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黎聖母院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巴黎聖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艾斯美拉達的人物形象分析
艾斯梅拉達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歲少女,她善良美麗,由於從小被吉普賽人從家中偷走,不幸的命運和較低的社會地位使得她一開始就受到人們的歧視,但她卻有著一副善良的心腸。對於愛情她顯得是那樣的純潔和單純,當法比救下她的時候她便深深地愛上了他,而法比也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她有寬容的胸懷即使別人傷害過她,但出於愛心也會不計較地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幫助卡西莫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格蘭古瓦將要被乞丐國王絞死的時候,艾絲美拉達為了救下他就承諾要嫁給他,但格蘭古瓦想要和她做真正意義上的夫妻,艾絲美拉達卻平靜地拒絕了他說:「我只愛一個能夠保護我的男人。」和他結婚是為了救他的命,他們之間只能維持名義上的夫妻關系。對於克洛德的求愛,她直接地予以了拒絕,當她在監獄里克洛德欺騙她說法比已經死了,讓她不要再幻想別的男人了,她也沒有動搖自己對於愛情的信念說:「如果他已經死了,你為什麼還要勸我活下去呢?」。在絞刑架上,克洛德告訴她說只要她接受他的愛就可以被釋放重獲新生,她說:「對於你的厭惡要遠遠大於對絞刑架的厭惡」,最後她寧願選擇死亡也沒有屈服於克洛德。對待卡西莫多她以德報怨,在他接受刑罰口渴的時候是艾絲美拉達勇敢站出來幫助了他,正是這份愛喚醒了他的愛心,後來他不顧生命危險將艾絲美拉達從死刑架上搶救了下來,正是艾絲美拉達的無私愛心,我們才感受到卡西莫多的善良品質,但容貌上的巨大差距使他們沒有在一起。
(二)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分析
卡西莫多由於天生醜陋,使得很多人對他都充滿了厭惡與鄙視,他天生的缺陷使他的生活充滿了悲慘的遭遇。只有艾斯梅拉達和克洛德對他還有一些同情之心,由於克洛德對他有收留養育之恩所以開始的時候他對克洛德十分忠誠,任憑他的指揮與差遣即使是做綁架愛斯梅拉達的罪惡之事。卡西莫多的轉變是由於艾斯梅拉達的出現,同時也說明他在本質上不是邪-惡的,他轉變之後擁有著善良的品格,他是當時廣大勞苦大眾的典型代表,作者將他塑造得奇醜無比更是為了凸顯人物的個性特徵。在愛情方面和格蘭古瓦相比,他是不幸的,因為格蘭古瓦和艾絲美拉達還能維持名義上的夫妻關系,而這對於卡西莫多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由於自身的醜陋而產生的強烈自卑使他不敢表白對愛斯梅拉達的愛,所以他將那份愛深藏在心中並轉化為幫助艾斯梅拉達的實際行動。為了愛斯梅拉達他勇於犧牲,最後也是抱著艾斯梅拉達的屍體走向了死亡。相貌之間的差距是卡西莫多與艾絲美拉達之間的巨大鴻溝,對於他們而言這條鴻溝是難以逾越的,所以只有死亡才能讓他們跨越這分界線在一起。生活中類似於卡西莫多的人會有很多,他們在面臨愛情的時候往往都會因為容貌上的差距而變得自卑不敢努力去追求,通過讀這部小說,尤其是對卡西莫多人物命運的了解,我們就要勇於追求自己的愛情,即使在外貌上不是很出眾也要活得自信一些,這樣的人生才會變得有意義和價值,更重要的是會過得更快樂。
(三)克洛德的人物形象分析
克洛德是巴黎聖母院中的副主教,他道貌岸然、虛偽奸詐,他迫-害吉卜賽女郎艾絲美拉達。他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個積極上進、對人善良、樂於助人的人,他極力宣揚教會的思想,受到了大家的接受和擁護,所以憑借上進的表現他成為了聖母院的副主教。但教會的思想沒有使他變得清心寡慾,他的心底還有私慾,直到他遇見了艾絲美拉達才使他的慾望迸發出來。
他為了得到艾絲美拉達不惜使用一切手段,他對艾絲美拉達是貪婪美色慾望的體現,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他想得到艾絲美拉達完全是個人淫慾在指使的。他雖然願意為艾絲美拉達放棄一切,包括教會給他的身份和地位,但他的愛是極度自私的,他沒有考慮過艾絲美拉達的內心感受。他是教會禁慾主義虛偽的典型代表,他在一系列的做法中卻與教會所宣揚的行為准則相悖。他對艾絲美拉達的愛沖破了教會思想對他長時間的束縛,且一發不可收拾。生活中類似於克洛德人物還有很多,為了達到個人的愛情目的採用極端的手段,全然不顧對方的感受和想法,這種極度自私的做法也傷害了很多人,這種因愛生恨而造成的悲劇我們也是經常會聽說和看到。單方面強加給對方的愛是自私的,有時更是罪惡的,希望我們可以從克洛德的身上吸取經驗和教訓。
(四)法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法比是皇家衛隊的隊長,他英俊瀟灑,穿梭在上層社會之中,他非常懂得利用各種資源來為自己謀得利益。他選擇了有著豐富嫁妝的表妹百合花做未婚妻,又在背地裡貪戀艾絲美拉達的美貌,可以說他是一個言行不一、道貌岸然的人。別人誣陷艾絲美拉達殺害他的時候,同時他還知道了兇手是誰的情況下,他也沒有勇敢地站出來解救艾絲美拉達,任憑她被絞刑處死。曾經他對艾絲美拉達的承諾在此刻化為烏有,愛情只不過是他欺騙別人的工具而已,在苦難來臨的時候他只顧著自身的安全全然不顧他曾經喜歡地人的安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這樣的人也是可悲的,因為他不懂得怎樣去真心地愛一個人,怎樣為真心愛的人付出一切,他也就不會有屬於自己的真正的愛情。
二、《巴黎聖母院》中美醜對照原則的體現
(一)中心人物與其他人物的美醜對照
艾斯梅拉達無疑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圍繞在她身邊的有卡西莫多、克洛德、法比和甘果瓦等人。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散發著至善至美的光芒,與其他人也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對艾斯梅拉達都有愛慕之情,通過他們表達這份愛的不同形式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性格品行,進而與艾斯梅拉達形成鮮明的對比。
