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居里夫人電影觀後感

居里夫人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04 07:34:11

❶ 居里夫人電影觀後感

居里夫人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的女科學家。她出生於波蘭,一生熱衷並獻身自然科學。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把該會的最高獎賞——戴維獎章,掛在一對年輕夫婦的胸前,以表彰他們為人類發現了一種極其珍貴的放射性元素——鐳。這對年輕夫婦,就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居里夫婦——彼埃爾.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夫婦兩人望著紛紛前來祝賀的人們,同時流出了熱淚。人們只知道發現這種稀有元素的意義,可有誰知道他們付出多少艱辛的勞動。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僅是鐳元素的主要發現者,更主要的是,她有著別人沒有的艱難的歷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蘭,原名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少年的瑪麗,雖然家境貧寒,但十分好學,16歲那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華沙女子中學,並獲得金質獎章。但那時的波蘭,已被俄、普、奧三國瓜分,波蘭女子沒有上大學的權利。家境貧困,又無力到國外求學,因此只好到鄉下當了5年家庭教師。在此期間,她省吃節用,積了一點錢准備到國外求學。1891年的冬天,這個年輕波蘭女青年隻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雖然這時天氣很冷,但這位女青年的胸中,蘊含著一股渴望的烈火,因為,她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學學習,這是她多年夢寐以求和為之奮斗的理想。現在,她的理想就要變為現實,怎麼能不激動呢!進入巴黎大學理學院之後,這位貧窮的波蘭姑娘每天上課來得很早,總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貫注地傾聽教授講解。下課之後,除吃飯之外,不是到實驗室搞實驗,就是到圖書館讀書。很快,便成為全班中最優秀的學生,備受教師的重視和同學的尊敬。
在生活上,瑪麗因經濟拮據,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又小又矮的閣樓,忍受著夏天的悶熱和冬天的寒冷。為了擠時間學習,常常幾天不做飯,只吃現成的塗上黃油的麵包。晚上為了節省燈油,就到附近圖書館看書,一直到圖書館關門後,才回家點起小煤油燈,伏案學習直到凌晨兩三點鍾才去休息。由於長期勞累,再加上營養不良,瑪麗得了貧血症。瑪麗為了節約錢去購買必要的學慣用品,經常每天只吃一把小蘿卜和半磅櫻桃,同時,為了趕功課每天睡不足三個小時。就這樣,這位貧窮的女學生,終於以她超人的吃苦精神,於1893年夏,以第一名的好成績在物理系畢業,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次年夏天,又以第二名的成績在數學系畢業,獲得數學碩士學位。學成畢業後,瑪麗本想回波蘭為祖國服務。但由於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法國物理學家彼埃爾?居里,才決定留下工作。1895年,瑪麗和居里結婚,以後,人們稱瑪麗為居里夫人。就在這一年,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能透過固體物質的X光射線。第二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又發現鈾礦物能放射出一種與X光線相似的奇妙的射線。這種奇妙的射線,對瑪麗來說,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使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著妻子認真而堅定的面孔,彼埃爾開始為妻子奔東忙西,做起籌備工作,經過彼埃爾的多次努力,理化學校校長才允許居里夫人使用一間潮濕的小屋作理化實驗。
居里自己也放下正在研究的課題,同妻子一道進行工作。居里夫婦的實驗室條件極差,夏天裡面被太陽曬得像一個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凍僵了但居里夫人根本不把這些外在條件放在眼裡,因為她知道,科學研究方面的難度比這些更大,她心中關心的只是她的研究課題。就在這樣的實驗室里,居里夫人把成袋的瀝青礦渣,把它們倒在一口口大鐵鍋里,用粗棍子不停地攪拌,為的是不斷的溶解分離鋇與鐳。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辛苦工作,在幾百個蒸發碗中歷經5677次「微量除鋇法」結晶試驗,8噸小山一樣的礦渣最後只剩下最後一個蒸發碗中的一點液體,再過幾小時將結晶成一小塊晶體,那就是新元素鐳。居里夫人和居里滿懷信心,捨不得離開實驗室,與居里一起在實驗室等待新元素誕生的時刻。當她滿懷希望抑制住激烈跳動的心朝那隻小玻璃器皿中看時,她看到4年的汗水和8噸的瀝青礦渣最後的結果卻是什麼都沒有,蒸發器上只有一點污跡。居里夫人帶著失望和疲倦地回到家,女兒還在等待她講故事才能入睡,可是此時居里夫人又如何能夠講得出來。望著媽媽失落的神態,女兒問媽媽是怎麼回事?居里走進屋裡,坐在女兒的床前,為女兒講述一個美麗童話故事,故事裡的美麗金發公主就是居里夫人,居里肯定了夫人的努力,並無私地付出所有支持她,和她在一起繼續工作。女兒很乖地進入了夢香,我看到這里就感動得流下了淚水,因為淚水就是最好的真情。晚上她躺在床上,還在想著那團污跡,想找出失敗的原因:「如果我知道為什麼失敗,我就不會對失敗太在意了。為什麼只是一團污跡,而不是一小塊白色或無色晶體呢?那才是我們想要的鐳。」居里夫人像是對自己又像是對居里說話,突然,他眼睛一亮:也許鐳就是那個樣子,不象預測的那樣是一團晶體。他們起身跑到實驗室,還沒等開門,居里夫人就從門縫看到了她偉大的發現:蒸發碗里不起眼的那點污跡,此時在黑夜中發出耀眼的光芒。這就是鐳!一種具有極強放射性的元素。
雖然居里夫婦經過四年的努力只提煉出0.1克鐳鹽,但鐳的發現,引起科學乃至哲學的巨大變革,為人類探索原子世界的奧秘打開了大門。可以說,它的發現,開辟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並由此誕生了一門新興的放射學,所以,鐳被譽為「偉大的革命者」。正是因為居里夫婦為科學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二年,他們便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金。整個影片讓我們感到居里夫人那種不計名利,獻身科學,造福人類的高尚品質。「個人是渺小的,每個人只能獲取一絲知識之光,卻能照亮人類獲取真理的希望。」居里夫人的話過去了近一個世紀,但她的精神和信念將永遠鼓舞我們像她一樣相信真理、追求真理,哪怕自己達不到偉人的高度,也要用自己的雙手去摘一顆屬於自己的星星。

