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大陸電影導演

大陸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1-06-29 00:10:49

A. 中國著名男導演有哪些

中國著名男導演:

1、馮小剛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1985年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1991年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並憑借該劇在中國內地獲得關注。1994年執導個人首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該劇獲得第1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連續劇獎。

B. 中國的電影開始騰飛,國內都有哪些著名導演

中國著名電影導演有很多,值得我們記住的也有很多,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幾位比較重要的你不得不知道的優秀華人導演(下列人物的具體獎項成就大家可以自行網路,筆者在此就不贅述了)。

1 張藝謀

提到陳凱歌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代表作、也算是中國電影的代表作、華人電影之光:《霸王別姬》,這是一部陳凱歌可以吹一輩子的電影,他的思想深度、文化內涵和時代反思都具有非常強烈的國際化沖刷的痕跡,其中包含的西方哲學思想、隱晦的象徵手法都是他在世紀末將中國電影推向國際舞台、將中國電影拉上神壇所做的卓越努力。

同時,他也開創了中國電影色彩因素的運用,《黃土地》中漫天的土黃色、天空和沙漠在構圖中佔比的安排等,都對後世眾多風格化電影造成深遠影響。

C. 國內有哪些出名的導演

張藝謀、馮小剛、李安、吳宇森等都是我國比較出名的導演。

1、張藝謀

張藝謀1950年生於西安,中國第五代最著名的導演之一,也是當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尊敬的電影製作人之一。1987年,他導演了他的處女作《紅高粱》,並執導了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獲得了相當多的國際贊譽。個人比較喜歡他拍攝的《長城》,結合了我國古代的建築和四大兇手之一饕餮,故事情節緊扣人心,演員陣容巨大,沒看過的朋友推薦去看一下。

4、吳宇森

吳宇森憑借獨特的暴力美學風格深受大眾喜愛,很多人都知道他導演了《英雄本色》,但其實除了國內電影,他在國際電影上的成就也是十分高的,比如《碟中諜2》、《變臉》、《斷箭》、《風語者》電影都是吳宇森導演的,他不僅讓香港電影在國際影壇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時也讓好萊塢認識到了華語電影人的創作實力。

D. 導演內地有哪些

也許大家都抱怨中國大陸拍不出什麼好電影,但是其實中國大陸還是有幾個頂級大導演的,他們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代表電影。在眾多有名的大導演中,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三大頂級導演,他們都獲得過眾多國內外電影大獎,每次新拍一部電影都能引起廣大觀眾的關注,媒體們也紛紛搶先報道。

張藝謀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一生拍攝了眾多電影,獲得無數獎項。其中1987年拍的第一部處女作《紅高粱》便以其獨特的色彩表現風格而獲得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馮小剛作為內地頂尖大導演之一,曾執導過《甲方乙方》、《天下無賊》、《大腕》等經典大片,打破多項華語票房紀錄,馮小剛還多次成為春晚的總導演,他導演的春晚也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

E. 中國大陸的七代導演及其代表作

實際上現在提「第七代」這個詞還有些早,他們應該被稱為「新生代」、或者「新銳」導演,只有被歷史的篩漏篩過之後,一切才見分曉。沙子漏下去,石頭留下來,那時候「第七代」才會浮出水面。

但是我們認為「第七代」的概念今天依然要提,這樣才會使他們感覺被注視,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沙子」涌現出來。或許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搭上第七代的列車,這不是壞事,誰也說不準,一個今天貌似平庸的傢伙將來是不是一塊石頭。

實際上他們屬於同一個群體。若列出他們的共同之處,那實在是很明顯的:他們都年輕著,實踐著,堅持著,對世界影響著。

導演:寧浩
代表作:《瘋狂的石頭》,《銀牌車手》

《瘋狂的石頭》的成功給寧浩帶來不小的壓力,他的下一部類型片題材《銀牌車手》雖然由「石頭」的300萬投資增加到1500萬元,但寧浩還是稱錢不夠花,拍攝周期拉長,眾人期待過高,都給他帶來一定壓力。目前該片已完成後期製作,寧浩表示不太去奢望它能延續「石頭」的成功,只能力求會有一些突破。寧浩拒絕給他的新片下定義為「喜劇」,他說拍的是「荒誕劇」。無厘頭的情節,令人捧腹的創意,例如「超人」代言壯陽葯等等,影片中的諸多元素還是能看到黑色幽默的影子。

