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認為一個電影的核心是導演還是編劇
百分之五十一編劇,沒有娘哪有兒?
B. 導演、製片、監制各自是有什麼職責分工的
導演職責及基本素養
如果想當導演,就必須了解和熟悉有關導演的職責和應該做的工作。無論是拍攝電影,還是拍攝電視劇,自攝制組建立後,一般分三個階段進行工作。即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和後期階段。導演要自始至終參加攝制的全過程,可以說任務繁重,責任重大。
(一) 籌備階段
1、研究劇本。攝制組建立後,應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以及查閱與劇本相關的文字資料與形象資料。並在攝制組內進行討論,目的是深入理解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述形式,達到統一認識和統一思想,以便齊心協力為實現導演的構思和意圖,為把劇本體現在銀幕或屏幕上共同奮斗。
2、遴選演員。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有人說演員選對了,戲就成功了一半。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電影或電視劇中的人物形象是靠演員創造的,演員自身的角色直接與觀眾見面,所以演員的得失成敗也關系著整部戲的得失成敗。
中國文藝界有一句經驗之談,叫「戲保人」和「人保戲」,就是劇本好,戲寫得好,就可以給演員的創造提供施展才華的充分空間,同樣的道理,假如選到了好演員,一般的戲,也可以藉助演員的功力,經過演員豐富和精心的創造,把角色演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所以好的劇本如能選到好的演員,更能為劇本錦上添花。
3、寫作導演闡述。導演闡述是導演對未來影片或電視劇描繪的藍圖,是導演創作意圖和完整構思的說明,也是導演的綱領性的整體設計。導演闡述的寫作,並無固定的模式,由於導演的個性和風格各異,所以有各不相同的寫法,有的寫得非常具體細致,甚至涉及到每場戲的構思和設計方案;有的則是提綱挈領地只談主要問題。所以不必拘泥於一種格式。從內容看,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對劇本的立意、主題思想、時代背景等方面的闡釋。
·對劇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對劇中矛盾沖突的理解與把握。
·對未來影片風格樣式的定位。對節奏的處理。
·對表演、攝影、美術、化妝、服裝、道具等創作的構思和造型設計的要求。
·對音樂、錄音、剪輯等各創作部門的提示。
·對劇中需要運用特技處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與特技部門協商處理。
以上各點不必面面俱到。由於劇本的內容和題材的不同,加之導演的素質和風格各異,可以根據自己獨特的理解與認識加以闡述。但應力求明確、生動、具體,富有吸引力和說服力,並能鼓舞攝制組全體成員的創作熱情和積極性,同心協力,完成攝制任務。
4、選景。景物是為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的活動提供具有典型性和表現力的造型環境。它對營造生活氣息和藝術氛圍都是至關重要的。以景生情,以情托景,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都和選景以及美工對景的設計有關。一般來說,室內景應由美工根據劇本的內容和導演意圖進行設計,經導演審定後在攝影棚內進行搭建。搭建的布景既能達到導演的理想要求,又有利於拍攝。現在的情況是,常常因經費不足,加之搭建的布景工藝不過硬,容易暴露出虛假的痕跡,所以有許多導演將內景外拍,也就是放到實景中去拍攝。因此,內景、外景都要到外面去選。導演在選取場景時,切忌用自己想像中幻化出來的環境去套現實生活中的環境。這種幻化出來的理想環境,在現實中是很難找到的。因此,內景、外景都要到外面去選。導演在選取場景時,切忌用自出來的環境去套現實生活中的環境。這種幻化出來的理想環境,在現實中是很難找到的選景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要將自己想像中的環境向現實中的一旁上靠。場景不可過於分散,要盡量集中,以避免因轉移場景太多,距離太遠,而浪費拍攝時間和增加經費開支。
5.創作分鏡頭劇本。分鏡頭是導演用於現場拍攝的藍本和依據,也是導演為文學劇本的二度創作。將文學評議轉化為可讀的視聽評議結構,並將導演的一切藝術構思溶入到分鏡頭劇本之中。
