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在自己電影里客串的國外導演

在自己電影里客串的國外導演

發布時間:2025-04-12 07:18:59

① 詹姆斯·史都華的演藝經歷

然而吉米·史都華是在大學時期參加的話劇團,發掘自己真正的興趣,他在學校話劇團已經當上主角。從史都華的大學時代開始,那時適值經濟大恐慌期間,百業蕭條,即使是當時美國最熱門的建築業也不免受到影響;不過其時也是有聲電影開始發展、「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初期。在普林斯頓建築系,成績優秀的詹姆斯·史都華決心成為演員
不同於多數其它的演員,吉米·史都華不但未曾上過戲劇學校,也沒上過任何錶演專門的課程。他憑借的,除了天份,再來就是學校社團的經驗。他在Princeton Triangle Club時,認識長他一個年級的同學喬舒亞·羅根(1908~1988),畢業以後受到羅根之邀,參與在波士頓的學生劇團,之後再轉往百老匯參與舞台劇演出,並認識亨利·方達(1905~1982)、瑪格麗特·蘇利文(1909~1960)(先後成為亨利·方達與導演威廉·惠勒的第一任妻子),並結為朋友。
詹姆斯·史都華來到百老匯的數個月後,又成為舞台劇的主角,演出獲致成功,而且被當時的媒體加以報導。在1932年到1934年之間,這4位好友並肩為自己的夢想-以及經濟不景氣的壓力-而奮斗著。之後羅根前往莫斯科進修,其後回到百老匯;蘇利文、史都華和方達,他們各有際遇,都到好萊塢發展。約書亞·羅根後來成為普立茲獎、東妮獎得主的舞台劇導演、史都華和方達皆是一代銀幕傳奇、瑪格麗特·蘇利文亦是1930、1940年代著名的一線女星。這些年輕人後來都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名。
戰前演員生涯
吉米·史都華於1935年,與亨利·方達相偕進好萊塢從影,他們都是從與米高梅公司簽約開始。史都華和方達從百老匯到好萊塢一直都是室友。熱衷於參加派對與跟小女星約會的亨利·方達,詫異的發現他的室友史都華,盡管頂著普林斯頓高材生的光 環而頗受異性矚目,可是依舊堅持著規矩的私生活,迥異於其它年輕演員。不過吉米·史都華仍然很高興有進好萊塢的機會,以每周6到7天在製片場勤奮工作著。
起先,吉米·史都華大男孩般害羞、謙遜的個性、以及瘦高的身形,似乎一度成為職業上的阻礙。這段時間,據他所言,總是在當「大型電影的小角色及小型電影的大角色」。不過在1936年,史都華在大型影片也得到第一個戲份重的角色,出現在導演伍迪·范戴克的影片《迷霧重重》,是演員名單排名第三的配角,飾演一名精神異常的殺手。其實詹姆斯·史都華後來整個演員生涯,尤其在成名以後,就沒再演過反派。
1938年,吉米·史都華被出借至米高梅的姊妹公司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比史都華早兩年來到好萊塢的朋友瑪格麗特·蘇利文,在那裡稱贊他的才華;而導演法蘭克·卡普拉早在史都華還在飾演小角色時,就已注意到他的潛力,並且在即將拍攝的作品中,打消了原本要找克拉克·蓋博、賈利·古柏(他們當初也是卡普拉提拔的)等成名影星主演的念頭,決定重用這位新人。吉米·史都華此後就晉升為大型電影的主角,與法蘭克·卡普拉展開數次成功的合作。
他們的合作始於1938年、改編自普立茲獎作品、奧斯卡得獎的電影《浮生若夢》,一部經濟大恐慌時期溫暖人心、創下票房佳績、又有人生哲理內涵的喜劇片。女主角是珍·阿瑟,演出男主角女友。片中另一位男主角李昂·巴里摩,演出主角女友睿智的外祖父。法蘭克·卡普拉發現詹姆斯·史都華不但能夠充分理解自己所要詮釋的角色,並且幾乎不需要什麼指導,卡普拉後來稱贊史都華「可能是最出色的銀幕演員」、「已經到了不用表演的境界」。
在卡普拉1939年奧斯卡得獎的政治題材喜劇片《史密斯游美京》中;女主角也是珍·阿瑟;吉米·史都華出演一位曾經遭受威脅利誘,最後仍然勇敢揭發弊案的年輕參議員,初步確立了他正人君子的形象。此片在當時大受歡迎,至今仍聲名不減,被選在百年百大電影系列、以及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吉米·史都華在此片真正成名,得到了第一次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男主角。
