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可·伯格人物簡介
馬可·伯格
馬可·伯格(MarcoBerger),1977年12月8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畢業於阿根廷電影學院(UniversidaddelCine),阿根廷導演、編劇、剪輯、製片人、美術。
2008年,由其擔任編導的短片《搭訕的表》入圍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基石單元,從而進入演藝圈。2009年,自編自導的電影《B計劃》入圍第4屆羅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1年,由其擔任編導的電影《缺席》獲得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獎最佳劇情片。2015年,自編自導的電影《蝴蝶》獲得第6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塞巴斯蒂安拉丁獎最佳影片。2016年,與馬丁·法里納聯合執導的電影《跆拳道》獲得了第46屆基輔國際電影節陽光兔子獎。2019年,由其擔任編導的電影《金發男子》第48屆基輔國際電影節陽光兔子獎。
中文名:馬可·伯格
外文名:MarcoBerger
國籍:阿根廷
星座:射手座
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出生日期:1977年12月8日
職業:導演、編劇、剪輯、製片人、美術
畢業院校:阿根廷電影學院
代表作品:缺席、蝴蝶、跆拳道、金發男子
演藝經歷
2008年,自編自導的個人首部短片《搭訕的表》入圍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基石單元,從而進入演藝圈。2009年,由其編導的個人首部長片《B計劃》在阿根廷上映,該片入圍第4屆羅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第12屆聖迭戈LGBT電影節最佳國際影片。2010年,與FranciscoForbes、CeciliadelValle等5位導演合作執導劇情影片《五》,該片講述了5個關於性和愛的故事。
2011年,自編自導由哈維爾·德彼得羅、卡洛斯·埃切維里亞主演的驚悚電影《缺席》,影片獲得了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獎最佳劇情片。2012年,與MarceloMónaco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性的張力短片集》,該片通過6個故事來展現人與人之間的曖昧感和性張力。2013年,由其擔任編導的愛情電影《夏威夷》在阿根廷上映,該片入圍了第26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拉丁電影獎。
2015年,由其擔任編導的劇情電影《蝴蝶》入圍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並獲得第6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塞巴斯蒂安拉丁獎最佳影片。2016年,與馬丁·法里納聯合執導愛情電影《跆拳道》,該片由由加布里埃爾·愛潑斯坦、盧卡斯·帕帕主演,影片獲得了第46屆基輔國際電影節陽光兔子獎。2019年,擔任由加斯頓·雷、阿方索·巴倫主演的愛情電影《金發男子》的導演兼編劇,該片獲得了第48屆基輔國際電影節陽光兔子獎,他也憑借該片提名了第68屆阿根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原創劇本。
2020年,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獵情人》入圍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大銀幕獎。
個人生活
馬可·伯格是公開出櫃的同性戀。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編劇作品
剪輯作品
製片作品
美術作品
參演電影
跆拳道-2016-08-18,飾演被球砸中的人
B計劃-2009-03-27,飾演電視節目的演員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馬可·伯格拍攝的作品多關注於男性的慾望和他們之間性吸引力,以及他們互相試探的過程。他對其執導的影片《B計劃》的節奏把控得恰到好處,在場景轉換處都進行了適當的留白,呈現出深深淺淺的餘味。在其執導的影片《夏威夷》中,他准確地展示著主人公之間充滿情慾感的氣氛,通過特寫鏡頭的反復運用,巧妙地向觀眾展現了無法言說的暗戀不同階級同性的痛苦。在影片《跆拳道》中,作為導演的他設計了諸多場景來展現角色身上性張力,例如桑拿房、游泳池,他還在這些場景中巧妙地運用了沉默,以增強觀眾對片中角色肉體的感受,從而使觀眾成為該片的積極參與者。在其擔任編導的影片《金發男子》中,他巧妙地限制了主人公夫的社會背景——他們都是新一代無產階級,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增強了觀眾對片中人物所承受的社會壓力的感受。(《OtrosCines》、《Variety》、《好萊塢報道者》、《海灣時報》、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綜合評)
B. 夏威夷的電影劇情
經濟遇到困難的馬丁(Mateo Chiarino 飾)在歐亨尼奧(Manuel Vignau 飾)的居所附近尋找工作,卻碰巧發現二人原來是兒時的玩伴。為了幫助馬丁一把,歐亨尼奧提出讓馬丁在他的大宅當暑期工,不料卻引發一場若有若無的角力游戲,令二人的感情發生微妙變化。正好的陽光,安靜的城市,懶懶的夏天。兩個男主角,相互小心地喜歡著對方,時而小心試探,卻又欲拒還休,令人痴笑。
影片出現了很多長時間無對白的鏡頭,以演員的動作、神態和背景音樂來讓觀眾去揣摩角色心理,可以說是一部很好的田園型唯美影片。憑借《缺席》獲得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的阿根廷導演馬可·伯格帶來新作《夏威夷》。電影模糊了性取向的邊界,以情思愛欲講述男性之間奇特細膩的曖昧之情。
C. 小說《堅不可摧》和電影有何不同
1.少年時代的路易斯老被小夥伴欺負嗎?
