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一輪明月觀後感

電影一輪明月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03 22:37:59

1. 2010中秋晚會觀後感!!!!!!!!!!!!!!!!!!!!!!!!!!!!!!!!!!!!!!!!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裡聚餐,慶祝生日,共度佳節。
來到酒店門口,嘩!那裡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泄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裡特別高興,盡情地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遊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一邊觀賞一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對聯則提醒遊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里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遊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料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一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後面。
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陽台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雲,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雲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爸爸的摩托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儷儷,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樓,車「嘟」地一聲離開了家。一路上,涼風陣陣,開始覺得蠻舒服,漸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嘗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時,前面的汽車、自行車都堵住了,我們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我心裡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嘉興的人都想辦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一見的美妙煙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我們停了車,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天上的圓月跟隨著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麼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聲,禮花像流星一樣出現了。紅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聲一片連一片,使人忘記了白天的疲勞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煙花連續綻放了近30分鍾,一會兒如天女散花,一會兒又有繁花似錦的「菊花」布滿夜空,一會兒晶瑩透亮的「星星」向你撲來,一會兒又見「五彩蘑菇雲」向上升騰……
煙花晚會結束了,人們陸續回家,我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明月還是那麼圓,那麼亮……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繽紛的煙火,在我的腦海中怎麼也揮之不去。

長期以來一直不喜歡看晚會類的節目,主要是因為春節晚會年年都在挑戰我忍耐的極限。昨天是中秋佳節,和同事一起欣賞了中央台的中秋晚會,意外的覺得很不錯。晚會是將承德作為主會場,西安作為分會場(西安分會場的出場非常短暫,基本可以忽視)。會場的選擇我覺得兩地都不錯,都是古城,都很襯天涯明月的情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個都難於取捨,所以導演就都選用了。還是僅僅為了體現中國電信網路傳輸的通暢(與分會場連線時,專門打出了贊助商的名字)?我是覺得類似的一個就夠了。遙想天涯共此時的話香港、台灣、澳門是不是更合適呢?但是承德會場的會場的布景我覺得可以打滿分。煙雨樓、湖水、燈光的荷花、荷葉還有烏篷船,當然還有當頭的明月滿足了傳統中秋的全部印象符號。晚會的節目全部是歌舞,客觀地說更像是演唱會,類似中國行之類的。但是不管是時下的流行曲,還是民族風、還懷舊的小曲全部都很動聽,搞得我很想每一首都學會,在卡拉ok里唱中秋專場(小女子也號稱是個麥霸)。印象最深的是感懷親恩的《父親》,還有勵志類的《怒放的生命》。老歌手像小哥的表現固然完美,眾多的年輕歌手,包括好男兒蒲巴甲的表現也很出彩,憑心而論范冰冰唱得也不錯。不過眾口難調,我爸爸就不喜歡看,轉台去看了大猩猩。聽同事說韓國的春節晚會有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兩台,我想今後春晚是不是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呢?

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過節常常使在外的人更加思念自己的親人和家鄉。也許一個關懷、一聲問候就能使思鄉的人體會到親人的溫暖和家的溫馨。
在富有中華傳統文化韻味的背景烘托下,月光的清輝變得圓融起來,整個晚會洋溢著一種祥和圓滿的和諧之韻。五十六個民族的服裝,不時出現在各個節目中,海內外同胞的祝福,不時在晚會中響起,首次直航的機組人員,盼望著下一次完全徹底的直航,憨態可掬的熊貓寶寶,牽動著海峽兩岸和全球華人的心。胡主席在聯合國大會號召建設和諧世界的講話擲地有聲,這台晚會的行動,讓人感受到主辦者從我做起,從晚會做起,建設一個和諧的中國,和諧的世界的決心。
如果說中秋圓月是一首詩,那麼,這台晚會就是一部讓人回味無窮的詩集。無論是氣韻,無論是情趣,無論是內容,無論是形式

