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嘻哈4重奏盧正雨的資料
個人資料中文名:盧正雨國籍:中國民族:漢出生地:湖南安化出生日期:1983年9月23日職業:影視畢業院校: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經紀公司:Fish Film Studio出生地:湖南安化 現居:北京 生日:1983年9月23日(陽歷) 愛好:電影 音樂 美食 畫畫 精神領袖:周星馳 喜歡的藝術家:Charles Chaplin 喜歡的作曲家:久石讓 喜歡的漫畫家:鳥山明 瘋狂的事:用數碼相機拍了部長片 [編輯本段]從業經歷80後導演領軍人物。 獨立電影《 莫小白的水怪日記 》在07年「中國獨立電影大學巡演」活動中取得了極佳的口碑,並在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獲最佳劇情片獎;獲邀參加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辦的第二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活動,且獲邀在青年影像論壇觀摩周展映。 07年底,一直視周星馳先生為「精神領袖」的盧正雨在《魯豫有約》上將一部名為《我們的故事》的短片送給周星馳先生,受到周先生的贊賞和鼓勵,之後獲邀為《長江七號》首映禮拍攝獻禮短片《戰爭電影》。 07年第一部商業作品《重返榮耀》點擊率十天內800萬,自此起所有作品均在同期影片中點擊率遙遙領先。 《電競之王》點擊過千萬;系列劇作品《OFFICE嘻哈四重奏》三季點擊率即將過億。始終是原創作者中不可超越的神話。因此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擁有一批鐵桿影迷。 2010年1月,盧正雨受到出品方親睞,首部大銀幕院線電影《一隻狗的大學時光》在京開機,集結了薛之謙,林園,游本昌,王學兵等明星打造一部80後公路喜劇!清新、幽默、勵志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數次內部放映後獲好評無數。至此,盧正雨將正式躋身中國最年輕的電影導演行列。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2006年:《莫小白的水怪日記》 2007年:《重返榮耀》《我們的故事》 2008年:《電競之王》(由國際艾美獎提名-林申、韓國世界盃小姐-米娜、魔獸天王-SKY主演) 汽車廣告短片《一人一半》 2009年: 系列劇《OFFICE嘻哈4重奏》第一季(8集) 《OFFICE嘻哈4重奏》第二季(12集) 2010年:電影《一隻狗的大學時光》即將上映 2010年7月,《嘻哈4重奏Ⅲ-花之海》(10集)。 [編輯本段]成就及榮譽2006年,動作喜劇《高手》獲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優秀劇情短片獎。 2007年,獨立電影《莫小白的水怪日記》獲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 2007年,獲邀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二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影片展映、高峰論壇。 2008年,《重返榮耀》開網路商業電影先河,並獲湖南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8年,獲邀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三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 2008年,獲08年中國網路盛典、年度最佳製作人、年度十佳影片。 2009年,系列劇《OFFICE嘻哈4重奏》獲7000萬點擊率,開國內網劇先河,並獲中國「22影展」最牛網劇獎。 [編輯本段]關於《一隻狗的大學時光》一、導演年齡、性格 盧正雨83年生人,此片上映後,應該是國內最年輕的大銀幕電影導演了。 