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鋼琴師觀後感
電影塑造了一個倖存者的形象,作為鋼琴家的瓦列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從最初的生活窘迫到被拘禁做工,再到流離逃亡,無論身處何地,即使衣衫襤褸,被飢餓病痛折磨的無法忍受,他的行為卑賤,靈魂卻是純潔的,一開始接觸這部類似於紀錄片的我,並不能理解為什麼影片名被定為鋼琴師,藝術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絕境中讓我們更加堅韌,不拋棄不放棄的堅持心中的信念。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的遭遇各不相同,瓦列作為鋼琴家,有著別人沒有的柔韌,他所追求的物質享受比他人少,他所需要的僅僅是生存和溫飽,因此他活下來的可能性比他人大。在那樣的年代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已經很小,更別提追求藝術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Ⅱ 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
[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鋼琴師》是在我記憶中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一部電影,它給了我一種心靈上的洗禮和一種美的享受,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在這部電影中許多美的形式都表現的近乎完美。首先,《鋼琴師》這部作品是電影。電影是一種藝術創造,藝術美就在這部電影中很好的展現。因為藝術美是藝術家對現實生活進行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產物。藝術美是存在於各類藝術作品的審美意象之中。雖然《鋼琴家》的劇本來自波蘭猶太鋼琴家伍拉迪斯羅·斯皮爾曼的回憶錄,該書的力量在於在華沙猶太人區中求生的痛苦與內心的掙扎,正如波蘭斯基所說"該片以令人吃驚的客觀筆觸描述了那段時期的真實情況,客觀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確的地步。書中波蘭人有好有壞,猶太人有好有壞,德國人也有好有壞…"而電影《鋼琴師》卻是一部電影,他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導演所拍的,他是經過再加工的,其中多多少少的情節、景象和當時經歷的人有所出入。這就符合了美學中所說的藝術美的本質:藝術美存在於藝術作品中的美,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的物態化形式,因此,藝術美也就是藝術家對客觀世界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凝聚並顯現於特定物質符號形態中的美。還有他選了這個自傳作立足點,把鏡頭帶進了二戰的屠猶浩劫中,這段可怕的歷史里,有他躲閃著的童年影子--他母親死在集中營里,他父親倖存下來。所以藝術創造是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交融並舉的實踐-精神活動。這種審美反映活動本身具有的心靈激盪,又推涌審美創造的同步展開。這種審美的反映和創造活動,包含對現實美和自然美的真切關照和加工美化。其次,藝術美的主觀性是強烈的、又往往是隱蔽的。一般地說,藝術家的強烈感情都不是在作品中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的。這是因為藝術家的任務不是直接出面說服欣賞者,而是通過藝術本身的力量感動欣賞者。因此,藝術家總是把客觀性融入具有客觀性的物態化形式之中。在電影中,鏡頭和場景的細節就成了藝術家展現個人情感的工具。在《鋼琴師》這部作品,鏡頭語言多數都是第三視角轉切第一視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戰爭的殘酷,羅曼·波蘭斯基在表現屠殺和局部戰爭的絲毫沒有含蓄的成分,德軍連續近乎荒誕的屠殺的場景被直白地表現出來。他採用了圍牆分割的對比鏡頭,使人感覺到圍牆兩邊就是天堂與地獄。表現了猶太民族被納粹毫無人性的虐待。羅曼·波蘭斯基他還用審視的鏡頭表現了極端環境里人性的殘酷悲歌,當然猶太人也是有好有壞,從隨即在街頭死去的流民,為了搶奪食物無奈的錘打和哭泣。猶太酒吧里,肖邦的音樂和自私地驗證金幣的商人。這就表現了他比較客觀的視角。細節刻畫中從主角在極端困頓情況下依舊顫動的手指,在腦海里響起的旋律,在飢餓和恐懼中揉搓泥灰的雙手,鋼琴上端放的德國軍服,依舊憂傷、動情的旋律;甚至連德軍軍官辦公桌上的全家合影都一一鏡頭留意了,德軍軍官最後的話也具有深刻的意味。就表現了導演對人性的探討和他對和平的渴望。前後有三個長靜景對比鏡頭,一是嬉戲的華沙廣場,指引遠方的銅像;二是德軍浩盪地行進的廣場,依舊指引遠方的銅像;最後就是依舊指引遠方殘破的銅像,逐漸出現大規模殘垣斷壁的遠景。