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馮傑,前期他是也是一個演員,前不久的時候去世了
❷ 高營長馮喆,當紅小生為啥會娶小妾出身為妻
說起馮喆,可能90後的孩子們並不知曉太多,對他熟知的人群大約集中於70後居多。他所主演的電影如數家珍,《南征北戰》中,他飾演高營長,《金沙江畔》中,他飾演指導員,《羊城暗哨》中的他飾演政委李正,《沙漠沙漠追匪記》中他飾演騎兵班長,《桃花扇》中更是飾演了一代名士,侯公子......
直至最後馮喆經歷了三年的高牆生活,讓馮喆再也經受不起生活對他的打壓,導致他於1969年6月2日上吊自殺。
直到死,馮喆都沒有留下一句遺言,但在他妹妹的記憶中,哥哥唯一的心願就是想永遠陪伴著母親的遺骸。
❸ 馮喆的妻子
張光茹 此時,馮喆的妻子祥汪張光茹自然也是被作為「專演才子佳人的舊戲子敗襲」,強行送進了成都市文藝系統學習班,整天就是不謹枯仔斷地反省自己。
❹ 《南征北戰》的高營長:受盡猜疑無奈自殺,妻子至死不與他合葬
老電影《南征北戰》中,高營長由上影廠演員馮喆扮演。他演出的角色令人耳目一新,不像從前電影中爽朗豪放的工農幹部,這個「高營長」顯得文質彬彬、風度翩翩,既英武又有韜略,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這部電影起,馮喆開始了自己在銀幕上的黃金時代,成為當時的一線男演員沒物。
與此同時,他與自己的心上人、年青美麗的川劇演員張光茹結為連理,事業與愛情雙豐收。可世事難料,婚後的馮喆,不改風流灑脫本性,加上他名氣越來越大,引發了妻子過度的猜疑心,令這段本該美滿的婚姻一波三折。
1969年,馮喆含冤自殺,張光茹沒有再婚,獨自一人生活多年。1993年,張光茹去世後,按她生前的遺囑,她的骨灰一半葬於宜賓白塔山父母身旁,一半葬入成都磨盤山公墓,沒有與丈夫馮喆合葬。
是什麼樣的猜疑和嫌隙,讓這對才子佳人最終心灰意冷,至死不能互相原諒?
馮喆原名馮貽喆,他是廣東佛山人,1920年出生於天津,自幼熱愛文藝,曾考入上海國立音專學大提琴。
1941年5月,他前往美國聖約翰大學就讀,1942年4月輟學回到上海,被顧也魯推薦到上海「美藝劇團」當話劇演員,在舞台上演出了四十餘部話劇。
不久,他對一位小十歲的女演員張光茹一見鍾情。
張光茹是四川宜賓人,原名張啟珍,父親是破落秀才,因家境貧寒,母親將她送到重慶「三慶會」學戲,9歲時加入宜賓「凡爾登戲院」,以「鳴鳳」的藝名在宜賓、瀘州、內江等地登台演出。
張啟珍相貌清秀甜美、學藝刻苦,很快成為川劇紅伶,12歲那年,她被一個川軍軍官看中,欲出重金娶她為妾,張母貪圖軍官財勢,答應了婚事,而張啟珍寧死不從,在辦訂婚宴時逃跑,前往內江、資中一帶唱戲。
幾年後,她遇見一個闊少陳三公子,陳三公子天天為她捧場,令張啟珍萌生出了情愫、以身相許,二人同居不久,風流成性的陳三公子便另有新歡,拋棄了張啟珍,令她痛不欲生,張啟珍揮刀斬斷了自己左手食指,發誓再也不相信男人。
這段悲傷往事,為馮喆的婚姻埋下了危機。
張啟珍輾轉來到重慶後,又被重慶警察局長借勢霸佔,直到她加入應雲衛的中華劇藝社,改學話劇,才擺脫了苦難的命運。
她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張光茹,欲為自己的人生找到光明。
1946年,張光茹跟著劇社來到上海演出,馮喆在觀看中華劇藝社《棠棣之花》綵排時,被扮演歌女的張光茹深深吸引,開始熱烈追求。
當時的馮喆已成明星,深受女性歡迎,但他眼中卻只有張光茹一個人,還邀請張光茹加入了國泰影業公司,在自己主演的《憶江南》等影片中扮演角色。對於馮喆的戀情,他父母並不看好,馮家是書香門第,不願讓「枯茄液江湖戲子」出身的張光茹成為兒媳婦,而馮喆卻不為所動。
經過一番苦追,張光茹被他的真情打動,1948年,馮喆前往香港拍片,張光茹主動南下找到馮喆,1949年5月7日,29歲的馮喆和19歲的張光茹,在香港六國飯店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1950年,二人從香港回到大陸。