不熟的時候一言不發,熟悉後幽默搞怪--可能很多80後都具有這種性格。自小鍾愛港片,又生在電視業發達,人們都極具幽默氣質的湖南。視周星馳先生為精神領鍵旦袖,因為他而立志走上電影之路,平時又經常模仿湘籍相聲演員大兵,讓人捧腹大笑。盧正雨對鏡頭語言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第一次用拍攝工具,第一次用剪輯軟體時,他做出的東西就已經象是技術非常嫻熟的人做出來的東西了。成長環境加天賦,他註定成為一個導演,一個特質鮮明的導演。 二、創作風格 有一個記者問過盧正雨:「國內小成本電影自瘋狂的石頭之後都找到了喜劇這伏鄭條捷徑,人人都在拍喜劇,你也拍了喜劇。」盧正雨回答:「寧浩還沒出現的時候,我在拍喜劇。大家扎堆兒拍喜缺亮頌劇的時候,我在拍喜劇。或許幾年後大家又扎堆兒拍恐怖片去了,我一定還是在拍喜劇。」 年級輕輕就跟同時代的導演「之前」「之後」的劃分,但說的卻是事實。從他拍攝dv開始,他拍的就是喜劇。他用他的喜劇征服著觀眾,一部一部,一步一步,直到這部電影。喜歡他的觀眾越來越多,他始終能給別人帶來歡笑。他認為太多人把喜劇看得太膚淺了。喜劇一樣能讓人感受世間百態。創作一部好喜劇要比拍正劇花費兩倍的力量。讓觀眾真的笑了並不容易。當然,不管觀眾感受到的是深刻還是膚淺,能讓人在看片的時候在快樂,已經是積德的事情。現在喜劇好像有的賺,過去拍驚悚懸疑廣告藝術哪怕拍紀錄片,都跑來拍喜劇了。盧正雨會一直用心的拍好他最擅長和喜歡的喜劇, 三、成長之路 科技的發展讓影視業的門檻更低,讓這批年輕人有才華就可以展現出來,有自由的設備和網路平台。但什麼風潮都是一樣,一股腦的出來,又退下去,留下來的沒有幾個。過去跟盧正雨一樣手持dv的年輕人現在大多放棄了。還留下的一些人急不可耐的「創業」,開了公司,用拍東西賺錢。但盧正雨的一年,即使是短劇,一年也最多隻拍兩個。其實在一個劇成為同類中的第一後,會有很多很多的企業和機構找過來。盧正雨說:」我不是什麼片都拍的。「風格不合適或者拍出來會平庸的,盧正雨一概推掉了。只為賺錢,那條路走下去只會成為商人,不會成為導演。 比別人都早的成為大銀幕導演,貌似一帆風順,個中艱辛只有自己知道。他從來沒有一步登天過。 湖南上學的盧正雨剛畢業是被一家尚不成熟的3G新媒體公司找來北京的。工作了大概半年多,公司主業便運營不景氣,要他拍攝大量企業宣傳片和粗製濫造的短劇。長期拍攝這種東西會把創作者的靈性消逝殆盡,於是他辭職。那之後一段時間收入斷斷續續。有一次意外把手骨摔斷了,需要手術,卻連押金都沒有,只能回家睡覺等著,直到父母匯錢過來才能入院治療。盧正雨平時唯一的愛好就是和好友聚會。一個周末朋友們在群里約去京郊玩,每家大概需要六百塊。盧正雨沒有這個錢去玩,假說沒時間大家又不依不饒。只好單獨對組織者說,我沒有錢去。結果這位好友又熱心的在群里要大家幫助,說盧正雨沒有錢,我們大家把他們的錢也分攤出了,讓他們一起去吧。場面令盧正雨極為尷尬。 好在這種日子過的並不長,《重返榮耀》剛放在視頻網站上一周點擊率就過了500萬。那個片子開了劇情廣告短片的先河。至此開始不斷有品牌企業和機構找到盧正雨,難題開始不是生活,而是選擇。到2010年,盧正雨作品在互聯網上的點擊率已經過億,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盧正雨笑稱:「雖然我在電影界還是新人,但如果按觀眾觀看數來算的話,我的作品點擊率過億,已經進了網上的「億元俱樂部」了。 這次為一隻狗做宣傳,盧正雨和演員們會參加一些節目。節目組會預留一部分座位給演員粉絲組織。當進場時粉絲們整齊的叫著各自偶像的名字,經常會突兀地冒出一個聲音大喊盧正雨,或叫他導的戲里角色的名字。聲音里透著偶遇的興奮。一次錄制天津衛視的節目,每當盧正雨說話,節目的鍵盤手就會彈奏盧正雨導演的系列劇《office嘻哈四重奏》中的配樂。很讓人意外。錄制結束後鍵盤手跑來合影,說好喜歡他,沒想到竟然能在這里遇到他。盧正雨略帶羞澀又掩飾不住的開心:「看來喜歡《嘻哈四重奏》的人是無處不在的。謝謝他們。」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來自觀眾的肯定是最大的鼓勵。對於盧正雨這樣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到現在的人更是如此。 