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大兵小將》觀後感
大兵小將》是一部充滿新鮮元素的影片,導演卻沒有被這些噱頭所累,而是把影片的故事扎扎實實地做好,為影迷奉上了一段有歡樂、有感傷、有猜疑、有驚險、有打鬥、有偶像的觀影旅程。成龍雖然沒有完全棄武從文,可是在角色類型上還是小有突破;王力宏雖然沒有完全秀出偶像臉蛋,卻成功地把角色的性格保持得很穩定;劉承俊雖然對白說得磕磕巴巴,但在角色互動時卻絲毫不落下風。三個角色的命運,在多方勢力的影響下相互交錯,而這交錯的背後推手,還是丁晟在劇作上的老到經驗。
本作從故事切入點開始就頗為新奇,並且充滿了各種未知發展的空間。衛國軍隊被梁國伏擊,雙方戰士全部同歸於盡。只剩下成龍飾演的梁國士兵和王力宏飾演的衛國將軍。一身正氣、浴血殺敵的將軍和人們對軍人的認知完全相符,而利用裝死而倖存下來的小兵則和人們對軍人的認知完全相悖。但是聯繫到飾演傳統角色將軍的王力宏之前很少在電影中擔當重要角色,而扮演新奇角色小兵的成龍則是華語電影界公認的大哥級明星。這樣的一個開局設定,還算是很顛覆觀眾的固有印象的,充滿了很多未知的可能。究竟誰才是影片的第一角色,影片究竟是圍繞誰來做推進的呢?這些問題將會一直盤繞的觀眾的腦中。
隨著故事的發展,影片展現了一個很迷人的魅力,就是巧合的設置。整個事件的推進看著好像是一個公路片套路,其實是多方勢力的一次角力。幾路人馬的勢力均衡和利害關系,每每在關鍵的時刻將故事的發展方向撥向了傳統的另一邊。小角色小人物在不同時間段的出現,既是前一個巧合的結果,又是下一個巧合的誘因。盡管本片在偶然事件和幾路人馬的相互影響上沒有達到多線敘事那麼頻繁,但是設置上的精巧卻足以讓觀眾稱奇。畢竟能夠在一個基本上保持線性敘事的片子里,還能看到如此豐富的偶然事件,本身就讓人覺得很有趣。
作為角色成長進一步挖掘,本片把成長的主題僅限在了三個人身上,那就是小兵、將軍和公子三人。其他次要角色(如公子的隨從)的性格、作風和目的都是沒有變化、一以貫之的。因此,全片人物的性格有的成長了,有的則穩定,就遠遠要比《花木蘭》那種亂七八糟要好看的多。其實一個影片能同時講好三個角色的成長是相當困難的。好多影片,比如說大家普遍不太滿意的《孔子》,甚至連把一個主要角色的成長展現細膩都沒有做到。本片的三個角-色的成長,盡管沒有細膩到精緻,但至少沒有模糊到察覺不出來。而且,這三人的成長是交互的,是在互相影響下才得以的成長。這樣一來,全片有一個像網一樣的邏輯統領,不至於在三個角色之間有失衡。
影片雖然講的是古代的故事,但是歷史細節也和好多古裝片一樣不是重點。我們從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對現實社會的映射,而不是對歷史事件的學究。片中的幾對兒人物關系,跟我們現在社會的職場關系、階級關系稍微有那麼一點兒搭邊。影片有幾處也具有比較辛辣的諷刺意味。還好,這些黑色的地方並不耀眼,在我們還沉浸在成龍嬉鬧的動作喜劇中時,這些繁重的思考工作也就一帶而過了,不至於被人們批判裝深沉。
個人認為三大主演都沒有完全出彩,但是對三個角色卻有不同的欣賞點。成龍的演技並沒有大飛躍,但小突破還是做得比較到位,讓我們看到大哥的潛力。王力宏顯然還不夠老練,不過作為偶像歌星觸電,卻能放下架子出演落魄角色,安心臟兮兮的扮相,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心態。劉承俊為演而演的痕跡過於濃重,堪比《十月圍城》里的李宇春,而且他最吸引人的那一身肌肉也僅有一兩個鏡頭露臉,著實讓人「失望」。但是他略顯拙笨的演繹,卻使得公子這個角色前後心態的差異擴大化明顯化了,也不一定不是好事。
功夫片,不一定非得是你抗我打的復仇和追殺。如果有一個優秀的故事在裡面,及時動作場面不那麼「殘忍」,觀眾也是樂於接受的。《大兵小將》就算是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新的功夫片模式。希望以後能夠經常在欣賞「嚇人」的武打設計之餘,也可以細品電影的故事和角-色。昨天,很高興有這么一個機會能夠參加到《大兵小將》超前觀影的活動,1:30,進入放映廳,影片正式開始
電影開始於梁國和衛國的一場戰爭,戰爭結束,兩敗俱傷,而衛國幾乎全軍覆沒,而梁國的一個士兵因為裝死而僥倖存活下來,並且輕易俘虜了衛國的一個將軍,並想利用其俘虜將軍,回國換賞,從此遠離硝煙彌漫的戰場,過上安定的生活,大兵和小將的故事就此拉開
成龍扮演的大兵給人的印象雖然有點貪生怕死,但是很質朴很善良,對生活充滿著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力宏扮演的小將是一個不甘屈辱,有骨氣有尊嚴的衛國將軍
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因為戰爭而有了交集,兩人從之前的不和,到後來慢慢地磨合,互相幫助,彼此依靠,到後來彼此的關系逐漸緩和,竟然變成了朋友
整部影片雖然是戰爭題材,但並沒有想像中的充滿血腥暴力,詼諧幽默的氛圍貫穿著整部影片的點點滴滴,讓觀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欣賞完整部影片
成龍的武打不必多說,整部影片的武術導演便是他,他精湛的演技將大兵這個角色詮釋的很完美很生動,其中的成式幽默也給影片增添了不少亮點
說實話,這次是特地沖著力宏去的,很欣慰,看到力宏的演技確實有了進步,不論是打鬥時的身手,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小表情,力宏的演技確實很到位,這部影片,雖然力宏沒有光鮮亮麗的形象,但是這個小將的角色,力宏詮釋的很形象,讓我們看到了力宏除了唱歌之外的另一個才華
影片最後,充滿著小小的溫馨,大兵和小將之間的友誼,小將和魏國太子間的兄弟情誼,這些點滴的溫馨,也為整部影片添色不少
其實,之前很少看戰爭題材的影片,總覺得充斥著血腥與暴力,但這部影片使我發生了轉變,原來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還能這樣拍,真的挺好的
『貳』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
《辛亥革命》觀後感
今天,我在電影院觀看了紅色大片《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生動地展示了那段時期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驅孫文——孫中山的光輝形象,深刻地揭露了竊國大盜袁世凱假立憲,真復辟的丑惡面目。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很多。
其中,令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那次廣州起義失敗時的畫面。那麼多戰士的屍體橫放著,,這兒是,那兒是,漫山遍野全都是。徐宗漢步履難行,跪在地上,抱起一個個犧牲了的戰友,低頭無聲,冰涼的雨水從空中傾瀉而下,夾雜著眼淚從她的臉頰滑下。那些戰士們身上的血跡還未乾,還留有炮火擦過的痕跡。他們已經離我們很遠,但我想戰士們心中的革命精神依然存在,革命的火焰還在他們身上燃燒。走到今天,也許他們並不後悔,遺憾的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和對親人的不舍。
