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庭問題的中國電影
(1964年) 片名:家庭問題
上映:1964年
顏色:黑白
片長:2593米
語言:漢語普通話
類型:劇情片 根據胡萬春同名小說改編。
某鋼鐵廠的工段長杜師傅,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福新是一個鉗工,與杜師傅同在一個車間工作;小兒子福民剛從技術學校畢業回來,即將走上工作崗位。
可是就在當天晚上,杜師傅發現福民對勞動有不正確的看法,追求生活享受。福民看不起工人,說工人的手像銼刀看見爸爸送他的新帽子,嫌太土氣,怕壓壞了他的飛機頭。
杜師傅意識到自己過去對福民在生活上照顧太多,對他的思想教育放鬆了。恰巧,福民分配到杜師傅領導的車間當見習技術員杜師傅為了幫助兒子克服缺點,把兒子培養成工人階級的接班人,就和李廠長商量,決定讓福民到車間當工人,以便在勞動中鍛煉提高。
這一天,福民來到車間,杜師傅叫福新教他敲榔頭,練基本功。福民心不在焉,敲疼了手,狠狠地將榔頭摔在地上,不幹了。杜師傅叫他拾起榔頭,責備地說:「你還不害臊!工人丟榔頭,就是戰士丟武器,你想做逃兵!」福民回到家裡,向母親傾訴了自己的委屈。
福民媽在舊社會生活了半輩子,吃盡了苦頭,但她還存在舊思想的殘余,聽說廠里讓兒子去當工人,覺得不像話。於是她請來了老母親、大姨媽和小姨媽,聯合起來「圍攻」杜師傅,可是未能如願。「圍攻」失敗後,福民情緒低落,賭氣把飛機頭剃成平頭,跟媽媽說廠里呆不下去了,要到外面找工作。
福民媽怕兒子離家出走,硬要杜師傅找李廠長說說,仍然讓福民做技術員。杜師傅看到要幫助福民首先要打通福民媽的思想,就寫了一張字條叫福民媽去找李廠長。
福民媽來到李廠長家,李廠長說自己的女兒小玲主動要求到農村紮根落戶,有人說小玲是我們的獨生女,我又是廠長,應該讓女兒享享福,要是按照這個想法孩子就會變成懶漢。這時,小玲收到媽媽從外地寄來的「麥種」和信,媽媽在信上囑咐小玲,要在實際勞動中鍛煉成一個有文化的新農民。福民媽看到這一切深受教育,她沒有替兒子講情就尷尬地走了。
福民雖然留在車間勞動,但總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時廠里開展技術革新,車間正研究雙層地輥的設計圖,福民認為這是大顯身手的機會,於是閉門造車,設計了一張不切實際的草圖,後經福新幫助,雙層地輥的設計終於成功。
在試制中,缺少兩個皮帶盤,杜師傅叫福新和福民分頭到廢料堆里去找,而福民竟將轉爐車間的兩個皮帶盤拿來了。杜師傅嚴厲地批評了他的錯誤。
福民通過這一系列事情,認識到自己的思想確實不對頭。從此以後,福民在勞動中認真地進行鍛煉,在大家的幫助下,提高了思想,改正了缺點。 張伐 .... 杜師傅
張良 .... 杜福民
趙聯 .... 社福新
謝怡冰 .... 媽媽
宏霞 .... 秀英
張翼 .... 李廠長
張小玲 .... 小玲
宣景琳 .... 外婆
吳茵 .... 大姨媽
蘇茵 .... 小姨媽
高笑鷗.... 王主任
於沖 .... 徐師傅
張鴻眉 .... 阿強 導演:傅超武
編劇:胡萬春 傅超武
攝影:盧俊福
錄音:龔建清
美工:何瑞基
作曲:蕭珩
剪輯:張駕珊
化妝:楊龍生
導演助理:張鴻眉
製片:遲習道
演奏:上影樂團
指揮:呂其明
『貳』 張伐的兒子也是演員嗎
張伐的兒子不是演員,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不但兒子不是演員,張伐的孩子都沒有從事演藝界,都是普通工人家庭。但張伐的孫女張齡心從小是爺爺帶大,受爺爺熏陶,自幼就對唱歌跳舞很感興趣,夢想著長大後也像爺爺一樣成為出色的演員。深受爺爺影響的張齡心長大後非常清醒獨立,她不同於那些喜歡帥氣學長的同齡女生。從小獨立自主的她不願在上海受到爺爺的影響,特意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希望靠自己闖出一片天。最終在演藝界很出色。