艾斯梅拉達從小在吉卜賽長大,她純潔美麗,猶如仙子一般降臨人世。在巴黎聖母院的翩翩起舞,充分將她的超凡脫俗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將形態美與心靈美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圍繞在她身邊的這些人都具有各自的優點又具有一定的缺點,有些人的缺點要遠大於他的優點,例如克洛德和法比,有些人的缺點在他的優點面前有顯得不那麼重要了,例如卡西莫多。還有一點就是身份地位的不同有反映出他們不同的特性,艾斯梅拉達就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在她的身上兼有著善良與美麗,像克洛德、法比都是社會上層的人員,他們擁有者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但對普通大眾卻缺少憐憫之心,與其光鮮的外表相比是他們虛偽狡詐的心靈。與艾絲美拉達相比,他們是表裡不一的。與卡西莫多相比,他們之間外貌上的差距彷彿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這也是阻礙了他們在一起的主要障礙,卡西莫多也深知自己與艾斯梅拉達之間的巨大差距,所以他只能默默地愛著她關心幫助她,也許只有死亡才能讓他們消除障礙。
(二)其他人物的美醜對照。
首先要比較一下克洛德與卡西莫多,他們本是義父子的關系。開始的時候卡西莫多聽從克洛德的指使去綁架傷害艾斯梅拉達,他兇狠殘暴,對艾斯梅拉達充滿了暴-力對待。但後來由於受刑時候口渴愛斯梅拉達主動幫助了他,他發現了艾斯梅拉達的善良和美麗便在心裡喜歡上了她,至此他就開始發生轉變,變得商量和高尚起來,對艾斯梅拉達更是充滿了關心與愛護,奮不顧身地去保護艾斯梅拉達甚至能夠為她犧牲生命。而克洛德表面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其實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他的性格充滿了奸險和虛偽,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與他副主教的身份形成鮮明的對照。同時通過後來克洛德對愛斯梅拉達的一系列迫-害與卡西莫多對其奮不顧身、英勇的保護,二者之間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身份和地位的差距、外貌的差距以及人心靈的比較都使得這部小說思想深刻,批判和諷刺意味濃厚。
還有一個人物就是法比,他是皇家衛隊的隊長,他英俊瀟灑一身軍服,深受女孩子的喜歡,但他卻是一個風流的偽君子。他被克洛德所嫉妒並受到了他背後的襲擊,他卻僥幸沒死,而愛斯梅拉達卻枉死在了絞刑架上。這樣的國家敗類還仍然存活在世上,與卡西莫多心地善良的社會底層人物的悲慘命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其外表的英俊與內心的險惡和卡西莫多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讓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外表漂亮而內心險惡的人要遠比沒有一個漂亮的外貌而心地善良的人可恨得多,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對社會的危害其實是更大的。法比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外貌欺騙無知少女,他追求艾絲美拉達也只是為了一時的色心而已,根本就不關心她的善良與品質,這與卡西莫多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卡西莫多在受難時被艾絲美拉達所幫助,他是被她的善良與美貌所深深地吸引,更主要的是他感受到艾絲美拉達的內心善良,看到她與那些周圍人的不同,她的那份善良是那些人所沒有的,所以一個只看重外貌一個注重內心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甘果瓦與卡西莫多都是受到艾斯梅拉達救助的兩個人,一個背信棄義另一個卻是感恩戴德加以回報。甘果瓦貪生怕死,處處為自身的利益著想,極力使自己不受到損失和傷害,最後逃跑的時候還不忘拐走愛斯梅拉達的山羊佳利。而卡西莫多在得知克洛德的陰謀後,義無反顧地去幫助艾斯梅拉達,他十分憤怒地將克洛德從頂樓推了下去,最後和艾斯梅拉達長眠於墓窟之中,用死亡表達了自己對艾斯梅拉達的愛。
(三)人物自身的美醜對照
通過對小說中的人物進行了解,我們可以知道每個人的性格都有一定時間的形成過程。例如主教克洛德他年輕時候樂善好施、工作認真,對於教會他是極力地進行美好的宣傳塑造,表明了他年輕時候身上有著真善美的品質,當時他的這些表現使他當上了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當上副主教之後他宣揚教會的禁慾主義,但他卻由於色心愛上了愛斯梅拉達。他明知這樣做會違反教規還仍然這樣做,將他虛偽的特性表現了出來。為達到佔有愛斯梅拉達的目的,他不擇手段,控制司法不明真-相的群眾將不順從他的艾斯梅拉達送上了絞刑架。對於埃斯梅拉達的求之不得使他變得十分的瘋狂,強烈的佔有慾望已經沖昏了他的理智。通過克洛德的前後做法我們可以深刻地認識到宗教對於人性的泯滅和對於人正常慾望的束縛,克洛德的人性扭曲是宗教思想的作用所致,在這種人行為的對照中我們可以領悟到這篇小說的思想所在。還有卡西莫多在開始的時候受到克洛德的指使綁架艾斯梅拉達,兇殘愚笨,就像野獸和魔鬼一樣。但當他在受酷刑,口渴難耐的時候,愛斯梅拉達送了他一杯水來幫助他,他又深深地愛上了愛斯梅拉達。這份愛使他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由此變得善良、高尚,成為了愛斯梅拉達的保護者和支持者。通過這種前後的對比,突出了愛斯梅拉達人性的光輝,這份光輝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品行,也歌頌了愛情對於一個人的重要作用。
