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親愛的》——觀後感(100-200字)
和同桌約定了要一起看的《親愛的》,從上映開始到下架,我們倆都沒能抽出一個相同有空的時間一起看,這么長的時間,兩個人,竟然抽不出一場電影的時間,我也是醉了。今天心情有點好,打開視頻播放器時,跳出的推薦電影是《親愛的》,我便決定拋棄那個大忙人,自己一個人看完它。(據說那時我們倆就是為了能在看這部溫情劇流眼淚時有人遞個紙巾的)
《親愛的》是由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一個離異家庭里的孩子被人販子拐走了,兩年時間里,這個離異家庭一直不放棄的找孩子,人販子的老婆與這個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忘了他的親生父母。找到孩子後,經過法律程序,這個親生父母把孩子接回來了,但是孩子只認人販子的老婆為媽了。
在田志軍(孩子親生父親)找尋孩子的幾個鏡頭里,我最重的感受是:一次次的希望變成泡沫,這失望也就越來越重了。黃渤是一個實力派的演員,他飾演的田志軍那眼神里透漏出的傷心欲絕的失望讓人看了就直刺心臟,讓觀眾一同感受這一刻骨銘心的痛。父母都是把孩子放在首位的,沒有做過父母的人或許無法理解那種丟失孩子之後全世界倒塌的壓迫感和無力感。「我做的生意失敗了,和老婆離婚了,僅剩的孩子都弄丟了,唯一支撐我活下去的這條線沒了。」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當找孩子的一次次希望變成失望時,這對這個雪上加霜的父親是該多殘忍的事情。
影片中最大場面的一場戲是田志軍在一個偏僻山區里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兒子,兩夫婦決定把孩子搶回來。於是田志軍就和他的前妻偷偷的潛進人販子的家裡,把孩子直接抱走,抱著就跑。兩夫婦拚命跑,人販子的老婆拚命追。大家都在竭盡全力的與時間搶奪這個孩子,這個場面最打動我的是每個演員的表情,親生父母里珍惜孩子的眼神里還帶有恐懼孩子再次丟失的無助感,人販子老婆眼神里還怕丟失這孩子的不舍感,他們都是為了這個孩子用盡全身的氣力在堅持著,田志軍累到跪下也絕對不放開拖著孩子的手。孩子,我找到了你,就再也不要放開你了。
經過法律程序,孩子鵬鵬回到了親生父母的身邊。在警察局裡,鵬鵬指著他的親生父母,向警察說:「警察叔叔,你快抓他們,他們是壞人,不讓我回到我媽媽身邊。鏡頭到這里就停止了,下一鏡頭是田志軍在警察局的樓梯里痛哭,這哭是心痛、是羞愧、是無奈、是自責、還是恨那人販子。我有些看不懂了。只知道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能哭到撕心裂肺,真的是擠壓在心裡的這個苦到了一個無法釋懷的程度。兩年一直堅持不懈的尋找都沒有讓這個男人掉一滴眼淚,但是此刻孩子不認識他時他無法再忍了。孩子,對不起,爸爸來遲了。
最讓我心碎的一個鏡頭是,深夜裡,孩子已熟睡,田志軍要外出倒垃圾,原本已經拿了垃圾袋走出門外了,又轉身回去,將熟睡的孩子扛在肩上,然後心安的去倒垃圾。
這是如何的害怕失去才做的出的舉動,我已經無法表達了。只是此時感覺父母之愛是如此的偉大。
天底下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如此珍惜的,如果此時你和你的父母在生氣,請原諒他們;如果此時你還在抱怨你的父母管你太多,請原諒他們;如果此時你和你的父母還有隔閡,請相信你一直是他們的親愛的……
⑵ 看《親愛的》電影觀後感900字巨人網
親愛的,我們回家
《親愛的》第一支預告,大概看哭了不少觀眾,但看過電影後,卻會發現,那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說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電影里,田文軍說「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拚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著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如何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著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拚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為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個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脫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才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里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韓德忠,沒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電影里,其實是一個沒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為能夠借幫助大家來獲得救贖,但到頭來發現,尋找太累,最終還背叛了眾人。電影里,他在「回家」這條路上似乎越走越遠,最後發現錢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過去,更抵不上一張死亡證明。
佟大為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社會會磨掉人當初的銳氣,使人同化成「社會之人」,要生存,就必須得那樣。而在幫助李紅琴的過程中,他似乎也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唯一讓人遺憾的事,佟大為的很多場戲,都能看出《中國合夥人》里王陽的影子。
李紅琴,不得不說。趙薇這次終於遇上最對的,也是最好的角色。這個人物的命運,早已註定趙薇可以在這部戲里大放光彩。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兒不能要回來,嚴重地說,那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田文軍也有點類似,只是在社會的認同上,她站在了田文軍的對立面。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為之憐惜和感慨。她能不能回家,她還有家可歸嗎?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如此脆弱和無奈,再加上語言和造型上的塑造,趙薇完全就是李紅琴,她的角色太無力了,但她的表演太有力了!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裡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2.
