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氈匠和他的女兒男演員

電影氈匠和他的女兒男演員

發布時間:2025-03-31 21:22:33

1. 百合獎簡介及詳細資料

基本簡介

電視電影"百合獎"是經電影局批准,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辦的電視電影獎,每年評選一次。

評選宗旨

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體現電影頻道對電視電影這一嶄新影視品種的扶持和導向;鼓勵電影工作者更好的遵循"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弘揚主鏇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創作出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完美結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具有較強感染力的優秀電視電影作品;推動電視電影創作水平的提高,促進電影事業的繁榮,增強電視電影的影響力,培養影視新人,提高電影頻道的收視率。

評獎項目

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設優秀故事片一等獎五部,二等獎五部,優秀兒童片獎一部,評審會獎若干,入圍影片獲得提名獎勵;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單項獎設優秀導演獎、優秀編劇獎、優秀男演員獎、優秀女演員獎,每個單項獎獲獎者不超過兩名。根據每年評獎的實際情況,授權評審會主任、副主任決定是否設立電視電影"百合獎"評審會獎,並授權評審會主任、副主任對認為有必要給予獎勵的片目提出候選名單,提交給評審會評選。

評選范圍

參加評獎的電視電影,須為評獎年度1月1日-12月31日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並經電影局審查通過的電視電影。

評選辦法

1、由評獎辦公室對各攝制單位製作的電視電影進行初評,決定入圍名單報評審會。

2、評審會經觀摩入圍影片後,對入圍名單進行充分討論協商,做出評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各獎項的差額候選名單。

3、評審會以差額候選名單為基準,經充分討論醞釀後,按照評選細則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各獎項的獲獎名單。

4、評選結果報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審批。

委員會

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評選委員會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聘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社會團體的代表,有成就的電影藝術家和有關專家,以及首都主要新聞單位的代表組成。評選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分別由電影局和電影頻道有關負責同志擔任。評選委員會成員應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尊重電影創作規律,正直廉明,嚴格遵守評選章程和紀律。評選委員會實行迴避制度,凡與參評作品有直接關系或密切關系者,不得受聘為評選委員。評審會下設評獎辦公室,由電影頻道有關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組成,負責初評和評獎活動的日常工作。

頒獎

每年5月,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舉行電影頻道電視電影"百合獎"頒獎典禮,對獲獎單位和人員給予獎勵。

獲獎名單

第01屆(2001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1998-2000) (2001年6月)

一等獎

《勁舞蒼穹》 《楊守敬與呂貝卡》《大戲小戲》《公雞打鳴母雞下蛋》《王勃之死》

《阿桃》《請你留下來》《上車走吧》 《少奇專列》 《第三條線》

二等獎

《網事情緣》《家園》《但願人長久》《有你的冬天不冷》《禮尚往來》

《山鄉情話》《楊子榮》《信天游》 《夜深人靜》《愛得明白》

兒童片獎

《禧娃》

第02屆(2002年)

獎項

獎項及作品

時間

2002年6月

一等獎

《大沙暴》《情歸天盡頭》《古玩》《刑警張玉貴的隊長生活》《咱得有個家》

二等獎

《白魂靈》《半碗村傳奇》《血浴羊山》《法官老張軼事》《一介平民》

兒童片獎

《我真棒》、《我和連長》

評審會獎

《兵哥》、《愛情是藍色的》

第03屆(2003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3年

一等獎5部

《王忠誠》、《中國橋》、《 *** 的親家張文秋》、《家有轎車》、《青春與共》

二等獎5部

《河沿兒》、《老油坊》、《大漠之戀》、《正月十五唱大戲》、《從心相戀》

兒童片獎1部

《爸爸的海》

優秀編劇獎

郎雲、高潔《中國橋》

張恆茂、武亞軍《家有轎車》

優秀導演獎

孫成、錢泠泠《王忠誠》

優秀男演員獎

李丁《家有轎車》

優秀女演員獎

普超英《 *** 的親家張文秋》

第04屆(2004年)

獎項

獲獎有作品

時間

2004年

一等獎影片

《曾克林出關》《野狐梁的女人》《馬世清離婚》《法官老張軼事之審牛記》《為奴隸的母親》

二等獎影片

《貞貞》《微笑》《喬二中彩》《黃河行歌》《咱得有輛車》

兒童片獎

《跑向明天》

優秀編劇獎

王力扶《貞貞》

優秀導演獎

安瀾《曾克林出關》

優秀男演員獎

雷恪生《馬世清離婚》

優秀女演員獎

高遠《野狐梁的女人》

第05屆(2005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5年6月

一等獎影片

《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王樹聲征戰豫西》《我愛傑西卡》《核電鐵軍》《契約父子》

二等獎影片

《劃痕歲月》《楊文洲》《攤牌》《鴻門宴》《懸劍》

兒童片獎

《爸爸的味道》

評審會獎 高峰《劃痕的歲月》、李威、沈丹萍

優秀編劇獎

趙冬苓《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邱懷陽《契約父子》

優秀導演獎

武洪武 朱楓《我愛傑西卡》

趙重光《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優秀男演員獎

李雪健《契約父子》

李心敏《攤牌》

優秀女演員獎

柏青《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

鄭萍《我愛傑西卡》

第06屆(2006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6年6月

一等獎影片

《王長喜來了》、《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飛》、《昆明日記》、《燴面館》

二等獎影片

《隨風而去》、《說話算數》、《牛貴祥告狀》、《金牌工人》、《狩獵者》

兒童片獎

《童年游戲》

優秀編劇獎

劉一兵《王長喜來了》

郎雲《隨風而去》

優秀導演獎

胡雪楊、李灌《洪燴面館》

喬梁《飛》

優秀男演員獎

周小斌《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

優秀女演員獎

陶虹《秘密》

湯唯《警花燕子》

第07屆(2007年)

