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電影《撞車》結構分析
保羅•哈吉斯執導的《撞車》爆冷奪得第7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令行家大跌眼鏡。有人說它是歷史上最爛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之一,也有人說它從製作到故事都是當之無愧的奧斯卡級別。看完整部影片,感覺這是一部總是使人不斷思考的電影,首先你得費力地理清影片中大大小小的線索,各種各樣的登場人物以及他們之間復雜的關系,還有就是影片要表達的主題,若不花費一番工夫,根本無法看懂電影要說的是什麼。
因為它不像《斷臂山》那樣故事情節集中,主題單一。故事雖然說的是一次撞車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圍繞著撞車出現與之相關的人和事卻錯綜復雜,整部影片的線索多達九條,而且各條線索之間不分主次,彼此關聯交錯,為我們描畫的是一幅美國洛杉磯市民生活全景圖。
表面上影片反映的美國社會由來已久的種族問題,而它也不僅僅是將產生問題的根源簡單的歸咎於白人對黑人的歧視。每個故事的發生,每個人物作出的舉動和言論都有其各自的原因。比如說黑人導演卡姆隆從小受到高等教育,風度翩翩,習慣了上流社會的生活(身為一名黑人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本人多年奮斗的結果)。一次和妻子克里斯蒂娜出席完一個頒獎典禮後,在驅車即將到家時,興之所至兩人在車上親熱。被白人警官雷恩(馬特•狄龍飾)執勤時小題大作地逮住,並當著丈夫卡姆隆的面侮辱克里斯蒂娜,面對卡屈辱卡姆隆卻無動於衷,致使其妻對他強烈不滿。而這一幕也被和雷恩共同執勤的新進警員漢森看在眼裡,他對雷恩的工作方式極為不滿,但作為下屬也只能把這種不滿藏在心底。
雷恩之所以羞辱克里斯蒂娜,是因其父重病,被主治醫生誤診。他希望能夠在有醫療保險保障的情況下把父親轉到更好的醫生那裡去醫治,但是診所的頭兒——黑人女子約翰遜卻不肯簽署放行單。在執行工作時不免遷怒於同是黑人的卡姆隆,雷恩的行為深深刺激了卡姆隆,加上妻子的冷嘲熱諷,他的情緒終於在一次撞車事件中爆發。他強烈抵觸前來處理事態的白人警察,千鈞一發之際,正巧也在執勤之列的警員漢森救了卡姆隆一命。然而後來,漢森卻開槍誤殺了一個搭便車的黑人,侮辱克里斯蒂娜的雷恩在前者發生車禍受傷時又奮不顧身地救了她……
一部《撞車》就是這樣,許多故事交錯回環,互為因果,它揭示的不僅僅是美國社會的種族問題,還包括家庭、倫理、道德等等問題。一部不足兩個小時的影片,將千頭萬緒的故事逐一顯現在觀眾面前,卻雜而不亂,繁而不碎,哈吉斯的敘事功底確有過人之處。這部影片讓我想到了中國的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它就是一幅美國城市洛杉磯的社會風情畫卷,故事情節真實可信,演員表演風格自然,沒有血腥暴力的場面,卻真實地反映了社會嚴酷的現狀。故事與故事之間,故事中的人物之間,一個故事與另一個故事的人物之間,自始至終都在不斷地發生碰撞。這些碰撞包含了信仰、親情、理念乃至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撞車在影片中是一個極具象徵性的標志事件。人與人,人與社會發生矛盾勢必會碰撞,碰撞之後勢必引發各種後果,有的可以解決有的無法解決,但人們都要去認真面對。
《撞車》一劇要告訴我們的是:生活在社會的人,就像大海里的水滴,不斷運動也不斷發生關聯。就像我們的命運,其實是緊緊相連的,一個人的行為甚至是思想觀念,都有可以影響別人的命運,反之亦然。既然如此,人與人之間為何不多些寬容,努力做到相互去理解,讓社會變得更美好呢?哈吉斯沒有採取說教的口吻,也沒有刻意引導觀眾往哪個方向思考,正因如此,《撞車》才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隨著時間的洗禮,《撞車》這部結構精巧,內容寫實的的電影,其內在價值必將不斷被人們發現並審視。
2. 關於電影《撞車》的影評 以及反映出的美國文化
人性的閃亮
撞車,人性的碰擦。是一部多個小故事聚集的電影。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導演巧妙地故事插在一起。
