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看義大利電影三大導演

看義大利電影三大導演

發布時間:2024-08-16 06:43:48

①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導演`

《美麗人生》導演是義大利著名導演貝尼尼,獲02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塑造了一個感人的父親形象。
義大利電影
義大利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895年,義大利攝制了最早的新聞紀錄片。1904年,在都靈建立了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導演A.安勃羅西奧、攝影師R.奧梅尼亞等人開始拍攝影片。
早期電影 1905年,F.奧爾伯里尼和D.桑多尼在羅馬創辦了電影製片廠,從1906年始定名為西納斯公司。其後的兩、三年間,很多小電影公司在都靈、米蘭、羅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等地紛紛建立起來。1905年,西納斯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有群眾大場面的故事片《攻陷羅馬》(導演F.奧爾伯里尼),緊接著又攝制了一批歷史題材的影片。當時義大利的電影攝制者只注重拍攝場面宏大、布景豪華,對歷史事實則不重視。1909~1910年拍攝了影片《麥克佩斯》、《安尼塔•卡里巴爾迪》、《奧賽羅》、《貝亞特麗齊•琴奇》等。1913年是義大利無聲影片最興盛時期,年產量達497部。這個時期的主要導演有M.卡塞利尼、G.德•里加羅、E.格左尼、L.麥幾、B.尼格洛尼,G.帕斯特隆納。當時,義大利電影在國外也有很大市場,在國外最獲成功的3大影片是《你往何處去?》(1912,導演E.格左尼)、《龐培城的末日》(1913,導演M.卡塞利尼)和《卡比利亞》(1914,導演G.帕斯特隆納)。影片《卡比利亞》取材於古羅馬與迦太基的戰爭,是當時電影藝術最重要的作品。義大利頹廢派作家G.鄧南遮參予了此片劇本的編寫工作。作曲家I.皮澤蒂也特地為影片寫了放映時樂隊演奏的樂曲。另一部重要影片《我的愛情不會死》(1913,導演M.卡塞利尼)是沙龍式情節影片的代表作。這部現代題材作品也獲得很大成功。這個時期,大規模的宣傳使一批義大利電影演員蜚聲國內外影壇。女明星成為保證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當時拍攝了很多喜劇影片,最受歡迎的喜劇演員主要是法國人,特別是由法國演員A.第特主演的喜劇風靡一時。當時大量影片內容脫離現實,但也有的導演致力於反映人民大眾的生活。這類影片大多是根據真實主義流派長篇小說拍攝而成的。較重要的影片有《消失在黑暗中》(1914,根據R.布拉喬的原作改編,導演N.馬爾托里奧),影片運用了對比蒙太奇描述了那不勒斯地方的顯貴和貧民生活的天壤之別。這類影片還有《黛萊絲•拉甘》(1915,根據E.佐拉的小說改編,導演N.馬爾托里奧)、《阿松塔•斯比納》(1915,導演G.塞倫納)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電影失去一部分國外市場,開始進入不景氣時期。這時,只有演員兼導演E.吉奧內的作品還保持著聲譽。他拍攝了浪漫主義的驚險樣式影片,其中最著名的是系列片《灰鼠》(1918)等。為了挽救日益衰退的局面,義大利電影企業家們把當時20幾家影片公司組成了一個托拉斯,即義大利電影聯合公司。但這未能恢復昔日的繁榮。1921年以後,義大利的影院上映的主要是美國電影。
墨索里尼政府曾極力利用電影作為一種宣傳手段。1935年,義大利設電影業管理局,使電影生產和影片發行都置於國家控制之下。1937年在羅馬建成了一座歐洲最大的綜合電影製片廠:電影城(有十個攝影棚)。1935年在羅馬建立了電影實驗中心,負責培養電影專業人員。影片產量也逐年增加,1942年的影片產量高達119部。但是,在法西斯統治時期,完完全全為它服務的導演為數不多,露骨地鼓吹法西斯、軍國主義思想的影片也不多,大部分導演主要拍攝古裝片、音樂片、情節片和喜劇片。這個時期有些人追求「紀錄片的客觀性」,拍攝了一些「紀錄派」影片。如《海底的人們》(1940,導演F.德•羅勃蒂斯)、《白色的船》(1941,導演羅西里尼,R.)。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些電影導演對法西斯官方電影採取消極態度,在創作中只注重對作品的形式方面的探索,人們把這類影片稱之為「書法派」電影。為了拒拍庸俗的商業性影片和迴避拍攝鼓吹法西斯思想的宣傳片,「書法派」主要致力於改編古典文學作品。他們最主要的影片有《以往的小世界》(1941,導演M.索爾達蒂)、《射擊》(1941,根據A.C.普希金的短篇小說改編,導演卡斯戴拉尼,R.)、《空想家賈柯莫》(1942,導演拉都達,A.)、《是,太太》(1942,導演F. 波喬里)和《嫉妒》(1943,導演波喬里)。
這個時期,一些青年電影工作者積極而自覺地反對法西斯的官方電影,他們當中很多人曾在羅馬的「電影實驗中心」執教或學習。由於沒有通過實際拍片來實現自己想法的機會,他們在電影雜志 《白與黑》和《電影》上經常發表有關電影理論和美學方面的文章,闡述自己的主張。1939~1942年發表的這些文章為後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美學原則奠定了基礎。這些青年當中很多人後來成為著名導演,如維斯康蒂,L.、德•桑蒂斯,G.、G.普希尼、A.彼特朗吉里、利薩尼,C.、安東尼奧尼,M.;有些成為著名電影藝術理論研究家,如G.阿里斯泰戈、G.威亞齊等。
法西斯統治的末期,義大利電影工作者沖破種種阻力,攝制了幾部預示新現實主義誕生的影片:《雲中四步曲》(1942,導演勃拉塞蒂,A.)、《孩子們在注視我們》(1943,導演德•西卡,V.,編劇柴伐蒂尼,C.)和《沉淪》(1943,導演維斯康蒂,L.)。這幾部影片顯現出義大利電影復興的最初跡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義大利社會生活各方面陷於崩潰,在民主運動高漲形勢下,產生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出現是40~50年代世界藝術界的一個重要現象。新現實主義追求紀錄片的真實准確性,展示備受戰禍的義大利人民的苦難生活,表現人民對社會不公正和對資產階級冷酷的抗議,反映人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1945年,導演羅西里尼,R.拍攝了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歌頌人民群眾在反法西斯斗爭中團結精神的影片成了新現實主義的宣言書。它使新現實主義電影在國際上確立了地位。翌年,他又拍攝了同一主題思想的影片《游擊隊》,展示了戰爭年代義大利人民生活的廣闊情景。羅西里尼在攝制這部影片時,拒絕應用攝影棚、服裝、化妝和專業演員。這部影片創造的一種新穎的風格很快被其它國家效仿。導演利薩尼,C.、A.維加諾、勃拉塞蒂,A.也拍攝了反映游擊隊和地下工作者斗爭的影片。其後,新現實主義者們轉向描寫戰後生活中一些緊迫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批判性的社會剖析,例如德•桑蒂斯的《艱辛的米》(1949)、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1948)等。 新現實主義的導演們盡管創作手法和風格各異,但他們的影片有一些共同之處:對現實生活做歷史的、具體的處理,對當時生活條件進行尖銳的批評,對普通人民的苦難表示真誠的同情。新現實主義的電影語言精練、嚴謹;既拒絕法西斯統治時期那種粉飾、浮誇的程序,也擯棄好萊塢的那些陳腐的模式。影片通常採用自然實景,人物角色經常由非職業演員扮演。影片以某一真實事件為基本內容,往往取材於報紙上發表的新聞報導,決不採用虛構臆造的故事。