同樣是在1939年,詹姆斯·史都華演出他的第一部西部片:導演喬治·馬歇爾的《警探奇俠》,女主角是瑪琳·黛德麗。這是一部喜劇風格的西部影片。劇中他是個行俠仗義的青年神槍手,是一位西部大俠的後代。此片後來在電影及舞台劇被數次重拍;被選為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收藏。
然而即使在吉米·史都華開始名揚好萊塢,問鼎奧斯卡獎項時,他的父母仍舊反對他投身影界,在身為虔信教徒的老史都華夫婦的觀念中,他們憂慮兒子會在 這個浮華、罪惡的電影之都學壞,並且一直試圖勸兒子回到他原本就可以從事的,體面、正派的職業。吉米·史都華秘密的跑到歐洲旅行,以得到一段休息的時間, 當他回到美國時,正值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0年與導演恩斯特·劉別謙合作的浪漫喜劇《街角的商店》;飾演女主角是他的朋友瑪格麗特·蘇利文;男女主角是相戀的筆友,卻不知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一起工作、而且互相看不太順眼的同事;此片在美國電影學會百年百大愛情類電影,與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之列;於1998年被重拍為由湯姆·漢克斯及梅格·萊恩主演的《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新片與經典老片情節類似,只是隨著時代演進,男女主角由寫信的筆友變成使用電子郵件的網友。
1940年詹姆斯·史都華與凱瑟琳·赫本、卡萊·葛倫主演喬治·丘克的經典脫線喜劇《費城故事》 。史都華出演一名捲入別人多角戀愛鬧劇,為情所苦的記者,歌聲還不錯的他,在劇中有表現的機會。此片在1956年被重拍為葛莉絲·凱莉主演的《上流社會》。《費城故事》除了名列百年百大電影系列、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以外,更讓他以生動的演技,拿到1941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吉米·史都華把獎座寄回去他的家鄉,他所堅持的夢想終於得到雙親肯定,這座小金人在他父親開的五金行櫥窗里放了25年。 歷經戰爭的殘酷,一度對電影娛樂的價值感到懷疑,但這時再應卡普拉一通電話之邀,演出為他量身訂作的經典之作《風雲人物》 。劇中主角到處有吉米·史都華的身影,例如設定與他同年紀,大學都主修建築,聽力都曾經受損(史都華聽力受損,是因為在空軍服役時,飛機引擎的強大噪音。他此後必須使用助聽器,到晚年幾乎完全失去聽覺)。唐娜·瑞德是這片的女主角。李昂·巴里摩這次飾演大反派,一個不擇手段的財閥。吉米·史都華此時還未婚,但已能夠出色詮釋丈夫與父親的身份。他在《風雲人物》及《史密斯游美京》的角色,被認為前後互相輝映,都得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都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五十大銀幕英雄;更有甚者,從此被視為一種「平民英雄」的典型。
《風雲人物》得到當屆奧斯卡獎項的5個提名,後世評價則又遠勝過當時,被美國電影會的百年百大電影系列,名列百年來最偉大的影片之一,以及評為勵志影片百年來的第一名;之前的《史密斯游美京》也被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影片之一,與勵志影片百年來第五名;都在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之列。這部1946 年的影片,至今在美國、英語系國家、以聖誕節為主要節慶的國家地區,已被公認是聖誕節必看的經典,在電視上、甚至在電影院一再回放。史都華表示風雲人物的 主角是他生平演過最喜歡的角色,卡普拉也認為可以稱得上是他生平最佳作品,並再度贊譽史都華為「非凡的凡人」。1985年,當史都華得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時,曾對當時還健在的卡普拉,表示感謝法蘭克·卡普拉「慷慨、睿智的指引」、認為卡普拉「毫無疑問是我所知道最偉大的導演」。
