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謝飛成就個人生平
1965年,謝飛以優異成績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並留校擔任教師,隨後成為導演系主任,引領著學院的教學與藝術創新。
1985年,他的職業生涯晉升為北京電影學院的副院長,這一年,他被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的重要成員,為電影界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他與同行合作的電影《向導》在1979年憑借文化部的優秀影片獎,展現了其導演才華。1986年,與烏蘭聯手執導的《湘女蕭蕭》更是成就斐然,該片在1988年榮獲法國第四屆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的金熊貓獎,以及第二十六屆西班牙聖賽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的堂吉訶德獎,這無疑是對其藝術成就的國際認可。
1989年,謝飛執導的《本命年》大放異彩,這部影片在1990年第十三屆電影百花獎中贏得了最佳故事片獎,同時在第四十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摘得銀熊獎,標志著他的電影作品達到了新的高度。
1993年,謝飛的《香魂女》與李安的《喜宴》共同競爭金熊獎,雖然未能獨占鰲頭,但這一成就也充分展示了他在國際影壇的影響力。同年,他的《黑駿馬》在第十九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贏得了最佳導演獎,這一榮譽再次證明了他的導演實力和對電影藝術的獨特見解。
導演謝飛1942年8月14日生於陝西延安,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後留校任教,曾任導演系主任;革命前謝飛1913年2月出生於廣東文昌縣(今海南文昌市)湖山區茶園村,長期從事政法工作,曾任公安部咨詢委員。
② 謝飛簡介
謝飛,著名電影導演,1942年8月14日出於陝西延安,原籍湖南寧鄉。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後留校任教,先後任導演系主任,副院長,並擔任中國電影協會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國際影視學校中心",國際學術組織理事等職務。1986年-1987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講學並考察,曾出任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第四屆國際學生電影節的評委。
1978年,與人合作導演了故事片《火娃》,到今年,他的《益西卓瑪》出品以後,謝飛已經拍攝了九部影片,幾乎片片拿獎。今年在第九界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益西卓瑪》一片也榜上有名。
從影三十多年來,謝飛不為風潮所動,不做追風趕潮之人,他一步一個腳印,兢兢業業,執著地追求自己選定的藝術目標,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思想和藝術風格。他勤於學習,善於借鑒,這也是他屢獲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目前,謝飛不僅要教授學生,培養電影導演人才,還要繼續拍片,並且還要經商,但他經商不是為了拍一些趕時麾的商業片,而是借於商人們的資助,支持中國的藝術電影。
參與影片及所獲獎項:
益西卓瑪(2000)《益西卓瑪》獲第九屆金雞獎最佳劇本特別獎,最佳女主角特別獎。
黑駿馬(1995 )第十九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香魂女(1992 )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世界屋脊的太陽(1991 )
本命年(1989 )1990年獲第十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四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湘女蕭蕭(1986 )1988年獲法國第四屆蒙特埃國際電影節金熊貓獎,第二十六屆西班牙聖塞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堂吉訶德獎
我們的田野(1983 )
向導(1979 )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火娃(1978 )
③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的中國獲獎情況
1983年:第七屆最佳影片美洲大獎《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1985年:第九屆評委會榮譽獎(凌子風)《邊城》
1986年:第十屆評委會特別獎(陳凱歌)《大閱兵》
1990年:第十四屆最佳導演(滕文驥)《黃河謠》 、最佳短片獎(動畫片《山水情》)
1995年:第十九屆最佳導演(謝飛)、最佳音樂藝術成就獎(騰格爾)《黑駿馬》百年電影貢獻獎(張藝謀)
1997年:第二十一屆「美洲特別大獎」《鴉片戰爭》(謝晉)
1998年:第二十二屆評委會特別獎(王學圻)《太陽鳥》
1999年:第二十三屆獲得觀眾投票獎《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
2000年:第二十四屆最佳女演員獎(鞏俐)、「藝術成就獎」(鞏俐)《漂亮媽媽》
2001年:第二十五屆蒙特利爾美洲特別獎(成龍)
2004年:第二十八評委會特別獎(安戰軍)、最佳男演員(范偉)《看車人的七月》
2005年:第二十九屆「最佳藝術貢獻獎」《日出日落》(滕文驥)
2005年:第二十九屆「藝術成就獎」(張曼玉)
2006年:第三十屆「評委會特別獎」(楊亞洲)、最佳女演員(倪萍)《雪花那個飄》
2007年:最佳處女作銅天極獎:簡藝《冬筍》(英文名:Bamboo Shoots)中國
2008年:第三十三屆評審團特別大獎(王全安)、國際影評人獎《紡織姑娘》,其中北京奧運官方電影《永恆之火》作為閉幕影片展映,並獲得了特別獎。
2014年:第38屆最佳男主角:姚安濂《打工老闆》
2015年:第3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 :邢健作品《冬》(又譯為《七天》,最佳處女作獎金獎:汪崎《葬禮》(又譯為《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