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僅僅是好萊塢》
精選伍迪•艾倫近年來六部佳作進行細讀,對其編劇、導演藝術做了力透紙背、獨辟蹊徑的論述。
從電影文學到電影美學,從劇作結構到導演修辭學,從電影本身到電影背後的大文化背景均有涉及。
對與電影內容相關聯的諸多藝術家及藝術史、比較文化、跨文化研究、人類文化學、性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媒體學等學科和話題全面對接,無一迴避。書中論述立論新穎、旁徵博引,令人耳目一新,不遜於伍迪•艾倫電影作品本身。
『貳』 電影專業書籍(包括電影的發展,導演風格分類,史上偉大的演員等)推薦下
我的大多書是從網上郵購的給樓主推薦些吧
<<最好的時光>>,朱天文.
簡評:朱是侯孝賢的御用編劇,本書對侯的電影解讀有一個很好角度.朱的文筆也可讓本書成為一部可讀性很強的文學作品。
<<家衛森林>>,多人合編.
簡評:不同角度對王家衛的深層解讀,包括台詞,影象和配樂。王迷的必備書籍.
<<雕刻時光>>,塔科夫斯基.
簡評:電影聖經.塔用一生的時間來詮釋"電影的內涵與良知應先於電影技巧."
文筆深入淺出,具有純潔的煽動性.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建議先看了他的電影再買。
<<電光幻影100年>>,電影手冊編輯部。
簡評:回顧電影發展史的經典事件,普及類讀物。但稍顯晦澀拖沓。
<<文德斯論電影>>,文德斯.
簡評:德國三傑之一的文德斯介紹一些影響他創作的電影和搖滾樂.其作品表明從一個憤青到仙人的轉變。
<<戈達爾:影象,聲音,政治>>
簡評:最最最喜歡的電影人的書.分析解釋戈達爾如何成為戈達爾的.骨灰級影迷之書.
先這么多吧,希望能對你有用.
『叄』 當演員需要看什麼書
演員自我修養(第2部)
作者:(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著,鄭雪來 譯
出版:中國電影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是20世紀初俄羅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繼承了西歐和俄羅斯的現實主義戲劇藝術傳統、積累了他本人的表演和導演經驗,並在莫斯科藝術劇院的創作實踐基礎上創立的現實主義演劇體系,也是世界上表演藝術理論中最具影響的理論體系。 本書為《演員自我修養》第2部,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代表作,是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必讀作品。
新華書店網店新華文軒有賣的
專業書之外 選書前 你得了解自己 定位好你的演出方向 自己適合什麼類型的人物塑造 去了解相關人物的心理變化需要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演員必須看心理學 你以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試 大多都是歷史劇目 歷史也需要熟悉一些基本的知識 亂七八糟的書就別看了 不如花時間看電影 各國各時期的電影 也是知識的來源 專業的和普通觀眾看電影是不一樣的 優秀演員的細節運用如果能學著 才證明沒白看 你現在16歲慢慢鍛煉著多看書多看電影 等以後拿到劇本上戲不費勁
『肆』 求推薦幾本演技的書或提升演技的書(美國的)
一定是美國的嗎?我認為其他國家的如果是好書的話也未嘗不可啊
可以推薦你兩本,林依晨所著的《林家女孩的青春部落格》和《紐約貝果日記》
林依晨你知道吧,上個月剛獲得第41屆金鍾獎視後,之前還入圍過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她寫的兩本書,其中《紐約》是她06年(射鵰劇組復工前)在紐約上表演課程時的日記;《紐約》嚴格算起來其實是一本旅遊指南書,但是其中也夾雜著她上表演課程的心得,隨書還附上了課程筆記
而《林家女孩的青春部落格》是她大學四年學生兼藝人的心路歷程,書的前面部分我不多說了(說起來沒完),只說這本書末頁162條的"表演筆記"--正正是全書的精華,都是她自己關於"表演這件事"以及"作為一名演員"的心得體會
這兩本我都看過,所以可以負責的說,它們並不是專門教你如何提高演技的理論書,但是讓你看過之後能收獲、感悟到許多原本不知道的事(關於表演、演技以及演員)。你問這個問題是想當演員嗎?那重點推薦《部落格》,一個演員寫的關於她自己作為演員所經歷的一切事以及演繹心得的書。
她在獲得金鍾後的獲獎感言中說到一句話:「...演員的使命是要帶領觀眾去看到更深層的人性...」。所以就我來說我覺得演技肯定不是表面的東西了,也沒辦法快速學習到,它不僅需要上述所說的經驗,基本的理論最好也知道一些,還要用心去感悟這某個角色,努力的揣摩(所以人生閱歷也很重要),一次次後,演技就漸漸提升了;我表達不清楚那個意思~所以再引用一些話,希望對你有幫助。