哈利·杜魯門總統在看完《風雲人物》後,曾說:「如果貝絲和我有兒子的話,我們希望他就像吉米·史都華一樣」。1991年,冷戰結束,蘇聯解體。1992年,美國影片在俄國初次解禁,在鮑里斯·葉爾辛總統的首肯下,《風雲人物》這部結局眾人合唱蘇格蘭民謠友誼萬歲的影片,被選定於1月5日、東正教的聖誕節,在俄國播出的第一部美國電影。
《風雲人物》雖然在後世聲望日隆,在當年也得到5個奧斯卡獎項提名,包括史都華的最佳男主角。但是在當時票房普通、評價參差。法蘭克·卡普拉提前退休,新生代演員蜂起,許多與史都華同輩的演員,在此時事業多有衰退的現象。吉米·史都華甚至也開始懷疑起自己,經過四年軍旅生涯的耽擱後,演技是否還留 著。他考慮過轉往航空工業發展,因為他本來就具有相關專業、亦是航空公司的投資商。父親則又主張他回到家鄉,並且催促兒子盡快結婚。後來吉米·史都華開始嘗試拓寬戲路,也曾經回到百老匯出演後來改拍為電影的舞台劇。他的努力突破,最終獲得超越戰前的成就,無論是藝術抑或商業、當代以及後世,都成為真正的巨星,進入他一生發表電影作品的黃金時期。
戰前的吉米·史都華幾乎都出現在文藝喜劇片,形象往往是俊雅、正直、害羞的年輕人。評論多認為,兵凶戰危的經歷,反而讓史都華完全成熟。他在 1949年成家、擁有遲來但美滿的婚姻。戰爭讓他從青澀靦腆,變得可以更「dark」與「hard」,使他可以勝任更復雜而具挑戰性的角色,戲路也從既有 的文藝、喜劇,推廣到了驚悚、西部、傳記等類型影片。
詹姆斯·史都華在戰後回到好萊塢時,並未與米高梅續約。他成為最早的「自由演員」之一,不再受到導演及製片廠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選擇想要嘗試的角色。當時即使是大牌影星也很少敢這樣做。後來在經典時期好萊塢的八大影業:米高梅、哥倫比亞、環球、雷電華、二十世紀福斯、派拉蒙、聯藝、華納兄弟等,都有吉米·史都華的多部電影。不過米高梅仍是史都華最稱許、也推出較多作品的製片廠。 1948年,詹姆斯·史都華演出亨利·海瑟威奧斯卡得獎、紀錄片形式的犯罪劇情片《反案記》。他飾演一名記者,經過追根究柢的調查後,洗刷了一名被告謀殺警察的罪名。這是改編自經濟大恐慌時期,芝加哥著名的組織犯罪案件。1949年,他演出山姆·伍特奧斯卡得獎的作品《淑女痴戀》(又譯《義肢投手》),女主角是有「銀幕上的好太太」之稱的裘·艾莉森,他們之後又合作了兩次。曾是學校棒球隊選手的史都華飾演殘而不廢、裝上義肢,美國職棒球聯盟投手Monty Stratton(1912~1982)的傳記電影。此片雖被認為題材傳統,但仍受到歡迎,史都華亦得到Monty Stratton本人的稱譽。
1950年,吉米·史都華推出改編自普立茲獎名作的電影:亨利·柯斯特奧斯卡及金球獎得獎的《迷離世界》 (Harvey)。片中與主角演對手戲的是一隻名字叫「Harvey」,兩公尺高、看不見的巨大白兔。這個構想源自於凱爾特神話中一種叫「pooka」的大白兔精靈。《迷離世界》名列百年百大喜劇電影,並且讓他又一次得到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此片極其受到歡迎,之後在電視和舞台劇多次的重製演出;其中1970年的舞台劇重拍版本、1972年的電視電影重拍版本,是由史都華主演;之後還有其它演員主演的重拍版本。《迷離世界》被非常多之後的電影、動畫、電視影集引用;人類幻想的大白兔朋友Harvey從此在英語系國家變成一種典故。對吉米·史都華來說,他的影迷此後除了獻花以外,獻上小白兔玩偶的大有人在。
1950年,他與編劇兼導演狄瑪·戴維斯合作,演出金球獎得獎的賣座西部片《折箭為盟》,這片的特色是在它是二次戰後,第一部站在印第安人觀點的主要西部片。1952年,他在導演賽西爾·德米爾奧斯卡得獎、票房甚佳的《戲王之王》飾演一名喬裝改扮的小丑;其它主要演員還有卻爾登·希斯頓;鮑勃·霍普在此片客串;不過整部影片中,史都華始終未曾露出真面目。
1957年,在導演比利·懷德的傳記電影《壯志凌雲》 (又譯《林白征空記》)。這部影片被選在百年百大勵志電影之列。他飾演首次單人不著陸橫越大西洋飛行的查爾斯·林白。史都華與林白都是美國空軍英雄,實際年齡也相近(林白比史都華大6歲),最後都官拜准將,而且都是由五星上將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親自任命。
1958年,吉米·史都華和金·露華主演理察·昆恩的浪漫喜劇《奪情記》,其它主要演員還有傑克·李蒙;此片的電影攝影師是奧斯卡得獎的華人電影攝影師黃宗沾(James Wong Howe)。該片及其電影配樂在當時受到歡迎。金·露華與史都華之前已在亞弗列德·希區考克的《迷魂記》中合作過。此時吉米·史都華已漸漸有了年紀,這是他最後一次主演愛情片。其後的主要作品型式轉向了家庭喜劇,或者延續他之前的懸疑、西部等題材。