這種滿目蒼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更是奠定了全篇的基調。最後也在《降A大調波蘭舞曲》里結束這段文字,有太多值得反思的,有太多悲哀的,但沒有仇恨和報復;有太多哀傷,有太多期望,卻依舊是謳歌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再次,我覺得在這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很好的藝術形象,甚至創造了一個典型的猶太人的形象,觀後感《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這部電影其實說的是個倖存者的故事。剛開始我認為那個人可以是任何人,鋼琴家,電影導演,或是街邊小販,家庭婦女。為了生存,每個人都使盡看家本領。這個故事裡的人碰巧是個音樂家,他靠音樂支持精神,靠音樂打動敵人,無他,只因音樂是他最擅長的東西。而慢慢地開始我懂得了劇本中為什麼主人公的職業是特定的,並且片名叫《鋼琴師》。因為導演要強調藝術是為了人的生存而存在的。藝術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絕境中讓我們更堅韌.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遭遇不同。這個鋼琴師,他有音樂傍身,比別人可能要堅強一點,柔韌一點,淡薄一點,所以他活下來的機會比較多。就這樣這種故事就具有獨創性,他也不僅體現在藝術家對自己所表現的對象的特質的把握上,而且更體現在他對這一特定對象的獨有感悟和發現上,體現在他嶄新的藝術形式的創造上。作者就這樣創造了個典型的人物,他是具有普遍而又深刻的思想意義的、鮮明而又獨特的人物形象,他是栩栩如生和獨一無二的。最後,我想說一下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情節,就是當主人公去找東西吃的時候,被一個德國納粹軍官遇見。當時主人公已經經歷了許多悲歡離合,當看見德國軍官的時候,他的眼神已經很絕望了,但是也有一種知道總有那麼一天的心情,他其實等待的是命運的安排。可是那個德國納粹卻動了憐憫之心,他叫主人公彈了一首肖邦的第一敘事曲,令我吃驚的是德國軍官居然叫他彈的是蕭邦的,波蘭人彈蕭邦固然是自然,而一個德國人要彈波蘭人的曲子,可是看到後來才想到這是自然,美的事物是不分國界的。一個德國人喜歡波蘭人的曲子又有什麼可以奇怪的呢?現在想來當時認為德國人喜歡這種曲子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想法,我到覺得當時我的那種想法是不可思議的,我怎麼有那麼多民族主義的想法呢?其實一部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是可以引起全人類的共鳴的。肖邦的第一敘事曲就把主人公和德國軍官帶回到和平的年代,其實哪個人沒有家庭和親人,也許那個德國軍官以前也做過許多滅絕人性的事,但是他在聽主人公彈奏的時候,好像心靈得到了凈化,他就恢復了人性,放過了主人公。而後,當德國戰敗時,德國軍官在戰俘營看見了一個和主人公一樣的藝術家,他哀求的求著那人,講出了他曾救過主人公一命,他那種眼神我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他是多麼渴望活下來。那種悲切的眼神是一種人類求生的慾望,甚至是一種生物的本能,讓人看了哪有人不能動容,我留下了眼淚。我想要是我曾經做過一些錯事,那我也一定想得到原諒,我也相信人是寬容,而那個猶太人主人公也是這樣。當他得知那個德國軍官在哪裡時,他也就立即去,可是為時已晚,戰俘已經轉移了。其實他這樣的行動也表示了猶太民族的寬容和知恩圖報。戰爭中,很多人死去,也有很多人活了下來,軍官一絲人性的閃光,就救下了鋼琴家的一條命,而其他千千萬萬死去的人呢?片尾的鋼琴曲又一次響起,有生以來頭一次,我覺得鋼琴曲是那麼的憂傷。我也就真切的覺得戰爭是多麼的可怕。這也就體現了欣賞藝術美的一種特殊作用。我們以為藝術美的特殊價值,可以從欣賞者個人和社會兩個方面來加以分析:藝術美在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藝術所能發揮的作用,和藝術欣賞者的感受能力是成正比的;藝術美在推動社會生活前進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所以在我看的時候相信許多人包括現在的德國人、日本人一定也不想有當時二戰時候的景象,而那些現在的新軍國主義一定不敢去看這部影片,因為他們一定怕看見戰爭的結果。藝術美能夠征服人心,鼓舞人心,在人們心頭燃起為現實理想的生活而斗爭的火焰,以達到推動社會生活前進的最後目的。死亡是一種可怕的事,但主人公一次次逃過了死亡,每一次經歷著死亡,他都感覺到絕望,當時他並沒有倒下,他是為了他的家人活著,也許是為了一切的一切。他一個個逃脫死亡的同時,雕刻著死亡,給我們一種生需要的希望,給我們勇氣面對我們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其實我們遇到的和主人公所遇到的挫折簡直是差的太多了。〔心靈的洗禮--《鋼琴師》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Ⅲ 跪求《鋼琴師》觀後感,不要復制。不是 海上鋼琴師。 急用。灰常感謝。。。