差不多是的。電影中,小路易斯被小夥伴們欺負,跌倒在地。實際生活中,小路易斯會反擊,把同學打成「豬嘴巴」。
電影中,小路易斯像一個被誤導的好小孩。在書中,小路易斯更像一個少年犯。
2 .路易斯開始練習長跑,是因為哥哥發現了他做壞事後逃跑的跑步天分?
不完全是。小路易斯在成長過程中總是麻煩不斷。《堅不可摧》原著描述,他們家坐火車移居到加州時,他從火車最後一節跳了出去。他還有偷東西和打架的習慣。他5歲開始抽煙,在去幼兒園的路上撿煙頭抽;8歲開始喝酒,躲在餐桌下面用吸管吸酒。
哥哥皮特認為,若是路易斯參加學校田徑隊,可以讓他不再淘氣。不過,路易斯願意跑步,是因為想吸引學校女孩的注意。這是電影所沒有表現的。
3.路易斯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表現非常突出?
是的。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路易斯在5000米比賽中獲得第8名,最後一圈沖刺的成績是56秒。電影突出了他的最後沖刺。
小說《堅不可摧》和電影有何不同?
路易斯沖破終點(前圖為真實照片,後圖為劇照)
4.路易斯見過希特勒嗎?
是的。盡管路易斯是第8名,但他最後一圈的沖刺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後者要求路易斯到他的看台來。希特勒和路易斯握手,並用德語說:「哦,你就是那位沖刺很快的男孩。」電影沒有表現路易斯與希特勒的接觸。
5.路易斯的B-24轟炸機跌進太平洋時,飛機上有多少人?
路易斯乘坐的B-24轟炸機綽號「綠黃蜂」,曾經發生過機械故障。路易斯等人並不很情願接收它。1943年5月27日,飛機在執行任務時再次發生故障,左邊兩個引擎關閉,栽入太平洋。當時飛機在離夏威夷的歐胡島850英里處,機上共有11人,僅3人倖存——路易斯、菲利普、馬可。
6.馬可真的一晚上偷吃掉了所有的巧克力嗎?
是的。機槍手馬可出於恐慌,在墜機後的第一天晚上,一個人吃掉了所有巧克力(大約6條)。路易斯本想讓每一人早上吃兩小塊,晚上吃一小塊,這樣食物可以維持幾天。
7.飛機最初失事的六七天里,路易斯和他的兩位戰友菲利普、馬克在救生筏上沒有水喝,還受到赤道太陽的直射,他們依然活下來了。這可能嗎?
概率極低。一個人六七天不喝水能否存活,主要看溫度和遮陽物。如果天氣涼快、有遮陽物,可以活約一個星期。但若是天氣很熱、太陽直射,只能活48個小時。
8.飛機失事跌入太平洋的一瞬間,路易斯幾乎淹死。《堅不可摧》原著描述,他失去了知覺(沒說多長時間),接著又醒了過來,大口吞下海水和汽油。然後他發現,是二氧化碳罐把他推到了海面。
掉進海里,喝海水是有可能的,但書中這個描述太戲劇,有些不可信。路易斯當時吞下多少海水呢?人的肺只有幾立方英尺的容量。
二氧化碳罐把他推出海面的情節,聽上去像電影。
掉進海里,喝海水是有可能的,但書中這個描述太戲劇,有些不可信。路易斯當時吞下多少海水呢?人的肺容量很小的。書中描寫的二氧化碳灌把他推出海面的情節,聽上去太戲劇了。
9.為了活下去,路易斯和他的同伴在海中吃了信天翁?
