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學廣播電視學的電影導演

學廣播電視學的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1-07-12 16:53:29

㈠ 在美國學習廣播影視編導,可以選哪些大學,選什麼專業

美國電影電視編導專業學校有:

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
是最好的藝術學院,其中電影專業世界第一。原來還可以相提並論的哥倫比亞大學現在已經被拉的差距巨大,唯一能夠在製作上勝過紐約大學的只有以職業專業為主的AFI(美國電影學院)。tisch的電影專業錄取之難可以達到錄取率1%。Tisch的表演,理論,文學,戲劇,技術等學科一樣非常優秀。此學院有2000亞州人,其中以台灣,香港為主。大陸人有200多。學校可豁免學費,並且有TA,RA可以申請,獎學金算相當豐富,並且每年給予10萬獎學金製作資助也是別的學校不能相比的。學校MFA 、MA等專業均不需要GRE,但TOEFL平均分達到了637分,申請時應以作品為主,對寫作會特別關注。

三年必須修滿108學分,即每學期要修18學分,且前兩年的課程全屬必修課,讓每位學生對於影片的製片、導演、編劇、演出、攝影、剪輯和錄音等各方面都有了通盤且深入的了解之後,在第三年才有選修的機會。而在實作拍攝方面,除了課堂上的實務操作、拍片時的分組相互支援(例如擔任其他同學的攝影、製片或剪接),每位學生在第一年的第一學期必須實際編導一部四分鍾、非同步收音的無對白黑白劇情短片,在第二學期要完成一部約八分鍾、同步收音的黑白記錄短片,並在第二年完成一部約十二分鍾的彩色劇情片。而學生在第三年所發展的三十分鍾影片劇本,其拍攝成品也就是畢業作,但須通過教授們的審核方能正式畢業。

值得注意的是,本系的課程安排是以訓練學生成為具有全方位認識和獨當一面能力的電影編劇/導演為主,而學生中最後只選擇專攻攝影、剪接或製片的也是極少數(某些學生是選擇主修導演,副修攝影或其他),且整個的教學過程相當強調影片拍攝者所應具有的電影美學理念,是非常完整而嚴謹的電影教育。

雖說此系的課程設計為三年制,但極少學生能在短於四年的時間內畢業,而這點在您預估成本時尤其重要。在入學申請方面有一點與多數研究所不同,就是申請本系不必看GRE的成績。另外,實際拍片經驗對於申請此系並不太重要(根據內幕消息,此系每年確實會招收相當比例、沒有拍片經驗的新生),不過申請者創作作品(不論是影片、攝影、幻燈片、繪畫……)的創意與「視覺感」非常重要!本系平均每兩、三年會收一位台灣學生。

提供Master of Fine Arts學位。因為許多校友及業界的攢助,USC電影電視製作系的軟硬體器材與設備,在全球提供電影教育的學校中絕對是屬一屬二。不同於一般的電影製作課程由每個學生的個人畢業作品,強調個體的獨立創作能力,南加大的製作學系除了激發個人創意與能力外,也把合作與競爭的關系一起放入課程設計的考量當中。也因此,在課程本身的設計上,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或機會在學校提供的課程中做導演 (要能當導演,必須透過教授群篩選的過程,但若是自費則另當別論),但是在其他技術層面,如聲音、剪接、攝影技術等的專業訓練,則訓練學生具有成為業界佼佼者的潛力。換句話說,南加大製作課程的設計,很多時候就像一個未來電影工業的縮影,強調電影作為一個團隊產品的本質與重要性,除了創意技術,也必須懂得合作,協商與妥協;不特別強調導演在電影製作中的角色,也使得其他相關專業得以獲得充分的重視與發揮。其在課程設計上之緊湊與繁重也讓人理解到電影製作環境的現實與壓力,就像入學的第一學期就必須拍攝五部短片,第二學期就必須以合作的方式兩人一組互相完成16厘米的影片,找不到夥伴就不能修第二學期,系所方面並不負責。於是早在第一個學期就必須同時開始物色人選。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許多人神經緊張到崩潰。這樣的方向究竟好不好?我想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端看每個人要的是什麼。好萊塢一半以上的專業電影工作者幾乎都是南加大製作學系的校友,耳熟能詳者不知凡幾,但也因此南加大的製作學系經常讓人與商業電影畫上等號。

UCLA的大名可能在華人界是最牛的,根據不完全統計,美籍華人和華人的大部分電影從業人員60%以上畢業於UCLA,因為UCLA的電影專業本科階段是只招收轉校學生或者從第三年開始,所以比較重視文學功底。MFA的製作一直在加州地區是培養大眾人才的搖籃,讓那些加州本土的學生,在上不起NYU、USC可以選擇他們。UCLA的理論建設也一直處於領先,實踐製作這里也基本能排到一流,其中最為有名的是SUNDANCE的合作,如果說USC,NYU是培養職業大牌,那麼UCLA就更像平民階級踏入電影的選擇。UCAL的錄取也是所有美國大學對基礎文化知識,學習要求最為嚴格的,這也就是為什麼UCLA的華人多,而非大陸人多,一與UC系列的種族國際招生制度有關二與語言要求有關。

The Department of Film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
加大洛杉磯分校的電影電視與數位媒體系,在大學教育的部分堪稱全美首選,研究所多年來的評鑒也與紐約大學與南加大兩間學校三足鼎立,其品質之好可見一斑。其下所屬動態影像檔案中心所收藏的影像資料之豐富,僅次於國會圖書館居全美第二;除此之外,檔案中心每個月在James Bridge Theater舉辦不同主題的小型影展,也已成為洛杉磯影痴不可少的文化餐宴。光為了這些難得一見的奇珍異寶與放映機會,就已經足以讓人下定決心要到UCLA念電影。位於戲劇電影電視學院 (School of Theater, Film & Television) 之下的電影電視與數位媒體系,依據不同的領域提供了Bachelor of Arts、Master of Fine Arts、Master of Arts、Moving Image Studies Archive Studies,和PhD 五種不同的學位:

