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戰爭與和平》不僅描寫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一場戰爭,它還喚起我們對民族和世界歷史的濃厚興趣,喚起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深切關懷。這是任何專門描寫和研究戰爭的論著代替不了的。而作為一部偉大而深刻的文學作品,它還是任何學術論著代替不了的,因為它還是一部人們心靈的史詩,一部生命的史詩。我們在這里不僅看到了戰爭和民族的歷史,還看到了在戰爭與和平的轉換中活生生的人和他們的心靈,看到了他們深深的渴望、痛苦、歡樂和追求
我把娜塔莎比做皎潔的明月,因為她美得像神話,有大美之形,像天賜。
當安德烈公爵遭受喪妻之痛和在慘敗的奧斯特里茨戰役的慘敗之後,感慨於他之前一直所追求的名譽榮耀情感只是大夢一場,感覺受到了命運的欺騙和遺棄。安德烈的感情世界曾象是古拙的老橡樹:「唯獨它不欲屈從於春日的魅力,不欲目睹春季,亦不欲目睹旭日。」但他的難以言寓的絕望和痛苦敵不過少女的快樂。當飽經滄桑的安德烈到羅斯托夫家的庄園時,不是被清脆的少女的笑聲吸引的嗎?少女娜塔莎是多麼快樂啊!
娜塔莎用她那強大和青春的生命力頑強的抵抗住了命運的挑戰,忍受住了美的背後那巨大的擔當;沒有一遇苦痛,便憂怨、乞憐、頹傷,呈現敗像,變成醜陋。在莫斯科即將淪陷之時,娜塔莎肯於舍棄家財,以救治、運送傷員為第一要務,譜出一曲高尚、美好人性的千古絕唱。
經歷風雨屈辱、苦難煎熬之後,還能典雅迷人、唇齒留香,便是不朽。
書中總不乏悲慘而凄涼的場景,對於生活在那個戰火連綿的時代的人,對死亡都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剛毅而有英勇的安得烈就幾次觸摸到死亡的底線。雖然他最後還是沒有逃過死亡之神,但他的死偉大而令人敬佩。死亡對與這本書中所有的人來說都是並不遙遠的,也許今天躲過了明天還會在來,若又躲過了明天,總有一天死亡也會臨近。但他們面對死亡的做法卻可以深深啟發我,也許這本書中還有太多的啟迪,但對於我來說這的確是啟發我最深的。
『貳』 求一篇《戰爭與和平》的觀後感,1500。
有人說,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的契機是為了探尋俄國社會的出路,我卻始終覺得這種觀點過於片面。我認為,一部真正偉大的小說,應該是包羅萬象的,而不僅僅局限於一個小小的目的。從《戰爭與和平》裡面,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既是主觀的,同時又是客觀的。說它主觀,是因為他來源於托爾斯泰的思考與總結,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說它客觀,則是因為他並不強加於人,而是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人在「托化」的同時又逐漸凸顯出自己的個性來。
另一方面,我又認為,以托爾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遠,他未必會把人類的所謂政治放在眼裡。從根本上講,托爾斯泰所關心的,應該是更廣闊的精神與永恆。《戰爭與和平》裡面,托爾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爾、安德烈的大腦來探討這個問題,探討的最終結果,他沒有告訴我們,這也正是其客觀之處。他似乎希望我們去獨立思考,並找出答案來。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所以,凡是讀過《戰爭與和平》的人,都在心裡構造了一部屬於自己的《戰爭與和平》。
應該說,《戰爭與和平》這部書最大的成就在於其思想性,那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樣不凡。
結構安排方面,要處理好這樣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難的,托爾斯泰卻能夠憑借自己的藝術天才,在戰爭與和平之間穿來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亂。而且,托爾斯泰似乎特別擅長描繪那種高難度的大場面,戰爭、舞會、宴席,他可以用極簡短的話把每個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盤托出,卻從無顧此失彼雜亂無章的感覺,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塵莫及的。
語言方面,《戰爭與和平》始終保持一種質朴大氣且與眾不同的風格,它並不旗幟鮮明,但內蘊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亞的雕章琢句來,要強出許多。
人物性格方面,《戰爭與和平》也有其高超過人之處。首先,書中幾乎每一個人物,包括那些並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瑪、小尼古拉等,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要做到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其它小說如《紅樓夢》、《水滸傳》也有類似成就)。其次,書中許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斷變化。如皮埃爾,從單身到結婚、從私生子到繼承人、從海倫到娜塔莎、從雅各賓派到共濟會、從戰爭前到戰中到戰後、從貴族老爺到俘虜再到釋放、從初出道時的年輕氣盛到後來的好學深思,他的性格一直處於一種無法停止的狀態,每經歷一件事情,他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並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身的轉變。