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主角名叫普里莫斯的電影

主角名叫普里莫斯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09-04 21:33:03

1. NBA裡面有多少非本土球員分別叫什麼名字

今年季後賽隊伍中的國際球員:

東部聯盟 (22人)

芝加哥公牛(5人):馬蒂納斯-安迪斯格維瑟斯 (Martynas Andriuskevicius)(立陶宛)、羅爾-鄧(Luol Deng)(蘇丹)、安迪斯-諾西奧尼(Andres Nocioni)(阿根廷) 、維克特-卡亞帕(Viktor Khryapa)( 俄羅斯)、及薩波-索夫洛薩(Thabo Sefolosha)(瑞士)

克里夫蘭騎士(3人): 扎伊德魯納斯-伊爾戈斯卡斯 (Zydrunas Ilgauskas)( 立陶宛)、阿列克山大-帕瓦洛維奇 (Aleksandar Pavlovic) (塞爾維亞及黑山) 及安德森-瓦萊喬(Anderson Varejo) (巴西)

底特律活塞 (1人): 卡洛斯-戴爾菲諾 (Carlos Delfino)(阿根廷)

奧蘭多魔術(3人): 卡洛斯-阿羅約(Carlos Arroyo)( 波多黎各)、達科-米里西奇(Darko Milicic) (塞爾維亞) 及希達耶特-特科格魯 (Hidayet "Hedo" Turkoglu) (土耳其)

新澤西網(3人): 麥爾-伊利奇(Mile Ilic)( 塞爾維亞)、雷納德-克爾斯蒂奇(Nenad Krstic)( 塞爾維亞) 及波斯簡-諾克巴 (Bostjan Nachbar) (斯洛維尼亞)。

多倫多猛龍(6人): 安德里亞-巴格納尼(Andrea Bargnani)( 義大利)、霍塞-曼紐-卡爾德龍(Jose Manuel Calderon)( 西班牙) 、約格-加巴約薩(Jorge Garbajosa)( 西班牙)、內斯特洛維奇 (Radoslav "Rasho" Nesterovic)(斯洛維尼亞) 、尤羅斯-斯洛卡(Uros Slokar)(斯洛維尼亞)、佩普-索烏(Pape Sow)(塞內加爾)。

華盛頓奇才(1人): 達瑞斯-桑賈拉 (Darius Songaila)( 立陶宛) 、

西部聯盟(37人)

達拉斯小牛(5人):荷塞-巴里亞(Jose Juan Barea)( 波多黎各)、德薩蓋納-迪奧普(DeSagana Diop )(塞內加爾)、戴德爾-艾魯加 (Didier Ilunga-Mbenga)(剛果)、波波斯-蒙薩邦蘇(Pops Mensah-Bonsu)(英國)及德克-諾維茨基(Dirk Nowitzki)(德國)。

丹佛掘金(4人):亞休巴-迪亞瓦拉(Yakhouba Diawara)(法國)、李納斯-科雷薩(Linas Kleiza)(立陶宛)、埃杜阿多-納胡拉 (Eardo Najera)(墨西哥)及 奈奈(Nene)(巴西)。

金州勇士(6人): 凱蘭納-阿祖布克(Kelenna Azubuike)( 英國)、安德里斯-比德林斯(Andris Biendrins)( 拉特維亞) 、扎科-查巴卡帕(Zarko Cabarkapa)( 塞爾維亞)、阿多納爾-福伊爾(Adonal Foyle)(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薩魯納斯-賈斯科維休斯(Sarunas Jasikevicius)( 立陶宛)、邁克爾-皮特魯斯(Mickael Pietrus)(法國)。

休斯敦火箭(4人):迪坎貝-穆托姆博(Dikembe Mutombo)(剛果)、瓦斯里斯-斯潘諾里斯(Vassilis Spanoulis)(希臘)、傑克-查卡利迪斯(Jake Tsakalidis)( 希臘)及 姚明(Yao Ming)(中國)。

洛杉磯湖人(2人):羅尼-圖里亞夫(Ronny Turiaf)(法國)、弗拉迪米爾-拉德馬諾維奇(Vladimir Radmanovic)( 塞爾維亞)

菲尼克斯太陽(6人):林德羅-巴博薩(Leandro Barbosa )(巴西)、拉加-貝爾(Raja Bell)(美屬維京群島)、帕特-伯克(Pat Burke)(愛爾蘭)、鮑里斯-迪奧(Boris Diaw)(法國)、肖恩-馬科斯(Sean Marks)(紐西蘭)及史蒂夫-納什(Steve Nash)(加拿大)。

聖安東尼奧馬刺(6人):蒂姆-鄧肯(Tim Duncan)(美屬維京群島)、弗朗西斯科-埃爾森(Francisco Elson)(荷蘭)、伊曼紐爾-吉諾比利 (Manu Ginobili)(阿根廷)、法布瑞斯爾-奧博托 (Fabricio Oberto)(阿根廷)、托尼-帕克(Tony Parker)(法國)、比諾-烏德里(Beno Udrih)(斯洛維尼亞)。

猶他爵士(4人):拉菲爾-阿魯尤(Rafael Araujo)(巴西)、戈登-吉里切克(Gordan Giricek)(克羅埃西亞)、安德烈-基里連科(Andrei Kirilenko)( 俄羅斯)及梅米特-奧庫(Mehmet Okur)(土耳其)。加拿大的馬格洛伊爾

2. 世界圖書之都的部分簡介

2007世界圖書之都波哥大(哥倫比亞)
波哥大是首個獲得「世界圖書之都」稱號的拉丁美洲城市,其公共圖書館的蓬勃發展是其贏得這份美譽的最重要原因。波哥大共擁有102座公共圖書館,其公共圖書館網路每年為480萬名用戶服務。令人稱道的是波哥大的Luis Angel Arango圖書館,它是全球擁有最多用戶的公共圖書館,而另外三間現代化超大型圖書館也被認為擁有頂尖的客戶服務質量。同時,波哥大擁有294家出版社、619間書店,哥倫比亞有50%的書籍都在這里誕生。
2008世界圖書之都阿姆斯特丹(荷蘭)
阿姆斯特丹當選為2008「世界圖書之都」,主要得益於其圖書推廣計劃的高質量和多樣性,其推廣計劃也產生了國際性的影響,獲得了國內外公立和私營圖書業界的積極參與。突出表達自由也是阿姆斯特丹當選的一個重要原因。阿姆斯特丹素來以言論自由而著稱,自16、17世紀開始,阿姆斯特丹就成為了那些在自己的國家被剝奪了創作自由的作家們的避難地,他們在這個和平環境中自由寫作,至今仍然如此。在當選的這一年中,阿姆斯特丹以「開卷閱讀,開闊思路」(an open book an open mind)為主題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激發了人們對表達自由的討論及對話。
2009世界圖書之都貝魯特(黎巴嫩)
貝魯特努力保持其文化多樣性、對話和寬容特色是她成為2009年「世界圖書之都」的原因。貝魯特的空氣里處處彌漫著自由的氣息,對阿拉伯世界的學者而言,這座城市就是一個自由的避風港,這里也沒有嚴苛的新聞審核制度,言論自由備受推崇。她自由寬松的環境更孕育了一大批藝術家,尤其在數十年的內戰中,貝魯特本土涌現了許多優秀女性作家,改變了阿拉伯戰爭文學的格局。此外,作為阿拉伯世界公認的「印刷工廠」,貝魯特城市中的書店有著各類裝幀精美的圖書,從勵志讀物到經典名著,每位讀者都能在書店的一角淘到自己心愛的書籍。
2010世界圖書之都盧布爾雅那(斯洛維尼亞)
2008年申請世界圖書之都那一年,恰逢斯洛維尼亞寫作語言的創立者――普里莫斯特魯巴爾誕辰500周年紀念。這不僅成為該國申請的最大由頭,並最終被列入活動目錄。斯洛維尼亞有著傳統而且豐富的出版業,主要集中在盧布爾雅那。自2001年開始,該國每年出版4000多部文學作品,位列人均出版文學作品國家第三,僅次於芬蘭和冰島。國家雖小,出版商數量卻非凡,超過1800家,並且各有特色。2004年,斯洛維尼亞還公布了公共圖書借閱權,使得作者能夠根據公共圖書館借閱其作品的次數獲得補償。另外,該國每年圖書館的借閱量超過了2000萬,即平均每位居民每年借閱量為11本,其中24%的借閱者來自盧布爾雅那。
2011世界圖書之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
2011年,布宜諾斯艾利斯成功申請成為世界圖書之都對這座城市有著極特殊的意義,因為這一年,阿根廷歷史上對公眾自由制度最早的貢獻――《自由出版社法令和條例》生效100周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文化傳統享譽全球,不僅由於著名作家不斷對外輸出世界觀,還因為這座城市人們熱愛閱讀的習慣。自1810以來,該市的公共圖書館已經遍地開花。據說,該市的讀者並不需要出門去找書,書就會自動呈現到他們面前,因為著名國際書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出席。即使在歷史最灰暗的時期,當地人都從來都沒有失去過信念,即表達和思考的自由。此類理念促使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為世界圖書之都,也將它推向另一個超越閱讀范疇、抵達文化層面的新起點。
2012世界圖書之都埃里溫(亞美尼亞)
比希臘年輕,比羅馬年長,這是對於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的准確描述。這座公元前就有人居住的古老城市,已獲評為2012年世界圖書之都。埃里溫最大優勢在於古老,即擁有質量上乘及豐富多樣的圖書項目。該城設有檔案館、歷史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以及藏有萬幅油畫的國家畫廊。另外,馬坦納達蘭文獻手稿陳列館聞名遐邇,裡面藏有萬多本亞美尼亞古代文獻和近2000份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希臘文、拉丁文和其他文字書寫的珍貴資料,不少手稿是直接寫在經加工的羊皮上的。