『叄』 電影演員張伐的兒子是張藝謀嗎
不是,張藝謀的父親張秉鈞是原國民黨軍官,陝西臨潼人。而張伐是黑龍江人,兩人沒有任何關系
『肆』 電影演員張伐的孫女叫什幺名字
張伐的孫女是趙薇、陳坤、黃曉明的同班同學張齡心,曾經拍攝過《父母愛情》、《琅琊榜》、《骨語》等劇
『伍』 翠崗紅旗電影觀後感
翠崗紅旗電影觀後感:
這部影片中演得最好的是於藍,表演自然流暢,以無招勝有招。男主角張伐演的就一般了。我對張伐的表演一向不怎麼感冒,總感覺他有點「裝」,老是端著,也可能他風格本來就是這樣。
片中有一個情節,就是江師長和兒子見面,張伐本應非常激動,我都醞釀好情緒了,准備看到感人的場面,可惜這段戲沒有深入展開就過去了。後面夫妻重逢,於藍的表演非常動情,而張伐則依舊很淡漠,也沒能催人淚下,這是本片兩處重大遺憾。按說那時還沒有批人性論,導演不應該有框框。
本片是我看到陳天國演的第二部電影,他在片中基本上就是一個符號,一個活動道具,沒什麼大毛病,也沒什麼出彩之處,比較概念化。
片中有個情節不大合理:
孫羽跑下山後,敵人把於藍抓起來審問。她此時應該做的是掩飾自己,至少也應沉默不語,反正解放軍已經來了,很快就可以看到勝利了,此時應該做的是生存第一,活下來迎接解放。但於藍卻在此時突然指著陳天國大罵,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按情節發展,陳天國應該立即槍斃她,這樣她就白死了。但陳沒有槍斃,還讓她活著,結果看到了勝利,大團圓結局。這是編劇的良苦用心,不想讓觀眾看到一出悲劇。想法可以理解,但並不合乎情理。
『陸』 電影演員張伐妻子是誰
電影演員張伐妻子叫湯煌明。
張伐 (1919年—2001年),原名張大民,黑龍江哈爾濱人,後遷居北平、上海,中國內地演員。早年就讀於華光戲劇學校,畢業後主要從事演劇活動。曾先後在上海劇藝社、苦幹劇團、上海藝術劇團演出話劇《蛻變》《大馬戲團》《秋海棠》《夜店》等。1942年拍過一部《亂世風光》,主要從影生涯則始於戰後,在「文華」、「中電二廠」、「啟明」等電影公司主演了《太太萬歲》《夜店》《雞鳴早看天》《街頭巷尾》等影片,成為當時有影響的小生演員。1949年後在《龍須溝》《紅日》等影片中擔任主要演員。
『柒』 張伐的代表作品
張伐的電影「處男作」是《亂世風光》,由柯靈編劇,吳仞之導演,石揮主演,張伐在片中任配角。該片於1941年由金星影片公司攝制,但影片完成時,日軍已經佔領上海租界,影片被刪剪得支離破碎,不久又被禁演,因此影響不大。
抗戰勝利後,大批話劇演員登上銀幕,張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躍成為銀壇「硬派小生」。他在戰後短短的三年內,一共主演了十多部影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母與子》《太太萬歲》和《夜店》,這三部影片都是文華影片公司出品,也可以說是張伐的電影傑作。
《母與子》是由著名導演李萍倩根據俄國戲劇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劇作《無罪的人》改編。該劇在中國話劇舞台上演出時,劇名改為《舞台艷後》。影片《母與子》的劇情是:少女黃素和男友生下一個「私生子」之後,就被男友拋棄,孩子也被男友騙走。十六年後,黃素成為一代名優,來到上海某戲院演出,戲院的老闆竟是她十六年前的男友,而劇團里的青年演員韓晨,因為是「私生子」被人們瞧不起——他就是黃素的親生兒子……影片中的黃素,由著名話劇演員盧碧雲扮演,而私生子韓晨則由張伐扮演。張伐在影片中的表情:孤僻,冷峻,悲痛,憤恨,「帶給觀眾十二萬分的好感」,張伐成功了!