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經歷過很多大的變故,從軍、負傷、喪妻、對娜塔莎的愛情及娜塔莎的變心、還有死亡。相比皮埃爾而言,他的性格的變化是比較突然的,這與他所處的環境及自身特點有關。娜塔莎的變化最大,尤其是與皮埃爾結婚後,她由原來那個活潑、快樂、愛唱愛跳的小姑娘變成了一位不修邊幅、甚至有點吝嗇的母親,以至傑尼索夫再次見到她時,竟會大吃一驚。但,無論這些人物的變化多麼不可思議,我們都會覺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異議,似乎一切事情就應該這樣。而且,無論他們怎樣變化,皮埃爾還是皮埃爾、娜塔莎還是娜塔莎、安德烈還是安德烈,他們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這就是托爾斯泰的高明之處,他總是能夠站在一個客觀的高度,從客觀上描述並觀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為任何主觀因素來刻意創造。表面上看,這種旁觀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過冷峻,但如果往深處挖掘,你便會發現,托爾斯泰其實在他筆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東西,包括這個世界上最為深沉的感情和悲憫。也正是這種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爾斯泰與他所熱愛的東西始終保持著一定距離,他可以客觀地評判,卻很難一廂情願地投入。記得高爾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說:「您可知道,在您的戲中,我覺得您處理人物比魔鬼還要冷酷,您對待他們像雪,像風雪一樣的冷。」可就是《萬尼亞舅舅》這部戲卻使高爾基感動得哭了。讀《戰爭與和平》也讓我有類似的感受。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人生的啟發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皮埃爾這個人物,並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一個知心朋友來對待。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裡以至於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不過略顯輕浮了些,所以一經阿納托里誘惑便放棄了對安德烈的愛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所以常常後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爭與和平》裡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里探出頭來,看到穿著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說出這么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有人說,托爾斯泰那種僧侶式的不抵抗主義使得他像個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說,托爾斯泰屬於農民階級,他所提倡的農民宗法制觀點帶有很大局限性。對此,我要說,我們這個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因為人類太好勝了,他們不但要超過自己的同胞,還想進一步征服那生養自己的大自然。很明顯,人類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們將為自己的好勝付出代價,酸雨、臭氧層空洞、大氣變暖,這一系列的事實難道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至於所謂的農民階級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階級來劃分托爾斯泰這樣一個偉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頂。
不管怎麼說,托爾斯泰都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站在這么一個偉人面前指手畫腳。盡管他不抵抗,偏向農民,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的個性,像很多其他人的個性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認為,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個性,托爾斯泰才成其為托爾斯泰,否則他只是一介庸夫罷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藉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么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托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
『叄』 戰爭與和平的讀後感800字左右!急!!