時光荏苒,到了今天,革命歷程的血雨腥風都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幸福快樂的生活,但這幸福生活又是多麼來之不易。從革命,到發展,到振興,這之中經歷了太多慘烈的戰爭,太多的生離死別,是那些偉大的革命者們用他們的努力,鮮血,乃至是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和諧生活,這是多麼大的代價。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現有的美滿生活。
清政府為什麼腐敗無能?這是我在觀看影片時的一個疑問。現在,我已經有了答案:萬眾一心,才會有強大的力量。昔日的清政府,皇室墨守成規,官員們要麼阿諛奉承,要麼只認己見,沒有齊心協力,都只為自己而活,何來團結?何來力量?最終,才會導致革命,導致國家衰敗,從而走向滅亡。由此可見,要想讓國家富強,我們要有全新的思想和團結的力量。
讓人民的生活更好,祖國更富強,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也是革命的起始點和終結點。
『叄』 求一篇關於電影《搜索》的觀後感。。。
信息時代下各種資訊充斥網路,隨處可見有人大放厥詞,配合出位自拍刷著信息時代下各種資訊充斥網路,隨處可見有人大放厥詞,配合出位自拍刷著微博;拍客們人手一部智能機,隨時隨地傳播人間眾生相;各大網站的網路推手們也總是忙於報道新聞或者炮製噱頭。
於是我們打開網路總是被各種資訊轟炸,分不清是非,看不清本質。可怕的是,我們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群人,又是當慣了著冷眼看客的一群人,於是往往我們願意相信大眾的輿論指向,願意相信人性丑惡,願意將自己的不滿發泄到別人的過錯上。
所以《搜索》的故事是何等貼切,葉藍秋的「不讓座」事件被搬到了網上。非常不巧的是,葉藍秋是個散發著冷傲氣質的美女秘書,於是比起「葉藍秋遇到了麻煩情緒波動不願讓座」這個理由,「葉藍秋是個道德敗壞的小三」更能滿足大眾的獵奇心理和批判口味。一夜之間,名不見經傳的葉藍秋成了網路紅人,也成了眾矢之的。
故事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牽扯到了太多的人物。一個小小的「不讓座」事件引發了一場蝴蝶效應,有人歡喜有人憂,牽扯到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結局,等待他們的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是一部不能劇透的電影,並不是因為故事有多麼曲折繞人,只是我覺得帶著一份期待看完這部影片,多多少少會有感動。准備去看的朋友們請遠離劇透,相信會有收獲。
《搜索》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拍的很接地氣,錯綜復雜的線索交織出信息時代下的人生百態。於是每個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這部影片,也可以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場上分析這個故事。
而我從《搜索》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尊嚴與真愛。
我很喜歡葉藍秋,遇到無法克服的問題時,有誰不想肆意地撒個野?那一瞬間的她只是一個無助的女孩兒,事後她也想勇敢站出來道歉,但是有人並不願意給她這樣一個機會。幸好有那樣一個傻傻的老實人楊守誠,最終願意相信她、保護她、陪著她、愛她。
短短七天,撕心裂肺的愛情。葉藍秋用她的選擇維護了她的尊嚴她的愛。
除此之外,無論是陳若兮還是莫小渝,在葉藍秋面前談她們的真愛,都是說不過去的。愛情里的猜疑和嫉妒是最大的利器,傷人、傷己。既然愛已消失,那麼放愛一條生路——所幸最終她們都明白了這個道理。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但又不僅關乎愛情。這是陳凱歌近年來最好的一部作品。很難得,這也是一部用心講故事的電影。雖然劇情上依舊存在一些不合理,但至少可以看出認真的拍戲態度和安心講故事的誠意。比起《畫皮2》這樣的圈錢惡俗作品,《搜索》完勝。希望陳凱歌找准了方向,繼續腳踏實地地拍電影!
PS.在這里說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國外,電影是作為一個產業存在的,所以各種衍生物很多。就連BBC的劇集都做到了細節上的完美,比如《神探夏洛克》中的博客真的存在,華生也會不定期更新博客,福爾摩斯的親朋好友們也會來留言,太有愛了。而國產電影很少在這些細節上做文章,不過這次《搜索》帶給我一個小驚喜。今天在新浪微博中發現電影中出現的「藍秋綻放」的微博還真的存在,並發布了和人物相關的微博,可喜可賀!
附言:自己整理下。。。
『肆』 推手的影評 英文的 急求!!
Pushing Hands is Ang Lee's first film after graation, and the first episode of his "Triad of Father." In spite of its status as an early work, it manifests subtlety, elegance and articulation in narration style constantly seen in his latter works. Everyone, whether seen this film or not, can tell that it's about the bondage and gap of affection, 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in family, but it's more than that. It also tells about culture, not only the apparent differentiation, but the shift within a man's life, the time and the whol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If you understand Chinese(language, culture and history), it is delicately overwhelming. If not, it's still amiable and a bit exotic. Pushing Hands is so worth viewing and contemplating again and again.