另一個美醜對照的體現是人物內心與外貌的鮮明對比,卡西莫多外貌奇醜無比,小說中用「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和七拼八湊的牙齒就像城牆垛子似得」來形容卡西莫多的外貌,可以說他是奇醜無比以至於他對自己都充滿了自卑,在後面他不敢對艾絲美拉達表白就是他自卑的表現,與他外貌形成對比的是他善良的內心,當受到艾斯梅拉達的幫助之後便愛上了她,為了保護她不顧一切,即使做出很大的犧牲他也願意。還有一個人就是法比,他英俊美貌,又是皇家衛隊的隊長,但他只是為了美色而喜歡上艾斯梅拉達,沒有真心的付出。最後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艾絲美拉達的死亡,在他面前一切都沒自身的利益重要,即使艾絲美拉達深愛著他。作者通過人物內心與外貌的鮮明對比,深刻地揭露了上層社會人物的虛偽,同時也贊揚了像卡西莫多這樣下層民眾的善良和無私。
三、結語
小說《巴黎聖母院》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的人物形象,其運用的美醜對照原則更是將小說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我們今天讀這部小說的時候,仍然會為作者的精心設計贊嘆不已,同時小說的主題思想又使得我們深思,其中表達的思想今天我們依然可以適用,我想這就是這部小說成為經典的原因。
《巴黎聖母院》是19世紀前期歐洲文學的代表作之一,是法國作家雨果「命運三部曲」之一。它以15世紀路易十一王朝為背景,以巍峨雄壯的巴黎聖母院為舞台,以卑賤地下的小人物為正面形象,敘述了一個悲慘而動人的'感情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吉普賽女孩愛絲美拉達、副主教克洛德和他收養的義子加西莫多。愛絲美拉達作為「美」代表,不僅外表美麗可愛,而且內心善良性格淳樸;加西莫多則是外表醜陋內心單純善良,有恩必報;克洛德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是自私卑鄙丑惡的內心,三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除此之外,詩人、劇作家格蘭古瓦個性膽小,但對朋友關懷有加;乞丐王國的人們團結友愛,同情弱者。社會地位地下的底層人民的身上有著美好的品質,與社會上層的貴族、宗教統治者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雨果把愛絲美拉達這個光彩奪目的形象放在陰暗恐怖的中世紀的社會背景里,猶如寒夜中的一堆篝火光輝燦爛溫暖宜人。然而正因為這樣,她才不見容於黑暗的專制社會,終於被國王、宗教、法律、軍隊所組成的反動統治勢力迫-害吞噬了。讀者因此而激起的反封建思想不是十分強烈嗎?這正是作品的主題所在。
一、巴黎聖母院的主要內容
《巴黎聖母院》是一部浪漫主義小說,它以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卻蛇蠍心腸,妄圖佔有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失敗後痛下殺手。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加西莫多被克洛德從小收養,視他為父,認清其丑惡的內心之後將他推下鍾樓,最後為愛絲美拉達捨身。乞丐王國在得知愛絲美拉達被審判、囚禁之後自發地進行救助的活動。小說在美與丑、善與惡的強烈對比中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表現了雨果對封建政府和教會的強烈憎惡,反映了雨果同情下層人民苦難生活的思想。作品評擊了封建王朝宗教勢力迫-害和殘殺善良無辜人民的卑劣罪行,頌揚了飽受摧殘下層人民內心善良、對同伴友愛團結、舍己為人,反抗貴族和宗教的欺壓的淳樸善良的高貴品質。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加西莫多與愛絲美拉達和克洛德
敲鍾人加西莫多外表醜陋,「眼皮翹起,呈現出血紅的顏色,長著血盆大口,額頭皺得像我們腳上穿的帝國騎兵式的靴子他本人就是世界上所有丑相的組合體。一個大腦袋,紅棕色頭發豎起;兩個肩膀之間聳著一個偌大的駝背,與其相對應的是前面雞胸隆凸;大腿與小腿之間,七扭八拐,不成個架勢,雙腿之間只有膝蓋才能勉強並攏。從正面瞧去,就像兩把只有刀把結合在一起的月牙形的大鐮刀;寬大的腳板,巨大無比的手掌這純粹是打碎後又胡亂焊接起來的一個巨人」(2)加西莫多因為醜陋的外表被父母拋棄,被社會嫌棄,從小被副主教克洛德收養,因而視克洛德為父,認為他是像神一樣的存在,對他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愛他就像愛聖母院,也許猶有過之加西莫多的感情,深沉、熾烈、無限。盡管養父時常板著臉孔,陰霾密布,盡管他的一直言辭簡短、蠻橫、生硬,加西莫多的這種感激之情卻一刻也未曾中止過」(2),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濃烈的感激之情,冷酷自私的克洛德無限揮霍著加西莫多的真誠之心,「世上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副主教對敲鍾人的支配力量,也沒什麼能比得上敲鍾人對副主教的眷戀之情加西莫多對副主教的愛,就是連狗、馬、大象對主人那樣死心塌地的,也是望塵莫及」(2),當加西莫多看到他所敬畏的副主教大人對愛絲美拉達的無禮行為時,雖然從憤怒變為驚恐,但內心深處更多的卻是疑惑,自己從小敬若神明的人,怎麼能違背他一直奉行的高尚道德呢?一邊是多年的養育之恩,一邊是患難時的一杯水,但那所謂的養育其實更多的是利用,克洛德像使喚牲畜一樣地對待可憐的加西莫多,沒有尊嚴,沒有平等,只是加西莫多要的卻那麼少,在加西莫多在愛上愛斯梅拉達之後,他對開始克洛德並有了叛逆之心,在巴黎聖母院中,加西莫多看到克洛德企圖侵犯愛斯梅拉達的時候,他准備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來既保全愛斯梅拉達又不忤逆他的義父。故事的最後,加西莫多看清了所謂的信奉禁慾主義的副教主克洛德的丑惡、陰險、卑鄙本質,將他推下鍾樓。但是「理智不過足慾望、感情的眼睛,不過是用來指導實現慾望和感情的手段而已:『理性只能叫人知道某件事情該做,某件事情該怎樣做,卻不能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3)。加西莫多結束克洛德生命的行為,是他對克洛德大失所望、極度憤恨和內心深愛的一切均被毀滅的結果。