2. 雀之靈觀後感

從動作神態舞姿寫
粗粗看去,《雀之靈》也不過是擬人化的孔雀,但是,它同人們看慣了的傣族孔雀舞有著明顯的不同。
《雀之靈》這個題目體現了創作者對作品內涵的高度要求。舉手投足之間,看似孔雀「迎風挺立」、「跳躍旋轉」、「展翅飛翔」,但它遠遠超過了形態模擬,而是舞者――「孔雀」的靈與肉的交融、呈現。
楊麗萍所獨創的手臂酥軟無骨般的顫動,在纖細、柔美中迸發出生命的激情。
驚艷,這就是我觀看《雀之靈》之後的感受。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人可以把舞蹈跳到這種境界。
在溫婉的音樂當中,楊麗萍漸漸出現。她的長裙潔白勝雪,服順地貼著。遠遠地,彷彿就是一隻不食人間煙火的孔雀,高貴優雅的孔雀!
看,她動起來了,她舞起來了!她用柔嫩的腰肢,靈活的手指,輕盈的雙腳,舞出神秘的境界。她的大眼,在向我們傳遞怎樣的情感;她的嘴,一張一合,時而上揚時而下垂;她的發髻上的裝飾,孤傲地站立著……炯炯有神的妙眼在眉目傳情哪!紅潤小巧的嘴在講述悠
遠的故事哪!華麗高貴的發髻,在宣布美的神氣哪!
我不得不說自己文筆粗糙,無法細致描繪出我所見到的高貴的美。
一隻孔雀,在高視闊步。她時而側身微顫,時而急速旋轉,時而慢移輕挪,時而跳躍飛奔……
像一潭水,被石子一擊,起了漣漪,一圈一圈盪漾開來。左手指尖柔韌的蠕動,一陣一陣傳遞給右手指尖。長指甲晶瑩閃耀,美妙地悸動著。起先是輕微的小浪,然後加強,最後在那刻釋放了。波動在柔美的動作中。她細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雲般慢挪,忽而如雨點般輕快,忽而如擊石般堅健。不管怎樣的舞步,都給人以柔中帶剛,剛中帶柔的感覺。不禁點頭示意。
瞧哪,長裙飛起來了!瑰麗的美呀!一隻真正的孔雀!一幅畫,忽然間描上了色,會覺得驚訝么?旋轉,踩點,仰視,升華!所有的情感在交織中凝聚,在凝聚中膨脹,在膨脹中爆發!舞蹈的光芒籠罩了整個舞台。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在翻飛中她選擇了飛騰!
募地,音樂緩下來了,她的動作緩下來了。我們著急地注視著,她開屏闊步著。那份自信,出於對己的信任。她在踏步,她又加快了!她又再次把我們帶進了幻虛幻實的境界。這里只有一隻孔雀,卻有無數個想成為孔雀的人!
亦真亦假,似實似虛。飛揚的活力在釋放高傲的能量。忘懷的舞者在盡情歡躍!
漸漸地,慢了,緩了,頓了,停了。濃縮在光圈中,孔雀停止了華麗的舞蹈,靜下來,立成了一尊高貴的雕像,卻又真實地輕顫著……

鏡頭拉近了、、舞台的燈光亮了,投影於嬌美的身姿,成為焦點——驚?妙?或許都有吧,像是在夢幻中,不,這白色唯美的「剪影」動了;她,白色衣裙在燈光的襯托下,純潔以躍然紙上,暗黑的背影籠罩著她,模糊的臉龐給人以無限遐想……緩緩地,她以不局限於緊貼「自然」的靜態美,伴隨著耳畔舒緩悠揚的音樂,舞台上的身影也隨之起舞;看清了,明了,裙子緊束著腰身,裙擺自然垂下,雙手挽成孔雀狀,停懸在頭上方,似白蓮,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如銀蝶,翩翩起舞,盡享自然之諧……都不是,是孔雀,擁有高貴心靈的孔雀、、看,這,靈雀活了:她忽而側頭撫身,是靈雀梳理羽毛之細;忽而轉身帶動裙擺,是靈雀開屏耀眼之美;忽而跪地俯首,是靈雀閉目養神之靜,忽而展開雙臂,是靈雀展翅高飛之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知覺中接近尾聲,音樂開始激盪,她忘我的轉身,亦陶醉了,變幻的燈光不斷閃爍,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不正是開屏的光彩!……鏡頭遠了,她提起裙擺,佇立於舞台間……或許安塞腰鼓是剛的象徵,那麼這便是柔的永恆,或許舞者在音樂中早以忘懷了觀眾,忘懷了自我,但觀眾卻無法釋懷、、她,就是一隻高貴的孔雀,她就是一位無雙的「舞神」
結束了,不,她的剪影依再,夾雜於音樂中……在音樂中永恆,在舞姿中升華……

優美的音樂和舞著生動的表演融為一體,使人身臨其境,忽而昂頭,似乎在張望;忽而低頭徘徊,似乎在尋找;忽而轉頭啄啄身子,似乎在梳理……她在燈光下,顯得獨一無二。這美麗的舞姿,把孔雀昂首引頸的姿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招來了蝴蝶,招來了魚兒,更招來了一些羨慕它的孔雀。
每位觀眾都凝視著,不希望遺漏了這曼妙的舞姿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她的胳膊,頭,脖頸,不住地抖動著,有節奏的抖動著,從左手指尖,一直到右手指尖,一撥又一波,如湖水,如波瀾。
這舞姿,有著一種特別的氣質,有著一種格外的美麗,有著一種無言的歡快.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楊麗萍所獨創的手臂酥軟無骨般的顫動,在纖細、柔美中迸發出生命的激情
她微笑著,有著一份鎮定自若而又氣質典雅。 楊麗萍表演的孔雀舞展現了女性的溫柔、美麗,更使孔雀舞增加了獨特的韻味和魅力。
音樂停了,在耳邊的就只有掌聲了。

