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默片演員為什麼拍不了有聲電影

默片演員為什麼拍不了有聲電影

發布時間:2023-08-16 15:50:58

① 求大神介紹一下默片(即無聲電影)的歷史。還有為什麼默片至今仍具有持久魅力

一、默片興起:

無聲電影(或稱默片),就是沒有任何配音、配樂或與畫面協調的聲音的電影。默片技術發明於1860年左近,但在1880至1900年期間,當單卷電影的製作已經變得容易時,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東西。

把電影影像與聲音配合的想法,幾乎是與電影本身俱生的;但由於技術上的困難,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份電影都是默片。可是默片的影像等同共通的語言;默片年代,亦被稱為「銀幕年代」。

二、默片大師:

巴斯特·基頓創作出來的喜劇電影其實更符合銀幕美學,他完全靠動作挑動觀眾神經,不願以凄婉的故事博得同情;他在銀幕上做觀察者,引領觀眾的目光,觀察、等待、思索,在動作中抓住身邊一切可利用的東西,抗擊對手,脫離險境。而他永遠平靜,無表情的臉,好似一張空白的銀幕,觀眾可以根據主角的境遇,將自己的希望與害怕敷上去。這個小人物不斷向我們宣示著最簡單,也最有力量的道理:不論自己被如何巨大的困境圍攏,人們總應找准方向,看過去,抓住跳躍的時機,將自己投向風暴中心,靠智慧勇猛地穿越過去,最終迎接風平浪靜的勝利時刻。

代表作:《將軍號》

三、默片的衰落

起始於上世紀20年代末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當時正值有聲電影興起,無聲電影開始衰落。進入30年代,有聲電影黃金時代漸入佳境,並於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達到最頂峰,從此,無聲電影只存在於人們的懷舊中。

四、恆久的魅力

卓別林的無聲電影雖然沒有對白,但是演員的肢體表演輔助每個情節發展時特有的一些字幕,形成流暢簡潔的無聲語言,一看就懂。他的影片的另一種重要的語言就是音樂,卓別林為自己的很多影片編制各種風格的音樂,音樂往往貫穿影片始終。而且,曲調、節奏、色彩與畫面反映的環境和情節、人物心理完美配合。卓別林的早期配樂節奏明快、逗趣,看似漫不經心的情節主題下卻搭建著復雜的結構。在他的早期電影中,可以看出他對於電影表現手法的不斷摸索。卓別林很早就注意到音樂在電影中的表現,並利用音樂來描繪場景,並進行時空的過渡。例如在影片《狗的生活》中,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而且每個情節高潮的連接都產生了內在的關聯性,片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有音樂的伴奏,不論是從兩名搶劫犯手中奪回錢包,還是眾人哄搶扭打成一團,甚至警察加入到混戰之中時的搞笑神態,以及流浪漢和歌女埃德娜、流浪狗「斯凱普」幸福生活在一起的輕快節奏,那種跳躍的音符穿插人物的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都在風格迥異的同時銜接流暢的音樂旋律,串聯在一起,整體上一氣呵成。
在卓別林的每一部經典影片中,都會有一個主題旋律,要麼詼諧,要麼歡暢,要麼舒緩到悲傷或者是激情到悲壯,每一個場景每一段音樂每一個音符都如同釘子,把電影的主題緊緊地連接在一起。那些主題旋律常常在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並貫穿始終,或結合許多散落在影片其他地方的不同音樂段落,或改變配器,生動表現出畫面中的人物肢體語言和情緒變化。如《發薪日》中的主題曲由兩組管樂輪奏,在逐漸變調上升的行進中匯聚到一起,呈現出工地里忙碌的節奏。忽然,曲風在飄忽委婉的弦樂中發生改變,手執鮮花扭捏躲閃的夏爾洛登場了——這是一個卑微但富有生氣的建築工人。旋律繼而在工頭由困惑不解變為嚴厲呼喝的神情中回到主題,為人們展現出夏爾洛和工人們如雜技般緊湊而有序的工作場景。漂亮女人的出現,使得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開始交替更迭,並通過建築工地中的道具,描繪了一段令人驚奇而又忍俊不禁的午餐休息時光。

聲明:以上資料大多來源於網路搜索

② 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發展過程

有聲電影的發展歷史】

有聲電影機的誕生

1910年8月27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項發明:有聲電影。一些經過挑選的觀眾被邀請到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觀看把留聲機的聲音和電影攝影機上的圖像聯系起來的電影機。

其他人也曾想過發明有聲電影機,但無一成功。愛迪生的貢獻在於他在同一時間里把聲音和圖像同時記錄下來,而這一點,其他人是無法做到的。通過運用一台既可留聲又可攝影的機器,愛迪生可以讓演員在拍攝過程中自由地來回走動,而這在過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愛迪生耗費了兩年精力,才研製成功有聲電影機。