善與善的悲劇
我最最揪心的時刻,也許就是他們抱著孩子在田間奔命地逃跑,孩子卻用力掙扎著,叫著另一個人媽的時候。
那一刻,感覺位置發生了調換,他們成了拐賣者。
我有些恨那個山溝溝里的女人。我甚至有些埋怨那個孩子,昔日作為精神支柱的歌謠,如今成為一碰就碎的石頭。怎麼就會忘了呢?
年齡太小,環境變換,是的,有太多理由。可我不想用理性去分析。太殘忍。
小孩子是無辜的,是被害者。但有時候你會發現因為年幼無知,不諳世事,做起事情反而更加堅決,成人有猶豫有遲疑,小孩子心中只認自己那一個理兒,曉之以理他不懂,動之以情他無視,真真是狠角色。
他問她,你說孩子當時得是多久才叫那個人媽呢?
她對他說,你別逼孩子,萬一他跑了呢?
他和她都接受了自己「拐賣者」的身份。
無奈的,撕心離肺的,強顏歡笑的,佯裝明天會更好的,彷彿明天就是「明天」了。
可我們仍要說,他們是幸運的。但強顏歡笑真的比沉浸在悲傷里更幸福嗎?我不覺得。
我最最感動的時刻,是他出門時突然怔住,回去抱著孩子的時候。
沒有什麼煽情,如此真實,甚至有些搞笑,但這些細節卻讓人為之著迷。
而那一天,他終於牽她的手了,她要淚崩了,卻強忍著,那一刻,歡喜與悲傷都化作勇氣了吧。最能改變女人的,無疑就是孩子了。
我最最心碎的時刻,是農村女人在街頭問「你說我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我TM只知道,編劇,你太壞了,真的太壞了。
你知道嗎,你的一句話就讓價值觀在一瞬間顛倒了,如此簡單粗暴。
我是怎樣從堅定站在孩子父母的立場突然自我懷疑的?也許就是這句話吧。
無心做壞事,好心做壞事,這都是很難用法律或道德評判的。
而當一個人的愛與另一個人的愛——兩種「善」發生沖突時,事情就會變得越發說不清楚,沒有贏家,贏家也是輸家。
每一個人都受傷,也會有純粹無辜的受害者,比如留在福利院的小女孩兒。
農村女人要帶走女孩,因為她想念女兒,那也就是她的女兒,當然或許也因為她無法再有自己的小孩兒了。
孩子的生母要領養女孩,其實是為了留住男孩的心。
福利院不讓女人帶走女孩,是因為世人的目光——媒體怎麼看,人民怎麼看,上級怎麼看?唯獨不問當事人怎麼看。仔細想想,其實這些疑問後面其實都省略了一個字——「我」。
那些善良的、正義的,何嘗不是自私的?
為什麼我們的「善良」,最後卻成為悲劇了呢?
