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狂電影觀後感

狂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6-29 06:37:25

1. 急求一篇電影觀後感

二零零六年的電影「雪莉寶貝」(Sherrybaby)就給觀眾講述了一個遊走在社會邊緣的母親如何自我救贖的故事。

雪莉•斯旺森的前半生活得放盪不羈。十六歲就去夜總會跳舞,沾染了惡習,在之後的六年間,海洛因便成了她生命中的摯愛。她和一個小混混生下了一個女兒,還沒來得及好好照顧她,就因為偷竊他人錢財購買毒品而鋃鐺入獄。三年後她假釋出獄,再次踏入這個社會,試圖洗清血液中的毒品和身上的恥辱,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可一切又是談何容易。毒品讓雪莉在地獄中的樂園走了一遭,再次重返人間,她的身上還殘留著地獄之火的熱度。監獄的生活沒能磨滅她的火爆脾氣,雪莉常常難以控制自己。在鐵窗後面,這種強硬個性幫助她保護自己,那是一個比誰拳頭硬的地方,可重返社會,這種秉性卻是一種阻礙。想要吸毒,不一定有人阻攔你,想要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卻要接受一系列的考驗,家人的冷眼,社會的不公,曾經生活的種種誘惑。她連被路人粗魯的撞到都會追上去大罵幾句,這就是雪莉——美麗、囂張,活得盡情盡興,沒人能斗膽在她的驕傲上啐吐沫。但她卻為了見女兒而低聲下氣地央求保釋官網開一面,為了得到工作而接受那個不懷好意的男人的「特殊要求」,為了重獲新生她開始學會忍氣吞聲地循規蹈矩。有時候不得不承認,說實話永遠比說謊更難。

屋子的牆壁上到處都是女兒稚嫩、多彩的畫作,時刻提醒她為了什麼而堅持、奮斗。她不是什麼聖母,也不是魔鬼猛獸,只是小心翼翼的走路,保證自己不再因為惡習而失足。她比那些初入社會的女孩更加艱難、乏力,因為她受過地獄火焰的魅惑,習慣了逃避。雪莉雖然在監獄戒了毒,卻依然顯現出性格脆弱的一面,潛意識里不斷尋找著能替代毒品的東西。所以她煙癮很大、喜好喝酒、依賴性帶來的快感,這些都成為了她逃避現實的工具。每當她沮喪、憤懣、不知所措,就會沉醉於彌漫在煙霧中的尼古丁帶來的刺激。她藉助一切法律允許的方式尋找快感,發泄生活壓力帶來的憤怒和不安。

雪莉喜歡戴上耳機聽歌,彷彿藉此能暫時飛離這個令人疲憊不堪的世界,希望真的能如歌中所唱,當她堅持走下去,能看到一個更好的世界,那種能被稱之為天堂的世界。在這次旅程的盡頭。她就如同威廉•布萊克筆下的《病玫瑰》,被毒品這只「暗夜裡狂舞、暴風雨里呼號」的飛蟲摧毀了生命。女兒萊克茜是生活給她的第二次機會。當三年未見的女兒主動擁抱了她,彷彿曾經遺棄她的世界又向雪莉展開了笑顏。她哭泣著向女兒道歉、懺悔,講述自己不光彩的過去,一股腦地要把所有的愛都補償給女兒。給她買很多很多禮物,講好多好多故事,給她唱歌。她不顧弟弟的調侃,在飯桌前清唱起「Eternal Flame」(永恆的火焰),女兒是她永恆的火焰,穿透雲雨的陽光,純凈柔軟的藍天,從未實現的夢想,飛落在左肩膀上的天使。她的歌聲不夠婉轉動聽,還有些跑調,這就是她的愛,不夠優雅不夠完美,卻毫無保留地奉獻。只要能聽到女兒喊她「媽媽」,用那雙細小的手臂環繞住她,她就能披荊斬棘。可是,不得不承認,她還無法做一個合格的母親,她的毒癮還在身體里隱隱作痛。弟弟鮑比和妻子還對她糜亂的過去抱有成見,無法把萊克茜交給她。鮑比的妻子甚至不讓萊克茜再叫雪莉媽媽。面對雪莉,萊克茜開始感到膽怯。深受打擊的雪莉像頭亂撞的飛蛾,渴望得到憐愛與支持,她求助於長相兇悍內心溫柔的迪恩,她求助於父親鮑勃的懷抱,她卸下防禦的面具,開始痛恨自己的一無是處。可當父親的手伸進她的衣服,就輕輕敲碎了她最後一道防線。所有的恥辱、難言的憤怒、沒有朋友的孤獨、女兒的冷淡都席捲而來,她光著腳在路上不停奔跑,世界靜得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越來越快,快得彷彿就要窒息。她想開始新的生活,卻身陷孤島。當世界對眼淚視而不見,她只能不停奔跑。

雪莉再次求助於毒品。就好像有個邪惡的小人拉著她一直往下墜,直到地獄的熱度燙得她毫無知覺。

當雪莉再次醒來,彷彿剛剛結束一場關於羞恥的游戲,所有的承諾都變成了一文不值的謊言:親愛的寶貝,我竭盡力量去嘗試,卻落敗得一塌糊塗。親愛的寶貝,你看,我並不像你想像中那麼堅強。

雪莉再次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去戒毒、回監獄,或者帶著女兒私奔。半天相處下來,她才發現自己還沒有準備好照顧女兒,她的脾氣,她盲目的愛都無法讓女兒健康地成長。比面對這個世界更加艱難的就是再次放開女兒的手。她把女兒交還給弟弟鮑比,真誠地請求他照顧萊克茜。她終於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從擺脫毒品開始。下次回來,她會是個好媽媽,她會再次學著去愛。雪莉•斯旺森完成了生命中重要的蛻變,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母親。

你看,每個母親都有她唯一的一種方式去說愛。

2. 電影觀後感觀後感(什麼電影都行,最好是好萊塢和迪士尼的)

