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03 21:54:16

①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600字

現在,我懂了 ——觀電影《我的長征》和《驚濤駭浪》有感

「爹爹……」只見一個可愛純真的男孩正在這硝煙彌漫的戰場苦苦追尋……

戰斗的號角,悠揚又略帶點悲憤的樂調,在炮轟的槍林彈葯中,似乎還夾雜著一絲哀怨。這就是戰爭嗎?閉上眼任一幕一幕在我腦海里急速地劃過。突然間,我對戰爭有了另類的感慨:或許每一場戰爭的勝利,都需要讓人民付出血,付出肉,付出骨頭,這是命的代價啊!

不要用不屑的眼神,朋友,這並不僅僅只是一部電影,這更是一種詮釋,一種對生命的詮釋。還記得瑞娃子嗎?一個充滿氣息的孩子,正是他,那股勁,那股對生命的熾熱,深深地吸引著我。可是,他只是一個線索,一個引領我們看得更深刻的線索。因為我知道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困難,但這並不是邁不過去的坎,只要有一種毅力,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凝聚力;就沒有什麼不可戰勝的。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誰心中真的認為不苦?面對敵人的突擊,環境的險惡,是什麼支撐著我們親愛的戰士們不怕苦,不怕累?是毅力,是信仰,是一種堅信中華民族會站起來的,任何一個強大的民族,也不能將我們撩倒的凝聚力!
「舍小家,保大家」、「苦了我一個,幸福千萬人」。有多少樂於奉獻,勇於奉獻的英雄們在用行動去闡釋這種深刻。20世紀的兵是好兵,是能打仗的兵。這是抗洪的英雄們用生命血淚去勾勒的。朋友,難道我們還要無理取鬧,用一些借口去計較嗎?別人一次無意的過失,朋友一句不得體的話,一次小小的利益沖突,就爭得面紅耳赤,這值得嗎?這時,我們是否需要一種忍耐,這並非懦弱,也不是逃避,這是一種智慧。毛主席說,「不要跟著錯誤走,」所以,他毅然地選擇了撤退,帶著一些莽夫的不理解。他是懦夫嗎?不!他並不是害怕打不贏,而是不希望有更多犧牲。「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個沉不住氣的人,沒有資格去談成功。越王踐卧薪嘗膽,食不加肉,衣不飾彩,經過「十年深聚,十年教訓」振興越國,滅掉吳國,北上中原,成為霸主。這是一種坦盪,無私無畏,無塵無染。這亦是一種豁達,是一種智慧的疊加,延續和升華。

命運從不會隨便首肯我們的選擇,歲月也不肯輕易鑒定我們的歷程。然而我們卻不能拒絕歲月的滄桑和命運的磨難。其實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內容,每個時代都要面臨新的挑戰,這時我們要做的只有一個,就是做好一切,准備去迎接不幸。這樣的話,我們就再也不會有奢望幸運之神垂青之類的想法了。

② 觀看一部愛國主義電影後的觀後感 600字左右

僅供參考啊··

愛國主義的力量不可戰勝——《黨的女兒》觀後感
偉大的中華大地,養育了億萬兒女,圓明園的火光,列強的入侵,喚起一代青年致力共和。蘆溝橋的槍聲,日本浪人的狂笑,激發又一代青年拍案而起,捨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難。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都閃耀著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

觀看影片《黨的女兒》後,我的感觸很深。

影片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權壓迫,不畏虎豹豺狼,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民族的自由,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愛國主義壯歌。

影片中的一個鏡頭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三名共產黨員有重要情報匯報給游擊隊,在半途中,一名共產黨員走失了,她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逼她說出另外兩名共產黨員的下落,但她死活不肯說,因為在她的心中,革命的利益高於一切,她周身每個細胞都浸透了這種精神。

她知道,只有不讓敵人得逞,我們才能贏。敵人發怒了,殘忍地用火將她活活燒死。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她的身影一下子變得那麼高大。

此時的我已是熱淚盈眶,這種感受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是啊,愛國主義的力量不可戰勝,歷史已經證明了這條真理。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的祖國開始了新的歷程。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當年趕走侵略者、消滅反動派的血火戰斗,我們應用我們青春的熱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祖國。

沒有烈士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他們的壯舉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發奮學習。我們中華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斷滌盪自身,戰勝艱難險阻,積累著日月精華,奔向那更加光輝燦爛的前程。這正是我們每個今天的中國人所驕傲的。當然,作為炎黃了孫,我們在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的時候,要大膽吸收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不斷熔鑄和培植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新世紀的少年應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呢?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需要成千上萬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人才報效祖國。因此,我必須先立足當前,展望未來,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化為實際行動,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我們進一步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崇高的愛國主義傳統吧!用我們的雙肩擔當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重任吧!

