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俄羅斯之錘的女主角

電影俄羅斯之錘的女主角

發布時間:2024-12-10 00:34:57

A. 王璐瑤的演藝經歷


1991年因主演電視劇《雪山飛狐》中的苗若蘭而成名,引起轟動,被台灣傳媒譽為「清純玉女偶像」,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1998年6月,已經主演電視劇33部、電影8部。 其中,《塵緣夢醒》、《鳳陽人士》、《亂世三美人》、《死刑與婚禮》、《中方雇員》、《帝國軍妓》《漂亮女人日記》、《心網》等中國內地引起好評並有多部獲獎。《周璇》、《俄羅斯姑娘在哈爾濱》等海外播映,反映強烈。《梁紅玉》將面向海內外發行。 主演的四集電視連續劇《帝國軍妓》,深刻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猙獰的面目以及侵略本性,為韓國被騙的慰安婦向世人申訴,起到了宣傳作用。為韓國民族贊賞,前韓國總理李壽成訪華時,特別會見了王璐瑤。
1998年12月19日,在泰國曼谷國賓大酒店「沙娜泰」泰國民族大廳舉辦的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的開幕式上,演奏了王璐瑤創作的歌曲《巍巍中華》,受到了來自各國(地區)與會代表的贊賞,並被定為國際華人藝術家大型活動的會歌。這首歌被大會評為國際榮譽金獎,獲得了金牌和證書,開創了王璐瑤榮獲國際獎項的先例。
至此,王璐瑤已經出版了個人歌唱盒帶六集,MTV多部,1998年、1999年春節晚會均被邀請參加演唱,並在相聚2000 世紀演唱會《同一首歌》(中央電視台)中,獨唱了「四季歌」。
1999年3月,中國郵政明信片《中國當代影星系列》,王璐瑤成了明信片的首選人物,開了明星明信片的先河。由中國作家協會出版社出版,西馬撰寫的《魔力與魅力——東方美女王璐瑤》,成了暢銷書。
新世紀開始,王璐瑤先後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的《相聚一堂》、《精彩十分》、《超級訪問》、《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欄目以及國內各地衛視擔任嘉賓和主持人。為聲援北京申辦奧運老拳王霍利菲爾德、新拳王魯伊茲一行聯歡、作歌。
除了致力於文藝事業,還興辦了北京東三環十八里店外商投資的房地產實體「完美俱樂部」,參加了由加拿大LVC國際投資集團以及加中貿易理事會,投資的北京市城市綠化隔離帶項目引資過程,與北京市俊明展春工貿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璐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王璐瑤被湘鄂西革命老區推選為扶貧建設「愛心大使」。應澳門宋慶齡基金會的邀請,將參加澳門宋慶齡基金啟動儀式,進行募捐和書畫義賣活動。
2007年6月,王璐瑤受邀擔任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教音樂委員會委員(演唱委員組)。
好運接連不斷。有一天,珠江電影製片廠要拍攝一部電視劇,到戰士歌舞團挑演員導演一行3人經過歌舞團練功房時,碰巧從窗口看到裡面有個小姑娘正在練功,幾個人一下子被這個美麗的姑娘吸引住了,尤其是那雙傳神、黑亮的眼睛令人難忘。「她不正是我們要找的演員嗎?」導演欣喜地對同行說。後來,導演便向歌舞團商借璐瑤拍戲。團領導很開明,很快便同意了。
誰知璐瑤第一次演戲後,她的美麗就在南方影視界傳開了。一時間前來請璐瑤拍戲的導演絡繹不絕。團里覺得這樣下去勢必影響工作,因此,每次璐瑤外出拍戲,領導就很慎重。這樣,璐瑤要外出拍片,請假成了最大的難題。璐瑤因此失去了一次機會,她難過了好一陣子。
時任科委電影局局長的陳敬賢,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當時正籌拍一部名為《內當家》的戲,局長點名讓璐瑤來演日本小女孩。試鏡時,導演想考考她的即興表演能力,對璐瑤說:「你家來信說媽媽病了……」沒想到璐瑤當即哭得淚人一般。陳局長覺得這個姑娘很有演戲潛力,就向部隊領導請求借人,但這次團里沒有批准。機會失去了。一心想在影視上有所發展的璐瑤,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邊是讓她心動的影視事業,一邊是她奮鬥了多年的舞蹈事業,怎麼辦?做個「四平八穩」的部隊舞蹈演員,還是放下「鐵飯碗」當個自由藝術工作者。幾經思量權衡,她最終決定去實現自己的演藝夢想。但部隊幾年扎實的舞蹈功底和意志的錘煉,為她日後在演藝領域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985年6月,璐瑤慎重地向單位打了轉業報告。
轉業不久,她就幸運地主演了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視劇《生活的一頁》。除了能跳舞,能演戲,璐瑤的歌也唱得很好。一天,好友將她介紹給太平洋音像公司,公司領導聽完璐瑤演唱的一首歌曲後,當即拍板請她加盟。結果,璐瑤所出的第一張專輯《愛我別走》,就一炮打響,居然賣到了100萬盒!隨後公司乘勝追擊,相繼推出了《天涯同舞鳥》、《頑皮少女》、《亂世三美人》等專輯。無心插柳柳成蔭,璐瑤成了南方炙手可熱的紅歌星。
