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11》影片通過哪些場景或細節來營造當時的年代
每個人都會被一些早年記憶牢牢糾纏,不管走到何處,境遇如何變化,那些回憶總能輕車熟路地迎頭趕上。在飯桌上,在旅途中,在各種漫不經心的瞬間,讓人徹底穿越。反反復復的穿越之中,往事被不斷重塑,片斷延伸成段子,段子里生長出故事,突然就有那麼一天,你發現自己竟有過一段驚心動魄的成長史。若恰巧你是個小文青或老文中,這些糾纏變幻的往事便有了著落。當創作者被往事追趕,唯有寫下來,與往事乾杯,方可釋懷。
對於少年往事,王小帥依然視若珍寶。《我11》講述了少年王憨在文革結束前一年的生活,紅領巾、白襯衫,大喇叭,課間操,大紅標語,毛主席像,玻璃球,捉迷藏,鄰里嘮家常,哥哥打群架……私人記憶的場景在各種年代背景聲里逐一展現,個人回憶與集體記憶在這部電影里交織一片。從《青紅》到《我11》,王小帥力圖還原時代記憶,用電影致敬時代,更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類似這樣的創作並不少見。同樣成長於文革期間的作家林白,90年代寫出《一個人的戰爭》,深度涉及時代事件與少女私人記憶。與林白同時期的陳染在小說《與往事乾杯》、《無處告別》中,也都夾雜著不少個人記憶。電影方面,台灣有侯孝賢的《童年往事》,香港則有羅啟銳的《歲月神偷》。
Ⅱ 電影我11講的是什麼故事
《我11》講述的是原本無憂無慮的11歲小男孩,在親眼目睹了一起「殺人事件」後不得不背負上心靈的煎熬,加上朦朧中獲知了成人世界裡的性事,讓他身心開始發生了靜悄悄的變化,體內瘋長的荷爾蒙和外界的壓抑環境不時發生著碰撞和爆發的故事。
劇情介紹:20世紀70年代,西南三線地區,無數的上海人懷著崇高的理想來到這片貧瘠的土地建設國家,付出莫大的犧牲。
此時此刻,文革的餘威仍在,各國營單位亂相未除,而在子弟學校就讀的少年王憨(劉文卿飾)則和八拉頭(張珂源飾)、小老鼠(鍾國流星飾)、衛軍(樓逸昊飾)等幾個夥伴過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王憨廣播體操動作標准,被選為領操員,為此軟磨硬泡求媽媽(閆妮 飾)為他做了一件嶄新的白襯衣。可是他在河邊玩時襯衣意外掉入水中,結果意外遭遇了被警察追捕的殺人犯謝覺強(王紫逸飾)。時代的大背景下,放眼盡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現象,小人物只有隨波逐流,身不由己。
(2)我11電影結局是什麼擴展閱讀
《我11》角色介紹:
1,王憨
11歲的王憨穿著白襯衫驕傲地站在操場上為同學領操,然而好景不長,王憨白襯衣還沒穿熱,就在一次與小夥伴的河邊玩耍中意外失足落水,當他醒來時,這件白襯衣早已不知去處,心急如焚的他懷疑這是夥伴們嫉妒自己有新白襯衣而蓄謀的惡作劇,於是和他們撕破臉皮。
2,鄧美玉
11歲男孩王憨的母親鄧美玉,為一名三線廠女工,性格豪爽潑辣。在那個年代,女人不僅要操持所有家務,還要拚命工作才能賺夠養家糊口的工分。
3,王伯駒
為當地省城文工團京劇演員,滿腹藝術家才華卻在當時環境下不被重用而略顯窩囊,小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Ⅲ 電影《我11》演覺紅是誰
演謝覺紅的是莫詩旎。
莫詩旎:演員,歌手。出生於1991年5月30日。6歲時,陪姐姐去拍廣告,被一個廣告導演看中進入廣告圈,後又參加了如《女生日記》等許多優秀影視作品的演出;在北大附中南山分校讀初中時在老師的鼓勵下,創作的歌詞獲全國獎項,後來又學習譜曲,處女作即《尋找快樂那片海》。先後已創作了50首詞曲,而且在多次歌手大賽中獲獎。其清新活潑、甜美可愛的創作風格被中國唱片深圳公司資深音樂人陳欽平看中,並納為旗下首個簽約少年歌手,其首張專輯《尋找快樂那片海》包含了13首歌曲,全部為其原創。獲得過許多中國全國性各類青少年比賽獎項。
