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楊在葆個人資料
1、
1935年6月25日,楊在葆出生於安徽省宿州市,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楊在葆
畢業後楊在葆成為上海青年話劇團的演員。
1960年,楊在葆出演他的首部電影《紅日》,飾演連長石東根,從此開啟了他的從影之路。
《紅日》
楊在葆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夏啟英,在楊在葆拍攝《血,總是熱的》時,因病去世。
楊在葆的現任妻子,名叫陳麗明。
陳麗明,1957年生於廣西桂林。
在18歲時,陳麗明就是桂林彩調團的台柱子,她所飾演的劉三姐與李雙雙在桂林非常知名,後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再後來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做電影演員。
出演過的電影有《主課》、《末代皇帝》、《軍禮》,話劇《甜蜜的事業》、《一代英豪》等。
1984年,楊在葆、陳麗明拍攝電影《雙雄會》時,二人相識。
《雙雄會》
那一年陳麗明27歲,是剛剛從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的大學生。
楊在葆那一年49歲。(楊在葆的第一任夫人因病去世一段時間了)
從招待所到攝影棚,相距大約一二百米的距離。
演員大多騎著自行車過去。
下午要拍戲了,大家從招待所動身向攝影棚趕去。
恰好,楊在葆的一位朋友來了,也要去攝影棚。
楊在葆
楊在葆要他的朋友騎陳麗明的自行車,然後讓陳麗明坐在他自行車的後座,馱她去攝影棚。
老天不作美,下起雨來。
雨水斜斜地落下來,陳麗明雙手抱於胸前坐在後座,楊在葆高大的身軀在前方賣力地蹬著自行車。
等到了攝影棚,楊在葆的前身全濕了,而陳麗明沒有被雨水淋著。
楊在葆
那一刻,陳麗明有些動心:楊在葆這個男人挺能遮風擋雨的,這個高大的男人像一個保護神,可以保護我。
愛情的心臟,在熱烈而美好地跳動,愛情的滋味,來自玄妙的心跳加速度。
2、
在拍攝《雙雄會》時,除了吃飯離開一會兒,楊在葆整天都待在屋裡研讀劇本。
兩三天後,《雙雄會》進行實拍。
早上4點就開始化妝。
化妝前還是蔫蔫的不愛說話的楊在葆,化妝完畢的突然之間,楊在葆無論眼神還是行為舉止,都彷彿一代梟雄張獻忠角色附體,霸氣十足。
楊在葆飾演的張獻忠
直到卸妝前,楊在葆都沉浸在張獻忠的角色狀態里,氣場十足,大家暗自贊嘆楊在葆的演技了得。
精神抖擻的楊在葆感染的群眾演員都很精神。
演技精湛的楊在葆自然有不少熱愛他的粉絲。
楊在葆粉絲絕對不允許別人說楊在葆一點兒壞話,哪怕是開玩笑都不行。
楊在葆
有一次拍戲時,有一位錄像的工作人員,對同車而行的楊在葆愛人陳麗明說:「陳老師,我覺得你跟楊老師有點像。」
陳麗明幽默地回復一句:「是嗎,我有這么丑嗎?」
錄像的工作人員生氣道:「你以為你好看吶!」
陳麗明暗想:壞了,得罪楊在葆的粉絲了。
3、
1991年,楊在葆導演主演的一部電影拍攝完了。
劇組的服裝師對劇組人員說:片子拍完了,服裝沒用了,10塊錢一條,賣給大家。
陳麗明相中了丈夫楊在葆在電影中穿的一條瘦腿褲。
陳麗明
那時候,瘦腿褲不好買,平時都買不著。
陳麗明對服裝師說:那我10塊錢買那條楊在葆角色里穿的那條瘦腿褲。
化妝師說:不用,你拿一條褲子給我替一下,頂個數就行。
陳麗明照化妝師的意思辦了,拿到了楊在葆角色里穿的瘦腿褲。
陳麗明把此事對楊在葆說了,楊在葆聽後,回了一個字「貪」。
說完,楊在葆就去忙別的去了,留下陳麗明委屈傷心地哭了,邊哭邊自言自語:「我怎麼就貪了,我是最不貪的人,我哪有貪呢,窮成什麼我都不會貪。」