《太太萬歲》則是張愛玲的電影處女作,故事描寫一名家庭主婦陳思珍,她為了想讓丈夫飛黃騰達,用撒謊的手段得到了父親的資助,丈夫辦起了公司,事業很發達,卻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由於迷戀外室,丈夫無遐過問公司業務,公司突然破產了!陳思珍痛定思痛,決定和丈夫離婚……
片中陳思珍一角由著名話劇演員蔣天流扮演,張伐則扮演陳的丈夫,這是一次轉型的表演——由孤傲的「私生子」轉為「沒有出息的丈夫」;但張伐卻出色地駕馭了這個新的角色,演來可圈可點,顯得功力不凡。
《夜店》是將原若干劇團的舞台劇搬上影幕的,編劇和導演還是原班人馬,柯靈對原劇進行了再創作,在人物的刻畫和情節的安排上,使之更加中國化、電影化。而佐臨在導演處理上也下了功夫,對每個鏡頭都進行精心的設計。
在主要演員的安排上,除了石揮和張伐仍舊扮演原來角色之外,特邀京劇坤伶童芷苓出演賽觀音,金嗓子周璇出演石小妹。張伐在影片中扮演的楊七郎,並沒有沿用舞台上的表演程式,而是力求使之「電影化」。楊七郎這個角色成為張伐的「絕活」,此後《夜店》雖然多次在舞台上演出,至今還沒有一位演員能夠超越張伐的演技。 上海解放了,張伐走進了新時代,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主要演員。張伐深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電影演員,單有表演技巧是不夠的,必須深入生活和提高思想,於是先後奔赴工廠、農村和部隊,和工農兵打成一片,並積極爭取在銀幕上表現他們。
他在《農家樂》中扮演農民;他在《偉大的起點》《幸福》《黃浦江故事》中扮演工人;他在《翠崗紅旗》《紅日》中扮演解放軍;他在《龍須溝》中扮演洋車夫……這些銀幕形象都得到觀眾的喜愛;與此同時,他還主演了話劇《駱駝祥子》,在舞台上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祥子形象」。
1966年,一場浩劫來到,張伐當然也不能倖免,由於「莫須有」的罪名,他被關押了四年,去幹校勞動了五年,還有……災難終於成為過去,「文革」結束後,張伐又煥發了青春,他參加了電影《子夜》的拍攝,又在電視劇《長夜行》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特別使他感到興奮的是,他應邀參加話劇《夜店》的演出。
那是1986年,為了紀念他的恩師黃佐臨從事影劇事業五十周年,話劇界舉行專場演出,張伐仍舊扮演楊七郎,和他演對手戲的仍舊是四十年前的老搭檔童芷苓,張伐這時候雖然已經是白發蒼蒼,但還是懷著一顆激動的心,染了頭發,一絲不苟地在舞台上表演他的「絕活」。演出結束後,很多演員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流下了晶瑩的淚,張伐的眼睛也濕潤了!
此後,由於疾病纏身,張伐不得不遠離攝影機和舞台……1993年12月12日,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在北京向十二位「老一輩電影表演藝術家」頒發了「特別榮譽獎」,張伐也名列其中,這正是為張伐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 .... 第一書記
女局長的男朋友(1986) .... 周父
最後的太陽 (1986) .... 袁聖禮
滴水觀音(1984) .... 公安局長
二十年後再相會(1984) ....袁達
最後的選擇 (1983) .... 馮慕白
大小夥子 (1983) .... 老隊長
鼓鄉春曉 (1983) ....省委書記浪花細沙 (1983) .... 爺爺
鄰居(1982)...局長(上影廠)
海望(1981) ....曾志遠
子夜 (1981) .... 吳老太爺
復仇者的懺悔(1981)
我們有親人 (1979) .... 唐書記
藍光閃過之後(1979) ....唐輝
平鷹墳(1978) .... 呂鎮山
江水滔滔 (1976) .... 紀寶泉
征途(1976) ....李德江
家庭問題 (1964) .... 杜師傅
紅日(1963) ....沈振新
金沙江畔 (1963) .... 桑格土司
風流人物數今朝(1960) .... 宋師傅
不老松 (1959) .... 周老頭
黃浦江的故事(1959) .... 常桂山
前方來信 (1958) ....王輝
幸福 (1957) .... 胡師傅
張伐
閩江桔子紅 (1955) .... 楊才發
偉大的起點 (1954) .... 陸忠奎
斬斷魔爪 (1954) .... 張處長
龍須溝(1952) ....丁四
翠崗紅旗 (1951) .... 江猛子
農家樂(1950) ....張老五
喜迎春 (1949)
雞鳴早看天 (1948)
街頭巷尾 (1948)
腸斷天涯 (1948)
平步青雲 (1948)
人盡可夫 (1948)
懸崖勒馬 (1948)
夜店 (1948)
母與子(1947)
太太萬歲(1947)
亂世風光(1941)
『捌』 紅日電影演員表
《紅日》演員表 :
張伐
飾 沈振新
高博
飾 丁政委
中叔皇
飾 朱參謀長
里坡
飾 劉勝
楊在葆
飾 石東根
『玖』 昔日上影廠大明星 出身名門卻演反派成名 69歲去世 兒子也是演員
說來也真是巧,前段時間,我看了很多老電影。而其中的每一部電影中,幾乎都有同一個人的身影存在。
這個人,長得真不算好看,甚至可以用「歪瓜裂棗」來形容。而在這些電影中,也都是以配角或龍套的身份出現。
比如《太太萬歲》中的施光、《夜奔》中的海月樓、《我這一輩子》中的胡理等。
其沖談中,既有正角,也有反派。
可是,觀眾偏偏就都很愛他。
說他是最受觀眾喜愛的電影演員之一,應該也沒人會反對吧?