獎項

作品及獲獎

時間

2007年5月

一等獎影片

《雪狼》、《楊得志圍城打援》、《村官過大年》、《男人上路》、《啤酒花》

二等獎影片

《血濺三岔口》、《迅雷之旅》、《胖嫂進城》、《籃球寶貝》、《西風烈》

評審會特別獎

《頭上就是天》、《天籟》

兒童片獎

《西瓜是圓的》

優秀編劇獎

李黎明《村官過大年》

張冰《男人上路》

優秀導演獎

吳天戈《啤酒花》

劉江《雪狼》

優秀男演員獎

劉小寧《男人上路》

張洪傑《村官過大年》

優秀女演員獎

蘇麗《楊得志圍城打援》

遲蓬《法官老張軼事之別動感情》

十佳男演員

張智霖、潘粵明、黃渤、趙毅、劉子楓

十佳女演員

閆妮、範文芳、張少華、岳紅、鄭萍

第08屆(2008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8年5月6日晚

一等獎影片

《暮鼓晨鍾》、《棋王和他的兒子》、《彭雪楓縱橫江淮》、《大愛如天》、《等郎妹》

二等獎影片

《春蠶》、《買房》、《雪歌》、《黑活兒》 、《鏢行天下之天下鏢局》

優秀編劇

張冰、劉俊堂《暮鼓晨鍾》

馬泉來《名媛名票》

優秀導演

周偉《棋王和他的兒子》

梁山《狗小的腳踏車》

優秀男演員

李洪濤《督察隊長》

王志飛《暮鼓晨鍾》

優秀女演員

宋曉英《大愛如天》

顧艷《狗小的腳踏車》

優秀兒童片獎

《狗小的腳踏車》

評審會獎

《對花槍》 、《悲喜松花江》

第09屆(2009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09年5月

一等獎獲獎影片

《十八個手印》《橫平豎直》《雷橫與朱仝》《天使看得見》《走四方》

二等獎獲獎影片

《李天佑血戰四平》《中尉》《青春製造》《騰越殤魂》《無法結局

優秀兒童片獎

《男孩都想有輛車》

優秀編劇獎

邢原平《十八個手印》

魏人《無法結局》

優秀導演獎

金舸《天使看得見》、《橫平豎直》

高峰《十八個手印》

優秀男演員獎

李心敏《十八個手印》

趙毅《走四方》

優秀女演員獎

董玲《橫平豎直》

曹苑《美麗的頭發》

評審會獎

《文化戰車》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電視電影演員獎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劇情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陶虹《秘密》

何琳《為奴隸的母親》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劇情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李雪健《契約父子》

黃渤《上車走吧》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曾寶儀《扈三娘與矮腳虎王英》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吳樾《雷橫與朱仝》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閆妮《公雞打鳴母雞下蛋》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周小斌《公雞打鳴母雞下蛋》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系列類電視電影女演員

寧靜《楊門女將》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系列類電視電影男演員

張智霖《陸小鳳傳奇系列》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電視電影獎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劇情類電視電影

《上車走吧》《情不自禁》《極限救援》《不敢說愛你》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類電視電影

《狩獵者》《血濺三岔口》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類電視電影

《楊守敬和呂蓓卡》《土婆婆PK洋媳婦》

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系列類電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系列》《鏢行天下系列》

第10屆(2010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10年

優秀影片一等獎

《鐵流1949》《駱駝圈》《無蟬的夏天》《開頭那些日子》《瘋狂的玫瑰》

優秀影片二等獎

《徐海東喋血町店》《前妻》《鐵膽雄心》《百煉成鋼》《綠野飛花》

優秀兒童片獎

空缺

評審會特別獎

《方隊》

優秀編劇獎

邢原平《開頭那些日子》

韋華《無蟬的夏天》

優秀導演獎

蕭鋒《鐵流1949》

周偉《瘋狂的玫瑰》

優秀男演員獎

王景春《瘋狂的玫瑰》

呂聿來《無蟬的夏天》

優秀女演員獎

吳越《前妻》

董玲《駱駝圈》

第11屆(2011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11年5月5日

優秀影片一等獎

《我是植物人》《驚沙》《老寨》《守望者》《暗香》《一路向東》

優秀影片二等獎

《誘殺》《一線緝毒》《芳心驛動》《精彩人生》《虎頭要塞電流》

優秀兒童影片

《老媽你真煩》

優秀編劇獎

謝曉東﹑周展《我是植物人》

刑原平《老寨》

優秀導演獎

安戰軍《驚沙》

高峰《老寨》

優秀男演員獎

孫敏《守望者》

李乃文《我是植物人》

優秀女演員獎

馮波《我是植物人》

王冰潔《暗香》

第12屆(2012年)

獎項

獲獎及作品

時間

2012年5月7日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一名

《鏇風司令韓先楚》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二名

《信義兄弟》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三名

《駱駝客》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四名

《百年情書》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五名

《成成烽火》

優秀影片二等獎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抵抗!抵抗!》

優秀兒童影片

《足球小子飛毛腿》

優秀編劇獎

邢原平《信義兄弟》

郎雲《成成烽火》

優秀導演獎

金舸《百年情書》

高峰《駱駝客》

優秀男演員獎

譚凱《鏇風司令韓先楚》

李雪健《百年情書》

優秀女演員獎

蔣夢婕《百年情書》

夏花《盛糖樂隊》

評審會特別獎

《孔慶德生死護送卡爾遜》

第13屆(2013年)

獎項 獲獎 時間 2013年05月02日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一名

《國徽》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二名

《萬箭穿心》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三名

《穿過憂傷的花季》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四名

《天津閑人》

優秀影片一等獎第五名

《成成烽火之絕殺》

優秀影片二等獎

《有事找王江》、《神勇投彈手》、《大碗茶》、《孫子從美國來》、《深呼吸》

優秀兒童片獎

《騾子的10000米》

優秀編劇獎

吳楠《萬箭穿心》

曲江濤《孫子從美國來》

優秀導演獎

邢樹民《國徽》

高力強《神勇投彈手》

優秀男演員獎

李易祥《有事找王江》

張鐸《成成烽火之絕殺》

優秀女演員獎

顏丙燕《萬箭穿心》

岳紅《深呼吸》

評審會特別獎 《延安電影團》、《紅星閃耀》、《三角地》

第14屆(2014年)

獎項 獲獎 時間 2014年4月29日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卒跡》、《胡巧英告狀》、《甘南情歌》、《戰將周希漢》、《孔二皮進城記》 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秀水河子殲滅戰》、《我叫阿里木》、《父親的旅程》、《近距離擊殺》、《大明劫》 優秀兒童片獎 《少年閔子騫》 優秀編劇獎

張挺《孔二皮進城記》

楊海波《卒跡》

優秀導演獎

王競《大明劫》

宋 *** 《胡巧英告狀》

優秀男演員獎

安尼瓦爾·阿不拉伊提 《我叫阿里木》

陳創《孔二皮進城記》

優秀女演員獎

沈傲君《胡巧英告狀》

德姬《甘南情歌》

評審會特別獎 《龍鳳村兒女》

第15屆(2015年)

獎項名稱 獲獎名單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誘狼》、《媽媽去哪兒》、《蝕之江楓漁火》、《毛驢縣令之大事小情》、《耳蝸》 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生死船票》、《梨園伯樂》、《基隆》、《熱乾麵的味道》、《神眼之紅毛鬼》 優秀兒童片獎 《巴圖快跑》 評審會特別獎 牛犇 優秀編劇獎

