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歷史是以再現美學開始的。盧米埃爾是再現美學的創立者,而真正確立這種電影美學的是蘇聯的維爾托夫。與此同時,美國的弗拉哈迪和英國紀錄電影學派也發展了這種電影美學,荷蘭的伊文斯把他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電影史中把維爾托夫、弗拉哈迪、格里爾遜和伊文斯並列稱為紀錄電影四大學派。他們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深度和廣度上對再現美學的發展作出貢獻。特別是在二戰以後,為電影藝術擺脫戲劇化的束縛,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和實踐的支持,成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所遵循的理論基礎之一。
1、 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派
2. 弗拉哈迪與《北方的納努克》
3. 格里爾遜與英國紀錄電影學派
4. 伊文思的詩意現實主義紀錄片
2. 電影史上著名導演及其作品有那些
1.世界十大電影導演排行第一位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這是毫無爭議的,再難找到一位導演在商業與藝術間游刃有餘,把商業與藝術結合的天衣無縫.他的電影不失娛樂,同時兼備極高的藝術性,而更多的則是人文關懷,這就是他區別於好萊塢另兩為超級大導盧卡斯和卡梅隆的地方.
2.喬治·盧卡斯 這是對各位大導演的訪談記錄.星戰公映那年,郎·霍華德23歲,「當電影結束時,我一句話沒說,走出劇場,又排了一個半小時的隊買票,又看了一遍。」他後來成為盧卡斯的弟子,出師後導演了《魔繭》、《阿波羅13》、《美麗心靈》等科幻影片和科學家傳記片。
那年,詹姆斯·卡梅隆也是23歲:「看《星球大戰》讓我驚喜得要尿褲子。我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天哪,誰做的?我告訴自己,嗨,伙計,我也要拍這樣的電影。我就這樣辭去了卡車司機的工作。」7年後他導演了科幻巨片《魔鬼終結者》,又過10年拍了《泰坦尼克》。
那年,彼得·傑克遜只有15歲:「看《星球大戰》改變了我的一生。多麼神奇,又多麼貼近我們平凡人的人生,那是外星,可一樣臟兮兮,很親切。」眾所周知,長大後,他導演了《指環王》三部曲。
那年,斯皮爾伯格31歲:「那些特效跟真的一樣,讓我眼花繚亂。我愛死它了。故事好演員也好。」他本來就是盧卡斯的好友,兩年後,他接連導演了《第三類接觸》、《E.T》、《侏羅紀公園》、《迷失的世界》、《人工智慧》、《少數派報告》等科幻大片,《世界大戰》等等.
那年,雷德利·斯科特40歲:「看了《星球大戰》,我傻眼了。我對我的製片人說:『我們還等什麼?這么棒的東西居然不是我拍的。」他急起直追,兩年後導演了《異形》,又過三年拍了《銀翼殺手》,在影史十大科幻片中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一。
3.雷德利·斯科特 斯科特是位才華橫溢的大導演,他的《銀翼殺手》和《異形》位列影史最經典科幻電影第一和第四.近年他的《角鬥士》掀起了史詩片浪潮,《黑鷹墜落》其高超的鏡頭語言,剪輯水準和《拯救大兵瑞恩》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人說他帶動起好萊塢的史詩風潮,也親手用《天國王朝》毀掉了史詩片.然而,有多少人看過導演剪輯版的《天國王朝》?
4.彼得·傑克遜 《指環王》成就了傑克遜,傑克迅造就了《指環王》.他的《指環王》達到了既巧奪天工而又渾然天成的境界,完美這個詞也許最適用於《指環王》三部曲.
5.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在藝術道路上堅持不懈的他成為銅臭的好萊塢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不可饒恕》開始,佳作不斷,給影迷們帶來了一次次心靈的洗禮.
6.馬丁·西科塞斯 隨便挑選他的幾部代表作中的一部就能使他名留影史.但是每每在奧斯卡搬獎典禮上看見他失落的背影,總是有些悲傷.