四、一隻狗的大學時光 惠普和土豆網找到盧正雨來完成這個電影,就是因為他一直以來不放棄理想,而且也確實是年輕人裡面最好的。但是創作過程卻困難重重。冬天,天氣極冷,大部分都是外景戲。天亮時間很短,五點就黑了。原本就緊張的拍攝周期顯得更加緊張。即使有一天劇組翻車大家驚魂未定,劇組都沒有休息,吃個中飯後繼續幹活。再加上製片人不專業,又打心眼裡並不相信他這個年輕導演能真的拍好這部電影,並不打算用心經營。所以一個演員,一個場景,一個道具……每一個細節都需要不停的爭取,斗爭,不然就會得到一個敷衍的結果,只能退而求其次。給他的最基本的吃住行,也是最差的條件,比演員低等,和劇組助理之類同級別。盧正雨說:「對於電影,我是新人導演。經歷這些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毀我的戲!」。再周折也要爭取,觀眾只看結果,只要是拍攝需要的都要想盡辦法做到,無論如何,直到最後。終於用盡心力的拍完了這部戲。《一隻狗的大學時光》舉行了數場看片會,上百個人看過,都紛紛給出高分。年近80的游本昌先生看完後鼓著掌出來,對盧正雨贊不絕口。工作組的年輕人們都是這部電影的迷戀者,每天對話都要說他們記住的經典台詞。劇中演克賽的演員,電影學院畢業的鄧紫飛看完片子後面紅耳赤的愣在沙發上不動,別人叫他幾次才緩過神來。他激動的給盧正雨打電話,說「導演,片子比我想像的好百分之五十。結果一定會很好的。謝謝你。」 影片最終沒有受到那些困難的影響,因為盧正雨扛住了。這是他的用心之作。錄制《今夜有戲》的最後,郭德剛讓嘉賓講一個笑話,好笑觀眾會鼓掌,很冷上面會噴雪。盧正雨講的笑話只有一句話:「我們真的把《一隻狗的大學時光》完成了。」天上立馬飄雪,但這句笑話真的好笑,是句笑中帶淚的笑話,只有他和他的搭檔懂得。 [編輯本段]偶像的肯定周星馳全國影迷會的會長聯繫到盧正雨,邀請他代表所有「星迷」拍一個短片送給周星馳。盧正雨在周星馳來北京之前拍完了這部名為《我們的故事》的短片。這是一個溫情的父子短片,是為了呼應星爺的新片《長江7號》,也表明星爺的電影影響了兩代人。盧正雨言:這個短片傾注了我這些年來對周星馳的全部感情,星爺觀看時真的被感動了,一直在說很棒……。 2007年12月23日,周星馳帶著《長江7號》中的小主角徐嬌出現在「《長江7號》大學喜樂會」上。第二天再次看到偶像的盧正雨很平靜,在台下一個角落裡默默地關注著周星馳。沒想到的是,周星馳剛坐下沒多久,就在台下黑壓壓的幾百人中找到了站在角落裡的盧正雨。周星馳第二次看這個短片依然很認真。現場放完短片後,周星馳指著台下的盧正雨告訴所有人:我非常感謝他,這位導演就在那邊,他拍得很好。當時,全場所有目光、鏡頭對向了站在角落裡的盧正雨。得到周星馳如此的肯定,那一刻,盧正雨的眼眶竟然濕了。 「星爺是經過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會永遠用他的精神來鼓舞自己」。盧正雨常用這句話激勵自己,這就是偶像的力量。盧正雨沒有把對偶像的崇拜簡單地表達成痴迷與狂熱,他因此由一個普通的「追星族」升華了。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升華所以才感動了周星馳,同時成就了他自己。
② 第21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
釜山電影節最早的舉辦的目的是促進韓國電影工業的發展,致力於挖掘新人新作,為亞洲電影走向世界提供更廣闊的平台。在四屆影展之後,釜山電影節迅速發展壯大,儼然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並吸引了全球電影人的目光與關注。
獎項設置:
新浪潮獎(NewCurrentsAward)
作為釜山國際電影節唯一的影片競賽單元,主要是在亞洲新人導演的作品中評選出最優秀的作品,意在鼓勵和挖掘亞洲有才能的新人導演。由著名電影專家組成的評審團選定新浪潮獎,並給予獲獎導演3萬美元的獎金。
Sonje獎(SonjeAward)
是從被WideAngle單元邀請的韓國短篇電影中選出最佳作品,為獲獎導演提供2千萬韓元的基金,基金主要用來資助導演拍攝下一部作品。
Woonpa獎(WoonpaAward)
是從被WideAngle單元邀請的韓國記錄片中選出最佳作品,為獲獎導演提供2千萬韓元的基金,基金主要用來資助導演拍攝下一部作品。