2003年北電畢業前,寧浩自己出資、自編自導的電影處女作《香火》入選當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引起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的關注,於是便有了《瘋狂的石頭》的投資。這部影片的成功讓寧浩這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迅速成為最被關注的新銳導演,也使他毫無爭議地成為「第七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導演:徐靜蕾
代表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男子在41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傾訴她對男子纏綿一生的愛情,而這個男主人公對此一無所知。徐靜蕾把茨威格的同名小說搬上銀幕,並且是自編自導自演,開拓進取的勇氣令人欽佩。本片獲得第52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給徐靜蕾的導演之路做出了巨大肯定。如果說《我和爸爸》還是一個透著拙氣、憑借真誠打動人的作品,那麼該片已經顯露出徐靜蕾較為成熟的導演掌控力。

從最受矚目的女演員演變為有「才女」之稱的新銳導演,徐靜蕾的「轉型」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和做導演相比,做演員沒有表達的自主權,況且聰明的人做演員始終是一種「浪費」,所以徐靜蕾執起導筒是必然的。和大多數沉在「底層」的年輕導演相比,「名人」徐靜蕾的電影道路會寬敞明亮很多。第一部電影《我和爸爸》,葉大鷹、張元、姜文一幫人鼎立相助,《來信》也同樣是大腕雲集,2千萬的投資「手到擒來」。這一點,使得置身「第七代」導演中的徐靜蕾成為一個「異數」。

導演:馬儷文
代表作:《我們倆》

《我們倆》講述的一老一少兩代女性的故事,90分鍾的故事只有兩個小人物,但細節飽滿,情感充沛,生活化的趣言妙語俯拾皆是,讓人莞爾,質朴和幽默中卻透出當代人深層的焦慮和悲哀。導演馬儷文以細膩的手法,表現出年齡懸殊的兩代人之間的矛盾與情感,感人至深,本片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一個朋友說,「其實馬儷文是中國最有可能成為科恩兄弟那樣的導演的人,她骨子裡的黑色和偏執無人能敵」,但出於可操作性,她之前導演的兩部電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我們倆》都選擇了低成本的溫情電影。終於,2007年馬儷文在劉震雲劇本的基礎上,拍出了商業電影《我叫劉躍進》,解決了文藝為體、商業為用的問題。雖然「黑色幽默」的不夠,但黑和異足夠,倒也不失氣魄。對於第七代導演的現狀,馬儷文有自己的闡述:所有「新生代」導演都像野草似的,各用各的方式往上長,就看誰的生命力更強,又保持藝術性,又能與市場相結合,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導演:彭韜
代表作:《血蟬》

《血蟬》改編自白天光的同名小說,講述兩個被拐賣後被逼利用身體殘疾乞討的小孩的經歷。導演彭韜用手持拍攝延續原作的殘酷風格,用絕望的人物命運和復雜的人性彌補原作的單薄與不足。該片和大多數現實寫照的影片一樣,採用非專業演員出演全部角色,影像風格朴實。該片最終在第60屆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一個德國記者這樣評價《血蟬》: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它真實,自然,美麗,我希望在德國影院也能看到這部電影。

國內的新銳導演倒是一大筐,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33歲的青年導演彭韜,是其中「藝術絕對至高無上」的代表人之一。拍這部電影彭韜甚至是自掏腰包,把自己拚命賺來的錢投在電影上。他說有了一張國際電影節的獎狀,就不需要買衣服了。《血蟬》是彭韜的處女作,洛迦諾之行也是他第一個參加的大型國際電影節。無論如何,他的「運氣」沒辜負他的投入,這個「新生代」導演還是升起來了。