有的導演並不寫作分鏡頭劇本,只編寫導演台本或導演場景本,導演到了現場之後,再根據實地排練的情況,進行現場分鏡頭,特別是一些具有豐富拍攝經驗的導演多採用這種做法。這種做法比較符合實際。在現場排練時,還可能產生一些新的想法,引起即興創作。另外,也有的導演喜歡運用多機拍攝的方法,這種鏡頭的分切組合,多在後期的剪接台上完成,運用這種方法的導演,多為比較成熟的導演。對於新手來說,還是事先寫好分鏡頭劇本為好,這樣可以作到心中有數,臨場即使有所變動或即興發揮,也不會感到心慌,有備而來,總比無准備匆忙上陣為好。
(二)拍攝階段
導演的分鏡頭劇本,僅僅是一次較為接近視聽評議的文字處理,導演的藝術構思還只是體現在文字上,還未見銀幕或屏幕上的形象,現場拍攝才真正算得上真刀真槍的實戰過程,是將文字轉化為可見的影像的具體過程,也是將學理付諸實踐和操作的過程。學理雖然是一樣的,但憑藉導演的各自個性,即使是一個劇本,也會演練出銀幕上的不同版本。所以說導演又是一項操作性強的工作,特別表現在拍攝現場。現場拍攝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導演要在拍攝現場將各部門的創作人員協調在一起共同完成創作任務。因此,在現場拍攝時,不僅要傾注全力來實現自己的藝術構思,而且要花大力氣施展自己的組織才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藝術質量。
導演在現場按照分鏡頭劇本實施拍攝時,不可能像工程師在建築工地上按照圖紙那樣分毫不差地施工。導演在現場拍攝中,除導演不作排練,讓演員進行即興創作外,多數導演都要進行反復地排練後才開拍。但是在排練中由於演員表演的啟發,或者是攝影師的,或者是有關部門人員的提醒,或者是導演自己靈感的突然爆發,往往要對事先設計好的分鏡頭劇本進行改動,或者做出大的調整,甚至推倒重來,重新構思,重分鏡頭,進行臨場的創作。
關於即興創作的問題,幾乎每個導演都會遇到。而這種突發靈感的即興創作,常常是獨具光彩的,它會對影片起輔助直至增色的作用,獲得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作為導演決不可忽視這種即興創作,把分鏡頭劇本當作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那樣,不僅無助於臨場發揮,反而會捆住了自己的手腳,作繭自縛。但是,導演決不可把希望完全寄託在這種臨場發揮和即興創作上。因為即興的東西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所以並不十分可靠因此導演不可把成功之道完全寄託在即興創作上。
(三) 後期製作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影片或電視劇的剪輯工作一次加工和提高的過程。
通過對工作樣片和素材的剪輯,也是對劇本又剪輯工作不僅僅是個技術過程,而更重要的是個藝術再創造的過程。導演通過對畫面的分切組合,達到運用視聽語言創造形象的目的。所以導演系的學生在拍攝實習階段,都要親自動手剪輯自己的影片,這對鍛煉實際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剪輯工作是以拍攝的圖像和錄制的聲音為基礎,參照鏡頭劇本,導演的創作意圖,將分散的鏡頭,有序地、合乎邏輯地、富有節奏地組接在一起。在剪接台上,對影片的整體結構、節奏、語言,還可以重新進行調整和修改,使全劇和局部的結構更加嚴謹和流暢,奏更加明快和有起伏,同時了解是否體現了自己的藝術構思,把握的是否准確和到位。
剪輯過程一般要經過初剪、細剪、精剪三個階段,經過反復推敲、調整,最後把整體結構確定下來,以便轉入錄音工作。
總之,導演對剪輯工作要精益求精,決不可掉以輕心。有人說,剪輯可以起到使一部電影起死回生的作用。此話可能有些誇大,但也不無道理。
後期階段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錄音工作。導演與錄音師一起運用音樂和音響效果與剪接好的畫面進行合成,有人把它比喻為給畫面穿衣戴帽。有些影片和電視劇由於音樂和音響效果配合得體、和諧,對情緒和環境的渲染起到很好的作用,為影視藝術的審美效果起到了增色的作用。
在後期製作過程中,還將涉及到作曲、樂隊、演唱等諸多問題,以及動畫、字幕、特技等人員的創作,導演對以上各個環節的工作都應提出設想和要求,以取得共識,力爭達到藝術的統一。導演工作貫穿於整個攝制過程中,所以導演必須集中精力,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為了避免藝術上的失誤,在攝制的全過程中就要全力以赴,不可遷就和湊合。如果對藝術創作要求不嚴,此處馬虎一點,彼處遷就一下,全片的藝術質量就會下降。導演一定要嚴把藝術關。導演的工作是復雜的、艱苦的,也是充滿情趣的。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導演專業是可以學成的。只要有心,加上勤奮和努力,導演夢是可圓的。
作為一個電影或電視劇導演必須具有以下六方面的能力:
(一)清晰的口頭表達和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