1959年,他演出導演梅恩·里洛伊的《聯邦調查局》,女主角薇拉·邁爾斯。真實的美國聯邦調查局以及當時的約翰·胡佛局長,都有協助此片的製作過程。雖然衡諸當時國際情勢,《聯邦調查局》的性質,多少有些為政府機關做形象及政策宣傳的成份。但是由於這片導演及男女主角的盛名,以及這是早期對聯邦調查局寫實之作。因此此片依然留傳數十年至今。
1959年,詹姆斯·史都華晉升准將,他的父親在親見兒子官拜將軍之後不久過世,母親則在前幾年過世。1960年、1961年,好友瑪格麗特·蘇利文、賈利·古柏先後去世。直到史都華與仰慕已久的導演約翰·福特開始合作,才稍微緩解他此時的悲傷。 從1940年代後期,到整個1950年代,史都華與導演亞弗列德·希區柯克及導演安東尼·曼分別都展開一連串精彩的合作。1950年到1955年間,他與安東尼·曼推出一系列西部片:《無敵連環槍》(1950)、《怒河》(1952)、《血泊飛車》(1953)、《遠鄉》(1955)、《血戰蛇江》 (1955),在美國,都是膾炙人口的西部片。詹姆斯·史都華在此時成為第一位爭取到電影票房抽成的演員,至今已被引為常例。在《血戰蛇江》 中,史都華有一段長達90秒、被馬拖著跑的危險動作,他在這段鏡頭拒絕使用替身。《血泊飛車》在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之列,也得到知名電影歷史學家如李奧納德·馬丁等人的推崇。吉米·史都華在安東尼·曼一系列西部片中的角色各異,但共通的形象是一名為過去所困擾的男子,在遭遇艱難險阻之際,尋求救贖的過程。
1953年的《霹靂灣風雲》 ,是一部以二次戰後為背景,被認為將西部精神貫注於現代,石油探勘的冒險故事。1955年的《戰略空軍》是吉米·史都華一生之中少見的戰爭片,片中情節與他的自身經歷有著共通之處,都是空軍預備役軍官;此片合作的女主角也是裘·艾莉森。1953年,推出奧斯卡得獎、巨大票房成功的《葛倫米勒傳》,是爵士樂搖擺大樂團(Big band swing)作曲家兼指揮家葛倫·米勒的傳記電影;女主角再次是裘·艾莉森;爵士樂演奏家兼歌手劉易斯·阿姆斯特朗等人,親自在此片客串;這是一部結合電影與音樂藝術的經典之作。
1948年到1958年之間,詹姆斯·史都華與亞弗列德·希區考克合作的四部經典驚悚片:《奪魂索》(1948)、《後窗》(1954)、《擒凶記》(1956)、《迷魂記》(又譯《迷情記》)(1958)。風格前衛的《奪魂索》是希區柯克第一部彩色影片,帶有高度實驗及創新性質;親切、害羞的青年史都華在這里搖身一變,成為 一位睿智、機警、偏激的灰發哲學教授。奧斯卡得獎的《擒凶記》是重製希區考克在1934年的同名作品;女主角是著名歌手兼演員桃樂絲·黛;此片經典的電影主題曲《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後窗》、《迷魂記》都被認為是希區考克的顛峰之作,都在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以及名列美國電影學會百年來最偉大的電影系列,歷來對《迷魂記》及《後窗》分析的專書、專文汗牛充棟。《後窗》是與格蕾絲.凱莉搭檔;吉米·史都華在其中細膩豐富的表情、舉止、演技,扣人心弦至極;此片之後一再被後人重拍,片中的創意被他人多次挪用在其它影片,於2007年再次被重拍為《恐怖小區》,新片情節也是大致與百年經典老片相似,但是主要演員改由青少年演出。在《迷魂記》中,與史都華主演的是金·諾瓦克,此片在英國電影學會的期刊《畫面與音響》,於1992年及2002年,分別被選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第四名及第二名,影片的多處創意亦經常被後人挪用。《迷魂記》雖然在現在被廣泛評價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但是在當年的票房及影評並不如意。希區柯克在失望之餘歸咎於史都華「太老」,在下一部影片《西北偏北》卻找了比史都華更「老」了4歲的加里·格蘭特主演,同樣失望的史都華後來沒再與希區考克合作,不過此後他們還是會同時出現在公開場合並坐在一起。其實《西北偏北》也是格蘭特與希區考克的最後一次合作,史都華及格蘭特都分別與希區柯克合作過4部作品。 1960年,詹姆斯·史都華以導演奧圖·普萊明傑1959年的《桃色血案》,得到第五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及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獎。其它主要演員還有喬治·史考特。由於片中涉及強暴殺人案,因此擔任律師的主角,其台詞包括有關性行為的敏感詞句,是普萊明傑借重史都華正人君子的形象,成功挑戰當時電影尺度的作品。1989年,《桃色血案》 被美國律師協會評選為史上最偉大的12部法庭推理電影之一。