熱愛舞台藝術的張光茹加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馮喆進入上海天馬電影製片,1952年,他主演了戰爭電影《南征北戰》,以有勇有謀的解放軍高營長形象成為家喻戶曉的一線男星。
馮喆五官並不突出,但外形俊朗、氣質飄逸,既有男子漢的陽剛之氣,又有知識分子的儒雅,英武瀟灑,從容敦厚,戲路多變。
無論是《鐵道游擊隊》沉穩多謀的李政委,《羊城暗哨》中帥氣多智的偵察員王練,《淮上人家》的朴實農民高黑子,還是《桃花扇》里風流倜儻的納手侯公子,他都刻畫得入木三分、爐火純青。
但與事業上的步步高升相反,馮喆與張光茹的婚姻生活卻十分失意,充滿了猜忌、嫌隙和爭執。
張光茹年紀輕輕已飽經風霜,心底對男人毫不信任,而馮喆又是名滿天下的一線男星,長期在外拍片,在電影里與女演員也有大量對手戲,因此她對馮喆處處設防,馮喆和年輕女性說句話,她也會猜疑半天,二人婚後時常爭吵。
馮喆為此感到痛苦,他對好友說:「光茹太多敏感,讓我無法暢快地呼吸了。」
拍完《南征北戰》後,馮喆隨慰問團前往朝鮮前線,臨行前,馮喆提出想生個孩子,卻被張光茹一口拒絕,令他很是難過。
幾個月後,馮喆從朝鮮歸來,夫妻感情重歸於好,張光茹懷上了身孕。
可沒多久,馮喆在街頭重逢了自己的前女友,與她談笑甚歡,回到家中還把此事告訴了妻子,並當著妻子的面,拿出前女友的照片與妻子做對比,認為妻子的身材不如前女友。
本來就文化程度不高的張光茹,不能理解馮喆的所作所為,她懷疑馮喆對自己不忠,懷恨之下,她故意恢復了閑置多年的川劇台功,每天一早跑步練功、翻單杠、練筋斗,造成了流產,第二年,她再次懷孕後又發生流產,因輸卵管阻塞造成水腫而切除輸卵管,徹底失去了生育能力。
此後,張光茹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常控制不住自己大哭大鬧。拍《淮上人家》時,馮喆感染了血吸蟲病,入院摘除了脾臟和胰腺,身體越來越差,渴望得到妻子的體貼和安慰,而這一切對他已是奢望。
夫妻二人感情破裂、爭執不休,為了 社會 影響,又無法斷然離婚,一氣之下,張光茹離開了上海,1957年,她調回四川成都、重回川劇舞台。
如果張光茹和馮喆從此一居上海、一居成都,天各一方,過著寧靜的生活,或許後來的一切不會發生。但一件意外的小事,竟讓馮喆被迫離滬,來到了張光茹身邊。
張光茹離開上海後,孤身一人的馮喆一心投入電影拍攝,接連主演了《羊城暗哨》、《沙漠追匪記》等多部經典電影,名聲越來越大。
1961年,馮喆在百貨公司購物時看見一位美貌姑娘,不知出於什麼動機,他一直跟著這位姑娘走到了派出所,這個美女警察的警惕性很高,當即扣住了他,並把這件事情通報給了馮喆的單位上海天馬電影廠。
天馬電影廠狠狠處理了馮喆,開除馮喆的黨籍並降了兩級工資,還以照顧夫妻兩地分居為理由,將他列入援建峨影廠的名單。
馮喆背著處分去和妻子團聚,一到成都,他就前往劇場觀看張光茹演出的川劇《鐵籠山》,並去後場探望妻子,令已是成都川劇團當家花旦的張光茹又驚又喜,還在當天日記里寫下:「喆來了,房子里又開始有人睡懶覺了……」但在聽說馮喆的「尾隨丑聞」後,張光茹立刻恢復了冷漠,把他趕出了家門。
1961年到1966年,夫妻二人雖然同在成都,卻過著分居的生活。
馮喆頂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出演了人生中最後兩部電影《金沙江畔》和《桃花扇》,不拍片的日子,從前滴酒不沾的他流連在峨影廠集體宿舍旁的大小酒館里酗酒買醉,很快瘦得形銷骨立、面目全非。
文革開始後,馮喆因為名聲在外又是外地人,遭到嚴厲打擊,被遊街示眾,痛苦的馮喆前往張光茹宿舍,哀求道:「光茹,我們兩個還是和好嘛!」張光茹卻不為所動,馮喆在門外蹲守了一個通宵才絕望地離開。
不久,張光茹被峨影廠造反派勒令交代丈夫的問題,不知道是出於外界壓力還是想報復丈夫,張光茹將以前丈夫與同事私下談論形勢的談話都揭發了出來,令馮喆被打成「黑線人物」和「特嫌分子」,發往農場勞動改造。
1969年6月2日,萬念俱灰的馮喆,在大邑劉文彩庄園的勞改農場上吊自殺,年僅49歲,骨灰送回家鄉,後安葬於廣東烈士陵園。
隨著時間推移,張光茹漸漸悔悟,明白了馮喆對自己的一片真情。上影廠著名演員鐵牛告訴她,馮喆曾說,他結婚12年,唯一的寶貝就是自己的老婆,從沒有愛過別人。