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影片,以一個猶太鋼琴家主觀而又近似客觀的視角關注這個歷史的演進,種族,國家,信仰,這些矛盾的集合加之人慾望的膨脹,隨之而來的必然是一場以血腥殺戮來換取和平的歷史。
電影中關於鋼琴的元素較之整個片長來說比較少,但它卻是電影由始至終的串聯點,起著蜻蜓點水的效應,它關繫到男主角是否可以逃離華沙猶太區的重點,也是最後那個德國軍官是否幫助他的關鍵,或者說是他能否從那個德國軍官槍下活著的關鍵。
電影起初以一個遭受苦難的猶太人,他的親歷和目睹,面對一個完好的家庭變的支離破碎的事實,這樣一個主觀視角來批判德國人的種種惡行,男主角成功逃出猶太區之後,自己說了一句;「有時候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身處在牆的哪一邊」,他看到自己的朋友反抗納粹而慘遭殺戮的事實時所表現的驚恐和悔恨,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同他們站在一起光榮的死去還是繼續這樣苟延殘喘的活著。
直到男主角被那個德國軍官發現,電影從一個主觀的視角轉為了客觀,客觀的看待了兩個對立民族的人,兩個個體,或許只能是兩個個體才能以一種平等的方式對話,群體是繁雜或者邪惡的,但是我們卻又不能脫離它而存在這是人類的悲哀。戰爭便是群體邪惡的體現,不管孰是孰非,誰勝誰輸,他們都飽受著心靈和物質的煎熬。在這種背景下的兩個同樣落魄的靈魂,在鋼琴的旋律和漫漶的一束陽光下相惜。
既然是戰爭,片中當然少不了血腥與殺戮的場面,但是導演刻意的在片中穿插了一些溫馨的場景,來協調這種壓抑的色調,記憶猶深的第一幕出現在男主角全家人即將分離的時候,父親花了20波幣買了一塊小小的牛奶糖,然後切成6塊分給大家吃,那是一種全家還能在一起吃東西的幸福與滿足,奢侈的幸福與滿足。第二幕出現在男主角逃出猶太區被朋友安置在一所住處時聽到隔壁夫婦甜蜜的吵架的一幕。第三幕是男主角聽到多洛塔拉大提琴的時候。這些場景在傳達給我一種生活態度,不管生活如何的壓迫我們,也不能阻止我們開懷的笑。既然命運安排了誕生在這樣一個時代,那麼就好好的直面這些痛苦和磨難吧。
整個片子看下來,不禁讓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殺這樣一個與我們民族息息相關的歷史背景以及我們國家的那些導演拍的那些東西,我們總是在回憶,以至於忘了如何前進。
Ⅳ 求電影《鋼琴家》影評800字
一、對於鼎鼎大名的《鋼琴家》,一直心而往之。因為是2002年的片子,再加上,聽說獲獎不少,沖著好萊塢模式的電影去看的,我又自以為是了一把。呵呵,還好自己之前的自以為是讓我對這電影有了新的理解。
片中以二戰為背景,以德國迫害猶太人為導火索,表現一個猶太鋼琴家在長達近13年的戰爭時期內如何生存,並堅持下來。說實話,情節很簡單,這么說下來,任何人想的都會是那個鋼琴家是如何如何的堅毅,如何如何的堅強,如何如何的英雄,扛過那麼久,並生存下來。其實,不然,片中的鋼琴家就是一個人,一個超級普通的人,先是活著。
導演沒有將我們的主人公描寫的那麼偉大,那麼英雄,完全不是好萊塢喜歡的英雄模式。我們的鋼琴家,會為了五斗米折腰,該有的氣節在戰爭面前統統不見了。惱人的袖章,一邊罵著不帶,一邊掛在自己的胳膊上;為了飯,乞求一份工作;為了家人,架子是啥?為了生存,跪了,求了,哭了;哪怕低聲下氣求之前的愛慕之人,哪怕裝死人,哪怕那水到嗓子里快惡心的想吐,哪怕像過街老鼠一樣居無定所……我們的主人公,在努力的,活著……
中間鋼琴家對於自己的處境到處找人幫忙的時候,我有點氣憤,為什麼不站出來,為什麼不跟他們一起去奮斗,哪怕死了,也是光榮的。
從一開始鋼琴家拒絕朋友的當警察的介紹,到後來鋼琴家被那個警察朋友救了,與父母分散,真的是成也鋼琴,敗也鋼琴。到中間,鋼琴家乞求朋友幫忙送信,朋友說「出去很容易,難的是你怎麼在牆的那一邊生活」,再到鋼琴家賣表時說「飯比時間重要」,最後,鋼琴家找到一個罐頭,打開的時候撞見俄國上校,繼而彈琴,繼而交流,從始至終,鋼琴家帶著罐頭,生怕不見了似的。處處彰顯著一個人的活法。
電影終究是電影,就算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那終究是電影,那麼就有電影特有的潛台詞。德國大兵對一個猶太老人的羞辱;一個孩子的夭折;「若你刺我們,我們不會流血嗎?若你們抓我們癢,我們不會笑么?若你對我們下毒,我們不會死去嗎?若你加害於我們,我們不應該復仇嗎?」;20波蘭幣一塊牛奶糖,全家人最後的一餐;只有自己的時候,面對這鋼琴只能動動手指頭,使勁幻想著音符;生病的時候,手指依然在彈。
全片沒有將鋼琴家打造的像個英雄似的,就連搬磚的時候失誤被德軍打,一直受著,從未用手擋,朋友揶揄他說:真希望你彈鋼琴比你搬磚強。我想做為一個年輕力壯的青年,出點力氣應該不算什麼,那麼,就是我們的鋼琴家在保護自己的手。
最後,翻過牆去,一片狼藉,渺小的他在廢墟中無限被放大。在給德軍上校彈琴的時候,那種自由奔放。戰爭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人的事情。上校手邊的全家福,我想上校幫助鋼琴家也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鋼琴家吧。