50年代前後,義大利國內政治、經濟形勢不斷發生變化,特別是反法西斯各政黨出現分裂之後,進步的義大利電影工作者的團結統一也開始解體,有些人通過作品強調自己忠實於新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並力求繼續發展這個傳統,如利薩尼,C.拍攝了《苦難情侶》(1954),德•西卡,V.拍攝了《屋頂》(1956),捷爾米,P.拍攝了《司機》(1956)。有一些人則開始放棄新現實主義。羅西里尼,R.拍攝的《上帝的流浪歌手弗蘭西斯科》(1950,又譯名《聖弗蘭西斯科》)、《斯特隆波里,上帝的土地》(1949)等影片,開始明確地表現出他的崇尚宗教信仰的主題;A.傑尼那按梵蒂岡的旨意拍攝的影片《沼澤地的上空》,只是形式上利用了許多新現實主義手法而已。費里尼,F.的闡述哲學、道德問題的影片《路》(1954)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它對新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進行了反思。
這個時期,導演卡斯戴拉尼,R.的喜劇片《兩文錢的希望》(1952)、導演康曼西尼,L.的平庸的鬧劇片《麵包、愛情與幻想》(1953)被一些官方機構和右翼分子宣布為「樂觀片」,並大加吹捧,而另一些作品,如有重要意義的影片《溫別爾托•D》則被認定為「悲觀片」,由於政府對「樂觀片」給予資助,結果是產生了一個變種樣式的電影,人們把它譏諷為「玫瑰色新現實主義」。這種樣式的影片徒具新現實主義的某些表面特徵,社會批判的內容被閹割掉了。
50年代中期,新現實主義對法國、西班牙、日本、印度、拉丁美洲國家和其它國家和地區產生了有力的影響,但在義大利,它卻陷入危機之中。但是,無論是教權主義的反動勢力,還是好萊塢的壟斷組織都沒能扼殺義大利電影藝術的發展。人民民主運動的高漲促使很多電影專家重新回到反法西斯的民主團結的立場上來。1959年導演羅西里尼,R.拍攝了《戴拉•羅維萊將軍》,導演M.莫尼塞利拍攝了《大戰》。1960年,羅西里尼,R.又攝制了充滿反法西斯精神的影片《羅馬的夜晚》。
60年代,義大利電影呈現出新的繁榮景象。1959~1961年幾乎同時攝制了幾部舉世矚目的故事片:維斯康蒂,L.的《羅科和他的兄弟們》、費里尼,F.的《甜蜜的生活》、安東尼奧尼,M.的 《奇遇》和《夜》。當時義大利正處於資本主義暫時穩定和表面繁榮時期,這幾部影片的作者從各自不同的思想立場反映了義大利社會發展的這一新階段。《甜蜜的生活》是費里尼的反映社會問題的一部影片,揭示了羅馬資產階級生活的腐化及其精神上的空虛。這些影片在揭露和諷刺的同時,也表現出令人壓抑的孤獨寂寞。類似情況也存在於費里尼以前幾部作品裡,如影片《路》(1954)、《詐騙》(1955)、《卡比利亞之夜》(1957)以及他那部吐露內心隱秘的自傳體影片《》(1963)里。但是,資產階級家庭危險和婦女地位的主題在他的影片《朱麗葉和靈魂》(1965)里卻得到了發展。導演安東尼奧尼,M.致力於探討資產階級社會里人的異化問題,拍攝了整整一組影片:《吶喊》(1957)、《奇遇》(1960)、《夜》(1961)、《蝕》(1962)和《紅色的沙漠》(1964)。這位導演雖然對表現的內容進行了深刻的社會剖析,但有時把離群索居的悲劇做了絕對化和美化的描述。
德•西卡,V.在這一段時間里拍攝了反法西斯的影片《喬恰拉》(1960,根據作家A.莫拉維亞的小說改編)和《阿爾托納的幽禁者》(1962,根據法國存在主義作家J.P.薩特的劇本改編)。
60年代,以反法西斯為主題的第二個浪潮期間,義大利拍攝了許多比較好的影片:《1943年的長夜》(1960,導演F.凡奇尼)、《都回家去》(1960,導演康曼西尼,L.)、《那不勒斯的四天》(1962,導演N.洛依),《他們走向東方》(1964,導演德•桑蒂斯,G.)、《要嫁給軍人的姑娘們》(1965,導演V.朱爾里尼)和《未婚妻布貝》(1963,導演康曼西尼,L.)等等。維斯康蒂,L.導演了一部關於納粹分子如何攫取政權的影片《群神的滅亡》(1969)。德•西卡,V.拍攝了根據G.巴薩尼反法西斯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芬齊-孔蒂尼家的花園》(1970)和反戰的情節片《向日葵》(1969)。
60年代裡,表現工人的題材仍然為義大利電影藝術家所關注。導演M.莫尼塞利以喜劇樣式拍攝了有關義大利工人第一次罷工的影片《同志們》(1963),導演U.格列戈萊蒂拍攝了嘲笑資本主義剝削方法的科學幻想式諷刺喜劇片《奧米克倫》(1963)。塔維亞尼兄弟和V.奧爾西尼執導了影片《一個將被燒死的人》(1962)。電影藝術家們對揭露黑手黨罪行的題材也頗感興趣,如V.德•塞塔的《奧爾戈索洛的匪徒》(1961)、拉都達,A.的《黑手黨人》(1962)、佩特里,E.的《各取應得》(1967)。這時義大利也出現了政論性電影。導演羅西,F.採用紀錄手法攝制了剖析黑手黨問題的尖銳的社會批判影片《薩爾瓦托雷•裘連諾》(1961)和雜文式影片《掠奪城市的手》(或譯《伸向城市的手》,1963)。很多導演致力於把文學作品搬上銀幕。如維斯康蒂,L.的《金錢豹》(1963)和《在威尼斯之死》(1971)、V.朱爾里尼的《家庭記事》(1962)、F.馬塞利的《冷漠的人們》(1963)等。
這個時期一些新導演嶄露頭角。在義大利電影佔有特殊位置的導演兼作家帕索里尼,P.P.於1961年拍攝了他的處女作《乞丐》,翌年拍攝了《羅馬媽媽》。他的影片雖然存在著過多的自然主義描寫,但是准確地反映了羅馬城郊流氓無產者的可怕的生活。在影片《馬太福音書》(1965)里,P.帕索里尼表達了試圖使共產主義和基督教理想相調和的意圖。其後,他又轉向專門拍攝改編世界古典名著的影片。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1967)、歐里庇得斯的《美狄亞》(1969)、G.薄伽丘的《十日談》(1971)、G.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972)及《一千零一夜》(1974)。他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薩洛,或者薩托姆的 120天》(1975),揭露了法西斯統治的罪惡,但同時渲染了病態的色情和暴虐狂。