《南京!南京!》的行不?
開傷疤有許多種方法,哭訴的、淡漠的、嘮叨的,官方的、民間的、第三國的,等等等等。陸川這一部,可以說是來自民間的聲音,在《南京,南京》中有著多個聲音在敘述。抵抗組織的、國際友人、普通民眾以及日本軍人,但並不嘈雜,但是殘酷、直接,寫實到讓人目不忍睹的地步。銘記南京大屠殺,不止是一個冰冷的數字,每個人都曾經是鮮活的生命。
《南京!南京!》相比很多同背景的電影有著很明顯的進步,那就是呈現出中國人的抵抗狀態,南京淪陷之後,中國人並非不抵抗,無論是武裝的戰士還是手無寸鐵的平民,或者用子彈來說話,或者同仇敵愾,即便是妓女想保持美貌和發型、貴婦們打麻將,分別也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堅持,那不是商女不知亡國恨而是苦中作樂更可哀,作為現代人要同情和理解他們的處境。
劉燁演出的地下抵抗成員們,在被俘之後,被日本人集體、批量、有秩序的屠殺,電影的前半段在觀眾的預料之中,但是陸川將斷壁殘垣之間的戰爭場面提高到中國電影前所未有的高度。電影細致表現了各種屠殺的方式,一批批的槍斃、關在倉庫里並火燒、驅趕到深坑裡被活埋,每一種死法都是極其反人道的。而高圓圓扮演的姜老師,擔任國家安全區的委員,則說明了中國人的不屈服。
更多一些亮色,更在於分明大家都看到日本人的強奸和殺戮之後,在日本人到安全區要求慰安婦之後,那些妓女和普通的中國女人為了其他人,紛紛主動申請。這樣的一幕幕,是具有血和淚的歷史碎片連綴而成的歷史記憶。
陸川並不希望將電影拍成受迫害的展示,幾乎在每一個段落中國人都在用自己的智慧來尋找更好的可能性,當然范偉扮演的拉貝翻譯是個特殊的例外,他本希望苟活,於是在日本人和德國人之間周旋,為了家庭甚至不惜告密,然而良民證之類的文件也不能擔保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活摔死、小姨子也被擄走,最終他放棄了和拉貝到德國的機會,自己被槍斃,懷有身孕的妻子將在異國生下新的希望。戰爭使得日本軍人成為魔鬼,不遵守任何規則。
當在上海的淞滬會戰結束之後,日本政府和軍隊上層本希望休整,但是在中下層軍官的鼓噪和要挾之下,迅速向南京方向集結。殺紅了眼的日本軍隊,在破城而入之前,侵略軍上峰下令「獨斷專行」,於是低級士兵完全失去了道德感,陶醉在群體性的狂躁之中,完全不加區分中國軍人、戰俘、平民、難民、學生等等任何社會身份,南京於是成為人間地獄。
《南京!南京!》在相當程度上還原了南京的日常狀態,冷槍時而出現,脫下軍裝的士兵藏匿於民間,中國平民並非惶惶不可終日,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候也能夠想到別人,尤其是以認領親人那一場感天動地的大戲,無數的男人被並不相識的女人領走,哪怕被發現被槍斃。陸川安排劉燁和高圓圓死得其所,當觀眾對他們熟悉起來並產生深深的感情之後,劉燁被槍殺於戰俘營,高圓圓被單獨槍決,絲毫不留任何餘地,歷史就是如此,不要奢望他們能夠活下去。
能夠活下去的,相對來說,最普通的人反而機會更多一些。電影即安排對侵略有所反思的角川(演員本人的祖父便是在南京大屠殺之後回到日本自殺的),最終放了兩個貌似憨厚的抵抗軍人,其中童子軍小豆子至今依然活著。角川的自殺,說明了任何國家、制度都不是鐵板一塊。
電影完全沒有迴避強奸女人、無目的的殺害路人和慰安婦問題,陸川很好的處理了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件的難題。「中國不能亡」的呼喊穿過七十年的時空,於今是「中國不能忘」。攻下南京,殺戮南京,震懾中國人,則是日本人的構想,在今天則是「承認、道歉和反思」。在日本人尤其是右翼和政府很沒有認可並全面反思的今天,我們中國人是沒有資格來原諒日本人的。文明的沖突,是根深蒂固的基因,遺傳在深層次的血脈之中。所以,絕對不應該以「日本人/軍人也是戰爭的受害者」來做泥菩薩狀,當獅子吼之時就喊出來吧。
《南京!南京!》和《拉貝日記》可以相互參照,彼此提供了他者的目光,無論如何角川的例子是非常罕見的,即使是歷史上真實存在,也不能代替其他百萬以上的侵略軍,更何況他本人在電影中也是優秀的戰士。他越優秀,殺害中國人就越多。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津安二郎,這位日本最著名的導演之一在戰爭期間是戰績卓越的毒氣戰專家,他從未進行反思,在他的日記中保留大量的戰爭細節。
我們更不能以「反日」、「憤青」、「簡單的愛國熱情」來形容這部電影的努力,也不應該以可能的外交糾紛而不發出自己的聲音,日本人善於化妝歷史,在當下國際形勢下,中國尤其要站出來,《南京!南京!》中日本軍人的單兵作戰能力如此之強,是在當年他們的強大國力、艱苦卓絕的訓練和堅定如一的武士道精神為基礎的,在電影的最後,日本人的祭祀儀式充滿著足夠的神道教風格,對於日本軍人來說絕對是靈魂上的洗禮,將鼓舞他們繼續戰斗下去。
中國要超越日本,必然需要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的建立,當然我們不需要躁狂和迫害其他民族、國家。揭開那段充滿傷疤的歷史,為的是提醒國人不要忘記歷史,特別是要銘刻歷史的細節只有細節才能夠讓後世明白怎樣到了今天。《南京!南京!》中唯一活下來的小豆子,吹著蒲公英的花絮,走向明天。
絕對好的!我自己寫的,老師當範文收錄了呢!

3. 愛國勵志影片觀後感!附加分狂多!

看了《下輩子還做母子》這部感人的電影後,我已經淚流滿面了。電影講述了一個母子情深的故事。
影片中的趙麗雲、江小笛是母子,兒子江小笛不幸患了不治之症,母親趙麗雲知道後強忍悲痛,一邊教兒子讀書,一邊尋醫問葯。為了不讓孩子因病痛而放鬆學習,她經常安慰江小笛,並設計了「鯉魚跳龍門」的方法來鼓勵兒子,如果江小笛的成績的了優就會有一條鯉魚跳過龍門。江小笛經過努力,已有6條鯉魚跳過龍門,但是他因用功過度,在做作業時病又發了,幸好小笛的媽媽趕回家,及時把他送往醫院才保住性命。小笛的爸爸因為對兒子的病失去了信心,同時擔心妻子會把自己累垮,反對妻子這樣做。但是趙麗雲並沒有放棄,她把它的心血都傾注在兒子上,耐心開導和鼓勵孩子不要灰心,不要把自己看成病人。但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病魔終於奪取了江小笛年幼的生命。
趙麗雲,一個偉大的母親,以滿腔的愛和堅強的意志,使兒子短暫的生命充實而有意義,而江小笛在困難面前永不言退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動了我們,使我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它的長短,而在於獲得是否有價值。看完電影後,我的眼睛又一次濕潤了。我想,生活對江小笛是多莫不公平啊!跟江小笛筆,我們幸運多了,我們有健全的身體,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處玩耍,可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我們健康的身體;我們還應該加倍努力,學好文化知識,長大了為祖國作貢獻。
江小笛敢於與死神搏鬥,我們也要敢於與困難搏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命的價值是無限的,我們應該是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有意義有價值。