(2)Master of Fine Arts 提供下列四個不同領域的修習: Animation 強調一部影片一位導演,換句話說就是每個導演全權掌握影片的內容、創意、形式、企圖、觀眾與價值等。這樣的用意是希望學生透過了解影片製作的過程,確立個人的藝術風格與方向。此所上學生有極大的個人發展空間,作品的范圍,從卡通到概念藝術、從敘事到非敘事、從手繪到數位動畫、從商業娛樂到實驗性、從傳統到互動性強都有,多元呈現的企圖相當明顯。學位取得至少必須1) 完成72學分的修課;2) 在第一年課程結束時完成第一部動畫作品;3) 在取得准碩士資格後完成一部經由指導委員會同意的主題畢業作品 (thesis film);4) 注冊年限至少6個quarters 至多12個quarters。自費拍片的預算,校方所提供的數字為3,000美金。

Proction/Directing,一年只收20個學生。以四年修業年限為設計的課程,旨在訓練學生成為獨立的電影導演與影像藝術工作者。著名導演如柯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侏羅紀公園的導演David Koepp等,皆為該系畢業的校友。此系在教學方向上除了實際的技術層面外,同時也強調藝術形式的歷史、理論與批判層面。基礎課程包括電影電視劇本寫作、導演、電影攝影、剪接聲音與拍片執行計畫。第一年的課程設計著重團隊合作,課程安排相當緊湊,一個星期上課六天屬於常態。每一個人必須完成一部同步錄音六分鍾長的十六厘米有聲短片,無法完成者則無法繼續第二年的課程;第二年則偏向加強與指導老師之間的默契與合作關系,學生同時須完成一部技術性較高的作品,范圍可以是敘事體、也可以是非敘事性的實驗影片或錄影帶,另外也需要完成批判研究課程的修業。關於畢業作品的構思與計畫不得晚於第三年的第二學期,作品並建議於第九個quarter到第十二個quarters之間完成。作品的媒介與形式開放,長度最多不超過三十分鍾。學分的修習與動畫祖一樣不得少於72學分。因為整個系所的大方向是偏重的是個人的獨立創作能力,因此每一個人都必須拍一部自編自導的畢業作品,而先前修課時累積的革命情感,也建立了同學之間的高度合作性,在彼此的作品互相幫忙,擔任各個不同的關鍵性角色。自費拍片的預算,校方所提供的數字為15,000-50,000美金。

Procers Program此系與南加大的Peter Stark Procing Program 及AFI的Procing Program同為全美少數幾個針對影片製作人提供專業訓練的地方。在電影工業不景氣的台灣,製作人的角色扮演許多時候是比較模糊的。但是製作人卻是完成影片不可或缺的靈魂,找劇本找導演找演員找錢找場地,沒有製作人的運籌帷幄,要完成一部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導演負責把一部片子拍好,製作人的工作則是讓導演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可以拍片,也因此任何電影獎的最佳影片領獎人一定是神通廣大的製作人。若要說這個系像是電影工業的MBA,一點都不為過。也因此這個系強調策略性思考與整合團隊工作的重要性,使學生成為獨立的影片製作人,能夠從影片策劃開始到完成,全程監督影片的製作過程。這個系的師資皆為電視電影圈業界重量級的專業人士,因此大部分的課程都集中在晚上。師資包括日舞影展總監Geoff Gilmore、迪士尼片廠的前總裁Joe Ruth、福斯二十世記國內部總監Tom Sherak等。結業需修習至少72學分,並提交一份兩到三個完備的電視或電影拍攝計畫的製作計畫書。

Screenwriting成立於1965年,設計修業年限為兩年的劇本寫作,旨在訓練專業的電影電視劇本寫作人才,該系許多的畢業生如今都是業界知名的劇作家。結業需修習至少72學分,並完成兩份劇情長片的劇本方得以取得准碩士資格。畢業則需完成第三份劇情長片的劇本並經由指導教授委員會的同意。

(3)Master of Arts:這個著重於電影電視媒體批判研究的課程設計為兩年,至少需習九門課,其中五門為碩士班的核心課程,強調電影史及電視史、古典電影理論與批評。除此之外,第一年需要拿的課還包括電影電視研究方法論。另有三門課則必須是其他電影電視數位媒體所上的課程,藉以習得基本的劇本寫作或電影電視製作的知識與技術。學分修習結束取得准碩士資格,但須經過結業考試方可取得碩士學位。結業考試只有在春季舉行,通常為spring quarter的第六個星期。

(4)Moving Image Archive Studies Program:這個非常新、非常特殊的系,是北美州第一個在大學設立專門訓練影像保存管理專業人才的研究所。課程設計的范圍包括了審美學、媒體考古學、動態影像目錄學、影像管理學,及與其他相關的現代科技及社會文化現像的分析有關的課程等。也因為影片保存的技術關繫到許多化學常識,也因此有不少影片保存的專業人才具有自然科學的背景。本系並且與資訊系(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tudies) 合作,希望資訊管理的相關科技可以將影像保存帶入數位化的新記元。

(5)Ph.D.:UCLA的PhD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一直以來的評價都相當好,許多畢業校友如今遍布各地成為知名的學者,如以研究亞州電影著稱的丘靜美、知名電視學者Lynne Spigel,前面提到目前在 UC Berkeley任教的Chris Berry亦從這里畢業。除此之外,洛杉磯豐富的多元文化,也使得這里關於亞州與拉丁美州電影與媒體文化的研究有相當蓬勃的發展。著名學者如Peter Wollen、John Caldwell、Nick Browne、Chon Noriega、Vivian Sobchack等都在UCLA教授群的名單中。博士班課程前六個quarter學生必須修完至少13%的課程,包括第一年的理論與方法、史學方法論、及當代電影電視理論與批判。電影電視教學實習的課通常也是在第一年完成。第二年則必須在第四個及第六個quarter修習研究規劃(research design),並在第五個quarter拿一門針對論文研究方向的獨立研究。其他的必選修課程包括美國電影、歐州電影、敘事研究、非西方電影/電視、電視研究、媒體理論、作者論、電影類型及電影製作與新媒體等課程。Preliminary Oral Examination會在博士課程的第二年舉行,學生必須提出一份包含研究主題與三個研究領域的研究計畫報告,由指導教授群對學生的學習與研究做出評量。在此之後則是為期四天包含了六個領域的Comprehensive Exams,其中美國電影史、史學方法論及當代電影理論為必考科目。接下來的Prospectus Reviews,有點類似之前的口試,內容則是注重在更清楚的論文計畫說明。以上皆通過後舉得博士候選人的資格。雖然校方的規定很彈性,但所上建議拿到候選人資格三年之內完成博士論文。

