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東京審判》最感動的地方再哪
分類: 娛樂休閑 >> 電影
解析:
電影《東京審判》帶給我的震撼
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家人也沒有那個時期的經歷,《東京審判》中所講述的歷史,也只是在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中略知一二。知道日本人炸死了張作霖的皇姑屯事件,之後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了侵略戰爭,知道偽滿洲國,知道南京大屠殺中30萬中國冤魂,知道珍珠港事件及之後的原子彈投放,也知道因此日本被迫投降,但是真的是在看過此片後才了解,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竟然有250多萬中國人,日本國內在當時對在中國所挑起的戰爭消息對其國內的封鎖令其國人對中國抱有那麼大的誤解和成見,在審判過程中竟然還有戰勝國同戰敗國的君子協定,那些罪惡昭昭的戰犯竟然還宣稱自己無罪、沒錯,甚至如果活著仍會繼續侵略戰爭。對於當年國際法庭對戰犯的審判,真的是知之甚少,可以說是不知道凳纖,當然就更不知道參與那場審判的中國法官、檢察官所面對的困境和壓力了。
片中的劇情給我的震撼有好多處,也是很精彩的幾幕,我就挑幾處印象深刻的說說吧。
劇情震撼一:法官座次—民族的榮辱
法官座次安排是中方法官代表梅汝璈體現維護民族榮辱的第一消歲件事。各同盟國也許根本就沒想到中方會就此事提出異意,並且會據理力爭。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國際社會就沒把中國放在眼裡,他們以為安排中方代表參加就已經是對中國的厚待了,而且還沒把中國安排在蘇聯代表旁邊,這是很全面的考慮了。梅汝璈第一次提出異意時,用的是很平和的態度,甚至以幽默的方式提醒法官團重視這個安排來表現對所有戰勝國的尊重。第二次宣布座次的會議前,法官團秘書通知梅汝璈准時並著正式法官袍參加會議時,他的凝思表現出他對公正安排的懷疑。果不其然,維持原來的安排。這次,梅汝璈用行動表達了他的 *** ,用力地合上筆記本,決斷地起身離席,留下滿場的諤然。如果此時,法官團還能如第一次那樣以笑置之,那麼,這場審判也就根本沒有參與的必要了。韋博爵士追出向梅汝璈解釋,梅汝璈慷慨激昂地表達出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所受的苦難最多、時間最長、損失最大,而且按照日本投降簽署次序來安排座次也是最公平的。即使這樣一個小問題,一個1平方米大小的座位的安排,也象徵著對中華民族的尊重及對死去的數百萬亡靈的哀悼。韋博以這只是綵排供媒體拍照、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決定及中美關系來試圖打壓梅汝璈,他沒有放棄、沒有屈服於權勢,他說的「如果這些照片和報道傳回國內,我的軟弱令國人蒙恥」、「我對這是麥克阿瑟的決定表示懷疑」及「我會向我的 *** 申請,如果不獲批准,我將自行辭職」充分表現了他維護國家尊嚴、民族榮辱的堅持。此段令觀看的我情緒激昂,熱淚瑩眶。當最後公正的安排傳來,他笑了,淡淡地說:「我不是鬥士,只是一名普通的代表中國的法官。」代表中國的法官,意味著他要為中國做到一名法官應該做到事,盡到他的責任。梅汝璈這個11人的法官團中最瘦小的法官,令所有其他法官對其肅然起敬。這也為最後量刑問題上,堅持法官的職責的演拿粗睜說打下了伏筆。
