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下面劇照出自哪部電影
電影名稱《抗癌的我》
影片改編自編劇威爾瑞瑟爾(Will Reiser)本人真實經歷,以幽默逗趣的劇情帶出令人為之動容的生命啟發!25歲的亞當是個電台節目企劃,某天,他被檢查出罹患癌症,這給了他極大的打擊。然而在他的風趣好友凱爾、對他呵護有加的母親以及一位年輕醫師凱蒂的陪伴與支持下,亞當逐漸體認到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也決定絕不讓這場病輕易地毀了他的人生。
1電影劇情
本片來源於編劇自己的真實故事,講述主人公以積極心態抗癌,最終戰勝病魔。但這並不僅是一部勵志劇,而是一部打動人的喜劇。
亞當·施瓦茨,是一個普通的27歲未婚男青年。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深愛自己的女友,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算不上完美,但是關系和睦的家庭。可是突然有一天,這種平靜被打破了--亞當被確診出患了癌症。
抗癌的我劇照(3張)
這幾乎是不治之症,這紙診斷書幾乎就給亞當下了一張死亡通知單。亞當把自己患病的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女友瑞秋、告訴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凱爾、告訴了自己的媽媽戴安妮。他的媽媽無暇給予兒子悲傷,因為她要照顧亞當的爸爸理查德,他是一個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患者。每個得到消息的人都在積極地幫助亞當聯系醫生,提供這自己認為的合理可行的治療方法--雖然有的治療方法看起來像是巫術。
作為癌症患者,亞當為自己確定了一個「不靠譜」的治療方案,他找到了凱蒂,一個沒有什麼經驗的年輕女醫生,他希望由她來治療自己的絕症。治療癌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療和化療,接受了這兩種療法的亞當很快就變成了「光頭黨」。不過,他並不孤獨,在抗癌的過程中,他認識了很多「抗癌前輩」。
有了家庭的支持、朋友的鼓勵,亞當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和治療。也許抗癌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抗癌。[1]
2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Adam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Joseph Gordon-Levitt ----
Kyle 塞斯·羅根/Seth Rogen ----
Katherine 安娜·肯德里克/Anna Kendrick ----
Rachael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Bryce Dallas Howard ----
Diane 安傑麗卡·休斯頓/Anjelica Huston ----
Richard Serge Houde ----
Dr. Ross Andrew Airlie ----
Mitch 馬特·弗里沃/Matt Frewer ----
Alan 菲利浦·貝克·霍爾/Philip Baker Hall ----
Dr. Walderson Donna Yamamoto ----
Susan Stephanie Beard ----
Dr. Lee Yee Jee Tso ----
Jenny 薩拉·斯邁絲/Sarah Smyth ----
Phil Peter Kelamis ----
Jackie Jessica Parker Kennedy ----
Dr. Phillips 丹尼爾·巴孔/Daniel Bacon ----
Bernie P. Lynn Johnson ----
Claire Laura Bertram ----
< 上一頁|1|2|3|下一頁 >默認顯示|全部顯示
職員表
▪ 製作人:Nicole Brown;埃文·戈登伯格/Evan Goldberg;Kyle Hunter;Nathan Kahane;Ben Karlin;Kelli Konop;Tendo Nagenda;威爾·里瑟爾/Will Reiser;塞斯·羅根/Seth Rogen;Ariel Shaffir;James Weaver;Shawn Williamson
▪ 導演:喬納森·萊文/Jonathan Levine
▪ 副導演(助理):Willan Leung;John McKeown;Trevor McWhinney;Haylee Thompson;Iris Torres
▪ 編劇:威爾·里瑟爾/Will Reiser
▪ 攝影:Terry Stacey
▪ 剪輯:Zene Baker
▪ 選角導演:Sandra-Ken Freeman;Francine Maisler
▪ 藝術指導:Annie Spitz
▪ 美術設計:Ross Dempster
▪ 服裝設計:Carla Hetland
▪ 視覺特效:Dottie Starling
▪ 布景師:Shane Vieau
▪ 發行:頂峰娛樂;E1;Forum Hungary;Lions Gate;Metropolitan Filmexport
3精彩對白
Adam: So, you really think that the girls gonna go for me just 'cause I have cancer? Kyle: For the millionth time, YES!