③ 一篇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1000字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 影片 《烈火金剛》觀後感
今日,我參加了由秦皇島文明辦等位主辦的愛國主義影片展播活動,觀看了紅色電影《烈火金剛》,深有感觸,並寫下這篇觀後感。影片 《烈火金剛》反映了抗戰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敵後武工隊,在翼中平原與日偽反動派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並取得最後勝利的故事。劇情緊張刺激,
影片中的人物性格也十分鮮明:隊長肖飛勇敢機智為救傷員,不顧個人安危,隻身前往日本人的大葯鋪,並成功「買」到葯,用智慧甩掉了前來追趕的日本追兵;隊員孫定邦為保護群眾,英勇犧牲;女衛生員大義滅親,殺死自己的漢奸父親…… 在九一八事變恐怖背景下,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土地,五千年華夏文明,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破壞,南京大屠殺、冀中平原大掃盪……他們在中國的國土上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駭人聽聞的罪惡事件中國共產黨在這危急關頭發出了「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築起抗日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的號召。華夏兒女紛紛投入了抗日的陣營。國共黨再次合作,結成抗日同盟,開始了艱難的抗戰。凇滬會戰,武漢會戰日軍的陰謀被逐漸粉碎。看看今天的青少年,抽煙喝酒,斗毆的事件不斷發生,青少年犯罪的比重越來越多。我國某國際知名演員在時裝發布會上,公然將設計成日本國旗的衣服穿在身上,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親屬強烈要求道歉的情況下,竟在發布會上表示自己從來不知道南京大屠殺,瞬間愛國人士憤怒了,紛紛指責:好!你不知道這回事是吧,我們告訴你,在南京大屠殺中,30萬同胞死於日本人的手下,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幾億美元!連幾歲的孩童都知道的事,難道你這個一線演員不知道?中國人是不是已經忘記了國恥?不,至少有良心、愛國的我們沒有忘記! 「牢記昨天,平視今天,追求明天」,才是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它為的是不讓現在的青少年忘掉昨天,不忘國恥,傳承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不能讓我們的優秀文化——漢字被網路腐朽文化
「火星文」「886」等詞語所代替。 回眸昨日歷史是殘酷的,但在今天我們絕不容再由他國的侵略!釣魚島、黃岩島等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但今天彈丸之地的日本、菲律賓等國卻與我國爭奪我們的領土,甚至還上演買島的丑劇!你們否認南京大屠殺我們沒追究你,你們在清理遺留在東三省毒氣彈的方面投入很少的資金,我們沒追究你,而你現在卻越來越放肆!難道你們還以為中國是個弱國,中國人民是病夫嗎?你們錯了!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條沉睡的獅子,千萬別讓它醒過來。」但現在的中國不僅是一隻漸漸醒來的獅子,更是是一條騰飛的巨龍,中國人民絕不會容忍你們對中國的土地抱任何幻想!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要努力學習,繼承先烈勇感,不畏犧牲的優秀品質,堅持改革開放的偉大政策,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可以自豪的說:「我是中國人!」
秦皇島的請勿借鑒

④ 2000字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

錢學森是我國傑出科學人物,兩彈一星元勛,2009 年 10 月 31 日逝世於北 京,享年 98 歲。對於這樣一位偉大的人,我們對他該懷有多大的敬意呢! 他說: 「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 疑和爭論! 」 他說: 「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二么, 今天掉下來, 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 」 他說: 「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麼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 」 他說: 「不要服我,要服科學! 」 他就是一個人抵五個師的男人! 也許到了這個年代我們對於錢學森這位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的大師並不熟悉。就在上周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錢學森》這部影片,期間充 滿了各種感動,各種鼓舞,心情澎湃。同時也讓我們對錢學森肅然起敬。 《錢學森》這部電影演繹了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傳奇的一生,在上世紀四十 年代,加州理工學院出身的教授錢學森,在美國擁有優越的研究環境和資源,但 他卻心繫祖國,歸心似箭,一心想利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 做出貢獻。而意識到錢學森的巨大價值的美方又對其歸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 以間諜罪逮捕錢學森。最終,回國願望強烈的錢學森幾經輾轉回到了當時一窮二 白的中國。 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研人員從仿製 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 1964 年,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 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並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 看完影片,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在觀影的過程中,一些情節的設計讓人看 了不僅渾身振奮,而且還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比如錢學森被指控是共產黨,被關進監獄,蔣英去探監那一段,看守的人說 你們只有五分鍾的時間,蔣英見到丈夫之後一直問「你還好嗎?」 「他們打你了 嗎?」錢學森卻一句話都沒說。旁邊的人說「請講英語! 」而蔣英回應的卻很犀 利, 「難道你沒看出來嗎我們都是中國人! 」就像外國人問我們一句: 「Where are you from?」我們能昂首挺胸,理直氣壯地提高聲音的分貝,告訴他們: 「I』m Chinese,I』m from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就像錢學森要離開的時候,杜布里奇校長很不解地問他: 「你回去能做什麼 呢?」錢學森回答: 「回到我的祖國,我總是能做些什麼,也許,我還可以種蘋 果。 」 就像登機的時候,一個中國的記者問錢學森: 「你為什麼不回台灣而選擇去 大陸呢?」錢學森不回答,中國記者追問,錢學森說: 「中國人對中國人提問要 用中文而不是英語,我不想回答你的問題。 」 新中國建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後,依然隨時面臨被外國侵略的危險。為了 我國的國防力量的提升,也為了爭氣,證明中國人不必外國人差,錢學森出國時 的志向是: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給學會,然後帶入中國,為國建設作出貢獻。這 種高尚的情懷,是作為一中學子的我們所應該學習的,我想起了周恩來總理說過 的一句話: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覺得讀書人是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氣魄和理 想的吧。如果說這次觀影使我學到了什麼的話,就是這個,志向,進取,鑽研, 拼搏,奉獻!為了祖國! 一個人為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傾盡畢生心血, 最後做成了, 這個人叫錢學森。