導演的藝術想像需要藉助於攝影、美術、錄音、表演等其他部門的合作才能完成。清晰的表達能力要求說話的人思維清晰,表達的意思邏輯比較嚴密,說話的語速不能太快,口音不能太重。文字表達能力也要很強,因為導演需要做大量的案頭工作。拍攝以前要分鏡頭,寫作導演闡述,拍攝完成後要寫作導演總結。
(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導演工作要面臨一般職業沒有的壓力。投資動輒就是百萬元以上,導演一旦進入拍攝,就有可能受到來自投資方的周期壓力,與合作夥伴藝術觀念的差異導致的沖突,媒體的批評,發行的失敗,評獎不公正等等,這些壓力如果不能承受,一個導演很難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獨立判斷的能力
導演工作是一項藝術創作,藝術創作需要展示個人智慧,因此,導演的獨立判斷能力就顯得很重要。比如一個創作方案,攝影從攝影的角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等。一個導演如果沒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就會無所適從。
(四)藝術的感受能力
面對各種問題的時候,演員從演員的角度,報考導演專業和其他一些藝術類專業比 如音樂、美術、舞蹈不一樣的是,不需要從小就接受專業訓練。對導演的藝術特長通過藝術修養的測試來判斷。所以必須對藝術作品有敏銳的感受力,並能夠用清晰的語言把你的感受描述出來。
(五)細致的生活觀察能力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善於觀察生活的人往往是熱愛生活的人,對生活比較敏感的人。導演創作的作品要感染觀眾、感動觀眾。
(六)形象思維的能力
形象思維能力是每一處藝術創作活動都需要的。
廣播電視、文藝節目編導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1、新聞宣傳意識。了解社會、文化、藝術界的動態,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獨特深入的思考角度,開闊的文化視野,把節目時刻放在開放的文化格局和宏觀的文化背景之中。
2、廣播電視傳播意識。樹立媒體意識,理解運用廣播電視傳媒特點和規律的意識,能夠建立通過廣播電視這一文化傳播的載體來表現思想和情感的意識。
3、獨立的創新意識。廣播電視事業是一個不斷開闊的事業,需要編導強烈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4、廣播電視節目的宏觀和具體的製作能力。
音樂編輯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1、廣博的知識,綜合的文化素養。新世紀我們面臨新的知識結構重組和知識更新,未來的廣播電視節目對於編導的要求越來越高,是全方位多層面的。今天的文藝節目傳達更為豐富的信息量和多元化的知識含量。隨著文藝節目文化和藝術含量的不斷攀升,音樂編輯應具備更為廣闊的藝術視野、更加豐富的人文知識和更加綜合的文化修養。需要有扎實的文學、美學、藝術理論等方面的功底和懂的社會全文化方面的知識。
2、熱愛音樂、精通音樂,一專多能。文藝節目中音樂節目的編導和音樂編輯需要具備強烈的音樂熱情和精神投入。做音樂需要不斷挖掘編創者的音樂和藝術強烈的追求精神。精通音樂,是對音樂編輯專業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對音樂和音樂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是建立在對音樂本身全面了解和認識基礎之上的。只有精通各類音樂形式才能對音樂節目產生宏觀的創作思路和整體把握能力。具備豐富音樂知識可以使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翔實,觸類旁通,顯現立體多層次的節目構成空間。
3、較高的音樂鑒賞素質。音樂鑒賞素質的高低與否直接影響節目的質量,節目的風格和格調,編導個人的音樂鑒賞力可以促使一個節目整體風格和格調的確立,形成編導自己獨特的節目個性。
具備一定的人際溝通、文化交流能力。作為音樂編輯專業學生,參與社會、關注社會的意識尤其重要。這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將來從事的專業和方向有一個宏觀的定位和獨立的自我設計意識。要時刻保持與外界交流的渠道,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與人合作的意識,使自己所學知識適應未來廣播電視行業的要求。
製片的職責
製片人要努力把片子做好,這是最大的職責。作為製片人應具備以下素質:
1.鑒賞力,對電影藝術的鑒賞能力,選擇好的題材和劇本。
2.對市場的判斷能力
3.融資能力
4.對攝制人員的整合能力
5.果敢的實施,並能不斷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6.有政治頭腦