1960年,詹姆斯·史都華尚有另一部作品《山路》 ,也是他一生之中少見的戰爭片,以中國抗日戰爭為背景。雖然這部影片並不是史都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但是合作的女主角、中國女演員盧燕(Lisa Lu)卻是在此第一次受到美國電影界矚目。
1962年,吉米·史都華演出再次與導演亨利·柯斯特合作的家庭喜劇片《度假留香》,此片改編自小說,是全家人一起去度假的混亂和趣事;女主角是演員兼歌手瑪琳·奧哈拉,並有當時其它著名歌手客串。吉米·史都華得到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和柏林影展最佳男主角獎。該片推出後在美國國內外極受歡迎,還會在電視回放。
1965年,史都華主演導演勞勃·艾德力區的經典災難片《鳳凰號》「The Flight of the Phoenix」,此片是改編自小說,描述飛機在沙漠中心墜毀,機上乘客如何掙扎自救的過程。空軍英雄的詹姆斯·史都華正是演出飛機的機長,其它主要演員還有彼得·芬治、歐尼斯·鮑寧。這片在2004年重製為類似片名的電影「Flight of the Phoenix」,由丹尼斯·奎德主演。新片與經典老片類似,但是由撒哈拉沙漠改成戈壁沙漠。
1965年和1966年,史都華與導演安德魯·邁克蘭格倫合作兩部西部劇情片。分別是《聖拿河之戰》及《原野豪傑》;前者的配角之一是史都華的好友約翰·韋恩的兒子派崔克·韋恩;後者的女主角再次是瑪琳·奧哈拉。兩片史都華後期的主演作品都相當受歡迎。瑪琳·奧哈拉與史都華一直維持著友誼,在一封史都華給奧哈拉的書信中,寫道:「葛蘿莉亞與我都祝你身體健康、事業成功」。
1960年代起,吉米·史都華與導演約翰·福特有過四次西部片的合作。從1961年的《麥凱警長》開始,他飾演一名粗魯、醉酒、其實十分聰明,通印第安語言的西部執法官。1962年的《雙虎屠龍》,詹姆斯·史都華和當時已和約翰·福特合作近二十次的約翰·韋恩聯合主演。史都華是一位從東岸來的青年律師,後來成為可敬的政治家;韋恩是一名本領高強的牛仔;女主角再次是薇拉·邁爾斯;李·馬文演出反派。藉由史都華及韋恩角色之間的友誼及矛盾,呈現西部社會從力強者勝,變遷至文明法治的歷史進程。《雙虎屠龍》是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所選的典藏作品, 被認為是約翰·福特眾多西部片中,最重要的經典作品之一,而且是出色的心理戲;雖然54歲的史都華被認為不太像「青年」律師,不過該片因為經典的故事題 材、還有兩大巨星,在當時十分受歡迎,直到現在仍一再在電視回放、也是出租片市場的熱門。比較不尋常的安排是,在電影海報及預告片中,史都華的肖像及姓名 均排在韋恩之上;而電影正片里,韋恩的姓名則出現在史都華之前。
1962年,長篇壯觀史詩巨作,奧斯卡得獎,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的《西部開拓史》,三位導演是約翰·福特、亨利·海瑟威、喬治·馬歇爾,列名主演的演員多達24位,詹姆斯·史都華、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葛雷哥萊·畢克、史賓塞·屈賽(擔任旁白)等都列名其中。史都華在預告片中位列所有演員之前,飾演一位形象粗獷但愛好和平,悠遊於原始西部山林的探險家。《西部開拓史》得到巨大的票房成功,後來也曾重新上映過。1964年的電影《安邦定國志》,是約翰·福特生平最後第二部作品,也是最後一部西部片;其它主要演員還有愛德華·羅賓遜;史都華演出懷特·厄普警長(1848~1929),這是在美國家喻戶曉,西部傳奇人物之一。