越想越委屈傷心的陳麗明,收拾好箱子,准備就此分手,離開「不近人情」的楊在葆。
陳麗明
陳麗明想想她與楊在葆幾個月大的女兒,最終沒狠下心一走了之。
後來,陳麗明也想明白了:楊在葆說自己的「貪」,意思是做人不要圍繞著眼前這種小利益去轉。
4、
楊在葆外表粗獷,內心細膩,做得一手好菜。
某日,《從奴隸到將軍》的導演王炎帶著五六個演員去楊在葆家吃飯。
《從奴隸到將軍》
楊在葆家很小,楊在葆就把床支起來靠在一邊,騰出的空間放了一個大圓桌。
楊在葆做了一大桌豐盛的菜招待大家。
王炎笑著說:「在葆啊,今天到你們家吃頓飯,你都要傾家盪產了。」
楊在葆不但做得一手好菜,還特別心靈手巧。
當時的生活條件差,心靈手巧的他還給愛人陳麗明做了一件裙子,八一廠的同事看到楊在葆給陳麗明做的裙子都誇贊好看,並問是誰做的。
楊在葆還會把不用的毛巾,搓成線,編成書包。
演技精湛的楊在葆,很受觀眾的歡迎,甚至在中國香港都知道他的名字。
楊在葆
一次陳麗明與楊在葆去中國香港。
熟悉他們的香港朋友這樣介紹陳麗明:這位是楊太太……
陳麗明一聽不大高興,說:我有名字,我叫陳麗明。
朋友尷尬地說:好的大嫂,下午我就介紹你的名字。
下午吃飯時,朋友再次介紹:「這位是陳麗明女士。」
大家熱情地跟陳麗明握手。
朋友又介紹楊在葆:「這位是……」
還沒等朋友說完,大家高興地沖到楊在葆的身邊,熱情地跟楊在葆握手:「楊老師。」
朋友繼續介紹:「這位是陳麗明的丈夫楊在葆。」
大家握完手,小聲嘀咕:「陳麗明是誰啊?」
陳麗明說:楊在葆的光環太強大了,我和女兒都生活在楊在葆的光環之下。
楊在葆、陳麗明、女兒
這也從側面說明,楊在葆是一位德藝雙馨的好演員,深受大家的喜愛。
陳麗明也說: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事就是嫁給楊在葆。
5、
1983年,北影廠接到拍攝公益電影《血,總是熱的》的任務。
因為當時港台電影大量湧入內地,武打片、言情片、搞笑片等令觀眾耳目一新的電影,大行其道深受觀眾的歡迎。
而拍攝改革開放的公益電影,還會有人看嗎?
鑒於當時的影視環境,很多人並不看好公益電影《血,總是熱的》。
《血,總是熱的》
但是北影廠廠長堅持要拍,邀請了老戲骨謝芳、梅熹、劉釗、周森冠加盟,還邀請到新秀演員劉冬、劉信義、殷新、金康寧出演。
本來是一部不起眼的小製作電影,因其老戲骨與優秀青年演員的加盟,讓《血,總是熱的》頃刻成為演員陣容強大的大製作。
幸好,那時加盟劇組的演員都沒有片酬一說,都是領工資。
除了男一號羅心剛還沒找到合適人選,劇組已萬事俱備,只欠男主演。
劇本落到楊在葆手中,一開始楊在葆也不看好本劇,但在讀到劇本最後幾頁,讀到羅心剛五分鍾的講話時,被台詞打動了。
《血,總是熱的》
台詞是這樣說的:
「有人說中國的經濟體制像一架龐大的機器,有些齒輪已經銹住了,咬死了,可只要用我們的血做潤滑劑,這話已經說爛了,不時髦了,沒人要聽了,可無論如何,我們的血,總是熱的。」
楊在葆讀到本劇的精髓,拍案叫好,決定出演男一號廠長羅心剛。
除了男一號,劇組所有人員都已入住無錫實景拍攝地。
楊在葆最後一個入住無錫劇組。
等到實拍,楊在葆親自先看了「他家」的布置(一般演員都是不看的)。
《血,總是熱的》
楊在葆指著空盪盪的桌子、茶幾說:我覺得很重要的是一個細的環境,必須要有人跡,就是人的行跡,這不是一個傢具展覽,這是一個活動的角色,類型人物他所處的環境,他肯定桌子、椅背上掛著什麼東西,有許多東西的。
道具師搬來一筐子道具,報紙、日記本、鬧鍾、茶杯。
楊在葆興奮道:就是這些東西。
楊在葆親自在道具筐里挑了幾份報紙、雜志、茶杯,還有角色羅心剛與家人的相框。
6、
1985年,楊在葆自導自演電影《代理市長》。
《代理市長》
拍攝過程中要修改劇本,楊在葆修改劇本到凌晨3點多鍾,早上5點多化妝拍戲。
那時的楊在葆已經是50歲的人了,卻創作熱情滿滿,根本看不出他有一絲疲憊感。