《錢學森》觀後感
今天是錢學森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愛國科學家,今晚我們錢學森實驗班全體同學觀看了關於錢學森生平介紹的記錄片《錢學森》,在此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科研精神和創新精神.
出生在動盪不安的年代,眼看著自己的國土戰火紛飛,任人踐踏,錢學森看到了中國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外來侵略國家,於是他毅然決定出國留學學習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報效我們的祖國.身處異鄉的錢學森深刻體會到沒有受到尊重的滋味,活在屈辱中是痛苦的.他化悲憤為力量,努力學習.當錢學森在美國工作步入正軌的時候,新中國的成立使他盼望回國的心激動不已,他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歷盡千辛萬苦回到祖國的懷抱,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中,把畢生所學貢獻給祖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這是錢學森說的話.
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出身在和平年代,我們都過著有尊嚴的生活,看到的是一個蒸蒸日上逐步發展壯大的新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壞境也依然堅持奮斗,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為榮,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拼搏精神和愛國精神.
我們是幸運的,但我們是經歷失敗的,我們在高考中摔了一個大跟頭,目前也落後於別人一大步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站不起來.我們依然還有攀登高峰的夢想.大學並不是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天堂,來到這里,我們仍需努力,任何時刻我們都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我始終相信人生是一個不斷進取的過程,一旦懈怠,中將瓦解.這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領域的奇葩,我們也不敢隨便誇下海口要做他那樣的科學家甚至超過他,但是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精神,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社會之才.我們想做到的很簡單:讓今天的自己勝過昨天的自己.
我們班全體同學開始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我相信我們可以一直保持這種學習的積極性,充實我們未來的這幾年的大學生活.我時刻銘記這樣一句話:大學很好玩,學習靠自覺,我們是有責任的到這里學習來的.這是我在高考失利後放棄讀書後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對自己說的,我必須對得起我的父母和一直支持我讀書的親人朋友,今天我站在錢學森班,我也要對得起這所學校和"錢學森"這三個字,我也會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
錢學森把建設祖國作為他的責任,而我也有自己的責任,對他人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未來只能由自己來創造,機會只能由自己來把握,我努力我無悔!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 在看這場電影之前,對於錢學森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兩彈一星」 的豐功偉績上,而在看這場電影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意識到是一個演 員在演一步電影,而是在看一個叫錢學森的人如何渡過他光輝而又艱 難的一生的,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劇本,他也正是他自己人生戲的導 演,在這場電影結束後,我才終於明白了什麼是人生的意義,什麼才 是真正的人生價值。 錢學森——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海 內外的傑出科學家,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 「 之父」火箭之王」……所有的榮譽集於一身, 「 卻又被他「無情」的拋之腦後, 加州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不當,美國優越的生活不過,卻偏偏「固執」 到回到中國過清貧的生活,當時的中國與美國比起來,就像現在在城 市打工的農民工與居住豪華別墅的商人富豪,只為了去實現自己的理 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負,向中國實踐自己的愛國之心。 當看到第一顆原子彈的時候,他那孩子般純真的笑打動了我,原 來發自內心的笑容是那麼的美,也許在錢學森身上用「美」並不貼切, 但是我真得不知用什麼詞語來展現它。幕的開始與後面的接應的那一 畫面,也同樣是衛星的發射成功,也同樣是震撼人心的時刻,在所有 人為之狂歡的時刻,卻惟獨他一人現出深邃的眼眸,那眼神似乎穿過 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他到底在想些什麼呢?是因 為成功對於他來說已經不足為奇了嗎?是因為這種場面使他麻木了 嗎?……這在電影中似乎沒有講到,我想他是在為我們中國擔憂,為 後人擔憂吧。 生活在美國的幾十年,他始終有一個目標,就是學習最先進的知 識,將之用諸於中國,使中國變得像美國一樣強大,他刻苦鑽研,一 步步的緊追知識的步伐,卻時時刻刻的關注著中國的發展狀況,當學 有所成的時候, 回國之心慢慢的侵襲著他, 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 , 「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 美國,也不能讓他回國。 就這樣被莫名的罪名加以軟禁,失去自由, 」 最後在周恩來總理多次的努力下,才使其終於返國。對於這種來之不 易的機會,錢學森更加珍惜,回國後,教授航天知識,在這一部分, 電影中有所體現,震動了我,因為那一刻讓他回想起了在美國授課的 情形,與此刻是截然不同的,從而引發了他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看了這部電影之後,結合做為一名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有以下 的幾個方面的感悟。 當今的中國是一個正在蘇醒的雄獅,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大,盡 管 GDP 的增長速度很快,僅次於美國,但是我們的人均值還是很低 的,對於經濟的發展我們並不一定要去追求有多麼的快,雖然經濟是 我們生存的一個基礎一個前提,但是我們應該追求有質量的提高,如 果第一個人都懷著像錢學森同志一樣的愛國之心去面對每一件事情, 我們和諧社會的步伐將會邁得更快,更穩,更好。 現在雜志,包括新聞媒體都在關注一個話題,中國有那麼多的人 品,為什麼沒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就連比我們落後的國家也都有 這樣的殊榮,為什麼中國人總是與他擦肩而過呢?很多人也都是將矛 頭直指中國的教育體制,因此我們如今的教育體制有了素質教育,這 的確是我們的教育問題,有的媒體報道說:有些美國人稱清華北大是 美國的後備學校,大家也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際名校,也是中國最具 有權威的學府,而多數學有所成的學生,公費出國留學,但卻只有少 數回國,何況我們現在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政治方面,我們都在沿 著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與錢學森當時生活的時代相比,已經是上等 了,可是有多少人能體現出他們的愛國之心呢,如果每個出國留學的 學生都能像錢學森那樣去想,那樣去做的話,如今的中國是不是比現 在更好呢? 中國教育制度的弊端不可能一下子解決,是一個漫長過程,一個 探索的過程,我們所有中國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奉獻自己的愛國之心, 多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著想。 雖然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做到像錢學森一樣, 但是我們要盡自己的努力去為我們的國家做些事情,讓我們的國家真 正的強大起來,讓自已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在中山公園龍之夢電影院觀看由陳坤、張雨綺主演的《錢學森》。