西班牙裔的修鎖工,有一個五歲的女兒,可愛天真,由於以前的後遺症,害怕槍聲,子彈,躲在床底睡覺。爸爸給她講了一個故事:在他很小的時候遇見了一個仙女,給了他一件隱形的斗篷,使他什麼都穿不透。女孩天真地聽著這樣的故事。爸爸鄭重地對她說:現在要把他送給女兒。脫下一件隱形衣,交給女兒。從此女兒再也不怕任何子彈了。一個美好的故事,為了鼓勵女兒擺脫子彈的陰影。
---閃亮之一,父愛的偉大。童話是善良的。
一個阿拉伯裔的雜貨店老闆。門鎖壞了,找修鎖工過來修,換了新鎖,但沒有用,其實是門壞了。與修鎖工起了爭執。第二天雜貨店就被偷了。沒有保險公司能夠賠付。老闆很氣。於是他把所有的帳都算到修鎖工的頭上。於是他帶著一把槍來到了修鎖工的家門口。就在他拿著槍與修鎖工爭論時,他突然舉起槍。而小女兒沖出來:爸爸沒有隱形衣。她撲到爸爸的懷里幫他擋了那一槍。接著是父親撕心裂肺的哭聲,女孩勉強撐起微笑:爸爸,我可以保護你。很慶幸,女兒沒有死。而開槍的老闆也呆了,明明射中了,為什麼?
---閃亮之二,女兒的愛。愛的力量大到一切,包括阻止子彈。
一個人呆在雜貨店裡,女兒多莉回來都不知道。老闆對著女兒說: 我碰到仙女了,她是天使。是啊,確實是個善良的小天使。其實他不知道,他的女兒才是他的天使,女兒在買槍的時候,就買了一盒空彈。
---閃亮之三,女兒之愛,了解父親,深愛著父親。
黑人導演和妻子在回家的途中被一個白人警察找茬。白人警察借機侮辱妻子。作為丈夫,在面對這種情況下,他除了忍,沒有什麼能做的。然而妻子卻譏諷他沒有能力不能保護她。兩人產生矛盾。其實妻子不知道,丈夫比他承受了更多。
---閃亮之四,有時忍是需要承受很多的。
妻子遇到車禍,被卡在車內。白人警察去救她。妻子怎麼也不讓白人警察碰她。因為上次的事情,心中仍存恐懼。白人警察實在受不了,朝女人吼了。這是性命攸關的事情。於是女人妥協了。帶著不安,看著警察一步步幫著她把腿挪下來,把保險帶割斷。當人們把警察拉出車時,警察奮不顧身又回到車里把女人拉出來。女人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抱著白人警察哭了。
---閃亮之五,不管以前的芥蒂,在生死之間,一切都沒有拯救生命來得重要。
3. 電影撞車的創作背景
創作背景:如今身處的美國,到處充滿了恐懼,總統習慣用恐懼來控制他的人民,媒體則喜歡用恐懼來應付大眾。導演創作和拍攝這部電影的目的,就是要探尋有關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話題,讓人們重新去認識已被歪曲了的恐懼定義,再次用心去觀察我們的世界。導演和編劇並無意去冒犯某些人或因此而挑起什麼爭端,只是想通過這部電影來表達出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電影就是這樣一種奇妙的工具,它能夠讓觀眾體味到陌生人的心路歷程。她希望觀眾們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並不只是感知到我所指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推動民眾去分享你們的愛心。
幕後花絮
1.《撞車》的預算僅為700萬美元,卻將桑德拉·布洛克、唐·錢德爾、馬特·狄龍、布蘭登·弗雷瑟等一干星力十足的演員們招至麾下。
2.桑德拉·布洛克在確定出演本片後,居然自己掏腰包買機票趕到了拍攝現場。
在瑞恩·菲利普簽約出演影片中漢森這一角色之前,希斯·萊傑也曾就這一角色與製片方進行過會談。
3.影片創作靈感之一就是導演保羅·哈吉斯就曾經撞過車。
4影片中卡伯特家的房子其實就是本片導演保羅·哈吉斯自己的。
5.由於本片的預算只有600萬美元,為了節約開支,導演保羅·哈吉斯在一些場景中甚至動用了自己家的房子和自己的愛車。
6.盡管這部影片最早上映是在2004年(加拿大),但是由於沒有在洛杉磯上映(奧斯卡評選規則要求參與評選的影片必須在洛杉磯上映至少1周),所以本片不能參與2004年奧斯卡評選;因此當本片於2005年在洛杉磯上映後,就完全符合2005年奧斯卡的評選,並最終拿下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7.這是唯一的一次本年度最佳影片上映發行在上屆最佳影片之前的情況(2004年最佳影片《百萬美元寶貝》上映發行於2004年12月15日,而本片作為2005年影片,卻上映發行於2004年9月10日)。