❷ 居里夫人的讀後感

讀了《居里夫人傳》這本書,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
我是多麼渴望像居里夫人那樣,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到科學的世界裡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一個又一個秘密。而今,同居里夫人對照,我真感到慚愧,平時我做事沒有恆心,每當做數學題時,一旦碰到難一些的題目,就不願多動腦筋,一次做不出來,就渴望家長幫助,希望他們能幫我完成……

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鑽研,不怕困難。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於實踐,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希望自己長大了做一個像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院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奮斗終身!
但我清楚,有些東西看的時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可放下書本,跑到外頭教太陽一曬,那點所謂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揮發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幾日,肯定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可不就是我看本書第一遍時的情形?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實成功的秘訣人人都懂,問題在於真正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人只佔少數;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壞了,我哪回不是這么對自己說來著?難道非得把自己逼入絕境,來個「置之死地而後生」不成?難道人真的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
說再多的空話也不如去行動。
向居里夫人致敬……

❸ 居里夫人觀後感 600字 要快呀

在沒有觀看<<居里夫人>>這一影片前,我只知道她是鐳的發現者,曾二次獲得諾貝爾獎,僅次而已.

我也不曾想過去探索她的成功之秘,也不想過去了解她的生活.在我眼裡,偉人的輝煌成就背後的犧牲是必然的,也是我們平常人無法做到的,索性也就遠遠地仰慕他們,不去管他們那些風風雨雨和驚天動地.

但是,<<居里夫人>>卻在無意中向我走來,讓我對她有了更多的認識,更多的感動.

她是一位美麗`善良`聰明`勤奮和執著的女性,溫柔`體貼的妻子,和藹的母親,孝順的女兒,偉大的科學家。她有輝煌的人生,也有尋常的生活;有歡樂,也有痛苦;有迷惘,也有果斷。影片把居里夫人的真實人生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感覺到偉人並不是那麼的高不可攀,只要敢於付出,敢於拼搏,說不定下一個成功的人就是我們。

而我看了影片後,最大的收獲是真正明白了獲得偉大成就的人,成功不僅源自於他們的聰明`堅韌和勤奮,更離不開親人`師長朋友的幫助`支持鼓勵和關懷。

居里夫人在巴黎留學時,貧窮困擾著她,性別歧視襲擊著她。然而,她卻憑著聰明`勤奮和執著先後取得物理學和數學碩士學位,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巴黎大學。這些成績使我們感到驚訝,而讓我們更為驚訝的是她後來的實驗室生涯。在那簡陋`條件惡劣的實驗室,她用了幾年的時間進行提煉鐳。她和丈夫兩人的工作量就相當於一個工廠的工作量,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沒有堅韌不拔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如何承受得起這沉重的工作?還有她無論是在吃飯還是睡覺,她都會思考問題,不是勤奮,怎能如此瘋狂?