哥倫比亞大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學之一,電影專業也是相當了得。沉默的羔羊的編劇就是來自該大學的寫作教授馬梅。哥倫比亞大學在紐約中心,於紐約大學一起撐起了美國東部的電影業。哥倫比亞大學的電影方向更側重於文學。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之多是非常有利於電影業長期發展的,學校校友多為職業藝術家,OSCAR得獎者眾多,由於哥倫比亞大學和傳媒的親密,大多畢業學生更側重於去media和TV領域工作。學校MFA專業不需要GRE,MA專業需要GRE,並且對劇本和寫作要求甚高。學校獎學金豐富,大陸背景的學生也十分眾多。
在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s)之下設有著名的電影系(Film Division),頒授M.F.A.學位。其研究所雖無電影製作與電影研究之分,但所強調的確是「實務」面,適合國內有志於擔任電影導演、編劇或製片角色者,且相當誘人的一點是,此研究所的申請者不必先具備電影製作的背景或經驗!

a) 課程設計:此研究所的課程設計為三年修60學分,拍片方向特別強調電影的「敘事」功能和技巧。本系第一年先要求學生熟悉「錄影帶」的製作和剪接,第二年則要求學生熟悉「影片」的製作及剪接工作,但學生在前兩年都是以數位錄影帶進行拍攝,第三年以後才可選擇以影片拍攝。
第一年的課程算是基礎建設,必修課包括有:編劇、導演、短片製作、演員指導、導演基礎、電影敘事要素及製片人角色,而每位學生必須在第一年的編劇課完成三個短篇和一個長篇劇本,並以錄影帶拍攝一部8~12分鍾的短片當作學年作品。另外自第二年開始,全系區分為編劇、導演與製片等三個主修,學生在第二學年必須修完所有必修學分,並完成一部劇情長片的劇本、或開始一部短片之導演或製片工作。自第三學年開始,學生應繼續其畢業作品,而畢業作品將因主修之差異而有以下幾種選擇:執導一部以影片或錄影帶拍攝之短片,製作兩部以影片或錄影帶拍攝之短片,編寫一部劇情長片的劇本,抑或是寫作論文。

b) 申請條件:本系每年大致從四百到五百名的申請者中挑選六十五人。申請者除了一般申請「電影研究」所需的申請表格、大學成績單、三封推薦信、申請費、學習計劃和writing sample,還需要寫兩份故事大綱(treatments),而這項特殊要求所反映的應該也正是本系對電影「敘事」之強調。如果您有拍片的經驗甚至於現成的作品,除非您的作品能證明您的實力或潛力,否則並不建議您將影片作為部份申請資料。

㈡ 適合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人群有哪些

1. 編導類專業的考生屬於藝考生嗎?

編導類專業考生和表演、播音主持、音樂、舞蹈、美術考生一樣,屬於藝考生。

2. 報名編導高考需要什麼條件?

一般情況下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但參加考試的時候要仔細的看一些院校招生簡章,個別院校對身高有要求。

3.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編導?

通過對編導專業信息的查閱,如果你感覺這個專業適合你,那麼你就可以學。大多數招生編導專業的院校對於學生的身高、長相都沒有要求,只要你喜歡就可以報考。對於喜歡寫作、喜歡影視傳媒行業的是最合適,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4. 編導專業容易考嗎?

通過編導專業來考取大學,相對普通高考生來說還是容易一些的,畢竟編導類專業的文化課分數線要求低一些。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近年來編導生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大,編導考生需要多積累、多練習,只要認真備考,專業過關是沒有問題的。

5. 文化課多少分才可以學編導?

普通的學校文化課成績平均分數線一般在420以上。但是如果想要考入名牌大學如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戲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等頂尖的院校,文化課分數最好達到500分以上。

6.編導類高考包括哪些專業?

編導高考可以理解為藝考中所有的影視傳媒類專業的統稱。所以編導高考也叫影視高考,或者叫影視傳媒類高考。因為影視傳媒類專業招生的院校大部分都是以招收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為主,也為了稱呼方便,我們一般把影視傳媒類的專業統稱為編導類專業。編導類專業包括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文藝編導專業、影視編導專業、影視後期製作專業、導演專業、編導製作專業、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廣播電視編輯專業、網路編輯、數字媒體創意、多媒體教育、戲劇影視文學、影視劇作、影視製片管理等專業。這些多的專業,對於喜歡影視傳媒的考生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報考。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需求,還會開設更多的新專業,網路媒體的發展和影視產業的發展,對影視傳媒類的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無論報考哪一個專業,同學們只要好好去學,都會有用武之地。

7. 高中學編導,有什麼專業可以選擇?

學習編導,其實是學習的編導類專業的藝考內容。編導類藝考可以報考的專業挺多的,包括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製片管理專業、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影視多媒體創意、廣告導演、影視導演、文藝編導等,這些都可以選擇。

8. 編導和廣播電視編導是一個專業嗎?

編導是一個統稱,「編導」和「廣播電視編導」是包括與被包括的關系。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編導專業的一種。編導專業可以分為很多種,包括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影視編導專業、文藝編導專業、紀錄片編導專業、新聞編導專業、廣告編導專業等。

9. 編導類專業的考試內容是什麼?

大部分藝術院校編導類專業考試都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包括文藝常識、影視作品分析、故事寫作、廣告策劃、文化熱點分析、散文寫作、節目策劃寫作等。面試主要包括自我介紹、自選朗誦、特長展示、即興評述、編講故事、命題小品、回答考官提問等。

10. 所有的院校都會考到筆試和面試的科目嗎?

不是,有的學校只考其中的兩門或者三門。還有有的學校只有筆試而沒有面試,具體的考試科目要看當年招生院校發布的招生簡章上面的說明,對於2018屆的考生,在2018年藝考招生簡章發布之前可以參考上一年的招生考試科目。

11. 影視編導類考生需要具備出眾的特長嗎?

不需要。除了極少數院校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特長之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院校對此並無硬性要求。有特長當然好,沒有也沒關系。編導類高考中的文藝特長展示,對於考生的條件要求比較寬松,特長展示可以朗誦、唱歌、跳舞,還可以演奏樂器、模仿表演等。

12. 影視編導類藝術考試在什麼時間?需要去哪裡參加考試?