李銘、張馨《媽媽去哪兒》

柳樺《生死船票》

優秀導演獎

安瀾《誘狼》

高力強《梨園伯樂》

優秀男演員獎

潘長江《毛驢縣令之大事小情》

任帥《基隆》

優秀女演員獎

么依田《媽媽去哪兒》

倪景陽《Hi高考君》

第16屆(2017年)

獎項名稱 獲獎名單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我的上高》 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新港故事》、《走出塵埃》 優秀故事片三等獎 《告別》、《金城檔案》、《那年八歲》 最佳兒童片獎 《都是為你好》 評審會特別獎

《血戰漫川關》、《驅霾》

評審會特別獎 塗們《告別》 最佳編劇獎 方天民《我的上高》 最佳導演獎 高峰《駱駝客2之箭在弦》 最佳男主角獎 吳軍《三變》 最佳女主角獎 范志博《金城檔案》

第17屆(2019年)

獎項名稱 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 《縱橫千里之鐵鳳凰》 優秀故事片 《俠骨鋼拳》、《撞球少女》、《麥子的蓋頭》、《黃昏中的魚肚白》、《布吉舞者》 最佳編劇 王海威、吳衛東《天水來的姑娘》 最佳導演 魯堅《麥子的蓋頭》 最佳男主角 王挺《麥子的蓋頭》 最佳女主角 丁一一《撞球少女》 最佳兒童片 《天上掉下個琳妹妹》 評審會特別表彰 《閩贛風雲》、《天水來的姑娘》、《氈匠和他的女兒》 評審會特別表彰 劉佩琦《龍之戰》

歷屆之最

獲獎最多的導演:高峰(5次) 高峰 先後於2007年第7屆《雪狼》、2009年第9屆《十八個手印》、2011年第11屆《老寨》、2012年第12屆《駱駝客》、2017年第16屆《駱駝客2之箭在弦》五次獲得優秀導演獎,此外還於2005年第5屆憑《劃痕的歲月》獲得評審會獎。 獲獎最多的編劇: 邢原平 (4次) 邢原平 先後於2009年第9屆《十八個手印》、2010年第10屆《開頭那些日子》、2011年第11屆《老寨》、2012年第12屆《信義兄弟》四次獲得優秀編劇獎。 獲優秀男演員獎最多是: 李心敏 李雪健 (兩次) 李心敏 先後於2005年第5屆憑《攤牌》、2009年第9屆《十八個手印》兩度獲得優秀男演員獎。 李雪健 先後於2005年第5屆《契約父子》、2012年第12屆《百年情書》兩度獲得優秀男演員獎,此外還於2009年獲得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愛的電視電影演員獎。

