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院跟影片是怎麼分成的 比如一張電影票為30元,那麼電影院拿多少 導演能拿多少,製片人和演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線拿約5元,製片發行商方拿剩下的約50.
導演,編劇、演員沒有分成,只有報酬,但一般都會約定分紅。分紅導演和大牌演員一般沒問題,但編劇就拿得到拿不到就兩回事了。(本人就是編劇)
B. 電影票房收入是怎麼分配的
這個要看 合同的
有些 是 直接拿 片酬 有些是拿 少量片酬 + 分紅
如果之前演員有票房分成或者是自己投資了電影肯定有錢拿的
有些觀眾是奔著演員明星去看電影的 演員越出名觀眾越多 票房就越多
網路上搜 東東影視下載 裡面有免費的最新電影 下載之後看
演員多還是拿著固定的出演費的,後期的宣傳如果票房大賣,他本身的人氣上去也就會提升自己的演出費之類。
跟導演沒關系,跟製片方有關
演員和導演性質是一樣的,要看當初如何簽合同。
如果要票房提成,那麼片酬就要低一些,賭賭看票房,大賣就賺翻了,不買就虧了
如果不要提成,事先固定片酬,比較保險。但是如果票房大賣,賣多少都跟演員沒關系。
1.票房一般按地區和時間分
地區:歐美票房;香港票房;中國票房;全球票房等.....統計范圍就是按上映地區統計的。
時間:首日票房;周票房;月票房等....按時間統計票房。
地區和時間結合:中國首日票房——就是在中國第一天上映的票房。
2.不論是《金陵十三釵》還是什麼電影,只要全球放映,就有全球票房。
3.到國外放映算票房的方法見第1條。
3、4.無論國外電影到國內放映,還頃舉是國內電影到國外放映,也有全球同步放映的,也有延後的;當然要買版權,有買斷版權的(我把電影版權一口價賣給你,票房多少和我沒關系了),有從票房抽成的(比如我賣給你放映,我從票房抽20%的錢)。
不是這個原因
因為北美地區是目前全球電影業最發達的地區,所以受關注的程度較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北美地區的電影票房統計很規范,很嚴謹,基本上不會出現虛假的信息,人們也都相信這些票房數字。不像中國和其它地區,有時候會造假,比如去年《阿童木》在中國上映時,說首周票房有4000多萬人民幣,結果被人揭穿,只有2000萬左右,今年又出了一個《超蛙戰士》的票房虛假信息,還說什麼會登陸美國好萊塢電影市場,還是徐克執導的。結果前一個信息完全是子虛烏有,後一個信息,原來那個徐克不是香港的徐克,而是內地一個同名同姓的導演。
全球票房中,除了北美地區有分紅,別的國家沒有,那也是錯誤的。沒有的話,美國電影不可能到中國或其它國家來放映(誰那麼傻啊?)。你可能沒有注意過,我們一般每年引進的二十部大片,有一個名稱,叫「進口分賬影片」。「分帳」其實就是分紅,但好像中國內地的分紅比美國的要多,一般中國內地分紅佔三分之二,美國佔三分之一,像《阿凡達》在中國的票房達到13億人民幣,那麼其中4億要歸美國所有,剩下的就都是中國的。
另外說一點,「進品分賬影片」,實際上中影公司並沒有獲得版權。比如《阿凡達》,它在中國內地的版權並不屬於中影公司,而是屬於另外的公司,中影公司只有在影院內的放映權,而沒有以後比如出版DVD碟片這樣的權力。因納乎謹此實際上每年在中國內地放映的國外電影並不止二十部,但有些是中影公司買了版權的,不需要分紅給國外,有些是分帳,但分帳電影每年只能有二十部左右
兩種模式都有
但是一般採用的是報酬拍攝完畢(前期拍攝)一次性全部支付的方式。因為電影製作屬於高投入,高風險,票房不是完全能達到預期的。所以,一次性支付對於演職員來說比較保險。
當然,也有分票房提成的,但是這種情況很少,特別是對演員來說。現在,有些導演屬於某個娛樂公司,如果某部片子該公司有參與投資,該導演有這個可能性採取一部分固定片酬和加一部分票房提成(或者版權費)的模式。
香港的票房保證是 兩周一成。當然洞基最高的是周星馳了。周星馳是無厘頭的代表人物。
其中星爺的功夫足球和功夫兩次刷新在香港的票房紀錄。
周潤發後來去了美國,當然他以前的賭神和英雄本色也很不錯
成龍的功夫片不用說了
對了你說的是平均票房,肯定是周星馳了。周星馳才50及部電影。。。早期的垃圾電影不算的話,平均票房就更高了
2010全球票房排行榜(阿凡達算在09年):
玩具總動員3
愛麗絲夢遊仙境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上映中
盜夢空間
怪物史萊克4
暮光之城3
鋼鐵俠2
卑鄙的我
馴龍高手
諸神之戰
