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從心出發導演

電影從心出發導演

發布時間:2023-06-05 23:17:57

㈠ 如何評價豆瓣8.5,好萊塢唯美又俗氣的愛情片《戀戀筆記本》

如果說親情像月球對地球的守護,友情像兩顆並行的恆星,那愛情就像一瞬間劃過夜空的流星,哪怕只存在一瞬間的燦爛,也可以引無數人飛蛾撲火。每一個七夕的到來,都是人們表達自己愛情最熱情的時刻。

什麼是好的愛情?這是我在電影中聽過最好的答案了。《戀戀筆記本》就是這樣一部看起來俗氣,卻處處透漏著唯美浪漫,又有深刻指導意義的影片。

願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真摯的愛情,願每一對戀人都能終成眷屬。每一個七夕,別忘了翻一遍屬於你們的《戀戀筆記本》。

㈡ 中國大陸電影的六代導演的作品

第一代導演活動的時間大體上是在世紀初到20年代末。這段時間涌現的導演總計約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張石川、鄭正秋、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為代表,活動的時間大體是在本世紀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導演」是中國電影的先驅,在拍攝條件非常簡陋、艱苦,又缺乏經驗的條件下,創作了中國第一批故事片。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不同程度上表現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從藝術技巧而言,「第一代導演」還不了解什麼是電影,他們往往用傳統的戲劇觀念來處理電影,拍攝時沿用戲劇舞台的一套辦法,攝影機基本固定。「第一代導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張石川(1889—1953)、鄭正秋(1888—1935)。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第一部長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武俠片《火燒紅蓮寺》,以及早期最有影響的《孤兒救祖記》等都出自他們兩人之手。但兩人相比,鄭正秋比張石川更有藝術主見與追求,張石川的製片方針是「處處惟興趣是尚」,鄭正秋則提出影片不僅要迎合觀眾,而且要引導觀眾的欣賞趣味。他的影片故事性強,結構嚴謹,戲劇沖突較強。特別是後期的《姐妹花》十分注重故事的雅俗共賞,表演的樸素細膩,導演手法的自然流暢,使得該片在上海新光影院上映創下連映60天的記錄。 「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孫瑜、袁牧之、應雲衛、陳鯉庭、鄭君里、吳永剛、沈浮、湯曉丹、張駿祥、桑弧等。「第二代導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們開始,中國電影就思想內容而言,開始真正從單純的娛樂——「玩耍」中解放出來,開始比較深入地反映社會生活,從娛樂中發揮社會功能。在藝術上,這代導演最大的特點是寫實主義,同時,他們注意把「寫實」和電影化結合起來,開始逐漸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規律。盡管這代導演的「戲劇意識」還比較強烈,但他們已從對戲劇的摹仿從形式轉向內涵,即逐漸擺脫舞台的局限,充分發揮電影藝術之所長,只是在故事情節上強烈地追求戲劇懸念、戲劇沖突、戲劇程式。可以這樣說,中國電影從這一代導演開始,才顯出自己獨立的價值。 「第二代導演」中成就最大的是蔡楚生、鄭君里、費穆、吳永剛、桑弧、湯曉丹。 這個時期,中國的電影表演藝術也屬於由萌芽到起步階段。 「第三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這一代導演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在影片努力反映時代,深入地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第三代導演」中成蔭、水華、崔嵬、謝鐵驪、謝晉、凌子風、李俊最有代表性。 第三代導演的活躍時期,也是中國電影的曲折發展時期。這一代導演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在影片努力反映時代,深入地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第四代導演」的主體是六十年代電影學院的畢業生,還包括在同一時期自學成材的人。他們雖然學藝於六十年代,由於種種歷史的原因,其藝術才華到1977年以後才發揮出來。幾近不惑之年的「第四代導演」,一旦沖出起跑線,便顯示出穩健的創作實力和持久的藝術後勁。他們以開放的視野,吸收新鮮的藝術經驗,不懈地探索藝術的特性,承上啟下,力圖用新觀念來改造和發展中國電影。他們提出中國電影要「丟掉戲劇的拐杖」,打破戲劇式結構;提倡紀實性,追求質朴、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的結構;注重主題與人物的意義性和從生活中,從凡人小事中去開掘社會和人生的哲理。「第四代導演」有理論,有實踐,是這一時期獲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導演力量。 在「第四代導演」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吳貽弓、吳天明、張暖忻、黃健中、滕文驥。 除上述導演外,鄭洞天、謝飛、胡柄榴、丁蔭楠、李前寬、陸小雅、於本正、顏學恕、黃蜀芹、楊延晉、王好為、王君正、張子恩、宋崇、叢連文等都以不同風格的作品在這一時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第五代導演」是指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這批導演在少年時代捲入了中國社會大動盪的漩渦中,有的下過鄉,有的當過兵,經受了10年浩劫的磨難。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接受專業訓練,帶著創新的激情走上影壇。他們對新的思想、新的藝術手法,特別敏銳,力圖在每一部影片中尋找新的角度。他們強烈渴望通過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在選材、敘事、刻劃人物、鏡頭運用、畫面處理等方面,都力求標新立異。「第五代導演」的作品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特別強烈。當他們一旦作為一個群體的力量出現時,盡管人數不多,卻給中國影壇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波。 「第五代導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黃建新。 在「第五代導演」這一群體中,還涌現了其他一些優秀人才,如張軍釗、李少紅、胡玫、周曉文、寧瀛、劉苗苗等在這一時期也拍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 2004年,賈樟柯、王小帥、朱文組成的第六代,終於集體登堂入室。在歷經了十年坎坷之後,這些「奔四張」的導演,開始掙扎著在電影市場的夾縫中艱難求生。這些依舊希望張揚自我的導演面對藝術、官方、市場,「一個頭兩個大」。看來,即使上岸了,第六代仍然徘徊在主流的邊緣…… 2005,中國電影百年,第六代導演突然迸發出強勁的創作力,寂寥的中國影壇突然煥發了勃勃生機。陸川的《可可西里》、顧長衛的《孔雀》、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賈樟柯的《世界》、王小帥的《青紅》,每一部,都有參加過國際電影節的光環,而且相繼在國內上映。