馮喆死後,張光茹沒有再婚,1993年因病去世。
張光茹學生在整理遺物時發現,她留有一本厚厚的《筆花詩集》緬懷亡夫,其中有一首《忠魂伴君》寫道:「我悼亡君十八年,此心耿耿意綿綿。君雖逝去我戀君,夢里相逢話苦甜。」仍流露著對馮喆的無盡思念。
二人的婚姻無疑是一場悲劇,他們外表雖然登對,可受到高等教育、浪漫熱情的馮喆與身世孤苦、心態狹隘的張光茹走入婚姻後,由於三觀和經歷不同,易為小事發生嚴重分歧,最終導致不能風雨同舟,不能攜手抵擋命運的波折,給彼此都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1978年,峨影廠舉行追悼會,公開為馮喆平反。2005年,馮喆被文化部評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星」,他清新俊朗的銀幕形象,至今被人懷念。
❺ 對於老電影《羊城暗哨》你怎麼看
年青觀眾知曉的不多,但講到電影《南征北戰》中有勇有謀的解放軍「高營長」、《羊城暗哨》中的虎膽英雄偵察員王練、《鐵道游擊隊》中睿智老練的游擊隊政委李正,相信觀眾再熟悉不過了。片中的故事劇情時至今天仍被津津樂道,角色扮演者是一代又一代影迷所喜愛和崇拜的偶像——馮喆。
馮喆,原籍廣東南海,1921年出生於天津。父親是一名高級知識分子,母親也有相應的文化水平。馮喆自幼勤奮好學,刻苦用功。他二十歲時,參加了抗日救亡活動,向群眾進行抗日宣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寇佔領上海的租界地區。當時,就讀於聖約翰大學的馮喆被迫停學。在這期間,由於他經常觀看話劇演出,接近共產黨員和進步文藝 工作者,對以戲劇形式鼓舞民眾抗日熱情,有了新的進一步認識。1942年,他參加 了由地下黨領導的進步文藝社團演出,並先後在美藝、華藝和同藝等文藝團體演出《家》、《風雪夜歸人》等40餘部話劇。1946年加入上海國泰影片公司,主演了《裙帶風》、《憶江南》等多部影片。1948年到香港,在《戀愛之道》、《結親》等影片中扮演各種角色。1950 年,馮喆回到解放後的上海,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這對於馮喆來說,是新生活的開始,也是他表演藝術的新起點。從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10多年間,馮喆曾在《勝利重逢》、《淮上人家》、《南征北戰》、《鐵道游擊隊》、《羊城暗哨》、《沙漠追匪記》、《金沙江畔》、《桃花扇》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和解放前不同的是,他扮演的人物更豐富多樣了,而且大都是他以前所不熟悉的,其中有解放軍、公安戰士、農民等等。作為長期生活在城市文化圈中的馮喆,要演好這些人物,難度是比較大的,而馮喆塑造的這些銀幕形象,大都真實、自然,還具有他那獨特的瀟灑風度,是較為難得的。馮喆在表演藝術上這種新的成就,新的突破,不是單純的技巧問題,這和他滿腔熱情地投身到沸騰的戰斗生活中去是密不可分的。1961年,由於由於不久前「街頭追女」的風波,被名列第一批入川援助峨影廠建設的人員之內,但美其名日是照顧夫妻兩地分居;因為在此之前1957年,他的妻子張光茹為了重新找回失去的川劇事業,已經調往四川成都川劇院。
馮喆從上影廠調入四川峨眉山電影製片,逐漸轉入幕後工作,期間只參加過《金沙江畔》、《桃花扇》的演出。
❻ 哭冤死的影星一一馮喆
俊朗儒雅的一代影星馮喆,在他49歲最好的年華落下了生命的帷幕。
我是從一篇文章里知道馮喆就是南征北戰的那個高營長。知道他主演過10多部影片。知道他本該有更大成就的從影之業,同樣毀滅在他的從影經歷中。
這幾天我從電視上看了他主演的羊城暗哨,鐵道游擊隊,勝利重逢,准上人家。只能搜出這四部電影。南征北戰是從手機上看的。
看完電影的心情特別沉重,在心裡為他哭一場。
在羊城暗哨里,他孤身潛入敵人的心臟,機智沉著的探查我方急需的敵特秘密。在敵人乘船逃跑並要用定時炸彈做船毀人亡垂死掙扎的5分鍾內,他找到炸彈並爬上弦梯,拋入大海。一連串的動作緊張而真實。