亞當:你真的認為女孩會和我交往,就是因為我有癌症?
凱爾:哪怕你再問千萬遍,我的答案都是:是的!
4原聲資料
01 High and Dry -- Radiohead 02 New Country -- The Walkmen 03 To Love Somebody -- Bee Gees 04 Stay the Same -- AutoKratz 05 Too Late for Dancing -- Shapes and Sizes 06 Days Gone Down (Stil... -- Gerry Rafferty 07 Crying -- Roy Orbison 08 Yellow LedBetter -- Pearl Jam 09 The Other Side of Mt... -- Liars 10 Carries On -- Edward Sharpe & The Magnetic Zeros 11 Where I』m Going -- Cut Copy 12 Work to Do -- The Aggrolites 13 Soul Connection -- The Diplomats of Solid Sound
5影片花絮
影片花絮
·影片的原名叫做《我有癌症》(I'm With Cancer),後來因為片名中有「癌症」這樣的字眼而被片方改成《和他一起生活》(Live With It)。最後,則被改成了現在的名字50/50,表示亞當的癌症的治癒希望是50%。如果直譯過來的話,應該叫做《五五開》或《一半的幾率》。
抗癌的我劇照(9張)
·影片原定的主演是詹姆斯·麥卡沃伊,但是他卻因為個人事由而退出了劇組。在影片開拍前不到一周的時間,塞斯·羅根給約瑟夫·高登-萊維特打電話,告訴他這里有個角色在等他。而萊維特在影片開拍前兩天才確定出演。
·影片改編自編劇威爾·里瑟爾本人的抗癌經歷。威爾·里瑟爾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製片,而且他還在片中客串了一個小角色。[2]
影片亮點
導演
因為這是一部小成本的獨立電影,所以找一個口味獨到但是又不乏商業頭腦的導演來執掌影片顯得尤為重要。幾經考慮之後,拍攝了《古怪因子》的喬納森·萊文得到了這個劇本。喬納森·萊文說:「我拿到這個劇本的時候,正是發行《古怪因子》的關鍵時期,那時候的我無暇去閱讀這個本子,所以它就被放在了一邊。後來,當《古怪因子》發行並獲得了好評之後,我頓時覺得空落落的,因為我在那部電影里投入了大量的感情。無意之中,我翻開了《抗癌的我》的劇本。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劇本,我很喜歡。巧合的是,在我閱讀劇本之後的六個月時間里,我家裡的兩個人也被診斷為疑似患了癌症,雖然後來證明這是良性的,但我還是對癌症有了新的認識。這個時候再回過頭看劇本,我突然知道、明白了該如何去面對這個故事,於是我便非常渴望地要去拍攝這部電影。」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臨危受命,在影片中扮演了抗癌的亞當,而他的朋友則是由塞斯·羅根扮演。面對著這樣的一老一少的搭檔,喬納森·萊文說:「他們的配合簡直天衣無縫,可能是因為塞斯和威爾·里瑟爾的朋友的緣故,所以他出演這樣的角色簡直沒有任何障礙和難度可言。而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則絕對是我的一個收獲,他的才華和對影片、人物的理解絕對為影片加入了很多意外的驚喜。尤其是他的表演給影片帶來的一些特殊的感受,令我很是受用。應該說,他的表演為影片定下了一個哀而不傷、充滿希望和笑料的基調。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中,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絕對會成長為一個好萊塢里數一數二的男演員。」
音樂
除了演員的表演,影片的原聲是另一個巨大的亮點,影片的原創音樂的作者是好萊塢新晉的作曲家邁克·吉亞奇諾,而他更是在影片中使用了大量流行樂隊,諸如珍珠果醬(Pearl Jam)和電台司令(Radiohead)等樂隊的曲目。使用這些歌曲一方面是為了突出影片的年輕化和流行性色彩,另一方面是出於成本的考慮。塞斯·羅根說:「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只有800萬美元,幾乎不可能使用太多的原創音樂,而使用現成的歌曲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這些歌曲放在電影中還非常合適,是很兩全其美的。」喬納森·萊文說:「這些搖滾樂的確展示出了影片的個性和特色,它們都是很棒的音樂。除此之外,邁克·吉亞奇諾的那些原創的曲目也非常棒。他的音樂能深深地根植到你的電影中,並發揮出無可比擬的優勢。他是我見過的最棒的作曲,在此之前,我根本沒有奢望能和他合作。和他合作是一種非常愉快、不可思議的經歷,他非常在意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能和電影相貼合,他是一個非常和氣的傢伙。我今後一定要把自己的所有電影的配樂工作都交給他。」[2]
6影片評價