璐瑤沒有忘記做一個演員的願望。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她涉足的影視業也成績斐然。1988年10月,璐瑤經父母的朋友介紹,接拍了根據《聊齋》改編的電視劇《鳳陽人士》,璐瑤在劇中扮演能歌善舞的「小狐女」。該片在日本獲了大獎。
同年,她主演的《亂世三美人》,也獲得了國家文化部頒發的二等獎。
1988、1989兩年,璐瑤居然接拍了十多部影片,令人嘖嘖稱嘆。要知道,在當時,這個數字相當於一個普通演員一輩子的工作紀錄。
有了豐厚的積累,璐瑤終於迎來了事業的高峰。1992年3月,她參加了電視連續劇《雪山飛狐》的拍攝。劇中男主角胡斐由台灣明星孟飛扮演,香港明星湯鎮宗演反一號。導演一眼就看中了璐瑤,讓她扮演女主角苗若蘭。苗若蘭溫婉輕柔的韻致被聰穎的璐瑤演繹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該劇在全國及港台、東南亞電視台播出後,反響強烈。一夜間,璐瑤成了南方家喻戶曉的明星。
璐瑤成功了。但她並沒有滿足,為登上藝術的巔峰,她仍然堅持不邂地努力著。那時的南北演藝界交流不多,往往一個演員在南方「火」了,但在北方或全國不一定就「火」。搞藝術要搞出名堂,環境是個極重要的因素!璐瑤把事業的新起點定在了北京。那麼,等待她的又會是什麼呢?
(二)拚命和敬業
1992年10月,天高雲淡,秋意正濃。躊躇滿志的璐瑤帶著一路的風塵,從廣州乘飛機來到北京。站在機場里,璐瑤一陣茫然,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啊,沒有朋友,沒有親人,北京的影視界能接納她嗎?
不出所料,到北京3個月,璐瑤便深感「闖」的不易。宣傳對演員的重要如同產品需要精美的包裝,這一點,璐瑤恰恰忽視了。在北京,她閉口不提自己昔日的輝煌,以至長時間沒人知道她就是《雪山飛狐》的女主角。璐瑤想的是用實力證明自己。如此,她在孤獨中焦慮地等候著。
1993年初,機會終於來了!一個朋友介紹璐瑤到北影《痴情女子》劇組試鏡。試過戲後,導演劉國權說:「你是目前看過的最好演員,我們再看看別人,你等通知吧。」璐瑤愣住了,心裡很不是滋味。要知道,在南方璐瑤可是知名演員,尤其是拍了《雪山飛狐》之後,她一直包圍在艷羨、尊敬的目光里,上街的時候,經常會圍上一群找她簽名的影迷歌迷,那可是明星待遇啊!如今,她像又回到剛進影視圈的時候,彷彿一個試鏡的演員,忐忑不安地等待導演的取捨。璐瑤是個直性子人,她想說不讓演就算了,可冷靜下來,又覺不妥,那樣會給人傲慢的感覺。後來,導演安排璐瑤演了個配角。在南方,璐瑤一直做紅花,這回,她踏踏實實地做了一片綠葉。她躲在自己租的小屋裡,捧著劇本拚命地背台詞;她找來相關錄影帶,細心揣摩,學習借鑒,對著鏡子反復演練;她上街,會痴痴地盯著別人看上半天……通過精心准備,當她一上鏡頭,所塑造的角色便呼之欲出,導演滿意,同行也另眼相看。璐瑤正是通過這個角色,讓北京及全國的觀眾記住了她。
第一次在北京的拍戲經歷,讓璐瑤深深地明白,過去的永遠過去了。她重新審視自己,決心忘掉昔日輝煌,憑借實力重新開始。她默默地在心裡發誓:為了自己鍾愛的影視事業,為了得到北京影視圈的認可,拼了!
1993年初,在《中方雇員》過程中,她高燒40度,頭暈得分不清方向,身子軟得像面條,她咬著牙挺到醫院看病,醫生開完葯,要她靜養3天。璐瑤一聽犯難了,因為那幾天恰巧安排拍她的戲,如果「臨陣脫逃」,勢必影響整個拍片進度,最關鍵的是,要無謂地浪費很多經費。她嘆了一口氣,心想,絕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影響整個劇組。可她剛一起身,一陣頭暈讓她摔在椅子上。無奈,只好打電話向導演請假,這時,導演正和劇組人員在租來的拍攝場地等著她呢。當接到璐瑤的電話,急得導演直冒汗,一大幫子人馬,耽誤一天場租費不少啊!導演卻安慰璐瑤好好休息。是啊,誰沒個三病二痛?但璐瑤分明聽出了導演的為難。1個小時後,璐瑤奇跡般地出現在大家面前。細心的導演看出,璐瑤的臉上、頭發上,都滲滿了汗珠。終於,璐瑤咬著牙把戲拍完。劇組對她這種頑強的敬業精神大為嘆服,有人當即給她起了個「猛張飛」的綽號,還有人管她叫「大俠」。漸漸地,璐瑤拍戲敢拚命就在圈裡傳開了。
幾個月後,璐瑤又得到了《死刑與婚禮》中的角色。該劇在大連拍攝。此時,另一部戲也找上了她,但須到吉林拍。90 年代初,演員演出收入並不可觀,而她們的支出卻遠比一般人高,比如著裝方面,就得買質地好、做工精的名牌時裝等,以保持良好形象。璐瑤當時來京不久,經濟並不寬裕。所以從多方考慮,這部戲她也接了。這樣一來,她就得兩頭跑。
有一天,她在大連拍戲,吉林來電話讓她趕快過去。令人煩惱的是,從大連到吉林要換幾趟車,而要到的拍攝地點卻是個偏遠的鄉村。那次,可把璐瑤折騰苦了。她下了火車趕汽車,下了汽車又追火車,甚至還坐了2小時的拖拉機,一路上,行人都用詫異的目光盯著直冒黑煙的拖拉機上的那個漂亮女人。趕到拍攝現場時,她已經三天三夜沒合眼了。她顧不得休息就上了場。戲一拍完,她找張床,倒頭便睡了一天一夜。璐瑤說,她一生中,那一次趕路的累和那一次睡覺的香都讓她刻骨銘心,永生難忘。但是更刻骨銘心的還在幾天後的驚險。
有一場戲要求她從離地面3米高的二樓跳下去,地上只墊了一層薄薄的草墊。導演並非不想保護演員,只因劇組忙得人仰馬翻,給疏忽了。後來,璐瑤站在不到20公分寬的樓檐上,導演喊「開始」時,忽然發現保護措施並不保險,就感覺一股冷氣直沖腦門,他想叫停,沒想到璐瑤卻心無雜念,縱身跳下!導演的臉都嚇白了,劇組工作人員也驚得冷汗淋漓,而璐瑤居然沒事。
