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無間道》是由誰導演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姓名:劉偉強 又名: Wai Keung Lau 職業: 導演 演員 攝影/像 監制 所屬地區: 香港 出生地 : 香港 生日: 1960年 攝影出生的劉偉強,這些年開始在香港的電影舉足輕重。1960年出生於香港。自小愛好攝影,1980年中學畢業後投身邵氏第一部參與的電影為劉家良的【十八般武藝】,當一名攝影小工。1985年正式擔任攝影師,作品有【龍虎風雲】,【旺角卡門】等。1990年開始執導筒,拍攝了【朋黨】,【人皮燈籠】,【廟街故事】等影片。1995年與文娟雋,王晶合組最佳拍檔電影製作公司,1996年執導最佳拍檔的創業作【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結果此片成績斐然,接連三部【古惑仔】系列電影全部進入當年香港十大賣座電影行列,掀起香港影壇的江湖片熱潮,【古惑仔】系列更是連拍六集,長盛不衰。劉偉強也一舉進入一線導演行列,其後一發而不可收拾,連續拍攝了多部大製作賣座強片。 眾所周知,要數劉偉強的代表作,首推的當然是《無間道》三部曲了,這幾部作品不但令他名利雙收,也令他在影壇上的地位更上一層樓。其中《無間道》於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當中,一口氣奪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接」、「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七個獎項,令劉偉強一夜間成為香港影壇的一個神話。 [作品年表]: 一見鍾情 (2000) 決戰紫禁之巔 (2000) 烈火戰車2之極速傳說 (1999) 中華英雄 (1999) 風雲之雄霸天下 (1998) 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1998) 98古惑仔龍爭虎鬥 (1998) 97古惑仔戰無不勝 (1997) 飛虎雄心 II之傲氣比天高 (1996) 古惑仔 II之猛龍過江 (1996) 古惑仔 III之隻手遮天 (1996)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1996) 廟街故事 (1995) 慈禧秘密生活 (1995) 新邊緣人 (1994) 戀愛的天空 (1994) 人皮燈籠 (1993) 香港奇案之強奸 (1993) 伴我縱橫 (1992) 朋黨(1991) [男演員] 1. 咖喱辣椒 (1990) [監制] 1. 愛上百分百英雄 (1997) 2. 百分百感覺 (1996) 3. 怪談協會 (1996) 4. 紅燈區 (1996) 5. 人細鬼大之三個Handsup的少年 (1996) [攝影] 老鼠愛上貓 Liu sue oi seung mau (2003) 風雲之雄霸天下 (1998) 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1998) 97古惑仔戰無不勝 (1997) 古惑仔 II之猛龍過江 (1996) 古惑仔 III之隻手遮天 (1996) 飛虎雄心 II之傲氣比天高 (1996) 韋小寶之奉旨溝女 (1993) 五億探長雷洛傳 I:雷老虎 (1991) 豪門夜宴 (1991) 咖喱辣椒 (1990) 伴我闖天涯 (1989) 旺角卡門 (1988) 橫財三千萬 (1987)
2. 電影《變形金剛1》導演是誰
電影由邁克爾·貝擔綱導演。
邁克爾·貝(Michael Bay),1965年2月17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導演、製片人、編劇、特效師。
2013年,邁克爾執導的真實故事改編的犯罪喜劇片《付出與收獲》,成本僅兩千多萬美元,影片在北美上映首周便登上票房榜首。
2014年,《變形金剛4》正式上映,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奪得全球票房冠軍。
2016年,確定執導《變形金剛5》,2017年6月上映。
邁克爾是一名非常大膽和具有投資回報力的導演。作為在商業片領域的成功導演,邁克爾的電影風格突出,自我攻擊式的幽默、華麗的視覺效果是他的電影風格。
3.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導演是誰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導演呂克.貝松
簡介
姓名:呂克·貝松
英文名:Luc Besson
出生地:法國巴黎
生日:1959年3月18日
職業:法國導演、編劇、製片人
呂克·貝松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是17歲時的一次潛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夢想。貝松很快調整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決心做一名電影製片人,於是19歲那年來到美國洛杉磯,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製作課程。並開始拍攝一些試驗短片。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呂克·貝松似乎向世人證明了,在法國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找不到投資,依舊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也正因如此,貝松曾經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不管他樂意不樂意這一稱呼。 《地鐵》和《碧海藍天》為呂克·貝松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聲譽。雖然當年的法國凱撒獎有點吝嗇地僅僅將「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獎授予《碧海藍天》.但是貝松卻公開表示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作品。畢竟,這部作品傾注了貝松少年時的激情和夢想,貝松終於可以用他的攝影機捕捉他童年時代所看到的海洋的光影和生命。影片中的潛水員傑克最後葬身大海,更確切的說,那是他真正的生存,傑克莫不就是貝松理想中的化身?