雖然這是一部關於癌症的電影,但是編導卻並沒有把"抗癌"放在首位表現。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友情和生命力的故事。所以這部電影既感人又好笑。
——《好萊塢報道》
影片的標題(50/50)就泄露出來了這是一部喜劇片,雖然有一個並不可笑的故事,但是影片中還是充滿了笑聲。
——《綜藝》
隨著故事的發展,影片的主題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令人感動。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的表演充滿了說服力。
——Reel Film Reviews [2]
7獲獎記錄
第21屆MTV電影獎(2012) 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第69屆金球獎(2012)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提名)
第69屆金球獎(2012)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提名)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8影片製作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里的亞當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就是本片的編劇威爾·里瑟爾。可能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但如果告訴你他曾經參與製作了《Ali G個人秀》,你對他肯定就不會太陌生了。威爾·里瑟爾在六年前,也就是自己24歲的時候被確證患了癌症,之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抗癌歷程。他在生活中的好朋友塞斯·羅根給了他很多的鼓勵,兩個人用幽默、樂觀戰勝了病魔。距離威爾·里瑟爾被確診已經過去了6年時間,他的癌症沒有復發、沒有擴散。站在醫學角度上來說,他的癌症已經被治癒了。
影片的故事就來源於威爾·里瑟爾和塞斯·羅根的生活,沒有太多的修飾和虛構,有的只是濃濃的朋友情誼以及對生命的渴望。塞斯·羅根回憶說:「當時我們在合作《Ali G個人秀》,突然就傳來了威爾患病的消息。我們在震驚、難過和悲傷之餘,還要幫助威爾走出這個人生的困境。不過,隨著我們越來越漠視癌症、關注生活本身,很多好玩的事情就發生了。與此同時威爾的身體也越來越好。後來我們覺得,對於這件事情最好的態度就是為它寫一個雜糅了悲傷、有趣和希望的劇本。當然,這個劇本肯定是充滿了真誠的,因為這裡面的故事並不是杜撰出來的,而是我和威爾以及他的家人所共同經歷的真實的故事。」對於撰寫影片的劇本,威爾·里瑟爾說:「在一次聚會上,羅根和我說,我的故事可以寫成一個劇本並拍成一部電影,但最好要是一部能夠打動人的喜劇。如果這個劇本寫成了一個勵志劇,那就沒什麼意思了。之後我考慮一下,覺得羅根的這個建議是切實可行的,於是我便拿起了筆,寫了劇本。編寫這個劇本的難點並不是缺少感情,而是要從中發掘出好玩的亮點。幾次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拍攝一部以表現兄弟情義的哥們喜劇。於是我回憶了很多和羅根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從中找出了很多能被寫在電影里的笑料,因為是自己的生活,所以寫起來並不艱難。在我寫作的過程中,羅根和埃文·戈登伯格給了我很多的幫助。他們推動著我的寫作,給了我很多的意見和建議。」
劇本寫完之後,獲得了很多人的首肯。塞斯·羅根說:「這是一個富有激情和情感的劇本,在看了這個劇本之後我非常感動,因為它用幽默和戲謔的方式描摹了一個人的生活,而這種生活我恰好又參與在其中。對於我來說,能參與這部電影的拍攝,是十分自豪的。」威爾·里瑟爾說:「劇本能獲得別人的喜愛,這自然令我非常開心。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那段時間的經歷,以及那些對我不離不棄的朋友和家人。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和鼓勵,我很有可能不會撐下來。」[2]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Mandate Pictures[美國]
Point Gray
發行公司:
頂峰娛樂[美國](2011) (USA) (theatrical)
E1(2011) (Canada) (theatrical)
Forum Hungary(2011) (Hungary) (theatrical)
Lions Gate[英國](2011) (UK) (all media)
Tanweer Films(2011) (India) (all media)
Mongkol Major(2011) (Thailand) (all media)