加西莫多與愛絲美拉達的初次交集是在黑暗的小巷子里,加西莫多奉克洛德之命綁架愛絲美拉達失敗被抓,經過一場滑稽可笑的法庭審判,加西莫多被綁縛在廣場上,在所有人都對這個「怪物」投去或恐懼、或嘲笑的目光時,有且只有愛絲美拉達給這個妄圖綁架她的人送去水。雖然美感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愛,但愛情往往由美感產生(3)。就因為這次相遇,讓加西莫多對愛絲美拉達心生愛戀。加西莫多看到給他送水的人竟然是他傷害過的愛絲美拉達不禁心生愧疚,並為愛絲美拉達的善良所深深地感動,這也是加西莫多開始了對愛絲美拉達保護的最初的原因,加西莫多無視所有人的打罵,將愛絲美拉達藏入教堂,給她送去自己僅有的食物和棉被,盡自己所能地幫助愛絲美拉達,讓「陰森」的教堂成為家一樣的地方,只是這份溫暖被陰險的克洛德打斷。當加西莫多看到愛絲美拉達被送上絞刑架,聯想到此前的種種細節,終於認識到「副教主搶走了埃及姑娘,那是毋庸置疑的了」(2),在疑惑之後是極端的矛盾心情,「如果換上任何別的人乾的,加西莫多准會感到不共戴天的憤恨,費用鮮血和死亡不足以泄憤,現在卻是克洛德,可憐聾子內心的這種憤恨就化作不斷增長的痛苦」。加西莫多在鍾樓頂,看到遠處廣場上愛絲美拉達被架上絞刑架,將副主教推下鍾樓的那一刻想必內心充滿了悲傷的情緒。看到撫養他長大的副主教克洛德和此生所愛吉普賽女孩愛絲美拉達相繼死亡,說道「天啊!這就是我所深深愛過的一切呀!」內心的絕望和無助讓這個悲劇人物更顯悲哀。
擁有強大力量的加西莫多是個悲哀的可憐人,他背著克洛德參加「丑王」集會,成為「丑王」,心理學認為,虛榮是以不適當的方式保護自己自尊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同時由於迫切需要自尊,加西莫多變得兇狠了。「他的確兇狠,這是因為他粗野,他粗野又是因為他醜陋。他這種天性,也同我們的天性一樣,自有一套邏輯。他的體力異常發達,這也是他兇狠的一個原因。霍布斯說,『健壯的孩子天生兇狠』。」(6)
(二)愛絲美拉達與格蘭古瓦和弗比斯
詩人、劇作家格蘭古瓦與美麗單純的愛絲美拉達相會於河灘廣場.貧窮失意的格蘭古瓦看到「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精靈,一個山林仙女,一個女神,一個梅
納路斯山的酒神女祭司」(1)的愛絲美拉達之後就深深地被他所吸引了,他一路跟隨愛絲美拉達來到乞丐王國,受到乞丐王國的「審判」,善良的愛絲美拉達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和格蘭古瓦結下了沒有愛情的婚姻。格蘭古瓦落戶於乞丐王國之後,陪伴愛絲美拉達一起上街賣藝,當發現愛絲美拉達身處危險之中時去尋求侍衛隊長弗比斯的幫助。
轉看那個讓愛絲美拉達心心念念的御前侍衛隊長弗比斯,外表英俊帥氣,從怪物一樣的加西莫多手中解救了愛絲美拉達,但是他救助美人於危難的初衷並不是出自善良或者責任,而是對美色的垂涎,讓所有讀者不禁唾棄,同時為愛絲美拉達的選擇而深感惋惜。
三、《巴黎聖母院》中強烈的「美與丑」的對比
《巴黎聖母院》中,外表美麗可愛,內心單純善良的愛絲美拉達,對自己的山羊愛護有加,對素昧平生的格蘭古瓦和被縛的加西莫多報以同情,對解救她的侍衛隊長弗比斯心生愛戀,在副主教克洛德的摧殘下最終成為封建君權和封建教會統治之下的犧牲品。她身上所體現的是下層人民所具有的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與表面上看道貌岸然實際上卑鄙自私、邪-惡無恥,信奉禁慾主義卻垂涎美色的副主教克洛德所代表的腐朽落後的封建教會形成鮮明的對比。
加西莫多相貌奇醜,但他的愛卻是高尚的具有人道和自我犧牲的特點,和克洛德的罪惡情慾完全不同。道貌岸然的克洛德,在他的罪惡企圖不能達到時,便卑鄙地採用嫁禍於人的辦法,把愛絲美拉達推向絞架(4)。這同樣生活在聖母院中的兩個人,對他人、對感情的看待卻是雲泥之別。副主教克洛德淫穢、叛教,不信天主教會,偏信煉金邪術,為淫慾所支配,終於導致他自己以及他所愛的人們統統滅亡(5)。這樣一個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有能力傷害他人的人,並將傷害付諸實際的卑劣者,是真正的醜陋!
結論:
《巴黎聖母院》作為一部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運用多重對比,通過分析和表現人物,揭示出封建君權神權對社會下層人民的摧殘。「美與丑」、「善與惡」的鮮明對比,發人深省,讓讀者在感慨女主人公愛絲美拉達的悲哀和不幸的同時,唾棄副主教克洛德的卑劣無恥,並為勇敢善良的敲鍾人加西莫多所感動。生動的情節,鮮活的人物,高超的藝術手法使得《巴黎聖母院》名垂文史,為後世所瞻仰。
參考文獻:
(1)《外國文學——導論、作家作品選講》,吳郎主編,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2)雨果著,賀章發譯,《巴黎聖母院》,吉林攝影出版社,2002
(3)黃濤梅著,《巴黎聖母院人物新論》,甘肅高師學報,第7卷第3期,2002
(4)《外國文學史》,朱維之、趙澧、崔寶衡、王立新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17
(5)《親近名著》,徐魯主編,青島出版社,2004
(6)休謨著,關文運澤,《人性論》,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7
(7)王海明著,《人性論》,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7
卡西莫多人物形象分析
卡西莫多,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巴黎聖母院》里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有幾何形的臉,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上帝把一切醜陋都給了他。一個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前的畸形兒,被稱為長相醜陋又聾的鍾樓怪人。但他有著一顆善良的心,是真善美的代表。
卡西莫多是當時社會窮苦大眾的典型代表。卡西莫多從小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口,他是一個有著「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難聽而忠厚的聲音」的畸形兒,作者通過誇張的外貌塑造凸顯出他的性格特點。