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
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NetpacAward)是從「韓國電影全景」和「新浪潮」單元中選出最優秀的韓國電影授予的獎項。1990年設立的亞洲電影振興機構主要以擴大亞洲電影的發行和上映為目標,立足讓世界更加了解亞洲電影的成長。
國際電影評論家協會獎
國際電影評論家協會獎(FipresciAward)是評選出包括「新浪潮」單元在內的亞洲新人導演的最優秀作品,這些作品需要具備作品性、進取性、藝術性。
KNN電影獎
KNN電影獎(KNNAward)是釜山廣播文化財團以「新浪潮」單元的作品為評選對象,為觀眾好評最高的作品授予的獎項,獲獎者將獲得1萬美元的獎金。
韓國電影功勞獎
韓國電影功勞獎(KoreanCinemaAward)是對韓國電影有世界性大眾化的深刻認識,為韓國電影在世界電影的發展做出貢獻的人頒發的獎項。
靈山基金
靈山基金(YoungsanFund)是為了發展獨立長篇記錄片製作設立的獎項,它引用的是事先製作支援制度,授予的基金是1千萬韓元,這種模式為獨立長篇記錄片製作帶來了活力。
AND基金支援計劃(AsianNetworkofDocumentary,AND)
為了亞洲電影的振興,釜山國際電影節准備的基金,選出最優秀的記錄片來授予該基金。
歷屆中國評委
2011年10月7日,第16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單元評委、中國演員蔣雯麗在韓國釜山出席新聞發布會。
第16屆釜山電影節自6日開幕以來已有三天的時間,除了開幕式的紅毯讓人大飽眼福之外,入圍釜山電影節唯一競賽單元「新浪潮獎」的影片也備受關注。作為20屆電影節評委的蔣雯麗,在采訪時也表達了自己對電影的看法,稱好的作品不用太多爭議。
歷屆獲獎影片
中國優秀影片和獲獎情況:
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頒獎結束後,備受期待的閉幕影片《喊•山》進行全球首映。雖然當晚釜山氣溫驟降,甚至下起了雨,但現場觀影熱度不減,5000人露天放映座無虛席,超高上座率與關注度惹得媒體驚嘆,韓國專業電影評分網站更是給到了9分的高分評。
《喊•山》以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北山村為背景,講述被拐賣的啞女在丈夫「意外」死去後逐漸找到愛情和心聲,最後卻捲入命運悲劇的曲折故事。曲折凄美的愛情外衣下包裹著懸疑、兇殺,並涉及拐賣婦女的現實主義題材,相較於此前執導的純商業片,《喊•山》可謂是兼具了社會價值和誠意。
《喊•山》
對此,作為海歸電影人的楊子導演表示,這個故事早在五年前即已經萌生拍攝的念頭,但是時機不夠成熟,現在終於有機會拍攝成片,並得到組委會及在座觀眾的肯定,這也是對自己身為一位年輕電影人的最大認可,同時這部影片也讓自己更明確要追求的是什麼,是一個自我發現自我成長的過程。
《一句頂一萬句》
近日,第21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公布入圍名單。由原著劉震雲擔任編劇,江志強監制,劉雨霖執導的內心戰爭之作《一句頂一萬句》順利入圍該電影節唯一競賽單元,角逐「新浪潮」最高獎項。這部作品,聚焦普通人內心世界的戰爭,深度剖析生活與婚姻內外的「忍與不忍」。
作為入圍電影節的華語影片之一,電影《一句頂一萬句》改編自劉震雲同名小說。
原著曾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出版至今已被譯成20多種語言,中文版銷量更是突破180萬冊。此番,從文本到大銀幕,以「忍還是不忍」作為內容核心,著眼於當下社會普通人糾結的內心世界,講述了一頂綠帽子下的史詩。與其他特效片、青春片、喜劇片不同,《一句頂一萬句》不走尋常路,著重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洪流之戰。導演劉雨霖表示,觀眾對電影的審美品鑒能力正在發生變化,「他們現在更願意看到有內容的、動人的、深入的、走心的電影,而《一句頂一萬句》這是一部願意與觀眾交心的作品。」
如想了解更多有關於電影節的資訊,請大家繼續關注投獎幫公眾號(toujiangbang)!