4. 二戰電影狂怒觀後感1500字

電影《狂怒》觀後感
今天是感恩節,難得天氣晴好,上午工作完成後與老婆在萬達廣場碰頭,隨便吃點雞肉漢堡喝點可樂便一頭扎入影城。
二戰片是我們共同的愛好,老婆最愛《兵臨城下》里裘德洛飾演的狙擊手瓦西里,經常要我推薦二戰大片給她。這次看坦克大戰也是預謀很久了。之前看過一些影評,吐槽這部所謂美帝主旋律作品裡五個坦克兵大戰德軍一個營的場面,和我們的手撕鬼子片有一拼。但是也有一些介紹說這部電影採用了現今存世的唯一一輛能開動的德國虎式坦克,作為軍迷也甚是期待在大屏幕上看到它的再世。
周四的中午影城裡人影寥寥無幾,選個中央的皇帝位,有一種包場的感覺。首先就排除了周圍人山人海議論紛紛的干擾,得以靜下心來慢慢體驗。不得不說電影一開始的氣氛就營造得很到位,巨大的炮彈轟炸聲足以讓午餐後昏昏欲睡的我毫無倦意。硝煙彌漫的戰場,血肉模糊的屍體,支離破碎的房屋和死氣沉沉的戰車具有難得的代入感,腦子里飛快的在將這些布景和道具與之前的《拯救大兵雷恩》等大片做對比。
皮特扮演的車長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和鬼子叫陣,也能將聖經倒背如流,恩威並重博得下屬尊重,也能隨機應變在關鍵時刻扭轉乾坤(尤其是在和虎式坦克交手那一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個文武雙全高大上的老帥哥英雄自然是被刻畫得入木三分。最後被德軍狙擊手的步槍打中三下也不會立刻掛掉,還有精力說一堆廢話並秒殺一個鬼子簡直是超人附身。二戰後期德軍的虎式坦克皮粗肉厚,88毫米炮確實無人能擋,但是片頭導演的字幕其實忽略了盟軍強大的後勤能力以及絕對的制空權,那個OUTGUNNED和OUTNUMBERED用得有些矯情,無非是為了後面的坦克大戰做些鋪墊罷了。而且為了凸顯狂怒的厲害,另外三輛謝爾曼坦克居然都沒有裝備口徑大點兒的坦克炮,打在老虎的身上就一個疤,純粹打醬油來凸顯主角的。
這樣看來,我們的戰爭片里帶上主角光環的英雄們也不寂寞。我突然理解了守著電視不停換頻道在神劇間切換的老爸,我們對英雄的期待其實並無差別,只是美國人的電影里道具更真實(不會出現日本人開捷達,游擊隊用AK47的笑話)罷了,所有正面人物都能中槍不死,所有敵人都是一槍N個,所有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都是好人才能體會的專利。沒法,老百姓就是愛看,只要別手撕就行。
然後是羅根飾演的諾曼,從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打字員成長為殺敵不眨眼的勇士,電影的鋪墊雖略嫌生硬,但是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人性在戰爭中的變化。當然你要說被扭曲了我也同意。殺掉一個投降的俘虜似乎算不得好漢,但是考慮到那德國兵穿著美軍大衣,排除是間諜的可能性(盟軍吃了不少冒充美軍的德軍的苦頭,在《聖戰士》里有非常精確的描寫,此文不贅述),也至少說明此人殺過不少美國大兵。這點和他們美國人打完仗都要搜刮一下德國兵屍體同理。戰爭中沒有情面可講,所以不能說對錯。
其實不管是《拯救大兵》還是《狂怒》,美帝主旋律電影要想展現G.I.JOE大兵的最終勝利,背景都得設置在戰爭即將結束,敵人已經是強弩之末的時候。我想是沒人願意去拍攝敦刻爾克大撤退或者麥克阿瑟逃亡菲律賓的故事的,太丟人了是不?這樣看來,全是娃娃兵的納粹面對幾個美國老爺們兒被秒殺得丟盔棄甲也是情理之中了。最後電影謝幕時,以狂怒為中心,周圍成片的德軍屍體實在是讓導演和觀眾都大大的YY了一把,過癮!
其實走出影城看到外面的好天氣,總要為自己生活在和平的時代而松一口氣。戰爭如此毀人不倦,是萬萬不要發生在我的時代才好的。今年已經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年紀念了,從這個意義上看,《狂怒》或許在軍迷眼裡有這樣那樣疏漏,仍然不失為一部好的反戰電影。反戰電影以戰爭形式體現,如同坦克是對付坦克的最好武器一般。

5. 勵志電影觀後感300字左右,不要太多300字就行了

《肖申克的救贖》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沒有動作,沒有特技,甚至沒有美人,卻依然能深深打動觀眾,並且歷經十幾年而魅力不減。它靠什麼吸引我們?

有人說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韌」。確實,用一把小榔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法西斯式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隧道(或許叫敲鑿出了一條小隧道更合適,那個榔頭實在太小了)。這難道不是體現了人的韌勁嗎?

