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身後事》的結局:已經死亡的安娜·泰勒最終明白了生存的意義,終於放下還陽的執念,開始走向另一個世界了。
在經歷了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車禍之後,安娜·泰勒感覺自己陷入了漫無邊際的黑暗當中,可是當她漸漸蘇醒並恢復意識時,卻驚恐地發現當地喪葬承辦人艾略特·迪肯正在為她的身體做著下葬的准備。
但是安娜始終覺得自己真的還活著,她不相信自己已經死了,盡管艾略特一直在勸她放寬心,她之所以覺得自己仍然是活生生的,是因為她的身體正在向「死後的世界」過度。
不僅如此,艾略特還使得安娜相信他擁有著和死人交流的能力,而且是惟一一個能幫助她的人。停留在殯儀館里,眼中所見的除了屍體就是艾略特,再沒有其他人可以傾訴了,安娜不得不面對她最為深沉的恐懼,並慢慢接受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
但是安娜那陷入了極度憂傷的男友保羅卻始終懷疑艾略特並不若他表現出來的那麼慈祥且善解人意,隨著葬禮一天天臨近,保羅也越來越接近有待解開的令人煩擾的謎團真相,可是他很可能行動得太遲了,因為安娜已經開始走向另一個世界了。
(1)存身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身後事》是美國Anchor Bay Films發行的恐怖片,由阿格尼茲卡·沃特維茲·沃斯洛執導,連姆·尼森、克里斯蒂娜·里奇、賈斯汀·朗等主演,於2010年4月9日在美國上映。
《身後事》則是以較為獨特的工藝講述了當人們面臨死亡時的那種糾結、痛苦甚至直至釋然的過程。而對於這一過程的展現和探討,卻是一場充滿了驚悚韻味且飽含人生智慧與意義的追問和思考。該片是真正的關於生與死,以及附帶著愛與幸福的人生重大話題的探討,在「准死者」與「超度者」間展開。
人生在世,是否具有價值。當一個人面對死亡時,這個問題便在腦海中凸顯出來。一息尚存的安娜與艾略特關於生死問題爭論不休,前者想重返世間、重拾真愛,後者則已判定其死期,為其准備葬禮,在艾略特定期為其注射葯物的作用下,種種懾人的幻覺襲上她的腦海。
彌留之際,漸漸失去了生存希望的安娜問道「人為什麼會死」「顯示生命的重要。」艾略特答道。安娜再問「幸福是什麼。」艾略特答「幸福就是死後沒有任何遺憾。」而艾略特的一句話則傳達出了影片對世人的強烈拷問「人們害怕死亡,但更害怕活著」。
⑵ 怎麼看懂電影《活著》的結局
活著的結局又講到了在前面也提到過的那段話。
雞長大了就變成了鵝,
鵝長大了就變成了羊,
羊長大了就變成了牛。
後來又說道,饅頭說「我長大了要騎在牛背上。」姥爺說「不,那個時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饅頭要去坐火車,坐飛機。」
我覺著可以從如下的幾個層面去剖析:
第一,是張藝謀通過改變了原作的結局,並用這樣的一個相對溫暖的結尾來升華主題。讀完原著,讀者可能會不禁思考「活著就好,活著就好。」而張藝謀講故事的過程中,將福貴的命運密切的和時代的變遷聯繫到了一起。福貴一家最後還有好幾口子人,最後過上了還算安逸的生活。饅頭還小「將來要坐飛機和火車」,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小人物無法改變世界的進程,但是在歷史的大潮下,無論在漂流的過程中經歷了什麼,生活還是有溫暖的有光亮的。這比原著最後剩下的福貴和牛更有力量,這是一種溫暖的力量。
第二,家珍對於過去的釋懷。饅頭最後買了一窩子小雞。把小雞放到了家珍一看到就會想到有慶的皮影箱子里,她不再敏感,只是看著。也是切了作品的主題,生活應有的態度之一——看淡曾經的經歷。
最後,是小雞的具象。因為小雞會變成鵝......這個家族因為有了饅頭的慢慢成長而有了希望,小雞放到皮影箱子里,象徵的是新的希望放在了舊的悲傷中,給一家以希望,也給觀眾傳達出希望。