Metropolitan Filmexport[法國](2011) (France)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Wildfire Visual Effects
其他公司: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camera dollies
Dolby Laboratories[美國]sound mix
Open Road Entertainmenttrailer
相對論傳媒公司[美國]funding
Wildfire Studiospost-proction sound services
相關資料
更多中文片名:活個痛快.....台灣譯名 / 一半的機率 / 我得癌了 / 我與癌症
更多外文片名:I'm with Cancer / Untitled Cancer Comedy.....USA (working title) / Untitled Seth Rogen Project.....USA (working title) / Live with It
級別:USA:R (certificate #46558) / Canada:14A (Ontario) / Ireland:15A / Taiwan:PG-1
拍攝日期:2010年2月22日 - 2010年3月31日
攝影機:Panavision Panaflex Millennium XL2, Panavision Primo Lenses
攝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 D-Cinema / 35 mm
9上映日期
加拿大Canada——2011年9月12日
美國USA——2011年9月30日
中國台灣Taiwan——2011年10月7日
法國France——2011年11月9日
葡萄牙Portugal——2011年11月10日
中國香港Hong Kong——2011年11月17日
荷蘭Netherlands——2011年11月17日
匈牙利Hungary——2011年12月1日
瑞典Sweden——2011年12月2日
愛爾蘭Ireland——2012年1月4日
『貳』 「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突然去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2020年8月29日,曾在漫威《黑豹》中扮演男主角“黑豹”的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罹患大腸癌而過世,年僅43歲。
『叄』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由韓延執導,易烊千璽、劉浩存領銜主演,朱媛媛、高亞麟主演,夏雨特別出演,岳雲鵬友情出演的劇情片。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 觀後感 範文 ,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1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電影,電影的 故事 情節可以讓每個人淚流滿面,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心裡也是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不同家庭抗癌的生活軌跡。男主角韋一航自從得了癌症做過手術後,一直處於封閉的狀態,總是把自己藏在黑暗的角落裡,從來不願與人交流,生怕別人關注到他。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遇見了一個陽光樂觀的女孩,就是電影女主角馬小遠,她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整天喪氣極致的韋一航。馬小遠在生活中感染著他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不幸的遭遇,煥然一新的韋一航在無意中了解了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從而也感受到了世間的真愛。韋一航和馬小遠成為了相互鼓勵一起抗爭癌症的夥伴。最終,伴隨著馬小遠的離世,韋一航獨自一人完成了徒步旅行的人生願望。
整部電影中還有一些病人都是在癌症與現實的痛苦掙扎著,他們勇敢的嚮往著美好的生活,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渴望,雖然有淚水,但也有笑聲,溫情中摻雜著幽默,他們用力去珍惜當前,積極的面對生活,抗癌的人最終都能得到一朵「小紅花」。看完電影後,感覺我們普通人也應更加如此,也要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當每天早上睜開眼後,看到的應該是希望的曙光,要敢於與生活中的「酸苦辣」作斗爭,要始終保持自己積極且飽滿的生活熱情,守護心中的正氣,決不放棄愛的力量。