一直深深的喜歡楊麗萍,這個白族女子,
她生就為舞蹈而生,活就為舞蹈而活。
她——是我生平最羨慕的人。

《雀之靈》讓我認識了她——也深深的愛上了她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她,是天地間所有生命的舞者,
她的舞,會讓我感到絲絲生命的律動,
她的舞,會讓我回歸自然,回歸大地,感受愛情,領略民族風韻

她的舞,很純,有著非常純凈的心靈之美
因為她的純,可以輕易的就把你帶到她舞出的夢境里
那時你是一隻孔雀,是一把火,是柔柔的雨絲,是那聖潔的月光
那時你也是兩棵樹中的一棵,成為連理枝,享有靈欲交溶的愛情。。。。。。
那時你不再是你,隨著她成為舞中的生命悸動

她的舞蹈詮釋著天地間所有的自然的一切
她的舞釋放著她對天地、對自然、對家園、對民族、對人們的所有熱愛

楊麗萍《雀之靈》的觀後感:
《雀之靈》是著名舞蹈家楊麗萍自編自演的女子獨舞。首演於1986年。
粗粗看去,《雀之靈》也不過是擬人化的孔雀,但是,它同人們看慣了的傣族孔雀舞有著明顯的不同。
《雀之靈》這個題目體現了創作者對作品內涵的高度要求。舉手投足之間,看似孔雀「迎風挺立」、「跳躍旋轉」、「展翅飛翔」,但它遠遠超過了形態模擬,而是舞者――「孔雀」的靈與肉的交融、呈現。
楊麗萍所獨創的手臂酥軟無骨般的顫動,在纖細、柔美中迸發出生命的激情。
驚艷,這就是我觀看《雀之靈》之後的感受。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人可以把舞蹈跳到這種境界。
在溫婉的音樂當中,楊麗萍漸漸出現。她的長裙潔白勝雪,服順地貼著。遠遠地,彷彿就是一隻不食人間煙火的孔雀,高貴優雅的孔雀!
看,她動起來了,她舞起來了!她用柔嫩的腰肢,靈活的手指,輕盈的雙腳,舞出神秘的境界。她的大眼,在向我們傳遞怎樣的情感;她的嘴,一張一合,時而上揚時而下垂;她的發髻上的裝飾,孤傲地站立著……炯炯有神的妙眼在眉目傳情哪!紅潤小巧的嘴在講述悠遠的故事哪!華麗高貴的發髻,在宣布美的神氣哪!
我不得不說自己文筆粗糙,無法細致描繪出我所見到的高貴的美。
一隻孔雀,在高視闊步。她時而側身微顫,時而急速旋轉,時而慢移輕挪,時而跳躍飛奔……
像一潭水,被石子一擊,起了漣漪,一圈一圈盪漾開來。左手指尖柔韌地蠕動,一陣一陣傳遞給右手指尖。長指甲晶瑩閃耀,美妙地悸動著。起先是輕微的小浪,然後加強,最後在那刻釋放了。波動在柔美的動作中。她細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雲般慢挪,忽而如雨點般輕快,忽而如擊石般堅健。不管怎樣的舞步,都給人以柔中帶剛,剛中帶柔的感覺。不禁點頭示意。
瞧哪,長裙飛起來了!瑰麗的美呀!一隻真正的孔雀!一幅畫,忽然間描上了色,會覺得驚訝嗎?旋轉,踩點,仰視,升華!所有的情感在交織中凝聚,又在凝聚中膨脹,最後在膨脹中爆發!舞蹈的光芒籠罩了整個舞台。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在翻飛中她選擇了飛騰!
驀地,音樂緩下來了,她的動作緩下來了。我們著急地注視著,她開屏闊步著。那份自信,出於對己的信任。她在踏步,她又加快了!她又再次把我們帶進了幻虛幻實的境界。這里只有一隻孔雀,卻有無數個想成為孔雀的人!
亦真亦假,似實似虛。飛揚的活力在釋放高傲的能量。忘懷的舞者在盡情歡躍!
漸漸地,慢了,緩了,頓了,停了。濃縮在光圈中,孔雀停止了華麗的舞蹈,靜下來,立成了一尊高貴的雕像,卻又真實地輕顫著……

3. 2010中秋晚會觀後感不少於800字寫出文章的主題。重點。感受最深的。勾起了什麼回憶,急!!!