「戰爭結束後,你准備干什麼?彈琴吧。」「你為什麼穿那件德軍的大衣?我冷。」
片中主人公台詞不多,但是戲挺足。一個鋼琴家,要演出的不僅僅是他的隱忍和堅毅,還有那雙手。
二、戰火中的無聲演奏者音樂是他一生的熱情,求生是他生命的傑作,——[鋼琴家] 「二戰時,波蘭斯基被無情地捲入了時代的風暴,最終,他獨自一人逃離波蘭的集中營,幼小的身軀里鍥著無法磨滅的陰影頑強地活了下來。這個兩世為人、現今七十多歲的老人,在垂暮之際,回首往昔,開始直面自己童年的巨大傷痛。為了記憶中碎片似閃爍的烙印,為了六十多年前那場人類的劫難,波蘭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說性質的集中營電影——【鋼琴家】。」影片剛開始,鋼琴家正在波蘭電台彈鋼琴,他完全沉浸於優美的音樂之中。突然間,一聲巨響破壞了他的演奏,電台遭到了德軍的轟炸,他的指尖還在鋼琴鍵上停留,他不願意終止那首未完的曲子,可炮火也在繼續,這一刻炸毀的是牆壁,下一刻可能就是他自己。在電台同事的崔促下, 他不得不停止錄音,逃離了電台。現實總是那樣殘酷,無情的炮火不會憐惜再美妙的音樂,而是繼續猖獗。而德軍迫害一切猶太人,無論他是乞丐,還是鋼琴家。看過這部電影我們就會發現,它的影像風格與波蘭斯基一貫的黑色陰暗有所不同,反映戰爭殘酷的電影,卻用了較為明亮的色調。可正是這種明亮,反襯出戰爭所帶來的那些殘無人道德罪惡,使它們暴露於陽光之下,無可掩飾,真可謂是一場「白天的惡夢」。「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廖鋼琴師憂郁的面龐,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在這些鏡頭下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德國人讓猶太人都要在袖子上戴一個六角星標志以易辨別,斯皮爾曼認為這是一種屈辱,他說:「我不戴。」很多人都這么說,可是他們最後只能妥協。再比如剛被趕到集中營的猶太人在德國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歡樂的樂曲,兩眼含淚的跳著歡快的舞步。還有那個因殘疾而無法向德國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連人帶輪椅從樓上扔下捽死在路上。新年的夜晚,猶太苦力們挨了一頓皮鞭,理由是那幫德國兵在慶祝新年。而類似的場景在這部影片中比比皆是,戰爭中被壓迫的人民,只能無奈的忍受痛苦,以求得一絲生的希望。對於一直在逃亡的鋼琴師來說,音樂一定就是他求生的精神支柱。而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那個用於藏身的屋子裡,有一架鋼琴,但鋼琴師卻不能出聲,於是他將手指懸在琴鍵上盡情演奏,完全沉於一個存在於內心的純粹而美好的音樂世界。也正是鋼琴師彈奏的音樂,觸動了他遇到的那位德國軍官,那位軍官的良知與善心也促使他幫助了鋼琴師,使鋼琴師得以在一片廢墟中存活了下來。影片臨近結尾處,還有一幕令人難忘。德國人已經被打敗,這時終於敢走上街的鋼琴師卻又因穿著德國人的大衣而遭到誤會,別人問他:「你怎麼會穿著那鬼東西?」回答是:「因為冷。」這是最真實的回答。而真實的總是不會那麼圓滿,救過斯皮爾曼的那位德國軍官最終死在了戰俘營。影片的最後,在那場戰後的音樂會上,鋼琴家彈奏了一隻完整的曲子,這一次將沒有人會打斷他。而觀眾們也在能這支曲子中,慢慢體會這部電影所贈與我們的一種真實的回望,和深入靈魂的震撼。
Ⅳ 誰有電影鋼琴家的觀後感啊
又一次得說「終於」了——終於看完了《鋼琴家》。
最近看了兩部關於鋼琴演奏者的電影,《海上鋼琴師》和《鋼琴家》,如果說《海上鋼琴師》更多的表現了1900對於音樂的近似膜拜的追求,那麼《鋼琴家》則是赤裸裸的以人性的名義踐踏了藝術。所謂「踐踏」並非是說電影本身對藝術採取了蔑視的態度,而是說當藝術和人性沖突時,作為人,作為需要生存下去的個體,我們不得不拋棄藝術。
電影的開場,以黑白鏡頭真實的再現了二戰前夕華沙紛繁的民眾生活,而後隨著背景音樂,我們終於看到了Wlady的手翩翩飛舞於琴鍵上,以一種愛撫戀人的輕柔撫摩著琴鍵。那雙手,看起來年輕而光潔,雖然說實話,那真的不是雙很漂亮的手。然後鏡頭移向Wlady的臉——年輕瘦削,細長的眼睛裡流露著藝術家的純潔,薄薄的嘴角無聲的訴說著藝術的柔弱和易碎。音樂如流水般細細淌過,溫柔得讓人想永遠的沉睡於其中,正當我們淫浸於這樣輕靈的鋼琴的音符跳動里時,忽而第一次炮聲撲面而來,如定音鼓般沉悶壓抑,Wlady沒有驚恐,繼續輕撫著他的愛人,眼神一如既往的充滿柔情。而後又一次,劇烈且強硬,當我們以為Wlady會繼續不為所動時,沉迷於鋼琴演奏中的Wlady被震動了,緊接著玻璃破碎的聲音驟然響起,而鋼琴聲卻繼續纏綿,可是再一次的,當玻璃被炮火震碎,鋼琴聲也在一片雜亂中戛然而止。我們幾乎可以看到Wlady的身體不由自主的在著這樣的破壞聲中顫抖了一下。
電影在開場時似乎就預言了這樣一個結局——當人類面臨藝術與生命的選擇時,我們不得不放棄浪漫而選擇實際——沒有生命,從此便再不會有藝術。藝術在戰火面前顯得羸弱而無助得如同寒風里最後一朵戰栗著開放的玫瑰,雖然美麗依舊,但這份奄奄一息的羸弱美麗又能堅持多久呢?記得曾經聽到過一個比喻,戰爭與藝術,就像槍炮與玫瑰——即使在槍林彈雨中,玫瑰也能夠瑟縮著盛開,可是盛開了,又能在炮火的夾縫中苟延殘喘多久呢?