看完《錢學森》這部電影,我深深的感受到祖國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勤勞朴實、艱苦奮斗的作風,他們用自己的辛勞和汗水,托起了一個泱泱大國的形象。

新中國的建立,使無數海外學子看到了祖國崛起的希望,他們紛紛歸國,投身於祖國的經濟軍事建設,錢學森正是這其中的一員。拳拳愛國之情,讓我感動。在這當中,以錢學森為首的尖端人才,卻受到了美國政府的阻撓。但是盡管如此,他們卻從未忘記報效祖國,時刻盼望著回到祖國,參加祖國的建設。盡管在美國受到特工的監視,盡管被軟禁,盡管被關進監獄,盡管不能再工作,錢學森都從未忘記回到祖國的懷抱。終於在一系列斗爭之後,海外的拳拳赤子終於如願回到了祖國。

還記得在電影錢學森講了一句話:「手裡無劍和手裡有劍不出是不一樣的!」在那個年代,原子彈、氫彈、導彈是一個國家國防力量的象徵,國防力量強大,國家就能在國際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否則,只能淪為軍事強國的附庸。在電影里,以錢學森為首的科技人才和艱苦奮斗的人民子弟兵,團結奮斗,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使中國有了自己的導彈,讓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又提升了一個台階。

在剛剛建立的新中國,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沒有實驗數據,他們就自己計算;沒有實驗器材,他們就去垃圾站淘,去自己造;沒有科技人才。他們就自己培養,總而言之,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齊心協力搞建設,團結一致創輝煌。