2. 歇後語大全及答案

做磚的坯子、插刀的鞘子 框框套套
做賊碰上劫路人 壞到一塊了;冤家路窄
做賊的說夢話 想偷
做賊的不用化裝 賊眉賊眼
做賊盜黃連 自討苦吃
做小本生意 斤斤計較
做媳婦的沒婆婆 好當家
做生意講信譽 理所當然
做燒餅賣湯圓 多面手
做燒餅的賣湯圓 多面手
做旗袍用土布 不是那塊料
做年(舊指干以年計酬的長工活)遇見閏月 倒霉透了;背時
做夢坐飛機 想人非非(飛飛)
做夢抓大印 官迷心竅
做夢游西湖 好景不長
做夢游華山 好景不長
做夢學吹打 快活一時
做夢推磨子 想轉了
做夢拾元寶 空歡喜;歡喜不盡;一場空歡喜;想得美
做夢娶媳婦 盡想好事;想得倒美;想偏了心;光想美事
做夢娶西施 想得出奇
做夢見閻王 鬼迷心竅;死去活來
做夢撿金條 財迷心竅
做夢割破膽 想得苦
做夢掉下井 一場虛驚
做夢當總統 好事難成
做夢當司令 神氣一時
做夢當皇帝 官迷心竅;好景不長
做夢當長工 想得苦
做夢吃仙桃 想得倒甜
做夢吃饅頭 夢里見面
做夢吃黃連 想得苦
做夢吃大餐 高興得流出口水
做夢吃扁食(餃子) 想得香
做夢變蝴蝶 想人非非(飛飛)
做夢被老虎咬傷 虛驚
做媒人的賠女兒 輸在嘴上
做了皇帝想成仙 欲無止境
做個大褂丈二寬 大搖(腰)大擺
座山雕做壽 末日來臨
坐著火箭登天 直線上升
坐著飛機放聲唱 高歌猛進
坐在錢眼兒里摸錢邊 財迷心竅
坐在井裡的蛤蟆 硬說天只有一個碗大
坐上飛機釣魚 差遠了
坐上飛機吹喇叭 想(響)得高
坐南宮守北殿 不分東西
坐木船打陽傘 沒天沒地
坐轎悶得慌,騎馬嫌搖晃 有福不會享
坐轎里罵人 不識抬舉
坐轎打瞌睡 不識抬舉
坐火箭上月球 遠走高飛
坐火箭背喇叭 吹上天了
坐飛機扔相片 丟人不知深淺
坐飛機攆(ni n追趕)西北風
坐飛機講哲學 高談闊論
坐飛機放廣播 響徹雲霄
坐飛機打擺子 抖上天了
坐飛機打靶 高標准
坐飛機吹喇叭 響得高
坐飛機抱暖瓶 高水瓶
坐電梯上樓 不怕(爬)
坐等禾苗黃 懶漢
坐車不買票 白搭
作揖抓腳背 一舉兩得
作家的書包 裡面大有文章
作坊里的石磨 推一推,動一動
左手買右手賣 不圖賺錢只圖快
左手喇叭右手鼓 自吹自擂
左敲鼓,右打鑼 旁敲側擊
左腳穿著右腳鞋 錯打錯處來
左話右講 說反話
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耳旁風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另有所圖
醉漢走路 跌跌撞撞
醉漢說囈語 難理會
醉漢上街 東倒西歪
醉漢過鐵索橋 上晃下搖
嘴甜甜,腰裡掛彎鐮 心術不正
嘴上貼膏葯 不好開口
嘴上貼封條 沒說的;沒話可說;無話說;悶聲不響;不好開口
嘴上抹豬油 油嘴滑舌
嘴上抹石灰 白說;白吃;白刷;白搭
嘴上掛天平 說話有分量
嘴上掛蒺藜(ji li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皮有尖刺) 說話帶刺
嘴上綁喇叭 走到哪兒就吹到哪兒
嘴請客,手關門 虛情假意
嘴皮子抹白糖 說得甜
嘴裡銜燈草 說得輕巧
嘴裡吞旋風 口氣不小
嘴裡塞黃連 有苦難訴;有苦說不出
嘴裡沒味吃咸魚 正合胃口
嘴裡吃了爛豬毛 亂糟糟
嘴唇上貼膏葯 免開尊口;開不得口
嘴邊沒毛 辦事不牢
嘴巴子戲 光說不練
嘴巴一張,看得見肚腸 一貧如洗
嘴巴上抹蜜 說得甜
嘴巴上掛油瓶 油嘴滑舌
嘴巴上掛籠嘴 吃不開
嘴巴兩張皮 咋說咋有理
嘴巴里藏刀子 出口傷人
嘴巴含鋼針 說話帶刺
嘴巴擱在鍋台上 光等吃
攥(zu n握)著金條進棺材
鑽子頭上加鋼針 好厲害
鑽子碰銼子 對頭;死對頭
鑽在水道眼裡嘆息 低聲下氣
鑽頭上加鋼針 好厲害
鑽頭上綁針婆(縫衣針) 尖上拔尖
鑽塔頂上觀景 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鑽進鳥籠里的貓 嘴饞上了當
鑽進風箱的耗子 受不完的氣
祖宗堂里供菩薩 神出鬼沒
祖宗三代的家務事 一言難盡
祖孫回家 扶老攜幼;返老還童
祖傳的皮襖 里外孬(n
祖傳的被單 破爛不堪
卒子過河 只進不退;死不回頭
足球比賽 來回踢
揍雞毛 壯但(裝撣)子
奏著嗩吶趕毛驢 吹吹拍拍
走一步思三思 考慮周到
走夜路吹口哨 虛張聲勢
走上步看下步 瞻前顧後
走煞金剛坐煞佛 苦樂不均
走親戚掂牛蹄 兩半(瓣)子理(禮)
走路軋斷腿 半途而廢
走路算賬 財迷轉向
走路拾元寶 機會難得;難得的機會
走路拾饅頭,摔跟頭撿票子 盡想好事;想得倒美
走路看腳印 太小心
走路換草鞋 喜新厭舊
走路撥算盤 手腳不閑
走了和尚走不了廟 盡管放心
走廊上開鋪 不留餘地
走近鬼門關 離死不遠了
走江湖的賣假葯 招搖撞騙
走到渡口打轉身 想不過;存心不過了
自行車下田坎 得過且過
自行車下坡 不睬(踩)
自水煮豆腐 淡而無味
自留地里撒尿 肥水不落外人田
自留地里拉屎 泄私憤(糞)
自來水壞了龍頭 放任自流;任其自流
自家演戲自家看 自我欣賞
自己挖坑埋自己 找死
自己說的聽不見 夢話
自己跟自己下棋 輸也是你贏也是你
自大加一點 臭
姊妹找婆家 各得其所
姊妹倆出嫁 各人忙各人
齜(zi露)牙咧嘴的大蟲(老虎) 笑面虎
資料室搬家 盡是輸(書);盡輸(書)
著火挨板子 兩頭熱
啄未鳥下油鍋 嘴硬骨頭酥
啄木鳥治樹 人木三分;嘴巴子硬;全仗著嘴硬;全憑嘴
啄木鳥找食 全憑一張嘴;全憑嘴
啄木鳥栽跟頭 吃了嘴上的虧
啄木鳥修房子 鬥嘴勁
啄木鳥死在樹洞里 吃了嘴的虧;全壞在嘴上
啄木鳥上供桌 賣弄自己
啄木鳥飛上黃蓮樹 自討苦吃
啄木鳥翻跟頭 賣弄花屁股
桌子光剩四條腿 丟面子
桌子底下揚場 礙上礙下;碰上碰下
桌子底下打拳 出手不高
桌子板凳一樣高 平起平坐
桌上拉屎,臉盆里撒尿 凈幹缺德事
捉住驢子當馬騎 不識貨
捉魚攔上游 先下手
捉虱子上頭 自尋煩惱;自找麻煩
捉了虱子跑了牛 得不償失
錐子扎豆腐 不出白
錐子剃頭 連根拔
錐子上抹油 又尖又滑
錐子藏在鐵盒裡 不露鋒芒
追擊炮打蚊子 小題大作(比喻把小事當作大事來對待、處理。)
撞網的大頭魚 暈頭轉向
狀元府內吃蟠桃 貴人吃貴物
莊稼人走親戚 實來實去
莊稼人種五穀 土生土長
莊稼人種豆子 步步有點
莊稼老看告示 一篇大道理
莊稼老漢背木掀 揚長(場)而去
莊稼老不識桂圓 外行(黃)
莊稼漢爬梯田 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庄戶人家的孩子 土生土長