不過我覺得這個情節明顯是戲劇化的,這只是導演在情節安排上的需要,這樣的結尾只是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贖」最終成功了,否則整個情節和主題難以為繼。所以有人認為,《肖申克的救贖》反映的其實是「希望」對於人是多麼寶貴。是的,片中直接講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比如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所說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許這正是作品和導演想告訴我們的。「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free。」這句話已成名言。

對我來說,《肖申克的救贖》打動我的地方不僅於此。

先說說我對影片中人物的看法。一個鯊堡監獄,裡面的囚犯和官員,似乎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眾生相。

典獄長諾頓高高在上,平時道貌岸然,對聖經倒背如流,實際上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貪婪。獄警長海利和其他警員,兇狠殘暴,充當諾頓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他們是不是象極了我們現實中的掌權階層?我稱之為鯊堡這個「小社會」的統治者。

囚犯中也有不同。除了主人公安迪之外,瑞德(Morgan·Freeman)當然是關鍵人物,我認為他是整部影片的線索:其實,整部電影中對白不多,影片很多想展現的東西都是通過瑞德的獨白說出來的,其中多半都是瑞德對鯊堡生活的反思總結和他對安迪的解讀。

瑞德是一個睿智的人,他在鯊堡混得非常好,犯人們的需求「沒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鯊堡生活的本質,他對安迪說:「在鯊堡,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這是智者之言。放在我所處的環境中,人們一定會說「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練」雲雲。但是,和現實中的那些所謂「智者」一樣,盡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鯊堡的本質,但他沒想過去抗爭,更不用說是影響和改變別人,他只是順應鯊堡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現,改變了他,並最終引導他走向了自由彼岸。

湯米,影片主要人物中最晚到鯊堡的,他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為之努力,可是他年輕幼稚不懂自保,結果在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候,因為知道了安迪被冤的真相而被諾頓和海利謀殺。

博格斯三姐妹,瑞德說他們是「禽獸」,是鯊堡這樣一個環境中「培養」出來的雞奸狂,我們可憐的主人公安迪數次慘遭其毒手。博格斯他們雖然不是鯊堡統治者的一分子,但他們是統治者威脅其他囚犯的工具。在湯米被諾頓和海利謀殺之後,安迪拒絕為諾頓洗黑錢,諾頓就曾以此威脅。但博格斯最終也是因為欺負安迪,影響了諾頓和海利們的貪污而被打成廢人。

當然還有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我震撼的一個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鯊堡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可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鯊堡扼殺,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為什麼要安排老布這樣一個人物呢?我覺得導演是想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安迪出現,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絕大多數囚犯們的未來。他是不是也象我們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人的未來呢?

而安迪(Tim·Robbins),我們的主人公,他是一個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說是一個「Strong man」,而安迪則是一個「Great man」,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拯救囚犯們的靈魂。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為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盡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准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裡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長為諾頓們洗錢,為囚徒們爭取著不多的權益和精神空間,比如當安迪頭一次利用理財特長為海利做事時,所要求的只是讓海利請難友們喝酒,他自己不喝,微笑著看著瑞德和赫伍他們喝,別人都不懂安迪為什麼這樣做,瑞德明白,因為那一刻安迪讓他自己和別人都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再比如建設監獄圖書館、教湯米識字和幫助他考試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利用監獄廣播為眾人播放《費加羅的婚禮》那一幕,那個情節非常恰當地體現出,安迪的救贖確實對鯊堡眾囚頗有意義,而安迪也是一個真正的救贖者。特別是,當諾頓和海利們站在門外向安迪發出警告的時候,安迪卻面帶微笑地把留聲機的音量調到了最高——可怕的懲罰就在門外,但是安迪沒有退縮。這是真正的勇者!一個偉大的人!以至於我有這種感覺,安迪來到鯊堡壓根就不是作為囚犯去的,而是作為救贖者去的。

寫到這,可以回答以下問題了:《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是什麼如此打動我?又為什麼如此打動我?

首先,是「institutionalizing」對人性的摧殘。片中多處對此有篇幅或長或短的提示。長的如老布這個角色,短的如瑞德的只言片語,他在假釋後,不用向誰報告請示就能WC了,但他甚至因此而不習慣,「一滴尿都擠不出來」。再有象其他犯人,對於安迪所做的事,比如讓海利甘心請犯人喝啤酒,放歌劇給犯人聽,甚至每一個和獄方對話的情景,都是其他犯人津津樂道的談資,他們覺得安迪的所作所為真是難以想像的。這樣的情節,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作品。

其次,我認為這部電影主要就是在回答「面對『institutionalizing』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而作者把所有我認為正確的答案集中在了安迪身上。有四點:
首先,對人生要保有希望,永遠不棄。前面說到了,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說:「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還有一個情節我也覺得說明了這一點,再進鯊堡的前幾年,安迪遭到莫格斯三姐妹的十幾次毒打和輪奸,但是在這樣的黑暗生活下安迪並沒有沉淪,他能做到,唯一的解釋就是,安迪心中獲得救贖嚮往自由的信念在不斷的給予著他希望。(連理想和希望都沒有的人,只是一堆行屍走肉,不管他富可敵國還是貧無立錐。)
其次,要有足夠的勇氣。安迪首次面對海利時;面對莫格斯們的侮辱時;特別是為犯人們播放歌劇時,做這些事中的每一件都面對著生死考驗,但他毫無懼色,沒有勇氣怎能做到!(有理想而無勇氣,那這理想幾乎等同於無。)
第三,要有堅持行動的毅力。用一把可以藏在書中的小榔頭,用近20年時間鑿出一個逃向自由的隧道,沒有毅力是絕對不行的。此外,堅持六年如一日的寫信給州議會爭取拔款,為犯人們建圖書館也是片中著墨較多的反映這一點的情節。(沒有毅力和恆心的人,最高的成就只能是夢想家。)
第四,就是要有行動的智慧。這一點不必多說,相信看完全片,你會在心裡贊一聲安迪的才華和智慧。他的計劃宏大而完美,安迪之所以能完成救贖並處罰諾頓與海利們,靠的正是他的智慧。(有勇氣、有毅力,卻沒有智慧,那最終的結果往往並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敗。理想仍然可望不可及)
短片結束的時候,我清晰的記得片尾有一行字幕「In memory of Allen Greene」(紀念艾倫格林)他是《肖申克的救贖》編導弗蘭克.德拉邦特的經紀人,在影片完成的前夕死於AIDS的並發症。生前的他和無數的女人在一起過,也有過子女,但是他一輩子都沒有結婚,據說他的慾望強到離開伊藤猛鬼就沒法活的地步,我想這也是他過於混亂的的生活才會死於艾滋吧。

1994年的奧斯卡太強了,《低俗小說》、《四個婚禮一個葬禮》、《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如此之多的強片。《阿甘正傳》最終成為最佳影片,但如果讓我選擇得獎者,我更鍾意《肖》片。因為,我認為《阿》片固然好,但更多是體現了美國的社會特點和美國人的價值理念,換句話說,它更像一部美國的「主旋律」影片。而《肖》片,它所反映的「體制化」(institutionalizing)問題,對於中國社會更有意義。我對影片中的那段話,「These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institutionalizing。」,極有共鳴——這個可怕的過程正是我一直以來極力避免的。我不是生活在監獄中的囚犯,但我是不是其他某種形式的囚犯呢?救贖對我而言,恐怕也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6. 狂怒電影觀後感100_200字數