<<戰爭與和平>>是一本以俄羅斯人民抗擊拿破輪的感人事跡為背景的文選學巨作,它的作者是俄國的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他生動地描寫了當時的四大家族——別祖霍夫、保爾康斯基、華西里、那斯托里,抗擊外敵的成與敗、生與死。放棄安全和奢華的生活投入危險與困苦的戰爭,熱愛祖國勝過愛自己的生命,花花公子成了護國英雄。那些在我們這和平年代無法想像的事例在故事裡都成了現實。
『肆』 戰爭與和平的電影劇情
這部由俄羅斯、義大利、英國、法國、波蘭和西班牙6國斥資2600萬歐元拍攝的新版《戰爭與和平》具有鮮明的國際化色彩。導演羅伯特·多恩海姆是羅馬尼亞裔美國人,主要演員則分別來自法國、德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等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女主角娜塔莎·羅斯托娃的扮演者、24歲的法國女演員克萊芒絲·波西,此前她因出演《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的芙蓉·德拉庫爾一角已在世界各地擁有不少「粉絲」。
俄羅斯文學泰斗列夫?托爾斯泰的鴻篇巨制《戰爭與和平》再次被搬上屏幕。這部由俄羅斯、義大利、英國等歐洲六國傾力打造的四集同名電視電影在俄羅斯電視台黃金時間與觀眾見面。盡管兄弟台「第一頻道」為此專門推遲了由另一位大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改編的電視劇,新版《戰爭與和平》仍未能逃脫兵敗滑鐵盧的厄運:不但4%的收視率差強人意,更是遭遇國內民眾一片惡評。
國際化創作陣容
拍攝新版《戰爭與和平》是義大利電視台的主意,後來得到了俄羅斯、英國、法國、波蘭和西班牙同行的支持。製作方雄心勃勃,為此心甘情願投下2600萬歐元的巨資,耗時兩年,轉戰波蘭、立陶宛、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四國進行拍攝。
盡管新版《戰爭與和平》不如由奧黛麗·赫本、亨利·方達等好萊塢明星主演的1956年版那樣星光熠熠,卻也招募了不少歐洲一線明星。女主角由出演《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法國女演員克萊芒絲?波西扮演,而兩位男主角分別由義大利性感男星阿列西奧·波尼和出演過《再見,列寧》的德國演員亞歷山大?拜爾飾演。
本片導演是羅馬尼亞裔美國人羅伯特·多恩海姆,他曾與斯皮爾伯格有過合作,而編劇之一正是《美國往事》的編劇義大利人恩里科·邁蒂奧里則。
眾口難調做妥協
國際化的創作陣容雖可讓新版《戰爭與和平》博採眾長,但也易令其陷入眾口難調的尷尬境地。影片製片人之一謝爾蓋·丘馬科夫抱怨道:「我們想讓劇本盡量地忠於原著,但後來明白,和所有人達成協議是不可能的事情。」
俄羅斯人原本做了妥協,只要求拿掉那些「非常愚蠢」的情節,但就是如此卑微的願望也未獲滿足。克里姆林宮附近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為紀念1812年戰爭犧牲者而修建的,但在新版《戰爭與和平》里,這座還沒興建的教堂已赫然矗立在熊熊燃燒的莫斯科城中。
對此,歐洲同行的解釋是,在他們國家,沒有人知道這一史實,為忠於原著就把如此凄美壯麗的畫面去掉實在可惜。俄羅斯方面希望劇本愈接近原著愈好,但意、法和德等出資大國卻希望將新版《戰爭與和平》拍成通俗易懂的現代華美大片。
一邊罵,一邊捧
新版《戰爭與和平》在俄羅斯電視台播放後,遭致俄媒體一片罵聲。俄新社認為,失實於原著的情節、提綱挈領式的敘事和頗富爭議的選角是影片的三大敗筆。《生意人報》建議,如果要看這部電影,最好先完全忘記原著。該報十分驚訝於影片「令人氣憤的大膽妄為」,竟然將深色頭發的娜塔莎變成了金發女郎。而《共青團真理報》則對有著像007一樣性感面容的安德烈和長著讓施瓦辛格萬分嫉妒的發達胸肌的皮埃爾大表不解。
托爾斯泰的玄孫弗拉基米爾?托爾斯泰也對新版《戰爭與和平》大為不滿:「托爾斯泰的主人公都不像他們自己。娜塔莎本來是樂觀的,情感豐富的,但在這里,她卻面色蒼白,冷漠,而且理性。」
與俄羅斯人「平淡乏味、簡直無法看下去」的反應形成鮮明反差,新版《戰爭與和平》在法、意等國大獲成功。在法國播放時收視率逼近24%。觀看此劇的華人留學生董銘告訴記者:「拿破崙在劇中不是正面人物,驕橫無理,本來很浪漫的愛情就被戰爭毀滅了,法國人看得都很揪心。」而在義大利的收視率高達26%,每集有600萬觀眾收看。
俄新社報道對此不無戲謔地說,從前西方人把俄羅斯當作「野蠻的地方」,如今他們親眼見識了俄羅斯人自古就精神高尚、心靈豐富,這也算是安慰了。
『伍』 戰爭與和平電影故事梗概
戰爭與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 1968
這是部製作精緻、構思嚴謹的巨片。場面壯闊,氣勢磅礴,繼承了前蘇聯在拍攝歷史題材影片方面的傳統,完美地融合托爾斯泰原著精神於其中,再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影片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1968年前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是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5億6000萬美元的投資,即使到了現在,許多美國大片還是望塵莫及。
好萊塢版的《戰爭與和平》,好像鐵了心要把托爾斯泰的名著拍成一部愛情電影,丁香花一樣美麗的奧黛麗·赫本,被壓縮得幾乎只剩下一條愛情主線的劇情……沒辦法,讓美國人去感受俄羅斯的歷史,是深刻不起來的。