這部電影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劇中的人們那種面對不幸生活而樂觀向上的精神。人活著,活的就是一種精氣神,保持好自己的心態,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尋找生活的真諦,讓自己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秒都會有更加有意義。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2
「你好,我叫韋一航。要看看我的腦部切片嗎?」這是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主角之一韋一航的一句自我保護的常態說詞。「我坐公交車坐最後一排,在房間耍要躲到角落。我怕別人關注我,也怕關注別人。因為假如別人愛上我或者我喜歡上別人,我怕剛要掏出真心,我就不在了。」
這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少年的常態。歲月就是這樣讓他看起來儀表堂堂卻無法過拼搏學涯的正常日子。韋一航不出家門,除開父母不與人交流,他剛花季雨季的年齡就做了腦部腫瘤切除手術,輟學在家,父母為了他手機屏幕壞了不換,為飯桌高低不平的墊紙加了又加,母親常年為了2毛錢跟菜販子喋喋不休。所以那些我們覺得不正常的或者腦子有問題的人,他總有他的合理生存法則,如此這些,不是生活所逼,誰又願意「不正常」。他不敢有詩和遠方,因為常年要吃大把大把的葯,常年要做檢查。
自我「規則」畢竟在真愛面前不值得一提。這位被父母心疼而安排去社交時就說:「你好,我叫韋一航,要看看我腦部切片嗎?」遇到了電影里另外一位主角:馬小遠:「腦部切片有什麼稀奇,我5歲就有了,拿切片裝什麼酷,媽寶。」從小不知道母親的樣子的馬小遠看起來比韋一航陽光得多。她上直播,參加癌症病友會......她對人生充滿積極樂觀。也許是父母安排,也許是命中註定,馬小遠和韋一航在一次癌症病友會相遇,那是一群吃著葯缺著錢扳手指數天數的癌症病人,卻在那裡喊:戰勝癌症,我會勝利。韋一航不服氣:「戰勝什麼,那不是騙人......?」他的確就是皇帝新裝里的小孩,說出了真話。可是病人不樂意,他們想鼓起勇氣活下去------「哪怕看起來正常一點也好。」
馬小遠為了讓韋一航走出他認為的「上天安排的困難模式」,馬小遠在家周圍找馬爾地夫,找三亞,吃燒烤喝汽水,到冰庫找南極,到沙堆看沙哈拉沙漠。公園雨里漫步熱帶雨林,喝椰樹汁。再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被馬小遠的熱情似火打動。韋一航終於打開心扉,看開腦癌,並且愛上了馬小遠。可是正如他說:「上天見不得他好。」他腦瘤復發了。
也許是因為他心裡的想的那個青島胡在豆腐腦餐館看見了,也許是因為忘記了癌症的恐懼,大膽品味人間燒烤,紅燒肉,喝汽水。他又進醫院了。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3
韋一航屏蔽了馬小遠。雖然,他仍然天天看馬小遠的微博,每天背誦她↑直播的台詞,模仿她的小動作。終於還是被馬小遠逮住了:「電話不接,信息不回,咋回事。」韋一航回答「沒空」。「你就兩字回答」馬小遠說他慫。韋一航掰著手指----「現在很好,慢走不送。」韋一航再一次開啟了封閉模式,他的確又對生活、生命失去信心了。馬小遠也許生氣了,也許是她的腦瘤又隱隱作痛,她不再打算去讓韋一航看心理健康醫生了等等而去操心了。可是韋一航發現,他不能沒有馬小遠的「心靈雞湯」或者愛。他終於鼓足勇氣對馬小遠表白。馬小遠本來不信韋一航會愛上自己,可是看見他學做她的小動作,她相信他是真的,兩個病魔纏身的人終於鼓足勇氣愛上對方,馬小遠獎勵從來都沒有得過一次獎勵的韋一航一朵小紅花,她說:獎勵你第一次人生積極主動。
因為愛的點燃,因為年齡的長大,他們真的想有詩和遠方。
韋一航想去他腦海中的「未來」---清純的海浪邊潔白的少年和潔白的百褶裙。馬小遠也想成為韋一航海里那個清純、美麗、動人的女子。他們終於出發了,哪怕一次也好。可是命運就是這樣,走到半路,馬小遠腦瘤復發了,她再也沒能走出醫院。
在悲痛中,韋一航終於鼓足勇氣,自己去了青海湖,他說:他的未來就是馬小遠,那未來就是他們的詩和遠方。可是馬小遠說,那是另外一個平行空間。那裡沒有病魔,沒有癌症病友群,沒有失去小孩雨中等待著的媽媽,沒有聾啞人送外賣。而他們父母不會為他病魔花錢而拮據,馬小遠可以看父母爭吵就帶上耳麥,他們能正常結婚生子,而不只是在腦海里幻想。
《送你一朵小紅花》結尾是浪漫的。我們更多的人享受著這樣的浪漫。而我們卻不能像做到韋一航最後感悟說的:過好每一分鍾,珍惜每一分鍾。這也許保爾柯察金說的:「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懊悔,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也許想問自己:我腦子沒毛病,是不是知道平凡可貴,正常浪漫?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4
早前就聽說過這部劇——《送你一朵小紅花》,今天終於有時間一家四口圍坐在電視前,在開場前,孩子他爸在一旁提醒我,控制下情緒,還有意把紙巾盒遞到離我最近的地方,看來這部是催人淚下的感人劇!
