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拍電影怎麼選演員
我覺得,有幾方面考慮吧:
1, 演員氣質是否適合劇本,演技是否精湛。像《花樣年華》它要找的就是梁、張這樣氣質憂郁而具有舊時代感覺,而且演技出眾的演員。
2, 成本預算。根據片子的投資額考慮演員的選擇。
3, 票房號召力。這個很容易理解,除非你是有包場保證的主旋律影片,只要是面向市場的,你一定要考慮到票房,所以你要選擇有票房號召力的。想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加入周傑倫的角色,意圖就一目瞭然。
4, 還要看演員的檔期是否能配合。據說當年李安拍《卧虎藏龍》,李慕白這個角色本來是想請李連傑演的,但因李沒法出演,於是換的周潤發,結果大放異彩。
B. 揭密:影視劇演員導演如何挑選演員
演員導演(casting director),又稱演員副導演,專職為影視劇配合導演創作挑選演員,從主角到配角、從特邀演員到群眾演員都是選角組演員導演的工作。劇組不同,人員設置也不同,有的劇組設置兩位演員副導演,有的設置一位,再搭配一到兩名助理,各有分工。 演員導演挑選演員流程如下:首先是熟讀劇本,了解製片方和導演對角色要求,選取備選演員,再根據製片方、劇組實際選定演員。 一般劇組選演員,先籌備一段時間,收集演員資料照片;然後根據劇本角色要求看照片挑選備選演員;接著約演員見面,有的劇組還需要試戲;最後從適合演員中根據演員藝術成績和價位及發展方向綜合挑選最終人選! 做一名演員導演,不難,手頭有大量的演員資源,了解這些演員藝術發展軌跡,就可以適時給製片方和導演推薦。做一名能找人的演員導演不難,有一大堆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就行;但不是你打通了明星藝人的電話,人家就買你帳的,不是所有擁有厚厚一本演員電話號碼就可以做演員導演的。 做一名有技術含量的演員導演,有難度:要從某演員一大堆各式造型照片中發現其可塑性,安到合適的位置,需要眼光,當年潘虹主演電影《股瘋》,眾人大跌眼鏡,在人們印象中,潘虹一直是悲劇演員,《苦惱人的笑》、《杜十娘》、《人到中年》、《末代皇後》等等,最終潘虹以主演電影《股瘋》贏得金雞獎和百花獎,足可見選角導演的眼光; 對於演員導演,製片方可能有發行方面的要求,選來的演員要賣座,劇組可能有資金方面的限制,不能超過預算,又要讓成片好賣、又要節約成本,演員排兵布陣要有學問,一線、二線、三線及新人、老藝術家搭配要合理。最近張藝謀電影《三槍拍案驚奇》,小沈陽雖然是電影新人,但星路正紅,正如《滿城盡帶黃金甲》時候的歌壇天王周傑倫,孫紅雷作為電影演員,也有足夠的票房號召力和深厚實力,再加上老戲骨倪大宏,出演《武林外傳》走紅、加上《下輩子做你的女人》和《北風那個吹》正勁的閆妮,票房前程可想而知! 《三槍拍案驚奇》這樣錢糧充足的劇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劇組是過緊日子的,票房和賣片收視壓力逼迫他們壓縮製作費,大頭的演員費用自然首當其沖,迫切需要一個懂行的演員導演! 對製片方、劇組、導演來說,最理想的演員導演是能拿演員預算、了解演員市場賣片市場和觀眾需求、使用明星大腕老藝術家和新人搭配合理、談價簽合同一條龍全拿下、談定的演員陣容可觀、給出預算支出表反饋製作方、最後還能給劇組省錢的演員導演!