成功絕非偶然,正如她所說:「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寫而是用生命寫成的。」而她,也是用鮮血和生命將名字記在史冊上,從而也推翻了當時「女人是科學的天敵」這一謬論。

成功的豐碑里,自身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周圍人的幫助也不可忽視。

在我看來,居里夫人的成功,還得歸功於幫她的人,尤其是她的教授和丈夫。

要不是教授為她介紹了居里先生,並推薦她到居里先生的實驗室工作,要不是居里先生的挽留,她很有可能畢業後回到波蘭教書,做一名教師。但是,他們的幫助使她放棄了教書的打算,並從此走進了實驗室,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

可以說是他們為她指明了方向。

而在她丈夫去世後,要不是親人`師長`朋友的慰問關懷和開導,她也許會在痛苦中倒下,而不是繼續奮斗,再創輝煌。

成功的路上同樣灑有別人的汗水和鮮血。

看了她充實`不朽的人生,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驚嘆於她獲得的榮譽,我們應該學習她那種執著`堅毅,勤奮的精神,更要學習她的偉大抱負,為「手持知識的火炬,創建崇高的殿堂」而努力奮斗。

❹ 求關於居里夫人的讀後感

瑪麗·居里(1867.11.7—1934.7.4)。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用了好幾年在研究鐳的過程中,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後有同名電影《居里夫人》,另外,網路上居里夫人還有宅女的意思
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演講:「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許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僕,她的極端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餘地。由於社會的嚴酷和不公平,她的心情總是抑鬱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這是一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脫的少見的嚴肅性。一旦她認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地並且極端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生前生活照片(8張)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瑪麗·居里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也是最聰明的一個。她的父親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學數理教師,媽媽是中學教員。瑪麗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是大姐照顧她長大的。後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2歲時就相繼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滿了艱難。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熏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2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初,瑪麗接受了法蘭西共和國國家實業促進委員會提出的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科研項目。在完成這個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她結識了理化學校教師皮埃爾·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共同意願使他們結合了。瑪麗結婚後,人們都尊敬地稱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畢業生的任職考試。第二年,她又完成了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決心考博士,並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條新的起跑線上。
1.培養她們節儉朴實、輕財的品德。她對女兒的愛,表現為一種有節制的愛,一種有理智的愛,她對女兒生活上嚴加管束,要求她們「儉以養志」,她教育女兒說:「貧困固然不方便,但過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謀求生活。」 2.培養她們不空想、重實際的作風。 她告誡兩個女兒:「我們不應該虛度一生」。 3.培養她們勇敢、堅強、樂觀、克服困難的品格。她常與子女共勉道:「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 4.教育她們必須熱愛祖國。除了教她們波蘭語,居里夫人還以自己致力於幫助祖國科學發展和波蘭留學生的行動感染伊倫娜和艾芙,尤使她們念念不忘的祖國。

❺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

讀了《居里夫人傳》這本書,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
我是多麼渴望像居里夫人那樣,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到科學的世界裡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一個又一個秘密。而今,同居里夫人對照,我真感到慚愧,平時我做事沒有恆心,每當做數學題時,一旦碰到難一些的題目,就不願多動腦筋,一次做不出來,就渴望家長幫助,希望他們能幫我完成……

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鑽研,不怕困難。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於實踐,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希望自己長大了做一個像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院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奮斗終身!
但我清楚,有些東西看的時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可放下書本,跑到外頭教太陽一曬,那點所謂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揮發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幾日,肯定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可不就是我看本書第一遍時的情形?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實成功的秘訣人人都懂,問題在於真正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人只佔少數;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壞了,我哪回不是這么對自己說來著?難道非得把自己逼入絕境,來個「置之死地而後生」不成?難道人真的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
說再多的空話也不如去行動。
向居里夫人致敬……