深圳將申請「世界圖書之都」
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邀請,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率深圳代表團於當地時間10月11日上午到訪位於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會見了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博科娃表示,深圳文化產業所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奮,同時深圳已在推動全民閱讀、發動民營企業力量促進全球教育文化的發展等方面樹立了國際典範。今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繼續加強與深圳在文化創意、圖書、全民閱讀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深將申請「世界圖書之都」王京生首先轉達了王榮書記、許勤市長的問候,向博科娃介紹了近年來深圳文化事業、圖書產業、創意設計業發展的總體情況,尤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設計之都」稱號以來,文化創意業的蓬勃發展態勢。對博科娃總幹事一直以來對深圳設計之都建設、文化創意產業以及圖書事業發展的關注支持表達了謝意。王京生還表示,深圳將繼續推動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在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申請2015年「世界圖書之都」的稱號。此外,王京生還代表深圳人民向博科娃總幹事贈送了《深圳十大觀念》英文版,邀請總幹事在合適的時間再次來到深圳訪問。深圳文化產業博得盛贊博科娃充分肯定了深圳文化產業所取得的成就。她說,深圳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文化方面的建設也取得了驚人成就。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深圳GDP增長為7%,但文化產業的增長達到了26%。這充分體現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她本人所倡導的「文化最終推動經濟發展」的理念,令她感到十分振奮。創意城市網路深圳貢獻不小博科娃高度贊賞深圳在全球創意城市網路中起到的作用及做出的貢獻。深圳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創意城市網路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和交流。2010年底,深圳承辦了全球創意城市網路大會,發表了《深圳公報》。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新銳獎永久落戶深圳。推廣全民閱讀樹立國際典範深圳在推廣全民閱讀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也令博科娃印象深刻。她回憶起去年在深圳中心書城參觀時,看到了許多的家庭,許多的孩子,許多的年輕人,這讓她感覺到閱讀確實在深圳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深圳創造了許多條件讓更多人去讀書,充分享受獲取知識的平等權利。她說:「深圳推廣全民閱讀已經為世界樹立了一個範例。」推動民企力量發展文化事業博科娃特別提到,深圳政府在發動民營企業力量發展文化、科學、教育事業方面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模式。去年8月,深圳紅鑽足球俱樂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助資100萬美元,成立深圳紅鑽——聯合國教科文戰略合作信託基金,資助非洲陶瓷業的青年人到中國瓷都景德鎮學習,促進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之間的文化對話和交流。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上與中國民營部門的第一個合作協議,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促進世界平衡發展」的理念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新創意新項目引人期待會談中,博科娃對深圳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後的合作表示了強烈期待。她認真聽取了王京生關於深圳未來文化創意、圖書等項目的計劃並給予肯定。她還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繼續對這些計劃給予支持。國際圖書會議意義深遠自2001年以來,深圳已連續舉辦12屆讀書月活動。「因讀書而受人尊重」已成為這座城市的信念。2013年3月1-2日,深圳將舉辦主題為「全球化背景下圖書業面臨的挑戰」的國際會議,屆時將邀請眾多國際嘉賓,包括圖書出版、銷售機構,圖書館、著名作家、政要等。王京生專門向博科娃遞交了邀請函,邀請總幹事出席大會。博科娃對邀請作出了熱情的回應。她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密切關注國際圖書業面臨的挑戰。深圳即將召開的國際圖書會議,將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一議題的延續。這次會議不但能夠對圖書業的各類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還能為世界圖書業提供一個了解深圳圖書及閱讀的機會。這次會議還將發表有關圖書業發展的全球宣言,並研討深圳自主建立相關圖書和閱讀國際推廣機構,進一步推動國際圖書業合作和發展。《人文頌》走向國際舞台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倡導「新人文主義」的理念,即更加尊重平等、婦女權利、提倡多元文化發展。深圳對這一理念作出了積極反應,已於近期推出了大型合唱交響曲《人文頌》。這一大型人文主題音樂作品將儒家文化「以人為本」的理念發揚光大。博科娃對其表示出了極大的熱情和積極肯定。她認為,《人文頌》中倡導的人類永恆的價值和「新人文主義」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思想內涵深刻。她熱情地邀請深圳交響樂團將《人文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演,之後推向全世界。民營企業創新合作模式在深圳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深圳民營企業認識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促進世界各國教育普及提高、科技發展進步、文化傳承創新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深圳華強集團的負責人隨深圳代表團參加了會談,表達了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資助,加強相關合作的意願。博科娃感到非常高興,提出歡迎深圳的民營企業在文化創意產業、圖書、出版等領域與教科文組織開展合作。