而前蘇聯版,其宏大的場面,史詩般的鏡頭語言,讓觀者無不清晰地看到俄國人自身對本國歷史的切膚感受。
不知有沒有受之前美國人的影響,前蘇聯版的女主角柳德米拉·米哈伊諾芙娜·薩維里耶娃像極了奧黛麗·赫本,除了帶點本民族氣質,身材更豐滿一些,一樣的高挑美麗、一樣的清純活潑,表情、動作也有些相似。不過,這並不影響她演技的發揮。《戰爭與和平》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薩維里耶娃更是一躍成為全世界知名的蘇聯演員。
在那個年代,前蘇聯電影居然得到了那些充滿傲慢與偏見的美國奧斯卡評委們的青睞,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拍到了讓人無話可說的地步。
四部總共算下來應該有六個多小時吧,看完長長地吁了一口氣。非常宏大的史詩巨片,真實地還原了列夫.托爾斯泰原著的精髓,以恢宏的氣勢、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復雜的人性刻畫,再現了那段關於國家、戰爭、愛情、命運的盪氣回腸的19世紀俄羅斯的那段悲壯史詩。影片的戰爭場面非常地壯觀宏大,特別是19世紀初拿破崙侵俄的那場博羅迪諾戰役,在當時沒有電腦特技的年代下,得需要調動多少的臨時群眾演員、使用多少的拍攝設備才能完成這場極其悲壯的大戰役啊。還有最後的莫斯科大火也表現得相當不錯,鏡頭調度地很好,看著這座美好又古老的城市在大火中煎熬,讓人不得不對戰爭的殘酷報以切齒地痛恨啊。演員選得真不錯,很有那種俄羅斯民族的高貴冷俊氣質,特別是飾演娜塔莎的演員簡直就象城堡里的公主小天使,就象一股春風拂過整部影片,盡現其清新脫俗的優雅氣質,更重要的一點,人長得比奧黛麗赫本還赫本(網友語),真得象極了。
『陸』 戰爭與和平的影片評價
在意識形態對立十分嚴重的美蘇冷戰歲月,《戰爭與和平》憑借放諸四海皆屬領先的電影製作水準征服了美國電影學院的心,這部體現著某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偉大史詩毫無懸念地贏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整部影片的投資達到1億美元,與其同時代、被視作電影史上最昂貴的《埃及艷後》,投資也不過4400萬美元。遠勝兩倍於它的《戰爭與和平》絕對是史上最燒錢的電影。(《國家人文歷史》評 )
《戰爭與和平》注重場面,講究氣派,追求富麗堂皇的視覺效果。但其畫面經營也並非無懈可擊,有些毛病一望可知。那時不知道是因為膠片感光度的問題還是因為創作理念的問題,燈光師總是無所不在,即使自然光線充足的外景鏡頭,也會看到劇中人彷彿置身於燈光球場,總在地上拖著幾條影子來來去去。(網易娛樂評 )
『柒』 戰爭與和平 讀後感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部小說了。
有人說,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的契機是為了探尋俄國社會的出路,我卻始終覺得這種觀點過於片面。我認為,一部真正偉大的小說,應該是包羅萬象的,而不僅僅局限於一個小小的目的。從《戰爭與和平》裡面,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既是主觀的,同時又是客觀的。說它主觀,是因為他來源於托爾斯泰的思考與總結,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說它客觀,則是因為他並不強加於人,而是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人在「托化」的同時又逐漸凸顯出自己的個性來。
另一方面,我又認為,以托爾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遠,他未必會把人類的所謂政治放在眼裡。從根本上講,托爾斯泰所關心的,應該是更廣闊的精神與永恆。《戰爭與和平》裡面,托爾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爾、安德烈的大腦來探討這個問題,探討的最終結果,他沒有告訴我們,這也正是其客觀之處。他似乎希望我們去獨立思考,並找出答案來。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所以,凡是讀過《戰爭與和平》的人,都在心裡構造了一部屬於自己的《戰爭與和平》。
應該說,《戰爭與和平》這部書最大的成就在於其思想性,那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樣不凡。
結構安排方面,要處理好這樣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難的,托爾斯泰卻能夠憑借自己的藝術天才,在戰爭與和平之間穿來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亂。而且,托爾斯泰似乎特別擅長描繪那種高難度的大場面,戰爭、舞會、宴席,他可以用極簡短的話把每個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盤托出,卻從無顧此失彼雜亂無章的感覺,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塵莫及的。
語言方面,《戰爭與和平》始終保持一種質朴大氣且與眾不同的風格,它並不旗幟鮮明,但內蘊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亞的雕章琢句來,要強出許多。