7.奧利弗·斯通 最倍受爭議導演恐怕非他莫屬了.
8.詹姆斯·卡梅隆 將老詹排這么後也非本意,只是他近10年不拍故事長片實在另人失望.
9.呂克·貝松 他的電影總給人以似好萊塢而又非好萊塢的感覺.詭異這個詞我覺得最能形容他的電影.
10.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畢竟他多年沒有佳作問世了,但是《教父》影響至今不衰
3. 世界著名電影導演都有哪些
1、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1946年12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導演、編劇、製片人。
1974年,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長片《橫沖直撞大逃亡》。1975年,執導了驚悚電影《大白鯊》,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提名。
黑澤明人物評價
黑澤明電影里的人物,大部份是悲觀生命里的積極者,他們的價值觀從來不會被現實的社會污染,當中的人物不時為更崇高的理想作出犧牲,令人傷感,但始終維護著人類的希望,是一種有份量的影響。
4. 世界著名電影導演及其代表
斯坦利.庫布里克(美國)代表作: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
呂克貝松(法國)代表作:殺手萊昂、第五元素
克里斯托弗·諾蘭(英國)代表作: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
5. 編導必知的世界電影主要流派
編導必知的世界電影主要流派
世界電影主要流派為早期的現代主義、蘇聯電影學派、好萊塢商業電影(即類型電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與近期現代主義流派。
電影同其它藝術門類相比是最年輕的藝術。自格里非斯發明了完整的蒙太奇方法之後,電影才開始獲得獨立的生命。然而,當時的電影由於受商業化的束縛,並未能在人民心中確立起藝術的地位。因此,在電影問世的前20年裡,並未有什麼流派產生。直到20世紀20年代出現於歐洲的先鋒派電影,才第一次具有了電影流派的意義。所以,在諸多藝術領域中,電影流派是數量少,歷史最短的。
縱觀世界電影史,真正產生了較大影響的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大派系:
1、早期現代主義——歐洲先鋒派電影
2、蘇聯電影學派——詩電影與散文電影
3、好萊塢商業電影——類型電影
4、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5、法國新浪潮電影與近期現代主義流派
電影流派的形成及各流派之間的斗爭與競賽,是電影藝術發展的動力之一。因此,我們在電影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方向下,要支持和促進電影藝術家為創立各種不同電影流派所作的努力。與此同時,也應當提出,電影流派本身盡管是一種藝術現象,但也有進步與反動、積極與消極之分。比如電影史上曾出現過的先鋒派電影和近期現代主義流派,就包含著極大的消極成分。對於這些流派,當然不宜作簡單化的否定——這些流派本身也往往是可以一分為二的——對於其中宣揚資本主義腐朽性一面的,我們必須加以批判;而對於其中符合現代審美趣味的電影觀念和電影語言的創新和發展,則應加以借鑒、改造,使之轉化為有益的養料。
歐洲先鋒派電影
歐洲先鋒派電影,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初的德國和法國,後期則以法國為中心。這是電影史上第一次明確意識到電影的藝術潛力,並力圖創造一種藝術電影的重要嘗試。
蘇聯電影學派
蘇聯電影的興起,加速了先鋒派趨向於記錄電影一途。他給予先鋒派以人物和物體應同樣重要的觀念。蘇聯電影的發展和創新是與世界電影的歷史進程緊密相聯的。
好萊塢商業電影
類型電影是美國好萊塢商業電影在自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流派,在30—40年代曾占據世界影壇統治地位。產生類型電影的技術,是大製片企業為確保商業利潤而實行的由製片人專權,強調專業分工、各司其職的傳送帶式影片生產制度。所謂類型電影,就是按照各種不同的標准化模式創作出來的影片。據西方有的專家統計,好萊塢商業影片共有75種類型。但作為藝術流派影響較大的,主要就是喜劇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和歌舞片這樣幾種。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義大利興起了一場具有社會進步意義和藝術創新特徵的`電影運動。一般認為,這一運動從1945到1951年持續了大約6年。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雖然一直被普遍認為是一個重要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但它並沒有任何統一的、得到新現實主義電影代表人物公認的美學綱領。
