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1500字的電影觀後感
起初以為也就是表現農村教師的電影,或者說也就是贊揚那種蠟燭精神的電影而已,可當我和我的女友在電影院里與幾乎滿座的人們共同看完這部電影後,我覺得我實在是小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以後許多的話擁擠在胸,只感覺不寫點東西為這部電影心中就不會暢通的。
先從羅老師不讓這兩個支教的老師上課說起。
從這開頭一看,我覺得這就是個引線,是個導演安排的一個讓人帶著猜想一路看下去的懸念,當看到羅老師與村長一起參與這事時我就更加確定這個想法。也正是有這么一個懸念,使得人們從開頭的一點笑聲慢慢的被帶入一個疑問中:什麼那個羅老師不讓她們倆個上課呢?難道真如電影後面所說的只是羅老師的一點「私心」嗎?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才覺得這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懸念存在的,這是推動電影劇情發展的主要矛盾,而電影所要表現的一切都從這個矛盾演發出來,而這個矛盾就是:當下農村的教育實際情況與「我們」的主觀思想的矛盾!
為什麼我要在「我們」上上個引號呢,因為我覺得這個「我們」包含的群體太多了,不僅僅是支教的我們,還有教育界的我們,還有象身在事外的類似於看電影的我們。其實,電影的矛盾是借羅老師那一點「私心」從他口中表述出來的,當下的我們真的對農村的教育實際不了解,或是說不太了解。農村的學校與我們城市裡學校的情況實有大相徑庭之感,這里有人知道農村學校的上課時間是怎麼安排的嗎?農村學校除了寒暑假還有別的一個假期嗎?
羅老師的死,也許是要用羅老師的死來表現「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那種奉獻的精神,也許這是為許曉萌後來進村做的一個必要的鋪墊與設置,我覺得導演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明一個看法,那就是希望舊體制解散(羅老師的死亡)新體制的建立(許曉萌進村),也想為農村教育指出一個出路,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處理的不太好,結局如果改成許曉萌站在城市遙望農村而滿腹躊躇的樣子為更好,因為這樣才把這個問題放大了活生生的放在了我們的面前,讓所有的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怎樣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我們不要談論那些支教大學生的問題,這不是我們所要關注的問題,我們所關注的問題是怎樣來做才對農村教育的最有好處?怎樣做才是解決農村教育落後的最終之根本?
正如電影開頭里那遒勁震撼的火車鳴笛與那狹長而交錯的鐵軌道路足以表明這個問題是怎樣的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問題!
Ⅱ 您當前最喜歡的電影導演是誰呢
張藝謀:
《活著》、《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金陵十三釵》、《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導演的作品,多為經典,享譽世界。張藝謀能夠把人物角色融於東方文化之中,讓觀眾看到人物的美,文化的美,小編是從《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影片喜歡上的張藝謀導演,從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時女性地位的無助、男權時代的黑暗、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那是一個不讓女人存活的世界!內部的爭斗更是如火一般激烈!在那個時代女人沒有追求愛情的權利,只能聽從封建家長的安排,她們想反抗但是她們實在是太軟弱了!張藝謀導演把這部影片刻畫的淋漓盡致!諷刺了當時的封建思想!
王家衛:
《春光乍泄》、《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東邪西毒》、《阿飛正傳》、《一代宗師》....王家衛是一個文藝電影的領軍人物,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很精彩,一點也不做作,有的時候看他的電影總是需要自己琢磨,每一個鏡頭都能傳遞出別樣的氣質和境界。
Ⅲ 你最喜歡的導演
黑澤明
黑澤明是八兄妹中最小的一個,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衷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然而因為哥哥自殺,黑澤明擔負起家庭重擔,單靠畫畫不能維持生計,所以當他在報紙上看到PCL電影公司(東寶電影的前身)的招聘廣告後,就投遞了一份電影論文,取得了面試機會。
後來黑澤明順利進入PCL考取了助理導演,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黑澤明稱他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在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煉,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之後又以劇作家的身份發表了,《達摩寺里的德國人》,《寂靜》和《雪》。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後來已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助理導演和寫了十幾個劇本的知名青年劇作家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
40年代末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
1990年,這位「黑澤天皇」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
Ⅳ 關於 我最愛的電影 英語作文 要求 導演 演員 劇情 大概內容 為什
my fayourite film
I have seen many films such as 'Swan Lake','The Stupid Clown' and 'Police Story'.Among them,l like 'Police Story' bestt.The film is mainly about how policeman catch thieves!