❻ 求《居里夫人》 觀後感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
近日重新閱讀了《居里夫人傳》,再一次為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記得第一次看完這本書後就激動不已,自覺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其實本人一向自恃頗高,很少敬佩什麼人,但對於居里夫人,卻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對於我,有著太多太多的啟示。

在我看來,這個本名瑪妮雅•斯可羅多夫斯基的普通波蘭女孩日後之所以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賦以及她所處的那個時代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盡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鑒。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麼「啟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為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養育一個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一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為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

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們不但個個成才,而且團結友愛,感情甚篤。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羅尼雅間的手足之情尤為感人。姐妹倆先後資助對方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其謙讓、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由聯想到報章雜志上的一些社會新聞:某家的兄弟姐妹為了爭奪財產而對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來,他們真該為自己的舉動而懺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應好好珍惜這樣的血緣親情才對,為什麼一旦牽涉到利益問題,就變得如此自私無情呢?他們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拋棄了生命中最可寶貴的財富,實在是得不償失吶!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羨慕瑪妮雅的家庭,羨慕她與姐姐之間的那份無私真摯的親情。

事實上,為了給姐姐籌措學費,年少的居里夫人飽嘗了世態炎涼。十七歲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離鄉,去外省當家庭教師,一當就是六年。這六年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逐漸意識到了社會的復雜,人性的復雜。失戀的痛苦經歷,更教會她該如何選擇終生伴侶,如何從本質上去認識一個人。看來,「長大」的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磨難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也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章。她當時經濟拮據,為了避免干擾,便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陰冷的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床,學習到凌晨三點方才就寢。冬日的巴黎寒風刺骨,一床薄被哪敵嚴寒。於是,瑪妮雅只能將所有的衣服都蓋在被子上,甚至將椅背壓在上面,以此來增加重量和溫暖感。僅有的一點生活費只夠她終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談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著打補丁的衣裙和墊著硬紙板的破皮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的。看到這里,我真的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了。現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於空有雄心壯志,卻拿不出半點實際行動。自訂的學習計劃哪回不是落得個虎頭蛇尾、一紙空文的下場。我實在很想擁有居里夫人拼搏奮斗時的那股子勁頭,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東西看的時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可放下書本,跑到外頭教太陽一曬,那點所謂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揮發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幾日,肯定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實成功的秘訣人人都懂,問題在於真正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人只佔少數;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這次的「激情」可以持續地長久一些,但願我能夠盡快找到自我奮斗的動力。畢竟,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是需要一點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兒呢?

也許上面的話題顯得有些無病呻吟,但那確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當然,對於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許多幻想。比如說:愛情、婚姻。那麼,怎樣的愛情和婚姻可稱得上是理想和美滿的呢?我覺得,居里夫婦的例子給了我最好的回答。他們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結合的最高意義——家庭與事業的和諧統一。他們的相戀是那麼的奇特:一場「純學術」的談話讓他們互生好感;簡陋的小閣樓成了他們探討學術問題兼約會的場所;居里先生將自己的學術著作作為定情之物;最終,「科學」這個共同理想,把兩個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禮議程極其簡單,結婚用品除了兩輛自行車外,別無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騎車郊遊。在短暫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始終相濡以沫,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發現並提煉了釙和鐳,雙雙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就了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是何等質朴而動人的愛情啊!或許在愛情觀上人各有志,更何況這樣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們的故事至少給了我們一些信心,確切地說,是一種信仰——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存在著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嚮往的!幸福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我想,有了這信仰,那些執著追求理想的人們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氣。

不僅如此,居里夫婦的結合更是兩顆高尚心靈的碰撞。這碰撞迸發出耀眼的人性光輝。在這對純粹的學者心目中,科學是最神聖的,是屬於全人類的。因此,他們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於世。在生活上,他們幾乎毫無要求。對待科學研究卻是異常嚴謹,鍥而不舍,孜孜不倦。「榮譽」和「財富」在他們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婦為那些有志於做學問的年輕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樣!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將一個嚴酷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探求真理沒有捷徑可走,那必將是一條清貧而又寂寞的漫漫長路。若無足夠的毅力,千萬不要輕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過於知難而退,臨陣脫逃,繼而變成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學者。君不見今日的學術界里,這類招搖撞騙的假學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學研究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之人,永遠無法踏進科學的神聖殿堂。所以說,真正的學者是心懷宇宙的,也只有具備這樣的胸襟方能發現真理,並且真正懂得真理的價值。