劇情真實地詮釋了一群年輕抗病魔的家庭和年輕人與抗病魔的成長和經歷,生命貌似剛剛開始,可又面臨著結束,男主角一帆在病魔面前不知所措,自卑,抱怨,無助,有自己的夢想但因為疾病纏身而不敢去夢里的那片湖,女主角小遠活潑開朗,自信大方,從五歲就被病魔纏身但依然熱愛生活幫助他人,用正能量影響周邊的病友,讓大家看到生活的美好和意義所在!
雖說整個劇情很些傷感,但也有苦中作樂的笑點,整個劇是被愛熏陶著,一帆在病魔面前的無助,抱怨,無奈,自卑常常提醒自己不是一個健康的人,有可能隨時病發而失去生命,有太多可怕的未知!但他有一個充滿著愛的家人,有爸媽的全心照顧,全力支持,有爸媽的親密關系牽絆著一帆,有愛他的姥姥和家人,在一次家庭聚會中,一帆聽到姥姥說要賣房子來治他的病,看到因為難受而忍不住流淚的父親,一帆重新啟帆!
小遠的眼神中散發出對生活美好的光芒,不管能活多久,但每一天都要熱愛!小遠的父親為了能陪伴女兒,使出渾身解數讓女兒開心快樂,人生無他求,能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媽媽,你怎麼了?」,兒子看到我時,我已用了小半盒紙巾,眼淚不聽使喚地往下流,觸景生情,生死離別,我們又曾不害怕呢?面對挫折和失敗我們又何嘗未沮喪過,但回到劇情,忽然發覺,能活著就有希望,能活著就定有追求,能活著何必苟且!
1:憧憬生活珍惜當下
活著就是一種美好!珍惜生活中獎勵的每一朵小紅花,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父親已經離世有五年了,但我經常在夢中見到他,一張慈祥的臉膀眼神中帶著些許憂傷,父親對自己要求很高,年輕時不甘願和母親在家耕種,時常會外出做一些小生意,當然家庭條件的日益改善也少不了父親的一份功勞!
我們家有兩女一兒,我最小,當然我是家裡最受寵的那一個,從小就是父親心中的乖乖女,我的第一朵小紅花是父親給的,而姐姐和哥哥就吃了不少苦頭,父親對哥要求很嚴,可記憶中的哥哥又是非常不讓人省心的那種,父親經常對哥哥的未來加以比喻,沒有憧憬和嚮往!
父親在世那些年一直惦記著哥哥,希望他能回家找個工作養家服口,可事與願違,父親在走的那一天,眉頭是鎖緊的,他的顧慮只有我和姐姐知道……
如果父親用另一種方式去引導和鼓勵哥,可能事情的結局會有所轉機!