《論演員的自我修養》中提到:「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環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樣正確地、合乎邏輯地、有順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樣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動作。」
林依晨:「有時候作演員就是在偷自己或者他人的生活。」
另外:
《影視演員表演技巧入門》《表演素質訓練》《表演 心理學 》《走進藝術殿堂-- 影視藝術》這些也不錯的嘛,都是關於這方面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咯~
『伍』 真的有《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么
電影《喜劇之王》中周星馳拿的那本書叫《演員的自我修養》,是真實存在的。
《演員自我修養》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國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理論家)的最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精華,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在周星馳經典電影《喜劇之王》中是用來表現主角精神追求的重要道具。
書 名:演員自我修養
作 者:[蘇]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內容簡介:
本以戲劇學校師生課堂對話形式寫就的日記體《演員自我修養》是他最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精華。它詳細闡述了演員在形體、發聲、性格、思維邏輯等方面所應具備的素養,不僅是一部經無數表演工作者成功檢驗的關於演員職業、責任與使命的工具書,更是一部關於演員與社會相結合,提升與完善演員藝術修養、道德修養的人生巨著。
作者簡介: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
世界著名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和理論家,他所創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堅持以「心理體驗分析方法」為創作核心,後期又以「形體言語動作分析方法」豐富了以內心體驗為核心的戲劇理論。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
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是世界上第一個對演劇藝術最根本的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與全面闡述的體系,是斯氏畢生創作和教學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對演劇藝術領域的先驅者和同時代的世界傑出大師們的經驗總結。它系統總結「體驗派」戲劇理論,主張演員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發掘和體驗每個角色經歷的情感瞬間。使用這種表演方法,演員所創造的角色會具有多層次的真實感,而且能詮釋角色的行為與內心思想之間微妙的聯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在中國博得梅蘭芳等戲劇家的高度評價,並對中國戲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學習、研究藝術大師的思想精髓,是每個演員和藝術工作者的必修之課。
『陸』 導演入門書籍推薦
1、《影視導演基礎》
《影視導演基礎》由2009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心語。這本書是涉及這一領域的基礎教材,它為業內和業外熱愛影視導演專業的人提供一些可資學習的知識與幫助。
2、《經典電影理論導論》
本書是美國著名電影理論家達德利·安德魯的經典著作,清晰透徹地挖掘了經典時期主要電影理論的傳統與核心。作者是達德利·安德魯。
3、《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
《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由2010年後浪出版咨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卡茨。
4、《導演的攝影課》
《導演的攝影課》由2014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傑奎琳·弗洛斯特,是面向導演和攝影師的UCLA課程。