1927年10月6日,紐約的觀眾在觀看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樂歌手》(一譯《爵士歌王》)時,突然聽到主角開口說了話:「等一下,等一下,你們還什麼也沒聽到呢。」這一句話,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這部影片使歌舞喜劇演員喬爾森大享盛名。

根據資料來看,完全意義上的有聲片是華納公司1929年的《紐約之光》

1936年,卓別林出品了他的最後一部無聲片《摩登時代》,標志著無聲片的壽終正寢。

從默片到有聲電影

所謂的默片在其鼎盛時代也常常有音樂或者聲效相伴,1926年8月,由約翰.巴利摩爾主演的《唐璜》在紐約的華納劇院首映,這次首映採用了Vitaphone聲音系統,以每秒331/3轉唱片來使電影聲畫同步。新的發明很快就跟來了,1927年10月華納公司的《爵士歌王》敲響了默片的喪鍾。 到1930年為止,只有5%的好萊塢的影片還是默片,華納兄弟採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開發的膠片攜載聲音的技術,這一技術需要採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從而誕生了這一今天仍然採用的標准。這一變化徹底改變了電影膠片的形態。

35mm默片的滿畫面大致是正方形的,比例是1.33:1 (或4:3,象電視畫面),1927年最早的聲音印在膠片上時是1.21:1 。

1932年,製片商和放映商聯合建立了膠片上聲音軌跡寬度的標准,從而創造了新的1.37:1比例。隨著這一整個業界技術方針的確立,電影中的對白、歌舞急劇增加。在30年代,電影觀眾增加了一倍。 電影工業繼續尋找新的發展,很快,就開始經歷彩色電影,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

③ 默片電影有哪些特點

1、無聲或聲畫脫節;默片並非沒有聲音,播放默片幾乎時時都需要現場的音樂,1895年12月28日,在盧米埃爾電影於巴黎的首映中,有了第一位現場鋼琴師。

2他們的動作可能變得不正常地快或奇怪;因此,在默片後期,人們試圖加入聲音時,不可能有與影像同步的聲音或說話。

一開始人們一直認為音樂不可或缺,對氣氛或培養觀眾情緒都是非常重要的大部份默片的播放速度都比有聲電影緩慢,因應年份和影院的不同,每秒約有16至23格,而非24格,除非很小心地把他們的原本速度播出來。

默片電影間幕

因為默片沒有與影像同步的聲音或說話,所以會加入所謂的「間幕」,以文字表示向戲院觀眾展示主要對話,甚至對電影內容的評價,或後來發展的暗示。所以間幕的寫手就成為了默片時代的電影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專業,很多時候都與劇本寫手的職位分開。

間幕(那時候通常稱為字幕)自身很多時候都成為了一種視覺上的元素,有著對電影本身或電影里的行為的一種闡釋或簡介;甚至可以提高戲院內的氣氛。

④ 卓別林的電影為什麼沒有聲音啊

他生於無聲電影時代,他的成名就是靠著他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動作!他的電影沒有聲音

⑤ 卓別林電影為什麼有配樂沒對話

無聲電影
又稱「默片」。早期電影只有畫面,影片本身不發出聲音,劇中人物的說白通過動作、姿態以及插入字幕間接表達。拍攝和放映無聲影片的運轉速率為每秒16格畫幅。無聲電影時期,電影發展為純視覺藝術,拍攝了《戰艦波將金號》、《淘金記》等經典性影片。
無聲電影時期,誕生了一大批電影藝術大師,梅里愛、格里菲斯、卓別林、愛森斯坦、勒內·克萊爾、茂瑙等,他們在電影創作實踐中已經積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藝術。有聲電影誕生初期,這些默片藝術大師對有聲電影的出現產生過強烈的貶斥和抵觸情緒。的確,早期有聲電影在技術和藝術上的幼稚,曾對默片蒙太奇藝術的精妙產生過不良作用,但隨著它在技術和藝術上不斷發展、成熟,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成為電影發展的方向,許多默片大師也開始嘗試有聲電影的創作。

閱讀全文

與默片演員為什麼拍不了有聲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迅雷能看的在線網站迅雷下載電影嗎 瀏覽:271
東莞光大電影院 瀏覽:454
1979台灣少林寺舍利子電影 瀏覽:663
長的不是很好拍了大尺度電影 瀏覽:63
靜靜的頓河電影女主角 瀏覽:968
24部漫威電影票房排名最新 瀏覽:656
電影你好李煥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71
刺花的燈罩電影完整版 瀏覽:289
咖啡店等你的一部電影 瀏覽:533
二戰科幻電視劇大全電影 瀏覽:499
周慧粵語電影 瀏覽:17
中越戰爭的電影完整版 瀏覽:769
電影摩登時代和觀後感 瀏覽:347
一部日本電影求達摩 瀏覽:157
一部在警察局裡打鬥的電影 瀏覽:685
雛菊電影告訴我們什麼 瀏覽:441
電影演員張瑜不老照 瀏覽:698
大此度電影 瀏覽:418
山2電影結局都死了嗎 瀏覽:687
美國抗日電影大全電影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