詹姆斯·史都華與約翰·福特在共事的過程中,並未能像約翰·福特與約翰·韋恩、或者像史都華與韋恩那麼合拍、並且具有長期深厚的交情。但是史都華與 福特仍然互相尊重、也願意繼續合作,一共完成了四件作品,直到約翰·福特的最後一部西部片為止。史都華認為福特是他最景仰的導演之一。約翰·福特稱贊吉米·史都華:「他扮演他自己,但是他也扮演他的角色,他擅長每一件事情」。 1970年代以後,吉米·史都華只在電影中偶爾客串,逐漸從電影轉向電視節目,包括演出電視電影、影集,還有出現在電視節目,有時妻兒也一起上節目。其中他在1973年到1974年主演的電視影集《Hawkins》得到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他飾演一名律師,調查他所接手的案件。他也在1971年到1972年的電視影集《The Jimmy Stewart Show》中,演出一名小鎮上的大學教授。此外他定期出現在錢寧·卡森的電視談話節目《Tonight Show》。 1972年,吉米·史都華主演他在1950年作品《迷離世界》的電視電影重拍版本。1976年,他客串朋友約翰·韋恩生平的最後一部作品,西部片《神槍手》(The Shootist);主演的還有洛琳·白考兒。1976年,他在空難影片《航暴死亡角》(Airport '77),客串一名參與搜救工作的慈善家。1983年,吉米·史都華與貝蒂·戴維斯合演電視電影:《正確之路》(Right of Way),是其最後一次正式演出,其後就退休以陪伴家人。1991年,史都華在西部卡通動畫片:《美國鼠譚第二集》(An American Tail: Fievel Goes West)裡面,為年高德劭的狗警長「Wylie Burp」(名字取自懷特·厄普)配音,這是他最後一次演出。
吉米·史都華在錢寧·卡森的節目《Tonight Show》,定期發表自己在一生之中不同時期的詩作,都獲得正面的回響。1989年,他還出版詩集《Jimmy Stewart and His Poems》。
文武全才的詹姆斯·史都華同時亦是好萊塢最機敏的實業家之一。他從1950年代初期,至1960年代中期,成為票房收入最高前十名的影星;數十年 來,史都華投資房地產、石油開采、航空業都十分成功,也是一家包租飛機公司的董事。他變得非常富有。史都華曾出資創辦戰時的飛行學校、捐款興建教堂、以及 慈善、公益事業等。
詹姆斯·史都華一生沒有從政過,但是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他支持過的政治人物有總統、前加州州長、前演員羅訥德·里根,加州州長、參議員喬治·杜克邁吉恩,首席大法官沃倫·伯格。
詹姆斯·史都華受妻子影響,也熱衷於園藝,並十分有心得。夫婦多次在《Tonight Show》節目上,一起分享經驗談。史都華早年曾經參加狩獵活動,但是他感到後悔,毀棄了打獵紀念品,轉而與妻子在環保概念還不流行的當時,致力於維護動物權益、以及野生動物保育,他也長期捐款支持洛杉磯動物園。
有航空及建築設計專業知識的吉米·史都華,延續從小的興趣,和有美術才能的好友亨利·方達,喜歡一起設計製造飛機模型。
1982年,史都華的終身摯友亨利·方達在一償夙願、也得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半年後去世。一個月後,史都華的另一位朋友、摩納哥王妃葛莉絲·凱莉去世。1991年,誼同師友的法蘭克·卡普拉以94歲高齡過世。
1988年,在史都華度過80大壽時,被問及希望如何被後世記得,他回答:「一個深信勤勉工作,熱愛國家、家庭、小區的人」(believed in hard work and love of country, love of family and love of community)。
1994年2月16日,與吉米·史都華結褵44年的愛妻葛蘿莉亞,因為肺癌去世,享年76歲,此後史都華的健康加速惡化,他的朋友都說他長期沉浸在傷慟之中。1996年底, 他的心律調整器電池到期,但是史都華拒絕動手術更換,並囑咐兒女一切順其自然。在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他通常獨處、坐在床上看電視、在庭院里看著妻子手植的花木,極少與外界聯系,非常平靜的為離開人世做准備。1997年7月2日,一代風雲人物詹姆斯·史都華因肺栓塞及心臟衰竭謝世,享年89歲,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我現在要隨葛蘿莉亞去了」(I'm going to be with Gloria now.)。