人物性格方面,《戰爭與和平》也有其高超過人之處。首先,書中幾乎每一個人物,包括那些並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瑪、小尼古拉等,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要做到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其它小說如《紅樓夢》、《水滸傳》也有類似成就)。其次,書中許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斷變化。如皮埃爾,從單身到結婚、從私生子到繼承人、從海倫到娜塔莎、從雅各賓派到共濟會、從戰爭前到戰中到戰後、從貴族老爺到俘虜再到釋放、從初出道時的年輕氣盛到後來的好學深思,他的性格一直處於一種無法停止的狀態,每經歷一件事情,他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並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身的轉變。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經歷過很多大的變故,從軍、負傷、喪妻、對娜塔莎的愛情及娜塔莎的變心、還有死亡。相比皮埃爾而言,他的性格的變化是比較突然的,這與他所處的環境及自身特點有關。娜塔莎的變化最大,尤其是與皮埃爾結婚後,她由原來那個活潑、快樂、愛唱愛跳的小姑娘變成了一位不修邊幅、甚至有點吝嗇的母親,以至傑尼索夫再次見到她時,竟會大吃一驚。但,無論這些人物的變化多麼不可思議,我們都會覺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異議,似乎一切事情就應該這樣。而且,無論他們怎樣變化,皮埃爾還是皮埃爾、娜塔莎還是娜塔莎、安德烈還是安德烈,他們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這就是托爾斯泰的高明之處,他總是能夠站在一個客觀的高度,從客觀上描述並觀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為任何主觀因素來刻意創造。表面上看,這種旁觀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過冷峻,但如果往深處挖掘,你便會發現,托爾斯泰其實在他筆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東西,包括這個世界上最為深沉的感情和悲憫。也正是這種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爾斯泰與他所熱愛的東西始終保持著一定距離,他可以客觀地評判,卻很難一廂情願地投入。記得高爾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說:「您可知道,在您的戲中,我覺得您處理人物比魔鬼還要冷酷,您對待他們像雪,像風雪一樣的冷。」可就是《萬尼亞舅舅》這部戲卻使高爾基感動得哭了。讀《戰爭與和平》也讓我有類似的感受。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人生的啟發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皮埃爾這個人物,並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一個知心朋友來對待。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裡以至於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不過略顯輕浮了些,所以一經阿納托里誘惑便放棄了對安德烈的愛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所以常常後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爭與和平》裡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里探出頭來,看到穿著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說出這么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有人說,托爾斯泰那種僧侶式的不抵抗主義使得他像個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說,托爾斯泰屬於農民階級,他所提倡的農民宗法制觀點帶有很大局限性。對此,我要說,我們這個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因為人類太好勝了,他們不但要超過自己的同胞,還想進一步征服那生養自己的大自然。很明顯,人類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們將為自己的好勝付出代價,酸雨、臭氧層空洞、大氣變暖,這一系列的事實難道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至於所謂的農民階級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階級來劃分托爾斯泰這樣一個偉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頂。