導演:李玉
代表作品:《蘋果》

「沒有想到,中國竟然能夠產生這樣令人捧腹又直面人性的現實題材電影!」這是英國最著名的電影雜志《帝國》對《蘋果》的評價。飄在北京的洗腳妹劉蘋果是社會中最弱勢的一個群體之一,在她身上發生的事情簡直可以用「荒誕」來形容。老公不信任她,老闆強奸了她,老闆娘百般刁難她,社會幾乎是拋棄了她……影片的刪減部分是最為遺憾的,不僅是激情戲,很多關繫到主人公命運的細節也被刪去。有人說,未刪節版的《蘋果》和刪減版的幾乎是兩個星球上的不同電影,這一點讓導演李玉欲哭無淚。無論如何,這是一部敢於誠實地面對自己、勇於說真話的電影。柏林電影節主席Dieter Cosslick毫不吝嗇對它的贊美:「《蘋果》是真正有力量的電影,是我任期中所看到的最好的中國電影。」

33歲的李玉半路出家,影片卻頻頻獲得國際影展認可,每一部又都在國內引發爭議。2000年,她拍攝了第一部記實風格的故事片《今年夏天》,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艾爾維拉.娜塔瑞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特別獎,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在國內引起關注。第二部電影《紅顏》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讓李玉從地下走到了地上。新作《蘋果》獲柏林金熊獎提名,獲金馬獎10項提名,屢遭刪減後去年11月底已在國內上映。李玉認為,自己的本意並不是製造爭議,只是把自己感受到的人生表達出來。

導演:程裕蘇
代表作品:《我們害怕》

《我們害怕》由棉棉編劇、主演。獲得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龍虎大獎」評委們的評語是:「這部數碼影片清晰呈現了中國社會的最新發展,其中既有偉大的成就,也有惱人的東西。」影片拍得很有生氣,也很誠實。整部影片充滿了程裕蘇眼中的上海符號,程裕蘇說,「所有的一切都試圖表現最真實的上海和上海人。」無論影片的主題、故事和導演風格,比其他年輕導演都更為豐富、平實、大氣,也更具思辯色彩。

導演程裕蘇曾被美國《新聞周刊》、《綜藝》雜志、德國《明鏡》周刊、英國《環球銀幕》譽為:「中國最值得期待的新銳導演」。1996年程裕蘇獲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電影製作碩士學位,回國後涉足DV拍攝。第一部電影《我們害怕》由程裕蘇自費花十萬元拍成,第二部影片則由阿迪達斯的總裁主動投資,原因是他喜歡《我們害怕》。第二部片影片《目的地,上海》,獲得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該電影節對其的評價是:「這部影片完全改變了西方從張藝謀到賈樟柯處得到的對中國及中國電影的印象。」這與程裕蘇對「第六代」的態度不謀而合,「他們看我的作品不會多說,我看他們的作品也不會多說,因為你的角度和他們的角度不一樣,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反差。」

備選人物:胡戈
代表作:《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都說陳凱歌用三億元捧紅一個胡戈,這話頗有道理。惡搞「饅頭」讓胡戈一舉成名,但他從此也沉浸於網路視頻的塗鴉之中。雖然他的「新片」層出不窮,但總是跳出不出「網路」和「短片」的局限。可能是胡戈太過熟悉網路世界,也可能他的興趣止步於此,總之,這事有些小小的遺憾。假設胡戈開竅之後去拍電影的話,可能不比第七代中的任何一個導演差,但這只是假想,胡戈一天不從搗鼓網路短片的興致中跳出來,就不能給我們這些看客足夠的底氣去挺他。無他,期待胡戈早日從網路中醒來,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樂趣。