長期以來一直不喜歡看晚會類的節目,主要是因為春節晚會年年都在挑戰我忍耐的極限。昨天是中秋佳節,和同事一起欣賞了中央台的中秋晚會,意外的覺得很不錯。晚會是將承德作為主會場,西安作為分會場(西安分會場的出場非常短暫,基本可以忽視)。會場的選擇我覺得兩地都不錯,都是古城,都很襯天涯明月的情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個都難於取捨,所以導演就都選用了。還是僅僅為了體現中國電信網路傳輸的通暢(與分會場連線時,專門打出了贊助商的名字)?我是覺得類似的一個就夠了。遙想天涯共此時的話香港、台灣、澳門是不是更合適呢?但是承德會場的會場的布景我覺得可以打滿分。煙雨樓、湖水、燈光的荷花、荷葉還有烏篷船,當然還有當頭的明月滿足了傳統中秋的全部印象符號。晚會的節目全部是歌舞,客觀地說更像是演唱會,類似中國行之類的。但是不管是時下的流行曲,還是民族風、還懷舊的小曲全部都很動聽,搞得我很想每一首都學會,在卡拉ok里唱中秋專場(小女子也號稱是個麥霸)。印象最深的是感懷親恩的《父親》,還有勵志類的《怒放的生命》。老歌手像小哥的表現固然完美,眾多的年輕歌手,包括好男兒蒲巴甲的表現也很出彩,憑心而論范冰冰唱得也不錯。不過眾口難調,我爸爸就不喜歡看,轉台去看了大猩猩。聽同事說韓國的春節晚會有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兩台,我想今後春晚是不是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呢?

4. 雀之靈 觀後感

驚艷,這就是我觀看《雀之靈》之後的感受。我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有人可以把舞蹈跳到這種境界。在溫婉的音樂當中,楊麗萍漸漸出現。她的長裙潔白勝雪,服順地貼著。遠遠地,彷彿就是一隻只在仙境中出現的孔雀,高貴優雅的孔雀!看,這只高貴的孔雀,在高視闊步。她時而側身微顫,時而急速旋轉,時而慢移輕挪,時而跳躍飛奔……她用柔嫩的腰肢,靈活的手指,輕盈的雙腳,舞出神秘的境界。我不得不說自己文筆粗糙,無法細致描繪出我所見到的高貴的美。這里有一隻孔雀, 把所有的情感在交織中凝聚,在凝聚中膨脹,在膨脹中爆發!旋轉!翻飛!升華!舞蹈的光芒籠罩了整個舞台。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是那麼的忘我,沉醉在舞蹈之中。漸漸地,慢了,緩了,頓了,停了。濃縮在光圈中,孔雀停止了華麗的舞蹈,靜下來,立成了一尊高貴的孔雀雕像,卻又真實地在我們眼前
在溫婉的音樂當中,楊麗萍漸漸出現。她的長裙潔白勝雪,服順地貼著。遠遠地,彷彿就是一隻不食人間煙火的孔雀,高貴優雅的孔雀!
看,她動起來了,她舞起來了!她用柔嫩的腰肢,靈活的手指,輕盈的雙腳,舞出神秘的境界。她的大眼,在向我們傳遞怎樣的情感;她的嘴,一張一合,時而上揚時而下垂;她的發髻上的裝飾,孤傲地站立著……炯炯有神的妙眼在眉目傳情哪!紅潤小巧的嘴在講述悠遠的故事哪!華麗高貴的發髻,在宣布美的神氣哪!
我不得不說自己文筆粗糙,無法細致描繪出我所見到的高貴的美。
一隻孔雀,在高視闊步。她時而側身微顫,時而急速旋轉,時而慢移輕挪,時而跳躍飛奔……
像一潭水,被石子一擊,起了漣漪,一圈一圈盪漾開來。左手指尖柔韌地蠕動,一陣一陣傳遞給右手指尖。長指甲晶瑩閃耀,美妙地悸動著。起先是輕微的小浪,然後加強,最後在那刻釋放了。波動在柔美的動作中。她細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雲般慢挪,忽而如雨點般輕快,忽而如擊石般堅健。不管怎樣的舞步,都給人以柔中帶剛,剛中帶柔的感覺。不禁點頭示意。
瞧哪,長裙飛起來了!瑰麗的美呀!一隻真正的孔雀!一幅畫,忽然間描上了色,會覺得驚訝嗎?旋轉,踩點,仰視,升華!所有的情感在交織中凝聚,又在凝聚中膨脹,最後在膨脹中爆發!舞蹈的光芒籠罩了整個舞台。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在翻飛中她選擇了飛騰!
驀地,音樂緩下來了,她的動作緩下來了。我們著急地注視著,她開屏闊步著。那份自信,出於對己的信任。她在踏步,她又加快了!她又再次把我們帶進了幻虛幻實的境界。這里只有一隻孔雀,卻有無數個想成為孔雀的人!
亦真亦假,似實似虛。飛揚的活力在釋放高傲的能量。忘懷的舞者在盡情歡躍!
漸漸地,慢了,緩了,頓了,停了。濃縮在光圈中,孔雀停止了華麗的舞蹈,靜下來,立成了一尊高貴的雕像,卻又真實地輕顫著……

