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中國演藝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他就是中國電影皇帝——趙丹
趙丹,祖籍山東肥城,出生於江蘇揚州,在江蘇南通長大。是我國偉大的電影演員,自從20世紀30年代登上影壇以來主演了《馬路天使》《林則徐》《李時珍》等一系列優秀的影片。新中國成立後位列「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之一,1995年,趙丹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2005年,趙丹獲得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
趙丹原名趙鳳翱,後來因為參加革命,當時都時興穿紅色衣服,從大一到背心都是紅色的,於是便豪爽的改名叫作趙丹。
1932年,被明星影片公司老闆張石川和導演張倩萍一眼相中,從此進入電影界,一口氣參演了《上海二十四小時》、《時代的兒女》等七部電影,雖然所扮演的都是一些配角,但這些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角色,使他的演技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1937年趙丹和白楊共同主演了電影《十字街頭》,半年後,他又主演了《馬路天使》。趙丹從生活出發,塑造了醇厚質朴而又活潑俏皮的吹鼓手小陳。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歡迎。這兩部電影大獲成功,而年僅22歲的趙丹成為整個上海乃至整個中國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1937年抗戰爆發後,趙丹積極參加了抗日劇演出,從武漢一直演到重慶,他主演的《全民總動員》首映之後,一連七場,場場爆滿,觀眾多達上萬人次以上,之後他將表演所獲得的收入十多萬大洋全部捐給抗日救亡的戰士們。此時,趙丹已經確立了自己植根於生活的現實主義表演風格。
趙丹認為,電影中好的人物創造和角色表現,是演員表演水到渠成的結果,而不是概念的直接扮演。他說:「作為演員,要創造性的對待自己的角色,不要走抄襲別人的路。不妨給自己提出最難的題目,要對角色有自己的嚮往,使想像中的角色的魅力不斷引誘著自己,這將成為激勵自己不斷 探索 的動力,對深入角色有用。」
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中國民族的表演藝術體系」,趙丹決定到莫斯科藝術劇院學習「斯坦尼體系」。而當時正值抗日,局勢緊張,能夠進入蘇聯的只有新疆地區,於是,趙丹便帶著妻子和好友,前往新疆。而此時新疆是由獨裁軍閥盛世才控制的,一心宣揚進步民主的趙丹並沒有認識到盛世才的真面目,因此成為盛世才的肉中刺,眼中釘。1939年6月,盛世才以陰謀活動罪逮捕了趙丹,將他關進了監獄,而這一關就是5年,在獄中他受盡了非人的折磨,直到1945年才逃出監獄。
回到重慶後,他發現自己的妻子早已改嫁,自己的女兒也被送進了孤兒院。但是趙丹並沒有因此而墮落,應電影劇作家田漢的邀請,又重新投入到電影事業中,出演了《麗人行》《烏鴉與麻雀》等一系列優秀的影片。
新中國成立後,趙丹積極的參與於中國民族電影事業的發展。1950年,主演了對新中國電影發展影響深遠的電影《武訓傳》。之後,《武訓傳》受到批判,引發了長達半年的文藝整風運動。趙丹也被牽連進去受到無情的批判。1966年,文革爆發,趙丹深受「四人幫」反革命集團迫害,再一次被關進監獄5年之久。
趙丹曾說自己的一生「挺有意思」,為了追求「朦朧中」的「中華民族的表演藝術體系」,「做了兩次班房」。1973年春天,此時已被單獨監禁了5年之久的趙丹被假釋回家,然而一切早已不復曾經:「沙發早已破舊了,蒙著破布拼的布墊,只見他筆直的坐著,眼睛發愣,喘著大氣」。
1980年10月10日,趙丹因病逝世,永遠的閉上了自己的雙眼。縱觀趙丹的一生,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谷,然而他在面對低谷時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對祖國表演藝術的熱愛,支撐著他度過一次次的牢獄之苦,也因此被我們永遠所銘記。
⑵ 1990年因癌症死於紐約的好萊塢女明星是誰
葛麗泰·嘉寶。
葛麗泰·嘉寶Greta Lovisa Gustafsson,(1905年9月18日-1990年4月15日),美國20世紀著名電影女演員。
葛麗泰·嘉寶(外文名:Greta Garbo,1905年9月18日-1990年4月15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女演員。
1930年至1940年,獲得三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41年,拍完電影《雙面女人》後息影。1955年,獲第27屆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1990年4月15日,因肺炎於美國紐約逝世。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將葛麗泰·嘉寶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五名。
⑶ 20世紀歐美最美的女明星是哪些
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8日),原名薇薇安·瑪麗·哈特利,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1][2]。
1935年出演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1],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借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郝思嘉,獲得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之後,回到英國發展戲劇。
1950年後再次闖盪好萊塢,參演電影《慾望號街車》。1951年憑借《慾望號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並於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後走向奧斯卡影後的女演員。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
疾病成為費雯·麗一生事業的障礙。1967年7月7日,費雯·麗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位。
⑷ 卓別林簡介
查爾斯·斯賓塞·卓別林(Charles Chaplin),1889年4月16日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影視演員、導演、編劇。
(4)20世紀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1915年開始卓別林開始自編自導自演,甚至還擔任製片和剪輯。稍後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並於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樂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磯開了自己的公司。1923年,卓別林為這個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婦人》。
1925年的《淘金記》和1928年的《馬戲團》為卓別林贏得了學院獎。1931年因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別林來到倫敦。1936年拍攝電影《摩登時代》。四年之後他拍攝了《大獨裁者》。1952年,他的有聲電影《舞台生涯》上映。1967年他拍攝了最後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1977年聖誕節於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8歲。
卓別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藝術,對下層勞動者寄予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辛辣的諷刺,對法西斯頭子希特勒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1952年,他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被迫離開美國,定居瑞士。在瑞士期間,他拍攝了尖銳諷刺麥卡錫主義的影片《一個國王在紐約》。1972年,美國隆重邀請卓別林回到好萊塢,授予他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稱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