『伍』 幫忙找一篇愛國的書籍的讀後感或一篇電影觀後感
親愛的李安——《十年一覺電影夢》讀後感
親愛的李安:
您好。
想了半天,還是無從知曉如何稱呼您,叫先生、叫老師、叫導演,似乎都不合適。您並不認識我,而我不過是一個熱愛電影,坐擁二十年華而不知如何是好年輕人,在諸多理想與現實的霧氣茫茫中仰起頭,期望能夠從您關於電影的夢想光芒里感受到一絲亮度與溫熱。我之於您是一種不存在,您之於我,因為我的熱愛電影,而成為一個巨大而晃眼的存在。看到李安這個名字,多少有點偶像崇拜的意思,而偶像是沒辦法稱呼的。比如我崇拜莫扎特,我不能稱呼他為莫扎特先生,或者莫扎特大師,或者莫扎特神童,這都像是在給偶像戴一頂頂鳥尾巴一樣花俏滑稽的帽子,我只願意稱他莫扎特。
看過張靚蓓女士為您整理編著的《十年一覺電影夢》,看的過程很興奮,因為您的坦誠,我學到很多東西。書的行文挺奇特,並非您親手所寫,而是根據張女士與您的談話整理,用第一人敘述。彷彿您親口在我耳邊絮絮叨叨了許久,而我在聽的時候又彷彿有諸多疑問和回應要向您傾訴,卻自知如果對著封面上您微笑的照片說話,多半是自討沒趣。而我又沒有錢鍾書先生的想像力,可以用文字組織成魔鬼來夜訪他,我無力用文字組織成一個李安來夜訪我。想來想去,乾脆寫一封有個想像的傾訴對象而沒有現實的收信對象的信,把對於書的感想,或者說對於您這些絮絮叨叨的感想寫出來,算作讀後感,也算呼應這本書使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方法。雖然這行為和對著您的照片自說自話一樣傻得可以。而且,許久沒正經寫過信,寫信能力一定退化得要命,因為現在與人交流,只有編輯簡訊的能力了。
《十年一覺電影夢》有很多種讀法,有很多種讀法的書並不多,因為字里行間需要變化出許多層意思,有這樣功效的字句組合,必要用心,必要有真東西來發酵的。您說的洋洋三十萬言中,我可以讀到一本電影教科書,讀到一本散文集,讀到一本生活的心靈雞湯,讀到一本對中西文化、社會糾葛的論述文集,當然,也讀到一本傳記,不過我想,傳記是這本書的最後一種讀法,雖然書的副標題赫然寫作「李安傳」。
作為教科書,您居然向我們全面講解了關於電影的所有操作步驟,包括編劇、導演、獨立製作、攝影、演員、音樂、武打場面、宣傳策略,並可以看到你在做這些步驟時的感悟和經驗總結。
導演的方法、構思、鏡頭、以及拍戲時的堅持,您說的最多。攝影方法的部分,您對運動鏡頭進行了嘗試和教訓總結。編劇的部分,我看到父親三部曲中對劇情直線順序發展的考量,也可以看到《冰風暴》對一種立體結構的實驗,您對劇本中劇情著力點的「力學結構」分析,說的是很深的道理,卻直觀好懂;我還可以看到《卧虎藏龍》中怎樣解決對白的現代古代,中方西方調和的問題,再有,您對電影改編小說忠實不忠實原著的問題,一針見血。您選擇「毀掉原著拍部好電影」而不是「忠於原著拍部爛片」。您看中的是原著小說的素材和題材,而不是故事、精神。我很佩服您可以理直氣壯地對《冰風暴》的原著作者直接說破:「這是我的電影,不是你的書,It's not your story anymore」,甚至對簡·奧斯汀在改編時也需要某種程度的輕視。而我們的編劇教材還在討論「忠於原著精神基礎上的改編」,而這已經是五十多年前夏衍同志的理論,五十年後居然一塵不變,腐朽的可以。
對演員的調教您也十分有一套,您讓還是新人的章子怡練毛筆字,以練她拿劍的腕力,並將浮躁的心氣沉下去;您故意給凱文·克萊恩和愛瑪·湯普森設置障礙,甚至打擊他們的自信,讓他們分神,以調動他們純熟演技之外久違的純真。您對武打畫面的見解,甚至把八爺袁和平惱得搖頭嘆氣。您關於音樂選擇的意見,喜歡在電影中用民族樂器融合西方樂器體現感性與理性的交融,讓我很受啟發。您對父親三部曲製作過程的描述,就是獨立製作活生生的例子。您配合索尼經典對《卧虎藏龍》進行的一年宣傳過程,完全可以拿來當作電影宣傳營銷策略的案例來解讀,讓我了解到一部電影如果需要打入不同階層的市場,需要使用多少種不同的宣傳策略和具體形式。
記得在電影雜志工作的時候,同事就說過,李安是真的什麼都懂,所以片場沒人可以糊弄他。確實,一個能夠分得清楚十六分之一檔光圈亮度變化的導演,能在交響樂團演奏的配樂里聽出幾個錯誤音符的導演,誰能糊弄的了呢?