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第一階段,他被克洛德收養,每天負責敲鍾,為報恩,他對克洛德言聽計從,包括去綁架埃斯梅拉達。
第二階段,在遇到埃斯梅拉達之後,他真誠善良、忠實勇敢的本性被復活了,奮不顧身地去救處於危險中的埃斯梅拉達,並且不圖任何回報,與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卡西莫多是被命運所背棄的,他從來就不被人關注,收養他的克洛德從來不把他當人看,就好比自己的奴隸一般。就好比當時的法國最底層的人民,他們從來不被世人關注,有的只是無盡的壓迫和負擔,在這樣的壓迫和負擔下他們變得扭曲,變得毫無生氣。
他愛慕愛絲梅拉達卻不敢表達,他害怕,從來都只能躲在暗處默默關心著她,直到她被送上絞刑架,他再也無法沉默終於挺身而出救愛絲梅拉達。愛絲梅拉達是革命者的代表,法國最底層的人民嚮往革命甚至羨慕革命,可是他們終究不敢革命。
他們把自己的命運和法國封建貴族的命運捆綁在一起。當壓迫觸及了他們的底線時他們忍無可忍,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從而改變命運。
巴黎聖母院的主要內容
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貪戀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的美貌,他道貌岸然、蛇蠍心腸,指使卡西莫多搶奪埃斯梅拉達。克羅德先愛後恨,將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送上了絞刑架。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最後為了救埃斯梅拉達捨身。
Ⅱ 《巴黎聖母院》電影中扮演愛斯梅拉達和卡西莫多的演員詳細資料.,那個卡西莫多真的那麼丑嗎
Gina Lollobrigida(吉娜·勞洛勃麗吉達 ).....Esmeralda
Anthony Quinn(安東尼·奎恩) .....Quasimodo 姓名:Gina Lollobrigida ( 原名 Luigina Lollobrigida )
譯名:吉娜·勞洛勃麗吉達/珍娜·露露布麗姬妲/季娜·羅洛勃麗季達/珍娜·羅洛布麗吉達
別名:Djina Lolobridjida
昵稱:"La Lollo"
出生:1927.07.04 ,Subiaco, Rome, Italy
星座:巨蟹
身高:165cm (5英尺5英寸)
國籍:義大利
代表作:《勇士的奇遇》《麵包,愛情和夢想》《空中飛人》《巴黎聖母院》《晚安,坎布爾太太》《宮廷愛神》等
吉娜·勞洛勃麗吉達,義大利女演員,攝影和雕塑家,世界著名電影傳奇人物之一,戰後復興時期歐洲出現的首位以性感著稱的代表影星,歐洲電影與好萊塢連接的標志性人物。從她的電影生涯充分折射出整個歐洲艱苦卑劣的後戰爭年代到逐步繁榮鼎盛的過渡時期。她不僅憑借美貌成為世界影史上最上鏡的女演員之一,更因為她敢於強硬爭取不盲目屈服大眾的工作態度,被外界評論為有著比其他性感美人更獨立自由的個性。在70年代淡出熒幕後,她致力於曾一度熱愛的攝影和雕刻藝術,並同樣取得成功,對此也許就像她自己所說「我上學是為了學習繪畫,雕塑,可卻陰差陽錯成為了一名演員。」現今,她仍為人道主義活動付出大量時間,不僅擔任了聯合國兒童基金(UNICEF)的特別代表,並支持許多人道主義大機構。 安東尼·奎恩 姓名:安東尼·奎恩
英文名:Anthony Quinn
性別:男
出生年:1915年
生日:4月21日
星座:金牛座
國籍:墨西哥
地域:歐美
職業:演員
身高:188cm
在眾多的奧斯卡獎獲得者當中,安東尼-奎恩(Anthony Quinn)是唯一與其他奧斯卡獎獲得者共同出演電影最多的演員:與他一起演過電影的奧斯卡獎獲得者一共46位,其中男演員28位,女演員18位。
安東尼-奎恩的父親是愛爾蘭人,母親是墨西哥人,而他卻是在洛杉磯東區靠擦皮鞋和賣報長大。安東尼的兼職是繪畫和雕刻。為了獲得額外的收入,安東尼參加過舞蹈比賽,並通過這次活動推銷自己的雕刻作品。
在從事演藝事業之前,安東尼-奎恩還從事過許多其它工作,其中包括屠夫、拳擊手、街頭傳教士和屠宰場工人。安東尼曾經事從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學習建築,因此他在建築方面也有著很深的造詣;另外,他還曾經在好萊塢師從邁克爾-契訶夫(Michael Chekhov)學習過表演。1968年,在拍攝《魔術師(The Magus)》時,安東尼由於角色的需要剃掉了自己的頭發。
1961年,安東尼因為《貝克特(Becket)》而獲得托尼獎最佳男演員提名;在第二度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中,他在銀幕上出現的時間一共是8分鍾。
安東尼-奎恩共有13個孩子,其中包括演員弗朗西斯科-奎恩(Francesco Quinn)、瓦倫蒂娜-奎恩(Valentina Quinn)、畫家兼雕刻家洛倫佐-奎恩(Lorenzo Quinn)、亞歷克斯-A-奎恩(Alex A. Quinn)和演員丹尼-奎恩(Danny Quinn)。安東尼於20世紀40年代加入美國國籍。
安東尼-奎恩的作品包括1937年的《亂世英傑(The Plainsman)》、1940年的《新加坡之路(Road to Singapore)》、1941年的《碧血黃沙(Blood and Sand)》、1942年的《馬革裹屍還(They Died with Their Boots On)》、1943年的《孤島浴血戰(Guadalcanal Diary)》、1952年的《海宮艷盜(Against All Flags)》、1954年的《征服者(Attila)》、1956年的《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1959年的《雪海冰上人(The Savage Innocents)》、1962年的《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1964年的《希臘奇人佐爾巴》(Alexis Zorbas )、1967年的《邁阿密傳奇(The Happening)》、1976年的《英雄淚(Target of an Assassin)》、1991年的《男大當婚(Only the Lonely)》和1995年的《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等。 演卡西莫多的不好看,實際上演員還是挺帥的