㈢ 有關心理的電影推薦

盤點有關心理學的電影推薦

1.《飛躍瘋人院》影片中主人公由於厭惡監獄里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但是精神病醫院也遠不是避難所,雖然男主的到來改變了精神病院死氣沉沉的狀態,但他也因此成為護士們的眼中釘。醫院僅僅有條的作息表就像是穩固的秩序,而自由和秩序博弈時利益就站在兩邊,而權力掌握了所有資源,自由只是空空如也。影片無疑在暗示秩序和自由,挑戰者、和麻木的大眾。或許在看完這部影片很久,他帶給你的力量也是綿綿不息。

2.《超脫》這是一部並不應該推薦的豆瓣高分電影。電影以男主角亨利在學校的生活為點,展現了不同年齡、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同人生。生命是生命本身的饋贈,唯有愛可以超脫。但是電影取名《超脫》,但內容並不讓人覺得輕松自在、如獲新生,反而在感到那一絲溫暖的同時,感受到更沉重的壓力。人與人所經歷的不同,所看到的不同,所以所感受到的也不同。作為個體,我們都渺小如塵埃。而如何對生活、對悲傷、對苦難、對孤獨進行超脫,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的功課。

3.《彗星來的那一夜》這是一部低沉本的科幻燒腦片。講述了六個人在聚會時互通平行世界的故事。平行世界本就帶著科幻、懸疑的色彩,再加上影片中對人性黑暗面的剖析,讓人在燒腦之餘還忍不住感慨,人性比平時世界復雜多了。撲朔迷離的人物關系讓人迷惑劇情的走向。

4.《消失的愛人》影片講述了一對恩愛的夫妻,突然有一天妻子消失了,種種線索表明,是丈夫殺害了妻子。當丈夫被推到風口浪尖時才發現,其實這一切都是妻子精心設計的騙局。這是一部燒腦片,也是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他將人性和婚姻的黑暗面拿出來剖析。女主說的相互折磨、相互控制、這就是婚姻嗎?或許婚姻本就是一襲華美的袍,美麗華麗是面子,而千瘡百孔是里子。