最近幾年不能說被科幻電影轟炸和各種大製作大特效的片子轟炸完全不過,而且這個轟炸不光是好萊塢華語電影也是如此這般。看電影有時就像吃飯吃一樣東西吃多了以後會膩,這部狂怒正好換換口味。
這部電影我沒有看過多的宣傳,只是簡單的看過預告片和一些簡短的新聞介紹,關注度其實並不是很高,而且沒有去貢獻票房的表現,老實說我除了對希亞拉博夫有點興趣以外其他的不怎麼關注本身對電影本身沒有什麼大的期待,不過在看過電影以後真的很喜歡,尤其是各個人物的表現雖然有些臉譜化不過真的很深入人心,整體的故事發展和內容也是絲絲入扣,沒有多餘的東西需要去過濾是實實在在的干貨。
這部電影有一點真心我很喜歡就是用電腦的看電影的觀感很棒,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不小寫實,而且電影過多的場景和畫面都是小場景,包括電影中幾場關鍵的戰爭戲,沒有什麼的大的場面需要大銀幕去烘托戰爭,這部電影有一個特點就是用很多的小細節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來表達戰爭的殘酷,包括電影中年輕士兵和德國姑娘那段戲,姑娘的慘死給年輕士兵帶來的傷痛,電影中有好幾段坦克前行的片段,在坦克和行人之間來回切換來展現戰爭的殘酷,除了剛才說的,在觀影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反抗的德軍大多是德軍的青年團士兵,而且在第一場遭遇戰的時候還給了那個死去的青年團的士兵一個特寫,小小年紀卻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尤其是影片最後的那個一台坦克對抗黨衛軍的那場戰斗,讓我對戰爭更加深痛欲絕。
拋開電影中所表達的整部電影真的很不錯,尤其是電影的節奏帶來的緊張感真的很不錯很棒,電影中快速大量的台詞讓人物的表現更加豐滿,雖然是戰爭片不過電影中大量的文戲卻並沒有影響到對電影的整體觀感,反倒是電影中的一些文戲裡面的沖突的話語讓故事更加的完整
一句話說感受:標準的好萊塢爆米花,流暢的故事發展,緊張的故事情節,近幾年少見的戰爭題材。