法國新浪潮電影
法國新聞界把1958年至1959年間突然涌現的一股由不知名的青年人競相拍攝影片的熱潮稱之為“新浪潮”。1959年,24名青年人拍成了他們的處女作;1960年,又有43名青年人成為電影導演。這批青年導演被稱為“新浪潮”導演,他們的影片被稱為“新浪潮”電影。後來“新浪潮電影”一詞被廣義地用來指稱在世界各國陸續出現的,特別是由新導演拍攝的敢於打破傳統電影語法的故事片
;6. 歐洲先鋒派電影是什麼
先鋒派電影
20世紀20年代以後,主要在法國和德國興起的一種電影運動,它的重要特點是反傳統敘事結構而強調純視覺性。作為一種影片樣式,也有人稱之為純電影、抽象電影或整體電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德國,各種政治思想、文藝思潮空前活躍,許多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對傳統的價值觀念和美學原則提出了懷疑。其中也包括對年輕的電影藝術的認識。他們認為,電影必須擺脫其他古老藝術的束縛和影響,成為獨立的藝術,這種獨立只有以它自身的特性為基?K強吹降纈白畲蟮鬧憊厶匭躍馱謨諛蓯咕蔡幕娌碩R虼耍屑肝換沂紫冉辛擻幸嫻氖笛欏H緋橄笈苫襀.里希特以一系列黑、白、灰三色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變化和跳躍為內容拍攝了《節奏21》(1921)、《節奏23》(1923)和《節奏25》(1925);瑞典達達主義畫家V.埃格林1921年在德國拍攝了《對角線交響樂》,在1924年又拍攝了《平行線》與《橫線》。這些一般不超過15分鍾的短片,排斥人物形像與故事情節,都是以線條規律性變化、轉換的視覺形像為內容的。1925年起,德國先鋒派電影轉入一個新的階段,例如曾受埃格林影響的W.魯特曼將實錄的鏡頭與抽象的表現形式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新的紀錄電影。這兩個階段的不同在於,第一階段強調電影的「純」運動感,第二階段則更多地強調剪輯的作用。
法國先鋒派電影運動開始於L.德呂克的藝術創作原則,他要求與當時的商業影片徹底決裂,要求以電影手段發掘人與物的特徵美。法國先鋒派電影運動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立體派畫家F.萊謝爾和R.克萊爾等人的電影實驗作品為代表,他們當時也把運動視為電影的本性,但與德國「先鋒派」影片不同之處是,他們並不把手繪的圖形的變化作為表現內容,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景像結合起來表現。如萊謝爾於1924年拍攝的短片《機械舞蹈》和克萊爾的《幕間節目》(1924)等,這些影片同樣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主題。這些影片又稱作「達達主義電影」、「抽象電影」或「純電影」。
第二階段是以年輕的女電影工作者G.杜拉克、原籍西班牙的L.布努艾爾、舞台劇編劇和青年詩人A.阿爾托等人的實驗性影片為代表。
他們的影片受超現實主義文學的影響,表現人的潛意識,包括夢境、幻覺等。G.杜拉克於1928年拍攝的短片《貝殼與僧侶》(編劇A.阿爾托)主要是分析一個僧侶混亂的心理活動。藉助一系列並無內在聯系的鏡頭的組接進行一種精神分析;L.布努艾爾於1928年攝制的《一條安達魯狗》也是以類似方法表現人的潛意識活動或者是對一種荒誕不經的新比喻的追求。這種電影又被稱作超現實主義電影。
1929年後,法國電影的「先鋒派」運動也轉入紀錄電影。這種紀錄電影很快就分為兩種傾向:一種是以嘲諷社會現象為主,如法國導演J.維果的《尼斯景像》(1929~1930)主要是以怪誕的畫面和奇特的剪輯,借實錄的尼斯景像,嘲諷市內上流社會的生活丑態;另一種則是具有抒情色彩或唯美主義傾向的紀錄片,如J.伊文思當時就是在W.魯特曼和法國「先鋒派」運動的直接影響下,拍攝《橋》(1928)和《雨》(1929)的。
先鋒派運動的主旨是企圖從電影的形像性和運動性出發,去擴大、挖掘電影的可能性,使電影最終成為一種獨立的新藝術。但是「先鋒派」運動的代表人物更多地是從形式出發,以自我為目的,因此也未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果。作為一次藝術運動,許多實驗性影片在表演手法,鏡頭技巧等方面的探索,對電影藝術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歐美電影界,尤其是評論界有時也用「先鋒派」一詞去形容具有獨創性意圖的影片或創作手法,自然它們已與上述電影創新運動無直接關系。