因為我們的很多「善良」,說到底是為了我們自己。
為什麼非要去「善良」呢?因為無奈,我們無法掌控的一切。
我們都是浮萍,不比劇中人高貴或低賤。
所以,電影那些真正觸動我讓我流淚的地方,並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情感,不是想要得到而得不到的悲劇,而是善與善的悲劇,它是沒有答案的,卻絕非廉價的。
參考自網友
⑶ 《親愛的》說說對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真實感人
你好,尊敬的網路知道用戶朋友,,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
首先《親愛的》的主要角色和故事都脫胎於真實發生的「打拐」事件;其次,這類親子題材本身就是「催淚大戶」,多年前一部《媽媽再愛我一次》所掀起的觀影盛況,相信80後們都記憶猶新。面對「骨肉分離」的人間慘劇,再理性的觀眾,恐怕也都會心軟。
造型接地氣,演員演技好
電影本身,劇情從一開始就沒有太多讓人意外的地方,丟孩子和找孩子的細節,大家平時在新聞里都看到很多
。比較特別的設計是,在片中飾演一對離婚夫妻的黃渤和郝蕾,在丟了孩子後,找到了一個由張譯、張雨綺飾演的夫婦領導的一個由丟孩子父母組成的「互助組織」,大家互相鼓勵支撐,共同尋子,成為了電影的一抹亮色。
整部電影前一半時間,幾乎成為黃渤尋子的獨角戲。草根出身的黃渤,把這個開著破網吧、妻子跟有錢人走了的中年loser,徹底給演活了,每個表情、動作都令人心酸鼻酸。當黃渤歷盡千辛萬苦找到孩子之後,在影片後半段,重心轉移到了另一位主演趙薇的身上。
丟孩子的家庭很痛苦,而當孩子被解救之後,後來收養孩子的家庭也等於遭受了失去孩子的痛苦:這是影片在「打拐」之外,著重想給觀眾們展現的未知世界。這個世界的主角,是全素顏出鏡、穿著土氣衣服、留著亂糟糟短發的「村婦」趙薇。
觀眾跟隨黃渤一路積攢下的對丟孩子的傷痛、對人販子的痛恨,在此刻,卻被同樣深愛著孩子、因不願與孩子分開而陷入痛苦中的「繼母」趙薇給逆轉了:看似一個悲劇的解決,卻成了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祝你天天快樂,如有不足,可以繼續追問,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O(∩_∩)O~。
⑷ 親愛的電影觀後感100字範文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主演。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
⑸ 電影《親愛的》的影評
《親愛的》是黑色愛情三部曲,即《獨家試愛》《十分愛》《我的最愛》的後作,台詞里也有《我的最愛》中的一些情節。
《親愛的》似乎是葉念琛第一部被歸為恐怖或驚悚類的電影。不過對於熟悉他電影套路的人來講,這應該是一個早晚會來的自然延伸。他的愛情三部曲,在看似溫情的劇情下,總是讓人看完以後手腳發涼。與一般恐怖片結束時逃離的感覺相反,當我們走出影院,回到沒有僵屍、鬼怪、幻影的真實世界時,葉念琛講述給我們的種種光怪陸離,才真正來到我們的身邊。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莫過於與枕邊人繾綣半生,卻永遠無法猜透他在自己的身後想些什麼,做些什麼。是不是真的在未來的某一刻,謊言的大幕被偶然的掀起一角,才發現以為達到的愛情彼岸,不過是對方設下的華麗幻影。
葉念琛不僅僅有寫故事的才華,更有一種固執的殘忍。他的電影不遺餘力的展現所謂愛情之中謊言、背叛、欺騙的無限可能,並永遠以一種不安定的狀態做為結尾。急促的不和諧音、看似融洽的戀人之間暗藏的秘密,與似乎已經平息的危機構成一個無限的歸納,證明著愛情不過是幻影,謊言和背叛才是常態。
《親愛的》與三部曲中的《十分愛》應該說有異曲同工的意味,一系列最終被解開的謎團外,愛情的謎團仍然陰魂不散。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天造地設的愛情,也沒有本來就該在一起的人。愛情對於某些人,不過只是雙方算計的平衡態而已。「葉念琛作品」幾個血淋淋的大字,就是這樣的殘酷而真實。
葉念琛電影對感情的觀念一直是悲觀的,我想這片同樣不適合情侶入場觀看,看完心底都寒,身邊的人並不值得信任,不論何時我們都在尋找下一段出口.