在小屋子裡的這一段,雖然平和但是無處不透漏著溫暖和希望。讓大家看完了福貴坎坷的藝人也沒多少扼腕,反而是會回憶起自己生活中苦難的不值一提,我認為結局算是圓滿的。
⑶ 門鎖電影劇情結局怎麼解析
《門鎖》是韓國在2018年上映的一部集犯罪懸疑電影,由李權執導,孔曉振、金聖武、趙福來等主演。該電影的口碑還是不錯的,在挑剔的豆瓣里,評分由6.9分,高能燒腦的劇情,讓觀眾看了欲罷不能。
故事發生在大都會,在某銀行上班的獨身女子趙京敏每天的過著朝九晚五,穿梭在城市街頭巷尾的日子。這一天晚上,趙曉敏下班回家,卻發現自己家門口的密碼鎖蓋子被人打開了。她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報警,而是走進了屋內,進屋後就聽見門口傳來按密碼的聲音,並試圖轉動們的把手。雖然只聽見了聲音,但恐慌的趙曉敏還是選擇了報警。而警察卻以未實際發生入侵行為與傷害行為的理由拒絕進一步調查。
最後的大結局也是好的,趙曉敏逃出了那個囚禁她的地方,也用釘子將兇手反殺,獲得了新生。
⑷ 電影《第一誡》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結局:被上身的余文樂回到雜物科辦公室,殺死四眼同事,然後在牆上的照片畫上血印,偽裝成是鬼殺了人後約他們到廢棄工廠見面。而鄭伊健最後一次見到鬼還是在學校時的外賣女形態,隨後他就去外賣女工作的地方去悼念她,往後發生的一切包括鬼上女警身然後余文樂追回家等等都是余文樂獨自經歷的,所以鄭伊健當然不會懷疑這是一個圈套。
鄭伊健跟余文樂去到廢棄工廠,余文樂將他殺了。完成這一切以後,余文樂回到警局,向上司編造了他設計好的劇情:鬼約他們去廢棄工廠,然後鬼以鄭伊健老婆的形態出現,接著鬼通過跳舞上了鄭伊健的身,余文樂迫於無奈只能殺死他。上司對於雜物科一貫的作風很熟悉,正如鄭伊健之前對余文樂說的:「我知道(因為鬼上身而)被我們殺死的人很無辜,但是沒得選」。(劇終)
(4)存身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刑警李國強擊斃了殺人魔王陳福來,自己也身中數槍生命垂尾。他在醫院休養了四十九天,但剛剛出院就告知職位已被調至雜物科,只因為他的證詞里有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靈異現象。來到雜物科的李國強遇見了黃警督,這個微胖又酗酒的中年人告訴他,和別的部門不同,
雜物科專門處理那些所謂的「靈異事件」,但若想在這里生存下去,就必須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第一誡:「這個世上沒有鬼!」可是這個世上卻真的是有鬼的,連月來發生的數起詭異的自殺案件引起了李國強的注意。通過調查,他發現這是陳福來的魂魄殺心不改,
他可以通過觸碰附在任何人的身上,然後操縱他們的身體為所欲為。為了制伏兇手,李SIR和黃SIR強強聯手,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追擊。然而就在此時,李國強卻漸漸的分不清楚,一直都在鼎力幫助自己的黃警督,他到底是敵是友。
⑸ 四非電影結局是什麼意思
這部電影它的結局所要講的是罪,但不是想教人去犯罪,而是試圖講述罪一旦犯下了,就難贖了,就像高空跳傘忘記帶傘包,跳下去就回不了頭了,只會越落越快,掙扎也不會有用,只能抱著發生奇跡的祈望迎接註定的結局。
《四非》是黃柏基執導,周柏豪、李悅彤等主演的驚悚片。
講述了冷血殺手遇上變態援交少女的故事。
四非的劇情簡介
傑(周柏豪 飾)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冷血殺手,只要成為了他的目標,那麼下場就只有死路一條。傑的臉上長了一個腫瘤,樣貌因此格外醜陋,但凡見過他真面目的人無不驚出一身冷汗,只想著逃跑。