這個年代裡,社會喜劇片中較受歡迎的是義大利式喜劇片,這種樣式影片將喜劇和悲劇兩種成分相結合,力求表現現代的重大問題。很多著名導演拍攝的「義大利式喜劇片」受到觀眾的好評。如德•西卡,V.的《昨天,今天,明天》(1963)、《義大利式的結婚》(1964),捷爾米,P.的《義大利式的離婚》(1961)、《被誘騙被遺棄的女人》(1964)、《女士們和先生們》(1966)、《不道德的人》(1967)、《六翼天使》(1968);D.利齊的《艱難的生活》(1961)、《爭先恐後》(1962)和《進軍羅馬》(1962)、《「聖一月」行動計劃》(1966);L.藏巴的《大街上的調度員》(1960)、《保險局醫生》(1968)等。
60年代中期,導演S.萊翁內拍攝的「義大利西部片」獲得了聲譽。如影片《為了多餘的幾塊錢》(1964)、《好人,粗暴漢和無賴》(1966)、《從前在西部某地》(1968)等。
60年代下半期,義大利出現了一批稱之為「叛逆電影」的影片。青年導演M.貝洛契奧的影片《怒不可遏》是代表作品,它以離奇的形式表現了青年對資產階級生活習俗、家庭倫理的極端個人主義的反抗。屬於「叛逆電影」的還應提到塔維亞尼兄弟執導的幾部影片:《打倒者們》(1967)、《在天蠍坐標記下》(1969)。在西班牙培養成長的導演費雷里,M.的作品也有一定影響。他的《蜂後》(1963)、《猿猴女人》(1964)、《迪林傑死了》(1969)、《接見》(1971)等影片運用諷刺和怪誕手法表現了反教權主義的社會批判的內容,嘲諷了資產階級家庭關系和虛情假義。
70年代,在義大利電影中,出現一個被稱之為政治電影的派別,它們在反法西斯主義,社會批判的激情和在藝術原則方面接近新現實主義。在義大利國內外贏得了評論界的注意和觀眾的贊許。如F.凡奇尼的影片《馬梯奧蒂謀殺案》(1973),貝爾托盧奇,B.的影片《蜘蛛的戰略》(1970,電視片)、《國教教徒》(1971)和《二十世紀》(1976),C.利滋尼的《聖巴比倫廣場,下午8點鍾,無法理解的謀殺案》(1976),G.蒙塔爾多的《阿妮絲和死》(1976)等都是以反法西斯為主題的。喜劇樣式的政治影片有M.莫尼塞利的《我們要上校》(1973)、斯科拉,E.的《我們曾如此相愛》(1975)和心理描寫片《不平常的一天》(1977)。這個時期的一些具有反殖民主義和國際主義意義的影片有《代號「惡魔」行動計劃》(1979,義大利與西班牙合拍,導演G.蓬戴科爾沃)、《右邊坐著的人》(1968,導演V.朱爾里尼)、《薩柯和萬塞蒂》(1971,導演G.蒙塔爾多)。這一時期表現工人題材的影片也有新的提高,如《工人階級上天堂》(1971,導演佩特里,E.);揭露國家機關貪污受賄,揭露法官、警察、檢察機關與黑手黨互相勾結的電影也佔有重要位置,其中,一些新的政治偵探片在國內外獲得成功,如導演達米阿尼,D.的《警察局長的自白》(1971)、《我害怕》(1977)、《跪著的人》(1979),佩特里,E.的《對一個絕對無可懷疑的公民的調查》(1967)和《托多•莫多》(1976),羅西,F.的《馬台依事件》(1973)和《尊貴的屍體》(1976),L.藏巴的《尊敬的人們》(1975)等。
此外,反映義大利農村生活中尖銳社會問題的影片有《一家之主的父親》(1977,導演塔維亞尼兄弟)、《木屐樹》(1978,導演E.奧爾密)、根據作家C.萊維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基督停留在埃博利》(1979,導演羅西,F.)等。著名的義大利導演們也拍攝了一些「政治電影」,如維斯康蒂,L.攝制了《室內裝飾的全家像》(1974),影片強烈地譴責了法西斯陰謀者,同時也激烈地指責了左翼極端分子。德•西卡,V.與柴伐蒂尼,C.聯合拍攝了兩部剖析社會問題的影片《我們叫他安德烈》(1972)和《暫短的休假》(1973);費里尼,F.拍攝了《羅馬》(1972)和《阿馬爾柯德》(1973),這位藝術家在這兩部影片里第一次鮮明地表現了反教權主義和反法西斯的主題思想。安東尼奧尼,M.的創作也發生了急劇的轉變。他在英國拍攝了有關青年問題的影片《放大》(1966)之後,在國內導演了《職業:記者》(1975),這部影片里既有他經常表現的主題和題材,也反映了反殖民主義的思想。導演V.朱爾里尼拍攝了《塔爾塔爾沙漠》(1976,根據D.布恰蒂的原作改編),影片的反軍國主義傾向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政治電影」在發展中,嚴肅成分和娛樂成分互相滲透的傾向,使電影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引起尖銳爭論的電影作品。如費雷里,M.的《饕餮》(1973),L.卡瓦尼的《夜間守門人》(1974)。這些電影雖然表現了反資產階級和反法西斯的意向,但同時卻也存在著自然主義的表現手法。隨著各種不同樣式互相滲透和新的樣式的出現,60年代電影創作中的許多現象、流派和樣式,也逐漸在義大利電影中消失。
從70年代中期開始,義大利在政治、思想和經濟各方面出現的普遍不穩定,使電影工作者中的一些人對社會、人的信仰喪失了信心,這反映在他們創作的一些影片里,如費雷里,M.導演的《最後一個女人》(1976)和《再見,色慾之徒》(1978),費里尼,F.的《樂隊在排練》(1978),康曼西尼,L.的《堵塞》(197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生產的影片中屬於這類的影片有斯科拉,E.的《露台》(1979),貝爾托盧奇,B.的《一個可笑的人的悲劇》(1981),費里尼,F.的《女人城》(1980)和《船行駛了》(1983),羅西,F.的《三兄弟》(1981),塔維亞尼兄弟的《聖洛倫索之夜》(1981),安東尼奧尼,M.的《一個女人的辨認》(1982)。 當代電影狀況 義大利電影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景氣,原因很多,諸如國產電影得不到國家支持、美國資本越來越多地滲入義大利電影生產和影片發行系統、電視的競爭等等。此外,很多主要導演,如維斯康蒂、羅西里尼,德•西卡、捷爾米、帕索里尼等人相繼逝世。1978~1979年,製片生產規模壓縮了,影院數也減少了。觀眾1975年為5.1億多人次,1978年減少到3.1億多人次。外國影片佔全國發行量的70%,其中主要是美國電影。義大利影片的水平也在普遍下降。一些製片人和墨守成規的導演為了尋找出路重新拾起老一套辦法:拍攝喜劇片、偵探片和音樂片,期望以此滿足觀眾。
義大利的電影生產一直很分散,1976年全國大約有150家電影公司。它的中心是羅馬、都靈、米蘭、威尼斯、比薩等城市也都有一些製片廠。很多義大利影片是靠好萊塢壟斷組織的資金拍攝的。影片發行機構也很分散,而且這些機構與美國資本有著密切聯系。天主教會和梵蒂岡對電影業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他們通過自己的出版物控制每一部影片在信徒中間的推薦或觀看。
義大利電影的主要創作人員由羅馬的電影實驗中心培養,該中心創建於1935年。電影專業刊物有:《白與黑》(1940創刊)、《新電影》(1952)、《電影——1960》(1960)等。 在義大利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佛羅倫薩國際獨立製片人電影節、聖萬桑國際體育片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等。