5.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000字以上

感悟平凡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這一部偉大的巨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老師推薦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以為她是在搪塞我,因為我讀完第一遍的時候,我沒有任何感覺,這裡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讓我感覺到他們都好像是發生在我的身邊。然而,當我讀到第三遍的時候,我已經感覺到了我的血液慢慢地開始沸騰了。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關於苦難的哲學,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認識啊?每到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也許這種困難與挫折只有孫少平所遭受的苦難的百萬分之一——我們可曾有過這樣的認識?就算是哪天放學是下了場雨,亦或是天氣有些悶熱而又停了電,我們往往會聽到許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讀了《平凡的世界》以後,讀懂了「苦難的哲學」,那麼就算是你今後遭受再多的苦難,你也不會怨天尤人。

對於勞動的認識,書中這樣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闢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對於這些人來說,孫少平給他們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這里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之後,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而在這期間,對於勞動的認識不同,對產生這樣的差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們考到大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歷了三年的大學生活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說:「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當我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

「……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

6. 送你一輪明月讀後感

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故事的題目是《送一輪明月》。這是台灣的一位作家林清玄寫的。
故事主要講有一位住在山裡的老禪師一天晚上從外面散步回家,突然發現自已的屋子裡有一個小偷正在光顧,他為了不驚動屋內的小偷,就一直站在門外等候小偷。找不到任何值錢東西的小偷正准備離開時,正好碰到了屋外等候的老禪師,小偷不知所措地看著老禪師。老禪師既沒有罵他也沒有打他,而是對他說:「你大老遠地跑來探望我,我怎麼能讓你空手而歸呢?夜涼了,你披著我的衣服走吧!」說完,老禪師脫下了自已的衣服,把它披在小偷身上。小偷紅著臉溜走了,望著小偷遠去的背影,他自言自語地說:「希望我能送他一輪明月!」第二天,老禪師看到門外有一件衣服被整齊地疊放著,他細一看,正是他昨天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衣服!老禪師興奮地說:「我終於送他了一輪明月!」
故事講完了,老師問我們這個故事寫得好不好?我們都說好。老師又問:「好在哪能里呢?」我說:「這遍文章寫的很生動。」另一個同學說:「好在那位老禪師用明月感悟了那個小偷!」周老師說:「你們說的都對,再想想還好在那裡呢?我非常敬佩那位老禪師,他看到有小偷在偷自已的東西,並沒有罵他打他,而是給小偷披上一件衣服,讓他快點回家。要是我們現在碰到一個小偷,肯定不是罵就是打,還要叫警察,這只會讓小偷起報復心理,根本不會讓小偷改過自新。要是我們現在的人也像老禪師一樣,學會感悟別人,那該有多好啊!」
這遍文章篇幅短小,但是文字優美,情節起伏。老禪師用他的善良、寬容、愛心給小偷送去了一輪「明月」,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一份美好。小小文章能寫出這樣深刻的含義,真讓人不勝敬佩!

7. 《送給小偷一輪明月》讀後感怎麼寫

因為祥師打開了他自性的般若
看到自己與小偷原本是一體的
從而生起同體大悲之心
看自己舍內無一物可拿
這是禪宗的奧妙,「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一下子打開了小偷的心門,讓小偷豁然開朗