3. 外國片電影中有沒有電影名字中有一個『莫』子的電影

有很多:
佩德羅·巴拉莫 Pedro Páramo(2009)
我愛你莫里斯 I Love You Phillip Morris(2009)
和莎莫的500天 500 Days of Summer(2009)
格莫拉 Gomorra(2008)
莫瑞莫托先生 Monsieur Morimoto(2008)
莫扎特城 Mozart Town(2008)
小莫斯科 Mala Moskwa(2008)
莫里哀情史 Molière(2007)
史特拉莫:未來尚未命定 Joe Strummer: The Future Is Unwritten(2007)
莫里斯·皮亞拉,真愛存在 Maurice Pialat, l'amour existe...(2007)
奧斯莫比劍 Cutlass(2007)
莫娜的女兒 Cèdre penché, Le(2007)
莫爾科姆以北三英里 Three Miles North of Molkom(2007)
萬夫莫敵 Invincible(2006)
莫失莫忘 Love Conquers All (2006)
零點莫斯科 Moscow Zero(2006)
莫惹是非 Stay(2006)
尋找莫扎特 In Search of Mozart(2006)
莫特納格伯爵 Graf Montenegro(2006)
莫扎特 Mozart-I Would Have Done Honour to Munich(2006)
莫莉-美籍少女民政戰線 Molly: An American Girl on the Home Front(2006)
普里莫·列維的旅程 Strada di Levi, La(2006)
提莫夫.布雷金的半條命 The Half Life of Timofey Berezin(2006)
莫扎特與鯨魚 Mozart and the Whale(2005)
歡迎來到東莫村 Welcome to Dongmakgol(2005)
我愛你,莫順 Eomma eolgul yeppeunneyo(2005)
詩人莫拉埃斯 Vinicius(2005)
莫莉與莎莎 Karov La Bayit(2005)
斯帕·莫雷羅神秘探險記 The Mysterious Geographic Explorations of Jasper Morello(2005)
莫惹是非 Sleeping Dogs Lie(2005)
莫斯科寒意 Moscow Chill(2005)
阿拉莫之戰 The Alamo(2004)
莫迪里阿尼 Modigliani(2004)
莫斯科黃金 Oro de Moscú, El(2003)
火星人莫卡諾 Mercano, el marciano(2002)
法比奧·蒙塔爾之舒爾莫 Fabio Montale: Chourmo(2002)
莫斯科廣場 Moszkva tér(2001)
老友記 第八季第10集 莫妮卡的皮靴 (2001)
淹死莫娜 Drowning Mona(2000)
吉爾莫女孩 Gilmore Girls(2000)
艾莫奇遇記 The Adventures of Elmo in Grouchland(1999)
莫洛凱島:戴梅恩神父的故事 Molokai: The Story of Father Damien(1999)
莫洛赫 Molokh(1999)
克羅莫狼人 The Wolves of Kromer(1998)
莫失莫忘 The Sweet Hereafter(1997)
永遠的莫扎特 For Ever Mozart(1996)
喬伊在莫斯科 Joy à Moscou(1995)
莫忘那段情 Mou wang nei an qing(1994)
朝前走,莫回頭 Go Ahead,Don't Turn Around(1994)
不是莫扎特 M Is for Man, Music, Mozart(1991)
忘卻巴勒莫 Dimenticare Palemo(1990)
莫迪 Modì(1990)
羅莫爾德和朱利葉 Romuald et Juliette(1989)
再見莫斯科 Mosca addio(1987)
阿莫羅薩 Amorosa(1986)
莫阿 Moa(1986)
托尼西莫的復仇 Vengeance: The Story of Tony Cimo(1986)
霍洛維茨在莫斯科 Horowitz in Moscow(1986)
阿拉莫灣 Alamo Bay(1985)
莫扎特的同行們 Bröderna Mozart(1985)
莫扎特傳 Amadeus(1984)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Second Spring of Mr. Muo(1984)
在巴勒莫的一百天 Ceuto Giorui a Pabermo(1984)
尼莫 Nemo(1984)
後悔莫及 Hou Hui Mo Ji(1983)
雌雄莫辨 Victor/Victoria(1982)
莫娜 Mora(1982)
馴馬人莫蘭特 Breaker Morant(1980)
巴勒莫或沃爾夫斯堡 Palermo oder Wolfsburg(1980)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Moscow Distrusts Tears(1979)
歐布羅莫夫 Oblomov(1979)
莫里哀 Molière(1978)
托多·莫多 Todo modo(1976)
最後一個莫希幹人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1975)
霍莫爾卡和他的口袋書 Homolka a Tobolka(1972)
明妮與莫斯科威茲 Minnie and Moskowitz(1971)
莫莉馬貴 The Molly Maguires(1970)
買了新車的霍莫爾卡 Hogo-fogo Homolka(1970)
看啊,霍莫爾卡 Ecce Homo Homolka(1969)
再見吧莫斯科愚連隊 Saraba Mosukuwa gurentai(1968)
少女莫夏特 Mouchette(1967)
佩德羅·帕拉莫 Pedro Páramo(1967)
漫步莫斯科 Ya shagayu po Moskve(1963)
萊昂莫漢神父 Léon Morin, prêtre(1961)
莫斯拉 Mosura(1961)
年少莫輕狂 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1960)
莫卧兒大帝 Mughal-E-Azam(1960)
莫霍克 Mohawk(1956)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1953)
瑪麗亞·莫雷娜 María Morena(1951)
莫卧爾大帝胡馬勇 Humayun(1945)
莫斯科來的V小姐 Miss V from Moscow(1942)
莫雷娜·克拉拉 Morena Clara(1936)
莫妮卡醫生 Dr. Monica(1934)
最後一個莫希幹人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1920)
小尼莫 Little Nemo(1911)

4. 《納粹知道我的名字》:人性的光輝始終熠熠發光

我在不久之前,看過義大利作家普里莫·萊維的《被淹沒和被拯救的》,也是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里的故事,哪怕是看文字都覺得無比的恐怖,人類的陰暗面,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陰暗更陰暗。 

親歷者的文字,從字縫里都透露著徹骨的黑暗和寒冷,死裡逃生,或許只是為了記錄下來曾經發生過的一切,讓我們不要遺忘。

不同於男作家普利莫·萊維,當我看見這本從女性視角出發,同樣描寫奧斯維辛集中營里的故事,受到的觸動一點都不亞於前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她的文筆更細膩、更形象、更貼切,而因為同為女性,我們先天有一種共鳴,我更感動於她在納粹集中營發生的女孩幫助女孩的故事。

特別是閱讀到瑪格達·海靈格在牢房中,因為飲食、睡眠、臟亂差等等集中營里的特色,導致疾病,為了應付點名,女孩們架起她,把她藏在身後,幫助她躲過苦役,甚至幫她從其他區域偷拿葯品,總算是讓她度過了那一段難熬的時光。

我邊看的時候,邊握緊了拳頭,特別是看見瑪格達一次又一次死裡逃生,對比起其他集中營里的猶太人,無疑她是幸運的,可她仍舊是不幸的,她本不應該經歷那些恐怖黑暗的人生,她應該在家鄉開她的幼兒園,當幼師,照顧教育那些猶太裔或者非猶太裔的孩子們,應該在家鄉的草坪上慵懶得曬著太陽,應該自由自在得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可戰爭爆發後,一切都變了,原來的美好和平靜被打破,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不同於部分猶太人,只是單純的受害者,被苦役,被毒打,被送去毒氣室,瑪格達的遭遇苦難而又特殊,閱讀體驗絕佳,卻也讓人替她深深心疼。

從前的我在閱讀到納粹集中營的故事,或者觀看同類型電影,如《辛德勒的名單》,總是很好奇,既然妥協也是死,反抗也是死,早死晚死都是死,為什麼猶太人為什麼不團結起來反抗呢?或者逃跑,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在讀過這個故事之後,我卻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人們不可能想不到我這個局外人都能想到的,恰恰相反,有太多的人倒在了逃跑的路上,也有太多的人因為同宿舍同組同連的人逃跑而被連坐。於是為了活下去,互相監視,舉報,傾軋,陷害,讓我心生無數惶恐和害怕,覺得如果自己身在其中,或許都活不過一天,就自己把自己給超度了。

而女主卻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過了漫長的三年,她通過自己的聰明機智,通過自己精通德語,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營中獄友的互幫互助,歷經千幸萬苦才熬過了三年。這三年,她從最初的懵懂到麻木,從幼兒園教師到普通犯人,再從犯人到囚犯營長,管理三萬人,進步不可謂不大,但是很顯然這並不是她想要的,身不由己的時光里,她用自己的方式盡可能得幫助和拯救更多的人,給他們力量,教他們在納粹黨衛軍手下艱難求生。

我們都知道納粹集中營奧斯維辛的恐怖和黑暗,那裡可以說就是人間煉獄,但是我卻能看見人性的光輝在其中熠熠生輝,光芒萬丈,哪怕是最狂風驟雨的侵襲,都不能讓它熄滅,哪怕有時候會變得暗淡,但是黎明到來之前的緣故,太陽終究會升起,我們總能找到活著的希望。