③ 中國最年輕的導演·有哪些
曲爾傑,1996年出生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2013年出道
2015年發行了第一首情歌單曲【單戀】
深受年輕人的喜愛,2016年發行了母語單曲【拉佳羅】
除了唱歌也會演戲,2015年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黑幫叛逆】
進入觀眾視野影響了玉樹電影的啟發
2016年自導自演的電影【血雨谷】在西藏微電影大賽上獲得了最佳青年導演獎,不僅僅是歌手演員導演等身份在西藏還是特別有名的
攝影師
④ 中國最年輕的女導演是誰求解答
李虹!「全世界最年輕的導演,而且還是個女導演!」媒體這樣介紹李虹,撇開性別歧視不談,我們看到的是「最年輕」,24歲獨立執導長故事片,不簡單,於是,青年導演李虹就這樣在媒體的演繹中具有了傳奇色彩;於是,女導演李虹在人們別樣的目光中閃亮登場;也於是,同學李虹出現在我下面的文字里…… 第一印象 「啊,你就是李虹,老早就聽說了,這是我女兒,今年剛讀本科,以後還要不得請你多關照!」當你在電影學院宿舍的走廊聽到這樣的上海話時,那一定是上海的新生來報到了。那兩年李虹還在電影學院讀書,是高年級的師姐。因此凡是從上海來電影學院的女孩子,報完到後那些媽媽總要囑咐李虹照顧一下後生小輩,而李虹總是微笑應承。 第一次見李虹似乎也是這樣的情形,找了個認識李虹的同學,要了她的地址就冒冒失失來到宿舍門口等李虹。秋天,下著小雨,見著面後訝異於李虹的清麗和熱情,沮喪的心情也變得晴朗。她請我吃餃子,幫我打聽消息。有時想,如果沒有遇見李虹,我是否能有機緣在電影學院度過三年時光。 印象中典型的上海女生對待陌生人大多矜持,優雅得遙不可及;而電影學院驕傲得不可一世的卻大有人在,尤其導演系更是天之驕子,像李虹這樣能對外來人熱心襄助的真不多見,也讓我認識到,人是不可以用地域來劃分的,北方人未必豪爽,南方人未必小氣,一切只看個人氣質而已。 校園瑣憶 拍電影是很辛苦的事,做一個學生作業(半小時錄像短片),很多男生都累得快趴下,加上李虹很瘦,瘦得單薄,因此每拍一次學生作業都會累得大病一場;但她又非常倔強,不為那些辛苦而有半點退縮。在一些人眼裡,李虹有個好爸爸、好哥哥,他們今日的成績和地位無形中為李虹打通了許多障礙,李虹當然比別人有更多機會,但李虹的口頭禪卻是「什麼事都要靠自己爭取」。 大四那年冬天李虹要應付許多事情,托福、考研、改劇本,准備畢業作業……,在面對畢業選擇時,李虹付出的努力可能比一般人更多,經歷過的人才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有次深夜改劇本,是改《遠離海岸》,為了怎樣才能傳遞出主人公和家鄉、親人的隔膜情緒,為了解決了一個敘事上的轉折,李虹冥思苦想到三點鍾,得過且過的賴皮和偷懶在李虹身上是看不到的。 寫累了,讀累了的時候,李虹會圍一條大圍巾,演一段兒宋丹丹式的小品,或者塞個枕頭演秋菊,那種傻傻的,土土的樣子令人捧腹不已;李虹有條大灰狼,長手長腳可以讓人抱個滿懷,同時也是大家解乏的好工具,李虹最擅長就是抱著大灰狼跳探戈,狼尾搖曳生姿、狼頭顧上分生輝,儼然是個陶醉在男友懷中的性感美人,李虹進退有致的舞步一點兒不比走麗蓉遜色,她們這對舞伴兒的表演總是贏得歡笑無數,那樣的笑聲讓疲憊不堪的夜晚留下許多值得回味的記憶。 歡樂家庭 「喂,我找李導演」。「請問找哪位李導演?」這是客人和李虹媽媽的對話,也是流傳甚廣的李虹家的經典段子,因為李虹爸爸是導演,就是那位曾經導演過《開國大典》、《燃燒的港灣》的李燮浦;李虹哥哥也是導演,就是導演過《談情說愛》、《我血我情》的李欣。三位李導被戲稱為「大李、老李和小李」。 看過美國肥皂劇《快樂家庭》的人一定會被那種無拘束的快樂打動,而李虹的家庭生活完全可以拍成一部中國版的《快樂家庭》。李虹媽媽是位熱情洋溢的教育工作者,李虹說,小時候過生日,媽媽會在生日蛋糕還沒開吃前,在兒女的掌聲中站到凳子上,大聲朗誦自己為孩子生日即興創作的詩歌,這種西洋化的表達方式戲劇得有點兒不真實。 一次春節飯後,談笑間李媽媽要李虹去彈鋼琴,音樂聲中,李媽媽起身為在座的人獻上新詩一首,她的聲音清亮,帶些上海普通話的甜美尾音,詩歌的感覺非常青春。整個夜晚歡快樂、健康,美好得像奧斯美汀小說中成就如花美眷的英國式下午茶。靜坐一旁,看李虹幸福的笑顏,想到不知誰說「痛苦是藝術的源泉」,他的眼光未免太狹隘了。也許是自小生長在這樣充滿愛心的環境里,才造就了李虹藝術表達上的纖細和敏感,也形成李虹拍電影最多考慮的是觀眾喜歡而非個人獲獎這樣的創作觀念,更多地體諒他人,關愛他人。 女性視點 纖細和敏感是李虹作品一以貫之的品質。