不久後,她又在一部電視劇中扮演男主角「孫松」的表妹,其中有個劇情,要求璐瑤站在6樓陽台上跳樓自殺,陽台既無護欄,也無任何安全措施。這場戲雖不要求演員跳下去,卻要求演員在陽台邊緣完成十幾秒的情緒表演,一般人站上去腿肚子都會發抖,璐瑤卻二話沒話,勇敢地按導演規定的要求,成功地完成了表演。所有人都為她捏了把汗,既而掌聲四起。
(三)磨難和堅強
璐瑤拚命的聲名越傳越遠,在影視圈裡反響很大,加之她悟性好,來北京闖了不過兩年,就得到很多演主角的機會。然而,事情並非一帆風順。
1994年,北影要拍一部言情片,導演決定讓璐瑤演女主角,但有個條件,就是要她找到香港演員湯鎮宗,如果能讓湯加盟做男主角,璐瑤就能順理成章地獲得演主角的機會。這不是愚弄人嗎?但她忍了,因為她喜歡劇中的角色。於是,她耐著性子聯系了湯鎮宗,湯幾年前與璐瑤一起在《雪山飛狐》中演過對手戲,彼此結下了深厚友誼。不巧,湯手頭正在拍戲,無法成行。結果,導演最終沒讓璐瑤演主角,只給她安排了配角,還要求她在片子拍好後,去賣拷貝。璐瑤忍無可忍,覺得導演的行為有違職業道德,斷然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事情處理完了,可璐瑤心裡卻堵得慌,她越想越生氣,就告訴了父母,說著說著,眼淚漱漱地掉下來。
1995年,璐瑤參拍一部武打片。期間,導演的兒子請她拍廣告,個性爽直的她一口應承。拍之前,對方說好給辛苦費2000元,拍完後,卻只發給璐瑤600元。這不是明著騙人嗎?她找到導演的兒子論理,那人卻不屑一顧:「就這樣啦!……」璐瑤頓生悲哀。沒過多久,不愉快的事再次發生。一部新片即將開拍,璐瑤順利地通過試鏡,被製片和導演確定為主角。一周後,前期工作全部就位,直等劇組開拍。正式拍攝的前一天,璐瑤被告之因劇情需要,主角另換別人,璐瑤改演配角。璐瑤如墜十里雲霧,半天沒緩過神來。後得知換的主角是與導演關系「倍兒鐵」的女演員。弄清後,璐瑤反而平靜了,她二話沒說,毅然謝絕出演配角。後來,她為此贏得了影視界對其不屈品質的廣泛敬重。
璐瑤本是很豪氣的女孩,社會經驗少,這樣的事多了,她就非常看中找他拍戲的製片和導演的態度。誰的態度誠懇,就接誰的戲。比如:常有好幾部電影都找到她,其中可能有一部片對她最適合,但與她的聯系卻不積極,另一部片也許並不特別適合她,但約片人熱情、誠懇,璐瑤就會一口答應。因此她放棄和錯過了很多良機。比如,《公關小姐》和《宰相劉羅鍋》,她均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卻未能把握機會。
璐瑤在北京拍的戲多了,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時,在接拍電影上,她會認真冷靜地選擇,主要接一些導演優秀、劇本不錯的片子演。她懂得了,即使再優秀出色的演員,戲接多了,勢必會對角色理解不深。少而精的道理,使璐瑤學會了放棄--要拍,就要拍出精品!
1996年,璐瑤碰上了心儀已久的角色--梁紅玉。劇中有一場戲叫「金山戰擊鼓」。劇組在道具、布景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為了使畫面更加真實,在梁紅玉奔向大鼓的山路上,埋了許多炸葯,導演對璐瑤一再囑咐:「你往山頂沖時,一步一個炸葯,你得看準記號,但是在畫面上,又絕對不能表現出看記號的樣子。千萬千萬別走錯了,走錯了,就炸著你自己了……」璐瑤眉毛一挑說:「沒問題!」戰鬥打響了,一身戎裝的璐瑤拔劍而去,只見她身形矯健,撥開眾敵向山頂躍去。「轟」的一聲炮響,她身邊的塵土炸開了;「轟轟」,左邊炸開,右邊炸開,璐瑤的臉由白色染成黃色;「轟轟」,後邊炸開、前面炸開,她的臉又變成綠色、紫色。她毫不退卻,踩著「炸葯」,終於沖到了山頂巨大的戰鼓旁,她抓起鼓棰奮力擂動。宋軍士氣大震,敵人倉皇逃竄。忽然,一隻火箭飛射而來,燃著了璐瑤身上的戰袍……。璐瑤忘我地沉浸在角色中,她一氣呵成,演得太精彩了。她的戲感染了劇組所有的人。拍完後,大夥像迎接英雄一樣圍了過去。此時璐瑤的臉被炸葯灰染得五顏六色,頭發被火燒卷了,她的眼睛、額頭還有半邊臉也被火灼傷了,所幸並無大礙。後來,這事傳到了廣電部領導那兒,他們聽後也大為贊賞,要求今後劇組要多用像璐瑤這樣的好演員。《梁紅玉》是璐瑤拍的所有戲中給她留的印象最深、演得最投入、拍得最好的一部。
別人吃不了的苦璐瑤能吃,別人不敢演戲璐瑤敢演。如今,她在圈裡得了個雅號--「拚命美人」。她的敬業精神,贏得了圈內外的廣泛好評,很多導演都願意與她合作,很多演員都願意與她配戲。後來,璐瑤陸續推出了《反貪風暴》、《千秋家國夢》、《留美房客》等多部戲,她終於在北京影視界紮下了深根。新世紀開始,璐瑤先後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的《相聚一堂》、《精彩十分》、《超級訪問》、《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欄目以及國內各地衛視擔任嘉賓和主持人。為聲援北京申辦奧運與老拳王霍利菲爾德、新拳王魯伊茲一行聯歡、作歌。璐瑤除了致力於文藝事業,還積極投身於經濟實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璐瑤影視藝術學院正在南京和北京兩地籌建之中,同時她還興辦了北京東三環十八里店外商投資的房地產實體「完美俱樂部」,參加了由加拿大LVC國際投資集團以及加中貿易理事會投資的北京市城市綠化隔離帶項目引資過程,2005年,她和李保田主演的古裝輕喜劇《廚子當官》率先在地方台播出,兩人再次演夫妻,璐瑤在劇中演一個孕婦,其中有許多讓觀眾捧腹的地方,她雖然拍戲不多,但嫻熟的演技仍令觀眾耳目一新……
璐瑤說,她永遠相信一句話:「遇到挫折從不輕言放棄!」或許,這就是她的成功之道吧!