Do you know l like it best?
Firstly,the film is not only full of action but also makes me excited.Secondly,l am so interested in'Police Story' because l also want to be a policeman.More importantly,this film has taught me how to make people safe.
In one word,'Police Story' is my favourite film.What about you?
Ⅳ 你最喜歡哪個電影導演理由是什麼
馬丁·西科塞斯 隨便挑選他的幾部代表作中的一部就能使他名留影史.但是每每在奧斯卡搬獎典禮上看見他失落的背影,總是有些悲傷.
Ⅵ 你最喜歡的電影導演是誰為什麼
我最喜歡的電影導演是馮小剛,因為他拍的電影非常的真,你們的情節也是非常的美妙,很容易讓我們深深的陷入電影的情節當中,而且他也是非常努力的,自己也曾演過一些電影,讓我非常喜歡。
Ⅶ 作文 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1000字)
從小就喜歡看電影,看了好多好看的,今天想說說自己最喜歡的這部電影!
《勇敢的心》,一部特男人的電影,也是一部特感人的電影,講述了蘇格蘭英雄威廉.華萊士為自由英勇抗擊英格蘭統治者的故事,主演`導演都是梅爾.吉普森。這是一部探討壓迫與抗爭、坦盪與詭譎、友情與背叛以及愛情與命運的優秀作品。威廉o華萊士--在我們的歷史書里沒有他的名字--這是一個被以血寫就的史傳作品所諱忌的名字,一個英雄的名字。蒙昧時代里,君王昂起高貴的頭顱,睥睨著在他的鐵腕統治下苟延殘喘的蟻民:"長腳"和"初夜權"--讓當時的蘇格蘭人民勃然變色、怒不可遏的兩個名詞。在悠揚宛轉的蘇格蘭樂曲中,在流淌著奶和蜜的土地上,平民的怒火熊熊燃燒,於是,華萊士便成為統御他們投奔怒海的摩西。
從第一次看到第七次,每次看都會有新的感覺!你看到野雛菊在風中搖曳,小男孩獃獃地站在被英國人以卑劣的欺詐手段誘殺的父親冰冷的屍首前;你看到若干年後,蔥綠的原野里星星般閃爍的小小花朵,男人和女人互相對視,某種深沉的情感在他們的視野里泛濫;你看到堡壘前的異族鐵騎,空中揮舞的長劍,那個男人在被殘忍殺害的妻子面前,讓手中的短刃飽飲仇敵的鮮血;你還看到那群衣衫襤褸的漢子在山林與河澤間艱難轉戰,不斷以雷霆萬鈞之勢突破敵寇的重重防線……"只因你眼眸里的豪情"--清麗如水蓮花的英格蘭儲妃如是說。不久,在一陣令人心悸的沉默之後,白雪淹沒了乾涸的湖泊;曾緊握戰斧的手無力地垂下,那塊手帕--愛妻在恐怖與戰栗的大歡喜中飛濺而出的熱血曾在其上綉出幾瓣猩紅色的玫瑰--於同一個瞬間痛苦地萎謝。最喜歡這部影片的三個場面,第一:第一場大戰前威廉.華萊士的激情演講:
"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英文水平有限,還是不翻譯了)。
每次看我都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也拿一把劍上去砍上幾個英格蘭人。第二:他被砍頭前用盡最後全部能量的呼喊:"FEEDOM"。相信所有看過的人都會被感動,雖然只是電影。第三:美麗的公主驚艷出場!蘇菲·瑪索實在是太美了!
本片的音樂也可圈可點,再沒有比風笛更容易煽情的樂器了,記得影片中每次風笛聲響起,就是一次華萊士的感情回歸,喚起對他的妻子他的家鄉的深深的愛,影片最後當劊子手的利斧緩緩下落,華萊士那緊握著手帕的手鬆開時,風笛聲再次響起,沒有其他的畫面,只是一隻飄落的手帕的特寫,但此刻腦海中浮現的卻是全部的故事,那個未盡的理想,那個未完的夢。悠揚的蘇格蘭風笛,將一些遺憾,一點痛苦,一絲思念,一許凄涼這些所有的感情都表現了出來。我們一定記得,影片中Wallace躺在絞刑台上,用盡全身力氣發出的最後的吶喊:"Freedom!"不禁要為這一顆勇敢的心而敬佩,風笛以高亢的基調拉出了英雄的主題。這個主題其實就是愛情主題的再現,然而在這里,它揮去了所有的陰霾,顯得無比輝煌,在這里,它已經成為了自由的贊歌。
銘心刻骨的浪漫情愫、氣韻恢弘的史詩架構、演員們細膩的詮釋以及彷彿是行吟詩人妙手偶得的精彩章句(其實是對白)使本片成為真正可登大雅之堂的經典之作。與那些板起深沉面孔,讓我等庸人殫精竭慮亦難索解的"實驗電影"、"藝術電影"相比,我好像更容易對清清淺淺的《勇敢的心》產生認同,即使它只不過展現了"故作多情的集體性謊言"。
Ⅷ 你最喜歡的電影導演是誰,為何喜歡
諾蘭,我的最愛
Ⅸ 寫出國內你比較喜歡的電影導演!
