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雨果是誰
維克多·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Ⅱ 雨果的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詩集《光與影》。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等。
還有很多啊你自己看看吧
Ⅲ 電影雨果主人公的英文名
ID
你自己看著辦吧
Ⅳ 雨果的簡介,包括出生,主要作品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省城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他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時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時出版了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之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之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幾部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的小說。 1841年雨果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上任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0年法國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維克多·雨果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墜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貫穿雨果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詩集《光與影》。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等。
1829:《東方詩集》(les Orientales) (詩)1830:《歐那尼》 (Hernani) (戲本) 1831:《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Cathedal) (小說) 1838:《呂布拉》(Ruy Blas) (劇本) 1853:《懲罰集》 (les Chatiments) (詩) 1856:《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詩) 1862:《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說) 1869:《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說)1859-1883:《世紀傳說》(la Legende des siecles) (詩) 187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說)
Ⅳ 暮光之城系列的電影的演員名單
羅伯特·帕丁森 Robert·Pattinson 飾 Edward Cullen愛德華·卡倫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Kristen·Stewart 飾 Isabella Swan(女主角,伊莎貝拉·斯旺·卡倫)阿什麗·格林尼 Ashley·Greene 飾 Alice Cullen(卡倫家族短發吸血女,愛麗絲·卡倫傑克遜·拉斯波恩 Jackson·Rathbone 飾 Jasper Hale(Alice的配偶,卡倫家族吸血鬼,淡金發高瘦,賈斯帕·黑爾凱姆·吉甘戴 Cam·Gigandet 飾 James(追蹤Bella的反派吸血鬼,詹姆斯蕾切爾·李費佛 Rachelle·Lefevre 飾 Victoria(James的配偶,反派吸血女,維多利亞 凱蘭·魯茨 Kellan·Lutz 飾 Emmett Cullen(Rosalie的配偶,卡倫家族高大壯實吸血鬼,埃美特·卡倫)
彼得·費辛利 Peter·Facinelli 飾 Carlisle Cullen(卡倫醫生,卡萊爾·卡倫,)
伊莉莎白·里瑟 Elizabeth·Reaser 飾 Esme Cullen(卡倫夫人,埃斯梅·卡倫)
泰勒·洛特納 Taylor Lautner 飾 Jacob Black(男二號,Bella的朋友,狼人後代,雅各布·布萊克)
邁克·韋爾奇 Michael Welch 飾 Mike Newton(Bella的同學,小男生,邁克·牛頓)
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飾 Jessica(Bella的同學,傾心Mike,傑西卡)
Justin Chon 飾 Eric(Bella的同學,「萬事通」,埃里克)
克里斯蒂·瑟拉圖斯 Christian Serratos 飾 Angela(Bella的同學,溫柔善良,安吉拉)
傑米·坎貝爾·鮑爾Jamie Campbell Bower 飾 Caius
亞歷克斯�6�1莫拉茲Alex Meraz 飾 Paul
凱沃·戈登Kiowa Gordon 飾 Embry Call
查斯科·斯賓塞Chaske Spencer 飾 Sam Uley
邁克·辛Michael Sheen 飾 Aro
克里斯多夫·海爾達Christopher Heyerdahl 飾 Marcus
查理·布雷Charlie Bewley 飾 Demetri
丹尼爾·卡莫Daniel Cudmore 飾 Felix
達科塔·范寧Dakota Fanning 飾 Jane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飾 Harry Clearwater
婷賽爾·柯瑞Tinsel Korey 飾 Emily
努特·希爾Noot Seear 飾 Heidi
泰森·豪斯曼Tyson Houseman 飾 Quil Ateara
卡梅倫·布萊特Cameron Bright 飾 Alec
賈斯汀·沃西伯傑Justine Wachsberger 飾 Gianna
雨果·斯蒂爾Hugo Steele 飾 Biker
布朗森·佩爾提埃 Bronson Pelletier 飾Jared
Ⅵ 電影《雨果》到底講了什麼
雨果他爹的死和那個電影製作人一點關系都沒有,他爹只是死於博物館的大火,只是個意外。
拓展資料:
小男孩雨果他爹以前是博物館的館長,然後在博物館的一角發現了廢棄的機器人,於是拿回家和雨果一起修復這個機器人,再然後,雨果他爹就領盒飯了。
雨果就由他的大伯收養,他大伯是火車站的鍾樓維修人員,負責那坨鍾的准確對時。大伯又是個酒鬼,時不時的消失,然後鍾的維修就由雨果負責,最後他大伯喝個爛醉淹死在河裡。
那個火車站的雜貨屋的老闆,也就是那個電影製作人,也就是那個機器人的建造者,也就是喬治•梅里埃。由於科技越來越發達,導致他的電影慢慢走向沒落。最後他把自己的心血(電影膠片之類的)幾乎全部給毀掉了。那個機器人捐給了博物館,有幸被雨果他爹發現,然後雨果開始探秘世界。
電影最後揭示的是對電影重要奠基者喬治•梅里埃的致敬。
來源:豆瓣電影有情懷不等於好電影
Ⅶ 2020雨果獎公布的獲獎作品有哪些演員