在導彈的研究建設當中,不僅錢學森,還有很多科技工作者也付出了自己的畢生的精力。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半路出家的張工農。軍人出身的張工農,勤奮刻苦,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成為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張工農作為工農階級的代表,象徵著為了祖國的騰飛,無數人都在積極向上的努力著。有這樣的干勁,讓人對新中國的導彈事業的騰飛,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錢學森,留美博士,在美國生活二十年,曾任加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在美國有著很高的名氣和優越的生活,然而在祖國建設的召喚面前,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這些優越的待遇,並且通過了美國政府的重重險阻,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回國後,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錢學森》的開頭和美國的《胡佛傳》如出一轍,都是以主人公的老年相出場,只是陳坤的扮相比李奧納多多了些正氣。這是自然的,一個聯邦調查局惹人爭議的頭頭,和「兩彈一星」的領軍人物,氣場怎會一樣呢。

說起「兩彈一星」,現在的我們因潛移默化地坐享了它的成果,對它研製之初給國人帶來的亢奮和喜悅大約是無法感同身受的。導演張建亞考慮到這點,用幾個紀錄片的片段天衣無縫地插入影片中,使我們得以看到原子彈爆炸時,激情滿懷的中國人歡騰的場景;看到毛澤東、周恩來以及錢學森當年的真實形象。

錢學森早年在美國求學,在物理學導彈領域取得非凡成就,被聘為加州理工大學終身教授。在那個年代,剛成立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各方面條件都非常艱苦,但錢教授還是義無反顧決定回來。美利堅合眾國於是千方百計滯留他,因為他們知道,錢一旦回國,中國的軍事力量就會對美國造成威脅。影片在這一「威脅論」上大做文章,無非是想突出錢教授的重要性。最後錢學森通過周恩來等人的幫助,還是突破阻礙,回國了。

影片的後半段,就以錢學森在國內的生活、研究為背景,設置了漫漫黃沙的導彈研究基地,模擬了幾次導彈發射的場景。這些幾可亂真的特技鏡頭將影片平緩的節奏搞出一些商業片的噱頭,重在表現兩彈無可比擬的威力,是很有創意的。但我的腦海里一直有個疑問:這么可怕的核武器為什麼人們要去研製它?想到美國在日本投放的那兩顆核彈,背部就會發寒。錢學森的朋友「友來」對此也有感觸,錢學森的回答是為了抵制侵略,保衛國家:「手中無劍」和「有劍不用」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保證有一天,別人的核彈不會投到中國的頭上」。這很好地解了我的疑,「我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精髓就在這里。

電影《錢學森》是一部偉人的傳記,除了錢學森在科學事業上的傑出表現,對他的生活情感也有一定程度的刻畫:他和妻子蔣英相濡以沫的愛情使人心暖。蔣英為了丈夫的事業,犧牲了自己當一名歌唱家的理想,卻並不遺憾,以為是「光榮」。飾演這兩位的都是新生代年輕演員,過半的英文對白,看得出他們是下了很多工夫的。陳坤對錢學森的心理把握很到位,張雨綺也一改昔日花瓶的模樣,奉獻了一次出色的演出。有時我會想,那一代的科學家和現在相比,究竟多了些什麼。答案大約就是「信念」,有信念,就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用錢學森的話說,那是一個創造奇跡的時代。(

老師們、同學們:
錢學森——我國導彈,火箭及航天事業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亦是我國「兩彈一勛」的功臣,人們心目中的「科學聖人」。這樣一位偉大而又堅強的科學家,必定有著充滿神秘感的一個傳奇。我也在看過《錢學森》這部電影之後,了解了他註定不平凡的一生。
他出生在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戰火紛飛。他看到中國的科技技術遠遠低於其他外來侵略國家,因此而飽受欺凌。他不甘於受到他國的欺迫,依然出國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在屈辱中發奮學習,當他終於獲得了成功時,卻又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決心回歸到祖國的懷抱中,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中,,以一個普通的科學工作者的姿態,穿行在風沙彌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發了「兩彈一星」,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把畢生的精力與所學獻給了祖國。
為此,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他的愛國,他的堅定,他的創新。他是如此的愛國,面對他人的誣告,他在美國的法庭上用他那洪鍾般的聲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後代,我的一腔熱血只圖報國。我的根在中國!」;面對敵人多年的軟禁,他絲毫沒有屈服,而是尋找時機,爭分奪秒地暗自研究,他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受了多少苦,多少難;這一切只不過是報效祖國!「愛國」兩個字,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此簡單而又清晰:愛國,就是時刻把祖國放在自己心上,一切以國家的利益為重;愛國,就是用盡所能的為祖國奉獻,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丁點兒也好!幾十年來,他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始終把愛祖國、愛人民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覺把個人志向與民族振興緊緊聯系在一起,為祖國強盛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論遇到多少艱難困苦,都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在研發「兩彈一星」的過程中,條件非常艱苦,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國家又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災人禍,但他始終卧薪嘗膽、勵精圖治,為新中國軍事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我也從一次次的嘗試中明白了堅定就是一種信念,在動搖時鼓勵自己堅持下去。現在,從錢學森的故事裡我更體會出堅定這個詞語的新解:執著地做事、為民族做事、為祖國做事!
之後又回想起來,我們,如何做到愛國呢?我們能為祖國做些什麼呢?我們本職工作是什麼?不正就是學習嗎?如果現在我們連最簡單最基本的事也做不好,那何報效祖國?分明就是無稽之談!不去努力,不去創新,哪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又哪能扛起自己肩上的一份責任?說要愛國,不努力,不學習,不創新,說這也是假的,嘴上的口號,又能起什麼作用?
現在是21世紀,一個繁榮而發展迅速的時代,一個國家和民族真正實現崛起的時代。生活條件遠遠比舊時好了很多,這也不正是我們報效祖國的好時期嗎?不一定要成為名揚世界的科學家,不一定要成為享譽世界的偉人巨人;只是做好自己應做的,負好自己應當的責任,用一片愛國的赤子之心,哪怕是分外微薄的一份力量,怎麼會不是報答祖國呢?