希望你也能在這本書里,找到積極面對人生的力量。

End。

5. 法國有哪些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值得一看

關於一些二戰題材的法國電影,我給大家推薦以下幾部。

1.《隨心所欲的五月》是一部講述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入侵法國,加萊海峽小村莊的人們准備逃離故土,躲避戰亂,一個母親帶著兒子逃離的而展開的戰火間的故事。電影一面展現了法國鄉村美麗醉人的景色,另一面展現了與德國納粹的慘無人道。影片中,掉了隊的軍官,在自家酒窖睡過頭的農夫,帶領村民逃亡的村長,以及受盡戰亂之苦的百姓,導演利用不同角度來呈現這段令人心痛的歷史。影片雖然展現了納粹慘無人道的一面,但是影片中的一些小細節還是體現出了在那個戰火燃燒民不聊生的時代人性的光輝依然閃耀。

6. 揚·紹德克的人物評價

捷克國家攝影博物館的女館長安娜·華諾瓦最初很反感索德克:「我憎惡他對低級品味的喜好,也不喜歡他早期照片里流露的做作、嬌羞狀的感傷。」然而索德克的作品無人能夠忽略,他太獨特了,華諾瓦終於發現了他的價值:「他把情慾和溫柔、精妙的嘲諷和短暫即逝的荒謬交集在如詩般
的氣氛里。他一面觸及虛偽和造作,另一面卻表達了真與愛。」正是由於安娜·華諾瓦的大力推薦,索德克獲得了世界性聲譽。「我作靈魂的肖像。」索德克這樣說。他的地下室劇場,其實是身體、死亡和慾望在不斷演出。只是,讓花里胡哨的小丑來宣講存在的真理,讓我們有些不知所措。
強索德克的攝影總是備受爭議,不過他影響了許多後進的攝影家與藝術家。強索德克的主題以裸露的女體居多,有肥胖的老女人、殘缺的肢體,甚至許多充滿了病態的模特兒。強索德克讓他的女模特兒濃妝艷抹,姿態造作,「俗不可耐」的程度令捷克當局搖頭,作品屢屢被譏為低俗、不入流。共黨政權更曾以敗德為理由數度關切,到他的工作室搜索,逐一調查照片中的模特兒身分,以政治力干涉他的創作自由。其實,強索德克除了展現肉體之外,宗教命題及男女之間的曖昧性也是他熱中的主題。他鏡頭下的模特兒展現的都是有別於西方傳統人體美感的角度,他一直提問的是:誰有權力決定美醜?是主流社會、政府當局還是西方世界?透過強烈的影像語法,強索德克以行動提醒世人不要放棄追尋自己所認定的美的權力。所幸,強索德克名聲不斷以地下的方式傳開,作品零散傳到海外。六○年代未強索德克初次訪美,轟動一時,此後他的作品幾乎年年在美國展出,且受到國際矚目,至今受邀舉辦個展的次數超過四百次。
只是,因為鐵幕深鎖,外界對這位風格強烈的攝影師的人生當時所知無多。直到一九九○年導演德米索茲前往采訪拍攝,強索德克那位在地下室的工作室才首度曝光。德米索茲身兼作家、攝影及紀錄片導演等多重身分,作品多以電視節目為主,一九九八年曾拍攝巴基斯坦演唱家NusratFatehAliKhan紀錄長片。不過,德米索茲拍攝強索德克的計劃,仍因政治力干擾,拍攝時間有限,只剪成廿八分鍾的影片,卻已足夠讓世人震驚。《布拉格一九九○》憑藉瑰麗的影像得過十幾個國際影展獎項。強索德克現年七十三歲,仍持續創作。 1984年之後,索德克的作品中給人的極其復雜的感覺超過了以前所有認同於優雅的詩情畫意和強烈的懷舊情緒的視覺藝術。他的照片令人驚愕不已,有時會使人覺得他正放肆地沉湎於風格主義和無道德的視覺想像中。但總的來看,索德克卻顯然不想像頹廢的情人或糊塗的父輩那樣
把他的藝術生命浪費掉。他的作品最多的還是那些無傷大雅的、帶有裝飾性的景象,比如利用光的蒙太奇效果拍攝的「煉獄2號」(1987年攝)等等。80年代以後,索德克的許多作品都成了脆弱的愛情生活和對妻子、情人進行質疑的見證。早期對女性的無限膜拜現在變成了冷麵的對抗甚至於徹底的憎惡。比如「深切的願望」(1985年攝)這張照片,展示的是一個丈夫跪倒在他驕橫跋扈的妻子面前,向她乞求著什麼,而那個豬一樣肥碩的女人居然像救世主般驕傲。80年代中期他還拍過一張男人與女人的肖像,他自己扮演了一個強悍的男人,一臉得意地點燃了一根香煙,而同時,他的女伴卻正朝自己扣響了扳機。對那些犬儒主義者而言,這種諷刺是最顯而易見的了。早期作品中攝影師和模特兒之間的那種真切的色情誘惑逐漸看不到了,而在另一個極端上,藝術家不再從參與者的相互關系中尋找私密,而是目標明確地用他的相機去真實抓取女性身體上最忌諱的區域。
索德克並不迴避任何東西。在像基督一樣的攝影師(1991年攝)中,他吊掛在兩個衣衫襤褸的婦女身上,就像基督吊掛在十字架上一樣。在他自己的一張自拍照中,他擺出了一個哈姆雷特式的姿勢,而他身上的那件瘦瘦的衣服,活像一個集中營里的犯人。再仔細比較一下,這衣服實際上是由一家名叫馬塔蘇達(Matsuda)商號設計的夾克,而他曾在1989至1991年為它拍攝過時裝。在自拍照中,他把當時模特手中的骷髏換成了自己手中的一架相機。
索德克對歷史形象主題的介入是極其偶然的,這種偶然性可能就像他不經意間從布拉格的一家劇院買了個道具箱一樣。人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從他的作品中看到戲劇性的場面,而這些場面有它很直接的宗教源泉,或者是從同時代人身上得到的啟發。但是,在所有這些影像中,人們看到的最多的還是這些年來他那些基於色情的照片或明信片的變化。在早期的作品中,索德克常用花冠、王冠、獸皮和破爛的紗布來隱喻圖像中的色情,甚至頹廢的閨房中放盪的氣氛。70年代中期之後,他的模特穿的是古怪的、老式的服裝,脖子上纏繞的珍珠項鏈彷彿是100年前造出來的。到80年代,索德克基於攝影明信片創作了更多樣式的攝影系列,比如淫盪的少女上床的鏡頭,甚至更為淫穢的三人亂倫的照片。
年青時,索德克曾相信自己有作模特的素質。但後來他承認,是生活使他認識到他的位置是在鏡頭後面而不是鏡頭前面。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作為演員,索德克擁有與作為導演同樣的激情。如果他沒有這樣看待自己的話,也許只是因為他早已變成了他自己這出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無論是在藝術中還是在生活中,無論是在鏡頭前還是在鏡頭後,「演出必須開始」。
按照權威的評論家茲德奈克·普里莫斯(ZdenekPrimus)的觀點,在現在看來,在70年代,索德克是走自己道路的、獨立於社會體制之外、沒有任何藝術家協會和其他國家機構支持的極少的幾位藝術家之一。這意味著他將被後人所遺忘,據他自己說,有一個時期,人們認為他已經生活
在另一個國家,或者做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特務,甚而有人認為他已經死了,而捷克文化部對來自國外的探詢的回答統統是:根本就沒有索德克這個人。作為一個西方的觀察者,人們有理由相信索德克是惡劣的政治環境下的犧牲品,然而,從1975年開始,隨著索德克在國際上越來越被人接受,他終於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攝影中而不必為經濟問題操心了。很自然,他的這種境遇在那些他疏於交往的國內攝影師中引起了不少的嫉妒。但造成他孤立處境的根本原因卻並不僅於此:他所傾心關注的裸體主題對當時大部分捷克攝影師而言是很少有人涉足的--在70年代,當索德克開始把焦點朝向人類的性問題時,捷克攝影的主流依然是紀實攝影。本身也是位攝影家的布拉格藝術學院教授弗拉德米爾·伯格斯(VladimirPirgus)堅持認為,70年代的裸體攝影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無論是對古典裸體攝影的理解還是在新派影像的創造上,都無法與60年代的成果相比。他認為,這其中部分原因在於圖像的泛濫和荒謬,而法令和禁令也使裸體攝影失去了展覽和出版的可能。
因此,索德克的處境是很被動的,他的住所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搜查,沒有及時藏起來的照片和底片被沒收,國家安全局還對照片中的人以及他們的朋友和親屬進行審問。有一段時間,索德克被迫定期到警察局匯報他的行蹤。 毫無疑問,這種處境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外的藝術界和出版界對他的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巨大興趣所引起的。從1969年在印第安納大學舉辦第一次影展開始,他幾乎每年都要在美國舉辦一次個展。他的照片同時也在澳大利亞和法國展覽並被收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他把他全方位的成功歸功於一家名叫《藝術無限》的荷蘭出版社,這個出版社致力於出版發行明信片、海報和圖片類圖書。80年代中期,當索德克放棄了他工廠里的工作後,《藝術無限》便與他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在其後將近10年的時間里,索德克一直為之工作,直至精疲力盡。但是迄今為止,德國人卻對索德克一直表現出他們極度的審慎,雖然從1978年開始他的照片也在德國賣得不錯,但至今仍然沒有一家博物館或美術館認為應該為索德克舉辦一個個人展覽。除了路德維希博物館外,你很難在其他主流的藝術館中找到他的作品。即使在捷克斯洛伐克,人們對他的認可也非常勉強。曾是布拉格藝術與工藝美術博物館影像部主任的安娜·法羅娃毫不掩飾她對索德克作品評價的兩難,1983年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不喜歡他那種低俗的風格和粗劣的製作,同樣,我也不喜歡他早期作品中那不自然的氣氛和矯揉造作的多愁善感。」但同時她又很欣賞他:「他有自己的東西,這個布拉格人非常特別!」實際上,索德克的照片無論在展覽上還是在攝影圖書中,總能緊緊抓住讀者的視線--它們與那些報道攝影以及當時風行的現實主義風格截然不同。 15年過去了,法羅娃的論斷依然不失其中肯。一提到索德克,必然會出現兩種針鋒相對的意見。在最近的幾十年裡,圈內的行家們要麼堅決反對他,要麼至少表現出極大的謹慎,而對他給照片的上色,人們首選的是保持沉默。而另一些人卻一直毫不含糊地支持他,因為在捷克的書店和紀念品商店裡,除了畢加索和馬蒂斯外,索德克的明信片、掛歷和圖書的銷量超過了其他所有的藝術家。

