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個電影導演到底需要哪些能力
我們常說「真正意義上的導演是將電影文學劇本轉化成視聽語言的總的負責人,是影視藝術的創作者」,在這個層面上,導演是具備一定藝術修為的藝術家,同時也是對劇作、攝影、照明、音響、剪接等電影每一環節了如指掌的技術家。
李安導演畢業後失業在家,36歲時才拍出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電影《推手》。
B. 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需要看很多電影嗎麻煩大家推薦一些
通常說來 那些「著名的」或者「非主流」的都應該看--這個你很容易就能查到
但我覺得 電影導演其實是「雜家」 需要各種豐富的知識
獲取知識一方面是親身實踐 另一方面就是通過間接經驗(比如 老師 書本)
其實很建議你去 圖書館 看看書
我比較推薦的兩本 《認識電影》 《電影語言的語法》
當然還需要看一下其他的書 比如 美學方面的《美學四講》
表演方面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的 《演員的修養》
哲學方面 尼采 的 《論悲劇的誕生》
心理學方面 弗洛伊德 的 《夢的解析》 。。。
C. 考導演系需要看哪些電影,有沒有什麼書能夠概括考題范圍的
你好!
北京電影學院08考導演系需要看哪些書2008-08-01
12:32電影史部分:
《中國電影是以廣闊世界為中心的藝術,電影中沒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
如有疑問,請追問。
D. 一名專業的電影導演至少需要多少資金
一個鏡頭特效都有可能超過100萬!
電影可大可小,分大製作與小製作,像星球大戰那些就是大製作,場面壯觀,名導演,名演員。而像瘋狂的石頭就是小製作!
但是如果是電影的,得要用膠片,很貴的,如果導演經常CUT的話,怕是膠片費都得幾十萬,攝像機不能比的。
E. 考導演要看什麼哪些電影
沒有特別固定的東西。給你一個名單吧。可以考慮一下。你是高考還是考研呢?
電影學院本科生必看100部
外國70部 1895 盧米埃爾短片 1902 月球旅行記 1905 火車大劫案 1914 一個國家的誕生 1920 卡里加博士 1926 母親 1928 聖女貞德 1930 藍天使 1933 瑞典女王 1936 我們來自克琅施塔得 1939 大獨裁者 1940 公民凱恩 1940 幻想曲 1945 羅馬--一個不設防的城市 1946 湖上艷屍 1952 正午 1954 後窗 1954 二十四隻眼睛 1953 白鬃野馬 1957 野草莓 1957 桂河大橋 1959 四百下 1959 士兵之歌 1960 裸島 1960 精神病患者 1961 薇麗吉安娜 1961 水中刀 1962 伊凡的童年 1962 007 I :諾博士 1967 邦尼和克萊德 1967 等到天黑 1967 虎豹小霸王 1973 舞會的小提琴 1974 戀人曲 1977 星球大戰 I 1978 天堂的日子 1979 錫鼓(本人觀點是鐵皮鼓) 1980 女歌星 1980 影子武士 1981 泥之河 1981 法國中尉的女人 1982 迷牆 1983 卡門 1984 美國往事 1985 自己去看 1986 使命 1986 藍絲絨 1987 早安,巴比倫 1987 壞血 1988 霧中風景 1988 征服者佩爾 1988 十誡:愛情(即第六不可姦淫) 1989 性,謊言,錄像帶 1990 生於七月四日 1991 末路狂花 1993 番木瓜香 1993 辛德勒的名單 1993 情迷巧克力 1994 低俗小說 1994 暴雨將至 1995 阿甘正傳 1995 破浪 1996 花火 1996 柯里亞 1998 楚門的世界 1999 女巫布萊爾 2000 愛情是狗娘 2001 愛米麗(即天使愛美麗) 中國30部 1934 大路 1934 姐妹花 1934 漁光曲 1937 風雲兒女 1947 八千里路雲和月 1951 關連長 1959 戰火中的青春 1960 革命家庭 1966 西施 1972 秋決 1979 三個和尚 1980 巴山夜雨 1981 鄰居 1982 如意 1984 一個和八個 1984 似水流年 1985 青春祭 1985 野山 1989 悲情城市 