磚窯旁邊蓋樓房 就地取材
磚窯里起火 謠言(窯煙)
磚頭上釘釘子 過得硬;逗硬
拽著老虎尾巴抖威風 有膽有魄
拽著鬍子走路 謙虛(牽須)
拽(zhu i拉)著大嫂叫姑姑
抓住張飛當李逵打 認錯了人
抓住漁船當鞋穿 大手大腳
抓住荷葉摸到藕 追根求源;追根到底
抓住鼓槌子不放手 老敲打
抓起紅土當硃砂 做了糊塗事
抓了芝麻丟西瓜 主次不分
地坑溝找豆包吃 沒出息
抓把硃砂當紅土 裝賤
抓把兔子草喂駱駝 不是好料
抓把紅土當硃砂 不識貨
蛀蟲鑽空大樹心 暗裡使壞
蛀蟲咬黃連 自討苦吃
薴里的馬蜂 不是好惹的;惹不起
煮熟的鴨子飛上天 彌天大謊
煮熟的鴨子飛上了天 彌天大謊;天下奇聞;怪事一樁
煮熟的鴨子 飛不了
煮熟的飯不吃 悶(燜)起來了
煮壞的餃子 露餡了
屬竹子的 心虛
屬豬八戒的 好吃懶做
屬珍珠魚的 渾身盡點子
屬張飛的 粗中有細
屬牙膏的 受人排擠;不擠不出
屬烏龜的 縮頭縮腦
屬孫猴的 說變就變;轉眼就變
屬生薑的 越老越辣
屬皮球的 踢來踢去
屬炮筒子的 直來直去
屬螃蟹的 橫行霸(八)道
屬暖水瓶的 外冷里熱
屬泥鰍的 圓滑;又圓又滑
屬呂布的 有勇無謀
屬雷管的 碰不得
屬老母豬的 吃飽就睡
屬濟公的 瘋瘋癲癲
屬黑瞎子(狗熊)的 吃飽就睡;光認吃
屬耗子的 膽子小;偷吃偷喝
屬豪豬的 渾身是刺
屬寒號鳥的 得過且過
屬含羞草的 碰不得
屬狗尾巴的 越摸越翹
屬公雞的 好鬥;光叫喚;不下蛋
屬舵鳥的 顧頭不顧尾
屬豆餅的 上擠下壓
屬大肚羅漢的 睜隻眼,閉隻眼
屬臭豆腐的 聞著臭,吃著香
屬長蟲(蛇)的 能屈能伸
屬比目魚的 成雙成對
屬芭蕉的 葉爛皮干心不死
屬扒火棍的 一頭冷來一頭熱
渚葛亮用兵 出奇制勝;神機妙算;虛虛實實;神出鬼沒
拄著拐棍下煤窯 倒霉(搗煤)
拄拐棍走泥路 步步有點
竹子做笛 受不完的氣
竹子上結南瓜 怪事一樁;怪事
竹子當鼓 敲竹杠
竹子長杈 節外生枝;橫生枝節
竹子扁擔挑竹筐 碰上自家人
竹枕頭 空的
竹筒做枕頭 兩頭空;兩落空;空想
竹筒子里塞棉花 空虛
竹筒子里看天 一孔之見;所見不廣
竹筒子吹火 只有一個心眼
竹筒敲鼓 空對空
竹筒里跑老鼠 直來直去;直進直出
竹筒里爬長蟲(蛇) 直出直入
竹筒里點燈 照管
竹筒里插棍子 直來直去;直進直出
竹筒倒豌豆 一干二凈
竹筒倒豆子 乾脆利索;不藏不掖(ye塞進(衣袋或夾縫里));一個不留;一干二凈;全抖出來
竹筒沉水 自滿自足
竹篩子做鍋蓋 心眼多;心眼不少
竹篩子兜水 漏洞百出
竹篾里捉螃蟹 十拿九穩;手到擒來
竹篾穿黃鱔 串起來了
竹篾綁竹子 自己捆自己
竹簍里的泥鰍 沒跑;跑不了
竹林里栽柏樹 親(青)上加親(青)
竹林里掛燈籠 高風亮節
竹林里放紙鳶 胡攪蠻纏
竹林里的鳳凰 有翅難飛
竹籬笆牆抹石灰 外光里不光;表面光
竹籃盛稀飯 漏洞百出
竹籃打水 一場空;枉費功
竹籃打水風攔風 全落空
竹筐挑水 兩頭空;兩落空
竹管里看天 所見不廣
竹竿子搭橋 難過
竹竿榨油 壓不出
竹竿敲竹筒 空想(響)
竹竿趕鴨子 呱呱叫
竹竿頂天 差一大截兒
竹竿打月亮 挨不上
竹竿打水平平過 不分高低
竹竿打鑼 有節奏
竹竿撐艦艇 劃不來
竹蟲咬斷竹根 同歸於盡
豬嘴裡挖泥鰍 死也挖不出來
豬鬃拴豆腐 沒法提;提不得;別提了
豬鬃刷子 又粗又硬
豬血煮豆腐 黑白分明;混淆黑白
豬向前拱,雞住後刨 各有各的門道
豬往前拱,雞往後扒 各有各的門道;各有各的路
豬頭抹黃連 苦惱(腦)
豬頭掛在花椒樹上 肉麻
豬蹄子不放鹽 一旦(淡)角(腳)
豬身上的肉 有肥有瘦
豬肉湯洗澡 膩死人
豬肉鍋里撈豆腐 黑白分明
豬圈裡養駱駝 突出
豬圈裡的黃牛 高人一頭
豬婆吃包衣 自吃自
豬尿泡打人 情節重
豬尿脬上扎一刀 氣消了
豬尿脬上扎刀子 泄氣了;氣放了;泄了氣
豬尿脬打人 打不死,臊也臊死了
豬尿脬(sui p o膀胱)打不死人
豬腦殼做枕頭 昏(葷)頭昏(葷)腦
豬玀(豬)出痘子 肉麻
豬苦膽扔井裡 苦得深
豬苦膽泡黃連 苦上加苦
豬大腸 扶不起來
豬鼻子插大蔥 裝相(象)
豬八戒做夢娶媳婦 盡想好事;想得倒美
豬八戒坐班房 不白之冤
豬八戒照像 自找難堪(看)
豬八戒照鏡子 里外不是人
豬八戒招親 黑燈黑人
豬八戒綉花 粗中有細
豬八戒笑孫猴 不知自丑
豬八戒相親 怕露嘴臉
豬八戒西天取經 三心二意
豬八戒投胎 走錯了門;找錯了門
豬八戒甩耙子 不幹了;不伺侯(猴)
豬八戒摔鏡子 怕露醜
豬八戒耍把式 倒打一耙
豬八戒三十六變 沒有一副好嘴臉
豬八戒娶媳婦 痴心妄想
豬八戒賣涼粉 人醜名堂多
豬八戒賣炒肝 這是哪道肺
豬八戒買豬肝 難得心腸
豬八戒掄傢伙 倒打一耙
豬八戒了天拜佛 撣心不穩
豬八戒挎腰刀 邋遢(l
豬八戒啃豬蹄 忘了自個兒姓名;自殘骨肉
豬八戒啃地梨 什麼仙人吃什麼果
豬八戒進屠場 自己貢獻自己
豬八戒進了女兒國 看花了眼;神魂顛倒;不想走了
豬八戒結親 一個喜來一個憂;喜的喜,憂的憂
豬八戒喝磨刀水 內秀(銹);秀(銹)氣在內
豬八戒喝惡水(泔水) 各有各的口味;各對口味
豬八戒過火焰山 倒把一耙
豬八戒逛公園 不夠格
豬八戒拱簾子 嘴先進
豬八戒讀詩文 冒充聖人
豬八戒掉進萬花筒 丑態百出
豬八戒掉到泔水桶里 大吃大喝
豬八戒調戲白骨精 自上圈套
豬八戒的嘴 貪吃貪喝;飽吃飽喝
豬八戒的嘴巴 自我欣賞
豬八戒的武藝 倒打一耙
豬八戒戴眼鏡 冒充斯文;假斯文
豬八戒戴花 自我欣賞;不知自丑
豬八戒戴耳環 自以為美
豬八戒打螞蚱 笨手笨腳
豬八戒吹牛 大嘴說大話
豬八戒充英雄 只是嘴皮子拱得歡
豬八戒吃豬啼 自殘骨肉
豬八戒吃胰子(yi zi肥皂) 內秀(銹);秀(銹)氣在內
豬八戒吃西瓜 獨吞
豬八戒吃人參果 囫圇吞;不知貴賤;食而不知其味;全不知滋味
豬八戒吃面條 粗中有細;狼吞虎咽
豬八戒吃黃連 苦了大嘴的
豬八戒吃核桃 囫圇(hu lun完整;整個兒)吞
豬八戒吃大肉 忘本
豬八戒吃炒肝 自殘骨肉
豬八戒搽粉 自以為美;遮不了丑
豬八戒不成仙 吃了嘴的虧;全壞在嘴上
豬八戒背媳婦 吃力不討好;費勁不落好;上當受騙
豬八戒扮新娘 好歹不像;其貌不揚
豬八戒敗陣 倒打一耙
諸葛亮治蜀 順應民心
諸葛亮征孟獲 收收放放
諸葛亮戰群儒 全憑一張嘴
諸葛亮斬馬謖(su) 執法如山;不念舊情
諸葛亮用空城計 不得己
諸葛亮玩狗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諸葛亮三氣周瑜 略使小技
諸葛亮三次周瑜 略使小計