② 歐洲著名導演有哪些

問題一:德國有哪些著名的導演? Roland Emmerich ,又譯:羅蘭・埃默里赫或羅蘭・艾默里奇或羅蘭德・艾默里克。1955年11月10日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就讀於斯圖加特藝術大學繪畫及雕刻專業,在西德接受教育,曾學習雕塑,從學校畢業後一直待在廣告公司負責企劃。1977年重返校門,到幕尼黑電影電視學院Munich Film and Television School學習製片與導演,畢業作品《The Noahs Ark Principle》更史無前例地在1983年獲選為柏林電影節的開幕片,也是德國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一部學生作品,艾默里奇因此聲名大噪。
艾默里奇擅長拍攝特技電影,除了賣座巨獻《哥斯拉》外,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由著名黑人演員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獨立日》。《獨立日》講述外星人入侵地球,由威爾・史密斯領導的隊伍捍衛地球。故事內容震撼,而且採用大量當時的嶄新特技,成為當年全球最矚目電影,片中白宮被摧毀的鏡頭凳數州至今仍讓影迷津津樂道。
進入90年代後轉到好萊塢,1994年導演科幻動作片《星際奇兵》,引起關注。兩年後執導由著名黑人演員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獨立日》(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極為賣座,成為年度票房冠軍。1998年編劇並導演了科幻恐怖影片《哥斯拉》(Godzilla) ,獲歐洲電影獎觀眾票選最佳導演獎。2000年導演有戰爭片《決戰時刻》(愛國者)(The Patriot)。 2004年導演有關溫室效應的科幻電影《後天》(末日浩劫)(The Day After Tomorrow)。

