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姜子牙》最後一個彩蛋是誰導演的作品
《姜子牙》最後一個彩蛋是用來宣傳這個系列電影的新作,和《哪吒》宣傳《姜子牙》的性質是一樣的,《姜子牙》片尾宣傳的是《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新作品《深海》,並且預告給人帶來的感受是十分不錯的,恢弘大氣的敘述風格,十分引人入勝,相信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動漫作品,十分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和觀眾們見面。
可是,在敘事方面,卻和《哪吒》相比有了些許的退步,網上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因為《姜子牙》主線是明確的,可是它的邏輯有些混亂,讓觀眾們看起來覺得立意有點模糊,不知道這部動漫究竟是想要講什麼,所以動漫的細節不夠,導致整部電影有些黯然失色。
B. 電影片尾滾動導演和演員名單的那一段專業術語叫什麼
電影策劃製作宣發團隊
C. 電影前的字幕,製片,演員,導演等有先後順序嗎
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時期習慣不同。現在一般是先是字幕 製片 演員 最後才是導演 但是老電影的話 一般首先出導演 而日本一些影片是先出演員的 一些小製作的電影由於導演 製片是一個人 也會把他的名字列在第一位 看情況啦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D. 電影片尾字幕要寫些什麼
電影片尾字幕要寫有演員表、導演、編劇、燈光、美術、造型、攝影。
1、創作組包括:導演組、攝影組、錄音組、燈光組、美術組、造型組。
2、製片組包括:出品人、製片人、統籌等工作。
製片組不需要直接參與藝術創作,但影視劇的順利拍攝離不開他們從中協調。
(4)電影片尾導演作品擴展閱讀:
常見的片尾彩蛋
電影彩蛋源自西方復活節找彩蛋的游戲,寓意為「驚喜」。近年來電影製片方常在電影中加入一些小趣味的情節、或在電影的字幕後放上一段為電影續集埋下伏筆的片段。
影片劇情結束後,在演職員表滾屏時或之後出現的電影片段(通常是一些幽默場景或是跟續集有關的情節線索)。
這種在電影片尾再附加片段的手法被稱為「斯丁格」(stinger)。這是一種常常被人們忽略但卻是電影中出彩的部分,其目的就是提高觀眾的觀影趣味。
E. 世界優秀的電影導演及其代表作
昆汀·塔倫蒂諾
美國導演,演員及奧斯卡獲獎編劇。他在20世紀九十年代作為風格獨特的導演迅速成名,他擅長非線性講述故事,難忘的對白及血腥場面,給傳統的美國電影加入了新鮮的元素。
《落水狗》 (1992)
《低俗小說》 (1994)
《殺死比爾》 (第1集2003, 第2集2004)
斯坦利·庫布里克
斯坦利·庫布里克是過去40年間始終最吸引人的電影製作人,他的作品受到的贊揚幾乎和招致的咒罵一樣多。影片中不可思議的視覺風格為他贏得如潮好評,而他非傳統的敘述感又常常會引來輕蔑的挑剔。盡管如此,他在重復和模仿主導的傳媒圈仍舊是一位獨一無二的藝術家。
《洛莉塔》(1962)
《奇愛博士》(1963)
《2001:太空漫遊》(1968)
《發條橙》(1972)
《閃靈》(1980)
《大開眼戒》(1997)
蒂姆·伯頓
他被譽為好萊塢的鬼才導演,他的電影,充滿了黑色幽默的溫婉和憂傷,自閉又很有張力,冷與暖的交揉,是陰森中的華麗,溫暖中的殘酷,黑暗中的溫馨,一個非常詭異的世界。
《剪刀手愛德華》(1990)
《艾德·伍德》(1994)
《斷頭谷》(1999)
《大魚》 (2003)
《僵屍新娘》 (2005)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2005)
《理發師陶德》 (2008)
奧利弗·斯通
奧利弗·斯通的電影大多反映現實,犀利的手法和尖銳的刻畫常常引起爭議。奧利弗始終在不斷地超越自己,以圖象和聲音記錄著這個時代。
《疤面煞星》 (1983)
《野戰排》 (1986)
《華爾街》 (1987)
《生於7月4日》 (1989)
《天生殺人狂》 (1994)
《亞歷山大大帝》 (2004)
《世貿中心》 (2006)