是的,這個演員,就是 程之 。
說起來,程之能成為演員,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那酷愛藝術的父親的影響。
1926年2月,他出生於湖北武漢。但他的祖籍是湖南寧鄉。
他的祖父,是程頌萬(程十發),早在1897年,就在全國率先創辦了私立湖北中西通藝學堂。
而他的父親程君謀,則是程十發的四公子。自幼便酷愛京戲,是著名票友,還曾與荀慧生搭班唱戲。被譽為「票友中的譚鑫培」,名氣似乎還在譚富英之上。
所以,程之實際上是出身名門。他自幼就看父親唱戲,耳濡目染,漸散簡碰漸地,也喜歡上了表演這門藝術。
在他10歲的時候,就在電台,與女老生徐琴芳一起演唱《李陵碑》,他演楊七郎。11歲,就灌制了唱片《御果園》。
早在上海花光中學念書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學校業余劇社的演員了。
1944年,他考入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同樣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文藝演出。同年年底,上海劇藝實驗劇團招演員,程之瞞著家人前去報考,沒想到一試即中——他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專業演員。
但最初,他也只能是跑龍套。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咐謹是跑到側幕旁,去觀看那些已經成角的前輩們的表演,並將他們台詞和神情都爛熟於心。
他知道, 在機會沒有到來之前,他應該先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直到有一天,同劇社的主要演員白穆生病無法參加演出,他便自告奮勇地說可以代替白穆上場。結果他的表演像模像樣,大獲成功。
然後後來同劇社的演員,無論是誰臨時有事無法登台,都會叫上他來救場。久而久之,他也就有了「百代公司」的雅稱。
那時「百代公司」的心願,當然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演上真正屬於自己的角色。
但這又談何容易呢?當時時局又不穩,屬於程之的機會也並不多。
1946年,他甚至一度失業,只能在親友的幫助下艱難度日。
1947年,21歲的程之有幸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假鳳虛凰》,在其中扮演一個配角理發師,顯示了自己的喜劇才華。
然後,他就出現在了桑弧執導的《太太萬歲》中,在其中扮演那個「吃軟飯」的施光。
在這部戲里,他的戲份不多,但表演卻精準到位,把一個油頭粉面的無賴演繹得入木三分。
大概就是從這部電影開始,他進入了更多觀眾的視線。
不過在程之早期參演的眾多影片中,我覺得最能體現他精湛演技的作品,有兩部,一部是《夜店》,一部是《我這一輩子》。
兩部電影都可以稱得上的群星薈萃,匯聚了石揮、張伐等一大批表演卓越的藝術家同台飆演技,令人百看不厭。
程之在其中的表現,並不遜色於任何人。
在《夜店》中,他把那個在舊 社會 窮困潦倒卻依然保持著高貴氣節的落魄戲子海月樓,塑造得活靈活現。一招一式都是那麼的傳神到位。我覺得這得益於他幼年時就積累下來的戲曲表演經驗。
而在《我這一輩子》中,他更將胡理這個陰險狠毒的奸角,演繹得形神兼備,給觀眾的感覺,這個壞蛋,真是壞到了骨子裡。
大概也正是從這部戲開始,程之在更多觀眾腦海中的定位,就成了銀幕上的一個「大反派」。
他不是單憑某一個角色一下子就紅起來的演員,而是靠著自己的認真創作,靠著一個又一個角色的積累,才慢慢讓觀眾記住並愛上自己的演員。
這樣的演員,靠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兩個字——那就是 「實力」 。
1953年,程之成為上影廠演員劇團中的一員,並真正迎來了自己的藝術創作高峰期,同時也為觀眾呈現了太多令人難忘的角色。
如《雞毛信》中那個歪嘴隊長、《山間鈴響馬幫來》中的特務畢根、《家》中的敗家子高克定、《沙漠追匪記》中的土匪頭子金冶中等。
這些角色,無論是惡霸、特務、還是土匪,都被程之塑造得出神入化。
他由此成為中國銀幕上觀眾最為熟悉的擅演反派電影明星之一。
但其實程之也演過許多正面角色呢,各位還記得嗎?