②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李安曾有6年待業在家,他是如何實現人生逆襲的

很多人都看過或者聽說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是由華人導演李安拍攝的,李安現在是國際知名導演,拍攝過很多好的作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他成名之前,他曾經有六年的時間都是待業在家,只能靠妻子的收入來養家。所以,曾經待業在家六年的李安,是如何實現自己人生的逆襲的?

身為校長的兒子,李安卻從小不思學習,只喜歡看電影

李安的父親是台灣一所中學的校長。他對在那裡學習的李安有很高的期望。他的父親對長子李安充滿了無盡的期望。然而,李安一做作業就情緒低落,一看電影就精力充沛。李安的學業成績並不理想。他高考不及格,進入藝術學院電影和表演系學習了一年。

在李安成名之前,沒有實現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李安身上,他的自尊心總是很低,他常常對別人感覺更糟。對李安來說,他童年最大的困難就是因為家庭作業太差而讓父母失望。在李安早期的電影作品中,或多或少有孩子讓父母失望的場景,作為家中長子和校長的兒子,面對父親無休止的期望,李安比普通人對自己的學業損失感到更為內疚。

③ 王岳倫是一名知名的導演,他都拍過什麼呢

王岳倫和李湘也是娛樂圈中很出名的一對明星夫妻,很多人都通過《爸爸去哪兒》知道了王岳倫是一名知名導演,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清楚王岳倫到底拍過什麼,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樂翻天》的票房打擊到了王岳倫,自那之後,他沒有再拍電影和MV,反而去客串過一些角色,還嘗試了當編劇。希望他可以早日回到電影圈,給我們帶來更好的作品。

④ 《柔情史》曾入圍柏林電影節,導演開拍前三天決定自己演

《柔情史》海報圖,母女兩人「相愛相殺」。

5月17日,導演楊明明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長片《柔情史》上映。影片曾入圍第68屆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並獲得最佳處女作提名,楊明明憑借《柔情史》成為了最受矚目的年輕女導演之一。

電影講述了小霧(楊明明飾)和母親(耐安飾)在胡同里共同生活的日常故事。母親用荒謬的生活規則和偏執的行為方式折磨著小霧,小霧也被母親的思維邏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這兩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互相攻擊又無法離開彼此。

「小霧」曾找曾美慧孜出演

《柔情史》的故事非常瑣碎,講述的也是日常生活中很隱私的事情,它就像切開一個橫截面一樣,讓人看到生活內里的構成,因此楊明明形容這是一部用「外科手術刀剖析而成的電影」。同時,影片選擇了大量近景拍攝和實景拍攝的大特寫,用以表現胡同壓抑局促的真實感。

於是,《柔情史》中呈現出一個疲倦又有明顯面部缺點的「小霧」形象,以至於路演的時候,有不少觀眾在映後環節「安慰」楊明明說,「沒想到你本人這么美」。楊明明聽完很高興,但她並不介意在鏡頭前展現不完美的一面。在楊明明看來,電影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實,「真實會帶來這個角色的魅力,它不是歲月靜好式地掩蓋缺點」。因此,她敢於素顏出鏡,在鏡頭面前暴露黑眼圈和皺紋,還做出了各種歇斯底里的表情。

楊明明透露,「小霧」這個角色最早的人選是曾美慧孜。楊明明曾和曾美慧孜聊過電影和角色,對方表示很感興趣,最終因為拍攝檔期問題遺憾錯過。楊明明十分欣賞曾美慧孜塑造人物的能力,「她在生活中波瀾不驚,你甚至不知道她是個女演員。但是在鏡頭面前,她就能夠給人特別大的震撼。我知道她是一個被低估了的女演員,所以她現在能夠被大家注意到,我特別為她開心」。

小霧和母親在飯桌前邊聊邊吃,這一幕極具生活氣息。

偏書面的表達緣於人物特質

在《柔情史》中,吃飯是生活里最簡單的儀式,奶、羊蠍子、瓜這三種常見食物串聯起了三個章節。牛奶最便宜最普通,跟她們的生活一樣乎亮森平淡;羊蠍子代表著「 改善生活」,有幸福的意味,而且吃的動作在視覺上給人以享受;「拍瓜聽響」則是婦女買水果經常做出的動作,買到甜的瓜,就好像得到了獎賞一般,自己的生活也多了一點希望。

對於片中沒什麼「存在感」的母親來說,做飯是控制女兒的武器。她屢次在餐桌上拿出母親的權威,對女兒提出苛刻的要求,而母女二人也只有在共享 美食 的時刻才能獲得短暫的和平。

楊明明表示,《柔情史》中有她自己和身邊朋友的影子。在寫劇本之前,楊明明經過了大量的調查,詢問不同工作和身份的人與母親之間的關系。「不同的母親、相同的控制欲」給他們帶來過不同程度的苦惱,這也堅定了她繼續創作《柔情史》。

在談到《柔情史》的創作時,楊明明說:「這部電影從當代北京一對母女生活的橫截面入手,凜冽與戲謔並存,重新解釋了當代中國的柔情史和快樂。」她通過這對母女身上展現了復雜的人性——怪癖的、刻薄的、溫柔的、帶有愛意的,這也是她們的真實狀態。

片中的「吃」有著象徵意義,母女兩人的吵架也使用了很多書面用語。對此,楊明明解釋說,這是由人物的特質和興趣決定的,「母親這個角色,她沒有能力寫出可以發表的小說,她只是把自己的文學理想投射到生活的各個層面,所以她跟女兒說話喜歡用大詞。女兒小霧和男朋友張憲都是知識分子,這種知識結構的不匹配,導致他們說話會產生這樣的戲劇效果」。

工作中的楊明明。

女導演的創作困境和男導演相同

從第一部短片到《柔情史》,楊明明一直被人稱道的是獨特的「女性視角」,但與此同時,片中對男性的刻畫不多,形象也相對模糊。楊明明坦言,自己沒那麼了解男性世界,但可以捕捉到特定身份的人物特質,「比如張憲這種,他有犬儒的一部分,但是他也是這部戲裡面最正常的。爺爺是這對母女要抵抗的外部世界的『敵人』,是一個假想敵」。