C. 一張電影票,演員能拿多少
正常演員是不分電影票的,如果電影大賣,票房到達一定程度,演員會得氏滾到一迅核櫻部分補貼,具體是劇組定的,不會把消息外放,偶爾會有演員爆料。如果有些演員屬於投資方,也就是本身投資了這部電影,那票房會有一大部分資金進入該演員的賬戶,具體數額不詳,畢竟要扣除的費用很多,包括電影版權稅務和要支付的工資等等等畝叢等。
D. 電影票房是如何分賬的
應該明確的是,票房分賬討論的數字是拋開電影服務費的。
如一部影片上顯示累計票房為「10.5億元(包含服務費)」,分賬票房為「10億元」,這其中5000萬的差額便是電商服務費,而票房分賬則是在不包含服務費的這10億基礎上進行的。
一部票房10億的電影為例,首先需要向國家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5%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剩下的91.7%才是可以拿來分賬的可分賬票房(凈票房),也就是說一部10億票房的電影事實上可分賬的總票房為9.17億。
在可分賬票房中,中影數字還要抽取0-3%不等的發行代理費(如果影片在0.5億內收取3%,票房在0.5-3億內收取2%,票房在3-6億收取1%,票房在6億以上則不收費)。
E. 電影票房和演員片酬是如何分配的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5)演員一部電影怎樣分賬擴展閱讀
票房結算時間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是六個月結算一次。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演員高片酬也與大量外來資金湧入這一行業有關,很多資金為了讓影視項目獲得群眾關注,不惜高價吸引明星演員加入,同時進行各種惡意炒作。」
曾鈁建議,對惡意抬高片酬及惡性炒作高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進行行政警示,同時建立演員片酬指導制度,大幅超過指導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需要出具說明文件來闡述高片酬的合理性。
為降低明星演員高片酬的不良社會影響,曾鈁還建議,弘揚正確的價值觀,消除社會不良影響,不宣傳、不炒作明星片酬,不鼓勵媒體出台收入排行榜。通過窗口指導,限制影視劇宣傳中僅以明星作為過度宣傳方式的行為。同時鼓勵明顯多做公益慈善事業,多參與學習,為廣大青少年樹立人生榜樣。
F. 院線如何票房分賬
作為一個資深電影從業者,經常被問到國產電影票房的核算流程。所以,今天阿濤就寫一篇長文,給讀者詳細講解一下。
第一步,統計總票房。
所謂總票房,是指一部電影目前的全部電影票收入。灶鏈
所有在中國大陸公映的電影均應納入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專項資金辦」)指定的「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全國任何一家影院均應安裝該系統)。管理委員會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等部委聯合組建,共同負責。官網是「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其數據是製片方和發行方。
目前民間也有很多電影票房統計平台,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國產電影票房核算的依據。
第二步,上繳國庫:總票房8.3%
這部分包括兩項費用:
1.電影產業專項基金:所有電影的總票房必須先向「專項基金辦公室」繳納5%的電影產業專項基金,由各影院每月向「專項基金辦公室」繳納,上繳國庫。
2.特種營業稅:所有影片的總票房都要繳納3.3%的特種營業稅,也就是要向國稅和地稅繳稅,由影院從總票房中直接抵扣繳納。
扣除總票房的8.3%,我們稱之為「分割票房」。
第三步:支付中間發行代理費:「分割票房」1%-3%
凈票房低於6億元0元的,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將收取可發行票房的1% ~ 3%作為發行代理費,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
那麼,1%或者3%呢?