5、《青年電影手冊》
國內第一本以影評、導演對話、電影理論和電影創作與參展指南的專業性圖書,以「網聚電影人的力量」為目標,關注新人的成長發展和中國電影商業和藝術方面的新浪潮趨勢。現主編為程青松。
6、《拍電影》
《拍電影》是電影大師費里尼的人生自述,他在此書中追憶了自己的似水年華,講述了對電影的奇思妙想,以及電影與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羈絆。透過他直率幽默的話語和對藝術的個性化解讀,我們將在字里行間重新領略迷人的「費里尼風格」。
費里尼是電影史上公認最偉大的天才導演之一,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塔爾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執導過《甜蜜的生活》《阿瑪柯德》《八部半》《大路》《卡比利亞之夜》《浪盪兒》等20世紀最偉大電影,獲得過五次奧斯卡金獎和各種電影節大獎。
7、《電影語言的語法》
本書是烏拉圭電影導演丹尼艾爾·阿里洪根據本人創作實踐經驗編寫的電影敘事技巧教程,其專業性、實用性、經典性為全球各影視院校所公認。全書涉及到電影製作中如攝影機位、場面調度、剪輯等關鍵問題,對兩個以上演員對話場面的處理、攝影機位三角形原理的運用、內外反拍等均有詳細論述。
全書層次分明,清晰准確,並有近500幅插圖貫穿其中,便於讀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此外對大量經典影片的典型段落進行了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廣島之戀》、《桂河大橋》,深入揭示其中激動人心的奧秘。
8、《如何指導演員:導演的必修課》
好萊塢明星導師朱迪絲·韋斯頓在書中分享了自己三十餘年的授課經驗,深入解析了導演和演員在合作當中的心理狀態,幫助導演在紛繁的片場保持頭腦清醒,向演員提供精確、細致的指導。
本書自出版以來暢銷十餘年,已譯為德、日、西、韓等語言,被世界各大影視類高校和好萊塢電影公司列為指定讀物。其介紹的劇本分析方法、排練技巧,從選角到拍攝的一系列准則,不僅對於導演具有指導作用,對於演員及編劇而言也能打開視野、激發靈感。
9、《導演的誕生:我的第一部電影》
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極的當代導演訪談錄,集中關注僅憑第一部獨立執導的長片就躋身世界影壇的十位「新人」。他們成長背景、性格志趣、際遇發展各不相同,既有非科班出身且賭上家當的林克萊特,勇闖大製片廠高層過關斬將的門德斯,拋棄會計金飯碗征戰寶萊塢的卡普爾,又有兩次拿下金棕櫚的庫斯圖里卡,處女作票房在本土超越《泰坦尼克號》的莫迪松,兩度在職業巔峰換跑道從此成為「電影節獎項收割機」的伊尼亞里圖。
在洛溫斯坦的引導下,諸位導演回溯初執導筒時遭遇的種種煎熬,從苦尋資金、演員、拍攝場地,與劇組成員並肩作戰,到最終殺青、死磕電影節,向讀者敞開了人生中最精疲力竭的一段浴火重生之路。路途中有滑稽,有慘烈,有熱血,有鋒芒,個中滋味與他們的作品一樣精彩。
10、《以眼說話:影像視覺原理及應用》
本書介紹了空間、線條和形狀、影調、色彩、運動、節奏等基本視覺元素,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元素駕馭視覺結構、表達人物情緒、展現故事主題, 進而創造出更具表現力的影像。
作者布魯斯布洛克有三十餘年的影視行業工作經驗和電影教學經驗,對影像的視覺結構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認識,該書已被譯為5種文字,是電影專業的經典教程。
11、《導演創作完全手冊》
本書詳細介紹了編、導、攝、美、錄各部門職能、合作重點及運作原則,幫助導演規劃職業生涯,涵蓋了在整個電影創作過程中必須了解的導演方法、拍攝技術、創作思維和判斷標准,在逐項分解之後揭示如何使劇組這樣一個分工明確的龐大拍攝團隊精誠合作,順利完成導演想要講述的故事。
本書強調低成本數字製作技術,幫助創作者在有限的預算下保證最好的創造力和專業性。作者非常重視從實踐中磨練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實際操作的有效評估和練習。這些都能夠幫助創作者去發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來,本書已經讓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讀者受益,使他們得以實現自己的藝術想像、製作出扎實的好電影。
12、《電影藝術(影印第10版)》
作者以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巨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系統(敘事性與非敘事性)及風格系統(攝影、剪輯、場面調度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
