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導演分為哪幾代
中國電影導演的分代不是一個嚴密的學術概念,而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一般來說這樣劃分:
1、「第一代導演」指20年代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如張石川、鄭正秋等。
2、「第二代導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躍在影壇上的一批導演,如蔡楚生、孫瑜、費穆、吳永剛等。他們是第一代導演的學生。
3、「第三代導演」指五、六十年代活躍於影壇的導演,如鄭君里、謝晉、水華、成蔭、崔嵬、凌子風、謝鐵驪等。
4、「第四代導演」指在「文革」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或各電影廠培養出來,在新時期嶄露頭角的一些導演,如張暖忻、吳貽弓、滕文驥、吳天明、謝飛、鄭洞天、黃建中、黃蜀芹等。
5、「第五代導演」指電影學院78班畢業的一批導演,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何群等。
6、「第六代導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電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拍電影的一批導演。如管虎、路學長、婁燁等。
7、「第七代導演」指「新生代導演」的提法,如姜文、賈樟柯、張揚、施潤玖、金琛等。
導演職責
1.導演與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負責整部劇的藝術准則;
2.與製片人聯合提名和推薦演員角色人選;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導現場拍攝工作;
6.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7.指導拍攝現場的燈光、劇務、演員、攝像、 錄音、 美術、 化妝、 服裝等各部門工作。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導演就好比軍隊的最高指揮者,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視作品的風格,也往往體現導演的藝術風格和性格,更能體現出導演看待事物的價值觀。
導演分類
影視導演
導演同時運用了演員的身體及情緒/視線的選擇/光線的調度/畫面的構成/剪接的邏輯/音聲的搭配,將某個劇本呈現於影視屏幕上,從而將這個劇本(以及如果有的話:它的思想)表現給觀眾的人。
影視工業涵蓋多元的專業技術,從製片、攝影、燈光、美術指導、場務、演員、錄音、混音、後期特效等,十分龐雜。絕大多數現代影視導演無法廣泛專精以上各項專業技術,但他/她仍可以支配旗下所有各該部門的專業人士,依照他/她的意志工作。
舞台導演
舞台導演的工作是一個貫穿的完整過程,從劇本的閱讀、演員的選擇與合作,到舞台空間、服裝化妝、燈光等的設計,都是導演工作的組成部分,我國舞台導演孟欣,孟京輝、田沁鑫、米龍,張繼剛等便是舞台導演的傑出代表。
B. 有哪些特別擅長布光的導演
泰倫斯·馬力克的大部份電影,尤其《天堂之日》,幾乎全在magic hour (日出後和日落前一小時拍攝),大部份都是只用自然光,拍了大量剪影,電影院看實在太震撼。
C. 電影中光影的理解
關燈拆電影 懂電影的看這幾個鏡頭就高潮了
一冰
Filming is the art of lights and shadows.
電影是光和影的藝術
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光」的孿生兄弟
「影」
▼
在公眾號後台回復具體影片片名可獲取
全網獨家1:1同聲評論音軌鏈接
-
剪影突出與省略的平衡點
剪影是電影中最為常見的光影處理手段之一,它能夠有效地省去人物外形特徵,把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更重要的地方。
比如在一些動作片中主角以剪影的方式進行打鬥,一方面能夠突出肢體動作,另一方面也豐富了武打場面的多樣性,是動作片導演喜聞樂見的一種表現手法。
《007:大破天幕殺機》中這場高樓打鬥戲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動作戲連貫好看,背景幕牆上的水母圖案更是提升了這場打戲的藝術性,
剛硬與柔和在同一畫面里體現,美輪美奐。
也就是說,光和影能夠把畫面切分成兩個層次,在同一個平面中同時並置兩種對立元素,以此表達影片的某種復雜性。
譬如《搏擊俱樂部》的結尾,前景是傑克牽著馬拉的手的靜態剪影,後景我們看到摩天大樓轟然倒下,既暴力又具美感。
在這個畫面中前景象徵聯合,後景代表拆分,正合了《搏擊俱樂部》解構與重構的兩重性。
