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詹姆斯卡梅隆一共得過多少座奧斯卡金像獎
截止2020年4月12日,詹姆斯卡梅隆一共得三次奧斯卡獎。
詹姆斯·卡梅隆1954年8月16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好萊塢電影導演、編劇。1981年,執導首部電影《食人魚2:繁殖》。
1984年,因自編自導科幻電影《終結者》成名。1986年,自編自導電影《異形2》。1991年,憑借電影《終結者2》獲得第18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以及最佳編劇獎。1998年憑借《泰坦尼克號》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剪輯獎。
(1)美國電影導演圖片擴展閱讀:
詹姆斯·卡梅隆的作品富有想像力,他不僅在電影圈中站穩腳跟,獨樹一幟,而且他的電影也受到了很多影迷的喜愛。他有著勇往直前的精神,從不為了票房曲意迎合。
而是不顧一切地想要製作出心目中理想的電影。他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捨得燒錢,不惜代價追求華麗的視覺效果。
卡梅隆並不是不能用比較少的成本拍出出色的影片,正相反,他善於因地制宜採取一些簡單的方法取得不錯的效果。卡梅隆拍攝的代表作《終結者》和《異形2》都稱不上是大投資。
⑵ 世界十大著名導演
排名不分先後:
詹姆斯·卡梅隆
可以說卡梅隆是當今重工業電影的開拓者,享譽世界的《泰坦尼克號》和第一部3D電影《阿凡達》,還有承載了我國80後對於科幻小說記憶的《終結者》都是他的作品。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⑶ 有兩個叫大衛的導演,大衛芬奇,大衛林奇,有誰可以幫我區分一下
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
男,生於1962年5月10日,美國
星座: 金牛座
更多譯名:
大衛芬查、戴維芬徹
不容誅 美國電影導演。在他導演其電影處女作《異形3》(Alien 3)前他曾經只是「空中鐵匠」樂隊和麥當娜的MTV以及一些廣告的導演。盡管其處女作很不成功,但是其後的兩部影片《七宗罪》和《搏擊俱樂部》因為深刻反映了當代社會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而廣受好評。人們評價他是「一位不落俗套與常規電影語言分道揚鑣的導演」。新作為《十二宮》和《本傑明·巴頓奇事》。
大衛·林奇David Lynch
男,生於1946年1月20日,美國蒙大拿州密蘇拉
星座: 水瓶座
更多譯名:
大衛連治、戴維林奇、大衛林區
1946年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密蘇拉的大衛·林奇在美國小鎮上長大。高中畢業後去波士頓的藝術博物館學院(the School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s)學習。畢業後他曾計劃去歐洲繼續進行為期三年的藝術學習,但是由於不適應,15天後即返回美國。在他結婚生子(兒子Jennifer Chambers Lynch日後也成為了一名導演),完成了幾個短片之後,1977年他完成了自己的處女作《橡皮頭》,該片散漫的拍攝了五年,並且一度被認為是怪異和難以理解的,在製片人Ben Barenholtz的幫助下,這部電影最終以cult片面世並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也使得大衛·林奇得以拍攝自己的第一部主流影片《象人》(1980)。該片在評論界和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然後是《沙丘》(1984),這部電影成為了一次商業上的災難。但接下來的《藍絲絨》(1964)中大衛·林奇仍然堅持自己的風格,這也是他最具個性化的作品。1990年,《我心狂野》讓他得到了當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這些電影,以及包括他的電視劇《雙峰》(1990)在內的作品,形成了大衛·林奇獨特的風格:搖動的色彩,以夢幻場景以及幻想蒙太奇的運用來表達角色思想情感。他已經成為了最著名的作者導演,並且是目前活著的導演中極少數敢於對抗電影協會以及好萊塢的導演之一。他在作品中仍然堅持自己對電影的理解:表現復雜的,難以言說的生命。他確切的知道為什麼要採取這樣那樣的機位、燈光、剪輯、布景,軌道以及濾光器——但他永遠不會告訴給任何人。那些美麗又費解的影片即使不能使他成為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也會讓他作為最偉大的作者留名影史。即使他的影片不屬於現實主義的范疇,它們仍然在以另一個角度展示著真實的世界:一個令人困惑的,無理性的,無數隨機事件的結合體,人們在其中中隨波逐流地認識著生命的意義。大衛·林奇希望觀眾能與自己的電影產生情緒上和本能上的共鳴,然後得到自己個人的理解。正如他所說:「生活令人費解,電影也理應如此。」作為一個創造者,大衛·林奇和格里菲斯做著同樣的事。他永遠不會停止在銀幕上創造奇觀。
⑷ 專拍黑色電影的導演有哪些
Alfred Hitchcock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黑色電影代表作:Shadow of a Doubt 疑影 (1943)
Notorious 美人計 (1946)
Strangers on a Train 火車怪客 (1951)
The Wrong Man 伸冤記 (1956)
Suspicion 深閨疑雲 (1941)
Spellbound 愛德華大夫 (1945)
黑色電影在劇情設置上,往往給觀眾帶來很強的懸念。既然提到在電影當中設置懸念,那就自然少不了這位深諳此道的高手中的高手,大師中的大師,千秋傳頌,萬世敬仰的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好萊塢黑色電影的黃金時期為1940年至1959年,這一時期也正是希區柯克憑借《蝴蝶夢》,成功地由英國到好萊塢立足,並開始在這個電影王國大展拳腳的時期。希區柯克是公認的驚悚懸疑大師,但也許有不少影迷跟我一樣,還不太習慣將希區柯克冠以「黑色電影大師」的頭銜。前面在序言中提到過,很多在黑色電影領域有著非凡成就的導演聲稱,當時並沒有意識到正在開創一種全新的電影類型。在維基網路的黑色電影介紹中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想到的第一個導演就是希區柯克。因為我相信,希區柯克一直是在按照自己的思路、理念來創作電影,絕對不會為了特意迎合黑色電影的特徵而執導那些被歸類為黑色電影的作品,也許他自己都不會想到,他的作品中能有這么多被納入黑色電影的范疇,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無心插柳」的效果,只是在給觀眾製造懸念的時候,摻入了一些被後世認為典型的黑色電影元素,就帶來了一片成蔭的翠柳。
上面所列的六部黑色電影代表作是入選250 Quintessential Noir Films 名單的希區柯克作品,在入選作品的數量上,希區柯克與安東尼‧曼一樣,都只位於弗里茨‧朗(11部)和羅伯特‧西奧德梅克(8部)之後。而從作品質量來講,希區柯克的黑色電影也不乏上乘之作,《疑影》與《美人計》都是入選了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名單的黑色電影作品(共有23部黑色電影入圍),而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要數《火車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