而在戰爭的炮火里,仍然不能扼止我們追尋愛情的本性——鋼琴家以輕佻和嘲諷的表情輕笑著說,也許某天我們可以一起演奏肖邦,他在大提琴家面前展示了他的無畏。可是到影片結束時,我不禁想問,他真的無畏么?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畢竟他最終沒有選擇玉碎,而是選擇了瓦全。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可是當我們的脖子已經被戰爭緊緊的勒住的時候,我們甚至連建業水都無法喝到的時候,我們還能選擇什麼?或者說,我們其實已經沒得選擇了。
To be or not to be?是生存,還是死亡?這一點都不是個問題。
唯一讓我們欣慰的是,當人性殘忍的踐踏藝術時,我們的藝術家並沒有踐踏自己仍舊高尚的靈魂——他依然心中有愛的存在,相信愛的存在,依然熱愛著他的鋼琴,他的藝術以及他的生命。影片中,有一個鏡頭經常出現——猶太鋼琴家的手指常常神經性的痙攣著——彷彿鋼琴的琴鍵就永遠的凝固在他的手指下一樣,此時往往會有悠揚輕遠的鋼琴聲作為背景音,緩緩的揚起,又緩緩的飄落。
對於很多人稱贊這部影片里描述的二戰中德國軍官和猶太鋼琴家的友誼,以及德國軍官對音樂和對藝術的崇敬心,我個人認為這是個絕對的誤導,影片的主旨顯然並非立足於此。對於這一點,影片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戰爭的定局已然呈現,而此時再多的屠戮也是枉然——德國人未必能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卻必定能夠理解生命的珍貴。
整個影片對人性的震懾以及對那些不幸生活在戰爭中的生命的哀悼,如同Wlady最鍾愛的肖邦一樣,哀怨、悲傷,卻永遠不會失去生命的活性,音樂如水般潺潺著,生命和藝術也如水般涓涓不止,即使有戰爭,即使有磨難,我們依然會堅強的活下去——活下去,就是我們最大的勝利。
逝者已去,讓我們好好的珍惜自己,好好的、勇敢的活下去,為了我們心中那依稀閃爍的光明。
Ⅵ 電影【鋼琴家】觀後感
很好看 很感動
Ⅶ 海上鋼琴家電影的觀後感
自從很久以前看過此片後,一直想弄明白它到底要說的是什麼,是否令人信服,是否可以理解。
關於此片影評大都站在影片主人公的角度去牽強附會的理解,而不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雖然書是早已出版了,假如一直沒找到答案看來我該去買書看了。
我個人以為,《海上鋼琴師》應該是則寓言。主人公的名字偏偏叫1900;是有很大寓意的;還有他不肯離開大海,寧願和那艘老船同歸於盡的行為也因此與新世紀有所牽連,與世紀交替人類內心憧憬、忐忑、希望、失望有關。不是我們去迎合片中主人公的想法,而是主人公的想法和最後決定正是來自於世紀交替人類的普遍焦慮。
我想起看過一篇文章,稱當時《泰坦尼克》在香港大受歡迎也正應合港人在港府統治者的歷史性更換、世紀末到來對香港未來懷有莫名恐懼的心理(一艘豪華游輪的沉沒)。
我朋友的看法極有意思:在我看來這部片子的評論有大的一面也有小的一面。從大方面說,它體現了衰敗的歐洲對於美國文明的畏懼,用保護弱勢理論來對抗經濟自由主義。從小的方面說,它告訴我們天才的藝術家有反社會的一面,需要我們的同情。
總的來說表現了一種顧影自憐的情調。
我覺得他的加上我的,就是對這部影片的合理解釋.
Ⅷ 鋼琴家影評
給你找了2篇:
1.鋼琴家:最好的與最壞的年代
當我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和故事背景,我開始遐想,這應該是一個執著的鋼琴家用音樂抵禦恐懼、抵禦侵略,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堅持自己音樂理想的故事,而作為對一個藝術家的展示,瀟灑的彈奏和悠揚的琴聲應該是貫穿始終。但是這一切的遐想都隨著戰火的到來的消失,隨即跟隨著導演的構思和斯皮爾曼的經歷,我們再次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所不同的是我們看到了又一處曾被我們無數次提起,卻又不曾真正了解的歷史,我開始明白到這部電影所展示絕不僅僅只是一個人的故事,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故事。不過這樣一個故事,作為局外人的我說要感同身受,肯定是假的,拋開這些背景因素,我更想說的是人物本身。
影片採用了人物電影的慣用手法,用人物個人的命運和感受來展示時代的變遷,「猶太人」——這個提及二戰就不得不提的名字再次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我也再次震驚於生長在那個時代的人,他們心理上到底承受著什麼。當一粒小小的方糖也要分成很多塊來吃;當看著族人、家人一個個被殘酷的殺害;當每天躲在暗無天日的房間里,害怕被世界所遺忘,但唯獨遺忘才能生存;當一顆番薯甚至一粒米也成為生命延續的動力……這樣的生活,不說親身經歷,在現今的人有多少可以想像呢?