藝術考試,在每年1月至3月舉行。個別的省份在12月開始統考(也稱聯考)。對於各省的考生來說,1月集中在各省會城市的考試較多,全國各地綜合大學、重點高校、藝術高校均開始校考,將在各省會城市設立考點,方便考生就近考試。2月底3月初是各大藝術高校在北京的開考時間,如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均集中在這一時間在北京設立考點。具體考試時間、考試規則要看當年的各省教育考試院的規定和各大藝術院校當年的招生簡章。

13. 影視傳媒類專業學生大學畢業後的就業有哪些選擇?

1)全國近千家電視台及節目製作公司。

2)全國每年上萬集電視劇以及相關製作公司。3.全國上萬家各類廣告公關公司。

3)各大型集團公司企宣部門、廣告部門。

4)全國數千家娛樂媒體娛樂記者、編輯需求。

5)全國各著名網站策劃與文稿工作需求。

6)各動漫公司網路游戲公司技術人才和編導人才需求。

7)各電視台、演藝經紀公司、製作公司、發行公司。

8)跨國影視公司、廣告公司、電影院發行、經紀、製片、企宣等管理人才需求。

14. 招生院校一般在什麼時候發布招生簡章?

一般會在每年的12月以後開始陸續發布,個別院校在11月份發布,晚一些時間考試的在元旦以後發布招生簡章。

15. 藝考生去哪裡查詢招生簡章?

所有藝術院校的招生簡章都會在每個學校的官方網站招生欄目發布,要查詢權威的招生簡章最好到學校的官方網站查詢,同時各大藝考類的網站也會製作相關的專題頁面。

16. 參加學校單獨組織的考試以後,什麼時候可以查詢專業成績?

校考成績一般在4月以後發布,每年沒有固定的成績發布時間。

17. 在專業考試中會考到文化課的內容嗎?

大部分院校編導類專業藝考考試是不考文化課內容,只有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這兩所院校會考到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方面的知識。
http://www.chuanyinpx.com/Article/1482.html

㈢ 學廣播電視編導的能考戲劇影視文學么

文學編導管理類專業細分為三大塊:影視編導類、文化管理類、戲劇文學類;
影視編導類:廣播電視編導、導演、廣播電視策劃、視覺文化傳達、電影學等;
文化管理類: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影視製片管理等;
戲劇文學類:戲劇影視文學、劇本寫作與劇作分析、戲劇(戲曲)文化傳播等;

你看上面的分類,其實我們在培訓學校學習的時候,所說的編導包含上述內容,考試的時候都可以參加考試的,只是說考試時候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比如廣播電視編導一般側重分析影片,一般都是寫影評或電視評論,你說的戲劇影視文學,就是側重故事編寫,命題故事這類的,這些在培訓的時候都會教授的,只是可能各個培訓學校在教的時候側重點也有不同。

㈣ 廣播電視編導如何變電影導演

本科據我所知要應屆畢業生才能報考是,研究生部導演系是北影競爭最激烈的一個專業,要考上必須要有很強的實力。北影有進修班,你可以學那個。是針對電影愛好者和從業者開辦的,一般是學一年學費15000左右,認真學的話也能學不少東西。寧浩就是進修班出來的嘛!

㈤ 學廣播電視學,以後有機會當電影導演嗎

廣播電視學有機會,也沒機會,為啥這么說,最起碼你懂得拍攝懂得視頻製作,但能不能當導演要看你有沒有想法,有沒有良好的邏輯思維構思一個故事。

㈥ 請問廣播電視學專業的書籍具體有哪些

一、中國電影電視史(26部)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1、2),中國電影出版社

李少白《影心探賾》,文化藝術出版社

李少白《影史榷略》,文化藝術出版社

鍾大豐、舒曉鳴《中國電影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陸弘石、舒曉鳴《中國電影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李道新《中國電影批評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李道新《中國電影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 星《中國電影藝術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酈蘇元、胡菊彬《中國無聲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舒曉鳴《中國電影藝術史教程1949-1999》,中國電影出版社

孟犁野《心中國電影藝術史稿1949-1959》,中國電影出版社

丁亞平《影像中國:中國電影藝術1945-1949》,文化藝術出版社

翟建農《紅色往事:1966-1976的中國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

饒曙光、裴亞莉《新時期電影文化思潮》,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編《新時期電影10年》,重慶出版社

任仲倫《新時期電影論》,上**藝出版社

倪震《改革與中國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

尹 鴻《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影視文化》,北京出版社

高小健《中國戲曲電影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酈蘇元《中國電影理論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賈磊磊《中國武俠電影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大衛"鮑德威爾《香港電影的秘密》,海南出版社

盧非易《1949-1994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遠流出版社

郭鎮之《中國電視史》,文化藝術出版社

鍾藝兵、黃望南《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陳飛寶、張敦材《台灣電視發展史》,海風出版社

回復
2樓
2011-09-12 21:11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二、世界電影電視史(15部)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烏利希"格雷戈爾《世界電影史1960年以來》(第3卷上、下)中國電影出版社

克莉斯汀"湯普森、大衛"波德維爾《世界電影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易斯"雅各布斯《美國電影的興起》,中國電影出版社

理查德"麥特白《好萊塢電影:1891年以來美國電影工業發展史》,華夏出版社

邵牧君《西方電影史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

任遠、彭國利《世界紀錄片史略》,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埃里克"巴爾諾《世界紀錄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夏爾"福特《法國當代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李芝芳《當代俄羅斯電影》,文化藝術出版社

若昂"貝納爾"達"科斯塔《葡萄牙電影史》,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袁華清等《義大利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

岩崎昶《日本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張學智《日本電視》,中國電影出版社

山本喜久男《日美歐比較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回復
3樓
2011-09-12 21:13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思君思國思美人

最佳攝影
6

發覺LZ很博學啊

回復
4樓
2011-09-12 21:13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阿虎0000

最佳配角
11

演員的自我修養?、

回復
5樓
2011-09-12 21:14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三、世界電影理論與思潮史(7部)

李幼蒸《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游飛、蔡衛《世界電影理論思潮》,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帕特里克"富爾賴《電影理論新發展》,中國電影出版社

尼克"布朗《電影理論史評》,中國電影出版社

基多"阿里斯泰戈《電影理論史》,中國電影出版社

亨"阿傑爾《電影美學概述》,中國電影出版社

葉"魏茲曼《電影哲學概說》,中國電影出版社

回復
6樓
2011-09-12 21:14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四、影視理論、美學與批評(47部)

張紅軍《電影與新方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王志敏《現代電影美學基礎》,中國電影出版社