電影拍攝趕上過大年,為了節省時間,節省成本,楊在葆決定劇組不放假。
楊在葆
給有家室的劇組成員,每家寄了100塊過年慰問金。
拍戲一直拍到大年三十下午,全劇組成員一起吃了頓團圓飯。
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包餃子吃,然後看了廣州的花卉展就算過年休息了。
(拍攝地在廣州,劇組成員全部來自北影廠)
《代理市長》辛辛苦苦地拍攝完,卻被告知要修改。
《代理市長》
被要求修改的原因是,電影沒有時下流行的戀愛戲份,擔心沒有觀眾看。
但楊在葆堅持不修改,最終還是楊在葆的堅持取得了勝利,《代理市長》上映後獲得了成功。
楊在葆參演的影視劇有《紅日》、《卧薪嘗膽》、《雙雄會》、《原野》、《從奴隸到將軍》、《年青的一代》、《上海屋檐下》、《大刀記》、《江水滔滔》、《血,總是熱的》、《代理市長》等。
楊在葆戲路寬廣,古裝、戰爭、現代角色都能駕馭,憑借著精湛演技,都詮釋得可圈可點,令人印象深刻。
楊在葆參演的作品獲獎眾多,受到大眾與文藝界的肯定。
獲獎的楊在葆
楊在葆的表演,深沉中蘊含著真摯,剛勁中滿溢追求。
楊在葆憑借他出眾的表演才華,贏得了觀眾深深的熱愛。
獲獎的楊在葆
在藝術上楊在葆是卓有建樹,令人欽佩的;在做人上,楊在葆同樣是世人學習的楷模。
獲獎的楊在葆
楊在葆(1935·6·25~2021·2·13)高潔的品質,兩袖清風的做人理念,對工作兢兢業業,對事業大公無私,對人熱情豪爽的做派,值得世人懷念,贊嘆與效仿。
『貳』 八一廠演員劇團演員知多少
我將外出,怕幾日不更博,大家有意見,給大家出個題,留個念想: 八一電影製片廠從1956年開始組建演員劇團,至今已經55年了。 首先,將1956年至2010年期間,在八一廠演員劇團工作過的所有演職人員名單報上,看看大家能認識幾個?熟悉幾個?當然,我熟悉和認識的都是文革前的老演員,七十年代後的,我不熟,八零後,九零後我就一個都不認識。 另外,八一廠劇團也經常進新人,如果我有遺漏,也請你們告訴我,及時予以增補。 下列名單是按照出生年月排列的。 五十年代的劇團人員劉季雲周楚劉磊石存玉薛駿張帆王潤身胡敏英孟浩李力宮潔民胡曉光申樂庭周正禹林默予朱毅之高寶成劉江朱子錚言小朋劉秉章邢吉田崔榮久張善甫王沛然白鋼楊成軒李炎孫憲元師偉陳瑤孟慶芳田華謝萬和里坡王孝忠張懷志趙學民於純綿曲雲 六十年代的劇團人員湯利文劉龍李久芳朱啟劉教級維佳張璋趙恆多柴雲清趙汝平翟春華桑坪賈士鉉王心剛張連伏張亨利趙登峰劉幗君韓子瑛陳慧君安琪孫玉珍關淑貞王連海王心鑒袁霞吳凡張良王毅王志成王曉棠鄭在石張勇手陶玉玲馬晨曦鮑夢梅李輝健王志剛黃煥光石燕 七十年代的劇團人員溫光碧金青雲古月霍德集洪萬生李復生柳城海青叢培信陸伯炎李曉青危玲劉尚嫻劉毅邁趙繼烈劉宗佑趙守凱朱健民劉曉天董金棠胡去非於素萍萬小媛李仁堂楊雅琴韓再省徐光明沈華芬張勇漢陶福慶喬宏施建嵐潘孝志馮恩鶴斯琴高娃金石聲黃梅瑩王利民宋春麗桂萍 八十年代的劇團人員趙福余邵一波朱可心龔藝群金鑫曹欣茹唐國強趙毅軍馬志雲杜國輝盧奇李世璽蘇丹丹孫曉路陳佩斯朱時茂宋業明張雲明荊明華李嵐龐敏楊軍劉利年李維趙娜寶殉張潮郭剛季平姜力軍陳麗明趙英韓月喬隋永清李幼斌王躍晉趙曉明陳劍飛露陽李娟娟 九十年代的劇團人員楊以楠寒星范旭霞洪學敏單學吳勤臧晨風趙軍凱劉繼忠巫剛張慶春岳紅馬曉偉尹兵劉之冰祝新運壯麗徐琳侯勇蘭嵐陳一方關旭寧黃芳翎郭曉冬徐箭康亞琴馬春蓮丁柳元蘇麗張怡陳宇秋李鐸 新時代的劇團人員 吳其江(吳煒)張棪琰 石琳袁滿陳懿趙毅萬思維陶慧楊瀟 祁映諾(祁瀟瀟)王佳最後,請大家認認各年代
『叄』 末代皇帝 女演員
電影《末代皇帝》女演員:
陳沖 飾 婉容
鄔君梅 飾 文綉
盧燕 飾 慈禧太後
Maggie Han 飾 川島芳子
宋懷桂 飾 隆裕皇後
Ruzhen Shao 飾 貴太妃
『肆』 楊在葆和耿樂是父子嗎太像了!新老《紅日》的石東根