8. 觀月亮有感作文四百字

中秋節的感悟
皓潔的明月高懸當頭,徐徐的秋風吹拂湖面,不像龍掛那瘋狂的怒吼,不像微風那輕輕地撫揉,也不像那冬風般的刺骨,而是那中風飄渺般的涼風,讓你彷彿身臨其境那清涼的月宮!這正所謂是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當你來到湖邊,抬頭遙望那掛在蔚藍色高空的園月時,你會想起那月亮上的什麼呢?是神話中的嫦娥和玉兔,是神話中月宮里那孤獨的桂樹,還是現實中那月球上的旗幟?
「又是一年中秋夜,又是一輪月滿時.」中秋的相思是寒冷的!家人之間不能團聚是痛苦的.家人和朋友之間只能互寄思念,這也正所謂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月亮的寒冷,寄託著人們對自己朋友之間的思念和對家庭團圓的渴望,古人就是用月亮來寄託相思之情和團圓之苦,也可以說是「明月千里寄相思」!
當你離開了故鄉後,現在,你閉著眼睛面對湖面,用心面對月亮,也用心去體會的時候,你會想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當你的一位好朋友在遠方的時候,你與月亮對視,腦海里浮現出你朋友那純真的笑時,你便會想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嫦娥奔月、白兔搗葯、吳剛砍桂的美好傳說是炎黃子孫創造性想像的結果,喚起人們對月亮的無限遐想,至今還令人痴迷.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心是華夏子孫經久不衰的話題.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獲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它源於遠古人們對自然的崇拜,飲水思源,這同樣也反映了先人對自然的感恩.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一輪明月高掛在天幕上,晚風送來一陣陣醉人的花香.當人們踏著銀色的月光,嘗著美味的月餅,抬著仰望著如洗的碧空,如盤的圓月,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游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文人雅士常常藉助於月亮表達此時的思念和鄉愁,以及對美好團圓的企盼與祝願,表達羈旅飄泊顛沛流離之苦,抒發人生際遇沉浮榮辱之感,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表達了對家鄉的一往情深;「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描繪了一種壯闊博大的意境;「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抒發了一種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抒發一種良好的虔誠祝願……月亮,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使用最多的意象之一,有人統計,李白留傳下來的一千多首詩歌中,竟有三分之一寫到了月亮.由此可見,月亮是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獨特的感情寄託物,有著獨特的情感糾葛文化情結,有著太多的文化底蘊與豐富內涵.
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一輪明月,總會引起無窮的想像,幻想有朝一日飛上月宮.嫦娥奔月是一個美好的神話.如今,幻想已經變為現實.1969年7月21日,人類終於登上了月球.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驚心動魄的一剎那時,他感觸極深地說:「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這一句至理名言深刻地詮釋了人類登月的巨大意義.這是全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開發月球,探索宇宙奧秘,從而造福人類,讓神奇美好的月亮在人類的勤勞智慧下,再創新的神話,這是人類的偉大夢想,這一天已不再遙不可及!
簡評:這是一篇文質兼美文采斐然的詠月佳作.習作中,小作者用詩一般的優美流暢的情感充沛的生動語言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贊美了月亮的豐富內涵與文化底蘊,古今中外,詩詞音樂,神話故事,信手拈來,體現了較深厚的知識積累,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厚積才能薄發,這是本篇習作在寫作上所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9. 求《一輪明月》觀後感

其一:直示「輪回」深義

影片強烈暗示生命是一個輪回的過程,進而深入追問生命的真諦。片頭,是一隻旋轉的陀螺、一個小孩子(少兒時期的李叔同)在玩耍這只旋轉的陀螺。片中,具體講述了弘一大師六十餘年極其豐富僧俗生涯。而在片尾,全部影片結束時,弘一大師又看到一個玩陀螺的小孩子,正在重復著他童年的故事。這些情節,正是在訴說生命的輪回。

在我們的生命中,與我們相關的一切……季節的春花秋月,時空的日夜交替,事件的過去現在未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等等等,我們生命所感受到的一切切,哪一樣不正是如此昭示著輪回呢?而這個輪回過程的解脫之路又何在呢?

其二:揭示「無常」深義

片頭話外音——「歲月荏苒,如夢似幻,人生一世,只在呼吸之間。」

李叔同先生在家庭出生優厚、留學海外歸來(可算是20世紀最老資格的海歸派)、事業圓滿、妻子相愛的背景下,為何選擇毅然決然拋家別妻,成為佛門最難修學的律宗中的一位苦行僧。這個戲劇性的轉變,是否暗含對「生命無常」體悟這個原因?回答是肯定的。

而在現代社會,由於種種原因,普通人往往誤解出家,以為出家是很丟臉的事情,誤認為出家,都是在社會上或感情或事業失敗之後的不得已選擇。殊不知,真正意義的出家,正是一個全新的超越虛幻輪回、開拓生命真實價值的過程。而這個凡夫與出家的關鍵轉戾點,正是對「無常」真相的認識!而且,對「無常」體悟越深,才能越深刻的感恩佛法、契入修行、解脫輪回。而漠視最可怕的生命無常,於石火電光中追逐虛幻名利情愛,而終歸懵懂一生,這正是一切凡夫及其事業的心理基礎。

其三:探討「愛」的真諦

片中,李叔同先生出家後,深愛他的日本妻子無限悲傷。在其與弘一大師最後一次見面時,她問道:「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叫愛?」 弘一大師答:「愛,就是慈悲。」此答,深義無窮!

我覺得,修行人誠然不是無情人。但,凡夫「情」懷與聖人大「愛」,二者的關繫到底如何?聖人之大愛,具有無私(平等故)、無欲(清凈故)、更無畏(無我故),堪稱真正意義的慈悲。而凡夫之兒女私情,有私、有欲、所以終歸有畏。慈悲意味著解脫,而凡情絕不意味著解脫。那麼,慈悲大愛與男女私情,二者的關繫到底如何?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而且,片中這段情節的畫面也非常精美,弘一大師選擇在兩只相反方向的小船中與深深愛他的俗家妻子見最後一面。河流、小船、兩人,都各有深刻寓意。這個情節大有文章:生死,本來就是一條深不可測之無盡長河;小船,就是我們這飄搖於這生死河流中危脆幻軀;而船中之人,正是輪回中永無歸宿之期的一個個生命。輪回愛河中,我們到底何去何從?