B. 俄羅斯電影主要特點是什麼 急需哦 要長點點的 作業啊

簡述俄羅斯類型電影的探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政策進行了全面的調整。然而,在沒有做好預測的情況下,蓋達爾和丘拜斯等人的「休克療法」及私有化,不僅沒有創造出市場經濟,恰恰相反,私有化打消了提高效率的任何希望。人們期待的潘朵拉盒蓋打開了,然而釋放出來的卻是惡性的通貨膨脹。從1991年到1998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累計下降了49.4%,可以說是喪失了半壁江山。而1998年8月再度爆發的金融危機則使俄經濟幾乎跌到崩潰的邊緣。
在全國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中,俄羅斯生產滑坡,物價飛漲,國民生活水平下降,整個社會混亂無序,這給經濟市場化的實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到目前為止,真正自然的、正常的市場經濟在俄羅斯依然只是一個誘人的「期待」。而在這種期待中,俄羅斯的電影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從創作生產到發行放映幾乎全線崩潰。不過,熱愛藝術的俄羅斯人並沒有放棄他們的電影,在基礎設施落後、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在好萊塢高科技和純娛樂性緊緊吸引著人們眼球的壓力中,俄羅斯電影的探索之路一直在緩慢地鋪延著

1、「類好萊塢」電影:舶來品,找不到落腳點
俄羅斯取消對進口影片的限額規定後,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外國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蜂擁而至。憑借著低廉的價格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快餐」,美國電影及時有效地佔領了俄羅斯的電影市場。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俄本土電影的創作者們帶著不同的目的,紛紛對好萊塢電影進行借鑒或仿造。這其中,許多影片粗製濫造,少有藝術價值。但也有一部分影片凝聚著創作者的思想和個性,既能吸引觀眾,也不失藝術水準。
愛情是電影永恆的表現主題。俄羅斯電影創作者在「移植」好萊塢愛情片的模式時,雖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能吸引觀眾眼球點擊率的純娛樂性場面描述,但有些影片仍不失藝術品位,印帶著俄羅斯人特有的高雅。《雨痕》(維·納哈勃采夫-姆拉德希依導演1991)是一個現代版的希臘神話。影片讓年輕的女音樂工作者和歸國的中年音樂家在未解的謎團中相識、相愛,直到謎團解開。影片繼承了希臘神話的傳統,流露出一種人受不可知命運擺布的痛苦。1998年,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的《愛情三重唱》放棄了對時代的思考,把表現的觸角伸向了當時時髦的三角戀愛上。作者雖然調用了俄羅斯式的懸念、諷刺、幽默、抒情等各種手法,但思想內容和藝術水平卻遠遠不及作者以前的《戰地浪漫曲》,以致「不知為什麼,觀眾對影片沒有反應」。[1]影片《12月的音樂》(德霍維奇內依導演1996)同樣出於商業考慮,描寫了一個出國僑居的男子回國後同一對母女陷入三角感情的糾纏之中的故事。影片最後的悲劇結局似乎從一個側面透露出了俄羅斯人當前的陰郁情緒,但陳俗的愛情模式卻把本來就心情不好的觀眾給趕走了。
黑社會勢力是好萊塢電影常用的表現素材。在俄羅斯,影片審查制度解構後,一大批表現俄社會動盪的黑社會片開始興起。1992年,導演甫·普洛特金拍攝的影片《為了活下來》,講述了一個退伍軍人在擔任登山營主任期間同黑社會勢力斗爭的故事。影片既借鑒了好萊塢影片驚險緊張的打鬥場面,也繼承了俄羅斯電影細致地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優良傳統。雖然情節簡單,但影片表達手法多樣化,既有紀實主義創作原則的運用,也有兒童電影的特徵,發行情況比較好。1997年,阿列克賽·巴利班諾夫的《兄弟》同樣以復員軍人同黑社會的斗爭為背景。影片主人公達尼拉為了救哥哥同黑社會勢力展開生死之戰,最後達尼拉幹掉了黑社會分子,拿了他們的錢,分給他認為需要的人,然後便坐車離開了彼得堡。影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但達尼拉由一個朴實無華的小夥子變為冷酷的殺手卻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
幫匪題材同表現黑社會勢力的影片緊緊結合在一起,但在俄羅斯,這一類效仿好萊塢模式的電影更多地把批判的觸角伸向了現實社會。1991年,瓦·契柯夫的《俄羅斯輪盤賭》把美國電影《邦尼和克萊德》的情節模式借鑒過來,真實准確地表現了俄現實社會動盪、混亂的情狀。影片中許多格鬥、槍戰的場面驚心動魄,極近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風格。難怪有些俄羅斯影評人稱它為「當代俄羅斯的邦尼和克萊德」。1998年,瓦·托多羅夫斯基的《聾人之國》通過兩個女孩的前途命運再次觸及到了俄羅斯當時的社會現實。影片故事情節簡單,但情節設置上運用了現代電影的諸多元素:愛情、友誼、金錢等等。敘事方式上,黑社會、毒品、脫衣舞等調料的加入,則進一步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盡管影片存在一定程度逃避現實的嫌疑,但卻典型地代表了俄羅斯「第二浪潮」電影創作者的風格和趨向。2000年,新成立不久的「煉金術電影公司」推出豪華電影《黑幕》。該片在普通的偵探、幫匪情節中加入了隕石墜落、日蝕等宇宙的天災的自然現象,以適應美國大片培養起來的新的消費群體,不過影片在藝術上沒有突破。
1998年,阿斯特拉罕導演了影片《死亡合同》,該片可以劃歸到恐怖片的范疇中去。創作者想以一個移植人體器官的秘密場所的殺人行徑來製造恐怖氣氛,但影片因為過於暴露的商業目的和迎合傾向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1999年,瓦西里·皮楚拉導演的最新影片《綴滿鑽石的天空》比較受歡迎,但整體上處理的略顯粗陋平庸。2000年,亞歷山大·澤利多維奇對昆延·塔倫蒂諾的效仿之作《莫斯科》做得比較好,但同真正的美國商業片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總體看來,俄羅斯的「類好萊塢」電影在樣式上「面面俱到」,而且有一部分在揭示社會問題方面也有一定的深度,但在吸引觀眾方面,卻不盡人意。除了還沒有掌握樣式電影的特點和規律之外,或許根本問題在於,好萊塢模式化的電影在俄羅斯的傳統中根本找不到落腳點。所以,好萊塢模式要確立自己在俄羅斯的牢固地位,還需要真正的時間。