影片更多採取了一種平鋪直敘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斯皮爾曼從始至終並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甚至沒有在痛失親人之後的怒吼或者在解脫後的吶喊,這種心理狀態前期應該說是一種隱忍,而後期逐漸走向麻木吧!實際上這樣內化的表現方式才是對導演和男主角最大的考驗,事實上他們成功了,雙雙問鼎奧斯卡正是這種處理方式的直接結果。
影片結束之後,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讓一部名叫《鋼琴家》的影片充斥著硝煙和死亡,是什麼讓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鋼琴家每天都生存在恐懼與驚愕中,我們總是抱怨我們所處的時代,沒有了曾經的大鍋飯或者鐵飯碗、面對著前所未有的競爭、每天都在為生計而忙碌奔波、作為獨生子女的壓力與不幸……有時候連我自己都不明白為何抱怨總喜歡光臨我們,包括我的以及我周圍朋友的。我害怕《鋼琴家》這類電影,他總是把一些曾經發生過的真實鮮活的事件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生存在今天是多麼的幸運,自己的抱怨是多麼的蒼白和膚淺,我們這一代人總是缺乏一種韌性,總是在困難和打擊面前直來直去,事實上上天對我們是何等眷顧,他們沒有用戰火來考驗我們的神經,沒有用死亡來洗滌我們的靈魂。當陽光再次灑在綠油油的草坪上,當斯皮爾曼在結尾處再次彈奏的時候,我的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滴,每天能夠沐浴燦爛的陽光,能夠盡情展現自己的能力,這並不是每個時代、每個人能輕易做到的啊!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活在了最好的時代!
2.戰火中的無聲演奏者
音樂是他一生的熱情,求生是他生命的傑作,——[鋼琴家]
「二戰時,波蘭斯基被無情地捲入了時代的風暴,最終,他獨自一人逃離波蘭的集中營,幼小的身軀里鍥著無法磨滅的陰影頑強地活了下來。這個兩世為人、現今七十多歲的老人,在垂暮之際,回首往昔,開始直面自己童年的巨大傷痛。為了記憶中碎片似閃爍的烙印,為了六十多年前那場人類的劫難,波蘭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說性質的集中營電影——【鋼琴家】。」
影片剛開始,鋼琴家正在波蘭電台彈鋼琴,他完全沉浸於優美的音樂之中。突然間,一聲巨響破壞了他的演奏,電台遭到了德軍的轟炸,他的指尖還在鋼琴鍵上停留,他不願意終止那首未完的曲子,可炮火也在繼續,這一刻炸毀的是牆壁,下一刻可能就是他自己。在電台同事的崔促下, 他不得不停止錄音,逃離了電台。
現實總是那樣殘酷,無情的炮火不會憐惜再美妙的音樂,而是繼續猖獗。而德軍迫害一切猶太人,無論他是乞丐,還是鋼琴家。
看過這部電影我們就會發現,它的影像風格與波蘭斯基一貫的黑色陰暗有所不同,反映戰爭殘酷的電影,卻用了較為明亮的色調。可正是這種明亮,反襯出戰爭所帶來的那些殘無人道德罪惡,使它們暴露於陽光之下,無可掩飾,真可謂是一場「白天的惡夢」。
「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廖鋼琴師憂郁的面龐,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在這些鏡頭下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德國人讓猶太人都要在袖子上戴一個六角星標志以易辨別,斯皮爾曼認為這是一種屈辱,他說:「我不戴。」很多人都這么說,可是他們最後只能妥協。再比如剛被趕到集中營的猶太人在德國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歡樂的樂曲,兩眼含淚的跳著歡快的舞步。還有那個因殘疾而無法向德國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連人帶輪椅從樓上扔下捽死在路上。新年的夜晚,猶太苦力們挨了一頓皮鞭,理由是那幫德國兵在慶祝新年。而類似的場景在這部影片中比比皆是,戰爭中被壓迫的人民,只能無奈的忍受痛苦,以求得一絲生的希望。
對於一直在逃亡的鋼琴師來說,音樂一定就是他求生的精神支柱。而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那個用於藏身的屋子裡,有一架鋼琴,但鋼琴師卻不能出聲,於是他將手指懸在琴鍵上盡情演奏,完全沉於一個存在於內心的純粹而美好的音樂世界。也正是鋼琴師彈奏的音樂,觸動了他遇到的那位德國軍官,那位軍官的良知與善心也促使他幫助了鋼琴師,使鋼琴師得以在一片廢墟中存活了下來。