由於票房越小的電影越需要國家和國企的支持,因此,「中影數字」可以對分賬票房-6億元的電影收取3%,分賬票房-6億元的電影收取2%,分賬票房-6億元的電影收取1%。
分割票房扣除「中間代理費」(為方便計算,我們簡稱為「V」)後的剩餘部分,將由院線、影院、製片方、發行方按比例分配。
第四步:影院與影院之間的獨立賬戶:V.57%
剩餘票房(即分賬票房減去中間代理費)中,院線可得V.50%,影院可得V.7%,製片方和發行方合計可得V.43%。
如果影院和院線臘辯卜是同一家公司,比如萬達和金逸,那麼它獨享其中的57%;如果製作方和發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麼它將獨享其中的43%。
第五步,發卡行分賬:V.5%-15%
注意這里的比例指的是V (5%-15%),之前的分賬比例幾乎是無彈性的,而這里的比例是很有彈性的。
為什麼彈性這么大?
第一,生產商和發行商的博弈關系。電影質量特別好,票房潛力巨大,會誘使發行方讓步。如果影片質量一般,票房風險系數相對較高,發行方就會保守,最大限度地多拿分成,保護自身利益。
還有就是雙方的談判條件,比如要求發行人支付公告輪穗費,保證發行,發行人甚至有可能把比例調整到更高的水平。
第六步,生產者分割賬戶:28%-38%
這里的生產者,簡稱「生產者」,包括生產者和投資者,在業內稱為「主投資者」和「從投資者」。主要投資方是控股方,只能是一方;投資方是股東,往往不止一個,主要投資方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作方。
多少投資人分享票房,取決於每個投資人在總投資中的地位、優先順序和份額。
以上是一般情況下國產電影票房核算的基本規則,會根據發行影院的不同進行適當調整。
很多朋友都有過疑惑,主要是不知道分賬順序,或者不知道哪個數據習慣
電影是一座金礦,蘊藏著無盡的奇妙財富,創造了無數的商業奇跡。我是電影《掘金者阿濤》。和我一起走,一起發現電影里的金礦!
最近幾天《長津湖》非常火熱,上映幾天票房就過10億,連續打破了多個記錄,已經成為國慶檔最大的贏家。
而《長津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個票房成績,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因為這部電影不論是製作成本,還是演員或是導演都是頂級的配置。
我們先來看一下《長津湖》的配置和投入
1、導演:徐克,林超賢,陳凱歌,一部電影由三位頂級導演指導,這是非常罕見的。
2、演員,除了導演陣容強大之外,演員的陣容也非常強大,演員包括吳京、易烊千璽,段奕宏,朱亞文,胡軍,李晨,張涵予,唐國強,韓東君,歐豪等等演員,此外還有很多明星友情出演,比如張國立,林永健、黃軒,鄭愷,張嘉譯,李幼斌等等,這個演員陣容相當強大,而且大多數是實力派演員。
3、群演龐大
除了主演陣容強大之外,《長津湖》的演員陣容也非常龐大,為了真實還原場景,基本上都是動用真人在外景拍攝而不是勾綠布,為此參加《長津湖》拍攝的人數超過7000人。
再加上這部劇的後期製作團隊,整體參與過《長津湖》的人員多達1.2萬人,不僅是在投資成本上在影史上留名,其團隊人數也堪稱這些年國產影片之最。
4、投入龐大。
長津湖從2019年開始准備,2020年開拍的時候,因為受到疫情影響,中途一度被中斷,還損失了1.5億。
這部電影為了真實還原歷史場景,很多都是在外景拍攝,所用到的很多道具都是按照1:1的比例進行打造,光是設備成本就非常高昂,比如80輛美式坦克就是按照1:1的比例打造出來的。
也正因為演員眾多,而且拍攝過程艱難,道具成本高昂,所以整個《長津湖》的製作據說投入達到13億元,這個製作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那《長津湖》需要達到多少票房才能回收成本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電影票房的分成,一個電影的票房並不會全部落入製片方的手裡,而會有多部分構成,扣除各項費用之後,真正落到紙片方手裡的已經不多。