是的。他們第一次捉住信天翁,把它剖開時,惡臭讓他們無法下嘴。於是他們用它作魚餌去捉魚。電影中指描寫了他們第一次吃信天翁的情節。後來接受采訪,路易斯說,當信天翁第二次落到救生筏上時,他告訴同伴:「我們必須試著吃它。」這一次,他們吃信天翁「像吃聖代冰激凌」,很美味。在《堅不可摧》原著中,路易說,當他們第二次剖開信天翁時,味道沒有那麼難聞了,他們逼迫自己吃下去。
小說《堅不可摧》和電影有何不同?
老年路易斯
10.他們真的受到了鯊魚的攻擊嗎?
是的。從第一天開始,鯊魚便一直是他們的大麻煩。這些鯊魚離他們很近,伸手可觸。路易斯描述,它們大小不一,從6英尺到超過20英尺(可能是大白鯊)。他們甚至能夠感覺到鯊魚的背在救生筏底部摩擦。這些鯊魚用尾巴拍擊救生筏,向他們濺水,甚至沖他們跳起來,他們不得不用槳和手擊退它們。如電影所描述的,他們曾捉住小鯊魚,用一面小鏡子剖開,吃它的肝——這是鯊魚唯一可吃的部分。書中描述,他們這樣做過兩次,之後再也沒有小鯊魚經過。電影只出現了一次他們抓小鯊魚吃的情景。
11.他們在海上漂流了多少天?
他們在1943年5月27日墜入太平洋。馬可堅持了33天。路易斯和菲利普約在7月13日被日軍發現。他們在海上漂流了47天,約2000英里。
12 .在47天漂流後,路易斯有多重?
在47天的漂流後,路易斯和菲利普的體重幾乎只剩一半。墜入太平洋前,路易斯最後的體重記錄為155磅。在被日本人捉住之後,根據不同資料記載,他的體重分別是67、79.5 和87磅。
路易斯後來回憶:「當他們把我們扔進地牢的時候,我低頭看了看我的膝蓋、我的骨頭和我的皮膚,然後我開始哭泣。我記得我自己是多麼強壯,我是一名田徑運動員。但是現在我皮包骨,像一具骷髏。就這樣,眼淚就從眼睛裡流出來。」而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導演安吉麗娜·朱莉和演員們一起節食。
13.在日軍集中營,路易斯的主要麻煩是「鳥」下士的虐待?
嗯……在許多方面,真實的集中營生活比電影里還更可怕。路易斯曾有三次被當小白鼠做醫學實驗。他被注射了一些葯物,然後被要求描述之後的頭暈和刺痛。當路易斯稱要暈過去時,實驗才會停止。因為虐待,路易斯患上了很多疾病。
不過,在電影中,朱莉為了集中表現路易斯和「鳥」下士的關系,弱化了其他方面。
小說《堅不可摧》和電影有何不同?
「鳥」下士渡邊(背景為真實照片,前圖為劇照)
14.在電影中,路易斯和他的同伴在集中營里可以說話?
這不是真實的。在集中營,說話是被嚴格禁止的。
15.一個人可以像路易斯那樣,鼻樑骨承受手電筒尾端的六次重擊嗎?路易斯曾聲稱,他的鼻樑斷了數星期,甚至骨頭都露出來了。
不太可能。如果骨頭都露出來了,沒有得到很好的醫療照顧,感染的概率是相當高的,而且傷口也不太可能在幾個星期內癒合。
16.在集中營中,路易斯曾患痢疾,挨餓,發高燒,100個士兵依次重擊他的臉,每人一拳(《堅不可摧》原著稱,他被重擊了220拳)。在這樣的暴力下,正常人可能活下來嗎?即使能,腦部不受傷的概率有多大?
不太可能,除非那拳打得非常輕。專家懷疑,這可能是路易斯的記憶出現了錯誤,記錯了——如果被打了100拳,臉會嚴重變形。人也不太可能承受100次重擊。
17.電影中,路易斯把一根6英尺長的重木樑舉了37分鍾,這有可能嗎?
這很難說,取決於木樑的重量和路易斯的身體狀況。電影中,「鳥」下士吩咐士兵,路易斯放下木樑,就射擊他。書中描寫的真實情況是,若是路易斯放低木樑,「鳥」下士就讓用槍柄打他。
一開始,「鳥」下士取笑路易斯,但隨著時間的過去,他意識到這種懲罰會變成路易斯對他的藐視。37分鍾後,他撞擊路易斯的肚子,木樑掉下來,砸中路易斯的腦袋,後者一下昏過去了。而在電影中,木樑掉下來後,「鳥」下士還不斷地打路易斯。
18.路易斯真的被迫在集中營比賽嗎?