Ⅲ 巴黎聖母院男女主角
1、女主角:愛斯梅拉達(Esmeralda)
愛斯梅拉達是巴黎流浪人的寵兒,靠街頭賣藝為生。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她從內心的善良願望出發對待任何人。她挽救了誤入乞丐王國的詩人甘果瓦的生命;她還不計前嫌送水給受刑時的卡西莫多;她對愛情抱著至死不渝的信念,絲毫不懷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許別人說一句他的壞話;面對克洛德的淫威,她寧死不屈。最後被教會、法庭誣蔑為「女巫」、「殺人犯」,並被判處絞刑。她的毀滅,是對封建專制殘酷統治和教會邪惡勢力的有力控訴,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突出了當時教會、法庭的不負責任,以誣賴的方式,平息人民的憤怒。而作者則把愛斯美拉達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恨。
2、男主角:卡西莫多(Quasimodo)
卡西莫多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據美醜對照原則創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醜陋——有著丑到極點的相貌: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似乎上帝將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受盡嘲弄,但內心崇高,是一個富有正義感、富於感情的人。他對愛絲梅拉達的愛慕是一種混合著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種無私的、永恆的、高貴純朴的愛,完全不同於克洛德那種邪惡的佔有欲,也不同於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場作戲。雨果通過這一形象,樹立起一個人類靈魂美的典型。這一形象還體現了善戰勝惡,真誠戰勝虛偽的理論。
3、作品簡介:
《巴黎聖母院》(港譯鍾樓駝俠,台譯鍾樓怪人)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鍾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
Ⅳ 《巴黎聖母院》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巴黎聖母院》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56 彩色片 110分鍾
法國巴黎影片公司/義大利帕尼塔利亞影片公司聯合攝制
導演:讓·德拉努阿 編劇:雅克·波雷維爾 讓·歐蘭什(根據維克多·雨果同名小說改編) 攝影:喬治·歐里克 雅克·波雷維爾 主要演員:安托尼·奎恩(飾加西莫多) 吉娜·羅洛碧吉達(飾埃斯梅拉達) 阿蘭·庫尼(飾克洛德·富洛婁) 羅貝爾·依赫什(飾彼埃爾·甘果阿) 菲力浦·克雷(飾乞丐王) 讓·迪西葉(飾路易十一) 瓦朗迪娜·迪西葉(飾王後) 讓·達奈(侍衛隊長菲比斯) 莫里斯·薩爾伐第(飾傑恩·富洛婁) 鮑里斯·維昂(飾紅衣主教)
【劇情簡介】
1482年,法王路易十一統治下的巴黎城沉浸在「愚人節」的狂歡的氣氛中。巴黎聖母院前面的廣場上,來自埃及的吉卜賽少女埃斯梅拉達的精彩表演,把在教堂里正在觀看由彼埃爾·甘果阿編導的宗教神秘劇《聖母的審判》的觀眾成群地吸引過去。她以動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舞姿博得了人們熱烈的喝彩。她把人們給她的賞錢,分給窮苦的孩子們,並對他們說:「把這些錢全部拿去,你們去過節吧!」孩子們問她:「那你怎麼辦?」她說:「別管我,我天天都在過節。」
在眾多的觀眾中,一個面色蒼白的中年人,穿著黑色的教袍,躲在五顏六色的玻璃窗後面,也在偷看穿著鮮紅裙子的埃斯梅拉達翩翩起舞。他就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煉金術士克洛德·富洛婁。終年蟄居密室,潛心研究煉金術,過著清貧禁慾生活的這位神甫,看到色藝雙全的吉卜賽女郎邊唱邊跳,她那輕快的舞步,絕妙的舞姿,把他埋藏在心底十多年的慾念突然喚醒了。他無法自控,無法把俘虜了他的靈魂的魔鬼趕走。為了排遣心中的煩悶,他到廣場上驅趕正在叫賣的攤販,聲言不準在教堂前面胡鬧。這些小販哪裡把他放在眼裡,群起而攻之。正在這時,從教堂內沖出來一個相貌奇醜、身材高大、力大無比的男子,他推開眾人,把貨攤掀倒,救回了神甫。此人名叫加西莫多。原來他是一個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前的畸形兒,富洛婁出於憐憫把他撫養成人,取名為加西莫多,因終日敲鍾而震聾了耳朵。
當神甫正要回教堂時,他的弟弟跑來向他討零花錢,他不但不給,還責罵弟弟沒有靈魂。弟弟反駁說:「你有靈魂,但已經死了。」
狂歡的人們正在物色「愚人教皇」,埃斯梅拉達一眼看中了又聾又丑的鍾樓怪人加西莫多。人們給他戴上王冠,披上袍子,還給了他一支口哨,讓他坐在高高的轎子上沿街遊行。加西莫多正高興地吹著哨子,忽然看見臉色陰沉的富洛婁站在轎前。神甫打掉他的王冠,把他拉回聖母院。
「九點啦!該睡覺了。」打更人邊走邊喊著。可是,克洛德·富洛婁 *** 中燒無法入睡,因為牽著白山羊的埃斯梅拉達還在教堂門前的廣場上唱歌。他高聲對自己說:「在人世間我只有痛苦。她長得那麼美,難道是我的過錯?她舞跳得那麼好,難道是我的過錯?她能夠使人發瘋,難道是我的過錯?」他實在無法自製,「去!」他命令加西莫多,「去把她抓來!」鍾樓怪人快步跑向埃斯梅拉達,把她抱起來扛在肩上,就向聖母院跑去。埃斯梅拉達拼力抵抗並高喊「救命啊!」,恰巧侍衛隊長菲比斯正在巡邏,聽到喊聲騎馬率眾趕到,救下吉卜賽少女,抓住了加西莫多。菲比斯把埃斯梅拉達帶到一家旅店,要了一個房間,正要對她非禮,機警的姑娘擺脫了他的糾纏,跑回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們聚集的「奇跡王朝」。