問題二:`義大利有哪些著名導演?` 出生日 1975年9月28日
出生地 羅馬
國家/地區 義大利
職業 導演
Saverio Costanzo,1975年生於羅馬,義大利電影導演。Saverio Costanzo就讀於La Sapienza大學,學習社會學與傳播,1998年,他以一篇研究布魯克林區的義大利、拉丁文化的論文而獲得博士學位。在紐約作論文的2年期間,他拍攝了一些紀錄畢橘片,學習電影攝影,2004年,他拍棗蔽攝了第一部劇情長片《PRIVATE》,影片以巴以沖突為背景,該片獲得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豹獎。2007年,他的第二部長片《In Memoria di me》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
Luchino Visconti魯奇諾・維斯康蒂
姓名 魯奇諾・維斯康蒂 Luchino Visconti
出生日 1906年11月2日
出生地 義大利,米蘭
逝世 1976年3月17日
逝世地 羅馬
國家/地區 義大利
職業 導演
編劇
呂西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義大利著名導演。
Luchino Visconti是一個重要但目前仍不太完善的條目,作者應優先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魯奇諾?維斯康蒂1906年11月 2日出生於義大利米蘭,父親是公爵,母親是義大利大企業家的女兒,從小就受貴族教育的,他有著深厚的文化素養。不過生性獨立的維斯康提,因反抗家庭生活的方式而曾離家出走過。青年時代的他熱愛戲劇,因父親的關系,他也順理成章的進入劇壇。但後來因劇壇變得死氣沉沉,而將興趣轉移到電影。
他的第一部作品《沉淪》是改編自詹姆斯?凱恩的小說《郵差總按兩次鈴》。這部描寫加油站老皮的妻子與人通姦的故事,卻被義大利 *** 柰演。二次大戰期間,維斯康提因為把一群游擊隊藏匿在他家,發現後他被判死刑,他幸運的從牢里逃出,開始過東躲 *** 的日子直至大戰結束。
1948年他回重回影壇,拍攝了《大地在波動》,這是一部充滿左派人道主義思想的半紀錄片作品,全片不斷以加入旁白的方式,描繪出西西里島漁民的生活。以安東尼奧為首的一家三代男子,和全村的人一樣以捕漁維生,但是所得漁獲,卻都被不肖漁販從中剝削,試圖自力更生改善現狀的男主角,說服家人把房子抵押,買下一艘自己的漁船,在生活似乎將要出現轉機時,一場暴風雨卻摧毀這一家人的全部希望,船受損、房子被銀行沒收、家庭成員紛紛出走頻臨解體,革命不成的男主角,只好再回頭去過被剝削的生活。本片對於世襲社會不公的指控溢於言表,全片驚人的寫實性,特別令人震撼。本片不但指控漁販對漁民的剝削,更描繪出所有漁民集體一代又一代甘於這種命運的結果,是使得對抗宿命的勇者,成為一名殉道者,而貧窮會進一步腐蝕人性的尊嚴和道德理想。
完成於1951年的《小美女》幾乎和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本片中,一心想讓女兒成為明星的女主角,完全不理會小女兒的感受,和自家經濟生活條件的拮據,她幫女兒作造形、拍沙龍照等,到頭來,卻發現自己這一番努力只是電影公司工作人訕笑的材料。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對戰後貧困生活現況的基本刻畫,無處不在,出自對人尊嚴和價值的關懷,在刻畫人物面對貧窮和夢想交戰時的處境,格外有力,片中一心想看到女兒成為明星的母親,發現片廠人員無情地取笑她女兒的試鏡時,那種在羞辱中蘇醒的意義,等同於《單車失竊記》里,父親偷車被抓到、在街上被路人圍毆,兒子在一旁哭泣的強烈人道氣息。這種完全落實於生活和人的處境的作品,是新寫實主義對影史最永恆不朽的啟發和意義。
19......>>

問題三:德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電影導演,以前的,現在的,都有哪些 01瑪莉布朗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78年出品)
該片是由德國新電影大師法斯賓德(Rainer Werner Fas *** inder)編導的一部最為出色的影片。在1979年,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和紐約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女主角獎。法斯賓德1945年5月31日出生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1967年加入「行動劇場」,1969年拍了第一部劇情長片《愛比死更冷》(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一鳴驚人地獲邀參加柏林影展,展現他天才型的藝術天份。同年他只花9天時間拍成第二部電影《Katzelmacher》,該片贏得了德國電影獎最佳藝術成就等五項大獎,從此成為當時德國最受矚目的新導演之一。他是一位全才型的導演,身兼編劇、演員、製片、劇場經理、編曲、設計、剪接和攝影等多個職位,在14年的拍片生涯中,總共執導過41部電影,死時才37歲。雖然他的電影里經常出現同性戀,變性人, *** , *** ,虐待等鏡頭,很多畫面不堪入目,但他的作品能持續不懈地、勇敢地批判社會對弱勢族群的壓迫和不公平對待,以及對電影藝術的精湛掌握,使他在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02錫鼓(The Tin Drum又保鐵皮鼓 1979年出品)
該片導演沃爾克?舒倫多夫(Volker Schlondorff)是德國新電影的新銳,他堅持了荒誕、諷刺的基調,如小奧斯卡的外婆安娜坐在土豆地邊,吃著滾燙的烤土豆,接著他的外公用卓別林式的步子跑到安娜的裙下躲起來,瞞過了追捕的士兵,而他的外公正在裙下和安娜 *** ,並有了他的媽媽安妮。整個影片充滿了類似的表演和情節。這種荒誕、誇張的表演和情節讓影片顯得極端豐富。將成年人的世界詮釋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啞劇。片中隱喻和象徵手法的運用,以及多處從膝蓋高度拍攝的鏡頭等,為影片的荒誕和怪異增加了深度。《鐵皮鼓》是他的精心之作,該片於1979年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1980年又獲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獎。
03 墮落街(Christiane F. - Wir Kinder vom Bahnhof Zoo 1981年出品)
該片由尤里?埃得爾(ULI EDEL)導演,他真實地再現了1978年9月發生在德國的一名可愛的少女沾上毒癮後的恐怖遭遇。因此影片一經公映,就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性的社會效應,並創造了當年德國電影的最高票房記錄,最終獲得了德國電影最高獎――金碗獎。
04 嘉芙蓮娜的故事(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 肉體的代價 1975年出品)
該片是新德國電影四傑中的瑪格麗特?馮?特洛塔和他的丈夫施隆多夫合作的成名作品,也是他們的最佳作品之一。瑪格麗特?馮?特洛塔的作品還有《克里斯蒂娜?克萊吉的第二次覺醒》(1978)、《姐妹們,或幸福的平衡》(1979)、《瑪麗安妮和朱麗安妮》(1981)、《徹底瘋狂》(1983)、《羅莎?羅森堡》(1986)、《三姐妹》(1988)、《非洲來的女人》(1990)、《悠長的寂靜》(1993)、《諾言》(1995)、《羅森斯特勞斯的女人們》(2003)、《其他的女性》(2004)等。她以表現女性之間的政治關系見長,善於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之中,緊緊抓住歷史中的個人,使既成為有血有肉的人物,又和歷史背景密切相關。因此,她被稱為德國新電影之女首領。
05 *** (Nackt 2002年出品......>>