影片臨近結尾處,還有一幕令人難忘。德國人已經被打敗,這時終於敢走上街的鋼琴師卻又因穿著德國人的大衣而遭到誤會,別人問他:「你怎麼會穿著那鬼東西?」回答是:「因為冷。」這是最真實的回答。而真實的總是不會那麼圓滿,救過斯皮爾曼的那位德國軍官最終死在了戰俘營。
影片的最後,在那場戰後的音樂會上,鋼琴家彈奏了一隻完整的曲子,這一次將沒有人會打斷他。而觀眾們也在能這支曲子中,慢慢體會這部電影所贈與我們的一種真實的回望,和深入靈魂的震撼。
Ⅸ 誰有一部電影《鋼琴家》的影評
這是羅曼·波蘭斯基的作品,關於二戰期間一個波蘭籍猶太鋼琴家如何逃過德國納粹迫害的故事。這樣的題材,讓我們不禁聯想到另一部電影:史蒂芬·斯皮爾博格的〈辛德勒的名單〉。在將〈鋼琴家〉作獨立分析之前,讓我們先將這兩部題材相似但切入點完全不同的電影做一次比較閱讀。一、〈鋼琴家〉與〈辛德勒的名單〉的比較閱讀 從故事來說,〈辛〉屬於全景描寫,在德國人和猶太人身上花的筆墨幾乎是平均的,既有以辛德勒和阿曼做代表的德國人(當然這兩者之間又是一組矛盾),又有以西斯科為代表的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這三種身份的人物隨著故事發展而產生的微妙關系變化,構成了故事網的巨大張力。〈鋼〉屬於局部描寫,以被迫害的猶太人做出發點,截取了一個獨立的個體即這個猶太鋼琴家來承擔這個偉大的主題。這就好似〈辛〉屬於大遠景,它描述了許多集中營的迫害,毒氣、種族屠殺,〈鋼〉屬於特寫,僅有的一次關於集中營還是通過一個人的口頭描述來側面反映,這還是因為跟主人公的家人命運攸息相關,後者敘事更集中。事實上,從鏡頭來說,〈辛〉也的確較多採用大遠景拍攝,〈鋼〉採用了較多中景和特寫。從題材處理上來看,〈辛〉有兩條線索:德國商人VS德國軍官,德國商人VS猶太人。〈鋼〉則是緊緊圍繞主人公猶太鋼琴家這條線,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從敘述人稱來看,〈辛〉的主人公為一個德國商人(辛德勒),〈鋼〉的主人公則是猶太鋼琴家(席皮爾曼)。截然相反的人物立場,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會發現〈辛〉補充了〈鋼〉裡面的政策背景,從〈鋼〉裡面我們看到的是猶太人被要求怎樣做(what),而〈辛〉裡面的德國軍官等角色則向我們交代了這種要求的政治目的是什麼(for what)。 相似的故事採用不同的講述方式,到了末尾如何給這個故事畫上句號也是很關鍵的一筆。相同點為,兩者都採用字幕形式交代了今天主人公的現狀。不同之處在於〈辛〉的處理採用了疊畫,全片的黑白鏡頭至此轉為彩色鏡頭,昔日的辛德勒猶太人也變成了今日真實存活著的這批辛德勒猶太人,突出了歷史感。〈鋼〉則用一雙在鋼琴上跳躍的手結束了全片。 在延續的音樂中我們解讀到的是一種詩意內省的表演方式,這就是我更喜歡〈鋼〉的原因,因為:看不見的比看得見的更多。二、〈鋼琴家〉的解構閱讀通觀整體,影片色彩凝重,情感深沉。演員表演方面,主人公亞德里安·布洛迪清瘦白皙的臉孔,清澈堅定的眼神,優雅抿嘴的微笑都很符合一個pianist的氣質。從一開始坐在波蘭電台錄音室里鋼琴前俊逸的身姿,再到牆內勞動時一雙佝僂骯臟的手,到最後跛著一隻腳滿臉鬍渣的形象,一句:I』m Polish!是那麼渺小與悲愴。下面我們將影片分三大場景來做具體解讀。場景一:一家人在猶太人集中區影片前三分之一基本上是關於整個波蘭籍猶太人的敘述,因此是以席皮爾曼整個家庭作為敘事單位的。他們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以及各個家庭成員親身經歷的,都在具體而血肉清晰地指控著德國納粹的暴行。哥哥哈瑞那本小冊子上的四句詩隱喻了整部影片的思想: 情景 人物反應 經歷方式 1.馬路邊等待解禁過街時,警察逼迫猶太人跳舞:瘸腿的、衰老不支的、幼小的。 猶太同伴敢怒不敢言。 主人公和哥哥看到 2.宵禁時一個試圖從隔離牆破洞里鑽回,卻命喪的猶太小孩。 主人公伸手援助,卻挽救不了他。 主人公經歷 3.弟弟的冷笑話:關於一個德國醫生給猶太病人動手術的事。 被動手術的猶太人死時身體是處於麻醉狀態。 一家人聽到 4.對面樓一家人的遭遇:坐輪椅的老人從陽台上被扔下摔死,其他家人被擊斃。 震驚,目睹這一幕的主人公父母巨大的悲痛與黑暗中捂住嘴不敢發出聲音的淚如泉涌。 一家人看到 5.哥哥哈瑞被逮捕,主人公在等待他被放出時,看到一個猶太老人食物被搶的情景。 食物罐子最終在搶奪與保衛戰中摔在了地上。猶太老人踉蹌著垂打與哭泣,搶奪的猶太人不顧廉恥地趴在地上舔食粥狀物。壓迫中猶太人內部秩序已混亂,部分人精神與尊嚴逐步喪失。 主人公看到 6.反復出現了兩次的尋找丈夫的瘋女人。 主人公和哥哥經歷 7.廣場上不斷重復那句:Why did I do that?悶死嬰兒的猶太母親。 為了躲避搜尋,母親用手捂住了發出哭聲的嬰兒,孩子被悶死了。