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百變星君
導 演:王晶
編 劇:葉偉民
主 演:周星馳 梁詠琪 吳孟達 孫佳君 徐錦江
上 映:1995年
地 區:中國香港
出品:香港永盛娛樂有限公司
語 言:粵語
顏 色:彩色
聲 音:Dolby
時 長:92分鍾
類 型:喜劇片
分 級: 香港:IIB
這部《百變星君》明顯借鑒了《變相怪傑》的構思。雖然變身的構思是一樣,但是東西方的搞笑模式還是不同的。金凱利和周星馳在各自的影片中都有著不同風格的發揮。星爺作品中太多受到低級趣味的商業因素影響,很多劇本瞎拼胡湊、低級的「屎尿屁」笑料充斥其中,使作品水準大打折扣,《百變星君》也自然不能倖免。
和周星馳大部分影片相反的是,影片前半部分中,周星馳的角色是個沒有本事、靠錢拽起來的敗家子。而以往的影片,周星馳多半都是很窮或是很倒霉,但有一種特殊的「功夫」幫他戰勝壓制他的環境,這樣的角色更適合大多數中底層小市民的幻想和帶入。在這半部影片只是迎合香港影片一貫的低級口味大肆炮製無聊的笑料。周星馳的表演雖然偶有發揮,但基本上特色並不突出。李壽星的胡鬧整人手段實在有夠低級,手法和想像力甚至比不上幾年以前的《整蠱專家》,只有幾句周星馳特色的對白還保持了一貫的風格和水準。最搶眼的就是周星馳對金·凱瑞的服裝和誇張動作的模仿,但這既非原創,又有點味道不正。此外,對94年美國當紅影片《低俗小說》的調侃和戲仿也是值得一提的,但這一段調笑過度、生硬突兀,既比不得國產007成系統成規模的顛覆性戲謔,也不是隨興而至、即興而發的片刻幽默,總之是一段不成功的情節。
在李壽星被炸得只剩一張嘴之後,影片才真正進入周星馳自己的天地。雖然主要的噱頭是在模仿金·凱瑞,但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周星馳一手「拿來」,再消化消化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港產絕活。尤其是周星馳的角色是廢品拼湊出來的低級貨,這更適合周星馳以往的路數。既然周星馳當老師的癮頭還沒過去,那就再回學校,暴力加懷柔,徹底制服這些「壞孩子」。再度挑戰自己的代表佳作《逃學威龍》。
B. 有哪些愛在自己電影里跑龍套的導演
在演藝圈,「群眾演員」是個很龐大的群體。
在很多人眼裡,群眾演員就是跑龍套的。
一般都是路人臉,演完就會被忘得一干二凈。
他的任務,是幫姜文把妹子喊出來。
C.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這句話到底在表達什麼(原創)
一
第一次看《喜劇之王》這部電影時我還是個學生,在那之前我已經看了《食神》、《九品芝麻官》和《唐伯虎點秋香》,周星馳這個名字給我的印象就是「這個人的電影都很好看」。回頭想來他的電影的確很神奇,哪怕已經看了無數遍,他說上一句話時你已經知道他下一句要說什麼,但那句話從他口裡說出來依然會覺得很好笑。
而看這部《喜劇之王》的時候,我完全沒有得到與之前幾部類似的觀影體驗,用現在的話說,我當時的感受就是「我一定看到了假的周星馳。」
我每看一部電影,對主人公最大的期待就是要有「特殊之處」,他的前幾部電影都滿足了我的期待:無論是武功高強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唐伯虎,還是能把死人罵活的包龍星,都是擁有特殊能力的人。而《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除了臉皮厚之外沒有讓我看到有什麼過人之處。
沒有過人之處也就算了,還一再被虐,被叼(廣東話的挨罵)
扮死屍,「該死」的時候不肯死,被大牌明星「叼」
被介紹人嫌棄
被發盒飯的大叔「叼」
被人罵「死跑龍套的」,還要賠笑臉。
我當時就在想,這哪是什麼喜劇之王,你明明就是個杯具之王啊。
另外,我還有一個不理解的地方,有句台詞他重復了很多遍
我一直不明白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值得一再重復的地方,直到工作以後。
二
讀書的時候幻想自己進入社會一定是大展拳腳、所向披靡,結果畢業之後才知道,《喜劇之王》演的才是真實的人生。
跑到人才市場找工作,發現深圳啥都缺,就是不缺人。本科畢業?人才市場研究生都有一大把,投出去的簡歷杳無音訊,好不容易看到一封郵件趕緊打開看,發現是娛樂城招公關。
萬般無奈只好去做銷售,因為這一行門檻最低。當我溜進一棟寫字樓去拜訪客戶結果給人掃地出門,被保安指著鼻子說再偷偷跑進來打斷你的腿時,我想起來了這部電影。
這張劇照,像不像一個正在被人罵的業務員?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這句話是
1.對歧視和嘲笑的反駁
我雖然是龍套,但龍套只是一個歧視性的說法,正式的說法,是演員。我們的語言中經常會出現這種說法,鐵匠不叫鐵匠,叫「打鐵的」,回收廢品叫「收破爛的」,業務員叫「搞推銷的」,甚至曾經還把老師叫做「教書的」。不管你怎麼叫,我自己很清楚,我是一個演員。
2.對自己的認可和鼓勵
雖然我今天在跑龍套,但是明天我就可能會接一個好劇本,成為主角。跑龍套的是演員,周潤發、劉德華這種超級明星也是演員。大家都是演員,為什麼我不可以成為他們?