Ⅳ 我11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我11》是由王小帥導演,閆妮、喬任梁、於越主演的電影,講述的是原本無憂無慮的11歲小男孩,在親眼目睹了一起「殺人事件」後不得不背負上心靈的煎熬,加上朦朧中獲知了成人世界裡的性事,讓他身心開始發生了靜悄悄的變化,體內瘋長的荷爾蒙和外界的壓抑環境不時發生著碰撞和爆發的故事。影片於2012年5月18日在中國上映。
Ⅳ 電影《我11》的片尾曲是什麼
馬克佩羅_Ladybird
Ⅵ 《我十一》裡面的謝覺紅最後怎樣了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么
你想還能怎樣?那個年代,人人都是犧牲品,《我十一》是不是真實的故事不知道,但在那個年代,這樣的事應該不會太少。看看導演的另一部電影《青紅》,應該可以更清楚導演的意圖。
Ⅶ 我11的電影怎麼看不懂呢哪個謝絕強殺的人是誰啊
那是廠子里一個垃圾 說是革委會的老陳
Ⅷ 《我十一》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每個人都會被一些早年記憶牢牢糾纏,不管走到何處,境遇如何變化,那些回憶總能輕車熟路地迎頭趕上。在飯桌上,在旅途中,在各種漫不經心的瞬間,讓人徹底穿越。反反復復的穿越之中,往事被不斷重塑,片斷延伸成段子,段子里生長出故事,突然就有那麼一天,你發現自己竟有過一段驚心動魄的成長史。若恰巧你是個小文青或老文中,這些糾纏變幻的往事便有了著落。當創作者被往事追趕,唯有寫下來,與往事乾杯,方可釋懷。
對於少年往事,王小帥依然視若珍寶。《我11》講述了少年王憨在文革結束前一年的生活,紅領巾、白襯衫,大喇叭,課間操,大紅標語,毛主席像,玻璃球,捉迷藏,鄰里嘮家常,哥哥打群架……私人記憶的場景在各種年代背景聲里逐一展現,個人回憶與集體記憶在這部電影里交織一片。從《青紅》到《我11》,王小帥力圖還原時代記憶,用電影致敬時代,更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類似這樣的創作並不少見。同樣成長於文革期間的作家林白,90年代寫出《一個人的戰爭》,深度涉及時代事件與少女私人記憶。與林白同時期的陳染在小說《與往事乾杯》、《無處告別》中,也都夾雜著不少個人記憶。電影方面,台灣有侯孝賢的《童年往事》,香港則有羅啟銳的《歲月神偷》。
小說掠過不提,來說說電影。《童年往事》、《歲月神偷》與《我11》三部電影,大概都算是半自傳式的,講述的故事基本忠於作者的早年記憶。除了恰好為台灣,香港、大陸三地,三部影片各自的時間跨度也挺有意思。侯孝賢生於1947年,《童年往事》大致跨越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羅啟銳生於1953年,《歲月神偷》講述的童年在60年代末。王小帥生於1966年,算是「文革之子」,《我11》的故事發生在1975年。
無論講述外省移民少年成長的《童年往事》,還是潛入永利街上鞋匠一家的《歲月神偷》,都有著和《我11》同樣的特質:集體記憶與個人往事的交織。這樣的表現在此類題材中是必然的,也是成為一部打動觀眾的好電影所必須的。不同的是三部電影對這些內容表現的處理方法。