李虹自學生時代起的一系列作品都擁有相似的主題,即確定自我的位置、尋找自我的價值,從本質上看像是一個故事,那就是成長。而這也正是作者自身的困惑和思索,它標定的正是作者的位置:剛剛踏上社會,迷茫中、不確定中一切都可能發生,但對找到位置的確信卻是堅定不移的。 在形式上,這些作品(不包括《只是跳舞》)都用了電腦動畫,這似乎是李虹一直偏愛的手法,讓一個含義暖昧、不一定是具有象徵或隱喻意味的東西貫穿影片,就像米哈爾科夫《烈日灼身》中的火球,一種隱隱的存在,使全片產生一種別樣的氣息,彷彿徘徊在夢想與現實之間,這也是李虹氣質之一吧。 李虹說:「我很驕傲,我是女性,所以我觀察世界有不同的視點。」敘事切入點的細微,電影語言的琢磨,詩意氣氛的營造以及影象的建構,這些都可以展現女性的獨特眼光。記起讀書時和李虹看完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激動地唏噓不已,有個細節讓我們「心有戚戚焉」,男孩兒來到台北,午後坐在窗前寫家信,滿腔的少年心事寫不出來,只是繞著紙上一隻昆蟲的屍體畫圈,一圈又一圈。
⑤ 甄子丹的個人簡歷
姓
名:
甄子丹
籍
貫:
廣東
性
別:
男
出生地:
廣東
身
高:
175
體
重:
77
英文名:
donnie
yen
所在地:
中國香港
血
型:
星
座:
獅子座
生
肖:
兔
學
歷:
生
日
:
1963年7月27日
職
業:導演、演員、動作指導
個人簡歷
甄子丹
1982年從北京學武歸國,贏得美國當年武術冠軍,曾被美國《功夫精深(inside
kung-fu)》列為最年輕的殿堂級武術家之一。
1982年被《功夫精深(inside
kung-fu)》評選為年度最佳武者(martial
artist
of
the
year)。
1993年憑《男兒當自強》獲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獎。本片同時獲最佳動作指導、最佳電影配樂、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新人、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提名,袁和平榮獲最佳動作指導獎(當然少不了子丹布棍的功勞)。
1994年憑《洪熙官》獲華語電視劇最佳男主角「金龍獎」提名獎。
1998年的《殺殺人跳跳舞》獲日本"yubari"電影節最佳年輕導演獎,以及第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導演提名獎。
2002年1月被《gear》雜志評為全球100名最hot人士之一,排名第66位。
2002年2月再次榮登美國《功夫精深(inside
kung-fu)》雜志封面,並被評為"2002年風雲人物(man
of
the
year
2002)"
2002年4月《鐵馬騮》以在美票房1470萬名列過去十年中十大外語片總票房第六位,同時獲世界特技獎(world
stunt
awards
)「最佳戰斗獎」提名。
2002年6月,擠進全球「鑽石王老五」榜前50名。
⑥ 中國大陸的七代導演及其代表作
實際上現在提「第七代」這個詞還有些早,他們應該被稱為「新生代」、或者「新銳」導演,只有被歷史的篩漏篩過之後,一切才見分曉。沙子漏下去,石頭留下來,那時候「第七代」才會浮出水面。
但是我們認為「第七代」的概念今天依然要提,這樣才會使他們感覺被注視,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沙子」涌現出來。或許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搭上第七代的列車,這不是壞事,誰也說不準,一個今天貌似平庸的傢伙將來是不是一塊石頭。
實際上他們屬於同一個群體。若列出他們的共同之處,那實在是很明顯的:他們都年輕著,實踐著,堅持著,對世界影響著。
導演:寧浩
代表作:《瘋狂的石頭》,《銀牌車手》
《瘋狂的石頭》的成功給寧浩帶來不小的壓力,他的下一部類型片題材《銀牌車手》雖然由「石頭」的300萬投資增加到1500萬元,但寧浩還是稱錢不夠花,拍攝周期拉長,眾人期待過高,都給他帶來一定壓力。目前該片已完成後期製作,寧浩表示不太去奢望它能延續「石頭」的成功,只能力求會有一些突破。寧浩拒絕給他的新片下定義為「喜劇」,他說拍的是「荒誕劇」。無厘頭的情節,令人捧腹的創意,例如「超人」代言壯陽葯等等,影片中的諸多元素還是能看到黑色幽默的影子。