比如像《魔術師的奇遇》中的王小六子、《飛刀華》中的李中俠等,都曾給觀眾留下印象。
1966年,程之被隔離審查。直到1974年,才重新回到銀幕上,在電影《春苗》中扮演了杜院長。
1979年之後,程之迎來了自己藝術創作的第二個春天。
他陸續參演了眾多電影,塑造了各種各樣的形象,像《苦惱人的笑》中的主編、《愛情啊,你姓什麼?》中的廠長、《筆中情》中的齊太尉等,都深深印刻在了觀眾的腦海之中。
而最令大家難忘,應該還是86版《西遊記》中的金池長老吧?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場戲,但已年滿60歲的他,卻把一個貪婪的住持,刻畫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因為這個角色,使程之成為老中青幾代觀眾的共同記憶。
好像只要一說起程之,大家首先想到的第一個詞兒就是: 這個演員,演得真好。
程之不僅演戲演得好,關鍵他還很有才藝。
熟悉程之的觀眾都知道,他會的東西,簡直太多了——像京戲、相聲、主持、繪畫、書法等等。
而且每一樣,他都能達到專業的水準,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呢。
因為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唱戲的緣故,程之的京劇演唱水平,在整個上影廠,那都是鼎鼎有名的。舒適等好多大明星都曾向他學戲。
而他和上影廠其他幾位演員合說的相聲,也曾經更是風靡一時。像《帽子工廠》、《采訪片段》、《挖寶》等等,都是其中的經典名段。
另外他還多次參與主持央視舉辦的戲曲晚會,就連與趙忠祥同台,他也是站在中間的位置。
還有他的畫作和書法在圈內也是小有名氣的。
如此說來,像程之這樣的大明星,在生活中,也一定過著眾星捧月般的日子吧?
那還真不是呢。
走出銀幕回歸生活的程之,也就跟普通人差不多吧。
那時候的藝術家,跟周圍的老百姓,是沒啥太大區別的。
我有朋友曾去過程之的家中。他所住的房子,也同樣是狹窄局促的老式房,傢具陳舊,連客廳都沒有。
盡管他那麼有名,而且早在1986年,就已是國家一級演員了。
大家都知道,程之有一個兒子,叫程前,也是大明星。曾是央視主持人,後來成為專門的影視演員。
但其實他總共有3個孩子。
1952年,他與郭葆璟結婚。婚後生下兩兒一女。除了程前外,他的另外兩個孩子,一個叫程芊,一個叫程萬,都各有發展。(其中程前在出生第15天的時候,程之將他過繼給了自己的二哥程巨蓀撫養)。
1995年2月14日,程之剛剛過完69歲生日,在參加上海的一台元宵晚會時,突發心肌梗塞而倒在了後台,最終醫治無效去世。
程之去世的消息,令太多喜愛他的影迷悲痛萬分。
後來,我一直想,程之這個演員,長得也不好看,可為何有那麼多人一直都愛他?
我想,其中的原因,總結起來,也不過是 「用心演戲,認真做人」 這8個字。
他這一生,並沒演過什麼主角,但無論拿到怎樣的角色,他都當成主角一樣對待,用心演出人物的特色和精髓。
在昔日的上影廠,他是萬眾矚目的大明星。
但他卻時刻保持著謙遜、低調的作風,從不搞特殊化。
就連子女的工作安排,他也不曾動用自己的任何關系。
那個時候的藝術家啊,可真是單純得可愛啊!
我想,這才是我們對之前的藝術家念念不忘的最重要的原因吧?而今天,當我們再此談起程之,不知在各位的腦海中,首先出現的,是哪個人物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告訴我們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您的關注和打賞。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