問題四:西班牙的著名導演都有誰 Juan Antonio Bardem
路易斯布紐爾 Luis Bunuel (西班牙導演)
卡羅斯・索拉 Caslos Saura 卡洛斯・紹拉 Carlos Sarua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關於我媽媽的一切》 艾德格萊茲 《招待 》 Manuel Lombardero 《火腿火腿》
尤利奧・羅博多 《The Trumouse Show》 阿萊杭德羅・阿曼納巴爾 Alejandro Amenábar 《出海》 Ladislao Vajda 《稚情》César Fernández Ardavín 《托姆斯的盲人犬》 Yngve Gamlin 《追擊》 卡爾洛斯・薩烏拉 《薄冰》姆紐爾・古蒂雷斯 《黑轎》馬里奧・卡謬 《蜂巢》

問題五:歐洲著名的電影與歐哪些 1、《碧海情》(1988)導演:讓・呂克・貝松演員:讓・雷諾
電影史上最優美、最富於幻想的作品之一
2、《卡米爾・克勞黛爾》(《羅丹的情人》)(1988)導演:布呂諾・努坦演員:伊莎貝爾・阿佳妮、傑拉爾・德帕迪約
本片可貴之處是塑造了電影史上最難忘的女性形象之一,兩大巨星的表演交相輝映,熠熠發亮。
3、《大鼻子情聖》(1990)導演:讓-保羅・拉珀諾演員:傑拉爾・德帕迪約、安妮・布洛斯、樊尚・佩雷
法國婦孺皆知的人物第8次搬上銀幕,手法純熟的古裝巨制,兼顧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對白的文學性,浪漫的愛情場面也相當動人。
4、《情人》(1991)導演:讓-雅克・阿諾演員:簡・瑪奇、梁家輝
杜拉斯的小說講述了愛情,阿諾的鏡頭表現了愛情,毫無保留,毫無顧忌。
5、《來訪者》(1992)導演:讓-馬力・普瓦雷演員:讓・雷諾
本片的「笑果」在於玩了個長達千年的「時間差」,想像奇特、富涵隱喻,打破了法國20年來賣座紀錄。
6、《新橋戀人》(1991)導演:里歐・卡霍演員:朱麗葉・比諾什
法國史上投資最高的一部愛情片,用豪放而浪漫的手法來詮釋落魄小人物的愛情,表現出浪漫的法國情懷。
7、《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導演:讓・呂克・貝松演員:讓・雷諾、娜塔麗・波特曼
一個殺手和一個小女孩的童話,美到極致,酷到極致。
8、《可詛咒的草坪》(《兩性三人痕》)(1995)導演:喬西安妮・巴拉斯科演員:維多利亞・阿布來爾、喬西安妮・巴拉斯科
一個女人和丈夫及情人同居一室,而且情人竟然是個「女人」!「當女人愛上女人」這么復雜的問題被女導演表現得既有趣又充滿人性關懷。
9、《野蘆葦》(1994)導演:安德烈・特希納演員:伊羅迪・鮑奇茲
描寫青春的沖動與煩惱的最佳電影。 4個少年間的情感表現得清純真摯,觸及每一個觀影者的靈魂。
10、《第五元素》(1997)導演:讓・呂克・貝松演員:布魯斯・威利斯、米拉・喬沃維奇
全球最賣座的法國電影,超級科幻動作片,美術設計和電腦特效製造出十分炫目的視覺映象,充滿了想像力。

問題六:歐洲電影有哪些經典? 暈~樓上說寫得大部分都是美國電影
歐洲電影比起美國藝術的多,我建議樓主如果真想欣賞歐洲電影的經典的話,應該去看看法國新浪潮時期的作品,像特呂弗的《四百下》是絕對的經典,還有像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的作品
當然,歐洲電影也很多元,像呂克-貝松,阿爾莫多瓦的作品都很有自己異於他人的風格,樓主可以找機會多欣賞一些類型的電影作品
最後,我推薦一部最近的歐洲優秀電影,羅馬尼亞導演莫吉去年的金棕櫚作品《四月三周兩天》,保證可以給樓主從來不曾體驗過的電影感覺

問題七:歐洲比較有名比較好的電影? 法國的《天使愛美麗》,這部影片也是儒內以最佳方式傳達出了無盡的鄉愁,對孩提時代的巴黎、夢想中的巴黎的眷戀。在看這片的過程中,會情不自禁的給主人公的所為而感染,不是露出會心的微笑。 法國的《香水》,一部充滿香氣,但是同時充滿惡臭的電影。看後有一種無以言喻的感覺,但是可以得到很多的感悟 法國的《兩小無猜》,一部夢幻式的電影,那從小到大的愛情,無不為人所動容!是一部不得不看的電影,我看後終於明白了什麼叫愛情。 《黑暗中的舞者》這是一部賺人眼淚的歌舞片,在拉爾斯的眼中,世界同舞蹈與音樂是一體的,在轟鳴的機器節奏中起舞,在火車的賓士中起舞,在庄嚴的法庭中起舞,在無情的斷頭 台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號,是對命運壓迫的反抗,正像它的電影海報中向人們訴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的陰影里,她憑著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美國的《初戀的回憶》,是我看過的最感人的校園片,原來愛情是那麼的偉大的,可以改變一切 巴西的《中央車站》這些都是很深刻的電影!而且都是名導演拍的
麻煩採納,謝謝!