監制的職責
成本控制與監督雇員
C. 導演都主要負責什麼工作
導演的工作包括兩個范疇:藝術和技術。導演知道如果沒有一個好劇本,好的造型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的品味、經驗與藝術的敏感使他們能從甚至是平庸的劇本中發現潛藏的價值。當劇本需要修改和補充的時候,他們會尋找一個能夠找到的最好的編劇。這個編劇會把導演的構思落實到紙上。具有把握劇本結構、分析劇情進展、發現潛在價值、創造具有豐富的性格特點的角色、以及幫助創造辛辣對話的能力等等。所有這些都使我們有理由把導演當成藝術家。在非虛構性的電視和電影節目中也是如此,劇本是一個節目成功的標志。也因為如此,首先引起導演關注的就是劇本。導演的藝術感覺必須結合著實施的可行性。劇本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製作的價值能否實現?節目中是否包含幽默?情節是否符合邏輯?技巧的各個元素能否進一步強化?如果節目是教育性的,那麼它的內容是否通俗易懂?把文字轉化成畫面的形象話能力也將導演規定為藝術家。劇本包含畫面的種子,它將首先在導演的想像中形成,並在攝影棚里開花結果。稱職的導演具有專業攝影師對畫面構圖的理解力。這樣的導演懂得從什麼角度拍攝一場戲更加有利。從高角度還是低角度?是越過前面的樹木還是十水平線傾斜?這樣的導演具有畫家利用色彩、平衡、服裝和影調創造情緒氣氛的意識。在選者演員的時候,導演尋求的是一種高於行為能力的東西。他們注重演技但更欣賞那種富有創造性的悟性;尋求的是那種潛藏在外形之下的內在氣質。蘇聯藝術家查哈瓦說:「導演的創造材料就是演員的創造能力。不是肉體,不是隨叫隨到的體驗情感的能力,而是演員的思念和夢想,他的藝術觀點,他的七情六慾,他的幻想力,他的人生經驗,他的教養,他的趣味,他的脾性,他的幽默感」只有了解這一點,導演所創造出來的才是一種活生生的藝術品。導演的藝術才能也擴展到製作的其他方面。一部早期的美國電視連續劇《馬丁劇場》的製片人要求他的導演自己設計場景。他的理論是:由於場景和導演的構思密不可分,所以這兩種設計必須出自同一人之手。雖然這種意想有一點理由,但毫無疑問美術設計寺對電視和電影場景的貢獻更大。他們設計所有的場景。他們使演出和拍攝有了一個可見的空間。最好的美術設計學會了向導演一樣思考,從而設計出可供拍攝的多視點的場景。導演的藝術功能還包括剪輯、特技、服裝設計、化裝、發型,甚至標題和字幕的書法設計等等。技術專家成功的導演所要求的遠遠超出了影視技術的最低程度的理解。那些想通過個節目就混進影視圈的半瓶醋的導演最宗回發現:(1)由於既不懂技術知識有不想掌握這種知識,他與攝制組里的技術專家的交流是很困難的。(2)由於這種交流受阻,他的節目的質量也回大大受損。懂得技術的精妙之處和當今技術優勢的導演可以同攝制組里的技術專家討論這些精妙的技術問題,進而利用他們進一步加工和美化他們的節目。不管電視還是電影,導演的技術功能首先表現在計劃拍攝和選擇製作的設備上。其中包括選擇攝象機和光學鏡頭,磁帶和膠片、照明設備、影響設備、特技設備、攝制組規模、成員、切換設備和微波線路。這樣的決定提出先由導演和攝制組的成員長時間討,然後在製片會議上最後拍板。電視節目的製作模式是極為不同的。從一個或兩個人一組的現場電子新聞採集(ENC)到演變室的聚集上白人的特別節目。攝制組的規模決定了導演的技術需要、他的攝制計劃的范圍和節目的性質。一旦拍攝開始,導演的技術技巧知識必須貫徹到各個專業部門,從色彩飽和度到麥克風的性能,從電子字幕機到後期剪輯。在任何一種需要虛許多專家緊密配合的組織中都需要一個權威人士從中協調,以保證不至於因為高度緊張而相互沖突。在影視製作中,由於喜怒無常往往是一個藝術家性格中不可或確的組成部分,由於大多數有特殊才能的人常常暴露出極其脆弱的自我意識,這種權威人士必須是一個外交大師。由於技能和個性不同,沖突不可避免。由於問題都是主觀的,它們導致了巨大的分歧,並再次引發沖突,由於有限的拍攝周期的壓力和資金不足引起的不安全感,人們的聲音變得不冷靜,無緣無故大發脾氣,演員退出,主創人員開始考慮改行。成功的導演在一個攝制組控制各方的方法就象父母在家庭里主持家政一樣——使用紀律和愛心。導演首先要嚴於律己,給別人作出表率。導演要當眾宣布規則,建立起一種清晰明確的製作模式,使每個人都能在哪個集體中找到某種程度的安全和舒適感。主創人員和演員都喜歡在一種輕松和愉快的狀態中工作。導演要以自己的行為和品格樹立自己的形象:一種愉快的狀態反映了一個自信和充滿事業心的導演形象:一種易於沖動的狀態2反映的了一個緊張的、陷入困境的導演形象。攝制組里大多數的紀律問題都出現在演員身上,因為演員們常常表現出強烈的以自我為核心的意識。當息怒無償的性情爆發時,往往有一種潛在的原因。演員也許有個人的原因。也許他們需要指導和說明或者需要愛心。在導演解決這些問題後,如果演員繼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他們就會失去同行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