這本「教科書」,有著謙虛與驕傲並存的骨氣,您一直用一種共同學習的語氣來敘述自己對事情的總結和見解,而不是把觀念強加於人。比如您說自己到了《喜宴》還是小孩,到了《理智與情感》就變為成人,開始與獨立製作不同的大聯盟製作方式,要學會為觀眾、為片方、為投資人擔負一個導演的責任。您不斷自省獨立製片與大聯盟的不同,並將之總結成一種可以遵照的經驗。
其實只有拍電影之前那麼多年的准備,才有對這些類似教科書經驗總結的可能。您很多話一出口,就讓人了解厚積薄發的意義。
作為散文集,書里我們看到您的童年往事,您對父親一直「恨鐵不成鋼」的愧疚,您在學校悶聲不響的性格,您挨老師的打,您不停轉學;以及您在藝專和大學里的戲劇式生活,看到您的戀愛。等您開始拍電影,又可以看到您和演員之間的感情,和愛瑪·湯普森成為知己,並且真心的說「I love her dearly」。和好機器公司、製片人詹姆斯一起成長的友誼,都有趣極了。
當作心靈雞湯來看,可以在書中感覺到勵志,感悟您的人生感悟。您會描述將近中年還居家六載的日子,直言其中的寂寞和壓力,甚至羞赧得想到日本男人的「切腹」。看您從推手開始轉運,開始不斷走向一條上升之路,看到您第一次拿獎,都不由自主地感到一絲奮進。您在功成名就之時,卻也沒有一絲解脫、舒展的氣息,沒有從六載寂寞中跳脫的快意,您只是告訴我,人生不論如何「命定」,只要努力,命定的結果也會很不一樣。
您給自己定位為「外人」的說法,您關於中原文化在台灣的傳承,您關於美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比較,讓人深思不同社會、文化間的差別、影響和糾結。您在台灣是外省人,在美國是外國人,在大陸又變成台胞,這導致您缺乏歸宿感,只願把電影當家。您在書里帶著這種尷尬奇怪的「外人」目光,審視著美國文化對其他文化的入侵,並讓您有了令東方文化迴流美國的努力,並關注著年代發展里中國、美國家庭、社會的變革。這些都在您的論述之列,並且有很多滲入您的電影,放到大銀幕上,繼續引起我們的思考。
作為傳記,這一本的態度最可貴。您在大陸版的序言里說:「其實這本書有個特點,它不神秘,我們從頭道來,蠻老實的」。現在的世道,不老實太容易,老實太難得。您是個坦率的人,把值得說的,自己所有的經驗與體驗都拿出來,對權力、榮譽,實榮或者虛榮的感想,也都不避諱。
分析了很多之後,您說了一句,電影就是要「好玩」的。電影、拍電影的意義在哪裡,這一個簡單的詞實際上說了很多。我想起陳丹青在《退步集續編》里對魯迅的評價,就是一個「好玩」的人,陳丹青說好玩是一種極高級的境界與人格,絕不只是滑稽可笑,「……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進退,他總是放鬆的,游戲的,豁達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運龐大的餘地,豐富的側面,寬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嚴肅,一旦憤怒激烈,一旦發起威來,不懂得好玩的對手,可就遭殃了」。我覺得您深知這種「好玩」,雖然書里全篇的敘述態度都如您在電視里給世人的映像,溫和謙遜得彷彿沒有一點好玩的影子,但光看您為了《卧虎藏龍》的武術所作的種種努力,就知道您的「好玩」,您鑽研武書,研究拳法,劍法、刀法、槍法,研究內藏的勁道,繪聲繪色地給我講述刀槍劍戟斧鉞勾叉,貓竄狗閃兔滾鷹翻,甚至到紐約找到武術大家,拜師取經習武。一個文人,做這些有趣的事情,目的仍舊很文人:期望能讓華語銀幕上不總是那些不能入主流的武打表演,而是把真的武術、以及武書中與人生相合的道理帶上大銀幕,以此提升武俠電影的層次,不再停留於B級製作。雖然不斷被深知武打場面如何出效果的八爺罵「文人說大話」,也要厚著臉皮去試驗,好在,您研究許多武功道理,不至於像很多功夫武打片導演那樣反受武指控制,文戲歸文戲,武戲歸武戲,甚至不能銜接順暢,您事前修煉的力道與功夫,足可以控制武戲場面的效果,讓武打場面真的展示出儒雅的境地,即便讓八爺苦惱於無法拍得盡興也在所不惜。好的導演,控制欲一般都強烈得無法自拔,所有事情都期望把握在自己手上,一如您每部片中的事事躬親。豐富的側面,寬厚的背景,大約就是這樣。
而電影要「好玩」,也很難。大多數電影,僅只技術性的「好看」而已,好玩需要的是情懷。一個導演也經常會從好玩變得不好玩起來。比如拍《紅高粱》和《有話好好說》的張藝謀是好玩的,而拍《黃金甲》和搞奧運會開幕式的張藝謀就顯得不那麼好玩;拍《黃土地》和《荊軻刺秦王》的陳凱歌是好玩的,而拍《和你在一起》或者《無極》的陳凱歌就顯得不那麼好玩;拍《小武》和《站台》的賈樟柯是好玩的,拍《世界》和《三峽好人》的賈樟柯就不那麼好玩;拍《甲方乙方》和《手機》的馮小剛是好玩的,而拍《夜宴》的馮小剛就不那麼好玩。每個導演都會有這么一種好玩的時候,保持好玩的境界,很難,因為電影拍得越多,可供進步和迴旋的地界越狹窄,經常一個轉身,就會退步。而您即便是到了極高的地步,每一部電影所做的探索和轉變,仍會把您帶向更高的境地。
至於拍電影中的好玩之處,還是您自己的言語最能說出:「它是我與幻想扭斗,企圖將他顯象過程中的一抹留痕。它是我將思想表達在紙張,膠卷,音符等媒體上的一個烙印。它是一種顛倒眾生,真情流露的做作。它是我的青冥劍,使我心裡的玉嬌龍,是我心底深處那個自作多情的小魔鬼。它是我企圖自圓其說所留下的一筆口供。他是我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一點努力。」我越深知好玩的意義,越沮喪於自己的不好玩,或者說沮喪於修煉到好玩境界的難度。不過好在,至少我可以感受您的好玩,盡管這邊的電影院經常把您的作品搞得很不完整,給您的好玩打個折扣。
《十年一覺電影夢》,書在五年前就完成,那時《卧虎藏龍》剛剛告一段落。但您的夢遠未到醒來的那一天,《卧虎藏龍》之後,又有《綠巨人》、《斷背山》和《色戒》,而您又拿了兩次金獅,拿到了《卧虎藏龍》時期望但沒能拿到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終於面對十億觀眾用中文說出了對父母的感謝。 從Imdb上知道,您下一步作品的計劃可能是《小游戲》(A Little Game),一個有趣的夫妻假冒分手的故事。盡管這邊關於《色|戒》的爭論還沒有完全停息,還有人在說些「美化漢奸、色情污染」之類的扯淡話,而您,想必已經計劃著進入一個新夢境了。
看到您拍攝和宣傳《卧虎藏龍》時身體垮掉的段落,很希望您的夢不要每次做起來都讓您那麼苦悶,搞到《卧虎藏龍》里那種「死過去」、或者在拍《色戒》時痛哭不已的狀態。不過更真心的話是,假如您不受苦了,我到哪兒去看畫面中那些最真切的情感,到哪兒去體會假戲中的真情。苦悶來源於您的經驗、您的生活、您對現實生活中情感的體會,您得以打動我的原因,也就是你所發現並在每一個電影夢中所展示的生活之苦以及無可奈何。從一開始的父親三部曲,父親對兒女種種期許的失落與無可奈何;《理智與情感》和《卧虎藏龍》中企圖超越規矩來獲得情感,但自知不可得的苦悶與壓抑;《冰風暴》里家庭情感不可維持的迷茫;《斷背山》里人人心中都珍藏而非同性戀獨有的對真愛的求不得;直到《色|戒》,也還是再說得不到的那份愛,只不過這一部最極端。說來說去,您講述的都是我們身上最普通的,這一輩子必會經歷到的感情和失落,誰不做兒女呢,誰不想把家庭維持好呢,誰心中不藏一個遺憾一輩子的愛呢,所以您會文藝得如此大眾。您真的是處處考慮觀眾,而不是僅僅顧及自己爽快的導演,就像在書里講述拍攝電影的每一個章節里,都會看到你對廣大觀眾反響的預測和反思。「廣大觀眾」這個詞在您那兒,顯然是一個重要的存在,而不是嘴上的口號。