問題八:著名文藝片導演有哪些(國內外的) 如果你想看文學作品改編的優秀文藝片: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詹姆斯・伊沃里優秀作品。
《理智與情感》(S&S),李安導演的,英國群星主演的,非常細膩,推薦!
《布拉格之戀》根據捷克流亡作家米蘭・昆德拉名作《不能承受生命之輕》改編,茱麗葉・比諾什、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
《傲慢與偏見》(P&P)電視劇版,和(S&S)同樣根據簡・奧斯汀小說改編。
《基督山伯爵》電視劇版,傑拉爾・德帕迪約主演。
如果你喜歡道德焦慮型的、思想深刻、引人思考的作品,那請看看:
法籍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四部不朽之作:
1、《薇洛妮卡的雙重生活》(兩生花)
2、藍白紅三色之《藍》
3、藍白紅三色之《白》
4、藍白紅三色之《紅》
向大師致敬!
安東尼奧尼不朽之作《雲上的日子》(歐洲群星出演),以及《放大》
法國投資最高的文藝片《新橋戀人》,茱麗葉・比諾什主演
蘇菲・瑪索(我的女神)與前夫安德烈・佐拉斯基最後一次合作《忠貞》
羅曼・波蘭斯基優秀作品《苦月亮》
當然,還有浪漫、溫馨的愛情文藝片優秀的作品,它們在講述愛情的同時不失深度:
《芳芳》蘇菲・瑪索、樊尚佩雷主演。法國每年情人節電視台必放影片。
《心火》蘇菲・瑪索主演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休・格蘭特、安迪・邁克道威爾主演。
《兩小無猜》馬麗昂・歌迪亞、吉羅姆・卡內主演。
《愛在日出時》、《愛在日落時》茱莉・德培、伊桑・霍克主演
還有優秀的戰爭、政治文藝片
《屋頂上的騎兵》茱麗葉・比諾主演
《瑪戈皇後》伊莎貝拉・阿佳妮主演
其他的優秀的作品:
《鵝毛筆》凱特・溫斯萊特主演
《純真》很另類的一部唯美的片子,神秘劇情。
《致命化身》朱莉婭・羅伯茨、約翰・馬爾科維奇主演。

問題九:瑞典知名導演伯格曼的代表作有哪些? 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1918年7月14日生於瑞典布薩拉,父親是瑞典國教Protestant 的高僧。他的家鄉布薩拉是瑞典聞名的歐洲小城,有古老的大學和教會,風景優美,有中世紀遺物和裝飾, 尤其是被稱為農民的壁畫特別多,這構成他以後《第七封印》的題材。另外海盜時代也為他《處女之泉》提 供了背景。但他的宗教家庭對他影響最大,宗教生活的刻板偽善,使他對僧侶、律師、醫師等職業產生懷疑 。 1940年,他進入電影界,1944年他寫的劇本「Hets」(Frenzy苦惱),由瑞典著名導演塞伯維拍成片子 ,他兼任副導演,該片是戰後瑞典復興的前鋒,值得紀念。 1945年,伯格曼正式升為導演,執導《危機》。在又拍了一段時間的低成本後,《愛欲之港》開始了他 的個性與作風。《不良少女莫尼卡》一片使他名揚全球,對法國新浪潮導演有很大影響。 以後伯格曼同時在戲劇和電影兩方面發展,他在劇院的地位日趨穩固,他也團結了一大批演員,這為他 以後拍攝低成本的室內劇提供了方便。他在電影方面的聲望也隨著他作品的增多而與日俱增。 他的作品獲得國際電影節的有: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納電影節特別獎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納電影節特別國際獎、最佳導演獎、女演員集體演技獎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魔術師》 1959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處女之泉》 1960年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家聯盟特別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電影節天主教電影獎、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獎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哭泣與耳語》 1972年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面面相覷》 1977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 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在舞台劇方面,在60年代中後期,伯格曼成為瑞典劇壇的超級大人物。一般認為,他的作品具有以下特徵: 1. 繼承自西斯特 雷斯堤爾萊以來北歐電影的神秘主義,如作品《第七封印》、《野草莓》、《處女泉》等等。2. 對神與人之間的交流的懷疑,如《杯中黑影》《冬之光》《沉默》等所謂'神之沉默'三部曲等。3.從 以上兩點造成對人的不信任,特別是對女人。這包括他所有作品,尤其是《魔術師》、《魔鬼之眠》以及後 期作品。所以有人評論他與瑞典代表劇作家斯特林堡之間的相似。 在電影史上,有一個詞用來表達人們對那些以電影為生命並為之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們的尊敬,這個詞叫' 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毫無疑問就是這樣一位導演和編劇。 拍攝於1982年的《芬尼和亞歷山大》是伯格曼在從影40年後告別影壇的收山之作。它獲得了當年奧斯卡 的最佳外語片獎。該片講述一個孤獨少年尋找愛和溫暖的故事。影片通過少年的視角審視四周的生存環境, 人們通常用'伯格曼的代表作'這個詞來形容這部影片。 有幸保存下來的伯格曼拍攝這部電影時的工作鏡頭,向人們展示了60歲時的伯格曼。許多人都認為《芬 尼和亞歷山大》中那個孤獨的小亞歷山大,就是伯格曼自己的童年時代,那種童年時代的孤獨記憶始終纏繞 著他不曾離去。 伯格曼在後來的回憶中,一再流露他童年時對父母之愛的渴求和得不到這種愛的怨恨。 在70年代接受瑞典電視台采訪時,伯格曼說:'一種巨大的怨恨建立在我和父親之間。有一天,他打了我 '。這種難解的心理情結一直貫穿著伯格曼的電影生涯。 瑞典皇家大劇院,這個讓少年伯格曼迷戀......>>

③ 最近看了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和《天堂電影院》,導演是同一個人嗎請大家推薦類似風格好看的電影

不是

朱塞佩。托納托雷(Giuseppe Tornatore)被譽為義大利寫實主義新銳導演,於1956年5月27日出生於義大利的西西里島。
托納托雷生平最為大家熟知的作品有三部,分別為:《天堂電影園》、《海上鋼琴師》和《馬蓮娜》(又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都很好看的,你都看看吧,大家也都看看.
完成這部電影的時候是1988年,托納托雷32歲。他就像是在拍自己的生活,把自己對電影的一腔熱情在《天堂電影院》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同時表現得又是那麼自然、樸素,如同寧靜的西西里島,平淡中直白地透露出真實的美麗。可以說《天堂電影院》在各方面都是成功的.

