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家園電影觀後感

家園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04 00:25:38

⑴ 家園觀後感

家園觀後感
地球的存在已有46億年的歷史,在這個奇跡又美麗的世界。人類的生存已有20萬年,聰明的人類在20萬年改變了這個地球的面貌。在看了這部《家園》電影之後,讓我真正了解到地球在短短幾百年之內多種生物已絕種了。

電影的開始是把地球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我們,表現出一種生態平衡的完美性。接著就是人類的出現和肆無忌大的擴張。消失的綠地,融化的冰川,以及多種動物面臨的滅絕危機。溫度不斷上升,許多地方將遭遇旱災、飢荒。森林被砍伐,就像電影裡面所說的「森林的多樣性被單一品種的棕櫚取代」科學越來越發達,工廠也逐漸增多,空氣也越將被污染。
人類的需求是無底的爐子,需要更多的燃料,石油終有一天會被采完,以後我們將要面臨著怎樣的災難,到2050年會有2億人淪為難民。
現在,重要的不是我們失去什麼?而是我們還擁有什麼?更需要的是一種保護的理念和行動。對未來悲觀的預期,我們更需要樂觀扎實的行動,而這樣的行動才能讓我們的未來更幸福而生活。

⑵ 記錄片家園觀後感怎麼寫

地球已追不上人類的慾望
——法國環保紀錄片《家園》觀後感
顧訓中

2009年6月5日,又一個地球環境日。一部大型環保紀錄片《家園》(《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其上映的場合不止在傳統的影院、劇場,還有互聯網。這使得這部《家園》轉瞬間傳遍全球每個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部《家園》,感覺或許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震撼!
人類慾望的無節制膨脹、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生態的被破壞,這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各種各樣的資料、圖片、書籍、電視電影片也早已層出不窮。然而,何以看了《家園》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為片中通過航拍而產生的那種從未有過的對那傷痕累累大地的俯視效果,那以獨特女聲配以直白解說而產生的直指內心的揭示,還有那以詠嘆吟誦般的音樂產生的震盪……
《家園》是法國生態學家、著名攝影師揚•阿爾蒂斯-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傑作,是他那對人類、對地球那宏大的悲憫心的結晶。據說,20年來,貝特朗堅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攝地球生態的變化。而《家園》就是他經歷了15年的准備,經過18個月共217天,穿越54個國家,120個拍攝點的拍攝之後誕生的。可以想像,片中那一個個精美的鏡頭,那一句句雋永的解說,都是他和他的團隊心血的結晶。他坦言,「這部紀錄片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新鮮,沒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類了解的」,而問題只在於,「我們知道一切,但我們不去正視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現在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問題就是行動,我們僅有10年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轉瞬即逝,並且我們也不知道最後是不是能成功,但我們必須這么做,也必須在這一切之前讓大家明白,我們抗爭的究竟是什麼。」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為這部片子確立的核心理念便是:「當我們耗盡自然遺產之後,必須面對的是什麼?」當然,《家園》展示的遠不止是貝特朗那法國人式的澎湃激情。出於可信度的考慮,為《家園》撰寫的所有評論,由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戈爾(Al Gore)和美國著名的環保學者萊斯特•布朗(Lester Brown)閱讀、審定。環保專家們為貝特朗提供了詳細的最新數據。因此,有評論說,《家園》展現的是美國人的理性和法國人的感性,堪稱完美。
當然,大千世界,無異不有。即使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仍然有著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地球的溫度肇因於它繞行太陽的軌道規模及形狀、地軸偏向軌道的角度、放射性衰變及地殼下深埋的重力熱(很深奧哦!),人類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說,很少有人會因為一件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災難而犧牲自己現在的生活質量,因為這是違反人性的;當然,更有人論證說,正是人的慾望在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讓人放棄、哪怕是節制自己的慾望,都無異於飲鴆止渴。
誠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溫室效應」的諸多因素中,人類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就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而言,對這一現象的探究還剛剛開始,結論自然不可能准確。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實是,地球正在越來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種影響正在顯現。面對這一變化,作為地球村最有責任的公民——人類應該做點什麼,而不能旁觀,更不應繼續造孽。這已經成了越來越多人們的共識,也是《家園》再次大聲疾呼的核心觀點。
同樣,慾望的確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許許多多科技發明都是因滿足人類的慾望而推動、而實現的。然而,時至今日,已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一切事物彼此關聯」。自然界萬事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相互關聯。任何事物的衍生、發展都不可能無視他事他物,這就是平衡。一旦打破了這種平衡,意想不到的變化便會發生,終將給人類自身帶來災難。這正是《家園》所宣揚的核心觀點之一。其實,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示了的真理。
至於追求生活質量是人之天性的看法雖則荒謬,卻因其強大的實利價值而為眾多世人固守。其實,即便是眼下人們的生活質量亦已飽受環境污染之苦。人們正在承受各種各樣古怪疾病的折磨,這並不以富裕與貧困為界線。何況,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會承認,一個人不可能只為自己活著。即使只為自己的後人考慮,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所謂生活質量而讓後人們承受那污穢的水質、污濁的空氣,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氣候移民」。人們恢復理性,以頭腦思考、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時候了!
《家園》中倡導的「分享、智慧、節制的生活」特別讓人感動。貝特朗認為,悲觀和批判常常無濟於事。他說:「我設法把《家園》拍攝成為我們對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電影。不是恐嚇人們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麼可怕,而是要人們明白我們該如何對待剩下的一半。同時,我更希望《家園》能喚起我們心底的愛,建立分享、智慧和節制的生活。」《家園》以融融的暖意描繪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術在沙漠中種植優質的糧食作物,贊揚了哥斯大黎加政府成為第一個放棄軍隊的國家,將全部軍費開支用以國民教育和綠色旅遊,展現了韓國通過全民性植樹,重建戰爭中被無情摧毀了的森林,使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65%……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眾開始有節制、可持續、再生地伐木和捕魚,通過替代、再生、循環、回收的方式,推動生態環境和國民生活質量的平衡發展。《家園》試圖告訴人們,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於我們的行動。
是的,行動比什麼都重要。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慾望時,我們更應該早點行動,多點行動!