7. 電影觀後感800字

篇一: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新電影《中國合夥人》正在熱映中,《中國合夥人》電影的背景是在大時代即20世紀80年代的時間,《中國合夥人》電影講述的人物是三個為夢想而奮斗的年輕人,《中國合夥人》電影講述的故事是在大時代背景下三個年輕人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的青春勵志故事。
電影《中國合夥人》是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的作品,而出演三個年輕的人的分別為鄧超、黃曉明、佟大為。
一個香港導演與三個內地實力演員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通過電影《中國合夥人》,大家可以找到答案。
而三個實力演員又因一個女人而有了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個女人就是大家熟悉的後宮大戲《甄嬛傳》中熹貴妃的扮演者孫儷。
有人曾這樣總結過,她雖然沒有現身影片任何畫面,卻是《中國合夥人》背後的女人。
黃曉明+孫儷=新上海灘,佟大為+孫儷=玉觀音, 鄧超+孫儷=幸福像花兒一樣。
都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美麗霸氣的女人。
而這個不僅霸氣而又成功的女人後的男人們的電影《中國合夥人》將更上一層樓。
電影《中國合夥人》也在人物塑造上選擇了典型的人物:土鱉、海龜、憤青。
這樣三個人物身上有著他們特有的人物性格與特質,而即使是不一樣的人物,但大家都會擁有自己的夢想,都會有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也會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時候,而我們擁有為夢想而執著而奮斗而堅持的勇氣和動力都一樣。
小編也特別為大家整理了最新勵志電影《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看一下大家在追尋夢想的電影《中國合夥人》是否也可以找到與自己共鳴的地方,是否也會在電影《中國合夥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你還沒有觀後電影《中國合夥人》,那你可以通過大家對《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先感受一個電影《中國合夥人》帶給大家的觸動與思考。
篇二: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看完《焦裕祿》,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著救濟糧,寒風挾著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
河南民歌《共產黨是咱好領頭》響起,為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為拚命地吼唱著。
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在門口。
屋裡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
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著。
」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著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著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
」老人的鬍子顫動著,淚水涔涔下。
老太婆伸出手,順著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毛主席……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著畫面將電影推上高潮。
「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為蘭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電影結束後,一位女觀眾泣不成聲地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
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在這次「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為人民服務埋頭苦幹,永不知倦的責任感。
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為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涌現振奇人。
盡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
甘願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鱉,倒海索奇珍。
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
鹽鹼凈,內澇治,風沙馴。
弦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
借問津梁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為人民。
群眾中來去,天地共翻身。
」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翔實地傳誦了出來。
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
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辦公室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為實現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一個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兒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篇三: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曾經在書上讀到過這樣一句話:「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啟一道窗。
」開始還略帶點疑惑,但漸漸地明了了。
這星期四,我們觀看了影片《隱形的翅膀》,片中的主人公志華是一個身殘志堅的女孩,她用堅強的意志博得了大家的肯定。
15歲,正值青春年華,本應無憂無慮似藍天下自由飛翔的風箏,可厄運卻往往依附在美好之後……為了去取附在高壓電桿上「落群」的風箏,志華失去了她的雙臂。
媽媽不住的嘆息,志華的情緒也一天天的暴躁。
我想:雙翅才能翔天宇,單翅也難高飛啊!何況失去雙臂。
當然,一時失去雙臂,誰也受不了。
不能自己穿衣,洗漱;不能騎腳踏車;也不能再……放風箏了。
她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冰冷的河水總敵不過溫暖的親情,在父母的鼓勵下,志華又重拾了勇氣和信心,決定去學校讀書。
可學校又為她設置了一道難題——寫字。
於是志華嘗試用腳寫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被學校破格錄取了。
志華的成功已是奇跡,可她仍不滿足,她想和正常人一樣。
她也學騎車,雖然跌倒了幾百次;她也學縫線,雖然會刺痛腳趾;她還學打字,學一切正常人會的。
我親耳聽見她對班主任說:「我要考大學!」,我親眼看見她在電腦上打:「我要飛翔。
」這一切,她都做到了。
命運的安排,志華被一位知名的教練看好,並招進了國家殘疾人隊里,面對這個機會,志華欣然接受,但卻執意要學游泳,因為她要保護媽媽。
訓練是艱苦的,她卻沒有退步,高考時,雖然分數過了線,但她報的醫科大學卻不能錄取她,原因又是殘疾。
更可悲的是,媽媽因為這個打擊,離開後再也沒有回來……雙肩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她挺住了,參加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
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志華迅速跳入水中,向前游,腦海中仍不斷浮現出和媽媽的回憶,那是多麼甜美啊,可現在媽媽不在了,她只能把這股傷痛化作前進的力量,最後,奪得了冠軍。
台下的我也忍不住拍手,這是多麼的感人啊!
志華的事跡也發起了我們的深思,她是殘疾人,卻擁有這一份拼搏精神,而我們都是健全人,卻總是停滯不前。
也許我們認為電影都是騙人的,但生活中的身殘志堅的人難道會少嗎?你一定讀過《海倫?凱勒》吧,還有霍金的傳奇故事,你一定也會為之一怔,感嘆他們的事跡悲慘。
但如果你沒有實際的感動,你才是真正的可悲。
拼搏,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拼搏,絕對不會成功!相信自己能行,就要永不言棄,美好正在向你招手。
空中的風箏,正在自由飛翔,它在向夢想飛翔!
篇四: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當某一天,睜開惺忪睡眼,卻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不屬於自己的公堂對決,面對的是那些腐朽昏庸的官員丑惡猙獰的嘴臉。
掙扎中,芳華逝去,流年已改,在監獄的鐵欄桿中穿梭徘徊的陌生身影記錄著匆匆流逝在鬢邊的時光,你會悵然嗎?
銀行家安迪,卻在十九年汲汲而生的時光所結成的厚繭中,沖破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天空,從肉蟲橫行的飯菜,到19年來從石灰質高牆破繭而出的新生;從借用一刻閑暇滿足內心的自由,到匍匐在泥濘破爛的半公里下水道終於在管口魚躍而出的身影,無不鐫刻著19年來的彷徨和內心獨白。
他沖破了高牆禁地,重獲自由與新生;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陰暗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正如安迪所說:「那是一種內在的東西,他們到達不了,也無法觸及的,那是你的。
」曾經,他希望能夠在自己的一念之間鏟除罪孽的妻子和那狼狽為奸的第三者,但他沒有。
他戰勝了自己,放棄了謀殺的念頭。
他明白,是他過分他專注於工作,忽略了妻子的感受,親手釀成了這般悲慘的過錯。
他把那喪心病狂般的期望,換作對妻子傾注更多的愛。
這種內在的渴望喚醒了他的良知,真正觸及了失去理智的心,讓他學會了理解和信任。
然而,卻因一種時間上的巧合背負上19年來的重任和永遠無法贖清的罪孽,成為肖申克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
所幸的是,在這世界陰暗猖獗的角落,不失一絲光明曙光的召喚。
他仍為獄中其他還擁有美好前程,依然肩負著重大使命的青年們一次次向州政府要求撥款重建圖書館,用闌珊篝火照亮了他人,重建了那被陰霾逐漸侵蝕的心靈所搭砌成的一道散發出萬丈光芒的心牆。
有些鳥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里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同樣,安迪在獄中的真心朋友,生死患難之交也朝向著曾經的允諾和自己罪行的贖過而不斷奮斗。
他用那在亂世之間不斷磨礪出的成熟而厚實的心窺透一切黑暗,用一番真誠的話語打動了假釋審核員的內心:「回首曾經走過的彎路,我多麼想對那個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輕人說些什麼,告訴他我現在的感受,告訴他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
可是,我做不到了.那個年輕人早已淹沒在歲月的長河裡,只留下一個老人孤獨地面對過去。
」他看破了世間悲歡離合,深邃而落寞的吐露著一番內心的獨白。
終於,在40年的輒返中重獲新生。
面對喧囂的塵世間變遷的萬物,卻霎那間無所適從。
但他放棄了老布那般輕視生命的想法,朝著昔日許下的願望永不停息的賓士而去。
終於,安迪和瑞德兩個老朋友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灘重逢。
與當一片滿載著希望的羽毛緩緩飄盪的時候,生活便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
無論最終得到的是什麼,永遠是最值得回味的。
因為擁有願望,擁有夢想,一切都值得永遠珍藏。
畫面在黑色的邊襯下悄然消逝,演員表在黑白間輪回。
思緒淡出淡起,回到現實。
恰逢考試後的失意與落寞,然而正是這部歐美勵志大片,用那闌珊篝火喚醒了我那塵封在不可饒恕的細小差錯中的心緒,驅散了心中的陰霾與晦暗。
為何不在那街角富有挑戰性的挑釁下孤注一擲,朝著現在似乎可望不可即的夢想沖刺呢?盡管結局是未知的,或許會不盡人意,但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征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
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相見握手。
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的藍。
我希望一切的一切都能振奮每一顆擺渡浪子的心。
是的,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但它可以喚醒一顆被晦暗侵蝕的心,用闌珊篝火照亮心中晦暗的幽徑,那就是——希望。
篇五: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昨天,我們紅心團隊組織看電影《建黨偉業》。
說道看電影,我覺得自己還是有的話說的。
一直以來就很喜歡看電影,當然很少看國產的所謂「大片」。
原因復雜,總的來說就是覺得國產電影不管是在劇情、表現手法、演員演技、特技等方面我都不是很贊同。
國產電影不管是導演、編劇在拍攝電影過程中的視角,還是表達目地的方式都沒有西方導演那麼的創新,更重要的是整部電影要連貫,一層扣一層。
有些國產電影有時候你看半天要不就是不知道在看什麼,要不就是早猜到電影的結局了,看後完全沒有引導我們去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諸如:戰爭、革命、疾病、愛情、和平等等。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在開機前後都抄的異常火熱,但是直到6月15日公映也沒去看過。
但是這次看完後還是給了我些許欣慰,也有許多的感想。
整部電影《建黨偉業》圍繞1921年前後展開,展現了從1911年的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它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蔡和生、張國燾、周恩來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這次觀影,也讓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我們黨實在何種環境建立起來並承擔起拯救被西方凌辱、壓迫的處於危亡邊緣的中國的責任。
1911年到1921年這十年,或許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顯得微不足道,但是,就是這短短的十年,我們偉大的黨終於誕生了!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創建中國共產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成為拯救中華民族的唯一出路!因為中國長期被西方列強瓜分和欺辱的慘痛教訓,警醒了國人,「靠洋人是永遠沒有出路的」!「五四愛國運動」的全面爆發,激發了無數愛國人士的勇氣和熱情!「聲討國賊」、「救我中華」的吶喊聲,令人熱血沸騰、激情難抑。
整部影片讓我感受到在那動盪的年代,我們共產黨人為國家民族的存亡拋灑熱血的熾熱情懷和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那是的中國,無數的仁人志士都在尋找一條拯救處於危亡邊緣的中國道路,無數次的失敗最終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
正式在這個時候,我們黨走在了時代的前面,承擔起這份歷史賦予的使命!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給中國帶來的是60年的和平發展環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從所未有的教育推廣和文化普及,是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工業文明時代。
而這一切,都發源於90年前,發源於1921年的那個7月,發源於那些已經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的人們。
90年來,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都代表著中國大多數人的願景和訴求。
從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過370萬中共黨員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自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作為紅心團隊的一員,我們更應該銘記那段崢嶸歲月,牢記我們的黨史,時刻懷抱理想,努力地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奮斗,努力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
篇六: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年三十清晨,我翻出《當幸福來敲門》這部片子,默默開始看。
電影里沒有漂亮的演員,沒有花哨的剪輯,也沒有精彩的配樂……但是卻有一個好故事,一個足以令我坐在電腦面前看完並為之感動的好故事。
勵志題材的故事大概都是這個模式:窘迫的處境,艱難的奮斗,沒完沒了的倒霉事,然後出現一絲機遇……最後迎來一片曙光。
苛求這樣的片子出新出奇是沒有意義的,我們會因為奮斗的人最終獲得成功而感到歡欣鼓舞,正是因為我們自身很難做到堅持不懈。
電影的背景是1981年的美國舊金山,正是全美經濟處於不景氣的當頭。
影片里透過總統里根在電視機里的一段講話作背景介紹,里根說:「前幾天我會見了一個記者,他要我對當前的經濟狀況做一個『全面的審計』」他說:「你們不會喜歡的,我也不喜歡。
」因為當時美國面臨的是將近800億美元的已經失控的債務。
在當時的美國,失業率大約在每月10.7%,該數字足以令人恐懼。
片中的男主角,CHRIS GARDENER(由WILL SMITH飾演)便是在這么一個環境下疲於奔命的推銷員。
CHRIS推銷一種比X光更精密一點的醫用掃描儀,不過,該產品昂貴而不實用,銷路不暢。
所以無論CHRIS如何努力,他也沒辦法讓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過上舒心的日子。
帳單和房租,稅單和罰單……正當他焦頭爛額之際,妻子也離他而去。
而在那個時候,他剛剛有了一個機會去一家名為「維特」的投資公司做實習生。
妻子的話讓他心寒,她說:「從推銷員到實習生是一種倒退。
」CHRIS只能喃喃地說:「不,這不是。