C. 導演是如何選演員的
首先是通過專業的副導演根據劇中人物的要求搜集演員資料,也就是所謂的見組照片和可能的視頻資料,然後根據這些信息找到相對合適的人選,這里一般也就是根據演員的臉譜和劇中人物的臉譜進行「對號入座」,如果有視頻的資料話,就再根據這個目標演員是否上鏡和表演水平做一個初步判斷,選出想見的目標人選,當然這里說的人選基本是所謂一線之外的,因為一線演員大家都比較熟悉,而且一般他們也比較忙,不怎麼會需要見人;然後就是由副導演通過電話的方式找到演員本人或演員的經紀人請演員在適當的時候來劇組見面,也就是常說的「演員見組」,跟參加招聘的大學生接受面試一樣,大體是進行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技術層面的,看其反應以及對表演的一般理解,有時需要的話在征的演員本人同意的時候試戲,試戲也不一定就是試即將要演的戲,有時可能是隨意請演員自己表現一下,再一個是非技術層面的,就是聊天和問詢,這樣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演員的各方面性格特徵和個人魅力,看其是否會贏得觀眾的喜歡,是否能將目標角色扮演好。 在面試的時候有時候會現場用DV拍攝部分花絮以供最後定奪的時候參考,這個時候其實對於新人演員來說是很關鍵的步驟,我想提醒大家,不要以為僅僅是看你的出身門第或僅僅看你的專業方面,更多的時候也會看你的人品,是否積極配合,是否謙虛,是否懂得行業的規矩,守時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准,很多新人演員往往就因為在這個時候給劇組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所以最後落選,畢竟導演看你的時候是會考慮到將來要跟你一起工作很長時間的,大家在基本的做人上如果覺得對方不舒服的話肯定是不行的。最後就是由製片部門跟演員或經紀人談酬金價格和工作檔期,這個環節也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對於新人來說,畢竟競爭比較激烈,價格不會是自己希望的那麼理想的,這就是所謂市場經濟的普遍法則其實,在這里我想提醒有些經紀人,你的演員你希望他有好角色,有好價錢是正常的,但你也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才可以,而不是當他是「搖錢樹」那樣的話搞不好會影響他的發展的。只有經過了這幾個環節後,才能決定是否起用哪個演員。
D. 影視中的演員是誰選的
大部分由導演選,有時候導演選的不一定能上,這要看投資商的意見了
編劇、製片人也都參與了
E. 電影和連續劇是如何選擇演員的
電影的話就是看你的演技或者是各個方面,連續劇的話可能比較注重顏值。
F. 一般來說電視劇或者電影的主要演員都是如何選定的
一般來說都要面試,但是也有可能是導演或者是製作人確定想要的,如果確定了幾個人,他們會有工作人員繳請他們來試鏡
G. 電影導演在選演員時主要考慮演員的哪些方面
電影導演在選演員時主要考慮演員的以下幾個方面:
一、首先通過專業的副導演根據劇中人物的要求收集演員資料
也就是所謂的見組照片和可能的視頻資料,然後根據這些信息找到相對合適的人選,這里一般也就是根據演員的臉譜和劇中人物的臉譜進行「對號入座」,如果有視頻的資料話,就再根據這個目標演員是否上鏡和表演水平做一個初步判斷,選出想見的目標人選,當然這里說的人選基本是所謂一線之外的,因為一線演員大家都比較熟悉,而且一般他們也比較忙,不怎麼會需要見人。
四、最後就是由製片部門跟演員或經紀人談酬金價格和工作檔期
這個環節也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對於新人來說,畢竟競爭比較激烈,價格不會是自己希望的那麼理想的,這就是所謂市場經濟的普遍法則其實,在這里我想提醒有些經紀人,你的演員你希望他有好角色,有好價錢是正常的,但你也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才可以,而不是當他是「搖錢樹」那樣的話搞不好會影響他的發展的。
只有經過了這幾個環節後,才能決定是否起用哪個演員。說難其實不難,只要認真對待,好好做人就可以了,如果說難也難,畢竟這不是一個絕對的客觀判斷,是由人來決定的,他一定有人的心理因素。
H. 影視演員是怎麼被挑選出來的
影視演員是怎麼被挑選出來的
在美國好萊塢,這項重責大任被交付給專業的「選角導演(Casting Director)」。他們閱人無數、獨具慧眼,從茫茫人海中挑選出擁有獨特氣質、貼合角色的明日之星。為了了解這份工作的具體內容和選角過程,時光網專訪了在洛杉磯在擁有25年資歷的選角導演Eyde Belasco。銀幕上形形色色的專業演員,以精湛的演技牽動著觀眾情緒的高潮迭起。那麼你是否好奇這些飾演者是如何被挑選出來的呢?
Eyde Belasco曾替無數優秀的獨立電影選角,例如《來自美國的莫里斯》、《吸入》、 《妙筆生花》等,都曾被選為聖丹斯電影節的展映片。同時她也負責多部6大片場的商業片,包括大受歡迎的清新愛情小品《和莎莫的500天》、《深入敵後》等。她也是流媒體巨頭亞馬遜所出品的獲獎劇集《透明人生》幕後的選角主力,還以此拿下專門肯定選角工作成就的Artios Award大獎。今年是Belasco擔任聖丹斯學院西岸選角導演的第20年,快來聽聽她的經驗談吧!
Q:好萊塢的電視和電影試鏡過程是什麽樣的?
A: 兩者的過程是差不多的,選角導演首先要閱讀劇本丶確定角色,並為主要角色列出所需要的演員特質和要求。我會和導演導論選角想法和方向,了解有什麽特定需求,是要鎖定有名的演員還是進行傳統的試鏡途徑。如果是後者,那麽就會由我招募演員丶組織試鏡會議,並從中挑選出最適合的讓導演審核。
Q: 在電影製作的過程中,選角和試鏡通常從什麽時候開始?會持續多久?
A: 通常是在劇本完成丶資金確定以後開始。如果是全新電視影集的試播集,可能在開拍前的8-10周開始,因為需要演員們提早到場排練丶訂裝;如果是新季節目的新角色,在開拍前的4-5周開始就行了,甚至可以邊拍邊選;至於長篇電影,一般會從6到12周開始並持續到開拍前。有些電影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對外招募,特別是當對主演有特殊需求或是包含小孩子時,那就要提早好幾個月了, 甚至比主體拍攝(Principle photography)還要早好幾個月。
Q:你是如何發掘童星的?過程和成人演員有什麽不一樣?