2009年7月7日(又一個人類災難紀念日)
把時間稍微改改

⑶ 看了家園這部電影怎麼寫讀後感

家園讀後感愛的真誠——讀有感
死亡是地獄,而痛苦和悲慘又是什麼呢?
一個年僅12歲的小女孩,李根的童年充滿了地獄般的煎熬,但她沒有叫過一聲累和苦。一個不能聽,不能說,只能靠別人照顧的人,多麼需要別人更多的關懷。他就是李根的爸爸。她媽媽悄然而走,這使李根的一顆幼小的心受到了一種失去母愛,失去親人的打擊。在這樣的環境中,迫使年幼的李根成了這個家庭的頂樑柱。
一根不起眼而又極普通的尼龍繩,卻凝聚著父女之間的深深的愛,永遠都抹不去的愛。父女倆用這根尼龍繩傳遞著關懷和被關懷。正是這根尼龍繩主我感受到了李根的頑強的毅力。
年幼的李根是多麼頑強啊!
「那天,李根意外地遲到了,為了趕去瞌睡,她竟偷偷用小刀刺自己的腿,鮮血浸濕了她的褲子,淚水則浸濕了學校師生的眼眶……」是的,她的鮮血打動了每個人的心靈,她的鮮血匯聚成了一條鮮明的「河」。然而,你可知道,它裡面結晶著李根的多少的累和多少的思念。
她媽媽離去已有一年多了,她是多麼的想念她媽媽呀……讀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一首歌來《世上只有媽媽好》李根就像一根沒有人澆灌,沒有疼愛的野草。她失去了世上最偉大的母親,但她向別人展示更堅強的意志。
現在我們的經濟發達了。生活是多麼富有,每個人的學習機會更多。然而我們卻沒有趁著這個美好的時光把書讀好。我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總想著吃得好些,玩得有趣些,一點也不重視學習。媽媽說我幾句我還總是當作耳邊風。看看李根,想想自己,我的思想是多麼愚蠢,多麼可笑。
我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幸福。一放學,我們面對的是文具店、點心店;可她卻面對著是幾個垃圾箱。一個本應還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的女孩,她又何常不想擁有好吃的零食,漂亮的衣服各式各樣的玩具呢。可這一切對於一個失去父愛和母愛的小女孩,是多麼奢侈的事。我是家裡最幸福的人,有爸爸媽媽愛,有爺爺奶奶疼。我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要爸爸媽媽照顧,可是李根誰來照顧誰來疼呢?她只能在夢中擁有這些……