28歲才見到自己父親的CHRIS,很早就立下過志願,希望自己能做個好父親,所以他跟妻子商量堅持由自己來帶兒子,兒子是他的精神支柱。
從此,CHRIS帶著兒子共同渡著每一個艱難的日夜。
CHRIS最終在競爭激烈的證券公司成長成為一個專業的投資人,讓我感動的是幾個細節:
1.促使他進入這個行業的是一件小事,有一天他路過證券公司的時候,看到證券業界人士臉上掛著的微笑,他說他在那一瞬間,真他媽的看到了一種會心的微笑。
——我猜想,那種鼓舞人心的東西,叫做興趣。
2.CHRIS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創造機會努力爭取面試的機會。
包括親自上門遞交申請書,故意說自己與負責人同路而坐上同一輛的士絮叨自己的特點與長處,這讓他有機會賣弄了一番他在家玩的爛熟的魔方。
(我查了一下,原來魔方還真是1980~1982年在歐美興起的一種玩具,最初是由匈牙利建築學教授和雕塑家厄爾諾·魯比克於1974年發明的機械益智玩具,後來風靡於全球。
)
——有一天我也發現,無論是哪種技能,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技能,都會有它派上用場的時候。
3.在獲得面試機會後,CHRIS卻因為停車罰款而被警局拘留,在那之前,他還被房東勒令搬出房子,他只有用自己刷牆而得以延遲一周交納房租。
所以當他還穿著沾滿油漆的工作服出現在各位西裝革履的面試官前時,他說他一路上一直在想如何撒一個謊來解釋為什麼他會以這樣一個面貌出現在考官面前,但最後還是只能說實話。
當面試官問,如果你是考官,你會因為什麼原因而去錄取一個衣服上沾滿油漆的人?CHRIS低下頭嘆口氣說:「那一定是因為他有一條漂亮的褲子。

——懂得自嘲,是可貴的品質。
4.CHRIS每天要去接孩子放學,於是要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努力地爭取時間去聯系潛在的客戶。
他說他不會停止掛電話,不會去飲水機喝水——所以也不用去上廁所,他拚命地擠出每一分鍾去與他人競爭。
——殘酷的競爭,是在你經歷的每一分鍾里體現出來的。
5.當每天還要被為辦公室經理端茶送水,出門買外賣等等瑣事纏身的時候,CHRIS也會想:「我感覺我可以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

——每個人在不如意的時候都會這么想,我可以做些更有價值的事情,但是目前,還是把這些做好吧。
6.在和兒子打籃球的時候,CHRIS說:「你有夢,你就要去保護它……你想要什麼,你就去努力得到它」。——激情與行動並重。
7.CHRIS經常說這么一個句式:「那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包括「打乘巴士,奔跑……」還有一個小小的瞬間,那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叫做「幸福」。
——為了這樣一個LITTLE PART,只因為IT』S CALLED HAPPINESS,即使是瞬間的,一切努力就顯得值得,因為它就叫做「幸福」。
隨便選……

8. 觀後感《狂暴巨獸》800字

周一,我懷著「五一」放假的心情,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一部評分甚高且又驚悚的電影——《狂暴巨獸》。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隻患了白化病的銀背大猩猩——喬治,因小時候母親被偷獵者所殺害,只好跟著收養它的靈長類動物學家——戴維斯。有一天,喬治被一種病毒感染了,使它的基因發生了變異,變得狂暴了起來。同樣,一隻狼和一條鱷魚也被這種病毒感染而變得十分狂暴。它們三個將整個美國鬧得天翻地覆,任何武器對它們都毫無作用。最後,戴維斯拿到了一瓶解葯,將喬治的病變制止了,使喬治恢復了理性。恢復後的喬治與戴維斯同心協力戰斗,終於將其餘兩只怪物消滅了。
當這場電影結束後,我被喬治(大猩猩)與戴維斯(人類)之間既深厚,且義無反顧的愛所深深地打動了。我明白了到了動物既可以是我們的朋友,又可以是我們的親人,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傷害它們就相當於傷害我們的親人。那些偷獵者沒有將動物當成朋友來對待,而是肆無忌憚地虐待它們、殺害它們,都只是為了一個目標——錢,這行徑簡直是令人發指!當今,動物和人之間不僅缺少關愛,還更缺少彼此間的信任。現在,讓我們行動起來,建立起動物與人之間的愛的橋梁吧!