楊明明表示,她並不想把自己的創作局限於女性題材,也不想將自己的作品打上女性導演的標簽。鍵答她還有非常多想嘗試的方向,商業片、動畫片,不同的主題和類型,「如果有好的商業片劇本,我當然要拍」。

作為一名女性導演,楊明明並不覺得自己身處「弱勢」。「男導演女導演在創作本身上的困境是一樣的」,楊明明談道,「可能女導演沒有太大的野心,更單純一些,她們特別珍視內心的感受,視角也非常豐富。對於每一位導演,最重要的都歲畝是看清自己的優點。女導演的突破也並不是要做到像男導演一樣」。

【對話導演】

新京報: 為什麼會選擇邀請耐安老師來出演?

楊明明: 我覺得她是一個不滿足做演員的人,演員工作無法滿足她志趣的需求。她是一個很好的演員,只是不去演而已。《柔情史》當時在金馬得了一個創投獎,她知道這部電影,看完劇本之後就沒有任何負擔地接受了。她說她特別珍惜與能夠找到她合作的年輕創作者的緣分,所以以全力幫助我們,是一個定海神針一樣的人。

耐安老師讓所有導演都非常驚喜的優點,就是她不會改詞,不管是什麼樣的台詞她都能夠特別自然地演出來。她非常尊重導演,也不擺前輩的架子。

新京報: 滑板車這個工具非常好地體現了女主的性格,是怎樣想到這個點的?

楊明明: 她有一點蠢蠢的、用蠻力的性格,滑板車有腿蹬得費勁的感覺,比較適合她。但是她又不是特別酷的女孩,滑板太帥了也不適合。我還是希望能用滑板車塑造這對母女的狀態,女兒騎滑板是不想看到人,母親出門戴墨鏡也是不想看到人,她們甚至連彼此都嫌棄,所以騎滑板讓她可以避免看到人群。而且滑板車在固定的鏡頭內移動,也可以在視覺上給畫面帶來新鮮感。

新京報: 片中小霧的閨蜜雨杉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很有趣,以後會拍她的故事嗎?

楊明明: 我其實很早以前就想拍一個電影,講雨珊這樣的一個角色。我當時是受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啟發,想寫一個沒有人愛的、很喪的、天賦不足但又特別努力的女孩。到現在我也沒有放棄去寫她的這個想法,但是需要做更多的准備。

新京報: 入圍柏林電影節,《柔情史》獲得了較高的口碑,你對於上映後的票房有預期嗎?

楊明明: 當它變成一件商品的時候,就不單單是藝術這么簡單的事情了。我希望這個電影被更多的人看到,票房的話,真的沒有太大的期望。是它的觀眾肯定會來看,不是它的觀眾,如果有這個緣分當然也很好。

⑤ 奧巴馬為何零片酬客串《流浪地球》

真相是,奧巴馬確實客串了《流浪地球》。他能來客串的原因,和電影原著作者及編劇劉慈欣有著很大的關系。

大家都知道,奧巴馬是美國的前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在任時曾有著影響全球的滔天權勢,卸任總統後接觸的人也是非富即貴,我們很難相信這樣一位權貴人物會和中國的一個小作家扯上關系。

奧巴馬

可惜的是,奧巴馬客串的片段被剪掉了,不然這肯定又會作為一個宣傳噱頭,讓《流浪地球》的知名度更上一個台階。到時候零片酬的美國前總統,零片酬的中國百億影帝(華表獎和百花獎影帝),定會讓《流浪地球》更加大放光彩;也讓一些漫天要價的流量小鮮肉知道,什麼是真正喜愛和情懷。

閱讀全文

與在自己電影里客串的國外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節期間為啥不讓換電影票 瀏覽:586
邵陽大祥區電影院 瀏覽:912
有一個小孩丟失的電影名字 瀏覽:129
電影院沒有武漢日夜 瀏覽:657
333層監獄的電影名字 瀏覽:673
印度一部電影主角會接子彈 瀏覽:155
武打片大全電影南拳王 瀏覽:820
電影前路漫漫背景音樂 瀏覽:771
鄭伊健泰國電影 瀏覽:279
豫劇電影全集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735
愛國電影八佰觀後感300 瀏覽:748
泰國關於打胎的恐怖電影 瀏覽:500
教父1電影英文字幕 瀏覽:728
top拍的電影名字 瀏覽:739
正義聯盟電影中文免費觀在線觀看 瀏覽:211
電影導演的因果 瀏覽:804
徐達夫是什麼電影里的名字 瀏覽:724
香港的天使愛情電影 瀏覽:247
保護動物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31
什麼電影的床戲是真的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