整個表演沒有表演的痕跡。完全像真實的生活一樣。有一個在大街上他跟蹤特務的鏡頭,他的肢體語言,他的眼神,沒有一句台詞,卻把觀眾的心, 高高吊起,屏住呼吸比他還緊張。
也許正是這個電影里的鏡頭,讓他在現實生活中錯位。那一年在上海的街頭,他看迅滑派到一個漂亮姑娘,鬼使神差般的他重現了電影里的鏡頭。估計他當時把現實當成了電影。沒想到那個姑娘是公安局的警察,就這樣,他被帶到了公安局。 這場現實與電影混淆的追美人就成為了流氓行為。上影廠以照顧夫妻兩地分居的名義把他派到峨眉廠。
傳言到他妻子的耳朵里,他妻子與他分居。
他主演過的桃花扇,運動中,桃花扇的編劇、導演都被批判,馮喆也因此喪命。據說他死的很慘。是69年。那年他49歲。
在南征北戰中他飾演的高營長。沉穩、老練,充滿自信的堅定。在大雨如注的急行軍的路上,在炮火連天摩天嶺的陣地上,他就是一個真實的八路軍的營長。他的書卷氣在他眼睛的光芒里,在他沉穩的語言里有所展現,讓他的軍人氣概更具魅力。
上學的時候看過好幾次南征北戰,高營長在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沒留意他的名字叫馮喆。
鐵道游擊隊演的就是山東棗讓祥庄的事。我確是第一次觀看此片。他用於做掩護的帳先生身份,顛覆了我對所有帳先生的印象。他作為游擊隊的政委,在一幫隊員中凸顯出儒雅與智慧。
在勝利重逢里,他塑造了一個由農民被抓壯丁,當了國民黨兵,又做了解放戰士的軍人形象。他把三個不同的身份,演繹的惟妙惟肖,找不出一點做作。
淮上人家從頭至尾,他都是一個農民。如果說羊城暗哨可以展現他儒雅的本色,那麼淮上人家,他就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在治理淮河的工地上,為了大壩在規定的時間內合攏,他打破冰凌赤腳下水挖沙土。那可是冬天呀,那冰水是刺骨的。為了拍電影,他都能豁出去。
他的家境的優裕是當時那些演員里少有的。他的父親畢業於美國某大學,又考上了清華的研究生。他的母親是上海音樂專科學校畢業的。他自己也是上海音專畢業畝賀的。從小的文化熏陶和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他與眾不同的儒雅。這樣背景的一個人,為拍電影,竟然可以不顧一切。
把自己獻給電影的馮喆。卻死於非命,過早的離開了電影。
1978年7月13日,峨影廠舉行全廠追悼會,公開為馮喆平反昭雪。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辰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之際,馮喆被國家文化部列為126名「中華影星」之一。
沉冤10年,一代影星昭雪。欲哭無淚。欲說還休。馮先生走了,他塑造的銀幕形象卻活在人們心中。隨著歲月的磨礪,那些形象愈加的鮮活。
❼ 馮喆和張光茹的婚姻是因為什麼走到頭的
我認為馮喆和張光茹的婚姻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解放前夕赴香港拍片的經歷,本是他一生都引以為榮、感到自豪的歷史,卻在其時是非顛倒。
可以想像他們初相識的情形,豐神如玉的男子從燈火璀璨處走到楚楚動人的女子面前,微笑著說:「你好,張小姐。」一段如花美眷的故事從此開始。他娶了她,盡管門不當戶不對。童話在王子娶了灰姑娘後就不寫了。真實的生活是,灰姑娘有著極強的自卑和自尊心。周圍的一切時時提醒著她,他們之間的差異。她變得極端地敏感和偏狹。於是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王子開始有了外遇。而為了懲罰他的出牆,她打掉了和他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相好,並開始了對他深切的,無休止的恨。所以我認為馮喆和張光茹的婚姻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
❽ 求老電影《羊城暗哨》觀後感急!!!!!!!!!