金丹元《影視美學導論》,上海大學出版社

陳犀禾、吳小麗《影視批評理論與實踐》,上海大學出版社

戴錦華《電影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

戴錦華《鏡與世俗神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李道新《影視批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郝 建《影視類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 川《電影史學新視野》,學林出版社

李顯傑《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中國電影出版社

張江華等《影視人類學概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保羅"霍金斯《影視人類學原理》,雲南大學出版社

B"日丹《影片的美學》,中國電影出版社

愛森斯坦《蒙太奇》,中國電影出版社

愛森斯坦《並非冷漠的大自然》,中國電影出版社

愛森斯坦《愛森斯坦論文選集》,中國電影出版社

普多夫金《普多夫金論文選集》,中國電影出版社

邵牧君導論《電影理論文選》,中國電影出版社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中國電影出版社

克拉考爾《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員》,中國電影出版社

丹尼艾爾"阿里洪《電影語言的語法》,中國電影出版社

貝拉"巴拉茲《電影美學》,中國電影出版社

貝拉"巴拉茲《可見的人/電影精神》,中國電影出版社

魯道夫"愛因漢姆《電影作為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

伊夫特"皮洛《世俗神話》,中國電影出版社

斯坦利"卡維爾《看見的世界》,中國電影出版社

歐內斯特"林格倫《論電影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

諾埃爾"伯奇《電影實踐理論》,中國電影出版社

羅伯特"艾倫、道格拉斯"戈梅里《電影史:理論與實踐》,中國電影出版社

查希里揚《銀幕的造型世界》,中國電影出版社

雷乃"克萊爾《電影隨想錄》,中國電影出版社

克里斯汀"麥茲《電影與方法:符號學文選》,三聯書店

克里斯汀"麥茲《電影的意義》,江蘇教育出版社

大衛"鮑德威爾《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北京大學出版社

大衛"鮑德威爾《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托馬斯"沙茲《舊好萊塢、新好萊塢:儀式、藝術與工業》,廣播電視出版社

陳犀禾《當代美國電視》,復旦大學出版社

曲春景《中美電視劇比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

約翰"塔洛克《電視受眾研究:文化理論與方法》,商務印書館

尼爾"波茲曼《娛樂致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勞拉"斯"蒙福德《午後的愛情與意識形態》,中央編譯出版社

羅傑"希爾福斯通《電視與日常生活》,江蘇人民出版社

穆迪《電視的影響與兒童電視病》,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冉華《電視傳播與電視文化》, 武漢大學出版社

赫爾曼、麥克切斯尼《全球媒體:全球資本主義的新傳教士》,天津人民出版社

回復
7樓
2011-09-12 21:16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有的

回復
8樓
2011-09-12 21:16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表示以上書籍我大多隻是看過簡介而已。

回復
9樓
2011-09-12 21:17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六、電影電視專業雜志(11種)

《當代電影》、《電影藝術》、《世界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卷》;《中國電視》、《中國廣播電視》、《電視研究》、《當代電視》、《現代傳播》、《南方電視學刊》

學習電影必讀書目

丹尼艾爾 阿里洪:《電影語言的語法》,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版。

喬治 薩杜爾:《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年版。

斯坦利 梭羅門:《電影的觀念》,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年版。

唐 利文斯頓:《電影和導演》,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年版。

魯道夫 愛因漢姆:《藝術與視知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卡雷爾 賴茲,蓋文 米勒:《電影剪輯技巧》,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年版。

魯道夫 愛因漢姆:《電影作為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年版。

李 R 波布克:《電影的元素》,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版。

古拉德 米勒森:《電視和電影照明技術》,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版。

《電影藝術詞典》,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版。

王樹薇:《色彩學基礎與銀幕色彩》,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版。

周傳基:《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年版。

周登富:《電影美術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版。

王志敏:《現代電影美學基礎》,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版。

鄭洞天:《電影導演的藝術世界》,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版。

張會軍:《電影攝影畫面創作》,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年版。

鄭國恩:《電影攝影造型基礎》,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年版。

呂志昌:《影視美術設計》,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年版。

姚國強:《影視錄音》,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

回復
11樓
2011-09-12 21:20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PICC
手機屏都裂開了花,你咋還能笑出花? 全國網點,上門維修,在線索賠,立即投保只需30元!

廣告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延伸閱讀

1、《導演功課>,馬梅大衛著,曾偉禎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費里尼對話錄》

3、《基耶斯洛夫斯基談基耶斯洛夫斯基 》

4、《斯科塞斯論斯科塞斯》

5、《法斯賓德論電影 》

6、 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反思》

7、《與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

8、《伯格曼論電影》

9、《文德斯論電影》

10、《希區柯克論電影》

回復
12樓
2011-09-12 21:22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延伸閱讀

1、《導演功課>,馬梅大衛著,曾偉禎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費里尼對話錄》

3、《基耶斯洛夫斯基談基耶斯洛夫斯基 》

4、《斯科塞斯論斯科塞斯》

5、《法斯賓德論電影 》

6、 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反思》

7、《與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

8、《伯格曼論電影》

9、《文德斯論電影》

10、《希區柯克論電影》

回復
13樓
2011-09-12 21:22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詩詩的內內

miaoqiushiliu

最佳配角
11

演員的基本修養

回復
14樓
2011-09-12 21:23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其他著名著作簡介:演員的自我修養
《演員自我修養》(第1部)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建立演員創作體系方面的宏偉意圖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和第三卷有著有機的聯系,因為第三卷是第二卷的直接繼續。第二卷和第三卷都為我們接受"體系"的中心部分一第四卷中所敘述的創造舞台形象等問題作好了准備。可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沒有把第三卷和第四卷寫完,因此這兩卷書的出版,僅僅是把為這兩卷書而准備好的手稿材料發表出來。這一次版本附了一些備考性質和教學研究性質的註解。做出這些註解,是企圖使讀者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這部著作的一系列特點上,並且企圖表明,《演員自我修養》(第1部)里所提到的某條原理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導演和教學活動的各個不同階段是怎樣演變著的;《演員自我修養》(第1部)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表演技術方面的一些最後的發現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等等。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 俄國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理論家。1863年1月5日生在莫斯科一個富商家庭,1938年8月7日卒於莫斯科。1877 年在家庭業余劇團舞台開始演員生涯。1885年取藝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88年末與莫斯科一些文藝界名流創辦藝術文學協會及附屬劇團,逐漸完成了從業余演員向專業演員的過渡。1897年6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同聶米羅維奇-丹欽科舉行了歷史性的會見,決定創建新型的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1898年10月莫斯科藝術劇院以首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執導的歷史悲劇《沙皇費多爾·伊凡維奇》宣告成立。一個月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與丹欽科聯合執導的契訶夫名劇《海鷗》獲得轟動性成功,標志著一個新的現實主義戲劇流派的誕生。十月**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藝術風格有了新的變化。在導演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熾熱的心》和伊凡諾夫的《鐵甲列車14-69》時,給舞台演出充實了新的時代精神。[1]