觀「錢學森」有感

魯礦二小 蒲公英班 韓毓婧

他,是舉世矚目的大科學家;他,為了回到自己深愛的祖國,歷盡千辛萬苦;他,為我國航空導彈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誰,為祖國嘔心瀝血?又是誰,永遠有著赤子之心?他,就是我國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

為了更好的報效祖國,錢學森早早的留學美國,師從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馮-卡門。他在離開祖國時,就在心裡默默的說,「我一定會回來的!」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的歡呼聲中,在禮炮聲中,也在錢學森的心中,誕生了。

我想回去!迫不及待的想回到祖國去!

此時,我國的經濟狀況很不好,要錢沒錢,要車沒車,要設北美設備的情況下,他的心沒有一絲動搖。而且,美國的條件優越,要什麼有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錢學森都沒有改變,如果是你,你一定會選擇留在美國吧!

錢學森回國5年後,為祖國的我國航空導彈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直到身齡98歲。

看看錢學森,為祖國做出了這么大的貢獻,

有如此的愛國,我們身為一個小學生,我們又生活在這么優育

的環境下,就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好好報效自己的祖國。

觀《錢學森》有感

魯礦二小 蒲公英班 李曉慧

剛看了一個電影,叫《錢學森》。看完後,我對錢學森肅然起敬。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杭州人,生於上海。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學習。1938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火箭研究,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

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成為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當時,錢學森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1955年錢學森後,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做出卓起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也是一位愛國赤子。

最令我難忘的是錢學森在美國說的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祖國,為人民服務。」錢學森在美國努力完成學業,為的只是在回國後能 多為祖國,為人民服務。

錢學森可以為祖國獻出一切,那我們為什麼不能盡自己所能,為祖國做一點貢獻呢?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讓祖國更加壯大,更加昌盛!

⑤ 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

「不管幾點鍾,以集結號為令,隨時准備撤退。聽不見號聲,你就是打剩的最後一個人,也得給我接著打下去!」

「是!」

團長的命令,連長的回答,構成《集結號》整個故事的核心。1948年,中原野戰軍獨立二師一三九團三營九連拖上個臨時指導員共47人堅守汶河南岸舊窯廠,這是一個營的軍力也只能抵擋四個小時的險要之地。

47條年輕的生命,有日夜盼望回去的家,有朝思慕想的親人,47個鮮明的個性,觸碰著心靈最深處的感動。幾個有血有肉,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向我們展示著最真實的人性。

九連連長穀子地,在戰場上驍勇善戰,冷靜而不失人情味,把每一個戰士放在心裡,勝於親兄弟。在汶河南岸眼看著自己的戰士一個又一個地倒下,集結號又遲遲未響的疼痛與焦慮;當有人提出集結號已經吹響自己又真的沒有聽到,選擇留守陣地時的堅忍;被誤會是國民黨俘虜時的忿忿;抗美援朝戰場上面對地雷,懷想死去兄弟時的愧疚,渴望救贖的煎熬;一直堅持尋找已經改編了的獨二師的堅持;在烈士陵園里得知集結號根本沒有為九連吹響過時的憤怒;在舊窯廠誓死要將死去弟兄們的殘骸挖出以證明他們堅持奮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不是無名失蹤者時的瘋狂;遲來的追認烈士通知到來是的激動。不得不說,張涵予對於穀子地這個人物的把握的確恰如其分,每一個階段都恰倒好處,他的表演感人至深。