7. 斯洛維尼亞在歐洲哪裡這個國家很富有嗎

斯洛維尼亞
國名:斯洛維尼亞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由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白、藍、紅三色。旗面左上角繪有國徽。斯洛維尼亞於1991年宣布脫離原南斯拉夫,成為獨立主權國家,1992年正式採用上述國旗。

國徽:為盾徽。盾面為藍色,上部有三枚黃色的六角星,下邊是白、藍相間的波紋,中間為三座白色山峰,象徵該國最高峰——海拔2864米的特里格拉夫峰。

自然地理:位於歐洲中南部,巴爾干半島西北端,地處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之間,位於原南斯拉夫的西北部,東部和南部與克羅埃西亞接壤,西南瀕臨亞得里亞海,西鄰義大利,北界奧地利與匈牙利。面積為20273平方公里。52%的面積被茂密的森林所覆蓋。海岸線長46. 6公里。西北部為斯洛維尼亞阿爾卑斯山地,南部為石灰岩高原。德拉瓦河與薩瓦河上游流經,河谷平原佔全國總面積五分之一。特里格拉夫峰為境內最高的山峰,海拔2864米。最著名的湖泊是布萊德湖。氣候分山地氣候、大陸性氣候和地中海式氣候。夏季平均氣溫為21℃,冬季平均氣溫為0℃。

人口:198.8萬(1999年12月)。主要為斯洛維尼亞族(87.9%),匈牙利族(0.43%),義大利族(0.16%),其餘民族(11.6%)。官方語言為斯洛維尼亞語。主要宗教是天主教。

首都: 盧布爾雅那(Ljubljana)是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位於西

北部薩瓦河上游,群山環抱的盆地之中,多濃霧。面積902平方公里,人口約

27.2萬人(1995年)。

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建城,稱「艾摩那」,十二世紀改為現名。因地理位置

接近邊陲,歷史上多受奧地利和義大利影響。1809-1813年為法國的一

個地方行政中心。1821年奧、俄、普、法、英等國在此舉行「神聖同盟」成

員國會議。十九世紀是斯洛維尼亞民族運動的中心。1919年起歸屬南斯拉夫

。1895年發生地震,破壞嚴重,只有一些重要的建築保存下來,如公元前三

、四世紀的羅馬古城遺址、十八世紀的聖尼古拉總教堂、1702年建的音樂館

和一些十七世紀的巴羅克式建築等。

盧布爾雅那文化事業發達,有全國著名的斯洛維尼亞藝術科學學院,其畫廊

、圖書館和國家博物館,在國內享有盛名。1595年創辦的盧布爾雅那大學,

後以20世紀革命家和政治家愛德華·卡德爾的名字命名。該市大學生佔全城人

口的1/10,故有「大學城」之稱。市內還有神學院(1919)和三所美術

學院、斯洛維尼亞理科與美術學院和冶金研究所。

工業主要是生產水輪發電機、紡織品、氧化鋁、紙張、新聞紙、皮革製品、

家用電器、化工品、葯品等。

盧布爾雅那自古就是交通要道,目前仍是斯洛維尼亞通往義大利、奧地利、

巴爾干諸國的國際鐵路樞紐。

盧布爾雅那是世界上最早在市區的街道上安裝供暖設備的城市,在冬天的街

道上看不到冰雪痕跡。

國家政要:總統亞內茲•德爾諾夫舍克(Janez Drnovsek),2002年12月當選;總理亞內茲•揚沙,2004年11月當選。

簡史:公元6世紀末,斯拉夫人遷徙到現斯洛維尼亞一帶。公元7世紀,斯洛維尼亞隸屬於薩莫封建王國。公元8世紀被法蘭克王國統治。公元869年~874年曾在潘諾平原建立斯洛維尼亞獨立國家。此後,斯洛維尼亞幾易其主,曾受哈布斯堡王朝、土耳其、奧匈帝國等統治。1918年底,斯洛維尼亞與其他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聯合成立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並於同年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斯洛維尼亞為其中的一個共和國。1990年5月,斯洛維尼亞舉行二戰後第一次多黨制大選,斯民主聯盟上台執政。1991年6月25日,斯議會通過決議,宣布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成為獨立主權國家。1992年5月22日加入聯合國。

政治:1991年12月23日公布的新憲法規定總統由直接普選產生,任期五年,最多連任兩屆。議會為兩院制,稱國民議會和國民協商會。國民議會為主要立法機構,由90名議員組成,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國民協商會代表公民和社會行使監督權並有否決權,議員任期五年,由40名議員組成。政府是國家權力執行機構,任期四年。

經濟:屬中等發達國家,有著良好的工業、科技基礎。礦產資源貧乏,主要有汞、煤、鉛、鋅等。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49. 7%。2000年工業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7. 5%,從業人口33. 7萬,占整個就業人口的37. 8%。工業部門以黑色冶金、造紙、制葯、傢具製造、製鞋、食品加工等為主。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出口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主要貿易對象是歐盟國家,其次為原南地區和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國。重視發展旅遊業。主要旅遊區是亞得里亞海海濱和北部阿爾卑斯山區,主要旅遊點有特里格拉夫山自然風景區、布萊德湖和波斯托伊那溶洞。

軍事:1991年6月正式建立斯洛維尼亞領土保衛部隊,1993年10月改名為斯洛維尼亞軍隊。斯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七個月。

新聞出版:2000年有各種刊物1558種,其中日報6種,周刊48種,月刊325種。主要報紙《勞動報》、《共和國報》、《每日新聞》、《晚報》和《斯洛維尼亞人》等,用斯洛維尼亞文出版。斯洛維尼亞通訊社為國家通訊社(簡稱STA)。全國有電台28個,電視中心2個。此外,還有二十餘個地方有線電視台。