而1999年周星馳與張柏芝合演的喜劇之王則擴大了本書在中國的知名度。

回復
15樓
2011-09-12 21:28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蕭亭居士

最佳美術
8

《世界電影史》是一部在歐美電影史論界廣有影響的世界電影史著述,也是一本在西方國家十分暢銷的電影教科書,美國許多大學的電影系和傳播系均以此書作為教材。此電影史論浩繁淵博,系統周詳,上至電影誕生,下至20世紀80年代,主要從劇情(故事)影片、紀錄影片、先鋒實驗影片三大塊來綜述百年電影發展史。

本書電影史的體系架構相當具有自己的獨創性,除了電影藝術、電影美學 《世界電影史》(美)克莉絲汀·湯普森等著風格、電影大師等方面的系統論述之外,本書對電影工業的發展也有資料詳盡的獨到論述。本書無論在電影史的整體外觀,還是在某些特殊細節上都提供了對電影史形貌的新穎見解,不僅是一次對世界電影歷史的生重新整合,也是對世界電影研究學術史的一次系統探索和批判。 本書從三個原則性問題介入電影的歷史: 1.電影媒介是如何被運用,即電影語言是如何逐步產生、發展、成熟並規范化的? 2.電影工業的環境——電影製作、發行與演映的狀況如何影響電影媒介的發展? 3.電影藝術的世界性潮流與電影市場的國際化趨勢是如何出現的?

《中國電影史》介紹了中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三個地區)電影的發展流變。百年的中國歷史處於激烈的動盪之中,而國內的和國際的戰爭、政權的更替、制度的**或變革等社會的激化狀態,則成為百年中國電影歷史背景的主要特徵。在中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不同的階段性特徵中,中國電影都呈現出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面貌和藝術特點。分時期、分階段地對中國電影的生存狀況、藝術形態進行了描述,對出現在中國電影歷史中的事件、人物、作品和現象等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論述和闡釋,勾勒出了一條清晰的中國電影史發展脈絡 內容介紹本書把中國電影史看作是一部由電影藝術、電影工業等等多維體系組成的綜合史,全書分為十二章、五十四節,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三個地區)電影的發展流變。

電影劇作理論和電影學理論著作:一、《詩學》亞里斯多德

二、《李漁 》
看了這本書,你不得不驚嘆清代的李漁確實稱得上是位天才。他總結出來的戲劇理論堪與亞里斯多的《詩學》比美。在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中,他針對具體的創作中的選材、情節處理、結構方式、情節主線與副線的關系、創新、人物性格把握、人物語言的寫作等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創作原則來。其中很多原則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相當的真理性。如果你能將這本書與亞里斯多的《詩學》對應著讀,肯定會有更好的效果。這部書對中國戲劇影視創作的影響非同小可。例如夏衍所著《電影劇本寫作的幾個問題》一書就分明受到《閑情偶寄》深刻的影響。

《閑情偶寄》中國戲曲理論專著,是我國最早的系統的戲曲論著。清代李漁撰。康熙十年(1671)刊刻 ,後收入《 笠翁一家言全集 》 。《閑情偶寄》包括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 、種植 、頤養等8部,內容較為駁雜,戲曲理論、養生之道、園林建築盡收其內。而涉及戲曲理論的只有《詞曲部》、《 演習部 》、《聲容部》,故後人裁篇別出,輯為《李笠翁曲話》。

三、《美學》黑格爾
沖突理論是戲劇創作的最根本原則,也是電影創作中影響深遠的理論。第一個明確提出「沖突律」的人便是黑格爾。他所總結出的以沖突為布局依據的思想指導今天也還沒有什麼理論上的突破。如果你讀了勞遜的《戲劇與電影的編劇理論與技巧》和悉德.菲爾德的《電影劇本寫作基礎》就會發現,他們的理論全都是建立在黑格爾戲劇美學所提出的原則之上的,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超越。