以下是劇終的一幕讓我所能理解到的潛台詞:
「此刻我想停留,只是因為我想,與你無關.親愛的,你並不是我的親愛的,我們都只是我們自己的親愛的,我們都只是愛自己.」
我想這個世界每一秒都有很多人在說「親愛的,我愛你。」只是你不知道此時開口的那個人。是還沒有得到想要的人。還是僅僅覺得沒玩夠。
若是非要維持一段美好的愛情。記得永遠讓自己知道的少一點。
「親愛的。我愛你。」原來這句話其實不是那麼難說出口。
如果你依然相信這個世界有很多美好的童話。記得遠離『葉念琛作品』。
⑹ 電影《親愛的》的影評如題 謝謝了
《親愛的》是黑色愛情三部曲,即《獨家試愛》《十分愛》《我的最愛》的後作,台詞里也有《我的最愛》中的一些情節。 《親愛的》似乎是葉念琛第一部被歸為恐怖或驚悚類的電影。不過對於熟悉他電影套路的人來講,這應該是一個早晚會來的自然延伸。他的愛情三部曲,在看似溫情的劇情下,總是讓人看完以後手腳發涼。與一般恐怖片結束時逃離的感覺相反,當我們走出影院,回到沒有僵屍、鬼怪、幻影的真實世界時,葉念琛講述給我們的種種光怪陸離,才真正來到我們的身邊。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莫過於與枕邊人繾綣半生,卻永遠無法猜透他在自己的身後想些什麼,做些什麼。是不是真的在未來的某一刻,謊言的大幕被偶然的掀起一角,才發現以為達到的愛情彼岸,不過是對方設下的華麗幻影。 葉念琛不僅僅有寫故事的才華,更有一種固執的殘忍。他的電影不遺餘力的展現所謂愛情之中謊言、背叛、欺騙的無限可能,並永遠以一種不安定的狀態做為結尾。急促的不和諧音、看似融洽的戀人之間暗藏的秘密,與似乎已經平息的危機構成一個無限的歸納,證明著愛情不過是幻影,謊言和背叛才是常態。 《親愛的》與三部曲中的《十分愛》應該說有異曲同工的意味,一系列最終被解開的謎團外,愛情的謎團仍然陰魂不散。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天造地設的愛情,也沒有本來就該在一起的人。愛情對於某些人,不過只是雙方算計的平衡態而已。「葉念琛作品」幾個血淋淋的大字,就是這樣的殘酷而真實。 葉念琛電影對感情的觀念一直是悲觀的,我想這片同樣不適合情侶入場觀看,看完心底都寒,身邊的人並不值得信任,不論何時我們都在尋找下一段出口. 以下是劇終的一幕讓我所能理解到的潛台詞: 「此刻我想停留,只是因為我想,與你無關.親愛的,你並不是我的親愛的,我們都只是我們自己的親愛的,我們都只是愛自己.」 我想這個世界每一秒都有很多人在說「親愛的,我愛你。」只是你不知道此時開口的那個人。是還沒有得到想要的人。還是僅僅覺得沒玩夠。 若是非要維持一段美好的愛情。記得永遠讓自己知道的少一點。 「親愛的。我愛你。」原來這句話其實不是那麼難說出口。 如果你依然相信這個世界有很多美好的童話。記得遠離『葉念琛作品』。
⑺ 觀電影《親愛的》有感800字
你好
你要的文件如下
親愛的,我們回家
《親愛的》第一支預告,大概看哭了不少觀眾,但看過電影後,卻會發現,那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說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電影里,田文軍說「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拚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著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如何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著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拚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為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個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脫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才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里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韓德忠,沒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電影里,其實是一個沒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為能夠借幫助大家來獲得救贖,但到頭來發現,尋找太累,最終還背叛了眾人。電影里,他在「回家」這條路上似乎越走越遠,最後發現錢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過去,更抵不上一張死亡證明。
佟大為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社會會磨掉人當初的銳氣,使人同化成「社會之人」,要生存,就必須得那樣。而在幫助李紅琴的過程中,他似乎也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唯一讓人遺憾的事,佟大為的很多場戲,都能看出《中國合夥人》里王陽的影子。
李紅琴,不得不說。趙薇這次終於遇上最對的,也是最好的角色。這個人物的命運,早已註定趙薇可以在這部戲里大放光彩。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兒不能要回來,嚴重地說,那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田文軍也有點類似,只是在社會的認同上,她站在了田文軍的對立面。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為之憐惜和感慨。她能不能回家,她還有家可歸嗎?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如此脆弱和無奈,再加上語言和造型上的塑造,趙薇完全就是李紅琴,她的角色太無力了,但她的表演太有力了!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裡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請及時查收