有的時候處於高亮部分的背景又可以作氣氛烘托的作用,譬如《愛樂之城》中戀人在星空下起舞,《ET外星人》里小男孩載著ET從夜空中騎行而過……
背景都為剪影中的人物關系鋪上了一層浪漫、奇幻的氛圍。
而影片中最常出現這種表現手法的時刻多處於日出或日落階段,
在電影學中這一時段也被稱為魔幻時段,英文叫Golden Hour。
顧名思義,因為太陽光線角度接近地平線而呈低色溫,整個畫面被橙紅色的光映照得暖烘烘的,特別適合導演在前景中表現人物的內心戲。
像《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就有馬小軍俯瞰米蘭和劉憶苦交好,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這種表現方法具有三層含義。
一是黑根負責打理科里昂家族對公的事業,半明半暗代表他黑白通吃的兩重性。
二是黑根是老教父一手撫養長大的義子,他在科里昂家族中既是自己人又是外人,半明半暗代表著他尷尬的處境。
三是黑根對失去老教父庇護後的科里昂家族產生了信心上的動搖,半明半暗代表他搖擺不定的衷心,可以說是非常巧妙了。
再有一個特例,就是老教父的大兒子桑尼,他本是教父寶座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卻因為太過火爆的脾氣而間接被敵人設計暗殺。
為這個人物造影時,戈登·威利斯考慮到他直接的性格而特意沒有在他的臉上堆積任何陰影。
全場桑尼都是以面部高亮的形象示人,這也側面提醒了觀眾桑尼絕對不是教父之位的最終接班人。
陰影,究竟是五十度灰,還是五十度黑,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么多的講究。
在戈登·威利斯開疆闢土般對陰影的研究和嘗試之下,終於「黑色電影」不再只停留於黑色的題材,而是更進一步地在光影藝術層面也達成了黑色的統一。
電影是一座光和影的神殿,
請關注「關燈拆電影」微信公眾號,
在往期內容中繼續收看「光」在電影中的巧妙運用。
我們,只讀經典。
D. 在電影簡愛裡面,導演用光打造出了一種什麼電影風格
道士出山3外星古墓(下)
7.2分
主演:王修澤金梓壑王佳宇許奕
導演:張濤
類型:劇情驚悚魔幻網路電影
時長:85分鍾
年代:2015
地區:內地
簡介
E. 十分鍾,年華老去|15位導演用電影雕刻的時光
《十分鍾,年華老去》由英國「10分鍾,年華老去"有限公司斥資上億元人民幣拍攝,邀請了15位世界大師級導演,旨在展示當代世界電影的最高藝術水準,15位導演各拍10分鍾,串成一部150分鍾的電影。每位導演在10分鍾內所選擇的主題和題材不拘一格。這十五部短片分為大提琴篇和小號篇。
來自中國的陳凱歌在此系列中有不俗的表現。
大提琴篇
第一部
《水的故事》Histoire d'eaux(義大利)
導演:伯納多·貝托魯奇 Bernardo Bertolucci
第二部
《關於時間 2》About Time 2(英國)
導演:邁克·菲吉斯 Mike Figgis
第三部
《一瞬間》One Moment(捷克)
導演:伊利·曼佐 Jirí Menzel
第四部
《十分鍾後》Ten Minutes After(匈牙利)
導演:伊斯特凡·薩伯 István Szabó
第五部
《面對南茜》Vers Nancy(法國)
導演:克萊爾·丹尼斯 Claire Denis
第六部
《啟迪》The Enlightenment(德國)
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ondorff
第七部
《沉溺於星》Addicted to the Stars(英國)
導演:邁克爾·雷德福 Michael Radford
第八部
《在時間的黑暗之中》Dans le noir temps
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Jean-Luc Goddard
小號篇
第一部
《狗沒有地獄》Dogs Have No Hell(芬蘭)
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 Aki Kaurismaki
第二部
《生命線》Lifeline (西班牙)
導演:維克多·艾利斯 Victor Erice
第三部
《幾千年前》Ten Thousend Years Older (德國)
導演:沃納·赫爾佐格 Werner Herzog
第四部
《國際組織·拖車·夜晚》Int.Trailer.Night.(美國)
導演:吉姆·賈木許 Jim Jamusch
第五部
《距離托那12英里》12 Miles to Trona(德國)
導演:維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第六部
《我們將被掠奪》We Wuz Rubbed (美國)
導演:斯派克·李 Spike Lee
第七部
《百花深處》100 Flowers Hidden Deep (中國)
導演:陳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