諸葛亮借東風 將計就計;金蟬脫殼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顧全大局
諸葛亮焚香操琴 故弄玄虛
諸葛亮放盂獲 欲擒故縱
諸葛亮弔孝 假仁假義
諸葛亮的錦囊 用不完的計
諸葛亮的鵝毛扇 神妙莫測
諸葛亮的丑妻 家中寶
諸葛亮當軍師 足智多謀;名副其實
諸葛亮彈琴 計上心來
諸葛亮唱空城計 急辦法
諸葛亮草船借箭 有借無還
珠穆朗瑪峰上聽雞叫 高調
珠穆朗瑪峰上點燈 高招(照);高明
朱德的扁擔 有名有姓
妯娌(zhou li)趕集 同奔前程;一路
粥鍋里煮蚯蚓 糊塗蟲
周瑜討荊州 費力不討好
周瑜打黃蓋 兩廂情意;裝模作樣;自家人打自家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裝樣子
周郎妙計安天下 賠了夫人又折兵
重陽節上山 登高望遠;站得高,看得遠
重錘掉在鋼板上 落地有聲
重錘打鑼 哨哨響¨向哨哨
眾人的嘴 捂不住
種下碗豆收蕎麥 長出稜角來了
種馬見了牝馬(pin m 雌馬)
種黃連的和尚 苦師傅
種地不出苗 壞種
鍾馗爺站十字路口 四下拿邪
鍾馗受騙 被鬼迷往
鍾馗開飯店 鬼不上門
鍾馗嫁妹 鬼混(婚)
鍾馗打飽嗝 肚裡有鬼
鍾馗(kui)打飽嗝 肚裡有鬼
鍾鼓摟上百靈鳥 驚不出來
鍾鼓樓上的麻雀 耐驚耐怕;嚇大了膽
鍾鼓樓上擺肉案 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鍾表裡的擺 左右不定;搖擺不定
終身當會計 長期打算
中葯鋪的傢伙 不拘一格
中堂里夾條幅 話(畫)里有話(畫)
中式服裝西式領 獨出心裁
中山狼出了書袋子 兇相畢露
中秋節賞桂花 花好月圓
中秋節的月亮 光明正大
中秋過了閏八月 團圓過了又團圓
中秋的天氣 不冷不熱
中了狀元招駙馬 好事成雙;喜上加喜
中國的功夫 名不虛傳
擲瓜撿豆 因小失大
指著禿子罵和尚 借題發揮
指甲肉里扎刺 受不了
指甲離肉 痛不可言
紙做的傘 不頂用
紙做的花 無結果
紙上畫刀 無關痛癢
紙馬店的貨 等著燒
紙老虎 一戳就穿
紙糊的月亮當太陽 偷天換日
紙糊的洋娃娃 肚裡空
紙糊的扇車 擔風險
紙糊的人過河 衣爛架不到
紙糊的拳頭 輕而易舉
紙糊的牆 靠不住
紙糊的琵琶 談(彈)不得;無法談(彈)
紙糊的驢 大嗓門兒
紙糊的老虎 嚇不住人;不堪一擊;不咬人
紙糊的欄桿 靠不住;不可靠
紙糊的喇叭 吹不得;別吹了
紙糊的棺材 哄鬼;騙鬼;坑死人
紙糊的房子 不能容人;不是安身之處
紙糊的燈籠 心裡明;一捅就破
紙糊的燈籠被雨澆 架子不倒
紙糊的大炮 一輩子也打不晌
紙糊的大鼓 不堪一擊
紙糊的窗子 一點就透;一戳就破
紙糊的窗戶 一點就破(比喻一經指點就明白)
紙糊的背牆 靠不住
紙船出海 經不起風浪
紙補褲襠 越補越爛
址起風帆又藹槳 有福不會享
只說不練的把勢 光耍嘴
只顧燒火,忘了翻鍋 一處不到一處亂
只嘗不買 光佔便宜
止著耳朵腮也動 互相牽連
直性人發言 一有啥說啥
直巷趕狗 回頭一口
蜘蛛拉網 七勾八扯
蜘蛛結網,耗子打洞 各有各的主意
蜘蛛擺下八卦陣 專捉飛來將
織女配牛郎 歡天喜地;天作之合
織布機上的梭子 兩頭竄
織布不用梭子 就靠吹(比喻人既有心眼,又極油滑不老實)
知縣跌糞坑 贓(臟)官
知了落在粘竿上 自投羅網
芝庶地里的老鼠 吃香
芝麻做餅 點子不少
芝麻落在針眼裡 巧極了;湊巧了;趕得巧;正好
芝麻臉兒 好大的臉皮
芝麻里加虱子 亂攙和
芝麻開花 節節高;節節上升
芝麻稈做門閂 不能推敲
芝麻堆里藏西瓜 小中見大
芝麻地里種西瓜 有大有小
芝麻地里的老鼠 吃香
芝麻地里的爛西瓜 數你大
芝麻地里的黃豆 數它最大(比喻顯示自己有能耐)
芝麻地里打鑼 敲到點子上
芝麻地里長黃豆 雜種
芝麻地里長苞米 高低不齊
正月十五雲遮月 不露臉
正月十五貼門神 晚了半月
正月十五貼春聯 晚了半月了
正月十五賣元宵 抱成團
正月十五看花燈 走著瞧
正月十五趕廟會 隨大流
正月十五放煙火 好景不長
正月十五的走馬燈 反復無常
正月十五的月亮 光明正大
正月十五的龍燈 任人耍;由人玩耍
正月十五打牙祭(偶爾吃頓豐盛的飯) 一年一回
正月十五打燈籠 年年都一樣
正月十五才拜年 晚了半月
正月里生,臘月里死 兩頭忙
正月間走親戚 禮尚往來;有來有往
正月初一捧元宵 只只好;個個好
正月初一賣門神 過時貨;沒人過問
正月初一見明月 機會難得
正月初一過生日 雙喜臨門
整筐丟西瓜,滿地拾芝麻 大處不算小處算
蒸魚不沾水 全憑一口氣
蒸熟的鴨子 飛不了
蒸饃打狗 有去無回
蒸籠里伸出個頭來 熟人
蒸籠里的饅頭 自我膨脹
蒸籠蓋子 受不完的氣
蒸餾塔上邁步 無路可走
蒸酒熬糖 各干一行
睜眼瞎老裝元 丟人現眼
睜眼瞎考狀元 丟人現眼
睜眼瞎看告示 兩眼墨黑
睜眼打呼嚕 昏頭昏腦;昏了頭
陣拷的徒弟 好睡
枕著竹筒睡大覺 空頭空腦;空想;空做夢
枕著卷子(一種麵食品)睡覺 不愁吃
枕著扁擔睡覺 想得寬
枕木上的鐵軌 明擺著
枕邊言語骨邊肉 人人喜歡
砧板上的肉 該剁;任人宰割
砧板上的螞蟻 刀下找食
珍珠沒眼兒 瞎寶貝
珍珠落玉盤 哨哨枸;響哨哨
珍珠打麻雀 得不償失
珍珠攙到綠豆里賣 屈才(財);一樣價錢兩樣貨
偵察員破案 暗中活動
針氈上睡覺 坐卧不寧
針眼裡看人 小瞧
針眼裡觀景緻 一孔之見
針無兩頭尖 難得兩全
針挑手中刺 一個更比一個尖
針挑黃連 挖苦
針尖上削鐵 難得;細索求;有也不多
針尖上落芝麻 難得;得之不易;難頂
針尖上落灰 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針尖上擦油 又尖又滑
針尖對棗圪針(go zhen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兒) 一個比一個尖;尖對尖
針尖對麥芒 針鋒相對;奸(尖)對奸(尖)
照著鏡子作揖 自己拜自己
照著葫蘆畫瓢 全盤照搬
照相館改底片 羞(修)人
照相的底片 顛倒黑白
照明彈上天 高明
照貓畫虎 差不離
照葫蘆畫瓢 按老樣子做(比喻單純模仿,不加改變。)
趙子龍上陣 百戰百勝;單槍匹馬
趙雲摔阿斗 收買人心
趙雲大戰長坂坡 大顯神威
趙五娘寫家書 難字當頭
趙五娘「琵琶記》中人物)上京 一路辛苦
趙孫李 沒錢
趙括徒讀父書 紙上談兵
趙括(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講兵法 誇誇其談
趙匡胤押江山 大賭