以上幾人除了蒂姆波頓,其他人的電影都比較男性化,如果你是女生,那就請無視~
F. 推薦一下好的電影,與大師級導演的作品.
呂克貝松《這個殺手不太冷》《碧海藍天》
希區柯克《後窗》《驚魂記》《蝴蝶夢》
黑澤明《忍》《亂》《夢》《影武者》《七武士》《羅生門》
北野武《座頭市》《菊次郎的夏天》
岩井俊二《情書》
佐藤純彌 《人證》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幽靈公主》《天空之城》
托納托雷的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家》《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科波拉的《教父》系列,《現代啟示錄》
馬丁斯科塞斯的《憤怒的公牛》《盜亦有道》《計程車司機》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廊橋遺夢》《百萬寶貝》
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
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天生殺人狂》
楊德昌的《一一》等等
限於時間關系很多大師沒有在列,舉出最耳熟能詳的一些,列舉的也都是他們代表作,可以慢慢的看
G. 中國每代電影導演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哪些
第五代的發軔之作是張軍釗1983年在廣西廠率先舉起大旗、一發沖天的《一個和八個》。第五代電影導演的崛起被認為是以影片《黃土地》為標志。代表作有陳凱歌的《黃土地》(1984年)、《大閱兵》(1986年)、《孩子王》(1987年)、《霸王別姬》;張藝謀的《紅高粱》(讓國內外觀眾、評論界集體大驚失色的處女作)、《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我的父親母親》、《英雄》;馮小剛的《甲方乙方》(1997)、《不見不散》(1998)、《沒完沒了》(1999)、《一聲嘆息》(2000)、《集結號》、《非誠勿擾》、《唐山大地震》;田壯壯的《獵場扎撒》(1985年)、《盜馬賊》(1986年)、《藍風箏》;吳子牛的《喋血黑谷》(1984年)、《晚鍾》(1988年);李少紅的《紅粉》、《戀愛中的寶貝》;黃建新的《黑炮事件》、《站直嘍,別趴下》、《背靠背,臉對臉》、《紅燈停,綠燈行》;何平的《雙旗鎮刀客》、《天地英雄》、霍建起的《那人那山那狗》、《暖》;寧瀛的《找樂》、《民警故事》、《夏日暖洋洋》。至此,第五代的影片告一段落。
第六代導演一般是指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年代後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年輕的導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張元《媽媽》、《北京雜種》,王小帥《冬春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王一持(王強)《新一年》,路學長《長大成人》,章明《巫山雲雨》,管虎《頭發亂了》,何建軍《郵差》,婁燁《周末情人》、《蘇州河》,張揚《愛情麻辣燙》、《洗澡》,賈樟柯《小武》、《站台》,王全安《月蝕》《圖雅的婚事》,寧浩《綠草地》等。第四代導演」主體是60年代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他們提出中國電影「丟掉戲劇的拐杖」,打破戲劇式結構,提倡紀實性,追求質朴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結構,注重主題與人物的意義性和從生活中、從凡人小事中去開掘社會與人生的哲理。第四代導演有理論有實踐,是這一時期獲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導演力量。主要代表人物吳貽弓、吳天明、張曖忻、黃建中、滕文驥、鄭洞天、謝飛、胡柄榴、丁蔭楠、李前寬、陸小雅、於本正、顏學恕、黃蜀芹、楊延晉、王好為、王君正等。第四代導演尋找歷史底蘊,更多地表現對歷史和現實、對民族文化與現代意識交叉契合點的捕捉。在反映現實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歷史與文化的延續性,看到歷史與文化如何制約著、創造著影片中人物的行動。是真實化的紀實美學。
第三代導演的活躍時期可分為三個階段: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為第一階段。優秀作品有成蔭的《南征北戰》,水華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張嘎》,謝鐵驪的《早春二月》,謝晉的《女籃五號》等。第二階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創業》、《海霞》、《閃閃的紅星》幾部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創作幾乎一片空白,中國電影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第三階段是文革結束後,已過中年的第三代導演拍攝了大批佳作,進入藝術上的豐收期,如《芙蓉鎮》、《鴉片戰爭》、《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等。第三代導演的創作時期也是中國電影的曲折發展時期。第二代導演--第一個黃金時代的創造者「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孫瑜、袁牧之、應雲衛、陳鯉庭、鄭君里、吳永剛、沈浮、湯曉丹、張駿祥、桑弧等。「第二代導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們開始,中國電影就思想內容而言,開始真正從單純的娛樂——「玩耍」中解放出來,開始比較深入地反映社會生活,從娛樂中發揮社會功能。在藝術上,這代導演最大的特點是寫實主義,同時,他們注意把「寫實」和電影化結合起來,開始逐漸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規律。盡管這代導演的「戲劇意識」還比較強烈,但他們已從對戲劇的摹仿從形式轉向內涵,即逐漸擺脫舞台的局限,充分發揮電影藝術之所長,只是在故事情節上強烈地追求戲劇懸念、戲劇沖突、戲劇程式。可以這樣說,中國電影從這一代導演開始,才顯出自己獨立的價值。其中的代表作有吳永剛的《神女》,夏衍的《春蠶》,費穆《城市之夜》,孫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史東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漁光曲》以及沈西苓和袁牧之的《桃李劫》等等蔡楚生出生地為上海。祖籍:廣東省潮陽縣(現為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集星村。 出自博文:
http://hi..com/%CD%F5%BA%B1man/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