黑格爾的《美學》是西方美學史上具有別時代意義的宏篇巨著。 《美學》,原是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和柏林大學期間所作的「美學講演錄」,後整理成書,在黑格爾去世後四年,於1835年出版。 黑格爾的美學是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和辯證法基礎上的。黑格爾認為,他研究美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刺激藝術創作,而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理解藝術」。《美學》的中心線索是黑格爾為美下的定義「美是理念的感性顯觀」並以此認識為基礎前提上所進行的論證。當然,這僅僅是他的一家之言,後期的哲學家很多人不贊同黑格爾的觀點,但黑格爾美學的歷史和里程碑意義卻無法抹殺。 《美學》第一卷 黑格爾[1]是整部著作的總論,也可以說是核心前提,後面的幾部都是對第一卷的一種藝術史的驗證。它大體上談了幾個部分的內容。首先指出「理念就是概念與客觀存在的統一」,黑格爾把藝術確定為絕對精神的體現,它是絕對精神的第一個階段。。緊接著論述「理念的最淺近的客觀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種美就是自然美」,但他否定自然美崇尚藝術美。後面談「理想「的特點以及論藝術家創作的一般規律。 從方法論的角度,黑格爾把他的辯證法運用於美學。他認為最高的實在也是一個運動的、動態的過程,充滿著矛盾和對立,不能用抽象的概念來理解和論證實在,常人的抽象思維只能孤立靜止地理解存在的事物,只能單獨地思考它們的特殊的階段和對立,而不能思考對立面的統一。既然一切存在物的真理只存在於理念之中,理念是唯一真正的實在,那麼正確的方法必須論述實在的所有矛盾,並表明它們如何調和、保存於一種協調一致的整體中。所以思維就必須從最簡單、抽象和空洞的概念開始,前進到比較復雜、具體和豐富的概念,前進到總念,這就是黑格爾辯證法的認識。 他對美有一個宏觀的定義「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他所說的理念就是最高精神和最高的實在。他認為美就是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客觀與主觀、理性與感性等的統一。這種統一是通過藝術的感性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此,黑格爾說:「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觀存在里與它本身的這種協調一致才形成關的本質」。理念是唯一絕對的實在,整個世界都是理念自我認識、自我實現的過程,美和藝術也是理念自我認識、自我實現的一個環節、一種表現。所以黑格爾美的定義是「美是理念的感性顯 《美學》黑格爾現」。他認為理念的發展有幾個階段,在邏輯階段,理念僅僅作為抽象的、純邏輯的概念而存在,不具備任何物質的或經驗的內容,通過純粹抽象的概念、范疇之間的轉化和過渡,它由簡單到復雜、由抽象到具體。在此階段,理念採取了自然的物質形式,在背後決定著自然從機械性經物理性到有機性的發展,有機體的最高階段是人,隨著人的出現,絕對理念又要進入自我否定,從自然進入精神,從而進入精神階段。在精神階段,理念戰勝物質,回復到與它本身相適應的精神的形式,返回自己的家園。由於經過了前兩個階段的自我否定,也即否定之否定,所以它既不是邏輯階段的純粹抽象的思維和概念,也不是自然階段那種受物質束縛的受動的東西,而是概念與自然的統一,具有豐富的內容。如果說邏輯階段是抽象的存在,自然階段是自在,它們都沒有認識到它的本質,沒有達到自我意識和自由的最高水平,在其中思維和存在、主體與客體都沒有同一,或者不能說一切對立都充分調和了,那麼只有在理念演化的精神階段,它才把自己的本性向自己顯示出來,作為自在自為的存在,認識自己、實現自己、回復到自己。主觀精神(從本能到理性的個人意識)、客觀精神(包括法、道德、法律的社會意識)、絕對精神(藝術、宗教和哲學)是精神階段又經歷了三個小階段。黑格爾把藝術確定為絕對精神的體現,它是絕對精神的第一個階段。作為理念,它是絕對自由的,但它受到感性形象的限制,只是感性形式中的理念,所以是一種較低級的顯現。正因為如此,藝術將會揚棄自己,轉化為更高的宗教和哲學階段,這體現了絕對精神發展的必然性:在它之後的宗教與哲學更深刻地把握了真實的理念。黑格爾認為美學研究的范圍是藝術,美學的正當名稱是「藝術哲學」。藝術美消除了自然美的局限,因而它高於自然美。「藝術美的職責就在於它須把生命的特別是把心靈的生氣灌注現象按照它們的自由性,表現於外在的事物,同時使這外在事物符合概念。」黑格爾指出,藝術創作就是使思想感情外化為作品,成為可以從中認識自己的…』心靈既是「作為自然物而存在」,又是「為自己而存在」,它「觀照自己,認識自己,思考自己」,「只有受到生氣灌注的東西,即心靈的生命,才有自由的無限性」。因此,只有涉及這較高的境界而產生出來的美才是真正的美,這就是藝術美。黑格爾認為詩是藝術的最高階段,戲劇又詩的最高階段,在詩中,精神的方面已完全從感性物質中解放出來,精神和物質的分離使作為理念的感性顯現的藝術自我取消了,詩既是一切藝術的解體也是向另一個更高的領域即宗教的過渡。 黑格爾的《美學》在美學研究中運用了辯證發展的觀點和歷史的觀點,它以「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這個定義為中心,強調了藝術與人生重大問題的關系,並且深入地討論了藝術的理性內容和藝術的發展史,史無前例地拓寬了美學研究的范圍。黑格爾的美學思想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的美學的最高成就,對現代美學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四、《戲劇技巧》貝克
貝克的這本書是戲劇編劇理論的經典之作。應該將它與布輪退爾的《戲劇的規律》、亞卻的《劇作法》和勞遜的《戲劇與電影的編劇理論與技巧》聯合在一起讀,便能看到它們之間的承上啟下關系。

五、《電影劇本寫作基礎》悉德.菲爾德
好萊塢有一種被人們泛稱作「電影編劇手冊」式的書籍。這類書的寫作目的十分明確:知道初學編劇的人入門。這些書沒有什麼文化理論深度,所有的內容都很僵死,尤其顯得匠氣。但它們也有優點,那就是可操作性很強。《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便是這種書中最最典型的一本。它是流行與好萊塢的編劇教材。通過它,你可以了解到美國人是如何學習電影編劇的。

書是供所有人使用的:為那些以前從沒有過寫作實踐的人,也同樣為那些在自己的寫作方面沒有獲得過多少成功而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基本寫作方法的人。小說家、劇作家、雜志編輯、家庭主婦、生意人、醫生、演員、電影剪輯師、廣告片導演、秘書、廣告商和大學教授等等,全都上過這個班並從中獲得過收益。本書的目的是使讀者坐下來,並從有選擇、有信心、有把握的地位出發來編寫一個電影劇本。他可以完全有把握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為寫作中最難的事就是要知道寫些什麼。當你讀完本書時,你將確切知道寫一個電影劇本要做些什麼。至於你是否要寫,那是你自己的事。寫作是件個人的事——你或者寫,或者不寫。

悉德·菲爾德(Syd Field),美國著名編劇,製片人,最暢銷的電影編劇著作作家。著有《電影劇本寫作基礎——從構思到完成劇本的具體指南》。 《電影劇本寫作基礎》自1982年首版以來已被譯成16種語言,在世界250多所大學用作教材,《電影劇作者疑難問題解決指南》是續篇,進一步揭示了劇作的奧秘和技巧。他曾在全球許多國家任教,現在是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劇本審稿人以及編劇顧問。 悉德.菲爾德的書完全不同於中國傳統的「電影文學」教育,他--或者說「他們」好萊塢--把電影編劇工作技巧化和技術化了,使得所謂高不可攀的「電影文學藝術」,變得易於學習、分析和領會,所以這本書和它的姊妹篇自翻譯出版以後受到國內電影工作者和編劇愛好者的高度評價。

六、電影劇本寫作的幾個問題
夏衍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戲劇、電影劇作家。由於他有著豐富的創作實踐,所以他在談編劇經驗的時候總會用十分通俗的語言講解十分專業化的問題。那些經驗都是有很強的創作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而且,他的理論總是具有中國特色,一點沒有拉了外國人的大旗作虎皮的意思。