如有疑問 請追問
滿意的話 望採納
謝謝
⑻ 親愛的觀後感五百字
你好
你要的文件如下
親愛的,我們回家
《親愛的》第一支預告,大概看哭了不少觀眾,但看過電影後,卻會發現,那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說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電影里,田文軍說「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拚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著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如何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著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拚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為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個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脫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才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里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韓德忠,沒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電影里,其實是一個沒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為能夠借幫助大家來獲得救贖,但到頭來發現,尋找太累,最終還背叛了眾人。電影里,他在「回家」這條路上似乎越走越遠,最後發現錢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過去,更抵不上一張死亡證明。
佟大為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社會會磨掉人當初的銳氣,使人同化成「社會之人」,要生存,就必須得那樣。而在幫助李紅琴的過程中,他似乎也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唯一讓人遺憾的事,佟大為的很多場戲,都能看出《中國合夥人》里王陽的影子。
李紅琴,不得不說。趙薇這次終於遇上最對的,也是最好的角色。這個人物的命運,早已註定趙薇可以在這部戲里大放光彩。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兒不能要回來,嚴重地說,那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田文軍也有點類似,只是在社會的認同上,她站在了田文軍的對立面。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為之憐惜和感慨。她能不能回家,她還有家可歸嗎?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如此脆弱和無奈,再加上語言和造型上的塑造,趙薇完全就是李紅琴,她的角色太無力了,但她的表演太有力了!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裡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請及時查收
如有疑問 請追問
滿意的話 望採納
謝謝
⑼ 《親愛的》觀後感400字
《親愛的》觀後感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看到田文軍夫妻找到孩子的瞬間,惹得眼淚打轉,當聽到孩子一直在叫別人媽媽,根本不認識自己父母,田文軍站在台階歇斯底里連聲音都沒有的哭泣。一路尋子路上,被騙過,被說是瘋子,甚至到最後,覺得有人騙你,那竟也是一份希望,可怕的是連騙子都要放棄了。
倒垃圾也要扛著兒子一起去,這份「怕失去」的感情到底深到了哪裡?田鵬第一次拉住媽媽的手,魯曉娟難以抑制的熱淚,種種畫面沒有刻意去催淚,卻以深扎痛點,欲罷不能,難過的心情,從昨晚看完電影之後一直持續到今天。
也不知道自己在整個觀影過程中,哭了幾次,我只知道,我現在依舊難過。整個過程里,田鵬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到叫趙薇飾演的角色媽媽,再到重新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孩子如同換了一個人,懂了一點事的田鵬不願再叫魯曉娟媽媽,不與他們交流,只記得自己還有一個妹妹,看得太揪心,太難過。
時隔太久,或許很多很多被拐賣的孩子都沒有回到自己父母身邊……
李紅琴的一根筋,無非是要完成她成為「母親」的渴望,而且有著此類女人所特有的不擇手段,她挪用了自己的身體,去與他人苟合,這才發現自己具備當母親的資本。影片就此戛然而止。李紅琴的悲愴在於,成為一個母親,並不由她天然的生理結構所能決定。她掏心掏肺的尋親之旅,變得虛妄、空洞、起碼是無所適從。影片最後的鏡頭緩緩地拉開,李紅琴被猝不及防的傷痛所籠罩,也就有了「一條道跑到黑」的深深回味。
不光是李紅琴,那些孩子和那些孩子的父母,以及未來的父母和將要出生的孩子。他們最基礎的人倫變得模糊,無處安放的親情在忙、盲兼備的現代化步伐中,一步步走向扭曲和變形。官僚機構的強硬作風,利慾熏心、軟硬兼施的民間暴力,集團化的自我催眠,形成了當下中國,既人人自危,又不知該何去何從……
對人販子的恨,實在太深。
沒有買賣,就沒有拐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