2、喜劇片:本土品,讓人笑不起來
據調查,目前在俄羅斯影院放映的影片中,最受歡迎的是喜劇片,這或許契合了俄羅斯人生性善良和狂放的特點,也或許是因為沉重的現實生活使人們對喜劇樣式有所鍾愛。但是,現今的俄羅斯喜劇電影中卻少有純粹的喜劇片,導演們每當涉足喜劇時,總會流露出一種陰暗的底色或是含淚的笑。
1991年,艾利達爾·梁贊諾夫自編自導的《天堂》以隱喻的手法表現了一群被時代遺忘的藝術家和不幸的老人們的艱難生活。影片最後,在外星人的幫助下,這群人乘坐一輛奇特的火車飛上了天。影片獲得1992年最佳故事片「尼卡」獎。但導演失去了他一貫的幽默感,影片中醜陋荒誕的環境和精神似不正常的人讓觀眾產生厭惡感。1996年,梁贊諾夫的《你好,傻瓜》登上了當年排行榜的首位,但是影片中加入的大量笑料卻給人一種沒有生活根基的感覺。看來,有才華的梁贊諾夫面對凋敝的生活,也全然沒有了笑的慾望。
1995年,亞歷山大·羅果日金的《民族狩獵的特別之處》很是吸引觀眾,電影票房以及錄相帶發行的收入都達到了與西方大片不相上下的水平。影片把俄羅斯的傳統愛好:喝酒與狩獵融為一體,通過狩獵過程中的各種奇遇製造出大量笑料。然而,洋溢著輕松歡笑聲的《特別之處》同樣不是純粹的喜劇,影片透著尖銳的諷刺意味對民族生活中的「酒文化」進行戲謔。1998年,羅果日金的《民族垂釣的特別之處》則把意猶未盡的伊沃爾金將軍一幹人帶上了更加熱鬧的垂釣之旅。影片大膽杜撰了一些離奇的情節,讓伏特加酒的味道蔓延到了軍事演習中的軍艦上和非法侵入鄰國水域的潛艇中,搞笑目的十分明顯,影片向純喜劇的方向進了一大步。
1994年,俄羅斯第二浪潮的中堅人物謝爾蓋·里夫涅夫推出影片《鐮刀與錘子》。該片講述了通過改變性別將一個普通人變成時代需要的典型人的荒誕故事。影片是對斯大林時期文化與政治的滑稽調侃,充滿了尖刻與機智,但卻極端陰郁。1993年,富有幽默感和喜劇才華的尤里·馬明用《通向巴黎的窗口》表現了俄羅斯人在出國大潮中的心態。作者以謹慎的態度探索了一種能夠表現俄羅斯人對國外生活復雜心態的藝術結構:通過在牆上開個窗戶,讓夢想去巴黎的人開開眼界,再回到現實中的俄羅斯來。該片獲得當年「震盪」電影節導演獎。不過,牽強附會的情境和並不可笑的打鬧卻使影片質量大大受損。1995年至1996年奧塔爾·約謝利阿尼推出系列片《匪徒列傳》。其中《匪徒列傳,第七章》是一部結構很好、充滿憤怒和嘲諷的電影。影片敘述自中世紀以來到蘇維埃政權時代直到今日這個槍械泛濫、黑幫橫行的污濁社會中人類的愚蠢和暴力。影片中有不少令人發笑的東西,但這種笑是板著面孔咬牙切齒的笑。
此外,一些本來很好的喜劇或情節劇由於過分沉溺於鬧劇手法而遭到損害。比如巴德爾·隆金敘述一個礦工小鎮里好人與壞人「斗爭」的《婚禮》(2000),弗拉基米爾·緬紹夫描寫1983年莫斯科的《眾神的妒忌》(2000)以及弗拉基米爾·福金講述一座房子里住過幾代人的《富人之家》等等。
在當前的俄羅斯,喜劇電影的創作還沒有真正步入到純喜劇樣式的軌道上來,許多影片無論是揭露過去蘇聯時期的風習或是譏諷當前的社會現實,創作者不是要我們發笑,而是使我們感到一種刺痛。而且當前俄國人對荒誕美學的熱衷太過痴迷,以致使本土的喜劇越來越趨向概念化。可能是現實太沉重了,電影工作者高興不起來,廣大的人民也同樣不能純粹地「喜劇」一回。目前,俄羅斯喜劇樣式的電影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遠遠沒有形成規模。

3、「新俄羅斯人」電影:新生兒,長大還需時間
「新俄羅斯人」電影是在俄羅斯新貴現象產生之後應運而生的。所謂「新貴」,就是那些在蘇聯解體後利用種種渠道迅速發家、過上優裕奢華生活的商人,他們多居住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新俄羅斯人」影片以他們為主要表現對象,通過他們生活的場景及其經歷折射出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狀況。
1995年,阿勃德拉什托夫和明達澤導演的《一個乘客的劇本》,比較類似於「新貴電影」。該片虛構了兩個社會形象:法官和被審判者。年輕人在蘇解體前被牽連入獄,蘇解體後,他出獄並躋身於新貴之列,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火車上看到了曾經審判過他的法官(現在成為列車員)。於是他便開始了有計劃的報復行動 然而最後,死去的卻是年輕人。影片主要表現了一種報復心理。雖然該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銀熊獎,但在國內卻反映平平,可能是作者的虛構太過於一廂情願,人們根本不願意相信。
1996年,阿斯特拉罕的《一切都會好的》給人們編織了一個似乎更不大可能的童話:一個發了財的俄羅斯新貴回到故鄉要建設一座娛樂中心;他的兒子獲諾貝爾獎並回國,還愛上了一個將要結婚的姑娘;而其他的幾對年老、年輕的戀人也最終走到了一起。影片是應時之作,因為過分地迎合「新貴」老闆的心思,過分地美化他們的形象,而使影片的藝術質量大打折扣。雖然影片比較好看,但卻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
1998年,影片《莫斯科》沒有迎合「新貴」心理,而是毫不留情地把批判的鋒芒對准了他們。在影片中,「可愛的」新貴們無聊空虛的形象被淋漓盡致地展露出來。2002年,影片《有一次在俄羅斯》可以劃歸到「新貴」影片中去。該片意在描寫俄羅斯經濟寡頭別列佐夫斯基。
美國神話找到了西部片這一類型來表現自己200年的歷史,銀幕上出現了誠實的行政長官與狂暴的匪徒鬥法。而俄羅斯的電影創作者們在探索中也試圖打造自己的類型品牌——俄羅斯新貴電影。美國的西部神話通過善與惡的沖突,迸發出了民族文明和社會規范的火花,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成為美國電影的標識。而俄羅斯新貴影片卻全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他們在打造本土品牌的時候,不自覺地走了兩個極端:要麼把「新貴」們美化得一塌糊塗;要麼把他們醜化得面目全非。這些影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情狀,但卻由於缺乏客觀的描寫、冷靜的思索以及足夠的耐心,整體質量不高,「生長」還需呵護。

