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導演拍攝風格
每個導演的拍攝風格都是不一樣的,像電影就分好多種,有玄幻的,現代的,動作。
Ⅱ 問懂電影的人士,電影風格主要是指哪些方面,比如一個導演,要從哪些方面談他的風格
電影的風格在學術界沒有什麼概念性的界定,但對電影類型確實有。而你問的「談導演的風格」我想應該是另一個意思了,導演的藝術風格,就跟諸如文學等其他藝術形式相似,其實就是特點,我簡單列舉幾項供你參考:
1,最直觀的,色調、情緒、節奏等,比如鮮艷、昏暗、濃重的色彩;擅長細膩沉悶還是擅長快節奏輕快激情等等。
2,攝影方面,喜歡固定長鏡頭還是喜歡快速剪輯多機位等等,比如顧長衛喜歡沉悶的固定機位長鏡頭,杜琪峰喜歡復雜的調度,李安則擅長更細膩復雜的復合調度。
3,劇本題材方面,倫理、動作、搞笑等等,不同導演有不同的特色,我就不列舉了。
4,指導表演方面,有人喜歡舞台戲效果,比如陳凱歌,一腔一調都像舞台戲;有人擅長原生態,比如阿巴斯,一般不用職業演員出演。
5,個人色彩,這算是額外補充的,比如張藝謀最早的電影特點是說教,慢慢轉變成承載中華文明重任,慢慢向商業妥協,只講史詩故事,也曾嘗試過走純人文路線,也嘗試過無厘頭扯淡,但隨著歲數增加,我推測近期會有相對低調的人文中蘊含哲理的作品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Ⅲ 著名導演的風格
張藝謀:色彩為主,內容和色彩一樣,用炙熱表達故事核心
陳凱歌:有底蘊,有思想,厚積薄發。
馮小剛:緊扣時代,市場為主導,觀眾看什麼拍什麼
陸川:低調,片子少而精,新生代的反思。
田壯壯:悲蒼,冷靜,孤獨感十足。骨子裡的看透世態炎涼
寧浩:玩世不恭,思維活躍,小人物表達世界。
Ⅳ 導演風格是什麼一個導演的風格是如何形成的
導演在一部影片中有兩種生存狀態,一是除了導演別的事也干,二是除了導演什麼都幹不了。電影的風格我認為有三種釋義,一是電影的廣義價值,也就是影響力,包括關懷、價值觀、事件投注等;二是個人理念表達,情懷二字足以表述;三是純粹的藝術價值。問題中的風格導演,通常指「除了導演別的事也干」的導演+情懷,侯孝賢、賈樟柯、阿莫多瓦、科恩兄弟、許鞍華等(上面的舉例是隨意的),對他們來講,有些是自己寫劇本、找投資、找演員的,有的是找尋契合自己認知理念的劇本然後去拍片子,但很多時候劇本只是一根引子,導演會將自己的理念不斷的融入進電影,在攝影、表演的各個方面。更為關鍵的是,文化解讀通常都有一廂情願的份兒,也許某導拍個啥片子完全啥都沒想,信手拈來,但評論界還是能給他扣個帽子,這不屬於意外之喜,純粹的是目前影視評論的精神病眾多的源泉。
Ⅳ 導演三巨頭的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他們的導演風格各自都有什麼特點
陳凱歌的電影關注現實,但電影拍攝的不是真實的。張藝謀電影的特點就是比較磅礴大氣畫面感很美。馮小剛的電影更接地氣,更世俗一些。
陳凱歌《霸王別致》之後的少年意氣,張藝謀的《紅高粱》的一鳴驚人。馮小剛《甲方乙方》嬉笑怒罵,如近在眼前,卻又如昔日黃花。90年代他們的如日中天,進入新千年,馮小剛從2001年《大腕》之後,張藝謀從2000年《幸福時光》後,陳凱歌:從2002年《和你在一起》後,他們開始刷新中國電影的是票房紀錄,開始更加的迎合市場,卻在電影本身的水平上一瀉千里。尤其幾乎成了半個大師的張藝謀與陳凱歌,在《三槍拍案驚奇》和《無極》之後,徹底將大師之名從自己頭頂之上的光環中滅去。而如今,半路出家的馮小剛終於步入他們的後塵,用《私人定製》狠狠地將自己拍下本就岌岌可危的神壇。
他們終究都是差點就成了大師的人。
Ⅵ 你知道哪些風格獨特的電影導演
我覺得張藝謀的電影風格挺特別的。他用色彩感比較強火辣辣的紅生命的綠。
Ⅶ 你最喜歡哪一個導演的作品風格
當然是周星馳了,他是一名優秀的演員,也是一名優秀的導演。
同時他的作品貼近生活,讓生活在快樂中度過,這也是他成功的地方,他的喜劇,笑而讓人回味,同時他影片中許多經典名句一直在大眾間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