本書內容宏廣,從對電影製作的技術性解說、對構成電影各元素的系統化評介,到電影分析方法的示範、電影史的梗概提要,無不做到深入淺出、思慮縝密而觀點周全。第10版更與時俱進地對電影數字化製作、發行和放映進行全面介紹。
13、《大師鏡頭(第三卷)》
《大師鏡頭(第三卷)》是《大師鏡頭》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秉承了該系列深入淺出、圖例明晰的寫作特點,從攝影機運動、布景設計以及場景調度等方面為讀者梳理了100個經典案例,以達到讓電影脫穎而出的神奇效果。
《大師鏡頭》系列前兩卷側重於故事情景設計,而《大師鏡頭(第三卷)》作為前兩卷的升級版,更多的是對片場工作的還原和提煉。每個章節基本上概括了拍攝過程中的某個重要環節,例如鏡頭的選擇、縱深的調度、布景設計、取景與構圖等。讀者既可以選擇通讀全書,也可以選擇將《大師鏡頭(第三卷)》本書帶在身邊,作為技術手冊隨時進行翻閱。
14、《世界電影史(第二版)》
本書是世界電影的全球通史,是一本被最廣泛採用的電影史教程。書籍圍繞下述三個基本問題展開:電影媒介的使用怎樣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以及形成了怎樣的規范?電影工業的狀況對電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電影媒介的使用上和電影市場中的國際性趨勢是怎樣出現的?提綱挈領呈 現百餘年世界電影脈動的主流,精微處描畫重要歷史情境的豐富褶皺。
本書作者克里斯汀·湯普森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的名譽教授。她擁有艾奧瓦大學電影方面的碩士學位以及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電影方面的博士學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劉別謙的無聲長片。另一位作者大衛·波德維爾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雅克·勒杜電影研究教授。
15、《電影是什麼》
安德烈巴贊一向被人們尊為「電影的亞里士多德」,因為巴贊不僅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的基礎,也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學科的基礎,他的《電影是什麼?》一書向來被稱為「電影的聖經」,50餘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國電影專業必備書籍和影評寫作的實用參考書。
16、《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本書是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是枝裕和歷時8年,寫下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作者在書中回顧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講述每一部經典作品背後的傳奇故事、緣起與理念,記錄各個創作時期對電影的探索與思考,以及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書中不僅匯集了電影大師的哲思與靈光,更講述了一位導演腳踏實地,從賒賬拍片到斬獲世界各大電影節獎項的勵志旅程。
17、《剪輯之道》
全書以問答的形式展開,講述了默奇剪輯《教父》《對話》《現代啟示錄》《英國病人》等重量級影片的創作心得。在這些對話中,默奇的剪輯觀念、電影觀念乃至整體的藝術觀念表現得淋漓盡致。跟隨其創作軌跡,可以看到他以及同時代的科波拉、
盧卡斯這群有才氣的鬍子拉碴的年輕人,如何從獨立製作起步,成立反好萊塢的西洋鏡公司,再創作出《現代啟示錄》這樣的里程碑作品。書中還談到了文學、音樂乃至易經、夢境等與創作息息相關的「題外話」。無論是電影製作者、影迷還是小說家等其他藝術工作者,或許都能從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18、《好萊塢類型電影》
這是一本類型研究領域的標桿之作,建立了其歷史與理論基礎。本書立足於形式美學、文化研究、產業分析、符號學方法,把電影創作視為工業體系與觀眾互動的動態過程,探討類型如何應對人類基本的文化沖突、表達社會共同理想,並隨著時代變化而演進。
作者將目光集中在好萊塢黃金年代的西部片、黑幫片、硬漢偵探片、神經喜劇、歌舞片、家庭情節劇六大重要類型,通過細致的文本分析,層層剝開藝術家、資本、觀眾三股力量間復雜的博弈,揭示特定故事被大眾認可、被創作者不斷重復或再造的深層機制。書中的經典論斷已在影史中得到了驗證,對我們認識當今的類型創作與文化也深具啟發。
註:以上部分內容引自北京尚影藝來科技官方帳號「美藝尚影電影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