《美麗人生》導演:羅貝爾托-貝尼尼
同時也是主演,編劇

除了上面介紹的
類似風格:意劇:他鄉別心
法劇:放牛班的春天
西班牙:活色生香
英國:舞出我的人生

④ 想要了解歐洲電影應該從哪些導演下手

歐洲電影的導演的話,我建議從貝拉塔爾開始。貝拉達爾是一個非常熱愛長征時候的導演,而且鄙視彩色電影,所以他電影全是黑白的,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坎坷,因為拍電影被匈牙利共產黨列入黑名單還坐過牢,但是撒旦探戈這部電影誕生於94年,是當年藝術的最高的電影,遠遠超過肖申克救贖等

⑤ 義大利片電影推薦

推薦義大利電影


一、推薦電影


1. 《美麗人生》


這是一部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的經典義大利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在二戰期間的感人故事,展現了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人性的光輝。


2. 《教父》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這部作品,被譽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該片以黑幫為背景,展現了家族、權力與信仰的沖突和融合。


二、電影特點解析


《美麗人生》


該片以其幽默、感動人心的劇情而聞名。在戰爭背景下,主角以一種樂觀和浪漫的態度面對生活的苦難,展現了生活的美好與真實。電影劇情緊湊,情感真摯。


《教父》


這部電影以其精湛的表演、深刻的主題和出色的導演技巧而受到贊譽。它揭示了黑幫世界的權力斗爭、家族榮譽與道德困境,展示了人性的復雜性和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


三、導演與演員介紹


《美麗人生》的導演羅伯托·貝尼尼以其獨特的導演風格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而聞名。而《教父》的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則是電影史上的傳奇導演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藝術價值和深遠的影響力。這些電影的演員陣容也非常強大,他們的出色表演為電影增添了更多魅力。


四、義大利電影的特色


義大利電影注重表現人性、情感和家庭等主題,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和社會內涵。同時,義大利電影也具有獨特的視覺風格和敘事方式,使其成為世界電影的重要部分。這些推薦的影片正是義大利電影的傑出代表,展示了義大利電影的獨特魅力。

⑥ 義大利導演tinto.brass的作品及介紹

義大利導演Tinto Brass的作品及其介紹

一、作品概述

Tinto Brass是一位享譽國際的義大利電影導演與製片人,其職業生涯中創作了眾多備受矚目的作品。他的電影風格獨特,深受觀眾喜愛。

二、代表作品

1. 《慾望之翼》系列:這是Tinto Brass的代表作之一,以二戰為背景,描繪了一段充滿情慾與人性的故事。影片中的角色面臨著戰爭與情感的雙重壓力,展現出了深刻的人性探討。

2. 《辦公室的秘密》:該片探討了職場中的權力游戲與人性掙扎。影片氛圍緊張,劇情扣人心弦。

3. 《血與玫瑰》:這是一部關於黑幫的影片,展現了黑幫世界的殘酷與無情。Tinto Brass通過本片揭示了權力斗爭背後的血腥與慾望。

三、藝術特點

Tinto Brass的電影作品多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復雜的人物關系以及深刻的社會背景為特點。他善於運用鏡頭語言,將情感、慾望與人性的沖突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電影往往劇情緊湊,節奏明快,同時又不失深度和內涵。

四、作品影響

Tinto Brass的作品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尤其是在電影藝術領域。他的作品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視覺與心靈的震撼,同時也為電影創作者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與啟示。他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國界,成為了世界電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Tinto Brass的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性的深刻探討而著稱,為電影藝術領域帶來了豐富的貢獻。

⑦ 經典的義大利影片推薦

義大利電影是世界電影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多經典的義大利影片,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作品:
1. 《自行車騎士》(Ladri di biciclette,1948):由義大利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創作,講述了一個失業工人因為失去自行車而陷入絕望的故事。
2. 《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1960):由義大利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執讓謹導,講述了一個義大利記者在羅馬的生活,探討了義大利上層社會的道德淪喪和文化虛無。
3. 《大路》(La strada,1954):由義大利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執導,講述了一個凱卜女孩在魔術師的帶領下漫遊義大利大路的故事,探討了人性的善惡和生命的意義。
4. 《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1997):由義大利導演羅伯托·貝尼尼執導,講述了一位猶太父親在二戰中努力保護兒子免於納粹迫害的故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
5.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1953):由義大利導演威廉·惠勒執導,講述了一個公主在羅坦孫基馬旅行期間與一位美國記者的浪漫愛情故事,是一部輕松愉快的愛情喜劇。
以上是一些經典的義大利影片,它們有著不同的風格和主題,但都是影史上不可或缺的經典之作。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看義大利電影三大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名字含有頓號的電影 瀏覽:489
國外最美的十部電影女主角 瀏覽:29
貓和老鼠大電影大賽車 瀏覽:503
周星馳紅色背心的電影 瀏覽:910
韓國有一部講父愛的電影 瀏覽:466
香港電影男主是飛車特技演員 瀏覽:706
動畫大電影鋼鐵飛龍 瀏覽:581
兒童玩具大全電影 瀏覽:898
台灣電影女性武術 瀏覽:539
京劇電影平原作戰完整版 瀏覽:862
英語電影中的經典句子 瀏覽:525
耀眼的你電影音樂 瀏覽:568
我是大哥大電影觀後感500字 瀏覽:103
東西方的愛情電影 瀏覽:725
我想有個幸福的家電影觀後感400字作文 瀏覽:221
泰國電影騎摩托被鋼絲割掉頭 瀏覽:606
百度視頻微電影大全 瀏覽:469
沙漠寶藏的電影大全 瀏覽:837
周星馳電影悲情背景音樂 瀏覽:519
電影音樂分析的論文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