影片主要講了我公安偵察員王練奉命頂替特務209號,打入特務內部,偵查特務們的計劃,協助公安幹警將敵特一網打盡。
影片最驚心動魄的環節就是片尾王練在定時炸彈即將爆炸的時候扔到海水中,剛著到海面就爆炸了,如果要在晚2秒鍾...後果將不堪設想。
看完影片我真的很佩服偵查員王練超凡的智慧和膽略,他能與敵人巧妙周旋,時時刻刻都在分析敵情,面對敵人毫不慌張,在危急時刻奔到船頭把定時炸彈扔到海里,奔跑中炸彈很有可能爆炸,但他不怕犧牲。
面對困難時,我們也要向王練一樣不怕困難,毫不慌張,從容不迫,仔細分析情況,一定會戰勝困難的!
真的很為裡面的盧隱感動,那麼好的一個男人,對妻子那麼愛,那麼好,管他什麼特務不特務,要是我嫁了這么個男人,死也值得了啊!我覺得自己是深深的稀飯這個帥特務了,HOHO~
盧隱GG有什麼不好?人又帥,又聰明,又什麼都會,對妻子又好。中國很多電視劇都是違背常理的,一定要愛上黨的工作者,比如亮劍吧,那個SB李雲龍有什麼好喜歡的,整一個土鱉,居然會有人喜歡,這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現實中的女性也喜歡,那不是SB秀逗嗎!要長相沒有要學識沒有要溫柔沒有,要來做什麼?!電視劇看完我就喜歡那楚雲飛,哈哈。完蛋,安盡是稀飯國民黨滴帥鍋~
喜歡《羊城暗哨》里的盧隱,看他為自己的小妻子買菜做飯,真的是很感動;看他最後看著槍比著自己還堅持開槍,真的是很感動,我喜歡這樣純粹的東西和純粹的人,管他什麼好人壞人!如果對別人都好而對自己壞,好有個P用!
很喜歡片尾的音樂:「眩的光,飄忽在,夜的臉,太善變,見過你,只一面,道無間,人有千面,在陌生的人潮里,愛是否與你擦肩,在熟悉面孔後,是否藏著冰冷的臉....」
❾ 大家常說的上影廠「三馮」,究竟是哪三位明星他們是親兄弟嗎
在昔日上影廠,有三位男演員,因為都姓「馮」,所以一直被很閉空租多觀眾虧敏,誤以為是三兄弟。
其實他們還真不是。
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可是觀眾依然習慣將他仨擱一塊兒。無論說到他們當中的誰,都會順帶提到另外兩位。
他們就是——馮喆、 馮奇 和馮笑。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影三馮」。
這三個人中,馮喆是「大哥」。也是他們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只可惜的是,他也是三人之中最早去世的一個。那年,他剛49歲,連50歲都不到。
馮喆出生於1920年。1947年開始演電影。初上銀幕,便以俊美的外形、瀟灑的氣質而受到觀眾歡迎。
在光影的世界裡,相貌英俊的馮喆一直都是美男子的代名詞。他無論是扮演怎樣的角色,都給人一種玉樹臨風,而且很儒雅的感覺。
新中國成立之後,馮喆在銀幕上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奪目的人物形象,這其中,像《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淮上人家》中的高黑子、《羊城暗哨》中的王煉、《沙漠追匪記》中的鍾永勝、《金沙江畔》中的金明、《桃花扇》中的侯朝宗等,都給人們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
但馮喆的婚姻生活卻並不十分幸福。他的妻子是著名川劇演員張光茹,但婚後因為猜忌而導致夫妻感情變淡。這曾使馮喆非常痛苦。
1969年6月2日,馮喆去世,年僅49歲。
但是他那光彩照人的形象一直都存留在觀眾的心中。1995年,他被評為「中華影星」,2005年,他又被評為「中國電影百位優秀演員」。這所有的榮譽,都是對他演藝生涯的最大肯定。
說到昔日上影廠「三馮」中的小弟馮笑,也長得很清秀,是個標準的小帥哥模樣。