⑷ 家園觀後感600字,急

影片僅有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卻是導演歷經15年籌備、穿越了54個國家,拍攝了120個景點,動用88000多名員工拍攝而成。
影片開頭是以一位故事講述者的身份,講述了地球四十億年的歷史與人類二十萬年的歷史,也深刻地指出人類為了一己之私破壞了四十億年營造出的平衡。這部電影無聲地拷問著你我:我們應該做什麼?
在這部影片里,我們不僅感受到了攝影師對地球家園現狀的不安及深切憐愛之情,還感受到了他那如天地般博大與寬廣的胸懷。本來應該是一部充斥著批判和控訴的片子,但他卻表現得異常冷靜與平和,沒有感情的發泄,沒有絮絮叨叨,有的只是陳列在我們眼前的真實畫面和真實數據。這一手法正如魯迅所說的「:紅腫之處,艷若桃李;潰爛之時,美如乳酪。」紅腫醜陋的傷疤也可以被贊美的美艷無雙。
影片通過大量的航拍鏡頭,採用對地球大自然記錄的手法,將地球的存在以及演變的過程通過畫面完美地呈現出來。並通過地球不斷的演變來告之世人:人類的存在時間僅有20萬年,卻已經打破這個存在了四千萬年的地球的生態平衡。全球變暖,資源枯竭,物種滅絕。人類的過渡開采己經危及到自己的家園。但當人類意識到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為時己晚。人類只有十年時間去扭轉這一趨勢。
「越來越快」。這是影片里不斷重復的一句話,迪拜、中國、紐約、洛杉磯„„這些國家或者城市,成了人類發展的最好代表。依靠著豐富的石油資源,迪拜這個荒涼之地,卻成為了西方發展模式的頂峰,無數的摩天大樓,無數的人造島嶼,人對自然的遠離與對自然的依賴都空前的加劇了。相同的模式在不斷取代文明間的差異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將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空前的拉開了。為了滿足人口的增長和利益的需求,對資源的開采和自然的破壞空前的加劇、加深。深圳40年從一個漁村變成了大都市,許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幾十年間從幾十萬增加到幾千萬。膨脹的人類世界,導致了各種變相和扭曲的發展模式。貧窮的國家砍光了樹木出口來換錢,結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無幾,復活節島上的居民,連出海的獨木舟都沒有了木材可以製作。
無數國家就這樣衰敗下去了。那些繁榮的幻影還能支持多久?我們都不知道。從這些國家的發展與轉變看來,不可謂不說人類的確是強大的,他們可以發現各種能源,利用各種能源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與豐富多彩。然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人類又是愚昧的。不懂節制,濫采濫用,使地球的能源枯竭,也讓自己走上了絕境而不自知。即使2012純屬虛構,再這樣愚昧無知下去,世界末日還是會提早到來。
也許,有部分人意識到了「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可是,正如影片所說「要悲觀已經太遲」,是該有所作為的時候了。面對貧困,數百萬非政府組織證明,人與人之間的團結比各國的自私自利更強大。許多國家政府也紛紛意識到這一點。在韓國,全國性的植樹計劃是被破壞的森林恢復,森林覆蓋率達到,四分之三紙張是循環再造,哥斯大黎加在軍備與環保之間選擇了環保,這個國家沒有軍隊,他將本應投入軍備的資金投入到了環保中。但是中國每星期就建兩座燃煤發電站,再看看丹麥,有一座燃煤發電站將釋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只有地球是適合我們生存的星球,可是我們總是抱著一個地球毀滅了,還會有第二個

⑸ 求紀錄片《家園》的有關環境保護的觀後感,1000字左右。謝謝。

最近比較熱門的一部環保電影《家園》,昨晚終於昨晚目睹了。導演和攝影師以無可挑剔的視覺和鏡頭,以極具震撼力的時事給人類以警示。開始是把地球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我們,表現出一種生態平衡的完美性。接著就是人類的出現和肆無忌憚的擴張。攝影師基本上採用航拍的的方法去俯視這個千瘡百孔的家園。從這個視覺看到擁擠的街道,消失的綠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動物以及。。。。。。。這些都是人類的傑作。讓我們識得廬山真面目。旁白者定位於地球母親的高度樹立了一種主人翁的姿態,看到地球已經如此孱弱,我們怎能不動心?
大自然所賦予人們的偉大力量就這樣消失了!我大聲呼喊:"是誰,是誰把這偉大的力量給毀了!"
現在連我們生活的地方也同樣遭到環境的破壞,就拿我市的貫城河來說吧!聽老一輩的說以前的貫城河清澈見地,水中還有魚蝦游動,人們只要有空就會不約而同地來到這里消遣,娛樂.當時這成了遊玩的好地方!隨著時間的慢慢消失,從前清涼的河水而如今卻變成了烏黑的臭水.經過時間的日積月累漸漸地河水開始乾旱了,長時間的無人料理和關注,河底漲起了密密麻麻的青苔,只要一走到河邊,一股撲鼻而來的臭味就好似把你包圍住了.可見現在誰也不去哪兒了.住在河邊的一些人家長期聞到這氣味有的還導致生病.在近幾年來,由於環境極其差,慢慢地才得到了一些政府機關的重視.為了還貫城河一個本生的面貌,大家都積極配合政府的工作.組織起人們共同來重建貫城河.現在貫城河已經開始動工了.我相信在不遠幾年裡貫城河又將成為以前的那樣了.讓我們一起期待那一天吧!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很差,需要大家的齊心協力來共同把環境搞好.讓我們一起保護好這美麗的世界吧!現在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應該做好一些保護環境的方法.如:不隨地吐痰,不亂仍果皮,不排放污水......總之,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想如果人人都自覺保護好環境,那麼我們生活的城市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不就會變得更美好嗎?在說保護環境也是2008年"綠色奧運"的象徵,大家團結奮進共同把環境保護好,做一個環保小小宣傳員.人人為"綠色奧運"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一句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珍愛生命,保護家園."
就像片中所說的,重要的不是我們失去什麼,而是我們還擁有什麼。更需要的是一種環保理念和行動。少浪費點時間在KTV,在酒席飯桌,在奢侈品店,定下心來看看這類的紀錄片,告訴自己,你所需關注的還有自己所在的這個環境,這個地球,盡自己所能,善待它一點. 尤其是那些富人們,你們的富裕生活在某種程度上過得真的很殘忍。
但片中的最後還是給與我們希望。各國政府都去積極地參與環保事業,發展潔凈能源,對於我們個人最主要的還是觀念和行動。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保護我們的家園。對未來悲觀的預期,我們更需要樂觀扎實的行動。而這樣的行動才能讓我們的未來更幸福而生活。