外交:主張在相互尊重主權、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關系。致力於加入歐盟、北約、積極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和力求同世界大國保持友好合作關系是斯外交政策的基點。

與中國關系:1992年4月27日,中國宣布承認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同年5月12日,中斯兩國建立外交關系。

一、斯洛維尼亞人(SLOVENIANS)

一般的說法認為斯洛維尼亞人的祖先是古代的斯拉夫人。大約在公元570年,斯拉夫部落(THE SLAVIC TRIBES)開始在阿爾卑斯山脈(ALPS)和亞德里亞海(THE ADRIATIC SEA)之間的區域居住。623年到658年這段時期中,在上易北河(THE UPPER ELBE RIVER)和卡拉凡克山脈(KARAVANKE)之間的區域的斯拉夫部落在薩莫大公(KING SAMO)的領導下聯合起來,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個國家(即薩莫大公國)。這個部族聯盟在薩莫大公死後瓦解了。但是一個較小的斯拉夫國家卡蘭塔尼亞公國(DUCHY OF KARANTANIA或KARANTANIJA,即今天的卡林提亞CARINTHIA)延續了下來,這個國家的中心位於卡林提亞(卡林提亞的大部分地區位於現在的奧地利),它是斯洛維尼亞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由於來自東部阿瓦爾人(AVARS)的強大壓力,卡林提亞人(CARINTHIANS)於745年和巴伐利亞人(BAVARIANS)結成聯盟,隨後他們承認法蘭克人(FRANKISH)的宗主權,並於公元8世紀接受了基督教。這個地區最後的獨立的斯拉夫政權——科策吉親王的公國(THE PRINCIPALITY OF PRINCE KOCELJ),曾在869年-874年存在過,但在874年喪失了它的獨立地位。斯洛維尼亞人的民族領土於是在西部為日耳曼人(GERMANS)所吞食,並隨著匈牙利人(HUNGARIANS)到達潘諾尼亞平原(THE PANNONIAN PLAIN),而逐漸固定下來,一直維持到15世紀.

二、斯洛維尼亞語(SLOVENIAN)

最早用斯洛維尼亞語記載下來的文獻是弗雷辛手寫本(FREISING MANUSCRIPTS),其日期大概在972年和1022年之間,這些手寫本於1803年在德國的弗雷辛發現。用斯洛維尼亞語印刷的第一本書是《初學者教義問答》(CATTECHISMUS AND ABECEDARIUM),它是由新教徒普里莫斯.特魯巴爾(PRIMOZ TRUBAR)在1550年寫成,並在德國城市圖賓根(TUBINGEN)印刷。朱利季.達爾馬廷(JURIJ DALMATIN)在1584年將《聖經》(BIBLE)翻譯成斯洛維尼亞語。16世紀中期,斯洛維尼亞語才通過希羅尼穆斯.梅吉薩(HIERONYMUS MEGISAR)編纂的《多國語詞典》(MULTILINGUAL DISTIONARY)為其他歐洲語言所知。

三、古代史(1) 在最初的時候,斯洛維尼亞人的民族領土被人稱為斯卡拉維尼亞(SCLAVINIA),在這塊斯卡拉維尼亞上的居民被稱為斯卡拉維人(SCLAVI),當斯洛維尼亞人的人口在卡蘭塔尼亞達到它的最大人口密度時,他們也被稱為卡蘭塔奇人(KARANTACI),而斯洛維尼亞語是斯洛維尼亞的新教徒作家在卡爾尼奧拉地區(THE PRINCE OF CARNIOLA)發展出來的,這植根於斯洛維尼亞人迅速將自己認同為卡爾尼奧拉人和屬於卡爾尼奧拉地區的。斯洛維尼亞人的民族領土在6世紀確定,並在9世紀擴展到它的極盛,這個區域從的里雅斯特海灣(BAY OF TRIESTE)一直到多瑙河以南(DANUBE RIVER)和巴拉頓湖(LAKE BALATON)以西。斯洛維尼亞人的民族領土隨後在西部因為日耳曼化和在北部因為匈牙利人的到達潘諾尼亞平原而縮小,斯洛維尼亞的領土邊界在15世紀固定下來,直到19世紀中葉才發生改變。 y2t/} F g

四、古代史(2)

在倫巴地人(LOMBARDS)於568年攻進了義大利以後,斯拉夫部落和阿瓦爾人開始在西潘諾尼亞平原和東阿爾卑斯山殖民。他們的進展在弗里烏里安低地(FRIULIAN LOWLAND)的東部邊緣的「倫巴地石灰岩」(LOMBARDS LIMES)所阻。而在沿德拉瓦河(DRAVA RIVER,又叫德勞河DRAU)的上遊方向和巴伐利亞人作戰。直到7世紀末葉,在這個區域的斯拉夫人都處在阿瓦爾人的統治下。在623年-658年之間的這段時期,易北河下游和卡拉凡克山脈之間的斯拉夫部落在薩莫大公的領導下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個國家。這個大公國在薩莫死後崩潰了,但一個卡蘭塔尼亞公國仍保存在今天的卡林提亞地區。7世紀中葉,它發展為第一個斯洛維尼亞人國家,由瓦魯克親王(PRINCE VALUK)統治,它的中心在瑪利亞.薩爾(MARIA SAAL)旁邊的卡爾恩城堡(KRN CASTLE)。在和巴伐利亞人結成聯盟和阿瓦爾人作戰後,斯洛維尼亞人在8世紀中葉不得不接受了法蘭克人的統治和信奉基督教。在803年,這個教會區域沿著德拉瓦河被劃分為薩爾茲堡主教區(THE SALZBURG ARCHDIOCESE)和阿奎利亞大主教區(THE PATRIARCHATE OF AQUILEIA),這個劃分一直持續到18世紀。阿瓦爾王國在9世紀初葉崩潰,斯洛維尼亞人從阿爾卑斯地區擴展到下潘諾尼亞平原(LOWER PANNONIAN PLAIN)以及伊斯特里亞(ISTRIA)。在843年劃分法蘭克王國(FRANKISH STATES)的凡爾登條約(THE TREATY OF VERDUN)後,所有的斯洛維尼亞人都在法蘭克人的統治下被聯合起來。在840年左右,普里比那親王(PRINCE PRIBINA)從法蘭克人手中獲得了這塊封建領地,領地的中心是建立在巴拉頓湖邊上的扎拉河口(THE MOUTH OF THE ZALA RIVER)的巴拉頓城堡。由於受到拜占庭傳教士(THE BYZANTINE MISSIONARIES)西里爾(CYRIL)和梅多迪烏斯(METHODIUS)的影響,普里比那的繼承者科策吉疏遠了和法蘭克主教的關系並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公國。由於和莫拉維亞人(MORAVIANS)和日耳曼人訂立了和約,最後一個斯洛維尼亞國家政權於874年喪失了自己的自由,於是斯洛維尼亞地區用拉丁語進行上帝崇拜儀式以及外國文化占優勢地位的時期長達1000年

7Y U |7~5Y 在9世紀末期,所謂的「卡蘭塔尼亞王國」以公國的特殊形式出現在由德拉瓦河的源頭到多瑙河和科普拉河(KOPLA RIVER)所圍繞的領土上。在這個時期,匈牙利人開始進入潘諾尼亞平原,於896年在這個區域永久居住下來了,並和在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之間起聯系作用。匈牙利人在955年戰敗於萊奇菲爾德(LECHFELD)後,巴伐利亞人和卡蘭塔尼亞斯洛維尼亞人往東定居於拉巴河(RABA RIVER)、索特拉河(SOTLA RIVER)、科爾卡河(KRKA RIVER)和科普拉河之間的中心地帶並永久確定了斯洛維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CROATS)和匈牙利人之間的民族邊界。在10世紀末期,卡蘭塔尼亞從巴伐利亞分離出來,但很快大卡蘭塔尼亞(GREATER KARANTANIJA)王國在已經建立了一個全面封建體制的壓力下在斯洛維尼亞領土上崩潰了。從12世紀起,斯洛維尼亞人的土地分成了幾個歷史省份——卡林提亞(CARINTHIA)、斯提里亞(STYRIA)、卡爾尼奧拉(CARNIOLA)以及後來的哥里吉亞(GORIZIA)。在奧地利區域里的斯洛維尼亞人居住領地在13世紀時是處於衰弱狀態的。日耳曼殖民地已經深入卡林提亞的維拉克盆地(VILLACH BASIN)、斯提里亞的格拉茨盆地(GRAZ BASIN)、卡爾尼奧拉的索拉河沖積平原(THE SORA RIVER FLOOD PLAIN),而義大利人的殖民地已經支配了弗里烏里安低地。 g b/s"i @$z
@