三
由此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1.不要被環境改變
這一幕里從主人公的視角,看著那些無所事事的人,和胸懷抱負的主人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大多數人也是如此,當你沒有人脈背景資源,進入社會自然就會處於底層,而你長期看到周圍的人忙著揮霍時間,還能不能像尹天仇一樣堅持自己的初衷?
2.不要放棄對自己的要求
很多人用「拿多少錢我就干多少事」來麻醉自己,看似擺脫了一些責任,殊不知是放棄了讓自己成長的機會。考核目標、各項kpi最大的恐怖就在於讓你以為完成了公司分配的事情就萬事大吉了。不願意給自己加戲,導演讓你「死」,你就痛痛快快的「死」,又怎麼可能有機會。
想和別人不一樣,就要和別人不一樣。
3.熱愛自己的工作,即使一無所有也要相信自己
我剛開始做業務的時候有個很搞笑的想法,就是「什麼時候我能做主管就好了」,因為主管可以不用出去跑客戶。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奇葩,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還想著要升職。怎麼可能有這種事?
後來工作的時間久了,發現有這種奇葩思想的人居然不是少數。一方面嫌棄著自己的工作,一方面又希望這份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結果自然是不能如願的。
崇拜自己,崇拜自己的工作才是王道!
就像我寫公眾號,沒有什麼閱讀量又怎樣?寫文章就像擠牙膏又怎樣?我才寫多久!如果寫沒幾個月也能閱讀量十萬+,篇篇是爆款,那些大v豈不是要撞牆?
張兵老師告訴我,寫文章要這樣想:這種文章我都寫得出來,我太聰明了,太厲害了,太牛逼了!
被客戶拒絕又怎樣?
關鍵我有沒有偷懶?有沒有做好功課?
如果我自己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到了,盡管告訴自己,我已經很了不起了!
繼續努力,以後還要更加了不起!
崇拜自己的事業,把自己當作自己的神。就像他一樣,
守得雲開
見明月。
出書訓練營第三十六篇文章by 鄧良
2017年3月30日
D. 電影《長江七號》好看嗎
我認為《長江七號》這部電影很好看,而且看了好多遍也不膩。電影主要講述了貧窮的父子兩人在外星生物的幫助下,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變的故事。背後詮釋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且會產生的心理問題。
其實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困難才是生命的常態,才給了人拼搏向上的理由。大家喜歡《長江七號》這部電影嗎?歡迎點贊留言哦。
E. 如何理解周星馳電影的人文關懷及現實意義
這部電影本身不值得評論...... 真的。
還有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我剛才把寫了快兩千字的東西都刪了,重新寫...... 因為這部電影本身,確實不值得評論。
我不想再岔開話題了,以前的電影和類似作品,橫向縱向都不再比較了,就說說讓我感覺本部周氏電影道德混亂的地方吧。
一,貴族。
這是一個老周自扇的大耳刮子,香港的散工也許待遇比較好,供養孩子去貴族學校也並非完全不可能,但這樣一個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下一代的父親,他是一個可敬的好父親?
很巧的是最近一期的《讀者》雜志上,有鄭淵潔的一段小文,說的是父子對話,我並不認為鄭具備教育先鋒或者是客觀的社會評論者的資格,但他在這段文字里表現的內容是非常人文的:這個世界上,好的父親只有一種,那就是把自己的兒女當人看,當有人格的人看,當有人權的人看。他們不是你基因的延續工具,不是你的延長,沒有必要為你的寄託而承擔任何責任。
連尊重這么基本的道理都不知道,遑論愛。
話說回來,那孩子也不是什麼好鳥,老爸為你都吐血了,考試還他媽零蛋。
二,異型。
當那位很龐大的女孩子出現時,旁邊看電影的朋友說,達叔不來了,連如花也不來了,只好拿孩子頂。
我聽得心裡一抖。
是的,吳孟達、羅家英、或者黃一飛這些老戲骨,漸漸遠離了周氏電影,他們縱橫香港電影數十年所積淀的親切感也同時遠離了我們,周星馳給我的感覺不僅是不好笑了,而且是不認識了。
但即使如此,你不該這樣捉弄一個體格有殘障的人!