是的。如電影所敘述的,路易斯在比賽中慘敗給一位日本運動員。後者被帶到集中營與他比賽。士官們嘲笑了路易斯。
不過,在現實中,這不是唯一的一次比賽——第二年春天,一位日本平民被帶到集中營與路易斯比賽,路易斯打敗了他,同伴們都感到歡欣。雖然後來路易斯被大棒擊打頭部,但他覺得值得。此後,他又和一位日本跑步選手比賽。不過,這位選手用英語告訴他,他想給自己前來觀看的女朋友留下深刻印象。他許諾路易斯,比賽結束後給他一個飯團。比賽結束後,他給了兩個飯團。
小說《堅不可摧》和電影有何不同?
路易斯一家(上圖為真實照片,下圖為電影劇照)
19.路易斯拒絕在東京廣播電台念消息嗎?
是的。如電影所示,現實中的路易斯被允許在東京廣播電台念他所寫的信息,這樣一來,他和其他戰俘的家人,就能知道他們還活著。之後,他被要求再次這么做。
與電影不同的是,實際情形是,兩次廣播並沒有緊接著。路易斯被送回了集中營。第二次廣播時,在最後時刻,他被要求念一張事先寫好的宣傳單。如電影所示,路易斯拒絕了。他終於意識到為什麼他沒有被殺害——日軍認為,一個美國奧林匹克選手是有利用價值的。
和電影中類似,現實中的路易斯確實吃了美國大餐,也被介紹給其他國家如澳大利亞的戰俘。這些戰俘已經為日本宣傳服務。路易斯試圖和他們握手,但他們感到羞恥,不願與他的眼睛對視。
20.真有「鳥」下士這個人嗎?
是的。「鳥」下士真名渡邊睦弘(Mutsuhiro Watanabe,綽號「鳥」)。他最開始在東京灣Omori島戰俘集中營當警衛,後來轉到最臭名昭著的戰俘集中營Naoetsu。路易斯因為不願配合東京廣播電台做節目受罰,也被送往這個集中營,與「鳥」下士再次相逢。電影中,路易斯再次看到「鳥」下士時,幾乎暈倒。渡邊睦弘在集中營對戰俘的虐待,是路易斯長久的噩夢。
1998年,真實生活中的渡邊睦弘在唯一一次接受采訪時說:「我對待戰俘非常嚴厲,他們是日本的敵人。我非常了解贊貝里尼。他說他被我毆打,這樣的事情是很可能發生在集中營的,如果你們考慮到當時我的個人情感。」
渡邊睦弘出身於日本一個富有且有聲望的家庭,享有教育特權。不過,他申請成為軍官被拒,為此感到羞辱。他非常嫉妒軍官,甚至包括路易斯。據說這是他變得殘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小說《堅不可摧》和電影有何不同?
電影中的「鳥」下士與真實的老年渡邊
《堅不可摧》原著描述,渡邊可以在集中營抽打戰俘長達數小時,之後又擁抱他們,給啤酒、糖果、香煙。渡邊會哭,表示他不會虐待其他戰俘。數小時後,他又故態復萌。「渡邊每天都會打戰俘,把他們的氣管弄裂,耳膜弄破,打碎他們的牙,把一個人的耳朵撕去一半,讓人失去知覺……」集中營會計師Yuicho Hatto 說,渡邊睦弘是一個性虐待狂,後者曾直率地承認,抽打戰俘時,他的性慾能夠得到滿足。
1945年,在麥克阿瑟所列的40位最想緝拿的日本戰爭罪犯名單中,渡邊睦弘名列23。但他躲藏了7年,許多人以為他已經死去。最後,他在2003年去世。
1998年,路易斯去日本長野參加冬奧會火炬接力。他要求見渡邊睦弘,甚至寫了一封信:「我已經把我的生命獻給基督。我對你的愛取代了對你的恨。基督說:『原諒你的敵人並為他們禱告。』」但是渡邊睦弘拒絕與他見面。
D. 如何看待馬可·伯格導演的電影風格
阿根廷獨立電影名導馬可·伯格以細膩呈現男性之間的曖昧情慾而聞名,被譽為阿根廷"同性電影之光"。首部劇情長片《B計劃》榮獲聖地亞哥同志影展最佳國際影片。第二部劇情長片《缺席》更是一舉奪得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最佳劇情片。其後的《夏威夷》和《跆拳道》也都廣獲好評,是當今世界影壇最具代表性的男同志導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