2003年北電畢業前,寧浩自己出資、自編自導的電影處女作《香火》入選當年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引起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的關注,於是便有了《瘋狂的石頭》的投資。這部影片的成功讓寧浩這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迅速成為最被關注的新銳導演,也使他毫無爭議地成為「第七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導演:徐靜蕾
代表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男子在41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傾訴她對男子纏綿一生的愛情,而這個男主人公對此一無所知。徐靜蕾把茨威格的同名小說搬上銀幕,並且是自編自導自演,開拓進取的勇氣令人欽佩。本片獲得第52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給徐靜蕾的導演之路做出了巨大肯定。如果說《我和爸爸》還是一個透著拙氣、憑借真誠打動人的作品,那麼該片已經顯露出徐靜蕾較為成熟的導演掌控力。
從最受矚目的女演員演變為有「才女」之稱的新銳導演,徐靜蕾的「轉型」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和做導演相比,做演員沒有表達的自主權,況且聰明的人做演員始終是一種「浪費」,所以徐靜蕾執起導筒是必然的。和大多數沉在「底層」的年輕導演相比,「名人」徐靜蕾的電影道路會寬敞明亮很多。第一部電影《我和爸爸》,葉大鷹、張元、姜文一幫人鼎立相助,《來信》也同樣是大腕雲集,2千萬的投資「手到擒來」。這一點,使得置身「第七代」導演中的徐靜蕾成為一個「異數」。
導演:馬儷文
代表作:《我們倆》
《我們倆》講述的一老一少兩代女性的故事,90分鍾的故事只有兩個小人物,但細節飽滿,情感充沛,生活化的趣言妙語俯拾皆是,讓人莞爾,質朴和幽默中卻透出當代人深層的焦慮和悲哀。導演馬儷文以細膩的手法,表現出年齡懸殊的兩代人之間的矛盾與情感,感人至深,本片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一個朋友說,「其實馬儷文是中國最有可能成為科恩兄弟那樣的導演的人,她骨子裡的黑色和偏執無人能敵」,但出於可操作性,她之前導演的兩部電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我們倆》都選擇了低成本的溫情電影。終於,2007年馬儷文在劉震雲劇本的基礎上,拍出了商業電影《我叫劉躍進》,解決了文藝為體、商業為用的問題。雖然「黑色幽默」的不夠,但黑和異足夠,倒也不失氣魄。對於第七代導演的現狀,馬儷文有自己的闡述:所有「新生代」導演都像野草似的,各用各的方式往上長,就看誰的生命力更強,又保持藝術性,又能與市場相結合,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導演:彭韜
代表作:《血蟬》
《血蟬》改編自白天光的同名小說,講述兩個被拐賣後被逼利用身體殘疾乞討的小孩的經歷。導演彭韜用手持拍攝延續原作的殘酷風格,用絕望的人物命運和復雜的人性彌補原作的單薄與不足。該片和大多數現實寫照的影片一樣,採用非專業演員出演全部角色,影像風格朴實。該片最終在第60屆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一個德國記者這樣評價《血蟬》: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它真實,自然,美麗,我希望在德國影院也能看到這部電影。
國內的新銳導演倒是一大筐,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33歲的青年導演彭韜,是其中「藝術絕對至高無上」的代表人之一。拍這部電影彭韜甚至是自掏腰包,把自己拚命賺來的錢投在電影上。他說有了一張國際電影節的獎狀,就不需要買衣服了。《血蟬》是彭韜的處女作,洛迦諾之行也是他第一個參加的大型國際電影節。無論如何,他的「運氣」沒辜負他的投入,這個「新生代」導演還是升起來了。
導演:李玉
代表作品:《蘋果》