《童年往事》講述了阿孝從幼年到青年的成長,其間經歷了父親、阿婆和母親的去世,阿姐結婚,兄長離家。影片以平靜的寫實舒緩講述這些個人往事,情感極其節制。雖然開篇就以旁白道出這是個人往事,全片敘述卻始終保持冷靜的注視,幾乎所有的場景都以第三者的視角旁觀,即便親人離世的幾場戲,也沒有什麼情緒上的鋪陳。隨著主人公成長的故事,影片對早期台灣民眾集體記憶中的風光有各種描寫,嘉義舊監獄旁的居民區,日式建築,市井街道,郊野風光和鄉間小路,都真實再現了那個時代的氣息。細節方面處理的也很用心,父親的椅子,書桌,舊照片,一家人合影,街邊的小吃,小孩口中的「反攻大陸」。除了「我」之外的人物也在按時序展開的敘述中豐滿起來,父親坐在椅子上沉默的形象,阿婆拎著包袱走在「回大陸的路」上,無一不是既埋藏在導演內心又感染一代人的畫面。在這種保持距離的敘述中,個人情懷與時代記憶完美融合。這就使《童年往事》有了超越時代的美感和情懷,即使對台灣那個時代完全不了解的人,也能在影片里感受到一代異鄉人的哀愁與青春情懷。
《歲月神偷》則充盈了飽滿的情感,樂觀奮進不認輸的香港精神是影片個人情結與時代氣息的結合點。影片中,哥哥與父母是真正的主角,是私人記憶,也是時代象徵。永利街上的鄰里生活還原了年代場景,街頭不分你我的集體晚餐,刁橫的英國警察,屋頂上的教室,還有那首《I wanna be free》。不同於侯孝賢的對往事的平靜注視,羅啟銳的敘述中,情感滿溢。「做人,總要信」,「一步難,一步佳」,勵志台詞的設計貫穿全片,哥哥的愛情和白血病也在起起落落的講述中進行。這種催淚的拍法有一定風險,所幸的是,電影對細節的關注,演員的精湛演繹,使得洶涌的情感並未流於亂煽。若《童年往事》是可一再細品的茶,《歲月神偷》便是一次性灼燒喉頭的酒。
《我11》的精彩在於年代圖景的真實還原。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高層對美帝抱有極其強烈的戒備心,擔心隨時可能爆發戰爭。於是,在中國西南地區秘密建設一批軍工廠,開展大規模國防科技建設。1966年,剛剛出生的王小帥隨父母從上海遷往貴陽山區,支援三線建設。這些從大城市遷來的工廠自成一體,與外界隔絕,王小帥的童年便是在「廠」里度過。工廠,就是他的社會。當時,很多老百姓並不知道這些工廠在做什麼,只知道來自北京的命令要求把工廠挪到山區,並帶來了一工廠的城裡人。一批來自一線城市的知識分子就這樣開始了不知何時到頭兒的新生活,一代「文革之子」就在工廠里成長。王小帥1979年才離開貴陽,整個童年和青春期在工廠里度過,那些年成為糾纏他一生的記憶。
《我11》還原的1975年三線工廠就是那批60年代人的集體記憶。故事以「我」的視角展開,熱情地展現往事中的一副副畫面,父親上班,母親做飯,集體操,玻璃球,玩雙杠,被罰站,更不用說反復強調的標語和口號。核心故事是「我」與白襯衫引出的逃犯事件,又以逃犯事件引出以謝家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家庭在支援三線中的悲劇命運。或許,稱之為「核心事件」並不合適。逃犯事件和謝家人的悲劇在「我」那一年的成長中只是各種情結中的一條線索。導演試圖將更多集體記憶中的場景——比如來勢洶洶卻草草收尾的械鬥——穿插在故事線索中,卻不夠冷靜,缺乏足夠的敘事邏輯,主角之外的人物都面目不清。結果就是,情感意猶未盡,故事半遮半掩。整部影片略顯寡淡,好似一卷帶著時代印痕的相冊,讓人萌生感嘆之情,卻難以品出雋永之味。
在對往事的敘述中,集體記憶往往是符號化的。聲音,圖像,場景,對白。如何將這些符號自然融入敘事極其重要,設置過簡可能令背景失真,強調過重則產生堆砌感。個人記憶的描繪需要必要的距離,過於貼近往事的情緒反而會有矯作之感。在我看來,對回憶最好的藝術處理是旁觀式的虛構,既能理性推進敘事,亦有可能發掘更多隱匿的細節。
更好地隱藏自我,才能更好地表現自我。
飛電影院
Ⅸ 求推薦電影。類型《我們天上見》《我11》這類型的。謝謝。
海洋天堂
Ⅹ 我11好看嗎誰演的介紹下
適合上了年紀的人看!我們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這電影看起來太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