80年代的法國有所謂BBC年輕導演之說,即專指Beinex、 Besson、 Carax(貝內克斯、貝松、卡拉克斯)這三位新銳導演盡管有很多相同與不同,但其最大的共同點卻是對藍色莫名其妙的偏愛。從貝內克斯1980年拍的《女歌星》開始,藍色就充滿了銀慕,卡拉卡斯則拍了《卑賤的血統》;而貝松的《碧海藍天》更是從片名到內容都藍色的調子。貝松苦心孤詣營造的對大海的嚮往和浪漫情懷自然是無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攝影恐怕令《鋼琴課》和《泰但尼克號》的導演也受益匪淺。
《尼基塔》與《殺手萊昂》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基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和人性的萌動構成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而《殺手萊昂》講述 了一個渴望從善的殺手和一個渴望復仇從惡的女孩之間的故事。這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的電影學子們精精樂道的範例,其中的許多細節諸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的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單憑那株綠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萊塢的編劇所能想到的。《殺手萊昂》奪得了當年凱撒獎最佳影片獎,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自90年代以來,法國藝術電影的繁榮將法國商業電影推到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法國以外的地方,拍藝術電影是靂要很大的勇氣的,因為你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法國則不同,如果一個電影藝術家要去拍迎合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似乎而要更大的勇氣。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導演。
80年代中期,貝松拍攝了《地鐵》,《碧海藍天》等藝術電影之後,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前途無限的年輕導演; 90年代貝松在拍攝了《殺手萊昂》、《第五元素》之後,卻受到了法國電影理論界的輕視。《第五元素》1997年在全球創下了2億7千萬美元的收益,名列當年世界電影的第三名,不管評論界如何評論這部電影,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法國導演眼中的未來世界,在電腦高科技與時空交錯的敘事中,帶給我們一絲不同於好萊塢大片的歷史和人文內涵。
呂克·貝松是當代法國電影影壇最受矚目而有爭議最大的導演。盡管《第五元素》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高蒙公司的營業額翻了一翻,但是貝松在國內卻常常被說成是向好萊塢電影投降的反面典型。為此,苦悶的貝松常常要飄浮過海去好萊塢尋覓知音。影片《第五元素》集科幻、驚險和打鬥於一身,是歐洲有史以來第一部成本高達近一億美元的英語對白影片,顯示了法國電影人復興本國和歐洲電影業的決心和勇氣,影片萊獲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真故事內容本是呂克·貝松在16歲時就開始構思,當時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剛剛問世,顯然貝松的想像和構思與之相比還很不成熟。
事隔20年之後,貝松依舊念念不忘少年時代的構想,經過20年的籌劃.該劇本具備了貝松前五部故事片的基本要素。雖然有評論認為《第五元素》似乎更像是一部法國未來主義的滑稽笑劇,認為不過是視覺效果做得好,但是1997年在第50屆夏納電影節開幕式上作為開幕影片放映的時候,這部表現人類未來23世紀的科幻片還是引起了轟動。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主人公駕駛著他的那輛抗地球引力的黃色出租汽車飛越紐約城市上空的鏡頭,與盧卡斯的星際字宙飛船相比毫不遜色。當年那個看著《星球大戰》長大的貝松,20年後終於和盧卡斯站到了一起。
早在《碧海藍天》中,呂克·貝松就顯示出他對大製作和宏大場面的迷戀與追求。從《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開始,貝松日漸游離他過去所從屬的那種電影形態,將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不僅在類型方式上玩盡花招,還在製作成本上不斷升級,這也許就是貝松在本國遭到非議的主要原因。而此時的好萊塢也開始在世界各國招兵買馬,其首選就是吳宇森和呂克·貝松。貝松法國式的浪漫風情以及吳宇森東方味的英雄情結倍受好萊塢的青睬與模仿。貝松最終用《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證明了娛樂大片不是好萊塢的專利,法國人不僅能製造低成本、小製作的藝術電影,還能生產在全球盈利的商業巨片,一個法國人可以在美國的地盤上「與他們相抗衡。今天的貝松似乎成了成功的榜樣,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將他看作和斯皮爾伯格同一類型的商業片大導演,但是殊不知貝松能夠走到今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作為第一部高成本的歐洲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夏天在影院公映的時候,開始票房並不令人樂觀,看慣了藝術影片的法國觀眾和受到好萊塢商業大片熏陶的美國觀眾並不抱有太多的興趣。影評人的反映也是貶大子褒,影片最為致命之處還在於它高達1億美元的巨額成本。但是奇跡出現了,《第五元素》居然克服了它的先天不足和不祥預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在幾個主要西方國家廣泛放映,影片是大賺了一筆,但是評論界對貝松和這部影片的依舊低調處理。