不過跟馮喆所不同的是,馮喆在解放前就已經是熠熠閃光的電影明星了。而馮笑則是在部隊中成長起來的優秀演員。
馮笑出生於1933年,很小就參了軍。那時他才剛滿13歲,所以說是部隊鍛煉了他,也培養了他。
我想也正因此,馮笑這一生,都保持著在部隊養成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
馮笑性格活潑開朗,從小就愛笑,這一點,從他在電影中所扮演的那些人物,就可見一斑。
他進入上影廠的時候,也很年輕,還不到20歲。而且他又長得眉清目秀,氣質清新,所以,在電影中,一直以扮演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人為主。
尤其是《鐵道游擊隊》中的小坡,在微山湖邊唱起《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這首歌時的橋段,更是成為觀眾難以忘記的經典畫面。
馮笑後來成為了一名導演,還執導了電視劇版的《鐵道轎兆游擊隊》等作品。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馮笑去世也比較早。
他在晚年的時候患上了癌症,結果1998年,他年僅65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而這「三兄弟」中,二哥馮奇是最高壽的一位。他活到了91歲。
而且這三個人中,我感覺馮奇是戲路最寬的一個。
他在外形上,並不像馮笑那麼帥氣,氣質上,也不像馮喆那麼飄灑俊逸,但他卻演技超棒,演啥像啥。
我想,也許正是因為他沒有特別突出的外形,所以少了諸多羈絆,反而使得自己的藝術創作更加天馬行空、收放自如了吧?
我一直以為馮奇是上海人。卻沒想到他出生在北京,而且從小是聽著京戲長大的。這對他日後成為演員,奠定了很深厚的基礎。
馮奇比馮喆小4歲,出生於1924年。不過他和馮喆是同一年登上銀幕。也是在1947年,年輕的馮奇在電影《古屋魔影》和《一帆風順》中出演了角色,成為了一名電影演員。
新中國成立後,他成為上影廠演員,參演了眾多角色,而且正反兩派,各種類型的角色都有嘗試,且都塑造的惟妙惟肖。
比如在《南島風雲》中所扮演的雲大祿、在《林沖》中所扮演的陸謙、在《紅色娘子軍》中所扮演的南霸天家丁老四、《阿詩瑪》中的海熱等,都是那麼生動鮮活地印刻在我們的腦海。
而我對他在《舞台姐妹》中所扮演的邢師傅一角,一直贊嘆不已。因為他不僅演出了邢師傅的形,更演出了邢師傅的魂,幾乎讓自己幻化成了劇中人。這對一名演員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至今都覺得他在影片中的「臨終託付」這段戲,才叫真正的「教科書式的表演」。
比起馮喆和馮笑更幸運一些的是,馮奇在銀幕上所塑造的角色,比他們兩位要多多了。
時間進入上個世紀70年代,馮奇又再次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創作高峰期,陸續出演了《一副保險帶》、《春苗》、《大刀記》、《李四光》、《藍色檔案》、《楚天風雲》、《御馬外傳》、《七月流火》、《石榴花》、《飛向太平洋》、《這不是誤會》、《滴水觀音》、《午夜兩點》等眾多電影。
一直到2001年,他還在《新十字街頭》中,扮演了老唐這個人物。
2005年,馮奇被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授予特別榮譽獎。
2015年4月13日,馮奇因病去世,享年91歲
馮喆、馮奇、馮笑,昔日上影廠的「三馮」三兄弟,曾經在1956年拍攝完成的《鐵道游擊隊》這部經典電影中銀幕同框,馮喆扮演李正、馮奇扮演王強、馮笑扮演小坡。而且每個人的表演,都那麼到位。現在回想起來,也真是難得的緣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