5.《黑天鵝》影片講述了一個有關芭蕾舞的超自然故事。女主角是一個資深芭蕾舞演員,她發現自己被困在了與另一個舞者的競爭狀態,隨著演出的臨近,這種狀態越來越嚴重,她甚至區分不開這是幻覺還是現實。女主無疑是個完美主義,或者說很多藝術工作者都是完美主義,正因為心思細膩又追求完美,所以才容易陷入極端情緒,終其一生,女主都為了追求她完美的芭蕾舞工作。每個人心裡都有黑暗,邪惡,壓力,恐懼,慾望,利己,自私,妒忌,佔有欲;但也有善良、溫暖、溫柔、純潔、快樂、幸福。這大概就是每個人心中的黑天鵝和白天鵝吧。

"一個沒有性魅力的人,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
6.《死亡實驗》影片以1971年美國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為基礎,根據馬里奧·喬丹努的小說《黑盒子》改編。向世人展示了人們在權力分配下的行為舉動,以及在實驗過程中這些參與者心理上發生的與原人格迥異的超預設變化甚至扭曲,環境、人員、權力等,一切皆人為預設,參與者都清楚實驗的模擬性,然而,實驗的模擬還是朝著與現實幾乎一致的軌跡發展,以強凌弱。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總是經不住考驗。
"沒有誰比誰更卑劣,沒有誰比誰更高尚,你永遠也無法預估,你會成為誰

㈣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作品有哪些

1、《影》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完美威秀娛樂(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從八歲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努力尋回自由的人性故事。2018年9月6日,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同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2、《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黃天元和渡部篤郎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12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一個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學生、14個逃避戰火的風塵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他們在危難的時刻放下個人的生與死,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3、《英雄》是張藝謀執導的武俠電影,由李連傑、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於2002年12月14日上映。

電影主要講述戰國末期,七雄並起,惟秦國最為強大,急欲吞並六國,一統天下。為對抗秦國的吞並,六國各地俠客欲刺殺秦王的故事。

4、《我的父親母親》1999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根據鮑十小說《紀念》改編,由張藝謀執導,章子怡、鄭昊、孫紅雷主演。

該片以自傳性質講述了對父母感人至深愛情回憶。現實用黑白表現,回憶用彩色表現,現在時的冰冷現實與過去時的美好回憶形成強烈反差。2000年該片在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銀熊獎。

5、《有話好好說》是一部都市喜劇電影,由張藝謀執導,姜文、李保田、瞿穎等主演。故事講述的是青年趙小帥以奇特的方式,狂熱的追求漂亮姑娘安紅,而引發了一場詼諧幽默和社會意蘊的故事,該電影於1997年5月16日上映。

㈤ 李少紅都獲得了哪些獎項

我知道李少紅獲得過很多的獎項,那我們今天就細數一下她都得過什麼獎項吧。


1997年,李少紅執導劇情電影《紅西服》,作品《紅西服》榮獲中國政府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同時李少紅榮獲上海影評協會「最佳導演獎」。2006年,執導劇情電影《生死劫》,獲得美國迪伯倫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金膠片獎」、義大利米蘭亞、非、拉美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印度喀拉拉邦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雀獎」、紐約翠貝卡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

有沒有喜歡李少紅導演的呢?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電影從心出發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劍王台灣電影 瀏覽:921
好看的大尺度愛情電影歐美 瀏覽:857
影音先鋒AV愛情電影網 瀏覽:335
吸血鬼開車什麼電影 瀏覽:255
惡魔和天使電影結局是什麼 瀏覽:511
我的世界最長大電影大全 瀏覽:948
張家輝和胡杏兒一起演過的電影是什麼名字 瀏覽:579
特工狂花電影完整版徐冬冬 瀏覽:971
戀夜社區電影院國產電影 瀏覽:132
天翻地覆電影中文 瀏覽:470
小孩看的泰國電影 瀏覽:149
都市愛情喜劇電影有哪些 瀏覽:978
很多年前一部反應病毒電影 瀏覽:153
小馬寶莉之彩虹搖滾電影完整 瀏覽:16
對電影情書的觀後感 瀏覽:369
電影綠皮書里的信英文版 瀏覽:871
一部外國電影一男一女被困電梯 瀏覽:473
找一部電影講的是喪屍不襲擊黑人 瀏覽:677
泰國電影人皮做皮影 瀏覽:480
名字是沃爾特的電影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