劇情震撼二:當庭指控—為了民族可以做假證或者不作證嗎
在審判日本挑起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的罪行這段中,中國檢察組提供了前日本軍務省軍官田中隆吉作為證人。他所闡述的有據可查的事實及當庭對戰爭執行人的指認為最終的定罪提供了有力且可信的證據。辯方被此舉打得措手不及,無力反駁,只能痛心地質問「你是日本人嗎?」。是呀,在他們的民族立場上考慮,他們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站在大和民族這邊來。但是,卻是自己人來指控他們。所有的戰犯可以厚顏 *** 地宣稱自己無罪,是不是他們的國民也應該跟著他們一起無視事實,為他們做假證或者不作證嗎?如果這樣的話,中國檢察組也就沒必要請到曾是小偷的證人,冒著被辯方質問「你 *** 那名中國少女就不是出於自願」的風險,為的是向法官團及世人展現日本侵略者殘暴的行為。我震撼田中隆吉和德福能夠頂著巨大的污辱和壓力出庭作證,他們的勇氣難能可貴。
劇情震撼三:不要解釋—要的就是你承認
在審判板垣征四郎和東條英機時,中國檢察組的倪征燠及季南就分別在提問時多次大聲要求他們回答「是還是不是」。不需要他們那些滿嘴歪理的解釋,只要他們對他們做過的事的承認!中國檢察組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這些事是他們做的,但是一定要戰犯們親口回答「是」,這樣才能打垮他們的意志,推翻他們最初厚顏 *** 地 「無罪」之說,讓他們自己認罪。倪征燠對審判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賢二運用的聲東擊西的戰術對峙非常精彩,但我個人認為最有導向性的還是季南最後問東條英機的那個問題--「如果你和你的同僚能夠無罪釋放,你們是不是還會繼續發動這樣的侵略戰爭?」,東條只能回答「是」,如果回答「不是」,那將推翻他一直堅持的他們做的都是正確的辯詞。而這個「是」向法官團及世人展現了戰犯對國際的威脅,同時也迫使東條英機承認了他們對中國發起的戰爭是侵略戰爭,而非他一直辯解的自衛戰。
劇情震撼四:手足式的侵略—狗屁理論
戰犯松井石根採用的是低調的、講故事一樣的態度解釋對中國的侵略是出於手足般的愛護,是哥哥對弟弟教訓式的提醒,而弟弟卻一直不領情。這算是什麼狗屁理論?!難道手足間的愛護、教訓式的提醒就是哥哥去搶弟弟的家產、 *** 弟弟家的女人、殺死弟弟家的家眷嗎?如果這樣的道理講得通,那麼,他們對珍珠港的襲擊也就只是推倒了別人堆的沙堡,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也不過是在他家門口放的兩顆煙花罷了。我真為他們的狗屁理論而震撼。
劇情震撼五:文明與宗教—法律的原則,審判的意義
在面對一群無視文明、莫視宗教的暴徒面前,在應該為冤魂伸張正義的法庭面前,某些法官竟然大談特談要堅持人類文明,要堅信宗教的寬恕。梅汝璈所舉的「杯、水」例子充分地向在座的法官表達出,當人類已遭滅頂,宗教的信徒性命無保之時,文明何在?宗教的寬恕和避佑何在?文明能夠阻止戰爭嗎?神明的寬恕能夠保證侵略不再重演嗎?法律制訂的宗旨是什麼?法律執行的原則是什麼?而這場象徵著法律的尊嚴與公正的國際審判的意義和目標是什麼?就是為了公正地懲罰觸犯法律的人,警示還有可能觸犯法律的人。梅汝璈在面對意見分歧巨大,而且可能令有罪之人不能被繩之以法的量刑的最終裁決時動容式的演說,非常之精彩,震撼力非常之強
還有幾處鏡頭,令我體會到導演及演員希望通過此片傳達給我們的一些信息。
鏡頭一:軍靴