趙匡胤賣包子 御駕親征(蒸)
趙匡胤穿龍袍 改朝換代
趙公元帥拍肩膀 好事臨頭
趙公元帥翻臉 不認賬
沼澤地里的推土機 拖泥帶水
找木匠補鍋 找錯了人
找個姑娘當媒人 不成也有點希望
找擀杖摸到牛犄角 別扭出穹兒來了
招親招來豬八戒 自找難看;自討難看
招牌上掛馬桶 臭名遠揚
丈人瞧見傻女婿 越看越惹氣
丈母娘遇親家母 婆婆媽媽
丈母娘疼女婿 人情人理;誠心實意
丈母娘瞧女婿 越看越歡喜;越看越順眼
丈母娘誇姑爺 好得很
丈母娘看女婿 越看越歡喜
丈母娘跺腳 後悔已晚;為時已晚
丈夫墳頭哭爹媽 上錯了墳
丈夫不打妻子 好福氣(夫妻)
丈二寬的大褂 大搖(腰)大擺
丈二寬的長袍 大搖(腰)大擺
丈二金剛掃地 大手大腳
丈二金剛 摸不著頭腦
丈二厚的屋基 根底深
丈二和尚 摸不著頭腦
丈二高的門檻 難進
丈二的斗笠 高帽子
丈二長的水煙袋 分不清頭尾
丈二長的扁擔 摸不清頭尾
丈八羅漢 摸不著頭腦
丈八高的燈台 照遠不照近;照見別人,照不見自己;照人不照己
丈八房子,丈九菩薩 出了頭
掌鉗的敲小錘 正在火候上
掌磅秤的報數兒 句句有分量;句句實話
蟑螂落油鍋 全身都酥了
張小泉的剪刀 名不虛傳
張天師捉妖 拿手好戲
張天師下海 莫(摸)怪
張天師下凡 降妖拿怪
張天師戲何仙姑 兩廂情願
張天師卧病在床 不可救葯
張天師失去了五雷印(據說張天師手中的武器能發雷鎮妖) 無法
張天師設祭壇 呼風喚雨
張天師叫門 內中有鬼
張天師家鬧鬼 不足信;信不得
張天師畫符 玩的騙人術
張天師販壽星 倚(以)老賣老
張天師得了啞病 沒咒念
張天師被鬼迷住 明人也有糊塗時
張天師被鬼降住了 無法可使;有法難使
張思德燒炭 全心全意
張順浪里斗李逵 以長攻短
張生遇見崔鶯鶯 一見鍾情
張生跳粉牆 偷花賊
張生碰著崔鴛鴦 一見鍾情
張生回頭望鶯鶯 戀戀不舍
張生的病 吃葯沒用
張三哄孩子 沒安好心
張三和大蟲(老虎)搶食 狼吞虎咽
張三(狼的俗稱)不吃死孩子 活人慣的
張木匠拉鋸 有來有去;有來有往
張驢兒上公堂 惡人先告狀
張驢兒(戲曲《竇娥冤》中人物)告狀 冤枉好人;肚裡有鬼;心懷鬼胎
張了網就走 撒手不管
張家的老絕戶,李家的老寡婦 孤的孤;苦的苦
張家的兒子李家養 大有名堂
張果佬倒騎毛驢 向後看;越走越遠
張果老騎毛驢 倒行逆施
張果老騎驢 倒著走
張果老倒騎驢 背道而馳;不見畜牲面;往後看
張公帽掇(o拿)在李公頭上 張冠李戴
張飛抓耪子 大眼瞪小眼
張飛戰馬超 不分勝負
張飛戰關公 忘了舊情;不念舊情
張飛遇李逵 黑對黑;黑上加黑
張飛綉花 粗中有細;力不從心;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對勁
張飛討債 氣勢洶洶
張飛耍扛子 輕而易舉
張飛使計謀 粗中有細
張飛上陣 橫沖直撞
張飛扔雞毛 有勁難使
張飛紉針(ren zhen引線穿過針鼻兒) 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細
張飛騎老虎 人強馬壯
張飛拿耗子 大眼瞪小眼
張飛賣針 人強貨扎手
張飛賣鐵錘 人硬貨了當
張飛賣肉 一刀切
張飛賣豆腐 人強貨不硬;黑白分明
張飛賣刺猥 人強貨扎手
張飛賣秤錘 人強貨硬
張飛媽媽姓吳 無事(吳氏)生非(飛)
張飛嗑瓜子 不夠塞牙縫;不夠嚼
張飛看地老鼠 大眼瞪小眼
張飛哈氣 自我吹虛(須)
張飛販私鹽 誰敢檢查
張飛翻臉 吹鬍子瞪眼
張飛剁肉餡 大材小用
張飛當縣官 能文能武;文武雙全
張飛打岳飛 亂了朝代
張飛穿針 粗中有細;大眼瞪小眼;有勁無處使
張飛吃豆芽 小菜一碟;小菜兒
張飛吃秤砣 鐵了心、
張飛撤退長坂坡 過河拆橋
張飛唱曲子 粗聲粗氣
張飛擺屠案 凶神惡熬(殺)
蘸著稀飯吃扁食(餃子) 越吃越糊塗
蘸雪吃冬瓜 淡而無味
蘸水鋼筆 沒有膽
蘸了汽油的柴禾 一點就著
蘸(zh n)了汽油的稻草
站著身子正 不怕影兒斜
站在雲頭吊嗓子 唱高調
站在遠洋輪上講怪話 海外奇談
站在山上看馬斗 踢不著,咬不著(比喻不參與一些事,只站在旁邊觀望。)
站在山頂趕大車 鞭長莫及
站在河邊撒屎 隨大流(比喻跟著多數人說話或行事。)
站在河邊撒尿 隨大流
站在河岸撈月亮 白搭工
站在海灘望大海 寬大無邊
站在海邊看魚跳 乾瞪眼
站在海邊打咳聲 望洋興嘆
站在高山看大海 遠水不解近渴
站在高山看打架 袖手旁觀
站在房頂跳傘 水平太低
站在草席上比高低 高也有限
站在岸邊看翻船 見死不救
戰爭販子唱和平 趁機磨刀;口蜜腹劍
戰士出征 打上前去
戰場上用兵 虛虛實實
展覽會上的陳列品 樣子貨
粘牙的燒餅一 面生
粘牙的燒餅 面生
氈子上拔毛 不顯眼
氈襪裹腳靴 寸步不離;離不開
氈匠擀氈 厚此薄彼
債主找到了負債的 清了吧
宅院修在城牆上 鬧中取靜
摘櫻桃爬到柳樹上 白忙活;白忙一場
摘到果子摔傷腿 得不償失
摘到果子捧傷腿 得不償失
齋公丟臘肉 難開口;不好開口;不好聲張
蚱蜢撞車輪 粉身碎骨
蚱蜢碰上雞 在劫難逃
炸油餅的賣冰棍 冷熱結合
炸葯庫里玩火 萬萬不可
炸葯的捻子 一點就著;點火就著
炸響了的炮仗(爆竹) 四分五裂
炸蠕斗公雞 玩命
炸麻花的碰上搓草繩的 擦勁兒(bi
炸了窩的馬蜂 亂哄哄
眨眼打哈欠 揚眉吐氣
眨巴眼養個瞎兒子 一輩不如一輩;一代不如一代
鍘刀下伸驢頭 刀下找食
鍘刀剃禿頭 拿著腦袋瓜子玩;硬拿腦袋開玩笑
鍘刀鋤地 管得寬
扎鞋不拴繩結 半途而廢
贈馬贈籠頭 好事做到底
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短 恰到好處;正好;恰好;剛好
曾老九的弟弟 真老實(十)
賊娃子一、偷)打官司 場場輸
賊娃子說夢話 不打自招;想偷
賊娃子拾東西 不是偷也是偷
賊娃子進鐵匠鋪 倒貼(盜鐵)
賊上房送梯子 頭號幫凶
賊去了才關門 錯過時機;晚了
賊被狗咬 干吃啞巴虧;難出口;不好聲張
造屋請箍桶匠 找錯人啦
灶王爺貼在腿肚子上 人走家搬;搬家
灶王爺貼在腿肚上 人走家散
灶王爺上天 盡說吉利話;有一句說一句;有啥說啥;神氣(起)來了;走了神;走神;盡說好話;好言在先
灶王爺掃院子 多管閑事
灶王爺扔石頭 砸鍋
灶王爺放屁 神氣
灶王爺跌跟頭 砸鍋了
灶王爺跌到鍋里 蒸神
灶王爺的橫批 一家之主
灶王爺打跟頭 砸鍋了
灶王爺打飛腳 離板了
灶王爺吹燈 好神氣
灶王爺不在家 沒主事的人
灶膛里掄錘子 砸鍋
灶台上的抹布 揩油;沾油水
灶神爺跑到院里 多管閑事
灶神上貼門神 話(畫)里有話(畫)