其四:表現戒律在現代佛法弘揚中的重要性

這表現在弘一大師與太虛大師的對話中。太虛大師乃20世紀偉大的高僧,佛教界革新派、人生佛教思想倡導者。其思想對現代佛教的發展方向影響極其深遠。而弘一大師卻是一位繼承南山律,強調修行人嚴格回歸傳統戒律的律宗行者。這實質就是一個修行人在持戒與度眾這兩個方面的統一性問題。

具體說來,其一,佛教應該廣度眾生、適應時代。其二,如何保證修行人自己不變質、且切實提升自己作為佛弟子之個人戒德、實修。這二者矛盾嗎?片中弘一大師的台詞,給了我們答案:這是兩條有著同一終點的道路。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正是現代社會每個修行人,在任何一個時刻,都必須認真面對的的問題——如何做到以戒律為立身之根本基礎,進而展開一切修行度眾、弘法利生的事業。

其五:探索戒定慧實修與廣度眾生的關系

這個問題,緊接著這上面這個話題而來。現代社會紛紜復雜,這個時代的人們,面對著更多的選擇、誘惑,也同時充滿著更深刻的迷茫與徘徊。而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一個佛弟子要想度眾生,我覺得首先必須高度的充實與提升自己。無論是佛法戒定慧的實修上,還是對社會動態與眾生生存狀態的關註上,都要求有相當的深入與通透。否則,在現代社會下,自利與利人,往往都可能只是一句空話。

片中弘一大師出家後不久,就閉關四年一心研學戒律,且出家後終身苦行、過午不食,乃至於學習印光大師喝飯後涮碗水的情節、嚴格拒絕倓虛法師為其換被褥的情節,這些都具深刻啟發!

其六:片題「一輪明月」的象徵意義

近代著名畫家、李叔同先生的學生豐子剴先生,曾經有段文字講述弘一大師之出家,摘錄如下:

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懶得(或無力)走樓梯的,就住在第一層,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慈孫,這樣就滿足了。這也是一種人生觀。抱這樣的人生觀的人,在世間佔大多數。

其次,高興(或有力)走樓梯的,就爬上二層樓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頭。這就是專心學術文藝的人。他們把全力貢獻於學問的研究,把全心寄託於文藝的創作和欣賞。這樣的人,在世間也很多,即所謂「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

還有一種人,對二層樓還不滿足,就再走樓梯,爬上三層樓去。這就是宗教徒了。他們做人很認真,滿足了「物質欲」還不夠,滿足了「精神欲」還不夠,必須探求人生的究竟。他們以為財產子孫都是身外之物,學術文藝都是暫時的美景,連自己的身體都是虛幻的存在。他們不肯做本能的奴隸,必須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這才能滿足他們的「人生欲」。這就是宗教徒。

關於人生意義三種層次的上述分析,恰如其分。而《一輪明月》這部影片,也正是按照上述三層樓的線索,敘述弘一大師豐富精彩的一生。他早年對母盡孝,對妻子盡愛,安住在第一層樓中。中年專心研究藝術,發揮多方面的天才,便是遷居在二層樓了。中年之後,不再滿足於二層樓,於是爬上三層樓去,做和尚,修凈土,研戒律,這是當然的事。

如此看來,這部影片不僅像一般電影一樣,展現了多數人一生中追求的愛情、家庭、事業,乃至藝術生涯,更對於一切眾生其生命之深層次價值與意義,對於人生的究竟歸宿,作了全面探討。這便是片題「一輪明月」的命名基礎。「一輪明月」正象徵著對生命終極意義的追求。

其七: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完美融合

由社會普通人士拍攝的佛門人物題材影片,能夠拍攝製作到如此精良的程度,基本達到了對一代高僧弘一大師偉大人生原貌的如實再現。片中句句台詞都可謂非常精到,藝術性俱足。音樂方面,也充分配合展現出了弘一大師高深難言的人生意境,片中弘一大師歌曲的吟唱,乃至部分背景音樂之吟唱,都非常感人動聽。

而且更難得的,其思想性相當深邃。這部影片,無論是對於啟發普通人深入思考事業與愛情、人生與生命的真諦,還是對於佛門修行人高度認識戒律價值、正確認識自度度人的關系等方面,都有很大意義。