2020年雨果獎的頒布時間是4月8日,但由於疫情原因,取消一切線下活動,改為8月1日線上頒布,由喬治·R·R·馬丁主持。雨果獎是全球最高級的科幻作品獎之一由世界科幻協會頒發。最佳短篇小說獎:里弗斯·所羅門《血是飢餓的另一個詞》;S.L.黃《最後我才知道》;希夫·拉姆達斯《如今他的主人在笑》;阿利克斯·E·哈羅《別回頭,我的獅子》;尼貝蒂塔·森《來自拉特納巴爾島上的食人族女人中帶注釋的文獻目錄的十個專家》;弗蘭·懷爾德的風暴目錄》;
最佳系列小說獎:艾瑪·紐曼《星球主義》;伊瑪·麥克當納爾德《露娜》;卡瑟琳娜·阿爾登《冬夜》;塔德·湯普森《苦艾三部曲》;詹姆斯·S .A·柯爾西《膨脹》;席南·麥奎爾《在神秘》。
Ⅷ 雨果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中文名: 維克多·雨果
外文名: Victor Hugo
國籍: 法國
出生地: 法國貝桑松
出生日期: 1802年2月26日
逝世日期: 1885年5月22日
職業: 文學 ,小說家
畢業院校: 法蘭西學院
主要成就: 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領袖
代表作品: 《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海上勞工》
目錄
個人履歷
人物生平
創作歷程早期創作
流亡期間
晚期創作
大事記
作品列表
代表作品
作品介紹詩歌
巴黎聖母院
悲慘世界
人物評價
人物名言
貼吧相冊 個人履歷
人物生平
創作歷程 早期創作
流亡期間
晚期創作
大事記
作品列表
代表作品
作品介紹 詩歌
巴黎聖母院
悲慘世界
人物評價
人物名言貼吧相冊 展開 編輯本段個人履歷
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省城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進入法學院學習,但是他的興趣在於寫作。他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時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時出版了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之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之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幾部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的小說。 1841年雨果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上任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0年法國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維克多·雨果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墜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朱麗葉·德魯埃幾乎每天都要給雨果寫一封情書,直到他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貫穿雨果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 雨果(l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即《鍾樓怪人》)、《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詩集《光與影》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現在叫《船長》)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7課。 雨果從小崇拜法國早期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克倫威爾>序言》(1827),「序言」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1830年他據序言中的理論寫成第一個浪漫主義劇本《愛爾那尼》,它的演出標志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 《巴黎聖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悲慘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藝術風格,他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的現實。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醫治社會災難的良方。小說雖不乏現實主義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環境的描寫,象徵和對比手法的運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傑作。 《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多次被拍成電影,在世界上廣為流傳,成為經典之作。
____網路
Ⅸ 雨果電影的女主角,小女孩叫什麼名字
電影里叫Isabelle,演員叫科洛·莫瑞茲,她還演過海扁王,和莎莫的500天等等的。
Ⅹ 雨果有哪些主要作品
《克倫威爾》、《悲慘世界》、《九三年》、《巴黎聖母院》、《笑面人》等。
1、《克倫威爾》
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該作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
3、《九三年》
《九三年》是法國小說家雨果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74年2月。
雨果在小說中塑造了旺代叛軍首領朗德納克侯爵及其侄孫、鎮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登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了錯綜復雜的情節,描繪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在1793年進行殊死搏鬥的歷史場面。
4、《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竭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
5、《笑面人》
《笑面人》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寫作於1866-1868年,1869年發表。該作講述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英國。一夥童販將一個10歲男孩遺棄海岸,逃離時遇難,當懺悔他們的罪行,將男孩的身世、證件封在一個葫蘆里,拋到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