在片子的開頭,導演對辯方的主辯的軍靴以及東條英機的軍靴都有特寫鏡頭。它們在片子之初就向我們揭示了他們的軍國主義思想,以及為了堅持軍國主義,在法庭上的一系列行為打下了伏筆。
鏡頭二:抖落的煙灰
梅汝璈第一次在等待韋博座次安排公平調整的答復時,他在辦公室內依窗而立,目光望向窗外,思緒復雜,手中的香煙已經積了很長一節煙灰。他在思考,如果反饋回來的消息依然沒有改變,或者是改變了但卻仍舊不是公平的安排,他應該怎麼辦?如何才能得到公平的結果。這時,韋博敲門而入,突然的門響,令他的思緒突然中斷,煙灰瞬間抖落。此場景向我們展示了梅汝璈的焦慮、擔憂以及他當時所承受的壓力。之後,他從容地拈滅香煙,又告訴我們,不管結果如何,他依然會堅持到底,絕不妥協。
鏡頭三:環視戰犯
終於按照公平的座次安排,各位法官在法庭上就坐了。審判開始前,梅汝璈向戰犯席上環視兩周。在每一名重犯面前凝視數秒。是確認有罪之人都已到場,也是提醒自己,牢記這些人對中國及中國人民的所作所為,牢記此行是為國家和人民伸張正義、血恥而來。這些人最終都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一個也不能少,誰也跑不掉!當然,最終大川周明裝病逃脫審判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遺憾,梅汝璈已經盡力了。
鏡頭四:同聲傳譯耳機
剛剛開始審判,辯方主辯律師就對法官團提出了質疑,但當最終法官團宣布法官安排維持不變時,主辯律師一直就沒有帶起他的同聲傳譯耳機,也許是他聽得懂英語。但是我更相信,他知道這是預料中的結果,其實他只是想拖延時間,擾亂審判,無理取鬧而已,以便借機將審判局勢盡量扭轉到有利於他們的地步。另外,當倪征燠通過聲東擊西的方法,將審判的矛頭指向了以沉默來對抗審判的土肥原賢二時,土肥也是取下了耳機,用不聽來表現對抗。但是這兩處關於耳機的動作,其實是在向我們展示,受審的一方無力的抵抗,以及局勢在向勝利的方向扭轉。
鏡頭五:歡笑的背後
片中展現了不少的歡笑。有酒館中酒客們的歡笑,但在戰後一片狼藉的日本,這種歡笑只不過是人民麻痹自己的掩飾;有酒館老闆娘的歡笑(在聽到曾志偉那聲「 *** 日本鬼子」時的,還有與肖南同唱、伴舞時的),她的歡笑是不懂世事的,所以與她後來突然被槍擊,臨終前茫然地問怎麼回事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還有梅汝璈在法官團中對其它法官的微笑以及在酒館內看到歡愉的酒客們時的笑容,他的笑容背後,透露著憂慮,透露著壯志未酬時並非發自內心的、無法溶入的禮節式的笑。通過這些歡笑的鏡頭,導演向我們展現了當時的背景下,不同階層的狀態。
鏡頭六:當場暈倒
當審判東條英機到了最後一個問題時,季南問出了那個很有導向性的問題(本人在劇情震撼三中所提到的),東條英機無奈地回答「是」之後,芳子的妹妹櫻子突然當場暈倒。不是因為體力不支,而是因為再受打擊。她當初是天真地響應日本國的號召加入了慰服團,本以為是為國家做些如戰地護士之類的工作的,但卻成了日本兵的洩慾工具,她在身、心上所受到的欺騙和撞傷,我相信絕不會亞於當時中國人民所受到的。被自己人出賣、欺騙和 *** ,更甚過外人所給予的,所以當她聽到仍會繼續發動戰爭時,僅存的一丁點兒的希望徹底破滅了。此處,影片向我們描述了這場戰爭對發動戰爭的國家裡的人民的傷害也是相當巨大的。
鏡頭七: *** 日本鬼子