目前我國電影的票房分成具體如下。
1、電影事業專項基金。
不管電影是否賺錢,電影事業專項資金都必須繳費,目前電影專項資金占電影票房的比例是5%。
2、特別營業稅。
目前電影特別營業稅的比例是3.3%。
扣除電影事業專項基金和特別營業稅之後,剩餘的票房才屬於凈票房,相當於凈票房占總票房的比例是91.7%。
凈票房再按以下幾項繼續分成。
3、中數代理費。
國內上線的電影基本上都是通過數字來保存,而目前這項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中影操作,因此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代理費,這個費用在1%~3%之間。
具體計算標準是:電影的總票房扣除專項基金以及特別營業稅之後,再扣除6個億,如果這一數額大於1億元,那將徵收3%,如果這一數額大約2億元,增收2%,如果這一數額超過3億元,那將徵收1%。
按照《長津湖》這個票房,基數肯定大於3億元,所以對應的比例應該凈票房的1%。
4、電影院分成。
目前絕大多數電影都是通過電影院播放,電影院的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在一部電影當中影院能夠分成的比例是最高的,目前影院的票房分成可以達到凈票房的50%。
5、院線分成。
院線可以說是電影的分發渠道,院線會先跟出品方合作,然後再將電影分發給各大影院,在這個過程當中,院線收取的分成比例大概是凈票房的7%左右。
6、發行代理費。
一部電影拍攝完之後並不是萬事大吉,你還需要宣傳,需要包裝,這個過程基本上都是有一些專業的公司發行代理,這個代理費一般是凈票房的5%~15%,一般情況下在7%左右。
7、製片方分成。
扣除以上6項費用之後,剩餘的票房才屬於電影製片方,相當於一部電影當中,投資方最終能夠分到的比例大概是凈票房的35%左右,或者總票房的32%左右。
如果製片方和發行方是同一家企業,那麼他們最終能夠分到的票房是凈票房的42%左右,或者總票房的38%左右。
按照這個電影票房分成,如果《長津湖》製片方和發行方不是同一家,想要收回13億的成本,那麼總票房至少需要達到13/32%=40.6億元。
那《長津湖》這部電影有沒有可能收回成本呢?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收回成本應該問題不大,長江湖上映幾天票房就迅速突破10億,按照目前票房走勢來看,最終票房有可能突破50億。
所以最終製片方不僅可以回收成本,還有可能獲得3億以上的回報,當然最終是虧還是賺,還要看《長津湖》最終的票房表現。
G. 影片的票房分賬是怎麼分的
票房分賬就是需要在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剩下的錢當中,作為放映場所的影院拿走57%,製作方和發行方拿走43%。
綜合票房:計算電商服務費後的票房收入。
分賬票房:服務費部分不計入。
投資人的收益按分賬票房算。
電影的票房是放拆芹映方,製作方,發行方三方分成,比例一般為4:4:2。
具體的分成數額一般之前都有合同。
成本和宣傳的費用一般三方各算各的,因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成本和宣傳費用。
製片方會根據事先的約定支付發行方一筆費用。剩下的錢扣除成本了之後,製作方和投資方再按約定分成。
在好萊塢,有三種分賬模式可以選擇旅指畢。第一種是和中國一樣的固定逗余比例分賬。第二種是影院會支付一筆費用給製片方買斷影片,然後這部影片的全部票房都歸影院所有。第三種,是好萊塢最流行的分賬模式,也就是階梯式分賬:
在好萊塢製片商的一些大片上映的第一周,製片商可以拿走80%的票房而影院只能拿走20%,這樣製片方就能盡快趁著影片的熱度收回成本。但隨著影片上映時間變長,製片商分到的票房會越來越少,第二周、第三周在60%左右,到了第四周可能就只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