一排排長焦大棚,我特別喜歡這個角色,廖凡的確是個好演員!「打一回仗報一回喪,以後別讓我干這事兒了。」孫指導員被敵人炸成兩截,焦大棚想致俘虜於死地時的血性;口述家書讓王金存代筆時焦大棚對老婆兒子流露的溫情;面對戰友一個一個犧牲時內心的糾結;當敵人如小強一般鋪天蓋地涌來,焦大棚拿著燃燒瓶沖在最前面被燒成火人時的勇猛;全身焦黑的焦大棚虛弱地和穀子地說「我聽到集結號了,一直都聽你的,就聽我一次,撤退吧,再下去人都死光了」時的懇求。這就是全九連最勇敢的焦大棚。可這樣的戰斗英雄,又不同於我們習慣了的那種不怕死的形象,他即使沒聽到集結號,也在臨死時想為九連剩下的人尋求一個活下去的機會!從100多號人到47個到33個到13個,每一回都是焦大棚在統計,戰友犧牲的傷痛他比誰都能體會得更深切,又是一個充滿個性的人物形象。

還有王金存。這個人物的成長讓人覺得真實。戰場上可能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嗎?當然不可能。害怕,逃跑,畏戰想必是人之常情,可貴的是王金存在戰火中得到了靈魂的救贖。原本只是個文化教員,第一次上戰場嚇得尿了褲子,被穀子地拉去接替了孫指導員的位子。幫戰士們寫家書,自己也不停地給妻子寫信。從一個面對受傷的戰士都嚇得動彈不得的膽小鬼,最終成長成堅持沒有聽到集結號留守陣地、守著戰友們的屍體、拉響了炸葯包的男子漢。

還有姜茂財,九連的阻擊手,用身體支撐住了炸葯包炸毀了敵人的坦克;還有呂寬溝,為穀子地找一塊能走的手錶,讓他能知道時間而犧牲;還有黑子。。。

一個一個不僅僅高聲吶喊口號的真英雄,每一個都是有著最淳樸原始的愛國情感的讓人印象深刻的戰士形象。殘骸找到了,1948年到1958年,整整遲到了十年的證明,烈士的稱號,他們不再是無名失蹤者,也沒有人能抹黑他們的功績!終於知道了空喊「中國不能亡」的口號的「王力宏」他們是多麼的蒼白無力了!

《甲方乙方》時期的馮小剛彷彿是一個耍點小幽默講點小段子的小青年,《天下無賊》和《夜宴》時期的馮小剛彷彿是一個渴望成長的男人,到了《集結號》的馮小剛成為了真正擲地有聲的男子漢!

向馮小剛致敬!

向張涵予、廖凡這樣的好演員致敬!

向穀子地、焦大棚這樣長眠於地下的無名英雄致敬!

⑥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500字左右)

這天,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建立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向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此刻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我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光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期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

⑦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

我們都忘了
其實最重要的是
那是一段真實的歷史
是萬千同胞在1938年感受到的極度痛苦、恐荒和絕望
比黑白電影里呈現的景象帶給我們的感觀還要更加真實殘酷

4月24日我帶著未知的心情進電影院觀看這部影片
《南京!南京!》確實不同於以往的戰爭電影
很少的對白,冷峻的畫面
對真實屠殺場面的意象還原
突然抽離的背景聲音
人物表情與心理的細膩刻畫
無一不讓我們觀眾
不是把注意力僅僅放在血腥的殺戮中
更是在對戰爭的思考、對人性的思考上

我很慶幸自己活在和平年代
盡管這世界有些虛偽浮躁,且冷暴力不斷,
但總比活在戰爭年代來得幸福、幸運
起碼有生存的保障
但在戰爭中,活著比死還要艱難
戰爭使許多人的人性變得殘忍
變得以殺戮為樂、以侵略為光榮
或許真的有象電影中角川這樣良心尚未泯滅的日本軍人
但在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是我亡
對求生的慾望足以讓一個原本善良的人
拿起武器殺向無辜的人
對財富和權力的貪婪
足以讓人性變得殘忍血腥

日本侵華戰爭
讓大多數人按照少數統治階級的意志去送死
這值得嗎?
千萬日本年輕人受軍國主義鼓吹上戰場
不是變得徹底喪心病狂,就是心靈崩潰
這應該嗎?
我們苦難的同胞變成待宰的羊羔
南京也變成了人間地獄
這不殘忍嗎?
戰爭自古就不斷
我甚至也不能否定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會到來
而且科技時代的戰爭能變得多可怕難以想像
不過好在武器的強大應該能使人們死的舒服些
但若人們都能多多思考戰爭的意義和帶來的傷害
和平也必將更加持久
我想這也是影片傳達的一個精神
2樓
2009-6-7 19:26 回復

bonnyleungcw
槍擊、火燒、活埋、刺殺、強奸、砍頭、難民營、慰安所...
影片展示給我們看的一幅幅畫面
著實讓人看得沉重的喘不過氣來
看的人便如此
曾經親身經歷這一切的同胞們又是怎樣的心情呢
透過影片的景象
我能想像他們曾有的極度害怕與恐懼
以及與親人朋友的生死離別的痛苦與絕望
南京城裡
有倉皇出逃的士兵,也有頑強抵抗的戰士
有麻木的日本慰安婦,也有捨身救眾的中國妓女
有覺悟奔潰的日本軍官,也有建起安全區的國際友人
而對於這些曾經無懼死亡的民族英雄和無私幫助過我們的國際友人
我們都應致上崇高的敬意