讀罷《居里夫人》一書,我已將我的感悟悉數與大家。書中還有一些感悟東西,忽隱忽現,難以捕捉。那隻有一邊生活、一邊體會了。

❼ 讀《居里夫人》有感

[讀《居里夫人》有感]很小的時候爺爺就經常給我講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居里夫人》有感。從那時起,居里夫人這個光輝的名字,便深深地烙在了我幼小的心靈中。如今長大了,我多麼渴望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她啊!今年暑假我終於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我便情不自禁地翻閱起來。 瑪麗·居里夫人是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她生於波蘭,她的人生充滿了坎坷與曲折。小時候,她忍受著亡國之恥。10歲那年,死神無情地奪走了母親的生命,對瑪麗來說,沒有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可是她不但沒有被打倒,相反,和丈夫坡埃爾·居里一道提煉出了鐳,這一偉大的科學發現震驚了世界,榮獲了諾貝爾獎。 作文網 看著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居里夫人是一位多麼值得敬重的女性呀!為了自己患難的祖國,為了造福於人類,她犧牲了許多許多,小學生作文《讀《居里夫人》有感》。為了提煉出鐳,她在一噸鈾鹽前,奮鬥了三年零九個月,因為長年研究放射性物質,她的身體遭到了嚴重的損壞……但是,所有這些都被她頑強地克服了。我不禁聯想起自己,在學習中碰到了困難就煩躁不安,不想克服不是問爺爺,就是問同學,很少自己解決。為這事不知被爺爺批評過多少次了,但是,我總覺得無所謂的,還振振有詞地說:「不懂就不能裝懂嘛。」今天我才明白,這種依賴行為是不良學風。為什麼居里夫人能成為萬世敬仰的楷模,為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就是因為她從小意志堅強,攻破了學習,工作中一個又一個頑固的壁壘。是的,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成就,就必須從小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追求、去探索…… 作文網 看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我想了很多很多。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精神,在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排除萬難,努力前進!加油!〔讀《居里夫人》有感〕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❽ <居里夫人>觀後感

看了《居里夫人》,我著實更深地體會到了偉人之所以偉大。但我還是想發些牢騷。

居里夫人其實不是很明智。居里夫婦放棄申請鐳的專利引起了巨大轟動。幾乎所有人都贊頌她的美德。其實他們可以把這筆錢投在科學事業上,那麼他們將活得更長久,對世界的貢獻會更大。對此,居里夫人聲稱,人類需要「實業家」,也同樣需要「夢想家」。「夢想家」和「實業家」實質上的不同只是「實業家」會用自己應得的財富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罷了。「夢想家」若接受應得的財富而將其投入到事業中,那也不違背居里夫人給「夢想家」所下的定義。她說部門應給科學家們提供研究條件,可自給自足豈不比等待那些俗不可耐的人們發善心要好的多呢?她說鐳是屬於科學,屬於世界的。那麼作為波蘭人的她,不也是如此?正如我們每個人一樣,我們是大自然的產物,理應屬於自然,屬於世界。為了使自己與「實業家」離得更遠,為了證明自己是「夢想家」,而使一筆科學財富付之東流。偉人也有愚蠢之時。

她也曾有一次自以為是呢!那是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時,她和她的朋友們都認為她一定會入選。事實卻不然。當然,以她的實力,的確可以有這種自信。只是其他投票的院士太俗不可耐。可是,從這件事中好象可以覺察出她已經認為自己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了。這是事實,但真正優秀的科學家永遠把每一步看作出發點。她難道不知道那些人的庸俗、妒忌?難道她指望自己的名望會使這些人醒悟?那她也太高看那些人和她自己了。

當她眼睛看不清時,她卻虛偽地做戲。作為一個老人,(她也認為自己有較平和的心態)歷盡滄桑,難道還放不開?我可以理解自己最感興趣並視如生命的事情卻不能做的痛苦和悲哀。但我還是無法認可她這種「虛偽」。她是一個有理智的人,應該明白這種戲不會使她的眼睛好轉,只會更加悲涼。要是我就讓學生們當我的「眼睛 」,幫助我繼續獻身在實驗室里。或者,我會離開實驗室用其他方式獻身科學。我甚至認為她浪費了晚年的時間。(雖然說在做戲的同時,她也在研究)