4、等待「後蘇聯」類型電影神話
在俄羅斯,除了30年代的喜劇電影以及60年代蓋達爾的影片之外,基本上沒有類型電影的傳統。因此,「以那種魅力四射的壞蛋為主人公的類型電影及恐怖電影在我們的電影中沒有根基。近年來有人企圖嘗試這些類型,但多以失敗告終。」[2]俄羅斯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似乎不太贊成民族電影走類型化的路子。然而年輕一代的導演們卻有不同的看法。Н·列別捷夫(1991年推出處女作《蛇泉》)說,「在今天的情勢下,類型電影的製作應該從零開始」。[3]對此,教師А·米塔似乎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說,「最近幾年俄羅斯觀眾變化很大。十年前只有專家才能看到的影片現在每天都在電視上放映。 從接受信息的水平看,我們的觀眾已接近歐洲觀眾。 年輕人喜歡美國電影,他們偏愛不具俄羅斯特色的槍戰片、恐怖片。興趣愛好的改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進程。」因此,「俄羅斯電影必須先達到世界電影的質量和水平,掌握嚴格區分電影的類型原則,然後才能考慮其特殊道路。」[4]
目前,俄羅斯電影「國家定貨」的時代已經消亡,「蘇聯電影」以及它的「貢獻」也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新的局面是一份四分五裂的遺產和復雜無序的生存環境。在這種「痛並快樂著」的態狀中,俄羅斯電影能否走上類型電影的發展道路,能否重新演繹前蘇聯電影的神話,我們不做預測,只有等待。

C. 科幻電影《黑衣人:全球追緝》有哪些讓人震撼的情節

6月,難道是好萊塢集體炒冷飯月?

從《大偵探皮卡丘》到《哥斯拉2》再到《X戰警:黑鳳凰》,好像每一部都在及格線掙扎...

這不,錘哥、女武神又帶著經典IP《黑衣人》的續集,開啟了新一輪炒飯。

導演,執導過《速8》。

監制,斯皮爾伯格,《頭號玩家》、《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等經典作品無數。

演員,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錘哥」和「女武神」。

就這神仙陣容,口碑竟然又撲街了...

D. 坐火車旅行電影

坐火車旅行電影

坐火車旅行電影, 喜劇片和懸疑片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少,喜劇與懸疑、驚悚都有的電影你看過嗎?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部懸疑驚悚的喜劇電影《乘火車去旅行》,歡迎閱讀分享。

坐火車旅行電影1

燒腦懸疑片《坐火車旅行》:腦洞清奇口味濃重,真實遠比虛構瘋狂

《坐火車旅行》為西班牙新銳導演阿里茲·莫雷諾的首部劇情長片,本片看似黑色喜劇,卻難以用幾句話簡單歸納其屬哪種類型,因此被國外許多影評詡為「無法歸類的電影」。

導演曾表示:「這部電影是多種風格與我喜歡的幽默之結合」,誠然,片中將許多看似無關的情節串在一起,且完全沒有讓觀眾感受到導演試圖在各個主題之間取得平衡,這在西班牙電影中很少見。本片改編自西班牙暢銷小說《Ventajas de viajar en tren》,敘事荒誕卻又隱約帶點真實感,讓人十分驚艷導演將文字轉化為影像的功力。

《坐火車旅行》分為三個章節,第一部分敘述了出版社編輯海嘉在搭火車時遇到自稱精神科醫師的安荷,為了打發搭車時間,醫師安荷向海嘉說了一個病患的故事。第二部分道出海嘉的顛簸情史,第三部分則是海嘉重新找到醫師安荷,並揭曉謎底。

醫師安荷說的故事中包含了好幾個故事,如同俄羅斯娃娃般,每個人從別人口中聽來一個故事,再將其轉述給下一個人,但在轉述時因自己也參與其中,而又增加了本來不在原故事裡的敘述。

當故事越趨復雜,聽故事的人(包括觀眾)必須層層拆解,才能得知故事最核心的部分。在醫師安荷下車買三明治、卻沒來得及趕回火車後,海嘉翻閱了安荷的筆記本,發現其中有許多光怪陸離的案例,因而想將它們集結出版。

所有的荒誕如今已成為真實

片中,醫師安荷述說了關於他的病患——馬丁的故事。馬丁是一位妄想症患者,因為他說的故事實在太過荒謬,所以沒有人願意相信他,但我們只要細細思索就會發現,這些故事可能早就在世界某個角落上演。

馬丁是一名垃圾車清潔員,他認為垃圾車收完垃圾後,垃圾並沒有被碾碎,而是完好地保存下來,供政府作指紋搜集。而從人們平常丟棄的垃圾中,就能知道垃圾原有人的喜好、習慣,甚至是性生活。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已無需懷疑科技能否達成這些事,而是該思考,是否已有組織暗地裡做著這些事。

被權威豢養的社會

馬丁對醫師安荷說的故事裡,有一段特別驚心。馬丁在戰地認識了經營兒童醫院的麗娜,為了維持醫院營運,麗娜不惜賣淫,最後更不得不每個月送走一名孤兒。麗娜本以為這些孩子有了美好的新家庭,沒想到卻是被送去拍性愛影片,或是落入被性剝削、摘取器官的悲劇之中。

然而沒有人相信馬丁的說辭,因為這些故事聽起來是那麼難以置信,人們的質疑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對世界的期待,相信世界其實沒有那麼糟糕。為了保有對人類的最後一點信任,我們選擇忽視這些悲劇,有時候甚至以「陰謀論、謠言、作假」稱之。人們並非真的不相信這些悲劇的存在,而是當深深的無力感襲來,有些人選擇閉上了雙眼。

馬丁因此被上級開除,馬丁的父親更選擇相信政府的指控,而不相信兒子的說辭。當政府或權威機關指控人民時,很少有人會反過來質疑他們,因為我們已習慣權威所說的「真實」。即便人們對政府、權威的信任度也時高時低,但卻依舊少有人挑戰其是否說謊,更不會有人進一步反思與質疑體制。

筆者觀賞本片時是「韓國N號房事件」揭露的不久,我們能在每一個黑暗時刻望見人性光輝,卻也不得不承認,人性的慾望與黑暗,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駭人,一切悲劇都與片中情節不謀而合。