看完這本書,看完您原原本本將每一部電影里的痛苦和掙扎說出來,才完全理解張靚蓓在序言里的話,「寫李安,當初想得很單純、很簡單!我沒想到自己選上的是一座這么難爬的山。」
這書的繁體字版五年前在台灣出版,那時剛進大學不久,看電影還僅是找樂子的事情,尚不懂電影究竟是何物,不懂蒙太奇,不懂鏡頭還要調度,不懂電影還有敘事結構,不懂分辨表演的好壞。現在知道一些,也學會給電影指手畫腳,做些大而無當的分析,甚至靠這點本事吃了一段時間雜志編輯的飯。但總覺得電影還有太多玄機。所以之於我,這書現在於大陸出版,恰好能夠讓我提升對電影的理解,彷彿一條堅實的階梯出現在陡峭而無路的半山腰。當然會有很多理解電影深刻得多的人,會覺得這書都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但我覺得總還可以通過您對片場故事的描述,體會到您那份坦誠,體會到拍電影時的興奮,至少看到您獲獎的情節,可以激動一番。
您讓我吃了雞蛋,又驚喜地看到了雞下蛋的歷程,我萬分感激。
此致,
崇拜您的,灰土豆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
又及:
拉拉雜雜扯這么多閑話,無非想寫一篇讀後感,居然莫名其妙地用了第二人稱的信件格式,寫完檢查語句的時候,看得簡直自己都要笑出聲來。通篇的「您」不但沒有像原先企圖的那般拉近我和李安的距離,反而更遙遠了,因為信通常是寄給遠方的人,這一封,大約是要寄到我大腦里另一個遙遠的思維世界去。
對我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精神財富,比很多死板的電影教課書和無聊的影片資料堆砌書籍更值得收藏。對出版市場來說,也是難得的一種認真態度,在這個幾天就能編輯出一本厚厚的「變態/另類/色情/同志/電影鑒賞」的出版市場里,能夠承載電影真諦的新書越出越少,好的還是翻炒「電影館系列」等等那些久遠的經典,而電影隨著技術的迅速刷新,也飛速刷新著自己的面孔。
這本書也是現在名人出書大潮中難得能沉下心來講出很多真東西的書,現在很多名人的書,賺錢第一,故作高深第二,自戀第三,居然也不覺得自己已經像被扒掉衣服光著屁股,赤裸裸並且絲毫不臉紅地表現自己的沒水平。
還有一個關鍵是看書的時候,能不能深入這個十年一覺的電影夢,並體會出其中並不難觸及的深意,而不僅僅當作浮光掠影的采訪和八卦來獵奇。這書值得沉下心來,心悅誠服一回。這世界上值得心悅誠服的人,越發少了,李安是值得珍惜的一個。
『陸』 從跨文化交際角度分析電影推手
該片以中西文化差異和兩代人的代溝作為基本矛盾沖突展開敘述,富有戲劇性的情節給觀眾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空間。其戲劇性的情節反映了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模式和價值觀。導演通過電影這一藝術表現形式讓觀眾直接地感受到東西方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的摩擦和困境。
由於李安獨特的個人經驗和中西視角,該片中的父子關系被細膩地刻畫出來,導演借曉生這一人物形象,表露出自己在面對「傳統父親」的家庭角色和權利意識時的焦慮與壓力。但最終導演為父權選擇了一個尊嚴的下台方式。通過父子關系的鏡頭語言和行為描寫,該片也闡述了在西方語境下,中國式父親的尷尬。
(6)推手電筒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推手》由李安執導,郎雄、王萊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12月7日在中國台灣上映。該片講述了朱老退休後被兒子接到美國生活,由於他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與孩子們不同,而引發家庭矛盾的故事。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1990年,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了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柒』 急求李安<推手>的英文影評
你上google用pushing hands review搜就有了 本來想給你做個連接的 但是學校的伺服器把那些英文網站都封了
『捌』 急求關於電影稻草人和推手的影評 謝謝
《稻草人》:荒誕的歷史和歷史的荒誕
看過一部好的電影(起碼合自己的口味),會讓自己興奮好久,躲避在心中積壓著的陰翳和不快也會迅速消散不見。幾天前一個晚上的夢弄得白天的我昏昏脹脹的,血雨腥風的季節,我如流浪於城市中的單身漢,在傳單與殺戮中穿行,生命脆如薄紙,莫名的恐懼擴散整個無緒的夜晚。我好像經歷了槍林彈雨和世事滄桑的老人,花費寶貴的青春去回味曾經遺忘或記得的過往,但想不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夢映現。記得早晨驚醒,唯一的念頭就是「祝願世界永遠和平」,彷彿下意識地被人放置到「遙遠」的戰爭年代或許是現在的我突然碰到了充滿戰爭的歷史,對於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我來說,這也許應該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所有關於戰爭的想像都來源於文字書寫的歷史書和相應的戰爭題材的電影,戰爭如同安靜的歷史名詞舒心地躺在從戰爭中獲得勝利的利益者們編寫的回憶錄中或者二維的屏幕裡面,生活於相對和平的季節里的我有時候甚至會「天真」地渴盼戰爭的到來,這種青春期中蘊涵著的類似英雄主義的理想與沖動曾多次鼓動我做著在打仗中發泄和充當英雄的夢,可是在真正的戰爭夢中,那個我卻為之顫栗,邊扭頭邊奔跑的形狀成為夢醒之後被現實的我嘲笑的委瑣和狼狽,好像並沒有遇到危險和死亡,但整個氛圍讓我產生了生命的畏懼而不是英雄式的凜然(「刀架到脖子上」的借口成為現代人保存生命苟活下去的理由)。這樣季節的一個奇怪的夢,我怎麼也想不明白它究竟預示著什麼,或許它根本就沒有什麼含義,可是我不想用「無意義也是一種意義」的狡辯迎合思考的懶惰。幸運地是從昨天看的電影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也許僅僅是說服自己的一種解釋或理解的方式和可能。