她工作得也太狂熱。我覺得在保證自己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也不是難事,而且效率會更高。因為科學,竟會使她喪失理智?她極其敬佩的人——皮埃爾.居里的父親也勸過她。如果她真的為了科學,為了波蘭著想,就更應好好照看自己的身體。(至少不能不穿鉛服就做放射性實驗)即使她是偉人,為了這些,我也要深深斥責她。

世界上的偉人太多了。他們有些人還互相對立。然而他們卻都是倍受擁戴的偉人。這讓人們不敢否定他們任何一方,一味地逃避,從而在迷茫中失去真理。人就是缺一種勇氣——敢於批判權威的勇氣。偉人總具有這種勇氣。我正視偉人。既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又為他們的愚蠢而憤恨。即使有時我的觀點有些偏激,有些不太正確。偉人也是人,必然也有缺陷。我覺得我們不應該盲目學習偉人,而應「取其精髓」。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迷茫,才能用自己的判斷力獲得真正的真理。

❾ 居里夫人電影觀後感四百字

居里夫人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的女科學家。她出生於波蘭,一生熱衷並獻身自然科學。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把該會的最高獎賞——戴維獎章,掛在一對年輕夫婦的胸前,以表彰他們為人類發現了一種極其珍貴的放射性元素——鐳。這對年輕夫婦,就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居里夫婦——彼埃爾.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夫婦兩人望著紛紛前來祝賀的人們,同時流出了熱淚。人們只知道發現這種稀有元素的意義,可有誰知道他們付出多少艱辛的勞動。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僅是鐳元素的主要發現者,更主要的是,她有著別人沒有的艱難的歷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蘭,原名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少年的瑪麗,雖然家境貧寒,但十分好學,16歲那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華沙女子中學,並獲得金質獎章。但那時的波蘭,已被俄、普、奧三國瓜分,波蘭女子沒有上大學的權利。家境貧困,又無力到國外求學,因此只好到鄉下當了5年家庭教師。在此期間,她省吃節用,積了一點錢准備到國外求學。1891年的冬天,這個年輕波蘭女青年隻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雖然這時天氣很冷,但這位女青年的胸中,蘊含著一股渴望的烈火,因為,她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學學習,這是她多年夢寐以求和為之奮斗的理想。現在,她的理想就要變為現實,怎麼能不激動呢!進入巴黎大學理學院之後,這位貧窮的波蘭姑娘每天上課來得很早,總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貫注地傾聽教授講解。下課之後,除吃飯之外,不是到實驗室搞實驗,就是到圖書館讀書。很快,便成為全班

❿ 居里夫人傳 讀後感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
近日重新閱讀了《居里夫人傳》,再一次為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記得第一次看完這本書後就激動不已,自覺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其實本人一向自恃頗高,很少敬佩什麼人,但對於居里夫人,卻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對於我,有著太多太多的啟示。

在我看來,這個本名瑪妮雅?斯可羅多夫斯基的普通波蘭女孩日後之所以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賦以及她所處的那個時代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盡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鑒。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麼「啟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為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養育一個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一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為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

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們不但個個成才,而且團結友愛,感情甚篤。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羅尼雅間的手足之情尤為感人。姐妹倆先後資助對方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其謙讓、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由聯想到報章雜志上的一些社會新聞:某家的兄弟姐妹為了爭奪財產而對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來,他們真該為自己的舉動而懺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應好好珍惜這樣的血緣親情才對,為什麼一旦牽涉到利益問題,就變得如此自私無情呢?他們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拋棄了生命中最可寶貴的財富,實在是得不償失吶!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羨慕瑪妮雅的家庭,羨慕她與姐姐之間的那份無私真摯的親情。