足夠荒謬,才更顯真實

總的來說,《坐火車旅行》使用許多特寫鏡頭,聚焦片中人的面容,近距離感受他們的情緒,也更凸顯本片演員的演技都十分出色。盡管片中故事充斥著暴力與血腥的畫面,但通常都是特寫旁觀者的臉,看著噴濺的血跡將施暴者的`理智拉回;又或直盯著旁觀者越加恐懼的表情、及被鎖在喉頭的驚叫,再輔以棒棍落下的敲擊聲,讓許多片段只聞其聲卻更顯驚悚。

小說和電影本來就是虛構的,為什麼要讓它們看起來像是真的一樣?電影里不乏一些彷彿沖破屏幕隔閡的角色,叨念著不該由虛構的人物說出來的言語。然而當劇情超越觀眾所能想像,甚至違反大眾的普遍認知時,又會有觀眾抱怨「編劇腦洞開太大」等等,在虛構中找尋樂趣的人們,此刻卻又想從中剝離出真實。然而最悲傷的是,正因為劇情足夠荒謬,才更顯得真實。

坐火車旅行電影2

《坐火車旅行》一部俄羅斯套娃式懸疑電影

《坐火車旅行》電影名字聽起來很文藝,剛開始我以為是一部小清新片,主角通過旅行展示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什麼的,然而發現我想多了,看了一下電影類型寫著驚悚兩個大字,我就知道電影不會那麼簡單。

西班牙驚悚電影一直都是腦洞大開,總是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劇情與結局,俗話說不把觀眾腦袋燒壞了的電影不是好的西班牙導演。

這個電影就是一個套娃電影,故事中的人講著另一個故事的人的故事。

影片剛開始,一位出版社女編輯發現自己的老公得了食糞癖,在把老公送到精神病院後,坐火車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自稱精神科的醫生。

醫生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傾向於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所以他們的性格是由一系列疊加的故事組成的,就像洋蔥一樣,當我們意識到的時候,我們雖然不能全天候觀察一個人,但是通過一系列的故事,一個接一個得敘述,就基本了解清楚了。

然後醫生自來熟的說要給她分享關於精神病人的那些故事,於是兩人各自分享離奇經歷,故事尚未說完,醫生卻消失無蹤,一則比一則怪誕的故事開始展開。

影片一共有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都市傳說。

醫生說自己家院子里有一大片垃圾沒有人清理,清潔工們稱他們只收個人垃圾,這些垃圾絕對不是醫生家的,所以拒收。

正當苦惱的時候,突然收到一封奇怪的信件。

寄信人講述關於她哥哥的故事:哥哥遵從父親的意願當上了空軍,駐守一所軍隊醫院。在醫院里認識一位善良的女醫生。在物資短缺時期,女醫生開了一家孤兒院,以方便照顧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於是哥哥敬佩這位女醫生,並和女醫生越來越熟悉。直到有一天,女醫生突然對哥哥講起一個秘密,原來為了運轉這個孤兒院的資金出賣了自己的身體。

然而這么做並不能維持太久,沒有辦法改變孤兒院的現狀。這時女醫生認識的一位客人和她說,他認識很多有錢朋友,只要每個月給他們提供一個孤兒,就會得到一大筆錢。於是女醫生為了孤兒院的運轉昧著良心同意了。

所謂的販賣兒童只不是是一個噩夢的開始,女醫生和那位客人並不知道,這些兒童會被錄制很多色情光碟,身體被虐待,最後被人殺死,死亡也會錄製成血腥光碟被販賣,一部分屍體會被賣給飼料公司,器官賣給制葯公司,剩下的屍體會賣給前衛群體,用於展覽。

從頭到尾,都會被榨的乾乾凈凈。

有點驚悚暗黑,都市傳說的故事,戰爭孤兒院,猥褻兒童,販賣人體 器官,垃圾袋背後的巨大陰謀,這些到底是不是虛構的故事呢,想一想之前的「N號房間」,還真是挺嚇人的。

第二個故事,狗奴。

某個遛狗的早晨,女編輯的狗和報亭老闆的狗相遇了,然後兩個人越來越熟悉,慢慢相愛並結婚,剛開始的生活很和諧友好。

但是報亭男的表現越來越異常,強迫她「像狗一樣」的行為動作,如果不同意就會離家出走。他會要求她吃飯要像狗一樣趴在地上,脖子上的項圈不能摘下來,要用四肢爬行走路,住在狗窩里,並且要和一隻狗發生 關系,女編輯放棄了自尊,活的越來越卑微。

選擇讓步就是一切痛苦的開始。

女編輯幻想著反抗,她掄起錘子拉起鋸子把報亭男殘忍殺害,並把他的腦子取出來喂給狗吃。

當然女編輯並沒有這么大的膽量,她開始計劃給丈夫進行慢性投毒,然而她發現丈夫並沒有毒發身亡而是玩起了糞便,於是將丈夫送去了精神病院。

故事有點重口味獵奇,其實這有點是關於精神控制的故事。

第三個故事,蝸牛男孩。

女編輯看到了一個關於精神病的案例很有趣:「軀體妄想症」。

蝸牛男孩生來就沒有脊柱,他所有的生活和性知識都是全部來自於小電影。後來醫生給他裝上矯正器,他來到巴黎旅行並遇到一個長短腿女,殘疾女覺得他是一個好人就照顧他,並對他有點好意,於是兩個人順理成章的做了,但是悲劇發生了,蝸牛男孩按照小電影里的做法,殘疾女突然驚恐並嫌棄的逃離,留下不明真相的他。

第三個故事有點離奇不明所以,一個無脊男和長短腿女的愛情故事,愛情還沒有發生就結束了。

三個故事反轉反轉再反轉最後形成閉環,劇本設計的很巧妙,一環套一環,套娃電影。不過最後故事繞老繞去,告訴你所有故事都是假的,但是有一些小細節卻又好像暗示著都是真的。所以你感覺哪個故事是真的,也許就是真的,哪個故事是假的,它就是假的,心理學精神病的題材真的是有時候看不懂。

「為什麼人們明明知道故事是假的,卻還是努力要證明它是真的?」

我以為會像荒蕪故事那樣越來越精彩,不過影片有點高開低走,有些惡趣味,大部分的場景都是昏暗色調,略有些壓抑,但作為獵奇影片還是可以的了。

坐火車旅行電影3

腦洞清奇的西班牙懸疑電影,坐火車旅行多重角度的洗禮

繼2017年口碑爆棚的西班牙懸疑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後,同導演奧里奧爾·保羅在去年3月又為銀幕獻上同樣高質量的懸疑影片《海市蜃樓》。而今天主推的這部打著「西班牙懸疑」噱頭的電影又是否能夠保住口碑,不負眾望,繼續讓人眼前一亮呢?