新一輪日耳曼殖民運動從北部發動,15世紀時,斯洛維尼亞人的種族界限被局限在蓋爾河谷(GAIL VALLEY)的赫爾馬戈(HERMAGOR)、多布拉特斯山(MOUNT DOBRATSCH)、維拉克、瑪利亞薩爾、掃阿爾卑斯山脈(SAUALPE MOUNTAIN RANGE)、科茲賈克山(MOUNT KOZJAK)、拉古納(RADGONA)(拉德克斯堡RADKERSBURG)和庫奇尼卡河(KUCNIKA RIVER)之間的區域,這個劃分一直保存到19世紀中葉。大約從1500年起,哈布斯堡家族成功控制了斯洛維尼亞人的居住區域,並統治這個區域直到1918年。斯提里亞、卡爾尼奧拉、伊斯特里亞和後哥里吉亞幾個地區被合並成內奧地利(INNER AUSTRIA),在15世紀前半葉,策爾季家族的親王(THE PRINCE OF CELJE)壓倒了哈布斯堡家族(HAPSBURG),但哈布斯堡隨後在策爾季家族消亡後繼承了他們的領地。在哈布斯堡家族首領弗雷德里克一世(FREDERICK I)和匈牙利以及克羅埃西亞國王馬提亞斯.科維努斯(MATTHIAS CORVINUS)的十年戰爭中(THE TEN-YEAR WAR,1479-1489)中,很大一部分斯洛維尼亞領地是在匈牙利人手中的,由於馬提亞斯成功抵禦土耳其人的進攻和他支持農民,他成為一位斯洛維尼亞的民族英雄。在波斯尼亞(BOSNIA)於1463年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後,土耳其人接著展開了幾次對斯洛維尼亞人的居住地的侵略,他們殺戮及俘虜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斯洛維尼亞人。農民和地主的關系在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中惡化到極點(分別發生於1478、1515、1573)。 在16世紀後期,宗教改革運動(REFORMATION)促使第一批斯洛維尼亞語書籍、公眾圖書館、印刷工廠及寄宿學校出現。反宗教改革運動(COUNTER-REFORMATINO)在世紀末開始,新教傳道者和學者或是重歸天主教信仰或是離開這個地區。所有的新教組織均遭破壞。在盧布爾賈納(LJUBLJANA),超過750個富裕的資產階級和貴族家庭被迫離開斯洛維尼亞地區。仍留在這個區域的新教徒則居住在穆拉河(MURA RIVER)和拉巴河之間的區域。由於反宗教改革運動的勝利,日耳曼文化在這個區域的影響減弱,而義大利(ITALY)和巴洛克(BAROQUE)文化的影響則增強。哈布斯堡家族領地在17世紀末土耳其人從中多瑙河地帶全面撤出而繁榮起來。縱貫斯洛維尼亞地區的商業道路連接起維也納(VIENNA)和里傑卡(RIJEKA)和的里雅斯特。亞德里亞海上的自由航行在1717年得到允許,的里雅斯特在1769年成為一個自由港。在哈布斯堡家族首領瑪利亞.特蕾莎(MARIA THERESA)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後,一個斯洛維尼亞民族復興運誕生了,由於一個統一市場和運輸體系,斯洛維尼亞各個地區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斯洛維尼亞語在學校中使用,約瑟夫二世(JOSEPH II)繼承特蕾莎的皇位後,推行義務教育。安東.托馬茲.林哈特(ANTON TOMAZ LINHART)通過他的研究居住於德拉瓦河和亞德里亞海之間的居民所組成的斯洛維尼亞民族的歷史,力爭在斯洛維尼亞建立學校和公眾圖書館以及在盧布爾賈納建立一所大學。由於達爾馬廷成功翻譯了《聖經》,揚森教派(JANSENIST)的學者再次注意到斯洛維尼亞語的統一。

在1797年,法國軍隊在拿破崙(NAPOLEON)的指揮下迫使奧地利軍隊投降。在康波.弗米奧條約後(TREATY OF CAMPO FORMIO),奧地利獲得了崩潰後的威尼斯共和國(VENETIAN REPUBLIC)和得到統一的伊斯特里亞斯洛維尼亞(ISTRIA SLOVENIA)和威尼斯斯洛維尼亞(VENETIAN SLOVENIA)兩塊地區。法國於1809年第三次佔領斯洛維尼亞後,通過熊布魯恩條約(TREATY OF SCHONBRUNN)組建了一個伊里利亞行省(ILLYRIAN PROVINCE),將斯洛維尼亞合並在內。這個行省的首府和行政中心在盧布爾賈納,但是法國對斯洛維尼亞的統治時期(1809-1813)對斯洛維尼亞的商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特別是的里雅斯特因為拿破崙的針對英國的「大陸封鎖」(CONTINENTAL SYSTEM)政策。但是,法國似的統治在另一方面卻使得政府的行政管理現代化,並初級和高級學校里推廣斯洛維尼亞語,這項措施隨後也影響到了奧地利的教育制度。在法國的佔領結束後,是梅特內(METTERNICH)的統治,大部分的斯洛維尼亞人處於德意志同盟(GERMAN UNION,1815-1866)統治下。德語再次在學校和政府機關中使用。一種新的斯洛維尼亞民族觀念在以馬提雅各布(MATLJJACOB)為首的知識分子中孕育出來。法蘭西.普雷斯倫(FRANCE PRESEREN)的統一和公眾的民族觀念。

1848年的歐洲革命見證了民族主義者的「統一斯洛維尼亞」(UNITED SLOVENIA)運動的形成。這個運動首先出現於克拉根福特(KLAGENFURT)(又叫馬提賈.馬傑MATIJA MAJER),隨後吸引了知識分子群體和維也納的學生,並發展到格拉茨(GRAZ)和盧布爾賈納。它要求在學校和政府中推廣斯洛維尼亞語,將奧地利帝國統治下的斯洛維尼亞人團結起來,並且尊重斯洛維尼亞人居住的歷史省份中他們的民族特性。盡管奧地利帝國的專制主義在弗蘭茨.約瑟夫,但是斯洛維尼亞語仍然逐漸在斯洛維尼亞地區的學校中重新得到使用,並在中等學校中作為一門教學科目。為了增強斯洛維尼亞地區北部邊界,必須重新安置該地區拉萬廷主教教區(LAVANTINE DIOCESE)的教座,將教座從聖安德魯(ST.ANDREW)遷移到馬里博爾(MARIBOR),這項工作由主教安東.馬丁.斯洛姆塞克(ANTON MARTIN SLOMSEK)在1859年順利完成。「統一斯洛維尼亞」這種民族觀念從1861年起,就在所有大城市中的文學俱樂部中繁榮起來,特別是在1863-1871年這段時期在塔波爾(TABOR)上,塔波爾是大型群眾戶外集會。1892年,保守派建立了天主教民族黨(CATHOLIC NATIONAL PARTY),自由派則在1894年建立了民族黨(NATIONAL PARTY)。雅尼茲.克雷克(JANEZ KREK)組織了農業合作社(AGRICULTURAL COOPERATIVE)和鄉村自助協會(RURAL SELF-HELP ASSOCIATION),領導著農民政黨。所有的斯洛維尼亞政治黨派都面臨著斯洛維尼亞和南斯拉夫(YUGOSLAVIA)在奧匈帝國(AUSTRIA-HUNGARIA)實驗主義的政治框架內的政治前途問題。南斯拉夫社會民主黨(YUGOSLAV SOCIAL DEMOCRATIC PARTY)將統一所有南部斯拉夫族作為它於1909年開展的提沃利革命運動(TIVOLI REVOLUTION OF 1909)中的最終政治目標。這個目標得到了「復興運動」(RENAISSENCE MOVEMENT)的自由思想的年輕一代的支持.