8.阿諾·施瓦辛格也曾在本片中出現;不過不是作為演員,而是他作為加州州長的畫像掛在狄克遜辦公室的牆上。
9.影片中地區檢察官瑞克·卡伯特一角的最初選擇本來是約翰·庫薩克,不過最終的選擇是布蘭登·費舍爾。
10.在2004年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獅門電影公司以400萬美元買下這部電影的發行權。
11.威廉·菲德內爾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他所有戲份的拍攝。
12.由於影片的預算很低,劇組在拍攝時只有6輛警車可供其支配。
13.影片中偵探康科林的扮演者馬丁·諾斯曼,現實生活中其實是導演保羅·哈吉斯的鄰居。
14.影片中,在車庫中被盜的黃色Mini Cooper是導演保羅·哈吉斯的愛車。
15.兩名韓國人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對韓國夫婦。
16.影片的拍攝僅用時36天。
17.導演保羅·哈吉斯原本打算安排克里斯汀駕駛一輛雷克薩斯SUV或者類似的車以彰顯她的社會地位;但是由於劇本的安排,這輛車在後面的交通事故中要被撞毀,考慮到影片的低預算,因此後來使用的是一輛1992年的吉普車。
18.與《希爾街的布魯斯》(1981年)一樣,貝弗莉·托德與唐·錢德爾再次扮演一對母子。
19.泰倫斯·霍華德與唐·錢德爾都出演了本片;霍華德曾參與了《鋼鐵俠》(2008)演出,可是這一角色在續集中卻被錢德爾替代。
20.盡管桑德拉·布洛克在本片中的角色很出彩,但是其實她在整部影片中的戲份也不到6分鍾。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zUkI2r-___
4. 介紹一下電影《撞車》
美國彩色劇情電影。由導演保羅·哈吉斯 Paul Haggis傾力打造,馬特·狄龍、桑迪·牛頓、萊恩·菲利普等主演。分別在2004年開始全球上映。該片曾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故事是發生在洛杉磯——這個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影片的開始就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撞車事件,以及幾個與這個事件有關的人。然後,鏡頭將我們帶到這次撞車事件發生的前一天,並分別向我們展示了這幾個主要人物在這幾十個小時中所發生的事情。 那個洛杉磯警察局的警察,希望能給自己患病的老父親找到更好的醫療救助,但是,在HMO,任憑他如何的請求,負責處理這件事情的黑人職員就是不簽署文件,以允許他父親去找別的醫生。隨後,這名警察在處理交通堵塞的時候,將自己心中的怨氣通通的爆發在一位黑人和他的白人妻子身上。地區檢察官與地位顯赫的妻子簡被兩個年輕的黑人用槍指著頭,只能無奈地看著他們搶走自己的領肯領航員suv。回到家之後,心中的恐懼仍未消退的簡,無緣無故地對上門為他們換鎖的墨西哥裔修鎖匠丹尼爾大發光火。可憐老實的丹尼爾在當天的晚上,又一次讓一名波斯裔的商店店主奪去了他的尊嚴。 黑人偵探格雷厄姆焦急地在尋找著他走失的弟弟,但又不得不受上司的威脅,去面對黑洞洞的槍口……一個又一個的角色在觀眾吃驚的目光地注視下,由正義到邪惡、由被傷害者到施暴者不斷的轉換著。
《撞車》一劇要告訴我們的是:生活在社會的人,就像大海里的水滴,不斷運動也不斷發生關聯。就像我們的命運,其實是緊緊相連的,一個人的行為甚至是思想觀念,都有可以影響別人的命運,反之亦然。既然如此,人與人之間為何不多些寬容,努力做到相互去理解,讓社會變得更美好呢?哈吉斯沒有採取說教的口吻,也沒有刻意引導觀眾往哪個方向思考,正因如此,《撞車》才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隨著時間的洗禮,《撞車》這部結構精巧,內容寫實的的電影,其內在價值必將不斷被人們發現並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