不是,兩人沒有關系,只是容貌有點相似。
1、楊在葆
楊在葆(1935年6月25日—2021年2月13日),出生於安徽省宿州市,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1984年,在電影《雙雄會》中,與比他小22歲的陳麗明相識;後來,兩人結婚。1996年,兒子楊冶天患了尿毒症。後來,陳麗明生下女兒楊小卉,她是楊在葆三個孩子中唯一一個學電影的孩子。
演藝經歷:
1、楊在葆
1960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紅日》。
1965年,主演劇情電影《年青的一代》。
1976年,主演劇情電影《江水滔滔》。
1979年,主演戰爭電影《從奴隸到將軍》 。
1983年,憑借主演的劇情電影《血,總是熱的》獲得第4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7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85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代理市長》,他憑借該片獲得第9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88年,主演劇情電影《原野》。
1998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昨日的承諾》。
2002年,由其出演的戰爭電影《綏遠之光》上映。
2007年,在古裝劇《卧薪嘗膽》中飾演吳王闔閭。
2019年11月23日,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廈門舉行,楊在葆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榮譽。
2、耿樂
1994年,主演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2003年,主演電視劇《花樣的年華》。
2008年,主演電影《桃花運》。
2010年,主演電視劇《遠山的紅葉》,飾演郎小泉。
2011年,主演電影《面引子》;同年,主演電影《雙人床條約》在中國上映,飾演趙敬初。
2012年,與丹尼爾·海尼、伊麗莎·庫普、朱珠等主演電影《紐約客@上海》。
2013年,參與拍攝的電影《筆仙Ⅱ》在中國上映,飾演警察;同年與陸毅等主演電視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2014年,參與拍攝的電影《北京愛情故事》在中國上映;同年與閆妮等主演電影《瘋狂72小時》。
2015年作為主演之一參與電視劇《致單身男女》的拍攝。
2017年作為主演之一參與電視劇《三年二班》的拍攝。
2020年6月,由其主演的愛情懸疑罪案劇《十日游戲》開播。
『伍』 80年代拍攝有關騎普通自行車勵志的電影
神行太保(1983年羅國梁石玉山導演大陸電影)編輯
《神行太保》這部影片的導演是羅國梁,石玉山,主演人員有梁同裕,魏新,陳麗明。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農村義務郵遞員馬鳴和他的好朋友小胖、小侯在公路上賽開了自行車,三個農村青年你追我趕,一時間好不熱鬧。他們的比賽引起了自行車隊教練丁逸群的注意。他駕駛著摩托車追趕上馬鳴,坐在摩托車邊斗里的吳若男趁機搶拍下了馬鳴的騎車照。丁教練示意自己的隊員小王與馬鳴比賽,結果他發現馬鳴是個具有運動員素質和毅力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