在這「奇跡王朝」賣山統治下的「黑話王國」里,乞丐王克勞班正在審理不懂切口而誤入「王國領地」的窮詩人甘果阿。乞丐王問他:「你來黑話王國不講黑話,究竟你是干哪一行的?」甘果阿說他六歲成了孤兒,當過兵,但不夠勇敢。當過教士,但不夠虔誠,所以當了詩人。按照王朝的規矩,他只有兩種選擇:要麼跟絞索配對,要麼跟王國中的女人攀親。可是幾個肥胖臃腫的老女人過來摸了摸他,都嫌他過於單薄,沒有一個人肯要他。這樣,甘果阿只能被吊穗配棚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剛剛回來的埃斯梅拉達挺身而出,高喊:「我要他。」這樣,兩人當場舉行婚禮。人們把一個瓦罐放在甘果阿手裡,讓他摔碎它。瓦罐掉在地上,碎成四塊。乞丐王宣布:「婚期為四年。」善良的少女同意與他結為夫妻,只是為了救他一命,把他帶回家裡,供以食宿,但不與他同房。猜則
犯了強搶民女罪的加西莫多,在被草草審理後,被帶到廣場上當眾受鞭笞。跪在烈日下代人受過的鍾樓怪人口渴難熬,他向士兵和圍觀的人群高喊要水,回答他的卻是一片戲弄和辱罵聲。這時,美麗的埃斯梅拉達撥開眾人,把水送到加西莫多嘴邊。心中充滿感激之情的加西莫多飽含熱淚,不住地說:「美……美……美……」
國王路易十一在紅衣主教的陪同下,登上巴黎聖母院頂樓,前來看望鑽研煉金術的克洛德·富洛婁。這位神甫希望把對埃斯梅拉達難以抑制的慾念埋藏在煉金術的研究中,但當他看到書上寫著:「有些女人有一種神秘的魔力,在實驗中,只要念著她的名字,就可以實現你的夢想。」富洛婁口中不斷重復著埃斯梅拉達這幾個字母。
路易十一問他:「您信仰什麼?」「上帝,還有煉金術。黃金就是光明、如果我煉出了黃金,我就是國王。」
廣場上,窮詩人甘果阿幫助埃斯梅拉達上演山羊認字的節目。山羊在一堆拉丁字母中,叼出了太陽神菲比斯的名字。這時菲比斯正在廣場旁邊的王宮中向王後和她的女兒獻媚取寵。公主百合花讓菲比斯到廣場上,趕走埃斯梅拉達,以證實他對她的愛情。菲比斯騎馬來到廣場,大聲轟趕著正在演出的藝人,小聲和姑娘訂下了今晚在老地方見面的幽會。
心神不寧的富洛婁聽說甘果阿和姑娘已結為夫婦,妒火中燒十分生氣,當得知他們只是名義夫妻,又轉憂為喜。他在街上遇見喝得爛醉的侍衛隊長菲比斯,聽他說要去和埃斯梅拉達幽會,立刻正言勸阻,聲言吉卜賽姑娘已是有夫之婦,但菲比斯反駁說:「你何必把愛情和婚姻混為一談。」他徑直向那家小旅店走去,富洛婁像影子一樣緊隨其後。
菲比斯來到旅店的小樓上,埃斯梅拉達正坐在床邊等著他。他們熱烈地吻抱時,姑娘說:「我一直在等待我心愛的人。」菲比斯把系在身上的匕首交給姑娘,姑娘順手把它拋出窗外。恰巧這把匕首落在正在窗外竊聽的富洛婁眼前。當這對情人再次在窗前熱烈擁抱時,富洛婁拾起匕首,從窗外把它刺進了菲比斯的後背。
在審判埃斯梅拉達的法庭上,旅店的侏儒老闆作證說,看見一個混身硫磺味的黑衣人,像魔鬼一樣,把銀幣變成了干樹葉。坐在審判席上的富洛婁說:「是魔鬼,而不是這位姑娘刺殺了衛隊長。」無辜的埃斯梅拉達只關心衛隊長的生死,因為菲比斯可以證明她把匕首扔出了窗外。可是法庭告訴他,衛隊長不僅活著,而且對被害經過一無所知。他絲毫不肯為姑娘開脫罪責,這使埃斯梅拉達十分失望。在酷刑之下,姑娘屈打成招,供認自己施用巫術驅使黑衣魔鬼刺殺了侍衛隊軍官。法庭判處姑娘絞刑,次日執行。
加西莫多敲鍾之後,在塔樓上看到富洛婁神色緊張地注視著聖母院門前的廣場。穿著白色死刑犯袍子的埃斯梅拉達站在夜間匆忙搭起的絞刑架下,絞索套在脖子上,平靜地等待著行刑的時刻。加西莫多不顧一切地從門內沖出,把姑娘搶進了巴黎聖母院。行刑的士兵驚魂甫定,目瞪口呆地看著鍾樓怪人獨自一人劫持了法場。因為教堂避難權的原因,士兵們不敢擅入。
加西莫多把姑娘藏在自己的住房裡,他像守護神一樣睡在房門口。他把愚人節得到的哨子交給姑娘,告訴她遇到危難時,一吹哨子,他就能趕來救援。
富洛婁到郊外像發了瘋一樣,亂跑了一陣之後,回到了聖母院。他發現埃斯梅拉達不但未被處死,而且就在身邊。他跟隨她走進了加西莫多的房間,埃斯梅拉達發現這個人就是刺殺菲比斯的黑衣人,十分惱怒。當富洛婁正要 *** 她時,她吹起了哨子。加西莫多聞聲而至,趕走了昔日的恩人,並告訴姑娘那次搶她的事,也是出於富洛婁的主使。
加西莫多對埃斯梅拉達懷有無限的感激和純真的愛慕之情。他快活地看著熟睡的美人,突然醒來的姑娘被他的丑臉嚇壞了。加西莫多急忙逃走,跑到鍾樓上用自己的頭拚命地撞擊著大鍾,低沉的鍾鳴如泣如訴。埃斯梅拉達來到他身邊,加西莫多用手蒙住臉,喃喃地說:「我的臉很醜,總讓人害怕。」為了安慰他,姑娘為他跳起了節奏歡快的舞蹈。興奮異常的加西莫多,像打鞦韆一樣,用身體的重量為姑娘敲響了聖母院的大鍾。他爽朗的笑聲充滿了鍾樓。加西莫多在鍾樓上牽著繩子飛來飛去,為埃斯梅拉達採摘著盛開的鮮花。突然姑娘發現了在廣場上巡邏的侍衛隊長,她叫他的名字,但他頭也不抬看她一眼。她讓加西莫多去找他,可是菲比斯為了得到百合花豐厚的陪嫁和位於聖保羅的領地,對姑娘的請求不屑一聽,策馬揚長而去。善良的加西莫多發覺自己辱沒了姑娘的使命。
對姑娘強占未成的富洛婁懷恨在心,跪到國王路易十一那裡,請示如何解決教堂避難權問題。國王請教了一位尚在獄中的老學者,終於決定可以不顧避難權,強入聖母院捉拿女巫。加西莫多趁富洛婁外出時,把教堂的大門緊緊關住。
乞丐王克勞班聽說教堂避難權將要結束,率領成千上萬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來攻打巴黎聖母院,營救大難臨頭的姐妹。不明真相的卡西莫多怎容這些人沖入教堂,他從樓頂上扔下巨大的石條石塊,翻倒灼熱的金屬液體,企圖驅散眾人。勇敢的乞丐們終於攻破大門,救走了埃斯梅拉達。不料嚴陣以待的國王士兵早已從後門進入教堂,雨點般的箭刺向埃斯梅拉達和流浪漢們。乞丐王也在混戰中被人殺死。卡西莫多站在樓頂上,看到心愛的姑娘又被吊在絞刑架上,痛不欲生。當他發現富洛婁正在鍾樓上對著埃斯梅拉達獰笑,他把這個道貌岸然的野獸舉過頭頂扔了下去。
從絞刑架解下來的埃斯梅拉達的屍體,被人們放在蒙孚貢大墳窟里,加西莫多找到她之後,靜靜地躺在她身旁。
畫外音:兩年之後,人們發現了兩具緊緊抱在一起的屍骨。當人們試圖分開他們時,屍骨便化為塵土。
【鑒賞】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偉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於1831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年僅29歲的雨果以16世紀法國專制社會為背景,描寫了一部無辜者遭受摧殘和迫害的悲劇。作品揭露了封建王朝的昏庸黑暗,反動教會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冷酷,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特別集中披露了教會惡勢力的淫邪、虛偽和狠毒。小說是以色彩濃烈的筆調寫出來的,故事情節復雜,人物性格誇張,充分體現了浪漫主義小說的特點。
