬的人,我們看到她也唱歌,很動聽。如果沒有這位開明的院長,瑪利亞很可能會象其他修女一樣在修道院里過著平淡乏味而單調的日子,然後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地忘記任何開口唱歌。
院長很可能在瑪利亞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所以希望她不重蹈覆轍。
從傳統的意義上說,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對於女人來說更是如此,所以純真、熱情、美麗的瑪利亞後來成為了船長的妻子。影片為了表現瑪利亞和船長之間的愛情,安排了伯爵夫人這一角色。當然這位伯爵夫人也美麗,善解人意,而且還很富有,看起來是船長妻子的最佳人選,但船長最終還是選擇瑪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