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大陸電影學派的六代導演,你們知道是誰嗎
第一代導演: 他們都是默片時期的導演,活動的時間為上世紀處到20世紀20年代期間,代表人物分別是: 鄭正秋 、張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東山、邵醉翁、何非光、張小光等。
第二代導演: 第二代導演主演活躍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了,他們 卻是第一個黃金時期的締造者,代表人物有: 費穆 、蔡楚生、孫瑜、袁牧之、鄭君里、吳永剛、程步高、史東山、湯曉丹等。
第三代導演: 他們被稱為建國後走向影壇的藝術家,代表人物有: 謝晉 、凌子風、成蔭、水華、郭維、王炎等。
第四代導演: 這些就是真正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了,他們活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有: 謝 飛 、吳天明、黃蜀芹、滕文驥、丁蔭楠、鄭洞天、顏學恕、張暖忻等。
提出「丟掉戲劇的拐杖」就是這一代人,他們打破了戲劇的結構,提倡紀實性,追求質朴自然,具有開放式的結構,注重主題與人物的匹配性,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挖掘人生哲理。他們尋找歷史的底蘊,更多的表現對歷史文化和現實主義、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交叉契合點的捕捉。在反映現實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對歷史底蘊的延續,看到歷史與文化如何的延伸,是真實化的紀實美學。
第五代導演: 80年代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他們也被稱為中國電影最輝煌的一代,代表人物有: 張藝謀 、陳凱歌、田壯壯、霍建起、顧長衛、吳子牛、黃建新、李少紅、馮小寧等。
他們的作品具有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十分強烈的特點,經歷了十年的浩劫,又處於改革開放的新浪潮,他們思想敏銳,最廣泛的接觸過人民群眾,聆聽過最底層人民的聲音,所以他們的影片有生命、有張力,並且強烈渴望通過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在選材、敘事、塑造人物 、鏡頭處理和畫面語言等方面既有繼承又有創新。
第六代導演: 90年代開始執導的一批導演。代表人物有:賈樟柯、王全安、 姜文 、王小帥、張元、陸川、張楊等。
他們極度追求影象本體,偏執於 寫實形態,關注與草根人群,堅定的走在商業路線上。在影響分格上,他們強調真實的光線、色彩和聲音。大量運用長鏡頭,形成紀實風格。他們注重以電影媒介來考察當代都市普通人的生活狀態,新一代青年在歷史轉型時期的迷茫、困惑和無所適從在他們的鏡頭下更加真實的反映。
希望大家看後能夠有所了解有所收獲!
⑵ 青年導演有哪些
王小帥(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青紅》;陸川(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尋槍》;賈樟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三峽好人》《世界》;萬瑪才旦(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靜靜的瑪呢石》;方剛亮(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師)——《上學路上》;顥然(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青春愛人事件》。
其實大量青年導演如賈樟柯,張元等都並非出身導演系,但是導的片子很不錯的。也具有代表性。
⑶ 現在國內有哪些青年導演
先說演員,好演員永遠不會缺,因為演技是非常直觀的,能不能演、適不適合演,大家都看得出來。除去靠演技以外因素獲得的電影角色,或和平台捆綁的網劇角色,預算不高的青年導演仍有機會找到合適的演員,很多名導都是和演員一起成長的,如黑澤明、法斯賓德Q、楊德昌Q……只有拼國際影響力的時候,才談得上缺或不缺,但這也是建立在本國是電影強國的基礎上,比如,整體上英國演員底子肯定比美國演員底子好,但美國演員機會多。好萊塢初期就開始著力培養世界級明星(或挖過來),以獲得更高的海外票房。
假設我現在拍一部江浙青少年成長和小鄉鎮小城變化的電影,區別於一味展示苦難和落後但深度不夠的某些片子,也不同於脫離群眾太遠的大城市電影,合適的演員,非常好找,而且不貴。
說說編劇,一方面編劇因為門檻低,導致整體魚龍混雜,另一方面,話語權低,被迫改來改去。這兩點都可以通過製片人把關,製片人可以判斷編劇的水平,為編劇爭取更多的話語權,但國內實際情況,特別是小項目,前者會交給一個策劃或類似策劃的先把關,後者很多製片人純純是資方傀儡,反過來壓縮編劇話語權,所以編劇根本就沒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要麼你有名有資源,大家聽你的,否則,靠邊站,慢慢改。除非只能或只想做編劇,我個人都不建議以編劇入行。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很多編劇一開始往往也不是編劇。
說件哭笑不得的事,一家小有名氣的電影公司Q,最近正打算做個劇,前期竟然是拉一群自認為合格的人進群,然後「集思廣益」,各抒己見,最後整理成劇本,好傢伙,編劇的費用都省了。
再說導演,分兩類則緩磨,因為發展也分經濟和文化,一是滿足國內大眾偏娛樂的電影導演,二是有獨特風格和審美或民族意識濃厚的電影導演。前者不缺,但上進的人少,青春片大火那幾年,也沒見哪個新人導演借機做點不一樣的東西闖進大眾視野,無論怎麼說,當時他們肯定是有很多機會的。後者嘛,一是政策傾斜,二是可遇不可求。雖然一部分人對主旋律電影已經審美疲勞,但相比那波泛濫的青春片,從製作水平、演員素養和社會影響,對國內電影發展的貢獻,顯然有益得多。缺的是反應大眾真實現狀尋求積極生活的畫面,但不一味展現苦難的電影,這孫斗和拍青春片,不一定非要拍打架墮胎一樣。
什麼是大眾或群眾的電影?我覺得這個問題值得思考一下。如果拍一個青少年的成長軌跡,他小時的地方,那裡不算發達,但也不至於十分落後,那裡的人談哪纖不上有多好,但也不必刻意編造很多惡人出來。那裡的人有各自的煩惱,但不至於非要跟自己或家人過不去,甚至跟國家過不去。
缺的是這部分導演,對個人英雄主義的狹隘理解,讓很多人顧影自憐Q地有種對抗國家對抗制Q度對抗世界的「悲壯感」,魯迅可以棄醫從文,何不棄影從政,去改變你所不滿的這一切了?
都等著別人去改變,去沖鋒,算什麼好漢嘛,對不對?
要麼就在這漫長的大環境變化中,尋求局部的改變和機遇,像希區柯克Q那樣,和阻礙他創作的一切,鬥智斗勇Q。我就和一些同行在江浙一代尋找適合獨立電影Q公司紮根的小地方。好萊塢最初也就幾個攝影棚,不是嗎?
很多專心搞創作的並不喜歡有過多的社交活動,甚至性格迥異,脾氣古怪,也不喜歡跟有關部門頻繁來往。眼下最缺的還是好製片人,發掘到好導演好編劇好團隊,把他們撮合到一起,一方面監督他們,另一方面也為他們爭取更多的創作空間。
⑷ 近五年比較引人注目的青年導演都有誰
最有前途的4位青年導演:鄧超墊底,陳思誠僅排第2,第一當之無愧
第一位:吳京
吳京,1974年4月3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電影導演,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199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從而進入演藝圈。2015年自編自導自演軍事戰爭片《戰狼》,並憑借該片獲得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提名、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第20屆華鼎獎最最佳新銳導演獎。
2012年賀歲檔,徐崢的導演處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後口碑與人氣一路飆升,最終近13億的票房成績令徐崢這位導演「新人」一鳴驚人,並憑借該片奪得亞洲電影大獎「亞洲最高票房」獎,進一步奠定了其國內極具票房號召力電影導演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