王家衛《春光乍泄》,《花樣年華》
陳凱歌《霸王別姬》
張藝謀《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
陳可辛《如果愛》
顧長衛《立春》,《孔雀》,《三峽好人》
陸川《可可西里》
Ⅹ 求英雄電影影評一篇,1500字,期末考試要用,急
人能夠知覺物體的最基本的視覺因素是——色彩。色彩對人的視覺可以產生最直接的刺激,能使人的情緒產生變化,間接地影響人的情緒和心理改變,見影響人的判斷。因此,張藝謀電影中大面積,不同的色調,明度,飽和度強的色彩可以塑造為具有獨創性能力的媒介體。
在張藝謀所拍的電影中,他的畫面沖擊力都很強。在畫面效果上可看出,張藝謀在攝影和鏡語以及色彩上的感悟力。其實縱觀他影片就不難發現他對色彩的使用。尤其是紅色尤為出眾。如《菊豆》中的紅染布《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紅燈籠《秋菊打官司》中的紅辣椒以及本片中的紅色的楓葉林等等這可能與他的故鄉有關。他出生於陝西,我們知道陝西的土質黃中透著紅,明間也喜歡用著紅色,紅色代表著喜慶,因此我們常常在辦事情中也使用紅色,這種風俗習慣無形中影響了該片的導演,便使他的影片中時常出現紅色等等
他所有的電影都給人一種流光溢彩的感覺,會使觀眾不覺沉浸在浪漫唯美的畫面中去,心醉神迷,不能在己。同時他也被電影界稱為色彩大師,這個稱號非他莫屬。在《英雄》中完全可以看的出。
色彩對於一部電影而言當然是屬於典型的形式范疇。在《英雄》這部電影中,它收集了他最青睞也最擅長的所有顏色,並把它們發揮到了極致。片中白色的沙漠,藍色的書房,紅色的楓葉林綠色的山水,猶如國畫一般,渲染到了觀眾的心底。該片與他的影片有所不同,在這部影片中的對白被減少到了極致,人物也被淡化為符號,只有那幻妙的唯美的色彩飛舞在我們的眼前。顯示出了一幅充滿詩意的境界和具有藝術張力的畫面。片中成功地應用黑白等顏色。蒼涼,凄美的厚重的色彩就會讓你讀懂片中的主題。斯皮爾柏格盛贊《英雄》是一部開創了用色彩來講故事的經典力作。同時這也給予張藝謀極度的評價。
張藝謀在介紹〈紅高粱〉的色彩時說:「畫面營造強烈,充分發揮色感,主角穿紅衣,最後畫面全是紅色,紅色成了電影的主調傳達了一種強烈的感覺……〈紅高粱〉是想表達熱烈的情感,而故事是簡單的。通過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在高粱地發生種種奇奇怪怪的事情,簡單的思想表達出一種對生活熱烈的態度,舒展生命的活力,是一種人生的態度,用紅色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故電影大量用紅色,保持其中的沖擊力。」基於對紅色的文化和美學的理解,張藝謀非同一般地突出紅色的感染效果,使得他有關「頌贊生命」的主題得到表達。勿須偽言,張藝謀在處理畫面效果上的確是位天才,〈紅高粱〉中火紅熱烈的高粱舞和喜慶奔放的顛驕都當之無愧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鏡頭。
張藝謀是值得尊敬的強者,當我們靜下心來欣賞他的作品時,你就會被這位不善言辭的導演所具有的魅力所感染。那就是他最擅長對色彩的運用。他的執卓,他的悲壯從他的作品中噴涌而出傾寫到我們心中撥動著我們內心與之呼應的那根顫抖的琴弦……
所以我們不的不對中國電影領軍人物——張藝謀仰聲長嘆,願他帶領中國的電影走的更遠,給我們觀眾帶來更多的震撼!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