A: 美國法律會根據未成年人的實際年齡,限制他們只能在鏡頭前工作幾小時,還有他們不上鏡時又需要保證多少小時的上學時間。這些都是選角時需要考慮進去的。我通常會從經紀人(agent)和經理人(manager)下手,把 「breakdown」發給他們,因為他們代理全國各地的專業演員和還沒演過戲的新演員。除此之外,我也會自己挖掘沒有代理人的演員,通過普通高校丶戲劇學校丶網上招募 。特別是現在科技這麽發達,我們會開放演員寄來試鏡視屏,整個過程更寬廣丶開放了。
Q: 請幫讀者介紹一下什麽是「breakdown」。
A: Breakdown是選角導演整理出的一份招募演員的'資料,會列出例如外形丶特殊才藝等相關條件。好萊塢有許多供業內人士分享break down的服務網站,例如Beakdown Services, Now Casting, LA casting等,我會在這些平台上公布項目內容和需要的演員要求,所有訂閱戶都會收到這些訊息。
Q: 選角導演和經紀人丶經理人的關系是什麽樣的?
A: 是雙向的合作關系,他們會定期和我聯系了解我在負責的什麽新項目丶需要什麽樣的演員。同樣的,我會准備好」breakdown」並發送給所有的經紀人和經理人,他們會代表客戶用網路投遞資料,或是打電話來向我推薦人選,提出想參與試鏡的意願。
Q:我相信每個項目的情況一定都不一樣,不過總體來說,通常一個角色會讓你收到多少份申請文件?其中又有多少人會被邀請參加試鏡?
A:如果是電影主角的話,導演和資方通常會希望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那就不會是我去找人了。但如果他們只要求「好演員」,不必自備投資丶票房吸引力的話,就會交給我負責。電視方面,我感覺是比較開放的,我可能會為了一個主要角色對上百名演員進行試鏡,光是收到的資料就可高達上千張照片和履歷表丶電話,再一步步篩選到最後幾名。
Q: 試鏡的具體內容是什麽?
A: 不論是電視或電影,我都會提供幾個試鏡片段讓演員提前准備,到了現場在鏡頭前表演一次。我還會根據他們的演出提出要求, 有時是將他們導向導演希望的感覺,有時是試探他們有沒有彈性,能及時根據反饋做出調整。因為正式拍片時常常要不斷地重新塑造和修改,這種情況在電視劇拍攝中特別明顯。我還會要求一些即興表演,那也是在電視影集中常見的 。不過我很少要求演員准備獨白戲,除非那是試鏡的一部分。
Q: 什麽是「化學測試」?用意是什麽?
A: 「化學測試」是指讓兩位演員一起對戲,看他們之間的互動好不好,有沒有火花。他們必須讓觀眾信服他們真的是夫妻丶閨蜜丶男女朋友丶師長,相信他們之間的關系和歷史,看起來是感情融洽丶有二十年交情的。分開試鏡的話很難知道兩位演員是否合拍,所以有時要把他們放在同一個房間對戲。
Q: 試鏡時除了選角導演以外,還有哪些人士會參與?誰做出最終決策?
A: 如果是片場大片的話,通常製作人和導演會先決定好一兩位主演,等資金到位丶項目拍板了,再讓包括選角導演和其他的劇組人員加入。獨立片則相反,選角導演早早加入,幫助片方決定主演人選,再籌募資金。這種情況下,第一輪試鏡只有我和一台攝像機, 我要從大批人選中挑出幾個拔尖的,推選他進入後期的試鏡。影片導演和我都會在,有時編劇也會加入。我們當然都希望在場人士能達到一致的結論:「對!就是他!」 但許多時候不管是獨立片還是片場大片,都要經過資方的審核。
Q: 資方在多大程度上能影響選角過程?
A: 每個項目都不一樣,但資方都會希望參與其中。他們當然希望聘用具有票房吸引力的明星確保投資回報。影片的預算越大,越希望請來大牌明星。而在如今的市場上,不管是獨立片或電視影集,都越來越流行找大牌來拉抬,這對尋找投資或宣傳效果上都是很有利的。人們希望拍出成功的電影,投資人認為大牌加盟是票房靈葯。
Q:大牌明星還會參與試鏡嗎?
A: 通常不會,但如果項目夠大丶角色夠特別,他們也是願意來和導演開會,討論想法甚至進行試鏡。
Q: 選角導演和演員的合作關系是什麽樣的?
A: 選角導演是站在演員這一邊的,希望優秀的新星能獲得成功。當我遇到一位強大丶新鮮丶讓人興奮又有天賦的演員時,我會盡量讓他們參加所有試鏡,一位擅長搞笑片的演員不代表他們不能演好劇情片。當我遇到一位全方面丶什麽都會的好演員時,我想給他們機會看他們如何掌握不同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