七、電影藝術 大衛·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普森

《電影藝術》第1版面世於1979年,此後歷經七次修訂,早已成為電影學領域公認的標尺性著作。本書內容宏廣,從對電影製作的技術性解說、對構成電影各元素的系統化評介,到電影分析方法的示範、電影史的梗概提要,無不做到深入淺出、思慮縝密而觀點周全。作者以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巨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系統(敘事性與非敘事性)及風格系統(攝影、剪輯、場面調度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這樣能幫助讀者在了解一部電影時,不再是以過往觀影經驗所累積的慣性直覺方式,去感受影片技術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將電影看作如同詩歌、建築、音樂與舞蹈等其他藝術一般,是一個創作者在凝粹創作意念之後,執行到影片膠卷上的完整呈現。

㈦ 學廣播電視編導能考北電的導演系嗎還有學廣播電視編導的知識能運用到導演系的考試去嗎

可以,我們現在所說的文管專業,編導專業,其實統稱為文學編導管理類,具體又分為三大塊,包含了很多專業

編導包含什麼內容:
文學編導管理類專業細分為三大塊:影視編導類、文化管理類、戲劇文學類;
影視編導類: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導演、廣播電視策劃、視覺文化傳達、電影學等;
文化管理類: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影視製片管理等;
戲劇文學類:戲劇影視文學、劇本寫作與劇作分析、戲劇(戲曲)文化傳播等;

一般培訓學校都是這個大類統一培訓,培訓完了以後各專業都可以去考,考試內容大差不差,都可以運用的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1、戲劇影視導演(電影導演方向)
初試筆試:社會、文化常識(考生自備2B鉛筆和橡皮)
復試面試:(1)自由陳述 (2)美術(攝影)作品分析 (3)音樂作品分析 (4)小品
三試筆試:命題創作
四試面試:創作問題討論
專業考試合格的考生,文化考試成績須達到所在省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80%後,按專業考試成績排序,擇優錄取。

2、導演(剪輯方向)
初試筆試:社會、文化常識(考生自備2B鉛筆和橡皮)
復試面試:(1)自由陳述 (2)美術(攝影)作品分析 (3)音樂作品分析 (4)小品
三試筆試:命題創作
四試面試:創作問題討論
專業考試合格的考生,文化考試成績須達到所在省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80%後,按專業考試成績排序,擇優錄取。

3、導演(電影(電視)廣告導演方向)
初試筆試:筆試:文藝理論常識和社會常識及《廣告作品分析》(考生自備2B鉛筆、橡皮)
復試筆試:筆試:《命題故事寫作》與《分鏡頭繪制》(考生自備畫具)
三試面試:綜合文藝理論、綜合素質考察、集體情境小品
專業考試成績排名前6名的考生,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我院劃定的分數線後,優先被錄取;其餘專業合格考生按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中的文化考試成績與所在省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分數比值排序,擇優錄取。

㈧ 廣播電視學和廣播電視編導的區別

1、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畢業後主要是成為記者,不是藝術類,不需要面試。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後主要是新聞編導,屬藝術類,需要面試。
2、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旨在培養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具有廣播、電視節目的編輯、導演能力的多功能復合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能在各級各類電台、電視台、影視製作公司、音像公司等文化傳播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公關、宣傳崗位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的采編、編輯、導演和研究工作。就業方向主要是本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全國各級各類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和文化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編導、藝術攝影、音響設計、音響導演、撰稿、編劇、製作、社教及文藝類節目主持等方面的工作。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學基本理論和較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能在廣播電視及其他新聞宣傳部門從事采訪、編輯、節目主持等工作的新聞傳播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包括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廣播電視概論、廣播電視編輯與節目製作、新聞攝影等
3、兩個學科有交叉,無法比較范圍;就其實用性而言,編導比新聞更好就業。

㈨ 請問廣播電視編導與廣播影視編導有什麼差別 學導演(導表方向)以後可以當導演么

廣播電視編導畢業後主要方向是電視台可能回去寫台本之類
廣播影視編導主要分兩種1是進電台,或者搞學術上的研究。2是當編劇,也就是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至於導演,呵呵。一般還是別想了,中國四十歲以下無導演,都是慢慢熬資歷的。一般大學,哪怕是最優秀的北影導演系出來的大多是都去企業的對外廣告部,宣傳部什麼的。除非你在學校十分厲害,很受導師推崇,還有希望。的確是可以當,但是想混出名堂來很難。
希望對你有幫助,希望是最佳。嘿嘿。

㈩ 影視編導專業與戲劇影視專業和廣播編導專業有什麼區別

影視編導專業、戲劇影視專業、廣播編導專業可以從主幹課程不一、側重點不一、培養目標不一來區分。

1、主幹課程不一

影視編導專業:以影視編導基本知識和技能為基礎課程。

戲劇影視專業:本專業以戲劇、電影、文學為專業基礎課程。

廣播編導專業:課程框架總體上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

2、側重點不一

影視編導專業:重點是將藝術與技術的創新結合。

戲劇影視專業:強調閱讀思考與寫作製作的良性互動,以知行合一、會寫能拍為培養目標。

廣播編導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紀錄片導演、頻道與欄目策劃、節目采訪製作。

3、培養目標不一

影視編導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

戲劇影視專業:培養具備戲劇、戲曲和影視文學基本理論及劇本創作能力。

廣播編導專業:培養在廣播、電視、網路等傳媒機構從事播音主持及其他語言傳播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閱讀全文

與學廣播電視學的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吳孟達的最後一部電影叫什麼 瀏覽:71
70年代講述父母愛情的電影 瀏覽:767
電影截圖能查找演員 瀏覽:214
法國電影逃之夭夭海報 瀏覽:727
勇敢的心電影英文影評 瀏覽:96
法國電影台絲簡介 瀏覽:498
盤點虐心愛情故事系列電影 瀏覽:460
電影主角叫小管 瀏覽:471
忠誠泰國電影 瀏覽:538
電視劇電影大全集 瀏覽:103
電影語錄經典語錄英文版 瀏覽:227
2012導演的作品有哪些電影 瀏覽:429
電影什麼先什麼 瀏覽:947
愛寵電影圖片 瀏覽:66
飛刀電影完整免費 瀏覽:366
電影生孩子肚子痛大全 瀏覽:635
郭富城任達華演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0
天下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352
斗羅大陸132櫻花電影院 瀏覽:178
手機自拍電影網站網址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