沒錯,它就是《坐火車旅行的好處》!影片剛剛擁有資源,廣大影迷及網友對其評價可謂高低不平,豆瓣評分也只打出一個平均分。然而這部僅有103分鍾片長的影片,到底有多獵奇,多重口,下面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下文可能包含劇透,請謹慎閱讀

作為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本身也被分解為三個篇章,彼此獨立又相互貫穿。第一章伴隨著令人毛骨悚然的BGM就那樣毫無徵兆地開始了。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故事當然是從火車旅行開始,女編輯將自己的丈夫送到精神病院後,第二天上午搭乘了一列 前往馬德里的火車,途中遇到了一個自稱安赫爾的精神病醫生。女編輯還滿臉問號,這位醫生就滔滔不絕講起了自己一個患者的離奇病例。

鏡頭開始敘述過去,這位叫馬丁的患者是名空軍軍官,被革職回家後,父親大怒,馬丁這才向家人講述自己被革職的原因。

馬丁還在當官的時候遇到醫院一位美女護士,由於戰亂不斷,經費不足,醫院又收留無家可歸的孤兒,早已不可能支撐下去的醫院有天突然煥然一新,不明所以的馬丁再三逼問小護士,小護士這才說了實話。

原來小護士視這所孤兒院為命,被迫無奈的她選擇用身體與上流人士做交易。有錢人為醫院提供資金,而作為代價,小護士要每月交付一個孤兒。可想而知,這群視錢如命的牲畜們會用這些孩子做怎樣的買賣。

由於事情太過荒唐,馬丁的妹妹決定給醫生安赫爾寫信求助,安赫爾依據信中線索來到馬丁家中,正是馬丁的妹妹接待了他,為他准備了烈酒與美食,正當馬丁妹妹試圖勾引醫生時,醫生才恍然大悟,這根本不是馬丁的妹妹,面前這位就是馬丁本人啊!

這也正應了醫生那句「他有著極強的催眠能力」,竟然在醫生面前都能瞞天過海。

不出所料,到這里,先前的故事被推翻,馬丁開始講述他自己的版本,一個關於垃圾車信息陰謀論的故事。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故事講到這里,你也許覺得快接近真相了,但是你錯了,這個坐火車的女人,本身也隱藏著令人咋舌的獵奇故事。

還記得《坐火車旅行的好處》開始被送進精神病院的女編輯的丈夫嗎,女編輯和丈夫是在遛狗時相遇的,初遇時兩只狗的交 配,似乎為後續兩人的感情發展奠定基調。果不其然,這個丈夫的精神確實有些問題,不過,在這部影片中,你想認真的指望哪個角色是正常的,那你就輸了。

男人對狗是瘋狂般的痴迷,從家居的陳設即可看出,這種痴迷漸漸演化,最終體現在妻子身上,丈夫首先是讓女編輯在歡愛中發出母狗的聲音,接著送狗項圈,喂狗食,最後讓女編輯搬出房子,睡在狗窩,甚至讓狗和妻子交 配。

女編輯在一再忍讓之後終於爆發,在一首悲涼愛情絕曲中,這段剖開丈夫腦顱,挖出腦漿喂狗的名場面著實讓人感到生理上的不適。還好這只是一段臆想。

在女編輯麻醉丈夫的幾天後,女編輯回到家,目睹丈夫用一根木棍攪動自己的排泄物,隨即將其送至離家不近的一所精神病院。影片到這里正回應片頭,故事也正在慢慢銜接。但故事並未結束,相信我,不到最後一秒,你絕對不知道你看到的是一部什麼電影。

鏡頭回到火車車廂,女編輯打開安赫爾醫生遺落的病例文件夾,另一個案例引起了她的興趣。

這是關於兩個不健全青年的悲傷愛情故事,女孩深情的愛意被男孩的死心眼所淹沒,這種無法訴說的痛苦猶如女孩深一腳淺一腳的離開充斥著男孩無知的心靈。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最後一章回扣片名,也終於捨得講述真相了,不過這個真相,依然反轉到讓你猝不及防。

擺脫了丈夫的女編輯順著地址找到醫生安赫爾的家,准備歸還他遺落的文件夾。誰知眼前這位安赫爾醫生卻搖身一變成為另一副面孔,並且聲稱自己根本沒有丟過文件夾。在妻子的勸說下醫生邀請女編輯進屋深談,這才知道,原來,所謂的患者馬丁就是女編輯在火車上遇到的那個人,而這位安赫爾醫生才是貨真價實的,醫生妻子正是馬丁的妹妹。這一次,終於真相大白了,真是讓人喘不過氣。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結尾仍是女編輯乘坐火車,這次她對面坐著的是另外一個人,這個人也問她「要不要聽聽我的人生?」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到這里戛然而止。也許這就是坐火車旅行的好處吧,我們遇到不同的人,聽他們講不同的故事,不過這樣離奇怪誕的俄羅斯套娃式故事,你是不是也第一次聽說呢?

閱讀全文

與電影俄羅斯之錘的女主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里有叫巴克的狗叫什麼名字 瀏覽:665
好看電影網站導航大全 瀏覽:663
林允兒和張東健出席釜山電影節 瀏覽:757
電影節直播2020現場在哪 瀏覽:243
法國電影遁入無形 瀏覽:385
搞笑的東北微電影大全 瀏覽:823
替身電影泰國 瀏覽:479
電影院店總 瀏覽:592
哪些在線網站可以看電影 瀏覽:802
果果小豬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瀏覽:379
法國電影全部免費 瀏覽:114
森森電影解說大全 瀏覽:571
小孩國外探險電影大全 瀏覽:832
食物鏈未刪電影完整版多魚 瀏覽:779
不去電影院怎麼在家看新上映的電影 瀏覽:71
電影墨家機關術完整版 瀏覽:258
愛情的大師電影 瀏覽:323
星游記大電影風暴法米拉百度雲 瀏覽:841
百度有什麼電影院 瀏覽:982
出現在抖音上的日本愛情電影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