王童,一名我們不是很熟悉的台灣導演,在看過他的《稻草人》之後,我似乎覺得他或許是台灣導演史中被缺席或忽略的導演(不過,這也沒關系,對於熟悉各種歷史的人來說,被同時代的人所「遺漏」的很可能成為後世的大師,而後世的人也極其願意「挖掘」這樣的大師來彌補當下的學術空白或藉此說明前人的麻木),至於名次排列上的事情,非我輩所能言語和拍板,按照詩人臧棣的說法,這樣的事情應該交給歷史來做(似乎歷史就天然地成了公平的上帝,是上帝真的如此還是我們束手無策之後的暫時擱置呢),我在此就不饒舌了。《稻草人》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它輕易地把嚴肅的戰爭時代用非常荒誕的筆法呈現出來,固然沒有了沉重或者直接表面的深刻,但在戲噱裡面卻無不張顯著慘烈和可悲。與其說它告訴(傳達)了我們一個荒誕的歷史圖景,不如說它呈現了歷史的一種荒誕。
可愛的稻草人開門見山,向我們講述它所知道的事情,因為它相信或在它的草包腦袋看來,周圍的人和它一樣,「穿同樣的衣服,做同樣的夢,等待同樣的明天」。聰明的導演把攝影機藏在永遠不會說謊的稻草人後面(連話都不會說,當然也不會說謊了),神采飛揚的故事和故事誕生的時代被輕易地用恰似真實的口氣和誇張的鏡頭呈現出來,而稻草人恰恰成了敘述「荒誕」的合法人。
阿發和闊嘴由於母親用牛糞辛勤地滋潤不得不患上色盲成為准健康的殘疾人,從而幸運地逃脫為天皇打仗的神聖責任,幸福地得以生活在鄉下。閉塞的環境在日本人的治理下顯得井井有條,沒有日本人的屠殺因為沒有游擊隊反抗或者說沒有先覺的人領導人民打日本鬼子,除了渾身「長著長毛而且生殖器很大」(日本教官向村裡的婦女描述妖魔化的美國鬼子)的美國人的飛機偶爾光顧這里給他們送來可以換來海魚的定時炸彈之外也沒有血腥的槍炮,當然更不會出現什麼犧牲除了被征去上南洋打仗的陣亡者。導演把日常的生活全部配合上輕松愉快地音樂以渲染敘事的情緒和節奏,搞笑的場面令觀眾暫時麻痹於這些發生在殘酷戰爭時期的平靜生活。從影片在輕昂的日本軍歌伴奏下當地人從日本軍人手中庄嚴地交還幾個戰死士兵骨灰盒的儀式開始,帶有滑稽的表演和音樂基本上始終伴隨整部影片。顯然相對沉重的題材被導演用極為荒誕的手法或視角表現出來,苦難與悲慘的眼淚被無意識的微笑替代,除了貧困的辛酸人們似乎找不到通常電影和歷史書中所敘述的戰爭的影子,沒有反抗和沖突,更不要說敵我矛盾和斗爭了。可是它所指涉的戰爭的慘烈卻似乎沒有因為外在的荒誕形式而絲毫減弱,每一個畫面背後無不烙上戰爭或被佔領的影子。
阿發和闊嘴的妹妹水仙是村裡最漂亮的姑娘,她的男人在新婚第二天就應征入伍了,嶄新的新娘服好像還沒從身上脫下來,丈夫就被炸死了,可憐的水仙成了瘋癲的寡婦,身上依然穿著結婚時的紅衣服。在綠色田野中飛舞的紅衣袖,如同死亡的幽靈一樣不時地出現在美麗的畫面上,成為一個戰爭受害者的象徵符號。有意思的是,阿發和闊嘴在地里揀到的美國飛機扔的定時炸彈卻被愚蠢地放在了水仙的房間里,一個瘋女人與一個和炸死她男人一樣威力的炸彈睡在一起,這樣無意識嬉鬧(胡鬧)的情景裡面分明是虛構出的巧合為了來營造強烈的悲劇。水仙的存在如同搖曳在昏夜中不熄的虛燈對於整部電影一直是一個不安而恐怖的因素,導演沒有利用她的瘋癲來創造喜劇效果,顯然她成為一個認真存在的指稱物。我清醒地記得她唯一沒有大吼大叫地出現在片子里的鏡頭就是黑夜裡在他家抓住一個偷吃糧食的逃兵,他說自己剛結婚就被抓走了,並不是他不願意為天皇效力,他用沙啞的聲音演唱在軍部學會的日本軍歌來證明對天皇的忠誠,而是實在舍不下已經懷孕的妻子,善良的阿發一家拿出本來已經拮據的食物給他吃,昏暗的環境里水仙死死地盯著渾身贓兮兮的逃兵,雙手驚恐地合在一起,不知道是什麼力量讓她對於這樣一個熱鬧的場面保持了一刻的安寧,也許逃兵的衣服讓她想起了新婚的丈夫,我覺得這是整個影片唯一正面流露出的悲慘的鏡頭。
片子中讓我尤為感到親切和安慰的是反襯出的中國農民身上的天真質朴與純潔的善良,這也許是任何文化都無法改變和變更的通過幾千年農業文化所培育出的和大地一樣實朴的性情。阿發的老闆(不知道這里的老闆是不是僅僅代表對城裡人的稱呼)也是親戚(老闆的妻子和阿發的妻子是姐妹),為了躲避戰亂從城裡跑到阿發家裡來住,本來已經窮的難以溫飽的阿發一家卻用最好的飯菜(特意賣了一條魚)來招待客人,熱情地安排老闆一家在家裡住下,那份質朴的溫情依然保留如今大陸的農村習俗中,而從城裡來的老闆卻在沒有和阿發兄弟商量的情況下就把他們的地賣給了糖廠(或許地是老闆的,可是這些地卻是阿發兄弟一家的命根子)。當老闆把賣地的事情告訴正在田間耕種的阿發與闊嘴時,導演用了一個中遠鏡頭,三個人被放在同一個鏡框里,左邊老闆平和地站在地埂上,右邊的兩兄弟垂著頭立在地里,遠處是霧蒙蒙的大山,天也很昏暗,整個畫面壓抑的很,是片子里少有的灰暗的色調,彷彿戰爭的壓力都沒有給他們帶來過多的恐懼,而剝奪他們的土地卻如同斷了他們的命根。
從片子里我們看不到任何關於國家或民族的虛構,農民像往常一樣進行著基本的生活,似乎不管有誰來統治,地總要種,飯總要吃,打仗也必定要來捉壯丁,不管替國民黨打日本人,還是替日本人進行大東亞戰爭,對於閉塞安詳的農民來說,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打仗的名譽不一樣,一個可能帶上民族存亡的耀眼的英雄,一個可能為了天皇效忠,同樣的光榮獎章農民是分不出它們非此即彼的區別的,或許正如阿發所說,打仗回來換來的獎旗連做一個內褲都不夠。這不是說明他們沒有覺悟或不高尚,而是在生存與虛幻的榮譽面前,也許內褲比獎旗更實在(盡管內褲在某種程度上也關涉榮譽與文明,估計我們的老祖宗是不穿內褲的,現在穿上似乎也是文明擴張與全球化的結果吧)。日本人動員農民打美國和進行大東亞戰爭,是打著天皇的旗號,和我們起來反抗日本鬼子的侵略似乎不是同一性質的概念,但同樣激昂振奮的宣傳,卻不自覺地喚起人們為什麼什麼而就怎樣的激情與亢奮。它們的效果是一樣的,無非把更多的人納入到戰爭的游戲裡面,使每一方都以充滿正義的勇氣來殲滅所謂的另一方的「敵人」,渺小的士兵或者被徵兵的農民不過是根據地域(受誰統治和管理,當然地域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與民族是暗合的)來不自覺或不受支配地劃分到不同的戰爭序列中,他們的犧牲和田裡的麻雀一樣隨意平常。如果我們採用正義與法西斯相對立的視角判斷,台灣人民被日本徵兵進行東亞戰爭顯然是助紂為孽的行為,可是正義與非正義對於一個個參軍的人民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所造成的悲傷後果似乎無法用鮮明的價值判斷來衡量,在我看來,無論戰爭中的正義與非正義對於人類來說都是一種罪惡。盡管有時候「以惡報惡」的方式成為正義事業的合法化,但報復與其說是「懲罰」不如說是對罪惡者的「模仿」。