和小說原著一樣,這部影片也是以作者維克多·雨果在巴黎聖母院鍾樓的一塊牆石上,發現了有人用手指刻下了「命中註定」這幾個字母作為開頭,通過表現人物間殘酷搏鬥,美醜善惡同歸於盡,反映了他自稱的「宿命論的思想基礎」的。
把這部家喻戶曉的小說搬上銀幕無疑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誘惑。早在1923年,美國導演華萊士·沃斯列就把它拍成了默片。而讓·德拉努阿在1956年拍成的這部彩色片,布景和服飾極為豪華,場面十分壯觀。從改編的角度來看,《巴黎聖母院》不失為一個成功的範例,它既對原作進行了刪削和必要的改動,又對某些章節進行了有機的擴充,既維護了原著的完整性,又突出了原著反封建、謳歌真善美的主題思想。
從小說到電影的改編方式,大體有三種:一種是「移植式」,根據巴拉茲的觀點,這是最不能令人滿意的方法,也是佔主導地位的好萊塢影片慣用的方法。影片變成了一本書的圖解,影片的開頭往往是翻開原書的書頁。把一部古典小說簡化成某種連環畫冊的做法,只是為了迎合失去了讀書習慣的一些人的口味,難以令多數觀眾滿意。
第二種改編方法是「重新結構法」,影片作者把一部小說作為素材,進行大量的電影化註解,重新結構其章節,使其主題更加突出,導演也藉此傳達他個人的觀念,維斯康蒂的《死在威尼斯》、卓別林的《摩登時代》、惠勒的《女繼承人》和這部影片都屬這一類。
在小說中,當加西莫多正和乞丐們孤身奮戰時,富洛婁用黑衣遮住臉,悄悄帶著埃斯梅拉達從後門渡河逃走了。富洛婁把埃斯梅拉達帶到格雷弗廣場的絞刑架前,脅迫她在絞刑架和他之間選擇其一。美麗的姑娘寧死也不肯屈服在他的 *** 之下,氣急敗壞的富洛婁把埃斯梅拉達交付給一個女隱士,自己去叫官兵。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女隱士16年前失去的小女兒,正是這個被吉卜賽流浪人拐騙走的埃斯梅拉達。相逢的激動變成了訣別的哀號,富洛婁帶領官兵趕來,抓住了埃斯梅拉達,女隱士被踢倒,頭部觸石而亡。導演把小說里的這些章節全部刪除,只留下當他看到絞索套在埃斯梅拉達脖子上時,他發出的陣陣獰笑。這個鏡頭組足以揭示這個道貌岸然的壞蛋的丑惡靈魂,因此,當加西莫多把他從高高的頂樓上推下去摔死時,觀眾無不拍手稱快。這種改編既簡練,又突出故事的主線。
第三種改編方法是所謂「近似式」,即導演用與原著近似的觀念和近似的修辭方法來再現一部小說。比如特呂弗的《朱爾和吉姆》,羅貝爾·布萊松取材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而改編成的《夢幻者的四個夜晚》;取材於托爾斯泰的小說《偽息券》而改編成的《金錢》,把19世紀的聖彼得堡改成今日的巴黎,人物的服裝雖然變了,但思想卻是一脈相承的。布努艾爾的《白晝美人》也應屬於這一類改編方法。
每當想起《巴黎聖母院》這部影片,人們似乎依稀聽到聖母院的雄渾的鍾聲,撞鍾人加西莫多的「心靈美」已成為後世的楷模。
Ⅳ 巴黎聖母院的女主角叫什麼名字
女主角叫愛斯梅拉達,是外表與內心都很美的一個少女,與外表奇醜無比但內心至善至美的卡其默多形成對比。
Ⅵ 《巴黎聖母院》的男女主人公
男主人公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是當時社會窮苦大眾的典型代表。卡西莫多從小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口,他是一個有著「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難聽而忠厚的聲音」的畸形兒,作者通過誇張的外貌塑造凸顯出他的性格特點。
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第一階段,他被克洛德收養,每天負責敲鍾,為報恩,他對克洛德言聽計從,包括去綁架埃斯梅拉達。
第二階段,在遇到埃斯梅拉達之後,他真誠善良、忠實勇敢的本性被復活了,奮不顧身地去救處於危險中的埃斯梅拉達,並且不圖任何回報,與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女主人公埃斯梅拉達
埃斯梅拉達是雨果筆下集真、善、美於一體的完美的藝術形象。她在小時候被吉普寨人從妓女母親的呵護下偷走,流浪街頭以賣藝為生,雖然飽嘗人世的艱辛與苦難,但是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純真、樂於助人的心。
埃斯梅拉達美麗善良,當乞丐國王要絞死格蘭瓜爾時,她承諾要與格蘭瓜爾結婚救下了他的命;當卡西莫多接受刑法口渴難耐時,只有她站出來以德報怨為他送水。
她又是勇敢執著的,當克洛德威脅她,只要接受他的愛就能夠獲得自由時,她斬釘截鐵地拒絕了;當菲比斯不顧她的安危死活時,卻依然痴心執著的愛著他。作者在埃斯梅拉達的身上寄託了理想和希望,但是宗教貴族和黑暗勢力是不可能允許美好事物的存在的。
(6)巴黎聖母院電影女主角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巴黎聖母院》是善良的無辜者在專制制度下遭到摧殘和迫害的悲劇。女主人公埃斯梅拉達是一個善良純潔的少女,她富有同情心,敢於捨己救人。
當那個賣文為生的詩人格蘭瓜爾深夜誤人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的聚集所、即將被殺死的時候,她挺身而出,表示願意與他結婚,把這個詩人置於她的保護之下,雖然她並不愛他。
當卡西莫多在烈日曝曬的廣場上遭到鞭撻,口渴得發出痛苦的呼號時,只有她對這個丑怪異常且深夜又劫持過她的敲鍾人表示了同情。她熱情天真,以為世人像她一樣純潔,至死還對負心的菲比斯保持熱烈的愛情;她品格堅貞,面對克洛德的淫威而寧死不屈。
她是巴黎流浪人和乞丐的寵兒,但自食其力、清白無瑕。雨果把這樣一個鮮亮的形象放在中世紀陰森黑暗的背景上,描寫那個專制主義統治著的、教會勢力極為猖獗的社會,如何像一個巨大的羅網威逼她、迫害她,以令人恐怖的手段把她置於死地。
以波希米亞少女為迫害對象的宗教狂熱,教會人物為滿足卑鄙的獸欲而施展的惡毒陰謀,專制國家機器的野蠻與殘暴,所有這些都被雨果以浪漫主義的筆法描寫得像噩夢一樣可怕。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現了封建專制主義社會的黑暗,突出了作品的反封建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