10. 很急啊!!! 求電影<風聲>的影評 1000字左右

《風聲》,一部聽起來很浪漫但宣傳的很血腥的電影,但當你看過之後,當你感受過在劇場里那種沉默的氣氛,就知道這部電影是要在告訴我們什麼?不是且聽風吟,而是感受一種戰爭年代人們對於信仰那種追求和堅持,信仰的力量,又豈是現在在和平年代裡缺乏思考的當代人可以理解的?
它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嘆實在太多,除了極度血腥殘忍的「刑戲」和所有人都關注的「老鬼之謎」,其中對於感情的刻畫也是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民族、信仰、曖昧、仇恨交織糾結的細膩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它似乎更多地強調人性,人性的光輝被無極限地放大,最終穿針引線,走進李寧玉那件素色的旗袍里。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諒我此刻的決定,但我堅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情。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抗日戰爭中間,我們的民族貢獻出了民族中最為出色的頭腦和靈魂,他們的殉難是主動的獻祭,最終保全了我們的血脈。無論原作中的「老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高材生李玉寧,還是電影里三代英傑的豪門之女顧曉夢,都是那麼突出和優秀。
《風聲》還原了那個動盪的年代中的一角,那些充滿暗流的角斗,一句話里似乎都隱藏著可怕的陷阱和陰謀;勝利者未必能活下來,失敗者卻必死無疑,人人就在那樣一條癲狂的險途中努力平衡著自己的小舟,為了信仰,為了生存,不計代價。
一段沉痛的往事,訴說著無畏的革命精神,生與死似乎只是身邊無所謂的小玩意,愛與恨也只能說明情感的存在,為了精神的信仰,犧牲又有何恐懼,為了革命的勝利,死又何妨!像狂風一樣肆虐,似輕聲一般渺小!
影片中最讓人敬佩的是吳志國和顧曉夢兩個人爭著希望犧牲自己去救贖組織的願望。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條命,就如李寧玉對顧曉夢說的一樣:難道情報比命更重要嗎?但是在那個戰爭的年代裡,熱血青年對於抗日救國的信仰,是選擇苟且偷生和寧做亡國奴的人無法理解的。
所以吳志國寧願選擇承受六爺那痛入神經骨髓的致命三針,所以顧曉夢寧願拋棄女性的尊嚴,最終勇於就死。是什麼讓他們無所畏懼死亡,那就是信仰的力量,當顧曉夢被抓進城堡的時候,她已經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活著走出城堡,當李寧玉攜著一輪明月回望她的時候,她在縫補著李寧玉旗袍的摩斯密碼,也在縫著自己的遺言,但選擇死亡,她是開心的。那種流淌在顧曉夢嘴角的微笑,發自她內心。死亡,對她來說,是無所謂的,不能潛伏不能繼續送情報,才是顧曉夢有所謂的。
對吳志國也一樣,他跟隨的汪精衛主席早年間也是熱血青年一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汪精衛走向了一條和全國人民對立的道路。對於吳志國這樣一個鐵血救國的青年來說,只好另擇信仰,選擇為中華民族的存亡而奮斗、犧牲。於是,他憑著鋼鐵一樣的神經抗住了大刑,在奄奄一息的時候還送出去了情報。很多人質疑導演這一個安排,但我覺得並不誇大,人有時候精神力量是強大到你無法想像的,尤其是戰爭時代里的熱血青年,因為他們,有著常人一般沒有的信仰,有著對信仰無限堅持的動力。
觀《風聲》,被曉夢最後的獨白,所深深震撼,聽她娓娓道來,一份從容,更有一份果敢與決絕。「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顧小夢的這句話,不僅讓人感動,也引人深思。民族存亡之刻,多少年輕兒女,不負自己內心滾滾升騰的信念,與親人訣別,踏上血色荊棘的不歸路。它提升了影片的高度,是使影片成為經典的其中一個經典的元素,是影片的點睛之筆!「老鬼老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這正是影片所要向我們傳達的主題思想。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一輪明月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會在電腦上聽音樂看電影 瀏覽:523
金柳妍所有愛情電影 瀏覽:707
泰國男學生走秀電影 瀏覽:199
哥譚第四季完整的電影 瀏覽:964
光影青春電影完整版 瀏覽:51
德國電影中文版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834
拍微電影背景音樂是什麼格式 瀏覽:274
台灣恐怖電影緝魔在線觀看 瀏覽:573
吳孟達電影全集完整 瀏覽:217
槍戰外星人的一部電影大全 瀏覽:830
我是誰電影成龍電影圖片 瀏覽:2
中文字幕電影hd 瀏覽:924
電影雨人結局什麼意思 瀏覽:184
周星馳演過的捉鬼電影 瀏覽:871
法國強我人生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73
毒誡電影圖片 瀏覽:733
躲閃電影完整 瀏覽:502
新半斤八兩電影完整播放 瀏覽:304
新基督山伯爵的電影完整版 瀏覽:69
金凱瑞一部交警的電影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