等待任務,接受任務,完成任務,傑每天都過著如此的生活,直到某一日,一位名叫婷婷(李悅彤 飾)的援交少女出現在了傑的生命里,婷婷的存在讓傑感到內心深處一陣久違的悸動,他甚至為了婷婷放棄了殺手這一職業,和婷婷同進同出,形如父女。婷婷並不懼怕傑的面容,恰恰相反,她的一舉一動之中都透露著挑逗之意,這令壓抑著內心感情的傑十分痛苦。有一天,婷婷遭到綁架身陷險境,傑震怒了。
⑹ 《影》這部電影結局沒看懂
《影》結局是開放性結局,留給觀眾自己想像
三個可能結局
一、影出門後,告訴了大臣真相,田戰和大臣共同擁立他們心中的子虞為沛國的新王,看到眾人俯首稱臣,小艾看到後,才發現此時境州已經完成了他人格的蛻變,變成了新的子虞,小艾之前對他的憐憫已經盪然無存,影又把香囊還給了她,意味著他依然想要佔有她,而她又無力改變什麼。
二、影出門後,告訴了大臣真相,結果被田戰一刀斬殺,田戰稱王。因為故事最後只有小艾和田戰知道子虞的真實身份,影本來也不是子虞,小艾為了活命,看到影被斬殺的一幕,不敢出門。
三、影出門後,告訴了大臣真想,被田戰所殺,田戰告訴眾臣,自己才是真正的沛王。而之前的沛王只不過是自己的影子,從三點就可以看出來他是真王。一是沛王在大殿上射田戰,田戰表現出來的冷靜,沛王離得那麼近居然都沒有射中,不是射不中,是不敢射中,最後還是田戰自己插了一箭;二是面對公主死亡時候兩個人的態度,田戰是傷心欲絕,而沛王表現的非常的冷靜;三是尋找到子虞的藏身之地,按說沛王是不知道子虞的藏身之地的,知道子虞藏身之地的只有田戰、影和小艾。影和小艾是不會告訴別人的因為這樣他們會招來殺身之禍,那隻能是田戰,而為什麼最後沛王又知道了,因為他們中田戰才是真的王,他把子虞藏身之地告訴了沛王,沛王才派人殺子虞。
⑺ 一切盡失電影的結局是被救了還是死了。
100%答案是沒有死!
作者電影開頭的交代和結局的交代相反,可以讓觀眾自我判斷自我在遇見困境處理問題的冷靜思考的能力。認為主角獲救的觀眾,能力要大於,認為主角沒有獲救出現幻覺的觀眾。
從整個故事來看,作者講述的是兩個觀點,一個是遇見危機人們應該如何處理問題。二個是為了符合電影題目ALL IS LOST(一切盡失)題意。
所謂一些根據一小段的旁白就能總結出這么大人生哲理的觀眾,我要說一句了,你們可以往下看,用客觀角度分析,為什麼一切盡失的結局是獲救了。
1、從作者角度,導演電影無非就是把觀眾帶迷糊了,才有收視率!觀眾一迷糊就會產生好多思想總結!本身電影就是編劇,對導演來說沒必要整個活扣結局。
2、從開頭人生感悟的旁白,開始,標注了時間7月份,和前8天,和集裝箱起因!然後開始敘述主角冷靜,智慧,勇敢的自救旅程,這才是導演想讓觀眾看的部分。因為那句旁白所涉及主角陸地上的性格生活鋪墊是沒有,所以旁白根本不是整個故事的思想,它只是主角自救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3、時間分析,你要細致數一數主角在海上過度了幾夜。是8夜,而開頭獨白後又標注了8天前。證明那些獨白不是漂流瓶的,而是主角獲救後自己陳述漂流瓶的獨白。因為漂流瓶扔出去在海上漂8天就被人撿到的概率為0,而且還是有可能最後生死那天撿到?那概率更是0上加0了。
4、發射信號彈,被船員看到的概率至少大於0、何況遇見三次船。更何況最後也是最有效的信號,船不小心被整著火了。此時它還想著滅火,說明它心智是清晰的,求生欲是有的,此時清晰證明它的的確確看到是船。但陰差陽錯把船給整著了,反而加大了信號范圍,在黑天里加大了船員看到它的概率。
5、通常來說船經過兩次,說這塊是個航道,意味著船幾天定期就會經過這附近,作為主角敢獨自出海,又買的起遊艇的人來說,見識不會不知道這個船航道的。 從而在心裡上給了它生的希望。唯一要做的就是解決頂住飢餓和水。
6、人喝水是能存活10幾天以上的,它自製的蒸餾器,雖然水少,但白天至少是可以喝上一點的。所以又給希望。
7、它用紙點火,從而進一步證明它沒有失去理智和幻覺,在看到船的那一刻。之所以用紙,是因為之前使用信號彈無效,只有在思維清晰理智的情況下,它才會選擇更有效的方式發信號。沒想到陰差陽錯把船整著。
8、被拉之前,它呼吸吐氣了,又有了希望。奮力向上。
以上可以100%判斷,主角必被救!