對於生存在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台灣來說,似乎其地理位置的尷尬和曖昧造成了雙方對峙的跳板或犧牲品,在兩者的爭奪當中,成為利用的砝碼和改造的對象。其實,從片子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明的滲透力。在台灣被日本佔領的相對穩定的五十年裡,日化的教育和文化的浸染,使台灣幾乎成為一個准日本化的地區。在影片中,當地的「大人」(管理村民的長官)是日本人,孩子從小受的教育也是用日語進行的,甚至出現了孩子改日本名字的事情。在一次老師的訓教中,我們看到了教員讓一個孩子用放大鏡對准太陽然後把白紙點燃,從而闡發天皇如太陽一樣無時不刻地照耀著我們,而我們只有像放大鏡一樣團結起來,才能發揮更大的能量。如此誘人的國民教育,無非是為極權時代的統治打好基本的精神堡壘,而人民在這種汁液的培養中不自覺地就被形塑成可以打著光榮的旗號輕易利用的質料。這樣的方式在任何極權的社會文化中都能找到,只是日本在形塑「大和民族」時借用了強有力的不會輕易就被推翻的「天皇」,而不是現實的領袖或虛幻的天堂,事實證明天皇要比希特勒比斯大林更有歷史的魅力。
片子最後一個荒誕的故事就是阿發兄弟在大人的帶領下去鎮上的治安所送在地里揀到的定時炸彈的事情。導演當然不會讓炸彈在路上爆炸產生悲慘的結局,而是非常聰明地讓他們在治安所長官的逼迫下把炸彈仍到海里然後爆炸,固然他們沒有領到任何獎品,卻意外地得到了許多炸死的死魚(浮在水面上的魚誇張地多,就像《濃情巧克力》裡面使用了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處理眼淚曬干變成鹽的故事一樣浪漫),他們同樣滿載而歸。伴著他們一家人在昏黃的燈光下幸福地吃魚的情景,阿發的母親發出了良好的期盼「如果美國人能三兩天就轟炸一次就好了,那麼我們天天都有魚吃了」,映現的燈光逐漸變小變小,消失在黑暗裡,片子結束。
《稻草人》曾經被姜文大加贊賞,據說在他的新片《鬼子來了》裡面有好多借鑒《稻草人》的地方。我想王童的獨特之處在於用這樣一種不是很嚴肅很沉痛的方式來對待可以很煽情地觸動民族情緒的戰爭題材電影的姿態和視角,也就是說使用了另外一種講述戰爭的故事的方式。我們發現它的戲噱和荒誕的處理絲毫沒有掩蓋指涉和批判的力量,甚至比直接呈現帶來更多鮮活的東西。盡管它不是歷史的真實,也不帶有強烈的訴述的願望,但卻能啟發人的想像,看到更多被歷史書以及通常行述歷史的方法所遮蔽的更真實的「情感」,這里的「情感」不僅僅指個人的情緒,而是對歷史對過去事情的一種感情,就是說我們不應把歷史看作冷冰冰的可以被隨便玩弄的「橡皮泥」,而應抱有對待人一樣的感情來看待歷史,也就是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前言中所提到的「溫情的理解」的態度。所以,我覺得王童在《稻草人》中的敘述很有張力或快感。
如果我們可以發揮聯想的話,類似的情景似乎在國外的一些影片中可以找到知音。1987年,英國導演布爾曼拍攝了《希望與光榮》,採用兒童的視角看待二戰期間被德軍轟炸下的倫敦的情景,由於孩子沒有過多意識形態的影響,所以戰爭在他們眼裡可能會有許多好玩的事情發生,比如到廢墟里揀彈殼(當然沒有《稻草人》中的孩子用籮筐揀炸彈那麼誇張,也沒有阿發兄弟運送炸彈而大獲海魚那麼神奇),比如一個跳傘飛行員的降落引起孩子和居民的好奇等等,似乎電影的殘酷消解在無聲無息的日常生活中,沒有血液出現的戰爭同樣擁有了悲慘的力量(不知道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有沒有從這里獲得有利的借鑒)。1991年義大利導演加布里埃爾·薩爾瓦托雷導的《地中海》把幾個士兵放逐到偏僻的希臘小島上,沒有戰斗的士兵和當地人幸福相處,好像同樣也把殘酷的二戰賦予了許多荒誕和浪漫的故事。這種敘述上的策略,在某種程度上反抗了主流話語重述歷史的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另一種充滿歡樂或日常溫情的戰爭想像,但決不是粉飾而是和正面反映一樣的理解。
回到文章的開頭,夢中戰爭的情景或許也可以看作感受戰爭的一種方式,戰爭或說歷史對於我們的感覺,可能更多地是一種感情或者它們給我們某種可親的想像和氛圍,而不是被理性和考證確定下來的實證的復現與干癟癟的實錄。對於歷史的記憶也不光光是通過嚴正的推理或者宏偉的國家敘述所勾畫出來的威嚴,而應該擁有自己個人的讀解甚至虛構在裡面,因為這樣的歷史才有鮮艷的活力。荒誕的歷史也許只是一種歷史的存在,而歷史的荒誕卻是我夢中依稀的記憶。
李安作品《推手》,推開愛
最近的李安很紅,《斷臂山》繼《卧虎藏龍》後讓他再一次揚眉吐氣。那個中年男人總是在鏡頭前面帶笑容,很和善的樣子,雖然偶爾也吐露一些不顧後果的言辭,可他畢竟是位很有魅力的男人。從《推手》打響他的頭炮開始,他幾乎沒有輸過。《喜宴》,《飲食男女》,《卧虎藏龍》部部都問鼎國際獎項。他太幸運了,這種幸運也絕不是唾手可得的,他付出的努力是我們看不到的。
《推手》以一位從小練習太極拳的朱老先生被在美國當電腦工程師的兒子從中國內地接到美國後,與美國媳婦瑪莎在語言、生活方式上的矛盾為主題,探討了眾多移民美國的中國家庭所共同面臨的文化隔閡問題,以及老一代與後一代人在情感上的危機。朱老先生最後離開了兒子,自己去唐人街的餐館洗碗打工,惟一能給他一點安慰的是一位從台灣來的陳老太。他們有著頗為相似的經歷,都有著北京人自視過高的驕傲,並且帶到了美國這個五彩繽紛的國家。李安通過這兩位老人對故土的懷戀,表達了所有海外移民一種無法遏止的鄉愁。
郎雄是我這個年紀的孩子很不熟悉的老人,他的逝世更讓我們少了了解他的機會。李安似乎是很欣賞這個老人的,他的多部影片中都是和他合作的。他本色般的演出很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對他的印象從《喜宴》就開始了,如今,像探秘一樣看《推手》里的他,很有一種親切感,因此對於片中的一切矛盾,我總是站在他的這邊。
以那樣激烈的方式選擇送父親去敬老院本身就是個錯誤,最後因為父親的病而作罷證明這樣的病根仍然存在。本來連我也覺得兩個老人在一起是很好的,他們至少可以彼此依靠,不再面對和忍受那些不要的沖突。然而,孩子們選擇這種方式來送走兩個老人是多麼殘忍的呀。就像郎雄跟兒子說的那樣,在文革混亂的年代,父親為了保護兒子,而錯過了保護自己的妻子,致使妻子去世,老人一直都活在自責中,這樣的父親對孩子沒有任何的虧欠,反而,孩子應該因此而給父親更多的關懷。買一所大房子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媳婦和公公間的文化差異太大,而兒子又不給與適當的引導,這樣的家庭矛盾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消除。我為老人痛心,這樣的兒子很讓人失望。盡管最後他醒悟了,那又說明什麼了,他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沒有找到根治的良方,矛盾還會爆發。我不知道老人搬出去會不會讓問題淡化,至少,最後兩個老人站在街邊的畫面,讓人覺得些許溫馨的同時也免不了痛心。