9. 電影觀後感作文

以下是我自己前不久剛寫的觀後感,供你參考:
《越獄》觀後感
接連N天把越獄終於看完了,共4季,第季20多集,看得我渾天暗地,噩夢連連,中間有的情節太血腥
,看著有點怕,但還是想看。就這樣被情節吸引著,終於看完。
昨天還和一同學在聊越獄的感受,我說到,如果說喜歡,當屬MICALE
,他聰明絕頂,膽大心細。正值果敢。也挺帥(不過拍後面兩季的時候,他好像吃胖了,呵呵,不如前兩季的時候帥)。
同時,我覺得SUCCRE
是個好男人,有情有義,重情重義,當然包括愛情與友情,對自己所愛勇於追求,哪怕當自己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也不放棄。自己都過著越獄逃亡的日子,還每時每刻冒著被警察抓捕的危險爭取自己的愛。一生能遇到這么一個愛人,夫復何求。
也許小說影視真的與現實有段距離,但誰又能說它不是取源於生活,現實生活中,也許確實有像MICALE
這么聰明的人,但像他那麼正值勇敢而執著的卻不多。
而SUCCRE雖然有點笨笨的,但現實中又有多少人有像他那種面對愛情受威脅時的追求精神?倒是見到不少愛情的懦夫,也許是因為種種所謂的壓力而放棄去爭取自己的愛情,但又有哪個的壓力能超過SUCCRE面對越獄逃亡生活的壓力。
有點困,待續。。。

10. 觀狂怒電影觀後感(600字以上)

不凡的老梗 不俗的神劇
文/夢里詩書

英雄主義的老梗,老美居然還學起了咱不屑一顧的抗戰神劇,但這些卻無以成為駁斥《狂怒》的槽點,相反這出老梗神劇卻給人了以最真摯的動容,在那冰冷的鋼鐵之軀里,那群親如手足的坦克五人組間,深密於他們內心的戰友情成為了互為支撐的依靠,黑暗的戰爭歲月中那冰冷鋼軀里的兄弟情如明燈驅散著陰霾。

電影將時間定焦1945年4月,同年4月30日納粹元首希特勒在絕望中飲彈自盡,5月2日其妄想稱霸世界的第三帝國正式滅亡,《狂怒》的呈現便是那黎明前最後的黑暗,但同時此刻也是納粹德國最後的瘋狂,全民皆兵預以玉碎不為為瓦全的煽動,伊始狂怒號坦克五人組一位戰友的犧牲便著點著這戰的艱難,但這僅是電影的引,如若你認為這是部美國為自已書寫榮耀的貼金,那便大錯特錯,這部作品有感之所以能為人動容,正是電影將美好建立,再無情以粉碎的過程,那初入軍營的少年與德國少女間如晨露般短暫美好的愛,那戰火中建立起戰友間的金蘭之誼,愛情與友情都在被那無情決絕的戰火吞噬,藉此將戰爭的殘酷與醜陋給人以最直擊心靈的震撼。

《狂怒》的主角並非奧斯卡影帝布拉德·皮特,更非昔日的變形金剛之友希亞·拉博夫,電影中他們已然晉升為導師級人物,而那個曾為《壁花少年》里羞澀粉嫩的小生羅根·勒曼,挑起了這部男人電影的大梁,本為打字員卻錯被送入坦克營的他,頂替了狂怒號犧牲隊員的位置,戰火洗禮的成長是劇情的主線,電影架構頗為張弛有度,弛於那美好短暫寧靜的愛情,仿若一家人的看著報紙喝著咖啡,和平的舒緩之美於此讓人心醉,張則在那一次次坦克伏擊戰和正面戰里,電影雖未有蘇聯二戰老片里坦克群戰的宏大,卻勝在了坦克間真實對決的屏息之戰上,而面對戰爭殘酷的哭泣,面對心愛之人逝去的憤怒,面對失去戰友後的沉思,羅根·勒曼飾演的新兵諾曼可謂淋漓盡致的詮釋了那戰爭年代中宿命的悲情。

五人阻擊三百黨衛軍無疑是最為精彩的橋段,伏擊決戰前他們在坦克間的交談,如老友飲著美酒談天的簡單卻將友情給予了最好的升華,此刻也暗喻著悲劇性的結局,但這時面對那英雄主義的老梗,面對那看似不可思議的阻擊神話,卻並未有一種離譜誇張的狗血,電影用近兩小時樹立起性格迥異,人物鮮明的四位坦克兵,他們的犧牲,絞痛著觀眾的心房,最後新兵諾曼的倖存,出人意料的是一個同樣年輕黨衛軍士兵的善舉,這時電影對人性善的呈現,在結局處將《狂怒》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二戰題材佳作所因致力呈現的絕非如史泰龍《第一滴血》般讓觀眾血脈膨脹的孤單雄鷹,而是那警鍾長鳴的戰爭反思,這正是為何中國拍抗日神劇被吐槽連連,而美國一出抗德神片卻能被人稱道,同為戰爭的受害者,這種高下立斷的區別是自感汗顏的。

閱讀全文

與狂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茶園電影院查詢 瀏覽:924
石家莊電影院看的 瀏覽:373
惠州市美博城電影院 瀏覽:652
電影大全生化危機6 瀏覽:408
微電影愛情萬萬叫睡 瀏覽:169
低票房英文電影 瀏覽:742
我們去電影院吧英語 瀏覽:971
電影綠色的玫瑰花圖片 瀏覽:207
瘋狂的兔子在線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657
電影黑社會古天樂粵語版 瀏覽:630
叫國民電影演員 瀏覽:124
泰國電影Yim 瀏覽:807
中國國產電影票房百強 瀏覽:535
法式愛情電影經典台詞 瀏覽:730
飛馳人生電影結局的含義 瀏覽:765
類似冥婚的愛情電影 瀏覽:1
最近有沒有愛情電影 瀏覽:192
電影院眾創 瀏覽:27
粵語電影輪播頻道源 瀏覽:432
八百電影里小湖北的結局 瀏覽: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