也許對這個特定的演員來說,一片成名可以讓她(他)日子好過些,但不可迴避的是,周把這樣一個明顯有著體外殘障特徵的孩子弄進電影,本意是想讓觀眾笑的!
我沒笑,那些到處說自己一直在笑的朋友們,你們在笑什麼?
三,致敬。
我看的電影也不少了,就一個專業老百姓,業余游戲玩家來說,能從繁忙的WOW中抽空看看被推薦的片子,這就夠了不起,比如大電影一代,我能認出全片大多數著名場景,包括地下水井噴後的北野武座頭市橋段。
但長7里沒有明顯的致敬場面,最多是自我剽竊而已。這和很多張嘴就罵的朋友的觀點又不一致了,那麼我乾脆不闡述我的想法。
唯一勉強可以說得上對誰致敬,那一定是對王晶導演。好像是劉青雲主演的《整蠱王》中,羅家英說,想玩屎尿屁,找王晶去吧!這話太中肯,中肯到因為有王晶的存在,這些排泄物也並非顯得那麼可惡了。
不過一部兒童片中,把鼻屎吞下去、小寵物瘋狂脫泄、往臉上擦便便這些東西...... 用《食神》的話說,對小朋友的健康好像不太好吧?一般來說,這些鏡頭和創意是定位為市井低俗娛樂的,而不是用來製造老少咸宜鬨堂大笑的效果。順帶一提,成龍的那部什麼什麼寶貝電影,也搞了一大包糞便,直接導致我一位朋友憤怒地把那張碟子直接退出碟倉,踩了踩扔掉了。
可以肯定的說,周星馳不是靠屎尿屁成功的,但他的完全失敗,必然依靠這些玩藝來佐料。
四,矛盾。
很多層次比較高的分析家指出,周氏電影是符號化的集合體,作為演員本身,沒有獨立的表演人格,作為角色,沒有可信的劇情性格。好吧好吧,我不記得是哪些高人這么說的了,你們就當是我說的好了。
「我們雖然窮,但是我們不吹牛,不打架,不...... 不該拿的東西就不拿......有尊嚴......」
我簡直糊塗了。
影片中,小少爺拿著長江一號說,這個玩具世界上就兩個... 和後來老周舉著孩子的考卷到處宣揚:我兒子考了一百分... 何其雷同!何其神似!何其......恐怖!
他們的目的是相同的!用一個事實或者非事實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滿足自己被人關注的企望,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吹牛的原罪不在於「沒有說出事實」,而在於「虛榮」。
是不是?
還有幾個駭人聽聞的場面,老周撕扯寵物的身體,用鍋蓋還是什麼碰地砸下去,以及兒子無法從寵物那裡得到法寶時,把它一次次悶在馬桶里......
「我們不打架」。打架的原罪不在於「傷害他人身體」,而在於「用暴力思考和解決」。
是不是?
最叫人啼笑皆非的就是外星寵物狗和兒子之間的聯系。完全就是「天上東西往下掉,哪個揀到哪個要」的關系,完全就是廢品回收者的邏輯,完全就是一廂情願、舍我其誰的八十年代國產電視連續劇的王者之氣。
好像本片宣傳時,還稍微提到了ET,新拍的ET我沒看,老版的我很久前看過,我的印象中,孩子們似乎是以ET的保護者的形象出現的,而不是一群索要者。
「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就不拿。」
外星狗是你們的東西?怎麼著也該先報告政府吧!別跟我說什麼兒童片不用牽扯這么多成年人世界因素什麼的!看看人家《霹靂貝貝》。
五,盜版。
好吧好吧,最後我還是要承認,這篇不像評論的東西幾乎沒有價值,因為我根本沒到電影院看電影,或者這就是對本片感到惡心的主要原因?
你還別講,可能真有些片子適合家看,有些適合糟點錢看。但是那也得看人,無極就讓我整一個星期喝的自來水吃的素燒餅。
昨天,哦,前天了已經是,我同時下了兩個最近朋友圈比較關注的片子,一是長七,還有個是LOST4-1。長七看了十分鍾就打算刪的,考慮到答應朋友寫評論了才忍著看完;LOST,嘔,LOST,估計又得搞掉我四五張CDR,一份刻下來保存,其他有償分發。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專業老百姓業余WOWER,我在罵街後有義務推薦些好的東西是不是,那就LOST吧,不用多介紹了,4-1的風格延續上一季,敘事節奏貌似略有加快,好消息是查理帥了好多,壞消息是他死了可是他還在。
以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