1989 菊豆 1991 心香 1991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 阮玲玉 1992 三毛從軍記 1993 霸王別姬 1993 蘭風箏 1994 背靠背,臉對臉 1994 愛情萬歲 1995 民警故事 1995 長大成人 其他必看: 1925 戰艦波將金號 1925 淘金記 1933 金剛 1937 白雪公主 1949 偷自行車的人 1951 羅生門 1959 筋疲力盡 1987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1988 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1998 羅拉快跑
F. 一個導演一年一般能拍幾部電影
馮小剛說要退休,采訪時候,他說前幾年一年一部,感覺很累了……拍完了華誼的合約他就受夠了
這個要看哪個導演,拍什麼電影
G. 影視導演必看的電影
影視導演專業必看片子或者必須知道的是在太多了。這么說吧,幾乎每天要看一部片子,每周影片分析課要放一個片子,中外電影史各放兩個,導演課平均一個。自己算吧。
給你列幾個隨口能想到的吧,都是大師作品。反正這幾個片子算是絕不能不知道的。
黑澤明
《亂》
《七武士》
《羅生門》
斯坦利庫布里克
《發條橙》
《奇愛博士》
《2001太空漫遊》
北野武
《花火》
《菊次郎的夏天》
小津安二郎
《秋刀魚之味》
《晚春》
威斯康帝
《大地在波動》
讓雷諾阿
《游戲規則》
格里菲斯
《黨同伐異》
奧森威爾斯
《公民凱恩》
巴斯特基頓
《七個機會》
伯格曼
《野草莓》
《處女泉》
赫爾措格
《柏林蒼穹下》
波蘭斯基
《水中刀》
《鋼琴師》
羅西里尼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特呂佛
《400下》
H. 請問電影導演出一部電影需要具備哪些資源
這個……很難 100W投資一部電影應該是不夠的
請導演和編劇觀看修改劇本
找投資公司給電影做宣傳 著名演員的價格很高 群眾演員也要隨情況 要有預算開支 拍攝的地點也要選 道具 拍攝影篷 後期製作 特效等
I. 電影導演要具備哪些技能
其實,最重要的是情商,是與人溝通的能力。想像力、藝術感悟什麼的是得有,但你要真沒有,只要你有一個專業的團隊,你還是能把他們都調動出來。所以,關鍵還是你如何駕馭團隊,與團隊合作的能力。要麼,你做個獅子,讓大家都服你,指哪兒打哪兒,完全按照你的想法來;要麼,你做個狐狸,讓大家跟你關系都不錯,輕描淡寫擺平矛盾,讓劇組和諧推進。這個能力,雖然未必能讓你成為一名偉大的導演,但至少可以保證你的劇組不陷入災難,你的戲能順利完成。特別是國內導演,在國內業界人士遠不如北美專業,江湖味很重時,這種與人溝通的能力尤為關鍵。
情商第一,藝術感覺第二。我個人覺得這個藝術感覺包括專業技能上,最重要的是畫面感。因為電影還是以畫面為主來講故事的。畫面感不是說特別強調或者善於製造視覺效果或器官,而是拿到文字,就能想出畫面,並且知道怎樣用畫面去表現這個文字或是想法。這個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挺難的,很多導演片子也拍了不少了,但這個能力還是很欠缺。如果沒有這個能力,他連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是什麼都搞不清楚。
也許會有人提到文化修養什麼的。其實我倒不覺得導演一定得多有文化,胸中詩書無數。其實積淀太多未必絕對是好事情,都占滿了,哪兒有空間去想。但這一點對於中國導演還是例外,因為幾次接觸,導演的文化水平低到超出我的想像。比如某導演看到台詞中有句「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當即表示秋天不夠強烈,改成冬天!這種事兒讓你怎麼說?所以在文化修養方面,我覺得不要求一個導演有多高的學歷,有多少科班的培養,但至少得有強烈的學習意識和求知慾。你可以不懂,但你得問人,你得去查資料,咱不能不懂裝懂不是。
這兩條半是我根據身邊的導演觀察出來的,至於其他技能,有更好,可加權,沒有的話,只是決定水準高低,不影響大成敗,不排除某些以上三項不符,但某項技能超級強悍而照樣異軍突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