身邊有一個阿姨在美國多年,當然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不過和劇中人不同的是,她的丈夫也是個留美的學生,在生活和價值觀上,他們就避免了文化差異出現的那些不可調和的矛盾。阿姨有的時候也會接自己的父母過去玩,因為老人是一對的,所以自然也沒有郎雄所遇到的那些問題。這算是個很幸福的移民家庭,這樣的家庭太少了,我不知道美國這樣繁榮的社會背景下,有多少移民,不僅僅是中國的移民,遭遇著這樣那樣的心酸和悲哀。
李安似乎有很多次的故事都發生在美國,這也許和他受的教育有關。在他的眼中看到了太多我們看不到的東西,而他把那些他看到的用他感觸地方式放映給我們看,感謝他!
『玖』 求 辛亥革命電影 觀後感 高中,學校要求600字
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活動即將拉開帷幕之際,紀錄片《辛亥革命》開始播放了。作為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我感到十分有意義。
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但是社會發展的堅冰已經被打破,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在這一時刻,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為改變中國面貌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前的中國曾經是大國、強國,但是近代以來,由於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並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扎於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佔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當然不甘心承認備受列強欺凌的侵略現實,面對列強侵略的加深也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動。民族復興的追求是幾代人的目標、理想。但是,實現近代中國的復興則面臨十分艱巨的困難:擺脫帝國主義的外來干涉侵略與壓迫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步,而使廣大人民擺脫貧困,使中國作為大國富強起來,則是中華民族復興更艱巨的一步。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曾經進行了多次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從事的努力。中國近代史就是人們以這樣一種精神支撐著從坎坷中走過來的歷史。
我們重視辛亥革命,是因為盡管1911年的革命有著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消滅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襲的制度。此後發生過兩次帝制復辟的活動,但都不能成功,說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脫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勞動群眾,使他們創造奇跡。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後中國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奪取革命果實而導致封建復辟,日本軍國主義提出企圖獨佔中國的「二十一條」加劇了中國主權淪喪。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黨人陷於苦悶的時候,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給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新的世界觀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人重新考慮中國的問題,科學地明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認識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勝利的保障,是歷史的主人,自覺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喚起人民,並將其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使之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主體力量,終於使復興的理想得以實現,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巨變。
百年後的人們已經很難切身體會辛亥時期的社會狀況,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革命志士們的歷史性的抉擇。所以在辛亥百年後的今天,社會上流行著一些模糊的認識:如認為「辛亥革命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大於建設,延緩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或者認為革命的設計「超越了中國的國情」,「搞君主立憲會更好些,政治局面會更穩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進主義思想的產物」,還是避免為好。
其實,辛亥革命的親歷者們如何不歡迎以溫和的沒有犧牲的方式改變封建中國的面貌呢?對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的人生經歷整體考察後即可看出:他們並非從一開始就醉心於以激進手段改變中國落後局面,但是在經歷了一再的失敗與挫折,意識到清王朝決不可能真心實意地退出權力的中心而實施「立憲」,而當時的政治環境也並沒有開明到可以以和平請願的手段而推動立憲的時候,他們才選擇了被認為是「激進」的革命道路,這其實是當時條件下應當做出的正確選擇。看了紀錄片,對革命者的選擇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