呂克·貝松並不因為這些評價動搖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他要拍一部法國人和美國人都叫好的影片。他的《聖女貞德》選取了歷史和現實,民族和國際的恰當交融,拍完之後好評人潮。聖女貞德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女神,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一曲不朽的傳說。有關聖女貞德的,視作品不計其數,可是只有三部影片值得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他們分別是:德萊葉導演的為電影默片時代劃上精彩句號的《聖女貞德受難記》;布萊松導演的極度忠實於宗教情節和原審判材料的《聖女貞德受難》:呂克·貝松耗時三年拍攝的史詩性巨片《聖女貞德》。
布萊松的《聖女貞德受騅》僅僅截取了貞德受審和走向火刑架的一段史實,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宗教信念和歷史的真實瞬間。而呂克,貝松的《聖女貞德》則展示了波瀾壯闊的英法百年戰爭和貞德作為一個少女和法蘭西戰士的浪漫情懷。和布萊松一樣,呂克,貝松也是注國影壇一位孤獨的探索者,也許這是這兩位不同時代的法國導演的唯一相同之處。也許正是這唯一的相同,才使得他們同樣偏愛貞德這個歷史人物,只不過他們詮釋歷史人物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呂克·貝松的導演手記里我們看到貝松對貞德的評價:、貞德是我們的先祖,在她的信念和純真之間捕捉到的東西,又在她的時代失去,正像我們在自己的時代所失去的一樣,」貝松在這部影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這段歷史的獨到思考:「難道人類的思想必得沿著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發現隱藏在邪惡背後的善良嗎?」
呂克·貝松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無論是《碧海藍天》中的傑克,是《殺手萊昂》中的殺手,還是《聖女貞德》中貞德,我們都會感到:這就是呂克·貝松。
導演作品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亞特蘭提斯 Atlantis (1991)
尼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編劇作品
颶風營救 Taken(2008)
亞瑟 Arthur (2006)
天使A Angel-A (2005)
玩命快遞2 The Transporter 2 (2005)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俠盜魅影 Bandidas (2005)
13區 Banlieue 13 (2004)
的士飈花 Taxi (2004)
暗流2:天使啟示錄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2004)
鬱金香芳芳 fnfan la tulipe (2003)
車神 Michel Vaillant (2003)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
換命快遞 The Transporter (2002)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業戰士 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綠芥刑警 Wasabi (2001)
光芒萬丈 Dancer, The (2000)
的士速遞2 Taxi 2 (2000)
聖女貞德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The (1999)
的士速遞 Taxi (1998)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1994)
不歸路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妮基塔 Nikita (1990)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地下鐵 Subway (1985)
最後決戰 Dernier combat, Le (1983)
4. 一線導演一年大約可以賺多少錢
這個沒有固定的答案,關鍵看他的價值,導演有很多種,話劇導演,電視劇導演,都是導演。
不過我覺得樓主想知道的應該是電影導演。學導演的十個里有九個都是副導演。說白了就是干雜物活的。一個剛出道的導演也要看出身,北影的導演肯定跟藍翔的不一樣價。
娛樂圈是一個積累名氣的圈子,張藝謀第一部電影也沒多少。
李安還在家當過五年的「主婦」。。。
還有,一年掙多少,這個概念不明,有的導演一年能拍十部,有的十年拍一部,像卡梅隆。
總之,一個名牌導演一年能掙幾千萬,有的小導演可能剛能維持溫飽。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