⑻ 電影《晝顏》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開放式結局暗藏玄機,孩童助北野老師延續愛情。
在片尾彩蛋中,一群小學生來到山澗尋找螢火蟲,其中的一個小男孩無意之間,發現了北野藏在觀測箱里的戒指,巧合的是,他正是影片開頭在螢火蟲講座上,向北野提問的那個小男孩。
他把原本屬於紗和的戒指,戴在另一個小女孩手上,這枚閃閃發光的綠寶石戒指,像極了螢火蟲發出的微光,預示著紗和與北野之間短暫而絢麗的愛情,也在不圓滿中得到了永恆。
有影迷深入剖析起其中的隱喻,「不完美的結局才是最完美的,紗和與北野沒有舉辦成婚禮,這樣也算是把戒指戴到對方手上了」。
人物介紹:
1、木下紗和
演員上戶彩
直率地追求自由和愛的女子,能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感情和對方的感情。三年前,與北野的禁忌之戀以分手後,她離了婚,獨自搬到海邊小鎮生活,因為那裡沒人知道她的過去。每天在鎮上的餐館打工,過著單調卻平靜的日子。然而,她和北野時隔三年又一次相遇,愛情之火也隨之死灰復燃。
2、北野裕一郎
演員齋藤工
原為高中生物老師,後來在大學擔任非常任講師。善良但有些懦弱,是個一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就對周遭事物毫不在意的人。三年前與紗和分手後留在妻子身邊。三年後,到某小鎮進行與螢火蟲有關的講座時,卻意外地在聽眾席上看到了舊情人紗和。
⑼ 電影《意外》結局是什麼意思啊
他是在布局打算殺死任賢齊一家時想明白的。 本來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 ,可千算計萬算計苦心積慮的布局,結果日食出現了 擋住了太陽光,一剎那他突然明白了 。那天自己同事(就是和他一起布局意外殺人那幾個人)真的是意外。
但在他明白了 要放棄的時候,陽光又回復了,而同時意外的是本來應該走過這條街的任和妻子遇到古天樂的房東(其實就是任和妻子的父親)沒有走過去(都抬頭看天上的日食),一切計劃在遇到兩個意外後,又按照原計劃的情形出現了 。
但古卻不想殺他倆了 , 於是他又出去阻止計劃的事情發生 ,但於事無補,任妻死於車下。而古在這件事情的先知先覺,提前去阻止,以及平時的古怪行徑 ,引起了喪妻之後任的懷疑 ,並遭毒手死了。
故事起因:
大腦(古天樂飾)是職業暗殺者,擅於策劃天衣無縫的暗殺布局,行凶手法能令目標人物葬身於意外之中,遇害者表面上死於非命,案情卻是暗殺組成員一起策動的驚心殺人行動。然而,日復一日的殺人行動,為大腦帶來思緒壓力,常夢見自己死於意外之中。
故此,每次任務他越來越謹慎,為防意外降臨自己身上。在一次進行任務時,突如其來遇上一個真正的交通事故,導致一名隊友的死亡。
⑽ 電影 不死之身 結局什麼意思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吳小洲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3075239/answer/24399130
來源:知乎
要看懂這部電影,首先要明白列車的隱喻。柯蒂斯最後接到的具有神諭色彩的紙條,上面寫的是train,說明列車是理解的關鍵。那麼列車是什麼?是一個高速奔跑的,封閉循環的,有等級森嚴的系統,它能使人們免受自然風雪的侵擾,但必須忍受囚困之不自由。列車上層的饕餮之福,正是來自列車下層的極端貧苦。如果要在現實世界裡尋找列車隱喻的本體,那麼沒有什麼比資本主義更切中題意。
回顧近現代歷史,資本主義自其誕生起在便全球范圍內高速發展,一切社會制度和文明形態都要為資本主義讓路,否則就會被資本的力量所碾碎(想想南美的殖民,東歐的和平演變)。而開山劈石,高速行駛的列車,實際上代表的是資本主義所向披靡的發展史及所伴隨的現代化進程。