3%的斯洛維尼亞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奧匈帝國作戰而傷亡。1917年,奧匈帝國中的奧地利地區內的南斯拉夫代表在五月宣言(MAY DECLARATION)中要求將在哈布斯堡家族下的斯洛維尼亞人.塞爾維亞人(SERBS)、克羅埃西亞人(CROATS)統一為一個獨立的、民主的國家。同年,斯洛維尼亞政黨徵集了20萬個簽名,支持按照民族自決基本原則將斯洛維尼亞地區從奧地利中分離出來,並建立一個包括斯洛維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的共同國家。1918年8月中旬,所有斯洛維尼亞政黨的代表同意在盧布爾賈納建立一個在安東.克羅塞奇(ANTON KROSEC)國民會議,以實現自決並建立一個南斯拉夫國家。10月31日,克羅塞奇任命盧布爾賈納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國民政府為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該政府隨後在1918年12月1日和塞爾維亞王國(KINGDOM OF SERBIA)合並。

(l2s)@2h;A Y9{ 遵照戰後國界的劃分,40萬斯洛維尼亞人留在了義大利,9萬人在奧地利,7千人在匈牙利,他們均被排除在新建立的包括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以及塞爾維亞人的王國外。斯洛維尼亞還根據1915年的倫敦密約(LONDON SECRET TREATY OF 1915)喪失了它的三分之一的領土。義大利佔領了斯洛維尼亞的普利莫斯克地區(PRIMORSKA),這個地區包括的里雅斯特和哥里吉亞。根據卡林提亞1920年制定的平民法,奧地利擴展它的南部邊界一直到達了卡拉凡克山脈。在特里亞農條約(TREATY OF TRIANON)後,匈牙利要求獲得了德拉瓦河和穆拉河到拉巴河流域地區的斯洛維尼亞領土。

隨著盧布爾賈納大學於(UNIVERSITY OF LJUBLJANA)1919年成立,斯洛維尼亞人獲得了一個中央教育和科研製度,而盧布爾賈納電台(RADIO LJUBLJANA)和斯洛維尼亞民族劇院(SLOVENE NATIONAL THEARTRE),國家美術院(NATIONALGALLEY)和大學圖書館的(UNIVERSITY LIBRARY)更是成為關鍵的文化。自從聯合的南斯拉夫王國成立後,一些獨立的斯洛維尼亞政黨為建立一個獨立的斯洛維尼亞國家而開展斗爭,但是這個目標被1931年制定的憲法而受到阻礙。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斯洛維尼亞商業和工業迅速發展的時期,鄉村人口從三分之二降到了二分之一。

1941年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後,這個國家很快便被分成了幾塊。新的克羅埃西亞傀儡國家將斯洛維尼亞從南斯拉夫的剩餘領土中分離出來。1941年4月12日,希特勒決心將一個斯洛維尼亞國家劃分入德國、義大利和匈牙利的版塊。一個斯洛維尼亞全民大規模的抵抗運動(RESISTANCE MOVEMENT)導致了自由陣線(LIBERATION FRONT)的成立,這個陣線的任務是統一斯洛維尼亞的領土,拒絕任何用武力破壞斯洛維尼亞國家的計劃。由於共產主義者在軍事抵抗中的領導作用,斯洛維尼亞人很快便分裂了。盧布爾賈納地區和合作納粹,民族內部一場殘酷的斗爭開始了。在1943年年末,同盟國承認斯洛維尼亞游擊隊是他們和法西斯斗爭的盟友。同年,自由陣線在科西夫傑(KOCEVJE)組織了一個斯洛維尼亞代表大會,通過了一個讓重新獲得自己海岸線的斯洛維尼亞團結在一個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內的決議案。和納粹合作的斯洛維尼亞人直到戰爭末期也不能達到消滅游擊運動的目的,隨後被排除出國家生活。英國將逃往卡林提亞的戰敗的和納粹合作的斯洛維尼亞軍隊引渡給南斯拉夫軍隊,這些軍隊中的絕大多數人均被南斯拉夫軍隊處決.

在1945-1990年期間,斯洛維尼亞是另一個南斯拉夫聯盟(FEDERAL YUGOSLAVIA)中的一個獨立的社會主義加盟國(SOCIALIST REPUBLIC),並享有獨立的權利。在巴黎和平會議後,斯洛維尼亞於1947年加入了斯洛維尼亞海岸地區組織,在1954年的倫敦備忘錄,成為除的里雅斯特外的里雅斯特自由貿易區的成員。斯洛維尼亞以及南斯拉夫的西部邊界標志著歐洲的集團劃分,而它和匈牙利的邊界標志著真正的「鐵幕」(IRON CURTAIN)。盡管南斯拉夫最初的權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在共產黨人手中,斯洛維尼亞加強了它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教育制度和其後的經濟獨立。要求斯洛維尼亞獨立的聲音從臨近斯洛維尼亞的國家中的斯洛維尼亞裔的少數民族(人口約為斯洛維尼亞本國熱口的10%)以及遷移到外國的斯洛維尼亞人(約占斯洛維尼亞本國人口的20%)發出來。為了維持和世界上各處的斯洛維尼亞人的聯系,斯洛維尼亞對它的鄰國的斯洛維尼亞裔人和本國的海外移民實行著獨立的政策。1967年起,斯洛維尼亞加入奧地利卡林提亞(AUSTRIA CARINTHIA)和義大利弗留利.威尼斯(FRIULI-VENETZIA)貿易區,於1978年加入阿爾卑.亞德里亞(ALPE-ADRIA)

貿易區。在60年代末期,一部新的南斯拉夫憲法增強了民族主義者的角色並限制聯盟的裁判權,增加各共和國的主權。

1991年,經歷了和南斯拉夫軍隊的10天戰斗後和南斯拉夫聯盟的崩潰後,斯洛維尼亞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進行了一次民主選舉,多黨制度的議會由一部新憲法予以確定。為了彌補它在南斯拉夫市場上的份額喪失,超過三分之二的斯洛維尼亞產品轉而出口到歐洲聯盟。該國的大型國有公司幾乎全部分解了,工業產量下降,以前高水平的就業率現在已經變成了高失業率(14%),經濟陷於蕭條狀態,罷工普遍發生。但是隨著私有化進程的完成,國家的轉型期結束,經濟環境得到改善。斯洛維尼亞在加入北約和歐盟後,將向一個富裕的國家轉變。

閱讀全文

與主角名叫普里莫斯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哪一排座位好 瀏覽:535
2018最新電影網站在線觀看影片 瀏覽:302
史泰龍成龍的電影全集 瀏覽:302
可怕的鬼片電影大全 瀏覽:147
剪電影有哪些背景音樂 瀏覽:291
電影演員楊密 瀏覽:125
熊孩子電影高清圖片 瀏覽:511
青你2電影免費觀看完整 瀏覽:708
新王加冕電影百度百科 瀏覽:261
韓國電影女主角老是回憶姐姐 瀏覽:795
美國一部關於黑猩猩的電影 瀏覽:642
現在去電影院需要安康碼嗎 瀏覽:566
高燃混剪大全電影 瀏覽:838
小草影視電影大全 瀏覽:381
千萬次呼喚電影圖片高清 瀏覽:907
韓國激情電影2017中文字幕 瀏覽:683
電影死寂圖片 瀏覽:352
舞會電影台灣版 瀏覽:449
一部普通電影拍攝時間是多少 瀏覽:776
下載1905電影大全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