「沒有想到,中國竟然能夠產生這樣令人捧腹又直面人性的現實題材電影!」這是英國最著名的電影雜志《帝國》對《蘋果》的評價。飄在北京的洗腳妹劉蘋果是社會中最弱勢的一個群體之一,在她身上發生的事情簡直可以用「荒誕」來形容。老公不信任她,老闆強奸了她,老闆娘百般刁難她,社會幾乎是拋棄了她……影片的刪減部分是最為遺憾的,不僅是激情戲,很多關繫到主人公命運的細節也被刪去。有人說,未刪節版的《蘋果》和刪減版的幾乎是兩個星球上的不同電影,這一點讓導演李玉欲哭無淚。無論如何,這是一部敢於誠實地面對自己、勇於說真話的電影。柏林電影節主席Dieter Cosslick毫不吝嗇對它的贊美:「《蘋果》是真正有力量的電影,是我任期中所看到的最好的中國電影。」
33歲的李玉半路出家,影片卻頻頻獲得國際影展認可,每一部又都在國內引發爭議。2000年,她拍攝了第一部記實風格的故事片《今年夏天》,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艾爾維拉.娜塔瑞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特別獎,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在國內引起關注。第二部電影《紅顏》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讓李玉從地下走到了地上。新作《蘋果》獲柏林金熊獎提名,獲金馬獎10項提名,屢遭刪減後去年11月底已在國內上映。李玉認為,自己的本意並不是製造爭議,只是把自己感受到的人生表達出來。
導演:程裕蘇
代表作品:《我們害怕》
《我們害怕》由棉棉編劇、主演。獲得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龍虎大獎」評委們的評語是:「這部數碼影片清晰呈現了中國社會的最新發展,其中既有偉大的成就,也有惱人的東西。」影片拍得很有生氣,也很誠實。整部影片充滿了程裕蘇眼中的上海符號,程裕蘇說,「所有的一切都試圖表現最真實的上海和上海人。」無論影片的主題、故事和導演風格,比其他年輕導演都更為豐富、平實、大氣,也更具思辯色彩。
導演程裕蘇曾被美國《新聞周刊》、《綜藝》雜志、德國《明鏡》周刊、英國《環球銀幕》譽為:「中國最值得期待的新銳導演」。1996年程裕蘇獲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電影製作碩士學位,回國後涉足DV拍攝。第一部電影《我們害怕》由程裕蘇自費花十萬元拍成,第二部影片則由阿迪達斯的總裁主動投資,原因是他喜歡《我們害怕》。第二部片影片《目的地,上海》,獲得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該電影節對其的評價是:「這部影片完全改變了西方從張藝謀到賈樟柯處得到的對中國及中國電影的印象。」這與程裕蘇對「第六代」的態度不謀而合,「他們看我的作品不會多說,我看他們的作品也不會多說,因為你的角度和他們的角度不一樣,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反差。」
備選人物:胡戈
代表作:《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都說陳凱歌用三億元捧紅一個胡戈,這話頗有道理。惡搞「饅頭」讓胡戈一舉成名,但他從此也沉浸於網路視頻的塗鴉之中。雖然他的「新片」層出不窮,但總是跳出不出「網路」和「短片」的局限。可能是胡戈太過熟悉網路世界,也可能他的興趣止步於此,總之,這事有些小小的遺憾。假設胡戈開竅之後去拍電影的話,可能不比第七代中的任何一個導演差,但這只是假想,胡戈一天不從搗鼓網路短片的興致中跳出來,就不能給我們這些看客足夠的底氣去挺他。無他,期待胡戈早日從網路中醒來,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樂趣。
⑦ 中國最年輕的導演是誰
沒有最年輕,只有更年輕
⑧ 謝紫綸是誰
電影導演謝紫綸(安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後進修韓國慶熙大學藝術系拿到導演碩士學位。圈外觀眾對這個姓名還很陌生,但在圈內對於這位年輕的導演大家早有耳聞,文藝電影一直是中國電影最薄弱的環節,而早在幾年前這位年輕的導演分別帶著自己的短片《笨鳥先飛》《一分鍾》等作品獲得了戛納電影節金蝶蘭獎短片單元最佳新人導演獎及韓國光州電影節短片單元最佳導演獎,2017年籌備拍攝了《三國群英傳》因重大題材審查而遲遲沒有上映,2018年謝紫綸導演攜原創劇本《小子後生》獲得國家一級導演張晉軍青睞,本片正在各地搭景,等待拍攝。或許介紹到這里就完了,但對於謝紫綸來說,他的故事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