曾志偉的角色在片中兩次喊出了「 *** 日本鬼子」。為什麼一個日本人這樣說日本人呢?他是親歷那場戰爭的人,而且這也和他殺死弘二有關。在中國,他目睹了天真少年變成了殺人狂魔,而且一定有被殺的中國人的家屬之類的人當著他們的面狂喊「 *** 日本鬼子」,而這一切都與他最初應征入伍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我相信他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也是被那個「手足情」的狗屁理論騙到戰場上的。所以,在他回國後,他判若兩人,整日飲酒,為了忘記殘酷的記憶;所以,當他面對肖南他們時下跪謝罪;所以,他在酒館內腹刺後,看著自己的傷口,有些許的安慰;所以,他死在北野雄的槍擊下,他笑了,因為他解脫了;所以,他臨死前,仍然用這句罵自己人的話,是為了告訴他的國人和受害的人民,他們錯了。
鏡頭八:我要站起來
在面對量刑的僵局時,梅汝璈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種無力回天的感覺。他說:「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梅汝璈有些泄氣了,已經做了「志未酬,士隨死」的准備。向哲浚罵他這樣的想法是懦夫所為,用的是擊將法,然後用一句湖南老話鼓勵梅汝璈「只要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來」。受到向哲浚的激勵,梅汝璈突然抬起頭,無奈的目光重新又自信滿滿,松泄的臉部肌肉重新又綳緊充滿鬥志。這並不是說梅汝璈是個意志不堅定、容易受人左右的人,在那種世人無法想像的壓力下,他一個人如何能一直承受下來呢?在11人的法官團中,只有他肩負著國家、民族的榮辱重擔,他也需要朋友和外力的支持、鼓勵。通過這些表現,作為觀眾的我們,在今天才體會到梅汝璈當時所處、所感、所受。
鏡頭九:明明白白的YES
梅汝璈在量刑問題上的激昂演講後,雖然印度法官仍舊堅持拒絕死刑的看法,但是他的演講不是只為說服印度法官,而是為了堅定堅持死刑的法官的信念,同時感染拒絕死刑的法官,盡可能爭取最終令戰犯定下應有的懲罰。他握著裝有同意死刑或拒絕死刑的選票的手是有些顫抖的,但他的語言卻是堅定不移的,「只有死刑才能告慰死去的亡靈」。然後,打開信封,當眾抽出選票,豪不遲疑地在YES上畫了圈,裝入信封,第一個將選票投入票箱。這也是個引導。所以,他的干凈利落與韋博在填寫選票時的猶豫不決形成了對比。由此,我相信,韋博最後是被梅汝璈說服了。
鏡頭十:凝滯的表情,落地無聲
在韋博當眾讀票時,每一個拒絕死刑的票都配合著梅汝璈的表情鏡頭,最終結果出來之前,他的表情一直是凝滯的,那樣的嚴肅,也同樣的躊躇滿志。當最後決定性的一票帶來了勝利的消息時,梅汝璈那凝滯的表情變了,只是一點點的變化而已,微微地閉上雙眼。六比五,一票險勝!他的堅持起了作用。「臣幸不悔吳侯使命」,梅汝璈東京審判之行,除了國家和人民的使命,更有他加註在自己身上的越來越深的使命感,也是他對己身「不侮使命」的追求,他無聲的表情最終得到了釋放。
看過此片,除了震撼還是震撼,被歷史事實所震撼,被參與者的民族榮辱感和責任感所震撼(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的,不管他們的做法對錯,他們維護自己民族的堅韌令人敬佩)。當然,最終的判決安慰了很多亡靈,也安慰了看片的我。我沒有因為此片而去痛恨什麼,但是記住歷史就是對現在及將來的幫助。
仍有一些遺憾,那就是片中的語言。在北京8月29日觀看的是外語版(前面說過,此外語版中的外籍角色都說的是角色應該說的語言),但是在9月1日全國公映時,片子已經是全中文版了。中文配音沒問題,但是卻令我感覺少了些國際審判中的國際性。我還是喜歡那個外語版,不僅僅因為我想聽到松哥的原音,更因為片中松哥、曾江、英達、謝君豪、曾志偉以及外籍角色的相應語言都說得很到位,與角色非常配合,而部分段落的普通話配音卻沒有表現出當時應有的情緒,如北野雄喝酒時的那一長段話,曾志偉坐在桌前道出弘二真正死因時的語氣。因為兩種版本都看過了,所以自己總是在比較吧。另外,就是復線故事由於片長的緣故,交待得不是很完整,角色的張力、與主線的呼應沒能充分地表現出來,多少令看片的我覺得與主線有些脫節。