不管怎麼說,托爾斯泰都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站在這么一個偉人面前指手畫腳。盡管他不抵抗,偏向農民,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的個性,像很多其他人的個性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認為,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個性,托爾斯泰才成其為托爾斯泰,否則他只是一介庸夫罷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藉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么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托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
『捌』 電影戰爭與和平講了個什麼內容,它是要說明什麼道理
1.電影戰爭與和平描述了:在拿破崙指揮軍隊進攻俄國時大動盪年代中的一段經典愛情故事,是一部史詩般的戰爭巨片。安德來不顧懷孕的妻子和年邁的父親,堅持到軍隊服役。戰役失敗,他頹喪回家,恰逢妻子難產而死,彼埃爾則在父親臨終前被立為財產繼承人,並承襲了其父的伯爵稱號,和貴族庫拉金的女兒艾倫結婚。婚後不久,因兩人性格不合而分居。彼埃爾與羅斯托夫伯爵一家在去打獵的路上,把沉浸在喪妻之痛的安德來也拉去打獵,伯爵的女兒娜塔莎·羅斯托娃對安德來產生了好感。不久,娜塔莎接受了安德來的求婚,訂立了婚約。過了一段時間,安德來重返軍隊。艾倫的弟弟阿那托爾騙得娜塔莎的愛,唆使其與他私奔。俄法戰爭開始,擔任總司令的庫圖佐夫將軍決定暫時放棄莫斯科。在撤退途中,娜塔莎遇到受重傷的安德來,安德來諒解了娜塔莎,但他卻因傷勢過重而離開了人世。戰爭勝利結束後,彼埃爾回到了莫斯科,娜塔莎把自己的命運永遠的與彼埃爾結合在了一起。
2.說明什麼道理:這部小說並不只是一部描述1812衛國戰爭中一群高貴有理想的青年的愛情和遭遇,它是一部關於生活的網路全書,愛情,友情,親情,對弱者的同情,對正義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玖』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從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寫的《戰爭與和平》這本書中,雖然書中有很多地方我都讀不懂,但是到現在這本書還讓我記憶猶新!感悟頗深!
《戰爭與和平》以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在戰爭與和平年代裡的生活為情節線索,展現了1805年至1820年間,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入侵俄國、莫斯科大火、拿破崙軍隊潰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歌頌了俄國人同仇敵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偉大勝利,《戰爭與和平》讀後感。場面壯觀,結構清晰。
這本書中寫了很多人物,如:性格內向、意志堅定的安德烈,心直口快、的彼埃爾,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熱愛大自然,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們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讀後感《《戰爭與和平》讀後感》。庫拉金是個貪婪、虛偽的人,有時讀到他,真的是太恨了!
從《戰爭與和平》裡面,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如果每個人只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沒有戰爭了。」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每一個人都是為了自己而去做事,那麼這個世界就是自私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多為別人想一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愛心,這樣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愛心,那麼當你有困難時也會有人願意幫助你!在羅斯托夫伯爵夫人給了安娜•米哈洛芙娜錢時,安娜•米哈洛芙娜抱了她,並且哭了,伯爵夫人也哭了,因為她們是朋友,因為她們有真摯的有友誼,因為她們的心很善良;卻為金錢的事而心煩……但兩人的眼淚都是愉快的。
戰爭是殘酷的,比起以前的戰爭,我們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們現在真的很幸福,有足夠好的條件來學習,有足夠好的機會來競爭,還有足夠好的機會來發展,比如這幾天的「四好少年」,如果能夠當上,對我們的升高中就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應該珍惜現在溫馨美好的生活!