F. 中國有哪些著名導演

先說內地吧。

張藝謀

中國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早期執導的作品,藝術成就很高,並在國際上影響深遠。電影《紅高粱》斬獲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入圍48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且斬獲了銀獅獎最佳影片、費比西獎,《秋菊打官司》斬獲4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活著》斬獲47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並獲得天主教人道精神獎,《一個都不能少》斬獲5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魔法時刻獎,《我的父親母親》斬獲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英雄》斬獲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阿弗雷鮑爾獎,此外還有《菊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作品入圍各類國際電影節。

張藝謀國師之名,當之無愧,據我統計,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他累計提名20次,獲獎12次,捧走了一座金熊獎、兩座座金獅獎,可以說是中國內地當前在國際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導演。

此外特別提及一下蔡明亮導演,因為不是中國國籍,所以未列入其中。他本人也是囊括歐洲三大電影節獎項,累計獲獎9次,捧走了一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三座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文/星夜行)

G. 中國內地有哪些不錯的電影導演

其實沒有所謂的文藝導演和商業導演之分,因為一個好的導演總是多方面發展的。現在也不知道是第幾代導演了,陸川《南京南京》、楊樹鵬《匹夫》、管虎《鬥牛》、寧浩《瘋狂系列》、張楊《無人駕駛》、王小帥《我11》、王全安《芙蓉鎮》、高群書《西風烈》、黃建新《那人那山那狗》。。。

H. 陳凱歌是中國內地電影導演第一嗎為什麼呢

不算是,張藝謀的支持者大概不會同意。但我也不會看低陳導,他和張藝謀走的不同路子,他倆並列第一吧。

呵呵,別說陳凱歌已經拍了不少佳作,那些故意黑他的人裝作看不見,就算僅憑一部《霸王別姬》也夠他驕傲一輩子的,整個中國乃至華語電影,至今還靠他這唯一一個金棕櫚獎杯閃耀戛納呢!

I. 導演的大陸導演

葉斌、謝晉、林洪桐、張藝謀、劉宸瑞、於石斌、靳鑫鵬、張嘉飛、李通武、陳凱歌、周曉文、胡玫、馮小寧、馮小剛、趙寶剛、金炎、劉毅然、王立君、呂軍、賈樟柯、姜文、王小帥、謝飛、鄭洞天、田壯壯、陸川、顧長衛、高希希、寧浩、徐靜蕾、陳鵬翱、李少紅、汪子祺、寧嬴、李其時、米龍、王一持、李欣、黃建新、龍昱良、趙春梁、郭敬明、黃建中、康紅雷、陳燕民、張揚、汪小龍、徐靜、譚永華、司馬瑞東、楊誠俊、馮子洵、高佔全、九古、王岳倫、胡波、蔡華、李輝、黃力加、陳思成、劉寶寅、於榮光、張雄飛、俞才斌、張建鍾、扈容境、華容、寇占文、婁燁、李宇寧、徐傑、楊章林、徐崢、趙薇、周志成、張國立、李繼賢、蘇舟、王嘉賓、韓寒、尚敬、韋正、鄧超、龐沛林、徐克、張華麗、武洪武 梁霄 管虎丁亮、林永長、楊啟明

閱讀全文

與大陸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飛奪瀘定橋電影演員 瀏覽:120
追究到底電影完整版 瀏覽:224
南廣電影學考什麼 瀏覽:891
電影演員張光北照片 瀏覽:13
雙龍出洞電影圖片 瀏覽:659
一部電影頻道播過的電影 瀏覽:447
新進員工電影圖片 瀏覽:122
十誡電影摩西中文 瀏覽:211
假小子電影完整版在線觀看美國 瀏覽:658
除暴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下載 瀏覽:295
萬有引力的完整版電影 瀏覽:814
911大樓坍塌的電影 瀏覽:807
女主角阿細八十年代電影 瀏覽:277
最佳影星主角電影 瀏覽:432
小婦人台詞英文電影 瀏覽:993
在電影院和陌生人做u 瀏覽:866
一部電影男主生前有20的疤痕 瀏覽:608
新的電影在線看 瀏覽:597
21屆上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瀏覽:913
2020版電影花木蘭觀後感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