7. 電影上世界上重要的電影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德國表現主義 文學、藝術或戲劇中專強調形式與技巧而不強調題材的表現手法。起源於1915年的俄國,因為莫斯科語言學圈及詩語言學會的成立,反對俄國革命前處理敘述材料的傳統方式,轉而重視藝術語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響到當時的各藝術領域。在電影表現或分析上,形式主義強調不同形式的運用可以改變材料的內涵,剪接、繪畫性構圖與聲畫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義電影工作者的興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等均是此種主義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義的壓迫而停止在俄羅斯的發展,但對後來的結構主義與符號學有很大影響。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t film
1920年興起於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的、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人類潛意識的種種狀態。路易斯.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而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與傳統藝術,領導人安德烈.布列東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種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試著以語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來表現思想真正的運作情形。」後來超現實主義成為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瑪雅.黛倫與肯尼斯.安格。商業電影中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主要派別,只出現在個別導演的電影中,如伍迪.艾倫。
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個電影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有羅貝多.羅賽里尼、狄西嘉、魯奇諾.維斯康堤等。這類的電影大主題大都圍繞在大戰前後,義大利的本土問題,主張以冷靜的寫實手法呈現中下階層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運用非職業演員表演與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相較於戰前的封閉與偽裝,新寫實主義電影反而比較像紀錄片,帶有不加粉飾的真實感。不過新寫實主義電影在國外獲得較多的注意,在義大利本土反而沒有什麼特別反應,1950年代後,國內的諸多社會問題,因為經濟復甦已獲抒解,加上主管當局的有意消弭,新寫實主義的熱潮於是慢慢消退。 《天堂電影院》是其代表影片。
意象派電影 Imagist film
運用一系列相關的意象,以製造一種氣氛,或創造一種抽象概念的電影。意象派電影工作者企圖利用有關性質的視覺和聽覺細節,使鏡頭與聲音的累積,為一個場景或整部影片帶來更大的意義,而不需用直接陳述的方式。意象派電影不止是純粹抽象或韻律的電影試驗,而是企圖成為一種具有明喻或暗喻的象徵效果溝通經驗(通常是詩意或抒情的)。
8. 重要的電影流派的代表導演
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導演
戈達爾 代表作 精疲力盡
特呂弗 代表作 四百擊
超現實主義電影代表導演
布努埃爾 代表作 一條安達魯狗 自由的幻影
9. 電影都有哪些流派
電影流派的由來--自從格里菲斯發明了完整的蒙太奇方法之後,電影才開始獲得獨立的藝術生命。
電影流派有:
德國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形式主義Formalism、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超現實主義Surrealist film、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法國新浪潮New Wave、真實電影Cin'ema v'erit'e、第三電影Third Cinema、巴西新電影Cinema Novo、德國新電影New German Cinema、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印象派電影Imagist film、實驗電影Experimental film。
真正產生較大影響的電影流派大致有以下幾個:早期現代主義——歐洲先鋒拍電影;蘇聯電影學派——詩電影與散文電影;好萊塢商業電影——類型電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與近期現代主義流派;
10. 找中外著名電影導演
好萊塢十大著名導演
斯蒂文