未來可期,當下必珍,就像劇中的小遠,她的出現詮釋了劇中積極樂觀,珍惜當下,別等失去了才發現原來生活有第三種選擇!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5
這是一部有關抗癌的電影,主人公分別叫韋一航、馬小遠。這兩位都是癌症患者,與癌抗爭。韋一航是特別喪的一個人,馬小遠的出現改變了他,但是結局很現實,馬小遠復發,永遠離開了他。原本我以為我會哭的稀里嘩啦,因為我曾經也是癌症患者的家屬大軍中的一員。但是可能是我已經看開了吧,看電影是時候竟然沒掉一滴淚,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冷血。我可能是吧,現在的我很怕愛,更怕被愛。言歸正傳,先談談電影。
電影中有很多細節,比如語言,並不是全部都是標准普通話,有夾雜著各種口音的普通話,這樣更顯真實。確實,患癌症的人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不可能都是統一的標准普通話啊。比如韋一航拿筷子特別近,這在中國習俗 文化 中表示離家近,走不遠。確實很符合這個人設。比如醫院門口那位爸爸,女兒離世之後的痛哭流涕,明明吃不下卻硬往嘴裡塞。
比如假發店老闆錢包掉地上韋一航看到照片後驚訝的臉。比如……太多的細節,很符合現實。回想起我知曉我爸患癌的時候,整個人也變得很喪,就像韋爸一樣聽不得「死」這個字,自家生活就像韋媽掐菜葉子那般斤斤計較。看到這部電影,真的帶給我太多的回憶。現在想想,其實也就是半年之前的事情罷了,但是我卻感覺已經過了很久很久,久到我已經有些想不起來了。
電影中大家喊 口號 的時候,都在喊可以戰勝癌症,但是癌症真的可以戰勝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這也是我的疑問。當今科技日新月異,醫療設備、醫學水平都發生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現在癌症的治癒率明顯提高,但是我還是有疑問,癌症可以戰勝嗎?如果可以戰勝,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離開?包括我的父親。有時候我就在想啊,讓他們經歷了痛苦的化療,也只是暫時稍微延緩了他們的生命,但是他們活的很痛苦,延長他們的生命就是在延長他們的痛苦,他們活的真的太累太累了。
但是順其自然,看著自己的親人一步步走向死亡,真的是很殘忍的一件事情。當我看到我父親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我悲傷的同時也感到一種解脫,無論是對我父親還是對於我,還是對於我的家人。怎麼說呢,因為我父親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醫生明確告訴我們治療的意義就是蓄著一口氣,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所以我們都知道未來的某一天我父親就會永遠離我們而去,所以我們想的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
等待的過程是很煎熬的,我們明明知道最終的審判結果,卻在等待著,等待著判決。所以當父親真的離開之後,心痛的同時還有一絲解脫,就像死囚的審判結果終於出來了,斬立決。
觀看這部電影觸動很大,明明有的地方很悲傷,心很痛,卻沒有眼淚。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應該是冷血吧!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範文相關 文章 :
★ 《送你一朵小紅花》觀後感心得體會5篇
★ 電影看上去很美的觀後感範文5篇
★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精選6篇600字
★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優秀範文
★ 看上去很美觀後心得範文5篇
★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精選6篇600字
★ 看上去很美觀後心得總結5篇範文
★ 電影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000字作文
★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精選範文
★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作文
『肆』 為什麼《芳華》里最後劉峰和何小萍在一起了卻不結婚
為什麼芳華里最後劉峰和何小萍在一起了,卻不結婚
電影《芳華》,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述的是20世紀70年代那一代人青春歲月里的愛恨情仇,電影以大時代為背景,深刻地展示出了那個時代對人們的影響以及對人性的摧殘和對美好的破壞。看完之後,給人一種很遺憾的感覺,同時又夾雜著一絲傷感,還有一些怨懟。
對於這部電影里的人物性格,想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電影里的場景和布局也十分符合劇情走向,看得出來,導演馮小剛下了很多心思在這部電影上面,所以這部電影剛一放映就大獲好評。演員們的演技也堪稱一流,每一個人都在用心地飾演著自己的角色,所以觀眾在觀看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所以說,《芳華》這部電影非常地成功。
以上僅為筆者個人觀點,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