⑹ 家園電影觀後感500字

畫面什麼的,很多紀錄片都拍的很好啊,先不說導演是誰,攝影是誰,對這些我沒概念,評價的標準是只要打動了我的就是好片

同類型的片子有更好的值得去看,
首推:BBC.Earth.The.Power.of.the.Planet 地球的力量,
一共講述地球上五種要素對世界產生的影響,這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傳達了很多關於地球的資訊,內容比HOME要豐富的多。看完地球的力量,你會發現有很多類似的台詞……囧 這個我不好說誰抄誰,畢竟是一些基本知識,但BBC的製作讓人與知識更有親切的感覺。
打個比方,HOME是無表情的導師,BBC的是親切的大姐姐 =3=

推薦二:難以忽視的真相
這個是關於溫室效應的片子,除去對戈爾的美化和推崇,這部真是普及和深化溫室效應影響的好片子啊!而且裡面對觀眾的觸動應該會更加深。在最後一項項如何減輕溫室效應的措施出來的時候,和我一起觀看的同志們甚至有的拿筆出來一項項的記下~

以上兩部片子無論畫面、音效,還有講解都很出彩,尤其是後者,戈爾不愧是政治工作者啊,煽動能力一流。而前者那位不知名的同志(我不擅長記名字囧)雖然一直皺眉頭,但很專業~ 整個過程就像是你和他一起旅行,然後被告知了關於地球的許多知識,很多是基礎教育里沒涉及到的。

⑺ 家園觀後感五十字

地球的存在已有46億年的歷史,在這個奇跡又美麗的世界。人類的生存已有20萬年,聰明的人類在20萬年改變了這個地球的面貌。在看了這部《家園》電影之後,讓我真正了解到地球在短短幾百年之內多種生物已絕種了。
電影的開始是把地球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我們,表現出一種生態平衡的完美性。接著就是人類的出現和肆無忌大的擴張。消失的綠地,融化的冰川,以及多種動物面臨的滅絕危機。溫度不斷上升,許多地方將遭遇旱災、飢荒。森林被砍伐,就像電影裡面所說的「森林的多樣性被單一品種的棕櫚取代」科學越來越發達,工廠也逐漸增多,空氣也越將被污染。
人類的需求是無底的爐子,需要更多的燃料,石油終有一天會被采完,以後我們將要面臨著怎樣的災難,到2050年會有2億人淪為難民。
現在,重要的不是我們失去什麼?而是我們還擁有什麼?更需要的是一種保護的理念和行動。對未來悲觀的預期,我們更需要樂觀扎實的行動,而這樣的行動才能讓我們的未來更幸福而生活。

閱讀全文

與家園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二月三十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36
主角叫天賜的香港電影 瀏覽:312
鎮江電影院哪家有沙發 瀏覽:878
女大男小戀愛的歐洲電影 瀏覽:748
幻想曲2000英文電影梗概 瀏覽:472
阿崎婆是什麼電影 瀏覽:418
在哪兒買電影票便宜 瀏覽:658
霸主電影完整中文 瀏覽:673
性感的女吸血鬼電影大全 瀏覽:576
爆粗口的粵語電影 瀏覽:427
伏見稻荷大社狐狸電影 瀏覽:373
適合初中生看的不用會員英文電影 瀏覽:419
泰國電影在線觀看未刪減版 瀏覽:842
愛情電影里騎摩托 瀏覽:297
李連傑的電影名字有哪些 瀏覽:589
灰色毛衣叫什麼電影名字 瀏覽:647
生態箱電影大結局 瀏覽:923
張學友拍的鬼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17
大咖駕到電影演員 瀏覽:710
電影背景音樂悲情 瀏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