事實上,為了給姐姐籌措學費,年少的居里夫人飽嘗了世態炎涼。十七歲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離鄉,去外省當家庭教師,一當就是六年。這六年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逐漸意識到了社會的復雜,人性的復雜。失戀的痛苦經歷,更教會她該如何選擇終生伴侶,如何從本質上去認識一個人。看來,「長大」的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磨難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也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章。她當時經濟拮據,為了避免干擾,便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陰冷的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床,學習到凌晨三點方才就寢。冬日的巴黎寒風刺骨,一床薄被哪敵嚴寒。於是,瑪妮雅只能將所有的衣服都蓋在被子上,甚至將椅背壓在上面,以此來增加重量和溫暖感。僅有的一點生活費只夠她終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談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著打補丁的衣裙和墊著硬紙板的破皮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的。看到這里,我真的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了。現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於空有雄心壯志,卻拿不出半點實際行動。自訂的學習計劃哪回不是落得個虎頭蛇尾、一紙空文的下場。我實在很想擁有居里夫人拼搏奮斗時的那股子勁頭,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東西看的時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可放下書本,跑到外頭教太陽一曬,那點所謂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揮發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幾日,肯定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實成功的秘訣人人都懂,問題在於真正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人只佔少數;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這次的「激情」可以持續地長久一些,但願我能夠盡快找到自我奮斗的動力。畢竟,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是需要一點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兒呢?

也許上面的話題顯得有些無病呻吟,但那確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當然,對於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許多幻想。比如說:愛情、婚姻。那麼,怎樣的愛情和婚姻可稱得上是理想和美滿的呢?我覺得,居里夫婦的例子給了我最好的回答。他們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結合的最高意義——家庭與事業的和諧統一。他們的相戀是那麼的奇特:一場「純學術」的談話讓他們互生好感;簡陋的小閣樓成了他們探討學術問題兼約會的場所;居里先生將自己的學術著作作為定情之物;最終,「科學」這個共同理想,把兩個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禮議程極其簡單,結婚用品除了兩輛自行車外,別無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騎車郊遊。在短暫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始終相濡以沫,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發現並提煉了釙和鐳,雙雙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就了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是何等質朴而動人的愛情啊!或許在愛情觀上人各有志,更何況這樣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們的故事至少給了我們一些信心,確切地說,是一種信仰——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存在著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嚮往的!幸福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我想,有了這信仰,那些執著追求理想的人們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氣。

不僅如此,居里夫婦的結合更是兩顆高尚心靈的碰撞。這碰撞迸發出耀眼的人性光輝。在這對純粹的學者心目中,科學是最神聖的,是屬於全人類的。因此,他們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於世。在生活上,他們幾乎毫無要求。對待科學研究卻是異常嚴謹,鍥而不舍,孜孜不倦。「榮譽」和「財富」在他們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婦為那些有志於做學問的年輕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樣!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將一個嚴酷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探求真理沒有捷徑可走,那必將是一條清貧而又寂寞的漫漫長路。若無足夠的毅力,千萬不要輕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過於知難而退,臨陣脫逃,繼而變成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學者。君不見今日的學術界里,這類招搖撞騙的假學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學研究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之人,永遠無法踏進科學的神聖殿堂。所以說,真正的學者是心懷宇宙的,也只有具備這樣的胸襟方能發現真理,並且真正懂得真理的價值。

讀罷《居里夫人》一書,我已將我的感悟悉數與大家。書中還有一些感悟東西,忽隱忽現,難以捕捉。那隻有一邊生活、一邊體會了。

閱讀全文

與居里夫人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想寫電影觀後感 瀏覽:986
電影票會員卡怎麼買電影票 瀏覽:596
喜羊羊與灰太狼電影大全懶羊羊 瀏覽:403
微電影演員技巧 瀏覽:887
安全可以看電影的網站嗎 瀏覽:387
手機香港粵語電影網站迅雷下載 瀏覽:805
照片合成電影主角 瀏覽:634
最恐怖的現代鬼片大全電影 瀏覽:997
電影或電視劇的觀後感 瀏覽:53
朱莉主演神話電影大全 瀏覽:995
www09hhcn大電影 瀏覽:909
你好李煥英上映在哪個電影院 瀏覽:709
電影有趣英語 瀏覽:716
將來的事電影音樂 瀏覽:383
動畫片國產電影完整版 瀏覽:637
法國阿爾法中文字幕電影在線 瀏覽:43
電影奧特曼簡介圖片 瀏覽:613
大主宰小電影洛漓圖片 瀏覽:389
電影院屏幕碰一下會壞么 瀏覽:817
什麼叫imax電影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