而保證列車存在合理性的則是永動機。在電影中,列車奔跑的動能,生態系統的維持,人類生命的延續,所依賴的正是號稱能提供永恆動力的永動機。如果結合列車的隱喻,那麼永動機所指向的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巨大的生產力。誠如馬克思所言,資本主義這一百年來所釋放的生產力,比過去幾個世紀的總和還要多。當大山被移為平地,天塹變通途,一座座城市在人類版圖上憑空拔地而起時,資本主義巨大的生產力讓人如此之驚嘆,以至讓人們以為這將會永恆持續下去,就像相信永動機動力永恆的神話一樣。然而,我們都知道,違反守恆定理的永動機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正如有人宣稱資本主義能永遠保證生產力一樣(福山的歷史終結論),只能是一種徹底的臆想,盡管當下資本主義的生命力無比旺盛。而當永動機不再永動,當資本主義生產力再也無法保證時,列車就會傾覆,資本主義也將會消亡,就像片尾所暗示的那樣。
其實整個電影可以看成是一個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的過程。處於列車等級鏈條末端的無產者,懷著樸素的平等平權思想,懷著對牛排的嚮往,拋頭顱灑熱血,一路殺到列車頂層。革命者的英勇無畏固然讓人感動,但革命成功後領袖的墮落更令人反思。在維爾福的嗦教下,柯蒂斯顯然迷失了,他甚至開始認同了列車存在的合理性,接受了列車永存的事實,從而懷疑當初革命的動機。這正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可怕之處,它具有自我修復和自我治癒功能,它能將一切反動因子收編並合理化。回顧這一個多世紀以來風起雲涌的無產階級運動及其結果,就不得不承認這個讓人心寒的事實。所以如果不將整個列車摧毀,不將整個資本主義制度顛覆,那麼無產階級革命則永遠只是個輪流坐莊當皇帝的游戲。
資本主義對人的現實統治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意識形態對人腦的思想統治。電影起碼暗示了三種意識形態。
一、梅森部長說,鞋子就是要穿在腳上,放在頭上就是不對。貧民就是應該呆在車尾,妄想去車頭就是不對。給你們貧民生存的權利,你們貧民就應該要知恩圖報,企圖革命就是罪惡。她理直氣壯得就好像真的站在了道德制高點,卻犯了一個基本的邏輯謬誤:將實存和應然混淆了。現實的貧民確實是低賤,但不意味著他們就應該低賤;上層階級確實高貴,但不意味著他們必然高貴。對現存的肯定和僵化,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統治要求,而梅森部長的頭腦被如此牢牢統治,以至義憤填膺。而可悲的是,有些被剝削的人們居然也認同這種等級論。
二、上等車廂里的那位老師不斷向小孩灌輸永動機的神話,讓小孩不加批判地、無前提地接受列車永存的事實。而這些小孩長大後,就會認為企圖破壞列車,破壞資本主義制度的人都是瘋子,就會成為現存制度的忠心耿耿的衛士,成為維護現存統治的暴力機器。列車上的老師,士兵,打手,梅森等,莫不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教育產品。
三、其實列車本身就是一個的意識形態。它不斷強調車外生存的不可能,列車自身才是人類的唯一選擇。維爾福也承認列車是不完美的,但你別無選擇啊。這聽起來多麼像當下的某種論調:資本主義制度確實有這樣或那樣的弊端,但是就目前而言它是眾多社會制度里最好最合理的一種,除此之外別無可選——There Is No Alternative。而電影中韓國父女到車外的企圖,正是對TINA意識形態統治的挑戰。
當然,這部電影里還有大量的隱喻和映射,比如斷臂與人相食,黑暗與火炬,葉卡捷琳娜大橋和新年,麻木的提米與勞動異化等等,這里就不一一贅述。只要把握了「列車—資本主義」的內在聯系,這些都很好理解。
最後,查影片資料時才發現,這部電影是改編自一部法國漫畫。真心感嘆法國真是個有革命傳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