預備(3)班
裴曄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拾』 戰爭與和平的影片影評
在邦達爾丘克執導吉洪諾夫擔綱的經典之後,那些試圖嗅一嗅彼得堡和莫斯科古典氣息的同志們,還一廂情願地認為羅馬尼亞裔美國人導演的新版《戰爭與和平》里娜塔莎是個哥薩克般的黑頭發貴族少女,安德烈小王爵憂郁深沉地內心獨白,阿納托利像個光燦燦的大東西花了瑪麗亞小姐的眼睛,笨拙圓胖又紅潤的皮埃爾有顆金子心,金發的沙皇遙遙在馬背就征服了羅斯托夫家大公子和小公子,或者從貴族到農民前赴後繼與嚴寒堅忍地趕跑了波拿巴的多國部隊……您就大錯特錯了。
據說,這個山寨版本的《戰爭與和平》耗資二千六百萬個歐元,導演拿手作品是《西部風雲》、《摩西十戒》,編劇居然是曾為《美國往事》執筆的義大利人梅迪奧利,男一號波爾康斯基小王爵也是慣演文藝片的Alessio Boni,女一號娜塔莎又是在HP里軋了芙蓉一角的新人,演員呼拉了義大利法國德國俄羅斯波蘭一萬五千人,動用馬兒一千五百匹, 造了六百五十桿老式槍支,十五門加農炮,光戲服就兩千四百多件……歷時兩年,沒有功勞也該有苦勞,卻一無古典氣質二缺俄羅斯雄渾。尼古拉·羅斯托夫、庫圖佐夫元帥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三位原汁原味俄國人出演,到底未能以一當十挽救這小資產階級出品的輕薄命運。
我們已經不計較幾乎所有的演員和角色都是擰巴的,諸如無視原著的描寫,黃毛的娜塔莎黑發的阿納托利,皮埃爾比多洛霍夫還英俊些,貳拾出頭的沙皇由一位五十高齡的功勛大叔來扮演……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我們忍耐了。畢竟向偉大的名著致敬,要義是抓住托翁的思想精髓,而且那麼多後現代版本的莎劇不也成了對原著的趣味補充嗎?
戰爭的場面,不是沒有,奧斯特里茲和博羅季諾兩大戰役,我們看不清來龍去脈,甚至不知道起承轉合,驃騎兵和禁衛軍就沖到一起了。很多時間庫圖佐夫元帥像是個投機倒把分子,而不是以空間換時間的虛懷若谷。不過,這種錯覺是因為編劇力有不逮而非演員的表演。
和平?和平就是談情說愛,暗戀婚外戀三角四角戀。
娜塔莎在十三歲的命名日舞會上就發誓要成為波爾康斯基小王爵的妻子,而阿納托利追求娜塔莎,也被改造成三流言情劇:由於阿納托利搞大了駐地一個波蘭姑娘的肚子,安德烈小王爵勒令他娶了姑娘息事寧人;海倫惱火娜塔莎跑到她家中指責她對決斗無動於衷,於是庫拉金姐弟倆聯手策劃以勾引純真少女來報復安德烈小王爵。
我們指望文藝片出身的義大利版安德烈小王爵仍舊內省,用不輸給哈姆萊特的獨白把家國、正義、寬恕、沖動、隱忍一一排兵布陣,好從中感受戰爭與和平這人生最偉大的母題,結果,他偷懶了,或者,台詞被編劇剔掉了。寥寥幾句牢騷,只能當那是牢騷,用英語念白,更毫無質感。
結局很好萊塢。有的同志很寬容,說是奧斯汀式的。可不是嘛,除卻庫拉金老王爵和尤物姐弟品行惡劣終究不得善終,諸如本該嫁給波爾康斯基小王爵的娜塔莎·羅斯托娃最後嫁給了皮埃爾·別竺豪夫,瑪麗亞·波爾康斯卡婭拒絕了阿納托利·庫拉金而垂青尼古拉·羅斯托夫,苦命女索尼亞終配英雄丹尼索夫……草地陽光,紳士淑女,雖然兜了一個大圈子,幸好仍皆大歡喜從此他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誰還搭理遠在厄爾巴島上囚居的拿破崙呢?
毫無疑問,蘇聯版本是不世出的經典,而我們的要求就苛刻嗎?我們習慣了面容精緻而沒有營養的古裝言情劇,但,請起碼認真點兒吧,一八一二年之前的娜塔莎在思念小王爵時,不要彈奏李斯特的《愛之夢》。
啊,對了,在《情迷彼得堡/苦命的娜絲佳》里扮演真人版羅嚴塔爾的小男爵弗拉基米爾·科爾夫,嗯,確切說,丹尼爾·斯特拉霍夫,據說曾被邀請出演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當時丹尼爾同志正剃短了頭發接一個時裝片,所以婉拒了,況且他深色頭發又要擰巴了沙皇的金發。而《情迷彼得堡/苦命的娜絲佳》里出演皇儲亞歷山大也就是一世的侄子,那演員擔任了尼古拉·羅斯托夫一角,不但成為山寨版里最帥的男角,也最讓人放心。丹尼爾同志最終在俄羅斯電視台播放時為安德烈小王爵配音。我要贊賞兒子的好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