陸川導演在《南京!南京!》中
不少鏡頭是從一個良心未泯的日本軍人角川的角度出發
這不同於以往戰爭電影中日本鬼子的模式化表演
陸川說一個電影如果只在討論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問題的話
就相當片面了
我也明白戰爭不是純粹就是說誰的錯
日本有反戰人士,中國也有漢奸之流
但我還是想從70年後的中日兩國的角度說說

在對待「南京大屠殺」這一事件上說
中國每年都會開展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
用教科書、用記錄片等教育我們勿忘國恥
但歷史畢竟久遠
沒有切膚之痛的青少年只道:
不要盲目去仇恨所有日本人
和平年代更應追求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日友好
道理固然沒錯
但少數青少年卻過頭了
極度崇拜日本文化,羨慕日本生活
「哈日族」日漸衍生繁榮
對日本人的諂媚到了無恥的地步
讓人好生痛心
喜歡日本文化不是不可以
我本人就非常喜歡日本的動漫
但不要認為日本的一切都是好的
否則這就是日本精神文化侵略的勝利了

而日方似乎始終不承認南京大屠殺
修改教科書對當代人隱瞞事實
不少退伍軍人依舊以曾參與屠殺為榮
中方受害者的申述屢屢在日本敗訴
參拜靖國神社時有發生
套用一句網友的話
是哪個該死的傢伙,決定不讓日本人賠一分錢的
於情於理日本都該對中國受害者進行賠償!!

日本對戰爭反思的電影、電視少之又少
印象有的就如《螢火蟲之墓》之流
那也是對日本普通百姓照成傷害的無聲痛訴
並未對日本侵略過的國家人民有所懺悔之意
也許每個國家都會「護短」
但希望不要阻止每個人了解事實的權利
日本青少年也應了解所謂戰爭的本質
日本右翼思想依然存在,毫無悔改之意
讓人實在氣憤

也許以上言論都是老生常談
是上至專家學者,下至黎民百姓都常探討的一個問題
究竟該如何正確對待這段歷史?
好在依然有清醒的中國人和日本人
讓反戰精神得以延傳
讓和平成為主流追求
讓人們過去曾經麻木的眼、恐懼的臉成為不再有的歷史

《南京!南京!》從純電影的角度來說並非十全十美
全黑白的拍攝也不新鮮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辛德勒的名單》等早已用過
但我不應該用電影的角度來衡量影片的意義
因為這是一段何其慘重的歷史
電影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過去
不要忘記思考戰爭的意義
要好好活著,好好珍惜

電影院里
我的身旁做著一位老爺爺和他的五、六歲的孫子
讓這么小的孩子看如此血腥的畫面有所不妥
老人家顯然沒有考慮到
爺爺看的如此投入
時而唉聲嘆氣,時而無語哽咽
而一旁的孩子撥玩著氣球
似懂非懂的安靜坐著
影片快結束的時候
孩子突然興奮起來:
爺爺!爺爺!你看!蒲公英!
我望了他一眼,心想
真好,戰爭是不屬於他的年代
這不是為了煽情而寫的結尾
而是發生在我身邊真實的事
但願戰爭永遠不再來!

閱讀全文

與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殺戮都市電影宣傳圖片 瀏覽:400
由你玩四年電影完整版 瀏覽:75
三級中文字電影 瀏覽:776
目中無人完整版電影 瀏覽:452
凶屋2電影完整版 瀏覽:385
平頂山從哪買便宜的電影票 瀏覽:294
電影入戲太深完整版 瀏覽:696
英文原版古裝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335
台灣青春三部電影 瀏覽:443
chicago音樂電影 瀏覽:144
韓國電影女人的戰爭中文字神馬電影 瀏覽:97
八下音樂書電影 瀏覽:231
中山市利和電影院 瀏覽:373
法國講牛郎的電影 瀏覽:669
小飛俠大電影觀後感英文 瀏覽:922
一個用生命搞笑的男人電影名叫什麼 瀏覽:510
電影服飾圖片大全圖片欣賞 瀏覽:885
鬼片與愛情電影 瀏覽:292
愛情導師電影觀看 瀏覽:616
有一部電影說的是印第安人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