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導演對電影的創作有多大影響
導演對電影的創作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是把握整個全局的角色。
影視製作中,導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文案到腳本、客戶溝通、拍片的所有準備,甚至是後期製作,導演都需要貫穿其中。
客戶溝通
導演都希望可以拍出有創意的廣告,但在與客戶討論時,客戶是不會給你這樣的機會的,除非你是個非常成功的廣告導演,你的名氣足以讓你有更大的權力。這就要求導演站在專業的角度上,耐心的勸解客戶。
導演即使不親自攝影、剪輯,也會最大程度的介入。布景的搭建、演員的選擇和調教,體現的都是導演的意志(你非要說製片方我也沒辦法)。 在電影語言面前,電影劇本就比較尷尬了。電影劇本本身就為轉化成電影的中介語言,在文學價值和可讀性上又不如文學小說或戲劇劇本。對一部電影的貢獻來說,編劇是和演員、攝影師、剪輯師一個層面的,導演是另一個層面。
② 為什麼外國導演可以拍出有深刻意義的電影而中國只有極少數導演可以拍出這樣的電影
經常聽到大家對中國電影都抱有消極的看法和抵觸的情緒。電影應該說是一種文化符號,是一種有著強化功能的精神產物。現在電影越來越商業化,它針對的一個載體就是我們大家,就是我們本身的中國人。電影不是一群兩群人的事情,他不光是我們的電影人需要付出,同時針對的是我們國民的文化精神世界,現在我們的思想道德觀和價值趨向迫使電影需要形成這樣的模式和架構,我們對電影的理解也是建設在商業消費模式裡面。電影人不是他們拍什麼我們就看什麼,而是我們要看看什麼他們就拍什麼。可以說電影是需要時代和社會的價值趨向,需要我們的文化理解。陳凱歌導演上世紀可以拍出像《霸王別姬》這樣的片子,到了現在也可以拍出像《無極》這樣的爛片,不是說導演不會表達,對於這點本事就是一個社會現象。當然這些現象肯定是與我們的政治體制和社會建設有關(這里不多解釋了)。這些我們同樣要理解我們的電影人,他們也非常艱難和困惑。不是說我們要一味的效仿人家工業體系來形成我們文化,我們這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是一個非常有故事和思想的國家,從電影本事形式來看,這個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和支持才可以支撐和發展的基礎文化建設。
③ 為什麼中國的導演出名後都要拍部類似《黃金甲》《夜宴》《無極》 的古裝大片
我覺得不是中國導演出名了以後都要拍古裝大片,而是只有大導演,有一定的經驗和能力了才能拍類似《黃金甲》《夜宴》《無極》 的古裝大片。
古裝電影排行榜:第一名,誅仙(2019),主演:肖戰/李沁/孟美岐/唐藝昕。內容:草廟村少年張小凡因父母遭屠殺而被青雲門收入門下,認識了魔教中人碧瑤並與之相愛。後來意外得知父母被殺真相,魔性大發,青雲門欲殺之,關鍵時刻碧瑤以命相救,保住了他,自己卻永遠昏迷了。
以至於《楊貴妃》未拍先熱已不稀奇。此次兩大導演也表示了,電影《楊貴妃》將會從新穎的角度出發,敘事飽滿、情感動人不在話下,在演繹動人的愛情故事之外,還會極大呈現壯闊的史詩氣質,這將會是一部把盛唐的開放大度、恢弘氣勢與凄美愛情故事融為一體的優秀作品。
④ 為什麼中國八九十年代盛產好電影
因為精打細磨出精品,而且那時候的演員演技在線,導演也負責。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盡管影視作品的很多技術都不是很成熟,但是那個時候的演員和導演都是為了「藝術」和觀眾,無論是劇本還是演技都是精打細磨的,為了拍攝一部作品跑了很多地方,比如像《西遊記》,為了拍攝出好的作品,前前後後能經過好長時間,比如《紅樓夢》,從1983年籌備到1987年拍攝完成,前後經過了四年的時間,單單拍攝也拍了三年的時間。
而現在的很多電視劇幾乎都是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拍攝的,「慢工出細活」的道理我們大家都是懂的。
八九十年代好電影推薦
1、《東邪西毒》是一部由王家衛執導,洪金寶擔任動作指導,王家衛、金庸編劇,張國榮、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張學友、楊采妮等人主演的武俠電影,於1994年9月17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1995年,影片獲得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影片等獎項。男主角張國榮憑借該電影獲得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2009年3月27日,經過重新剪輯修復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在中國內地上映。
2、《阿飛正傳》是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投資出品的經典文藝片,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等主演,於1990年12月15日在香港上映。
1991年,影片在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獎項,張國榮憑借《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選出「100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電影」,《阿飛正傳》名列第三位。2008年,《阿飛正傳》在韓國重新上映。
⑤ 為什麼中國電影導演喜歡拍恐怖片
中國電影導演不是喜歡拍恐怖片,而是喜歡拿恐怖片圈錢、挑戰觀眾對爛片容忍的底線。
中國的恐怖片最好拍,找一堆十八線的整容小網紅,然後是瞎扯淡蒼白到讓人無力吐槽的腦殘劇情。我對中國恐怖片就三個印象——尖叫(無頭無腦的尖叫、動不動的亂叫)、帶顏色的情節(這基本是標配,我看過的無一倖免,只能luo露大chi度來博人眼球)、精神病(基本劇情都是沒鬼的,全是人為。而之前出現的所謂的鬼,不過是吃了迷幻劑,反正是各種腦洞大開的瞎掰);
拍攝成本低,劇情要求低,演員片酬底,場景製作低。這樣就能輕松的拍出一部劇,然後開始各種噱頭的炒作自己是「史上第一恐怖」或者「史上最嚇人」,圈完無辜觀眾的錢後拍拍屁股走人,騙了一次就賺到了,誰還管下一次觀眾買不買賬?
希望對您有幫助吧,吐槽了這么多還是表示,即使國產恐劇虐我千百次,我還是能樂觀的把它當成喜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