3. 氈匠和他的女兒寶迪是誰演的 氈匠和他的女兒寶迪的扮演者

在電影《氈匠和他的女兒》中,寶迪是多莉雅飾演的。該劇主要講述了技藝精湛的擀氈匠人巴特爾,將擀氈技藝傳給女兒寶迪。在她的努力下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擀氈匠的故事。電影中擀氈匠人巴特爾的扮演者是董勇。

閱讀全文

與電影氈匠和他的女兒男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名字帶警察兩字的香港老電影 瀏覽:158
比較適合孩子看的英文電影 瀏覽:907
第六屆成龍國際電影閉幕式 瀏覽:493
男主很酷很帥的法國愛情電影 瀏覽:274
黃海完整版電影下載 瀏覽:806
電影霸氣龍圖片迅雷下載 瀏覽:945
米奇米妮電影大全 瀏覽:923
亞洲第一視頻電影網站 瀏覽:775
姜子牙免費完整電影在線觀看高清電動畫 瀏覽:871
電影院中間灰線 瀏覽:937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開國大典 瀏覽:825
查一個英文單詞就能看到電影 瀏覽:472
電影想要北京戶口的音樂老師 瀏覽:311
迷蹤微電影演員表 瀏覽:624
rain青龍電影節圖片 瀏覽:563
電影院影票最低標價 瀏覽:23
阿花和阿金是什麼電影泰國 瀏覽:763
關於911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993
十大狼人電影排行 瀏覽:792
雄獅2011電影完整版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