說一處我的疑問,為何當北野雄知道弟弟弘二死在中國戰場之後,他沖著肖南發泄對中國人的憤恨時,肖南不反抗呢?片子最初他們在喝酒時,北野雄控訴著多少日本平民死於原子彈轟炸時,肖南用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大屠殺等反駁了他呀。而這時他卻沉默不語了呢?是體恤北野雄失去親人之痛?抑或是他不知道弘二死亡的真正原因,所以不能枉加評斷?也許後者是對的吧,我無從知道。但以我個人的觀點,如果我處在那個境況下,我可以容忍對方打擊我,但是絕不容忍他因此而對中國人的污衊。
最後致謝:首先,感謝松哥,如果我不是松迷,我可能不會過多地關注此片,更可能不會這樣迫切地想一次再次地走進電影院觀看此片,反映那個年代的片子不少,而真正有啟示性或者說有價值的並不是很多,所以我感謝松哥讓我真正地溶到了此片中,去體會它,感受它。其次,感謝高導,在那樣艱難的境況下,背負著那麼多的包袱依然堅持完成此片的拍攝,因此我們才能夠看到此部歷史還原的宏篇大作,讓我更深層次地了解那段歷史,提醒現在和未來。
《東京審判》確實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和收藏的影片,希望大家都能到影院看看,同時也希望發行的四個半小時的版本可以令整部片更加完整,彌補一些我的遺憾.
Ⅱ cctv6播出的片名叫玫瑰園主的德國電影
玫瑰叢中的野花
別名:Plötzlich ist es Liebe
導演:布里吉特·德里斯烏斯克
編劇:加布里勒·克斯特
主演:安雅·克娜爾、埃爾馬·韋博
地區:德國
自古以來,尤利烏斯·馮·塔里恩貴族家庭里的女人,總是會製造混亂和丑聞。最近一次,是尤利烏斯的妹妹,她17歲懷孕又和情人私奔,被家族取消了繼承權。而從此妹妹巴利亞的名字就成了家庭里不名譽的象徵和談話的禁忌,直到她的女兒巴巴拉到來後,一切發生了變化。得知妹妹去世後,尤里烏斯十分難過,後悔當初沒有勸說父親把妹妹接回到家裡。於是,所有的愧疚都化成了對巴巴拉的關愛。
雖然舅母和表姐瑪利安娜對她的到...(閱讀全文)來十分不滿,但舅舅和表妹德里斯的關愛還是讓巴巴拉感受到了久未得到的幸福。在這里,她還遇到了摯愛——克里斯蒂安,一個年輕有為的青年。二人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很快,與克里斯蒂安即將離婚的妻子莉莉亞娜的出現破壞了兩人剛剛建立起來的信任。在傷心之下,巴巴拉接受了表姐未婚夫莫爾卡的求愛,並與之私奔。
離家出走後的巴巴拉並不幸福,莫爾卡的小氣和猜忌讓她十分苦悶。為了維持日常的開支,她甚至賣掉了母親留給她的項鏈。巴巴拉深知已經不可能再回到尤里烏斯家族,於是離開莫爾卡後獨自回到曾經生活的義大利小鎮。得知一系列變故,克里斯蒂安十分自責,勸說尤里烏斯接回巴巴拉。丑聞早已過去,大女兒瑪利安娜也因為失掉了一場危險的婚姻,而找到了真正的真愛。
尤里烏斯不想再重復妹妹巴利亞當年的悲劇,於是決定親自去小鎮尋找侄女。經過一番促膝長談,巴巴拉終於答應重新回到家族。舅媽及妹妹原諒了她犯下的錯誤,這讓巴巴拉十分感動,幸福的生活又回來了。只是面對克里斯蒂安,巴巴拉還有些許遺憾。但克里斯蒂安不計前嫌,他依然還愛著巴巴拉,一切誤會煙消雲散,一對有情人終於又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