猶太人的人性至此已被摧殘到不僅要受外在的種種迫害,更要不斷受自我內心煎熬與譴責。 一家人聽到並看到 8.一塊價值20波幣被小心翼翼切割為六份的牛奶軋糖。 盡管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步步緊逼,但仍尚存著內在的凝聚力與溫暖的情感。牛奶糖的寓意是內斂的。 一家人經歷 場景二:在隔離牆邊勞動的日子這里的情景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拆牆運磚塊;失神被鞭笞;看見熟人女歌手後准備逃離(知識分子要付諸行動的覺醒);買土豆過程中偷偷在袋中弄進武裝(為第三場景中的猶太人武裝反抗做好准備)。此處反復出現的場景:1、勞動過後德軍對這支二十來人猶太勞動力的行為:集合點數、選人擊斃、發酒瘋鞭子亂舞。2、緊接著上一情景的猶太男人們列隊夜晚街區里行進的步伐:無聲、交談、不動聲色的每次發一兩支武裝、唱激昂振奮的歌曲。這兩處場景前後銜接、一呼一應,張揚的欺迫與低調的醞釀反抗共同呼吸著。場景三:主人公逃亡的日子 從隔離牆勞動營逃離後,主人公的逃亡經歷了四個不同的場景:A、歌手與他丈夫幫他找到的公寓B、布洛塔與丈夫幫他在德國區找到的房子C、廢棄的醫院D、原猶太集中區廢墟里的閣樓。 A B C D 1、食物 有蔬菜湯和麵包↓ 並有人按時送食物 請求麵包 ↓ 有人按時送食物 ↓ 斷糧、斷水 喝臟水 ↓ 找到兩個大土豆與燕麥 ↓ 飢餓 找到一個罐頭(簡直奢侈到極點,卻在打開的過程中掉地並因此暴露了身影) ↓ 有人不定時送食物 2、身體狀況 洗個澡、刮個鬍子 生病、缺水 滿臉鬍渣、(黑色服裝此處特別突出) 拐了腳、走路搖晃 3、主人公視角(此處可見導演的敘事功底) 窗戶:看到猶太隔離牆內牆外的武裝反抗斗爭 窗戶:德國醫院與警察忙碌的身姿:側面描寫德俄戰爭 窗戶上稜角分明的破玻璃洞 閣樓:安全封閉沒有視角,只有最後一刻看到希望的曙光。(表格空間受限) 4、空間: A:門從裡面鎖上、白天得讓窗簾保持正常的敞開 B:門是從外面鎖上的(為了掩護所做的自由不在自己掌控中的犧牲) 房子在德國區(獅子的巢穴是最安全的地方) C:全開放式空間(醫院長長走廊中明亮的光線卻透著白色的恐慌與不安全感) 處在德軍的眼皮子底下(都在一樓、只隔了一條街) D:封閉式空間、自我蜷縮、藏起梯子斷後路(懸空的搖墜感) 其實是一不小心闖入了德國軍官的駐扎地。結論:矛盾的雙方看似躲避,卻是一步步地彼此靠近,並達到矛盾的高潮。 5、逃亡途徑: A:從門口逃離、掙脫德國女人的攔阻奔下樓 (逃亡方向縱嚮往下) B:門被從鎖上、大呼help,結果德軍的大炮無意中幫了他,穿過坍塌的牆壁從鄰居的門奔向天台逃離(逃亡方向縱嚮往上) C:破窗而出、後院翻牆、跌入猶太區的廢墟中 (逃亡方向橫嚮往右) D:奔下來、被誤開槍逃回、再舉起手以投降的方式走出大樓 (逃亡方向迂折)若干鏡頭的解讀場景D,發生在廢墟的閣樓里,在這里席皮爾曼遇見了那個救了他的德國軍官。這個場景中,很多鏡頭耐人尋味。對比一:整部影片最明顯的兩個仰拍鏡頭在這里,一是順著罐頭的滾動視線對軍官從下到上的特寫鏡頭仰拍,這里處於上方的大形象寓意權力,另一個是最後俄軍來了,對閣樓上的席皮爾曼遠景仰拍,曙光希望中他顯得那麼渺小。貌似對立的雙方卻在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鑄就了影片的高潮。他救了他,掩護他,給他送果醬與麵包。對比二:德國軍官把軍裝外套送給他禦寒,結果這件所謂的「鬼外套」差點讓俄軍誤斃了他。面對子彈他大呼:I』m Polish!面對鬼外套的質問,他說:I』m cold. 戰爭讓人身份不明,究竟何為敵何為友?內斂自省的語氣賦予了這兩句簡簡單單的話無限深的涵義。此外,影片還有兩組前後呼應的鏡頭:1、場景一快結束時被送去勞動營「徹底改造」前在廣場上聚合的猶太人→廣場上散落的箱子(無聲),相呼應的為末尾的兩個鏡頭:俄軍戰俘集中營內擠壓的德國士官→幾年後這里的青草茵茵(無影)。2、影片開頭波蘭電台內男主人公彈鋼琴:平靜陶醉,影片結尾波蘭電台內男主人公彈鋼琴:深沉內斂、泛著淚光,但兩個鏡頭中他都面帶著優雅的微笑。若從影片片名出發,我們仍可閱讀到以下兩點:1、幾處關於手的特寫2、音樂在這部影片中的作用。(前者時間關系下次再闡開論述,後者本人不懂肖邦各首樂曲的內涵,不枉加評論。)若你戳刺我們,我們不會流淚嗎?若你呵我們癢,我們不會發笑嗎?若你對我們下毒,我們不會死去嗎?若你加害於我們,我們不應該復仇嗎?
Ⅹ 英語電影《鋼琴家》如50詞左右觀後感英語寫
The film, according to the Autobiography of Poland Jewish composer and pianist Wladyslaw Splman, describes the story of a Jewish pianist in Poland 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